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教学参考书
B. 人教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人教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结构安排
1.“数与代数”结构安排
1
2.“量与计量”结构安排
4
3.“空间与图形”结构安排
5
4.“统计与概率”结构
C.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数学和老版有什么不同
仔细对比之下,只是有些位置改变了,还增删了一些东西,主要是“必修三”上面的应该仔细看,有很多没听说过的东西.
D.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数学教科书修订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E. 人教版小学数学新课标的要求有哪些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 前 言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20世纪中叶以来,数学自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与计算机的结合,使得 数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拓展。数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并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同时为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简捷的手段。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一、基本理念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3.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 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这里有小学数学新课标啊,这里小学数学新课标,我还是找不到小学数学新课标,到处问哪里有的话告诉我小学数学新课标的网址吧,小学数学新课标挺难找的,我现在真的需要小学数学新课标,谁要是可以找到小学数学新课标,就告诉我小学数学新课标网址吧,谢谢告诉我小学数学新课标,找到小学数学新课标挺不容易的啊,这儿小学数学新课标啊,这里小学数学新课标,我还是找不到小学数学新课标,到处问哪里有的话告诉我小学数学新课标的网址吧,小学数学新课标挺难找的,我现在真的需要小学数学新课标,谁要是可以找到小学数学新课标,就告诉我小学数学新课标网址吧,谢谢告诉我小学数学新课标,找到小学数学新课标挺不容易的啊,谢谢啊
F. 人教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去哪里找
人教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结构安排
1.“数与代数”结构安排 1
2.“量与计量”结构安排 4
3.“空间与图形”结构安排 5
4.“统计与概率”结构安排 6
5.“实践活动”结构安排 7
6.“数学思想方法”结构安排 8
7.“解决问题”结构安排 9
1.“数与代数”结构安排
年级 册数 单元 内容 单元说明
一 上 1 数一数 10以内数的直观认识
3 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基数,序数,加减法各部分名称,有关0的加减
6 6~10的认识和加减 加、减,连加,连减,加减混合,10以内的加法与减法表
7 11~20各数的认识 加、减法各部分名称
9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0以内进位加法表
下 2 20以内退位减 20以内退位减法表
4 100以内数的认识 整十数加减一位数
6 100以内加减(一) 整十相加减,两位加减一位,两位加减整十
二 上 2 100以内加减(二) 两位数加减,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加减估算
4 表内乘法(一) 2~6的乘法口诀,乘加、乘减两步式题
6 表内乘法(二) 7、8、9的乘法口诀,倍的认识,小九九表
下 1 表内除法(一)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4 表内除法(二)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解决问题
5 万以内数的认识 千、万以内数的认识
整千、整百数的加减
7 万以内加减(一) 几百几十加减,估算
三 上 2 万以内加减(二) 进位、退位,加减法验算
4 有余数的除法
6 多位数乘一位数 有关0的乘法
7 分数的初步认识 几分之一,几分之几,简单计算(分子不大于分母)
下 2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用乘法验算除法,补充0的除法
5 两位数乘两位数
7 小数的初步认识 简单加减(一位)
四 上 1 大数的认识 亿以内、亿以上
“四舍五入”P15
3 三位数乘两位数 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
5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商不变性质
下 1 四则运算 同级两步运算,两级三步运算,带小括号的运算,总结有关0的运算
3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运算定律与运算性质,简便计算
4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意义,性质,小数点的移动引起数值的变化,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6 小数的加减
五 上 1 小数乘法 两步计算,积的近似值,运算定律的推广
2 小数除法 商的近似值,循环小数
“进一法”、“去尾法”P33例12
4 简易方程 等式的两个性质
下 1 因数与倍数 因数和倍数,2、3、5倍数的特征,奇数和偶数、质数和合数
4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分数与除法和关系,真、假、带分数,最大公因数与约分,最简分数,最小公倍数与通分,分小数互化
5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六 上 2 分数乘法 意义,计算方法,倒数的认识,四则混合运算
