导航:首页 > 教育计划 > 小学新课改计划

小学新课改计划

发布时间:2020-11-25 20:29:16

㈠ 小学信息技术新课改的内容是什么

一、理解信息技术社会的含义,体验和分析信息技术对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影响,表现出良好的信息意识和信息技术使用的习惯。 1.结合学习和生活经验,了解信息的概念及主要特征,讨论衡量信息社会的主要标志。结合自身应用信息技术的经验,进一步讨论信息的价值,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表现出理性认识信息价值、敏锐,捕捉有用信息、主动获取相关信息、甄别筛选正确信息、共享交流有益信息的良好意识;进一步提高判断和使用健康信息、主动抵触不良信息的信息道德判断能力;讨论每个个体在学习共同体和社会公共知识创新中的责任,形成积极参与有益信息创作和知识创新的意识。 2.结合实例,了解常见的信息编码方式及其对信息处理的意义。 3.调查身边常用的信息技术工具,了解常用信息技术的类别及其在学习、工作和科研中的前途。 4.能列举和分析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对工作、学习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并能就某个专题进行调查、研究。 二、探究和初步了解计算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能结合应用实践,总结和描述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构成,初步认识互联的概念及与单机的区别。在具备网络的学校中,学生应熟悉局域间的常用功能。 2.了解常见硬件设备的作用及其常用的关键技术指标,比较不同指标对计算机功能的实际影响,学会根据学校、家庭或工作场所的具体要求,设计计算机软件的配置方案。 3.讨论分析操作系统在计算机中的重要性和主要功能。 4.学习或进一步熟悉资源管理器的有关功能及其相关步骤和命令(例如:格式化、恢复格式化、建立目录、搜索、设置安全和共享等)。通过实践,加深对资源管理的认识,养成资源管理的意识。 三、利用因特网有效获取信息,支持学科学习,解决实际问题。 1.根据学习或实践需要,提高使用因特网搜索、浏览和下载信息的能力,体验超链接在网页中的作用,提高信息获取能力,学会合法、合理地使用网络工具和资源。 2.能根据学习主题或实践任务,识别网上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能讨论网络信息获取与其他信息获取的异同点。 3.能利用BBS、电子邮件、即时通讯等网络交流工具传递信息、表达思想、辅助学习。学会判断不良信息、主动抵触不友好网络交往的必要方式,如学会管理电子邮箱和反垃圾邮件的管理的方法,学会在BBS、QQ、MSN等工具上判断并主动防止不良信息的方法等。 四、学会制作动画作品,直观地表达动态信息或描述过程。 1.欣赏分析动画作品,比较动画与其他信息表达方式的联系与区别,分析动画在信息表达方面的独特性。 2.通过剖析作品,了解动画的制作原理,熟悉动画制作的基本概念。 3.学会使用一种常用的动画制作工具,设计、制作动画,表达动态信息或描述动态过程。 五、学会使用电子表格软件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支持学科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1.根据学科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需要,学会使用电子表格输入或记录数据,对数据进行整理、分类、成表。 2.根据需要,学会用电子表格的公式和函数等功能对数据进行必要的计算和处理。 3.能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和发现规律。 4.学会使用电子表格的图表功能,直观地呈现统计结果和研究结论,增强研究结论和结果的说服力。 六、能使用常用信息处理工具,综合运用写作、绘画、表格、动画等多种方式,设计、制作并发布多媒体作品。 1.能根据内容的特点和信息表达的需要,确定表达意图和作品风格,选择适合的素材和住处表现形式,并对制作过程进行规划。 2.能根据表达的需要,结合考虑文本、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不同媒体形式素材的优缺点和适用性,选择合适的素材并形成组合方案;学会使用适当的工具采集必要的图像、音频、视频等多媒体素材。 3.综合运用合适的软件和工具对原始素材进行初步的编辑、加工。 4.使用自己熟悉的多媒体制作软件,集成各类素材,制作多媒体作品。 5.能根据作品特点和受众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方式演示或发布电脑作品,表达主题和创意。 6.能通过讨论形成多媒体作品的评价标准,对自己和他人的多媒体作品及其制作过程进行评价,并对作品进行有效的优化以增强在现力;能比较利用信息技术制作电脑作品与传统作品制作过程的异同。 7.讨论所用信息技术工具的优缺点.提出可能的技术改进建议,形成技术创新意识,养成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 七、通过网站设计与制作进行合作学习,开展健康的社会交往。 1.结合自己使用网站的经验,比较网站与其他多媒体作品在信息表达与发布方面的异同,比较网站和网页的关系,了解网站的基本结构。 2.学会根据学习或社会交往的需要,设计学习支持网站或其他主题网站,学会合理规划网站或其他主题网站,学会合理规划网站的内容栏目和必要的交互功能。学会使用合适的网站制作工具制作网站,尝试使用常用网站制作技巧支持课程学习、合作研究或健康的社会交往。 八、设计和制作机器人,以机器人为载体,体验并初步学会通过程序设计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该部分内容为选修。

小学数学 新课改的内容是什么

*义务教育数学新课程理念概要
1.课程改革总体理念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
2.“大众数学”理念(第1页)
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三性: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遴选有价值的,淡化少价值的,剔除无价值的数学:概率统计被认为具有很高的价值,作为单独的一个基本部分,是课改的一个创举.“随机数学概念”的重要性得到了文件的认可;算术应用题中矫揉造作的部分,平面几何的公理化体系,过于2的证明是少价值的;乘数与被乘数的次序、繁分数等被认为是没有价值的。)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大众数学,非精英数学:总量减少,贴近日常生活,适应社会需要)
(上面两个“人人”改为:人人多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材施教,以学生发展为本
承认个体差异、最大限度地获得发展)
3.数学观的转变(第1页)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数学有多重价值(第1页):
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
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
对培养人的能力有独特作用……
是人类的一种文化……
是人类生活的工具、用于交流的语言、能赋予人创造性、是一种人类文化。
4.课程理念体现在学习内容上(第2页)
(1)选取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2)内容的编写与呈现要有利于学生的一般发展与个性发展。
有利于开展多种数学活动:主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交流等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符合学生生活经验、兴趣、学习能力,倡导教材的组织方式: “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
5.课程理念体现在学习方式上(第2页)
(1)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2)学生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6.课程理念体现在教学活动中(第2页)
(1)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以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知识经验为基础
(2)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投入学习活动
(3)开展全面的教学——学数学知识技能、思想方法和数学活动经验
(4)实现教师角色转换——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7.课程理念体现在教学评价中(第2页)
(1)评价目的——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激励他们的学习、改进教师的教学
(2)评价目标多元化——既要关注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既要关注学习水平,也要关注在数学活动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以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3)评价方法多样化——评价不等于考试,考试也不等于书面测验。
多种评价形式:自我评价、小组评价、考试评价、质性评价等,观察、面谈、调查、作品展示、项目活动报告等
(4)评价内容全面——对知识技能、情感、态度、数学能力发展做出全面的、客观的表述
8.数学新课程注重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1)体现在课程内容上
(2)体现在课程实施中

