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理解小学教育的全面性
小学教育是向儿童实施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教育。小学教育既不是就业定向的职业技术教育,也不是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专业教育。它是面对全体儿童实施普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
在此基础上发展他们的能力,培养他们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提高他们的身体心理素质,使他们具备国民应有的一些基本素质,为他们进一步深造创造条件。
(1)简述小学教育基本特点扩展阅读:
认识普通中小学教育性质和特点,对做好学校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归纳如下:
1、明确中小学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性,在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中,保持清醒头脑,始终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认识中小学教育基础性,能更好地认识中学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作用。
3、认识中小学教育基础性、全面性、义务性,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坚持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处理好普教与职教、基础与提高、少数尖子学生与大部分学生,升学率和合格率,巩固率的关系。
Ⅱ 中小学学校教育的特点表现为() A、基础性 B、目的性 C、专门性 D、系统性
ABCD 中小学教育有四个特点,基础性、专门性、系统性、目的性。学校教育有四个特点:专门性、选择性、系统性、目的性
Ⅲ 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是全民性、全面性、 义务性 还是特殊性、基础性、义务性、全面性
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是:
1、全民性
小学教育的全民性,从广义上说,是指小学教育必须面向全体人民。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彻底扫除文盲,从整体上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从狭义上讲,是指小学教育必须面向全体适龄儿童。
2、义务性
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一定年限的普及的、强迫的、免费的学校教育。这里的“义务”一词包括三层意思:
第一,国家有设立学校以使人民受教育的义务;
第二,父母或监护人有使适龄的子女或被监护者就学的义务;
第三,全社会有排除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入学受教育产生不良影响和障碍的事物的义务。
3、全面性
小学教育是向儿童实施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教育。小学教育既不是就业定向的职业技术教育,也不是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专业教育;
它是面对全体儿童实施普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在此基础上发展他们的能力,培养他们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提高他们的身体心理素质,使他们具备国民应有的一些基本素质,为进一步深造创造条件。
(3)简述小学教育基本特点扩展阅读:
整个教育的基石就是小学教育,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课程计划》中有明确的规定,小学阶段的培养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需要将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的正确的观念和思想初步建立起来,将乐观开朗、勤奋向上、认真负责、诚实守信以及关爱集体和他人的良好品质培养起来,并将明辨是非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初步建立起来。
第二,对于算术、写、读等方面的基本的技能和文化知识需要掌握起来,形成对自然和社会的初步的了解和认知,思考、动手以及贯穿观察能力都能初步形成。
第三,兴趣广泛和健康生活的良好的生活需要形成起来。最后认识劳动与生活的不易,热爱劳动的思想也形成。为了实现孩子的品质品德、思想政治和学习文化,我国小学教育需要不断努力。
Ⅳ 论述小学教育直观性特点的原因
幼儿是在认识活动的过程中学习新词,这是由幼儿思维具体形象性和词本身的概括性特点所决定的。即幼儿是在通过听觉、视觉、触觉等感知客观物体的特征、性质的基础上掌握词义。通过词的解释掌握新词,是幼儿掌握词的辅助手段。而词的解释只有在幼儿头脑中能引起已感知过的形象时,词的解释才能为幼儿所理解。所以依靠直观进行词汇教育,是词汇教育的基本原则,它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结合实物出现新词
词是一类物体的代表符号,要使词起到符号作用,就必须使词和实物建立起牢固的联系。凡是丰富幼儿有关物体的名称、形状、颜色等新词时,都要使语音与实物同时出现,并多次重复。以后,还要用同类实物和该词建立联系,使其在幼儿思维中起概括作用,并帮助他们牢固地掌握词。如丰富“苹果”—词时,用的实物是国光苹果,以后,在重复这个词时,可以出现青香蕉、黄香蕉或其它品种的苹果,这时“苹果”一词才能在幼儿头脑中,成为一类物体的符号而巩固下来。
(2)结合动作出现动词