3 分数除法 意义,计算方法,比和比的应用,四则混合运算
5 百分数 意义和写法,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纳税、利率
下 1 负数
3 比例 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比例的应用
2.“量与计量”结构安排
年级 册数 单元 内容 单元说明
上 2 比一比 长短,高矮
一 8 认识钟表 整时,半时
下 5 认识人民币 进率,简单计算
7 认识时间 时与分的进率,几时几分
二 上 1 长度单位 厘米,米,进率
下 6 克和千克 包含进率
三 上 1 测量 毫米、分米、千米、吨
5 时、分、秒 认识秒,分与秒的进率,简单的时间计算
下 4 年,月,日 24时计时法
6 面积和面积单位,进率 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四 上 2 角的度量 直线、射线、角的分类,用量角器画角
下
五 上
下
六 上
下
3.“空间与图形”结构安排
年级 册数 单元 内容 单元说明
一 上 4 认识物体和图形 平面,立体,出现线段
下 1 位置 上下,左右,前后,位置(两维坐标)
3 图形的拼组 平面,立体
二 上 3 角的初步认识 角,直角,用三角板画直角
5 观察物体 正面,侧面,轴对称,镜像对称
下 3 图形与变换 锐角和钝角,平移和旋转
三 上 3 四边形 四边形,平行四边形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长度的估计
下 1 位置与方向 8个方位的绝对性
四 上 2 角的度量 射线、直线、角、度及“°”
角的分类,用量角器画角
4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垂直与平行,平行四边形,梯形
下 2 位置与方向 8个方位的相对性
5 三角形 特性,分类,内角和,拼图
五 上 3 观察物体 从正、侧、上面观察
5 多边形面积 平、三、梯形,组合图形
下 1 图形的变换 轴对称,旋转
3 长方体和正方体 表面积,体积单位,体积,容积
六 上 1 位置 用数对表示位置
4 圆 认识圆,圆的周长,圆的面积
下 2 圆柱与圆锥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圆柱的表面积,圆柱和圆锥的体积,
4.“统计与概率”结构安排
年级 册数 单元 内容 单元说明
一 上 渗透 形象、条形统计图,收集数据的方法 P83、P85出现
下 9 条形统计图 条形图中一格代表1
二 上 7 条形统计图(画“正”字) 条形图中一格代表2
下 8 复式统计表,条形图 条形图中一格代表5
三 上 8 可能性的大小 画“正”字
下 3 数据分析,平均数 出现横向条形统计图
四 上 6 复式条形统计图 横向,纵向
下 7 单式折线统计图
五 上 6 统计与可能性,中位数 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求简单事件的概率
下 6 统计,众数 众数,复式折线统计图
六 上 6 扇形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
下 4 统计 在根据统计图进行比较时要注意统一标准
5.“实践活动”结构安排
年级 册数 内容 页码 知识支撑
一 上 数学乐园 82~83 10的认识和加减法
我们的校园 114~115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下 摆一摆,想一想 45 100以内数的认识
小小商店 86~87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人民币的简单计算
二 上 我长高了 36~37 米和厘米
看一看,摆一摆 92~93 观察物体,角和直角,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下 剪一剪 46~47 平移和旋转,渗透轴对称
有多重 104~105 克和千克
三 上 填一填,说一说 67 时、分、秒
掷一掷 118~119 可能性,统计
下 制作年历 56~57 年、月、日
设计校园 106~107 解决问题
四 上 1亿有多大 33~34 大数的认识
你寄过贺卡吗 110~111 统计,平均数,估算
下 营养午餐 4849 统计表,解决问题
小管家 124 统计表
五 上 量一量,找规律 77 渗透函数思想
铺一铺 109 渗透密铺
下 粉刷围墙 58 统计表,表面积
打电话 132 结构图,树形图
六 上 确定起跑线 75~76 圆的概念和周长
合理存款 110~111 百分数
下 自行车里的数学 64~65 圆的周长,比例
节约用水 74~75 统计
6.“数学思想方法”结构安排
年级 册数 内容 单元说明
一 上 分类 单一分类
下 找规律 颜色、排列、数字
二 上 简单的排列组合,逻辑推理 组数
下 找规律 循环排列
三 上 排列组合 枚举,按顺序思考
下 集合,等量代换 包含与排除,等量代换
四 上 运筹学,对策论
下 植树问题,方阵问题
五 上 编码问题 分类,数字与编码
下 找次品
六 上 鸡兔同笼问题
下 抽屉原理
7.“解决问题”结构安排
年级 册数 单元 内容 单元说明
一 上 用数学 结合计算的教学安排应用数学解决问题
下
二 上
下 1 解决问题 两步(加减,乘加,乘减),出现小括号
4 解决问题 出现在“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中
三 上
下 8 解决问题 连乘、连除
四 上
下
五 上 2 小数除法 其中包含有解决问题
下 3 长方体和正方体 结合单元知识点解决问题
5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结合单元知识点来解决问题
六 上 2 分数乘法 用分数乘法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3 分数除法 用分数除法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4 圆 结合圆的知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5 百分数 用百分数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6 统计 结合统计知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下 2 圆柱与圆锥 结合圆柱与圆锥的知识解决问题