㈢ 小学新课改汇报材料

几年来,我们在各级领导的指导与关怀下,全体教师全身心地投入下,我校的课程改革实验实践富有声色,为谋求新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现将近三年来的课程改革工作汇报如下:

一、近年来课程改革取得的成绩:

经过几年的课程教学实践,我校在教育教学各方面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一是新课程理念和目标逐步得到体现(对新课程与教材的适应);二是教师的教学方式在不断改进(课堂教学观念与行为的转变);三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更主动(学生的学习行为 ---- 合作、探究与交流的体现);四是课程资源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学校评价方式 ---- 对多元性、过程性、发展性的追求);五是新的校园文化正在形成(学校文化 ---- 教师合作的孕育与生成)。

二、近几年课程改革的具体做法:

(一)、健全机构,完善管理,切实加强对课程改革的领导。

课程改革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推动学校发展的“推动器”、“催化剂”。为此,我校花大力气建立健全课程改革运行机制,做到管理科学,制度合理,方法多样。

1 、成立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学校成立了由校长、教导主任、继教主任、骨干教师为核心的课程改革领导小组,把教科室作为课改领导小组活动场所,由教务处专门负责课改工作。

2 、建立课改激励机制。每年开学,校领导就要召开继续教育工作会议,完善《青曲镇中心小课程师资培训工作方案》,安排部署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使全(区)校教师全部培训一遍。做到“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学校还把课改成果作为教师的科研成果,在职称评定、评先晋级时作为重要依据,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课改热情,学校课改氛围日益浓厚。

3 、建立三级课改网络。学校建立了镇级、校级、教研组级课改网络,使课改实验在我校扎扎实实开展起来。

4 、保证三个落实。即时间、地点、内容的落实。

(二)、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加强校本培训,为课程改革夯实基础。

长期以来,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办学宗旨,为培养面向未来的具有个性的一代新人,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的师资队伍势在必行。学校本着“教师人人是人才”的理念,积极推进校本培训大力推进课程改革。具体做法:

1 、建立新的教学管理模式,为实施新的课程标准提供保证机制。

对新课程的实施,我们可以说是已做到了未雨绸缪,认真准备,迎接课改的到来。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广大教师逐步树立了课改理念,并积极把理论学习与日常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坚持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实践,不断探索优质育人的方法和规律。

( 1 ) . 把课程理念纳入教学管理,在研究中落实管理

我们认真分析课程标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如何在教学管理体现这一新的课程理念。我们对学校的教学管理作了三个方面的调整:

1 要更多的注重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效性、灵活性、创新性。针对教师提出的“教案要不要写的问题”,我们明确提出三句话要求:“教案一定要写;要体现实效性;提倡写教学反思。”鼓励教师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和学生。学校还设立教师“创新奖”,鼓励教师创造具有鲜活个性的、时代性的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方法等。

2 改变以往管理细则化的倾向,实施宏观管理。在探索阶段,我们把对教师的教学评价进行了调整,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各项内容分步过关,循序渐进,给教师创设宽松的实践空间,激发教师参与改革的热情,让教师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和创造者。

㈣ 找:国家《小学课程计划》(新)

只找到这个
小学课程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

新一轮课程改革是一场全新、全面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由新课程所引发的一系列教育工作改革,对我们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对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使我们深感这场课程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和严峻性,任重而道远。为此,我校将以上级主管部门的落实精神为指导,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为重点,努力贯彻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全面推进我校素质教育进程,特拟定以下实施方案。

二、目标与任务:

1、全面组织培训、学习与研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坚持以“高”(高标准)、“严”(严要求)、“实”(求实效)的原则,开展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内容的多形式、全方位师资培训,使全体教师了解新课程,把握新课程,走进新课程。迎接关于实施新课程情况的调研。

2、以课堂“教与学”的改革为新课程实施的立足点;以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切入点;以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发展为生长点;从课内走向课外生活、走向社会,走向科技发展,全方位探索、实践新课程。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实践、探索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研究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转变;探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的策略;培养学生在新课程理念下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发现、分析、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寻求适合于、满足于不同学生学习需要的,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的教育教学途径,以实现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要求。

3、继续发展性地开展课题研究。在原有课题实验的基础上,应以新课程的理念为指导,继续深入探究、验证、发展、推广实验。在此基础上,在教研工作与活动中都应有意识地确立、渗透以新课程实施相关的新的立项课题。以科研促进、推进新课程的实验发展,为全面走进新课程积累实践经验,奠定基础。

4、通过扎实开展、进行形式多样的新课程的培训、学习、实验、探索、总结、交流活动,牢固树立新课程的教育观、教师观和学生观,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行为,使教师树立课程意识,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等专业综合素养,伴随着新课程与学生一起成长,使我们的校园、教师、学生焕发活力、充满生机……

5、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充分开发并利用好课程资源、发挥校本资源,努力把各项设施、各科学具、用具、图书等资源与新课程实施联系起来,实现配套优化,促进新课程的顺利实施。

三、措施与要求:

一、加强学习,加强培训,理解体验教育新理念。

新一轮课程改革不是换一本教科书,而是一场深刻的教育观念革命,是一场反映时代精神的教育观念的革命性改革。在这场变革面前,每一个参与课改实验的教师,都有一个重新学习的问题,要敢于挑战传统,挑战自我,要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因为只有这样,新课程所秉持的民主、科学、开放的理念才有可能深入人心、付诸实施。

(一)加强学习,理念先行。

1、本学期一年级将继续使用实验教材,这就要求我们一年级教师要认真学习和研究新教材,弄清新教材的体例、特点、要求,尽快适应新教材的教学要求,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新课程改革实验的效果。

2、1——6年级各教研组利用业务学习时间继续深入学习《纲要》《课程标准》。尤其是课程理念与本学段的具体目标,要求每位老师牢记于心,并在教学实践中学会运用。

3、本学期,继续创设交流平台,开展“走近新课程——精彩五分钟”演讲活动,让教师在反思和体验中与新课程进行“亲密”对话。

4、每位老师要自抽时间,结合《河北教育》、《教育实践与研究》等其他学科教学杂志的学习研究,展开对“课标”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感悟。