汉语中的动词非常丰富,动作的微小差别就要用不同的动词去表达。如将一张桌子移动一下,两个人做是“搬”或“抬”,一个人做是“拉”、“拖”、“扛”、“挪”??等分得很细,让幼儿掌握它们有一定的困难。在教幼儿学习新动词时,就需要伴随着动作出现新词,使动作与动词多次建立联系,才能使幼儿具体形象地掌握不同动作的名称。
(3)伴随手势、表情或像声词解释新词
关于心理感受的一些词,不易解释清楚,可以用手势、表情或一些像声词来帮助幼儿掌握“焦急”、“盼望”、“满意”等一类词的词义。
(4)利用图片帮助幼儿理解词义
有些物体(如野兽、各种交通工具)不可能让幼儿全部直接感知,就可以用图片来认识它们的特征,掌握它们的名称。有些描述性的词,就需要有描述的对象才能理解和掌握。看图讲述是帮助幼儿理解形容词的词义和锻炼描述能力的有效形式。图片不仅可以帮助理解新词,同时也能有效地帮助幼儿运用新词。
(5)通过实物对比掌握反义词
如大、小、长、短、粗、细、胖、瘦、高、矮、黑、白??等词中的任何一个词,都是和它的反义词同时存在,如没有它的反义词,也就没有它存在的价值。这些词需要运用实物对比,才能使幼儿辨认掌握。
3、试述早期阅读对幼儿发展的作用
答:幼儿早期阅读的内容——图画故事书,是幼儿最先阅读的非文字的文学样式。是以图画符号?含绘画、照片、图表及符号?来述说的故事或表现各种事物。对于不识字或识字不多的幼儿,它是除生动活泼的儿歌、情节简单的儿童故事以外的,另一种赏心悦目的视听媒体--以图画形式来表现的儿童文学。幼儿看到图画,即能了解其中的含意。特别是一些无文图画作品,不同种族、不同语种、不同国家的幼儿均可观赏,感受其中的趣味。
(1)阅读能刺激大脑,是发展大脑神经组织的最好方式
教幼儿阅读起步越好。美国脑科专家格伦·多曼博士认为,应对大脑频繁、紧张、持久地施加刺激。阅读是积极自觉地刺激智力发展的良剂。
(2)阅读是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
幼儿早早阅读,不仅能够获得知识,还可以发展理解、分析、比较、想象等能力,而且使幼儿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充实而愉快,早早进入纯洁、美妙的图书世界,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乐趣无穷。
(3)阅读增加了幼儿的经历与交往
人生不可能什么事都亲身经历,让幼儿早早进入阅读阶段,大量读书可以丰富幼儿的经验,增添生活感受。通过阅读还可以使幼儿与古人、现代各国人、未来人交往。
(4)阅读是幼儿个性发展的条件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读书塑造人格”。幼儿的兴趣、性格、理想、世界观的发展与形成,都受阅读内容的影响。早期阅读对儿童个性萌芽有重要作用。
(5)阅读是幼儿学习成功的重要条件
阅读能力是学习的基础。早期教育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幼儿入小学作准备的重要方面。这种良好的阅读习惯会陪伴和影响整个求学过程,使幼儿终生受益。
Ⅳ 小学教育的功能特性是什么
小学教育专业,是在培养小学教师五十多年的经验基础上,于2001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新增设本科专业。培养对象:主要是具有中等师范学历及一定教育教学经验的在职小学教师。培养目标:达到高等师范专科小学教育专业学历,提高素质水平。
小学教育系现有本科专业即小学教育专业,是在培养小学教师五十多年的经验基础上,于2001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新增设本科专业,也是辽宁省试点实验专业,是教师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教育专业在办学层次上定位于本科层次,使学生达到本科层次的学术素养;在培养方向上定位于学校教育方向,使学生具备专业化的小学教师素养;在服务面向上定位于服务于地方基础教育,为本地区及周边地区培养人才。学制四年,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二、小学教育的基本特征
小学教育是一项规模宏大的教育奠基工程,除具有一般教育的特点外,还有它自身独具的基本特征。
(一)全民性
小学教育的全民性,从广义上说,是指小学教育必须面向全体人民。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彻底扫除文盲,从整体上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从狭义上讲,是指小学教育必须面向全体适龄儿童。
小学教育的全民性是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几乎所有国家的教育都在努力创造条件,确保每个人接受初等教育的权利。198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5届大会确定“争取全民基础教育”计划,要求最大限度地扫除文盲和普及初等教育。1990年3月,在泰国召开了世界全民教育大会,会议主题是“使人人都有享受教育的机会”,会议通过的《世界全民教育宣言──满足基本学习需要》反复强调的就是,使人人享有受教育权利,向所有的人提供接受教育的机会。
在社会主义新时期,我国的小学教育是全民教育,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使全国各民族的所有儿童都接受社会主义教育的需要。为了保证这一全民性质,国家特别对女童的教育、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儿童的教育给予特别的关心,采取了特殊政策;对于残疾儿童的教育也给予了特殊的关注,专门加以保障。
(二)义务性
小学教育面向全体适龄儿童,任何未成年的公民,不论其种族、民族、性别、肤色、语言、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异(智能及身体状况不允许的例外),只要达到一定的年龄(6~7岁),都必须接受小学教育。因此,小学教育在整个教育中具有义务教育的性质,对于每个公民来说,教育机会是均等的,是应当享有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状况,确定推行义务教育的步骤。”“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一定年限的普及的、强迫的、免费的学校教育。这里的“义务”一词包括:(1)国家有设立学校以使人民享受教育的义务;(2)父母或监护人有使学龄的子女或被监护者就学的义务;(3)全社会有排除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入学受教育的种种不良影响和障碍的义务。因此,义务教育要求国家、家庭、社会必须给予保障。对受教育者来讲,既是应享受的权利,又是应尽的义务。