3 比例 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G. 人教版小学数学新旧课程标准有何异同点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新旧版有何不同数与代数现行大纲这部分内容主要侧重有关数、代数式、方程、函数的运算,《标准》对此作了较大地改革: 1.重视数与符号意义以及对数的感受,体会数字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通过探索丰富的问题情景发展运算的含义,在保持基本笔算训练的前提下,强调能够根据题目条件寻求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和运算方法,加强估算,引进计算器,鼓励算法多样化。 2.对于应用问题:选材强调现实性、趣味性和可探索性;题材呈现形式多样化(表格、图形、漫画、对话、文字等);强调对信息材料的选择与判断(信息多余、信息不足……);解决的策略多样化;问题答案可以不唯一;淡化人为编制的应用题类型及其解题分析。 3.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可以发现、描述、分析客观世界中多种多样的模式,把握事物的变化和事物间的关系;初步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学会用符号表达现实问题中的一些基本关系,会初步进行符号运算。 4.体会方程和函数是刻划现实世界,有效地表示、处理、交流和传递信息的强有力工具,是探究事物好发展规律,预测事物发展的重要手段,重视对简单现实头问题的建模过程,学会选择有效的符号运算程序和方法解决问题,重视近似解法特别是图象解法。 第一学段 1.增加“能进行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两步)。 2.适当加强基础。 3.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第二学段 1.增加“结合现实情景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进行估算;发展学生的数感;加强与现实的联系。” 2.增加了“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3.删除“会口算百以内一位数乘、除两位数”(教师讨论) 4.将“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改为“能理解简单的方程。” 图形与几何 (原称空间与图形:变“空间与图形”为“图形与几何”;重提几何直观、推理能力、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用词更加规范,体现了课标的严肃) 现行大纲这部分内容,小学主要侧重长度、面积、体积的计算,初中主要是运用逻辑证明和扩大公理化的方法呈现有关平面图形的性质,这使得学生不能将所学的几何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也没有体现现代几何的发展,还往往造成不少学生因此对几何、至整个数学学习失去了兴趣和信心。为此,《标准》在重新审视几何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提出几何学习最重要的目标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所生存的世界,形成空间观念。并对传统的几何内容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革: 1.设置了“空间与图形”领域,将几何学习的视野拓宽到学生生活的空间,强调空间和图形知识的现实背景,从第一学段开始使学生接触丰富的几何世界。 2.通过观察、描述、制作、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认识方向、制作模型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和图形设计与推理的能力。 3.突出用观察、操作、变换、坐标、推理等多方式了解现实空间和处理几何问题,体会更多的刻划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标准》中还指出,逻辑证明的要求并不局限于几何内容,而应该体现在数学学习各个领域,包括代数和统计与概率等;对于几何证明的教学来说,它的目的不应当是追求证明的技巧、证明的速度和题目的难度,而应服从于使学生养成“说明有据”的态度、尊重客观事实的精神和质疑的习惯,形成证明的意识,理解证明的必要性和意义,体会证明的思想,掌握证明的基本方法等等。因此,《标准》中在强调探索图形性质的基础之上,要求证明基本图形(三角形、四边形)的基本性质,降低了对论证过程形式化和证明技巧的要求,删节去了繁难的几何证明题,旨在通过这些让学生体验逻辑证明的意义、过程,掌握基本的证明方法,同时,向学生介绍欧几里得和《几何原本》,使学生体会它们对于人类历史和思想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综上所述,《标准》大大地加强和改善了目前的几何教学。 <标准>的”图形与几何”第一学段仍分为四部分,具体表示有所变动,(1)图形的认识,(2)测量,(3)图形的运动,(4)图形与位置, 在探索、发现、确认、证明图形性质过程中,体现两种推理(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相辅相成的关系。 体现增强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 “图形的运动”强调了图形的运动是研究图形性质的一种有效方法。 运动也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 第一学段 (1)将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放在第二学段. (2)将”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放在第二学段.” 第二学段 (1)删除“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条直线确定一个点” (2)增加“通过操作,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为定值。 统计与概率 现行大纲中只在小学高年级和初三代数中设立一章介绍有关统计初步的内容,几乎没有涉及概率内容,同时仍然采取“定义——公式——例题——习题”的体系呈现弦计初步知识,使得学生很难得体会这部分内容与现实的联系,统计与概率对决策的作用。因此,《标准》中大大增加了“统计与概率”的内容,在三个学段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分别设置了相应的内容,结合实际问题,体现了统计与概率的基本思想:1、反映数据统计的全过程:收集和整理数据、表示数据、分析数据、作出决策、进行交流。2、体全随机观念和用样本估计总体的初步思想,将概率统计方法作为制定决策的有力手段。3、根据数据作出推理和合理的论证,并初步学会用概率统计语言进行交流。 