(二)有效组织,培训引路。

1、继续有计划地组织各年级老师参加各级新课程培训。

2、进一步加大校本培训的力度,围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课程基本理念、各学科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和课程目标、综合实践活动指南、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新课程中的教师角色等等,提高教师对新课程的理性认识,防止把课程改革演变为简单的"换教材"。在培训模式上改变过去单纯灌输的方式,采用讨论式、参与式等多种方法,让教师领略新的理念和内容,体会新的教法和思路。

3、以“学术沙龙、经验会、讨论会、讲座”等形式,围绕新课程标准、课程计划、教学评价以及新教材教学进度、实验进展情况,进行专题研究,探讨新教材教法。通过研讨、交流的形式,提高教师感悟并驾驭新课程的能力,促进我校的新课程标准实验的发展,使我校新课程改革的实验朝着有序、有效的方向发展。

二、加强研究,狠抓落实,实践体现教育新理念。

把新理念转化为实践,这是最重要也是最难的。本学期,我们将全面按照国家课程改革要求,在课程类型上,从不同的逻辑范畴,做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位一体;注重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开设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重视显性课程,同时充分挖掘隐性课程在教育中的作用。

(一)尽心尽力,充分开发课程资源。

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并不是去订购教材、编写教材,教材已经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了。

1、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本学期,我们将举行大规模的教师基本功竞赛,以此来推动我校教师的全面业务水平。同时,创设条件,打通学科界限,努力寻找新的课程资源。

2、探索创建家校共同参与课程改革的新机制,是课改深入的关键。如何使新课程好的理念、好的思想、好的设计让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家长都知晓、理解、认可,直至参与到其中,这是课改顺利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此,在课改实验中,我校要建立家长有效参与课改的新机制,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形成正合力,营造有利于孩子身心和谐健康发展的良好课改氛围。

首先,以沟通、培训、听课等形式带动家长知晓、理解、认同课改。课改涉及到千家万户,家长的理解与支持是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为让家长尽快了解课程改革的意义、目标、任务,我们将通过《致家长一封信》及时与家长联系与沟通;召开家长会宣传课改;举办家长学校,请课程专家与家长座谈,解答家长的疑虑;举办“一年级课改实验家长培训班”,通过培训,使家长们尽可能地体会到课程改革呼唤家庭教育方式的转变,在观念上确立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平等地位,以“主人翁”的态度来关注课改,关注孩子的成长;请家长听课改实验课,让他们在课堂上,从孩子的学习热情、精神状态和学习成效等方面,亲身感受新课程的魅力,更加自觉地关心和支持课程改革。

其次,举办“社区开放日”活动,努力营造良好的课改教育环境,注重发挥家长在课改中的主导作用。家庭教育重在潜移默化,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能与学校达成一致,有助于学生在各方面健康成长。本学期,我们将举办丰富多彩的“社区开放日”活动,请家长走进学校;精心设计问卷,使家长听课更有针对性,能更客观地评价课堂;请家长为学校如何搞好课改献计献策;请家长现身说法谈如何培养孩子兴趣,如何培养孩子做人;开放教育场地,让家长带着孩子走进图书馆、阅览室,共同在书海里畅游,让家长在活动中看到孩子们学识、情感、能力的差异,努力形成平时应加强这方面教育与培养的迫切愿望,更加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

3、积极利用好校本课程。为各年级学生选配了《古诗文诵读》、《现代诗文诵读》。本学期,我们要在原有的基础之上,更有效地加以使用,通过这一重要的课程资源的突破来带动其它课程资源的不断开发与优化发展。

(二)注重过程,强化学科课程管理。

新的课程改革应赋予教学常规管理体制新的要求和内涵,教学过程着重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因此,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强化管理。

1、强化集体(合作)备课的管理。

有效的集体(合作)备课活动,是发挥群体优势,提高备课质量的重要途径。要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搞好新课程改革实验,使用好新教材,集体(合作)备课的作用显得格外重要。本学期,我们将加强对教研组的管理,提高教研组集体(合作)备课的计划性、针对性和实效性,采用“个人钻研备课——一人主讲,集体讨论——深化吸收,形成共识”的操作程序,使集体(合作)备课做到有计划、有准备、有检查、有总结、有考核、有效果,促进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把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精神落实到教学过程中去。

2、强化课堂教学的改革。

新课程所提出的新的教育理念需要转化为可操作的课堂教学实践,课堂是实施课改的主阵地。本学期,我们将多层面、多层次地举行教研活动,通过研讨会、讲座、课题研究、合作备课等多种形式,深化课堂教学的改革,努力使课堂教学体现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情趣化,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3、强化作业设计的创新。

布置作业应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因人而异,作业形式多样化、作业内容体现层次化和个性化,每两周应布置一次活动性、实践性作业。

4、强化教育评价的多元。

北京师范大学课程中心芦咏莉博士曾说,我们的评价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有利于学生获得成功,而不是为难学生。因而在评价中,我们要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发展过程进行评价;要关注对学生非学业内容的评价;要重视评价内容的多样性;要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性,鼓励学生本人、同学、家长积极参与到评价中来;要给学生创造多次测试的机会,让每次测试都成为一次学习过程;要注意发挥好评价的激励功能,争取通过评价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

(三)全面启动,优化非学科课程的作用。

非学科课程主要是指活动课程和隐性课程,活动课程又包括综合实践活动、体育活动、课外兴趣活动等。

1、深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首先,认真学习,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质与价值。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为了改革中国教育弊端而提出来的一种新型的课程,它不同于原有课程结构中的学科课程,是一种基于学习者的直接体验,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社会,在以学生自主活动为特征的实践操作中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实践科学结论、发现新知识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利于加强学生对自然的了解、对社会的了解与参与,密切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建立新的学习方式;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促进学生多方面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利用信息的能力和创造精神。

其次,加强领导,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与内涵。

(1)学校将成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验研究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成员由教导处、教科室等组成。学校还将成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教师队伍,由分管教学的校长负责,指导教师主要由三年级语文、数学、科学、音乐、美术、信息技术学科组教师组成。