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根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它又是强制的和免费的:“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国家设立助学金,帮助贫困学生就学。”“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必须使适龄的子女或被监护人按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由于小学教育是依国家法律而实施的基础教育,因而它具有强制性。
(三)全面性
小学教育是向儿童实施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教育。小学教育既不是就业定向的职业技术教育,也不是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专业教育。它是面对全体儿童实施普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在此基础上发展他们的能力,培养他们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提高他们的身体心理素质,使他们具备国民应有的一些基本素质,为他们进一步深造创造条件。小学教育是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的前提。小学教育是向全体儿童进行的最基本的知识、技能教育,帮助他们学会如何做人,奠定学习、生活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从某种程度上讲,全面性是专业性的预备。只有保证小学教育的质量,才能确保高一级学校的教育质量。儿童接受小学教育的年龄阶段,是人生历程的巨大变化时期,是人的智力、能力和良好习惯形成的最佳时期,小学教育的每一个方面都不可偏废。
Ⅵ 小学教育学中教育的本质特点是什么
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说,“教育的本质”是一个问题,“教育的特点”是一个问题,一般没有教育的本质特点这个说法。而且你说的“教育的社会功能是教育的本质特点之一”这话又有问题了,那是教育的功能问题。一般认为教育有两大功能:一是促进个人身心发展的功能,这是教育的本体功能;二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这是教育的延伸功能。
Ⅶ 小学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2、小学教育的基础性
3、小学教育的义务性
4、小学教育的全面性
Ⅷ 简述小学教育、义务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小学教育的基本内涵:1、摈弃师生关系中对“主客体”、“主导与主体”的僵化的、教条式理解,倡导“交往主体”。 2、确立师生之间真实的、生成的、平等的交往关系的合法性。真实的师生关系一直在发展、变化,体现了一种动态的、生成的过程。3、在交往中完成受教育者的自我建构过程,教育者同时获得积极的、主动的发展。4、师生双方共同追求一种“完整的社会人”的终极理想。
义务教育的基本内涵是:国家与社会有义务确保全体适龄儿童接受法定年限的学校教育、家长有义务送适龄子女接受法定年限的学校教育和适龄儿童有义务接受法定年限的学校教育。
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是: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这是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标志之一。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Ⅸ 简述当代国外中小学教育改革的特点
近年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改革的根本性任务,摆在了广大教育工作者乃至全社会的面前。在努力探索如何扎实有效地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课程改革被鲜明地提到了促进素质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位置上。这是因为,课程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课程是实施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课程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由此,课程改革便成为了整个基础教育的核心内容。目前,新一轮的课程改革随着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和实施,已经进入了试点实验阶段。通过学习《纲要》,笔者更增加了对这次课程改革的认识和思考。
一、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
(一)延续性和继承性