统计 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方式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 ⑴(第一学段)不要求学生学习“正规”的统计图(一格代表一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以及平均数(放在第二学段)。 这种变化有三个原因: ①更加突出了学生对数据分析的体验,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分析数据。②早期经验的多样化可以为以后学习:“正规”的统计图表和统计量奠定比较牢固的基础。 ③使得统计内容在第一、二学段的要求层次更加明确。 ⑵加强分析图表的能力里的培养。 提升“读图能力”的培养。 ⑶加强调查等活动的体验。(主要是小调查) 在收集数据方法方面,考虑到学生年龄特征,要求学生了解测量、调查等的简单方法,不要求学生从报刊、杂志、电视等去收集资料。 ⑷第二学段与《标准》相比,在统计方面,只要求学生体会平均数的意义,不要求学生学习中位数、众数(这些内容放在第三学段)平均数易受极端数的影响(最大数与最小数的影响)。 ⑸另外,删去“体会数据可能产生的误导”这一要求。 概率(可能性,重视“随机现象”) 在第一学段,去掉了<标准>对此内容的要求:第二学段只要求学生体会随机现象,并能对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做定性的描述. 综合与实践 “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 针对问题的情景,学生综合所学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独立思考或与他人合作经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感悟数学各部分内容之间\数学与生活实际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加深对所教数学内容的理解. 《标准》增设“联系与综合”部分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各个知识领域的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体会数学与他们的生活经验、现实社会和其他学科的联系,以及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与进步过程中的作用;体会数学知识内在的联系。同时,采用过“综合实践活动”这种新的学习形式,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使他们获得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探索数学规律的能力,逐步发展对数学的整体认识。 新的数学课程新技术对数学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指出了新技术包括数学课程的目的、数学学习的内容以及教与学的方式等方面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标准》提出在第二学段引入计算器,并鼓励把计算器和计算机作为研究、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这样可以免除学生做大量繁杂、重复的运算,从而在探索性、创造性的数学活动中投入更多的精力,解决更为广泛的现实问题。 同时,在课程实施建议中强调,有条件的地区应尽可能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增加数学课程的技术含量,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在增加师生互动、形象化表示数学内容、有效处理复杂的数学运算等方面的优势,去改进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最终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对综合与实践的理解-------实践性﹑综合性﹑探索性 “综合与实践”应当保证每个学期至少有一次,它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在课外或课内外相结合完成。 “综合与实践”的核心是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不同学段有不同的特点。 第一学段:内容安排强调时实践性和趣味性。 第二学段: 通过应用、探索和反思,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通过探索、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培养思考的习惯,通过交流,发展理解他人、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启示:启示一:坚持数学课程的三维整体目标 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体现在新的教学课程标准中,形成了包括知识与技能、思维与能力、情感与态度三个基本方面的目标。 启示二: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作为课程与教学的重点之一 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学习和探究问题,初步学会大知识的学习和解决问题过程中进行自我评判和调控。 让学生对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 初步学会对已有知识经验质疑和对问题进行多方面的分析,能进行发散性思维,能提出自己的见解(算法多样化、思考问题的策略化)。 初步掌握观察、操作、比较、分析、类比、归纳多种数学的思考方法和利用图表整理数据,获取信息的方法。 具有抓住现实生活的本质,进行数学抽象与概括的经历与经验。 懂得从特殊到一般,从一般到特殊以及转化的思维策略。 启示三:把解决问题置于数学课程的核心地位 在标准的修改稿中,不仅体现了解决问题的基本理念,而且在实施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特色(经历探索、实践的过程)。 在上述活动中,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占有重要作用.
H.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包括哪几部分
把小学的教材看一遍就知道了
I. 最新版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是哪一年修订的
好像各地版本不同,有北师大版,新课标版,苏教版等等,得看当地用的
人教版是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