㈤ 小学新课程教学计划

一、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课改实验为中心,以促进师生发展为宗旨,狠抓一个关键(观念的转变),突出一个重点(课堂教学与学习方式变革),力争两个突破(新的评价体系和学校课程开发),扎实推进课改实验工作,为学校教育再上新台阶和教师的更快发展作出新的贡献。二、 工作目标: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导,围绕教育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意见和教研室工作要点,结合学校实际,努力实践“两个转移,突出六大任务”的目标。两个转移:中心转移:既重视教法研究,又重视学生的学法指导;意识前移,教研活动突出高瞻远瞩,要有超前意识。六项任务:验证课标、教材;探讨新课程体系下的教学评价;探讨新课程体系下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探讨新课程体系下学生学习方式;探讨三级课程管理与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建设与开发;探讨新课程体系下的教师培养。努力培育学校教改亮点,力争在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学校课程建设、评价方式完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教师培养与继续教育等方面有所创新,形成自己的工作特色,在全市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三、具体工作:1.继续认真做好新课程学科培训,提高实验教师实施新课程素养。继续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并将新课程相关培训内容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核心内容。精心组织好教师参加起始年级和衔接年级的新课程培训,在认真参加全市培训的基础上,认真组织好校本培训,选派教师参加上一级的各类教研活动,进行深度培训。在组织校本培训的过程中,努力倡导互动、参与式培训方式,结合学科培训进一步加强对《课程标准》的解读,内化对《课标》的理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开掘文本内涵,达到整个教学有一条清晰的主线索。2、以校本研训的研究为重点,努力构建新课程体系下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以课题研究为主要形式,进一步加强校本研训的研究,探索出符合本校实际,又富有创造性的课堂教学好方法。积极倡导以问题解决为目标,以科学的课堂观察为手段,以课例分析为载体,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法,各教研组都要采用“汇集问题——确定主题(教研专题)——学习理念(组织培训)——研究课例(集体备课、课堂观察、课后反思等)——专题研讨(解释现象——分析原因——提出问题)——产生新问题——进行新研究”流程,使每位教师从“日常性随意问题”走向“专业性研究问题”。我们将通过对课堂教学评价研究、课程改革与学习主题构建培训,开展课堂教学、教学案例、教学论文评比和举办新课程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提升教研组的教研水平,在关注新课程的同时,不放松“老教材、新理念”教学研究活动,让广大教师在揣摩同行的设计和教学中,汲取他人的教学智慧,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努力缩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跨越观念与行为之间的鸿沟,实现思与行统一,言与行一致,使课程改革的新理念真正在课堂中得到普及和落实。3、继续完善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关注新课程实验成效。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各科要继续依据《课程标准》确定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内容,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评价,突出评价的过程性。对于一、二年级学生,要在全市评价操作建议的基础上,不断研究和补充,形成富有创意、符合本校实际、发挥自身优势,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的改革举措,要认真开展好“学生成长记录袋”的研究和试行工作,努力构建过程与结果、定性与定量、笔试与口试、知识与情感、课内与课外、自评与他评、参评与互评的评价与考试体系。实现评价与考试的多元化和多样化,真正发挥评价与考试的检测、反馈、导向、激励、调控功能,促进教师、学生、学校发展和新课程的实施。 4、继续加强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发展个性,形成特色。继续严肃执行新课程教学计划,开足、开齐、开好国家课程。对地方课程、学校课程要做到课时、师资落实。认真贯彻执行《浙江省基础教育学校课程建设指导意见》和《海宁市学校课程建设指导意见》,结合特色学校创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学校课程标准,引导广大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开发学校课程,根据“边研究、边开发、边实践”原则,不断完善学校课程建设。5、积极争取,努力承办好各级各类新课程教学展示活动。6、开展教学评比,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继续引导教师从案例入手,在分析教学行为中反思自我;从评价中入手,在自我评价中剖析自我;从问题入手,在强化行为研究中明辨自我;从课程入手,在开发课程中提高自我。继续规范教研课的课前订构思、课后写反思的制度。广泛开展教学论文、教学案例和课堂教学评比活动,鼓励教师向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杂志投寄论文、案例,以自身教育教学的成功为内在激励机制,鞭策教师持续不断地再学习与再提高,力争在全市的双高课、教学论文、案例评比中有新的突破。7、抓住课改契机,促进名优教师的成长。教师历来是教育改革的最大主力和阻力。任何教育改革仅靠政策或命令是无法完成的,它需要教师有新的信念、能力、热情和动机。因此,减少或消除阻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使教师真正成为课程改革的主力,必然成为课程改革的首要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将以《名优工程实施规划》为指导,加快培养骨干教师的步伐,在工作中要采用以情感管理与师德教育相结合的办法,激活骨干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潜意识。

㈥ 小学数学新课改总结

课程问题在任何国家教育体系中都处于中心地位,它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教育要求,也是创新教育研究与实验必须探讨的核心问题之一。随着中国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教材改革的发动和实施,课程创新的历史使命已成为当前我国教育界人人关注的又一个焦点。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和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改变课程过分强调学科体系、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实际的状况。抓紧建立更新教学内容的机制,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重视实验课教学,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本章将围绕着这些基本要求展开议论,提出有关创新教育课程改革,特别是教育、教学内容创新的若干观点。

一、课程内容面临严峻挑战

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后,我国首次构建了义务教育课程体系,倡导新的教育观念,传播新的课程思想,推动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但是,课程的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革。在大力弘扬创新精神、培养创新人才的新形势下,现在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已显得很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在教育理论界,对于“课程是什么”的概念,目前尚存在着诸多纷争,甚至被人归纳为有6种不同类型定义,包括:课程即教学科目;课程是有计划的教学活动;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课程即学习经验;课程是社会文化的再生产;课程即社会改造。正如有学者指出,这“充分表明了课程这一概念与它在国外学术界仍处于未确定状态一样,也是我国教育学界中使用得多而定义最差的概念。”

以探讨创新教育为基本宗旨的论著,本章并不打算介入有关课程定义的争论。无论怎么讲,作为我国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集中体现,教学内容及其体系构成,都是课程研究最基本的要素;而知识经济时代对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最紧迫的要求,就是要尽快改造旧的课程体系,将人类社会中长期积累起来的,并在当代社会中急剧发展的知识技能和道德观念,转化为能被不同年龄学生所接受的课程体系、结构和内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综合性教育论著《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对教育内容做出如下界定:“教育内容这一概念是指一整套以教学计划的具体形式(课表和课程)存在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念和行为。它们是根据各种学校规定的目的和目标而设计的。”教育内容,或者具体地说课程教学内容,在我国教育界传统上历来被视为学生习得的知识,而知识的传递则必须以教材为依据。事实上,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初广泛引用前苏联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以后几十年内,“教学内容”指的就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教育技术用语词汇》里,将这些术语定义为:教学计划指的是“确定所要教授的专业内容,列出每种专业内容的教学课时,以及掌握知识的目录。”“教学大纲通常以指令性文字的形式出现。课程即指在某一特定学科或层次的学习的组织。课程设计的目的实际是确定学习的目标、内容、方法和教育设备。”

教学内容是学校向学生所传递的最基本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念,课程教学内容的取向和选择,体现了教育决策者、课程编制者和教学执行者共同的知识观和质量观,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作用。

在讨论课程内容创新之前,回顾一下70年前陶行知先生对那时课程内容最主要的载体——教材的批判,并与我国中小学现行课程教学内容作一些比较是很有启迪意义的。

陶先生曾以“中国教科书之总批评”为题,说过许多相当激愤的话语:

“我们试着把光绪年间出版的教科书和现在出版的教科书比较一下,可以看出一件惊人的事实。这事实便是三十年来,中国的教科书在枝节上虽有好些进步,但是在根本上是一点儿变化也没有。三十年前中国的教科书是以文字做中心,到现在中国的教科书还是以文字做中心。”

“教科书的根本意义毫未改变,现在和从前一样,教科书是认字的书、读文的书罢了。从农业文明渡到工业文明最重要的知识技能,无过于自然科学,没有真正驾驭自然势力的科学则农业文明必然破产,工业文明建不起来,那是多么危险的事啊!但是把通行的小学常识与初中自然拿来审查一番,您立刻发现它们只是科学的识字书,只是科学的论文书。这些书使您觉得读到胡子白也不能叫您得着丝毫驾驭自然的力量。”

“这些教科书并不教您在利用自然上认识自然,它们不教您试验,不教您创造。它们只能把您造成一个自然科学的书呆子。”

“它们教您识民权的字,不教您拿民权;教您读民主的书,不教您干民主的事。在这些书里您又可以看出编辑人引您开倒车开到义和团时代以前。他们不教小朋友在家里、校里、村里、市里去干一点小建设、小生产以立建国之基础,却教小孩子去治国平天下……”

时隔近70年再来聆听陶先生的教诲,我们同样惊讶地发现,“从工业文明渡到知识文明”之际,历史竟如此之相似。

● 相似点之一:教学内容缺乏对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全面把握

陶行知先生认为当时的自然科学教材只是“科学的识字书”和“论文书”,指的就是科学课程内容只注重科学知识的罗列和科学事实的获取,而不注重对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理解和探究。的确,既使到现在,中小学科学课程在内容的取舍上,并没有把使学生真正了解“什么是现代科学”为重点来设计;一部分从事自然科学课程教学的教师也没有真正理解和把握现代科学和古代科学的差别。

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以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认为,现代科学发端于伽利略。因为在伽利略以前,古代科学只是依靠哲学家的思辨;自伽利略开始,科学研究才把观测证据作为主要方法,认为它是从观测和实验的事实上升为科学观点和结论的过程,或者为了某种观点或结论寻找观测和实验证据的过程。也就是说,科学理论只能产生观测和实验之后而不是在它们之前。在形成了这种行为和思维模式后,现代科学才应运而生,并在近代逐步发展为人类社会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因此,目前我国中小学科学课程回避“什么是现代科学”和“科学家是如何工作和创新”这样一些重大命题,仅仅要求学生记忆一些科学事实,没有抓住科学教育的本质内容,也背离了科学课程设立的初衷。

在人文和社会课程中同样存在类似情况。实行多年的传统语文课程就是典型的实例,教条刻板地语法肢解和牵强性辨析,就连作为人生工具的写作和阅读,也在语文课程内容中被置于较次要的地位。不仅失落了对文学艺术的鉴赏感悟和人生体验,失落了情感陶冶和想像力的调动,更重要的是失落了人文精神的熏陶和培育。学校教育需要承担使儿童社会化和向下一代传递文化标准和文化价值的重要使命,而我们的人文、社会课程内容显然在某种程度上被异化。

● 相似点之二:将课程学习内容局限在以学科为中心的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上。

陶行知先生提倡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他认为:“文字中心之过在以文字当教育,以为除文字之外别无教育。”通观今天的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教材内容,其实并未挣脱这种以文字为中心的窠臼。

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教材,一是本能地坚持学科封闭、互不交叉的传统,学科之间的联系极差,教师从本学科内容系统完整出发,不可能自觉推动各种形式的跨学科教学,从而违背了现代科学综合化发展的大趋势。二是形成“千校一面,万人一书”的格局,课程缺乏多样性和适应性,缺少因地因校制宜的特色和个性;三是无法从社会经济和生活中不断汲取新的内容,造成学生不能及时获得最新知识。事实上,学生对现代科技前沿知识和价值观念(包括正确的或不正确的)的理解,都不是学校目前课程内容所能给予的,大量的信息来源于大众传媒和课外阅读,来源于非正规教育渠道。正如S.拉塞尔指出的那样:“学校教育内容与非正规教育内容之间的差距和交流的缺乏日趋严重,已成为学校的一个问题。 在校外获得的相当一部分信息极为多样化,缺乏内在联系,其价值也不尽相同,它们成为消极的储存物。另一部分有用的、现代的、适合学生兴趣的信息却很少被教师提到或利用。当两种信息出现矛盾时便更加令人担忧了。”

● 相似点之三:课程内容忽略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对态度和技能学习重要性认识不足

无论是以文字为中心,还是以学科知识为中心,最大的弊端都是“不教您在利用自然上认识自然”,“不教您试验,不教您创造”。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必须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尤其必须强调联系学生生活、联系社会实际的学习环节,课程学习目标不仅需要包括知识技能,也应该蕴含思维能力与习惯、思想方法、意识、观念,以及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做合一”的晓庄学校,或许比我们现在某些重点中学的学习质量反而更胜一筹。

目前,国际教育界在教学内容确定的依据——课程目标优先选择的取向上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按照传统惯例,确定教学内容的目标有三个不同的层次,依次是:(1)知识;(2)实用技术;(3)态度和技能——三种层次优先重视获取知识。今天,在信息量持续迅速增加和社会生活传播对教育内容影响日趋强烈的前提条件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却指出:“如果把十分复杂多样的过程简化,我们就可以按照学校教育目标层次的颠倒形式表现出突出行为培养的新趋势。”这种新的目标三级层次依次为:(1)态度和技能;(2)实用技术;(3)知识——优先重视的是态度和技能。虽然新的三级目标层次绝不忽视在社会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传播信息,它必须做到与科学自身的发展及其对社会和个人生活产生的作用协调一致,但是,目标的价值取向和优先顺序确实已出现了变化,因为“现在人们知道,具有坚实行为素养的人(关心变化和革新,有批判精神和团结精神,富于责任感和思想自主的人)更适合于学习和更新自己的专业和文化知识。他们在需要时知道如何通过图书馆和计算机获取新信息。行为和能力也是在掌握和实践知识的过程中形成的。”

针对课程和教学内容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最近,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对我国的科学教育状况做过剖析和评价,我们认为,他的这些看法在原则上也符合科学教育之外其他课程的现实情况。路甬祥教授说,中国科学教育的弱点,在于过分注重于知识灌输,忽视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的培养;过于一统的教育管理模式抑制了学校的自主创新和竞争,限制了科学教育内容、方法与目标的多样性、创造性和灵活性;长期的计划经济环境,使中国缺乏对科学教育内容不断更新的强有力的社会竞争需求动因;改革开放和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后还未来得及建立起健全的、有效的社会对科学教育改革发展的评价和舆论反馈机制;还缺乏更加广泛深入的国际性科学教育交流与合作;校长、教师的科学素养及教育学、心理学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人文艺术存在人为分割和偏斜等等。

为此,我们有必要从当今时代人类文明进程的高度,认识课程教学内容更新的必然趋势,重点观照课程内容改革和创新中的几个问题。

二、人类文明进程与教学内容更新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课程和教材,教学内容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变化。学校课程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受科技进步、社会经济环境的制约,也因其传承和创新职能,反过来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正如布鲁姆所说,离开了社会背景,“课程争论的意义也就黯然失色……不顾教育过程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来论述教育理论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是自甘浅薄,势必在社会上和教室里受到蔑视。”可惜的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实施多年的课程设置,特别是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取舍,基本上因袭工业化初期建立的学科体系,始终将学习重心放在20世纪初期之前人类创造的知识上,最新科技成果因无法在这种“系统化”的体系中找到应有的位置,很难被纳入教学内容之中,直到即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也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对此,我们有必要以自然科学为例,依据人类文明进程和社会发展的相关背景,揭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内容陈旧、落后的现象。

通常,自然科学的课程内容概括的是历史积累起来的科技知识,而现代科技知识体系本身,在近几十年出现了许多重大的变化,至少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科学学科的核心知识在急剧变化与快速更新

自然科学史研究指出,自文艺复兴以来,人类历史上已经发生了三次科学革命。

第一次是16~18世纪近代科学的诞生以及技术革命,它们引发了启蒙运动和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是19世纪近代科学的全面发展和技术的重大发明,它们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知识源泉。在第一、二次科学革命影响下,科学呈现出空前的繁荣,各门学科的核心知识都相继出现了革命性的突破。

在天文学领域,1543年哥白尼发表著名的《天体运行论》,确立了天体学说的基础。布鲁诺继承和发展了这一学说,而伽利略通过望远镜观察证明了哥白尼的理论。在物理学领域,伽利略发现自由落体定律和运动迭加原理,提出速度、加速度和惯性等物理概念;牛顿则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并系统总结出三大运动定律,1687年,他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总结了当时包括力学、数学和天文学在内的伟大科学成就。在化学领域,自1661年波义尔提出化学元素概念后,拉瓦锡发现物质不灭定律,并于1789年出版了化学教科书《化学大纲》,使化学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其后,道尔顿提出原子论,门捷列夫1869年发表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推动了19世纪化学革命兴起。在生物学领域,在17世纪初,哈维发现血液循环,胡克发现植物细胞,列文虎克发现原生动物和细菌,巴斯德的工作则奠定了微生物学的基础;其后,1735年林奈提出生物分类系统,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出版,正式确立了生物进化论,生物科学也获得一次伟大的突破;在此基础上,1866年孟德尔利用豌豆杂交,进一步揭示了生物的遗传规律。此外,数学作为促进科学进步的重要工具也得到长足的发展,17世纪中叶,笛卡尔和费尔马创立解析几何,牛顿和莱布尼茨独立发明微积分;18世纪数学家伯努利、欧拉、拉格朗日等人开拓了一系列数学分支;19世纪数学家不仅复兴了几何学、重建了微积分,而且使代数学获得巨大的进步。他们在科学领域获得的这些成就,经过后人按学科知识体系分类整理、完善并进行系统化编排之后,便构成了今天我们中小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乃至地理等学科的核心知识和主要的课程学习内容。

人们现在已经看到,自20世纪初开始启动的第三次科学革命,即现代科学革命和高新技术革命,不仅奠定了第三次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的基础,而且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铺平了道路。这次革命比前两次意义更为深远,首先是物理革命,随后是天文学、地理学和生物学革命;伴随而至的,还有核能技术、航空航天技术、计算机和互联网络技术、生物技术和材料技术等等,共同构成了一场史无前例的知识革命。

20世纪初启动的物理革命,首先是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否定了牛顿力学中绝对时空的基本概念;其次是普朗克提出量子理论,波尔、薛定鄂等科学家的工作完成了量子力学的构建,使人们对物质世界从宏观认识到微观认识都发生了质的改变。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成为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支柱,也奠定了现代天文学和原子物理学的科学基础。从宏观上看,在天文学领域里,1929年哈勃提出有关星系红移的哈勃定律;1948年伽莫夫提出宇宙起源的大爆炸模型,而在1964年彭齐亚斯等人观测到了宇宙大爆炸留下的背景辐射。在地理学领域,自1915年魏格纳在《海陆的起源》一书中提出大陆漂移学说后,赫斯用海底扩展理论、勒比雄用板块理论继续完善和丰富这一学说,从而加深了人们对自己赖以生存的地球的认识。从微观上看,20世纪初卢瑟福发现原子核和质子,并且成功实现了将一种元素转变为另一种元素;20世纪30年代后,泡利、查德威克等科学家陆续发现中子、正电子、介子、光子、中微子等基本粒子;1964年盖尔曼正式提出基本粒子结构的夸克模型,并被后人不断地修改完善。生物科学同样日新月异,不断揭示出生命现象的本质,其中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的成就尤为突出。20世纪初,摩尔根初步建立基因遗传理论体系;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分子生物学宣告诞生;1969年,64个遗传密码被破译,确立了生命遗传信息传递模式。20世纪90年代以后,影响深远的人类基因组计划正在解读人类全部遗传信息,并于2000年完成了草图绘制,战胜疾病、延缓衰老、改变遗传性状将不再是科幻小说描述的情景;1997年,维尔穆特首次以体细胞培育出克隆羊“多利”,基因工程也得到了大量的实际运用,生命现象已不再神秘。

总之,物质基本结构的夸克模型、地球地质构成的板块模型、宇宙起源的大爆炸模型和生物遗传物质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等等,代表着20世纪中、后期在科学领域的最高成就和核心知识,是人类对自然和生命认识上的一次巨大的飞跃。与此同时,数学领域随之取得一系列成就,包括核心数学和应用数学,如运筹学、数理统计、模糊数学、计算数学和数理逻辑等等,新的数学原理和数学方法层出不穷。第三次科学革命浪潮还在继续向前推进,几乎彻底改变了人们对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学和数学等学科的传统概念。例如,尽管牛顿力学对引力的在我们的课程中似乎很精确,但在爱因斯坦看来,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并非牛顿所描述的那样直接产生引力,而是每个物体对周围的时间和空间产生影响,引力就是这种被影响了的时间和空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这样一来,牛顿力学对引力的解释就必须完全改写。在这种态势下,我国中小学领域延续多年、基本不变的自然科学类课程内容,由于无法及时向学生传递这些新的科学原理,知识陈旧和老化问题早就引起了诸多科学家和有识之士极大的忧虑。

2、高新技术革命是第三次科学革命的显著特点之一

与前两次科学革命相比,第三次科学革命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伴随而至的高新技术革命。现代科学转变为技术和技术转化为商品的周期缩短,科学、技术和生产一体化的格局,促成了全世界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高新技术是建立在现代科学理论或最新科学突破基础上,具有高扩散性和高附加值的知识密集性尖端技术。目前主要集中在几个关键领域,如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自动化技术、激光技术、材料技术、能源技术、环境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和航空航天技术等。其中以信息技术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尤为重要,信息技术革命就像原子核裂变的链式反应那样迅速“爆炸”,几乎渗透到一切领域,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我们已经知道,知识经济时代的物质前提就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革命指的是信息技术、信息传播、信息获取和信息应用等系列重大进步带来的世界经济、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有人认为,信息技术革命至今已经发生过两次:第一次以个人电脑、微处理器和软件为代表,解决了信息的海量储存和高速处理问题;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以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为代表,解决了信息传播和处理的全息集成问题,使人类的生活空间从物理空间扩展到电脑网络虚拟空间,即“赛伯空间”。在不久的将来,还会发生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将要解决人脑与机器的全自动信息对接、信息交换和互动问题,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革命打下技术基础,使人类社会步入知识文明时代的成熟期。

无论怎样讲,高新技术革命将使“技术”本身,在即将到来的21世纪获得前所未有的地位,技术教育比任何时代都更显得更为重要。早在1985年,美国就启动了著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61计划》,站在战略性的高度上,针对从幼儿园到高中阶段的技术教育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代表着美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2061计划》是美国促进科学协会联合美国科学院、联邦教育部等12个机构,制定的一项面向21世纪的中小学课程改革工程。由于2061年哈雷慧星将再次临近地球,这项改革的目标就是使当今儿童能适应那个时期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所以取名为“2061计划”。在该计划第一阶段技术专家小组报告里,针对技术教育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观点,这里不妨摘录几段精辟的论述:

“这篇报告中所提出的建议的意义远远超出现有学校课程中增加一点点技术,而在于这些建议将成为美国教育一次重大改革的内容基础。通过整个的学习过程来反映技术已渗进我们的生活,而且广泛采用从简单的实验经验到研究社会经济效益等方法。”

“技术不同于科学,科学的作用在于理解,技术的作用在于做、制造和实施。科学原理,无论是否被发现,都是构成技术的基础。虽然技术的基础是科学,技术常常领先于甚至孕育着科学发现。”

“技术就是运用知识、工具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扩展人的能力。技术最贴切的描述是一种过程,但是更普遍为人所知的还是它的产品及其社会效益。技术通过科学发现而发展,通过工程设计而成型。它由发明者和设计者构想产生,通过企业家的工作变成成果,由社会来推行和利用,但它有时令人难以觉察地就进入到社会体制中并常常以难以预见的方式带来许多变化。”

“技术的介绍应当从描述开始,接着采取实验和亲身体验的方法,而且这一切都应随着从幼儿园到第12年级而不断增加其深度和学生的参与活动。”

“青年人完成高级中学学业时,应当充分认识到,他们将在其一生中,在不断变化的基础上遇到技术问题。但是,只长期积累知识仍然不够,他们还应当知道技术的意义,技术为何物,以及如何加以利用。最终每一个这样的人都将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一个技师,以准备投入到一个高度技术化的世界中去。”

对照我国基础教育的情况分析,我国中小学生目前主要通过开设“劳动技术课”,学习一些生产、生活中的简单劳动技能,但与其他课程存在着“两张皮”的关系,技术教育并没有在科学课程中得到应该的重视。对此,桑新民教授最近撰文指出,劳动技术教育应该是“德智体美劳”五育之整合。“科学教育培养的是认识能力,而技术教育培养的是创造性实践能力,后者显然要以前者为基础,但却是前者的综合与创造性运用,因而后者要比前者复杂得多。”劳动技术教育必须结合于其他课程(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课程)中,需要强化劳动技术教育的战略地位。因此,“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入探讨劳动技术教育的实质、内在结构及其在五育中的地位,并由此调整我国基础教育的目标模式、课程标准、教学计划及相应的考核评价体系,这对于我国九十年代教育实践和理论的改革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并将对我国21世纪的国民素质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3、综合化方向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大趋势

科学学科的形成大约在二、三百年前,它是社会分工在科学领域的必然结果。自然科学通常被划分为六大学科,即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生物,从而形成了基础教育历来以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分科方式来实现科学教育目标的格局。

然而,由于科学学科本身的发展和变化,事实上,现在已经找不到一种纯粹的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水从气态变成液体时,产生许多氢键,同时具有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双重性质。在分子问题中,化学和物理几乎都在协同发挥作用。分子最初是哲学家设想的用机械方法分解的最小单位,这种概念目前已经过时,分子更确切地应该表述为“可以用量子力学来处理的物质系统”。从这种新定义出发,原来的物理、化学、生物,以及天文、地学的一部分,都可以合并为一门新的基础科学枣分子科学。科学界人士提出,学科的重新分类有利于人才的培养,他们认为:“我国的教学计划不能再用老一套,将物理、化学、生物分开,必须集合在分子科学的旗下。所有学生都应有一定的数学基础,实验和理论计算也要有一定的训练,但可以有重点地让学生选择。也就是说,学生必须具备宽泛的基础和对科学的发展的正确认识,才能适应学科新而快的发展。站得高,看得远,并具有发展的基础。”

现代科学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整体化、综合性的趋势越来越显露。一些边缘学科、交叉学科、横断学科,以及以具有普遍性整体性为研究对象的一系列综合性学科发展迅速。如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超循环论、突变论、混沌理论等等。近几十年来,仅经济学就衍生出几十个交叉学科,如工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商业经济学、交通运输经济学、建筑经济学、旅游经济学等等。传统教育学中也衍生出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教育技术学、教育传播学、教育生态学等许多分支交叉学科。此外,传统科学向应用方向分化的趋势也日益明显。例如,哲学主动地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形成了科学哲学、技术哲学、历史哲学、人生哲学、教育哲学、信息哲学、市场哲学等等。

科学的变革揭示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打破了各学科之间壁垒分明的界限,也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更加紧密地联盟创造了条件。

㈦ 小学课程改革

2、倡导课程结构的均衡性。
3、倡导课程内容的现代化。
4、倡导学习方式的变革。
5、倡导发展性的课程评价。
6、促进课程的民主化。

㈧ 小学课程改革

在新课改里要求我们培养的是一个人格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是一个可以适应社会发展的人,顺应时代要求的人。而不是一个书呆子,一个高分低能的人。我们应该对我们的学生有一个新的认识,他不是一个成绩优秀的学生,但不一定不是一个好老板,好农民,好驾驶员……,为什么就一定要求他成绩突出呢?也许他有一个方面比学习更优秀。我们不可能培养出来的学生人人成为科学家,但是我们在培养学生时一定要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因为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的学习的过程,没有一个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就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能处理好复杂的社会关系,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要有一个健全的人格,这是适应社会发展承受社会变化的前提条件。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而且还是一个科技文化水平偏低的人口大国,对于综合国力的增强来说,起关键作用的因素是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换言之同过去的时代发展主要依赖于为数不多的精英人物相比较,当前我们更需要与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通过不断的学习更能使我感受到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我们一味地追求升学率,只让学生一心读“圣贤书”,而对学生的道德行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不问不闻甚至认为只要学生的成绩好一切都好的偏面认识,这都会使我们将来的接班人显得“皮软”。使我们的学生变得内向、被动、自私、缺少自信、恭顺,自然也就窒息了人的创造性。2、在课程改革里如何向学生要成绩?许多老师认为课改了,素质教育了,学生要减负了,要丰富课余生活了,就不要成绩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为我们目前面临的问题是到了最后还是要已成绩论英雄,以成绩评高低。但是不是因为要成绩而放弃了课程的改革,这是教育整体改革的一个前提,如果这一项我们做不好又何谈其它的改革呢?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改变传统的方法向学生要成绩。这不是一句空话,是要我们老师下功夫努力去做的。在这里我个人认为要做到以下这么几点:1:教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教学周长这一节课,课前带学生到学校小花园里步测花园一周的长度,为课中内容奠定基础。新课导入时让小蚂蚁带领大家去绕着小树叶爬一圈。然后学生通过独立探索、讨论交流进行思维的碰撞,产生智慧的火花,让他们在交流中自己去体验、去感受并选择自己认为更好的做法,由学生来评价每一种做法的优劣,而不是老师评价的哪种做法更好、哪种做法更简单。在求小花园的周长这一环节中,学生组内交流后,然后进行全班汇报,学生的态度非常的积极,而且说出了不同的做法和想法。关于这一节课,我感觉到课改就是要“人人学有用的数学”。 生活处处现数学,数学是我们生活的一份子,离开了生活这个源泉,数学将是一片死海,也将失去魅力。因此课改教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让学生感觉到他所学的东西就在他的周围,就在他的身边是可以看到可以摸到的,很有成就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兴趣。通过此次教学事例,使我认识到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首先要保证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索性的学习方法落到实处。因此我认为新课程改革首先通过课程结构的调整,使儿童的活动时间和空间在课程中获得有效的保障,改变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2:在评价方式与方法上采用多种手段。让评价成为学生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学生将自我评价当成是一种知识的沉淀、反思,将他人的评价当成是对自己的肯定,意见成为下一步的方向。在这样一种氛围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幅度提升,他们更加认真地投入与探究,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上,由于学生个性的差异,出现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无论如何,能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是正确的,有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而我们的教学却处处存在着多把钥匙开一把锁的现象,其实这是很正常的,无论学生在问题解答中是错是对,只要他具有要探究解决问题的愿望,我们就应提倡并给予积极的评价。如:很好!说得真好!你懂得真多!你的想象非常丰富!真聪明!你的证明很有说服力!你的方法非常棒等等!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当然也并不是要学生天马行空,任意思维,而是鼓励他们在一定范围内,从多方面考虑问题的全部,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习正确的思维方式。作为教师是应该掌握一定的尺度的。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同时老师经常赞赏学生,能促进师生间的融洽与友谊,使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3:提高自身素质。首先,必须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特别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基础教育改革等方面的理论,转变传统的教育。在未来的课堂上,知识将有三个方面组成,

㈨ 小学音乐新课改课的基本标准是什么

新课改是为了适应社会进步和教育的发展而实施的新课程改革,是课程本身及教材理念的根本性变革。新课程的根本指向是人的发展,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新课改的主要内容是:
1、转变课程功能。改变过去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革课程结构。改变过去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3、改革课程内容。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善学生学习方式。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面对新课改,广大的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线教师需要不断的充实自己,提高自己,改变自己,只有这样,才能逐步适应不断变革的教育形势,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的“新教师”。

阅读全文

与小学新课改计划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学读书计划表格模板 浏览:342
小学语文四年级感叹句 浏览:243
天通苑中山实验小学 浏览:596
小学三年级语文补习班内容 浏览:921
吉安师范附属小学作文 浏览:396
小学教师备课网站 浏览:1
私立美男学院 浏览:383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凉州岛 浏览:915
小学1年级手gong大全 浏览:459
小学生手抄报的图片大全图片大全 浏览:68
小学健康知识讲座 浏览:120
小学毕业季适合发老师的句子 浏览:451
汕尾凤山中心小学校长 浏览:606
小学生毕业汇演舞蹈 浏览:702
小学生抗击疫情的表演 浏览:107
私立华联大学本科 浏览:61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想谢谢你400 浏览:855
中小学生睡眠问题 浏览:174
小学生公共生活守规则教案 浏览:313
淮河私立学校 浏览: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