当前的课程改革是我国建国以后的第八次课程改革,是对前面所进行的课程改革的延续和继承。我国曾先后进行了七次课程改革,每次改革都取得了明显成就。最后一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后,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经过几年的努力,形成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现行的体系。这次课改在一些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比如增加了“选修课”和“活动课”;引入了地方课程;在教学实践中,涌现出一批重视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和重视学生成功与发展的好的教改典型。这些成绩为当前的课程改革打下了基础,积累了经验。但是,课程是必须不断改革,不断建设,不断创新的,这是因为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越来越不能适应新的发展和需要。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是在吸收了前几次课程改革所取得的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针对现行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弊端而进行和开展的,因此,相对于前几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来说,本次课程改革是历次课程改革的一种延续,是课程完善过程的一个阶段,具有延续性和继承性。
(二)时代性和发展性
1、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新时代的要求。
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国民的综合素质。社会的信息化,经济的全球化使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成为影响整个民族生存状况的基本因素。因此,21世纪将是教育和学习起核心作用的时代。
时代呼唤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科技的日新月异,一方面要求教学内容能迅速作出反应,增加一些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的新内容;另一方面也要求教育不仅能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教给学生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使学生走上社会后能更好地面对新的挑战。确立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发展的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极大地提高全民族素质,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面对时代和未来的挑战,根据“全教会”的精神,审视现行基础教育的课程,我们发现,确实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部分课程内容过于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脱离生活;课程实施过程基本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只重成绩,忽视学生全面发展;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缺乏灵活性等等。
因此,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新的时代呼唤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内容。
2、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体现了时代特征。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确定了这样一些策略: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重建新的课程结构;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倡导建构主义的学习;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这些理念和策略的提出,无不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反映了时代的要求。
(三)综合性和开放性
我国以前的课程计划在课程的分科性、统一性和持续性方面考虑得比较充分,而对综合性,选择性与均衡性方面关注得不够,因此,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依据国际课程发展趋势,课程现代化的要求以及我国的国情和教育传统,重建新的课程结构,需要特别关注基础教育课程的综合性,选择性和均衡性。
1.综合性。传统的课程主要是按照学科来确定的,各门学科有其独立的,严密的学科范围和体系。现代科学的发展逐渐打破了学科壁垒森严,相互割裂的状态,科学知识综合化和一体化的趋势明显加强。科学的这种发展趋势一方面要求现代人具有一种综合的科学素质和全面认识能力,另一方面要求课程内容实现综合化。为此,本次课程改革中,注意矫正传统的不合理的学科分类,重视课程内容的综合化,按照科学综合发展的本来面貌提供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以利于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主要通过开发和设置综合课程的方式体现出来。
当然,课程内容的综合化的发展并不一概地否定分科,而是反对那种认为完整的事物可以通过孤立地研究其中的每一部分而得以把握的陈旧观念。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做到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相结合,尤其在小学阶段,综合学科和综合活动所占比重应超出分科学科。.
2、开放性。在科技迅速发展的当今时代,课程内容既要继承人类历史积累的正确的、合理的知识,又要剔除旧的、已过时的、不合理的知识,同时,还必须及时吸纳科学发展的新成果和新知识。国外就有一些将教材或教师用书以活页形式呈现的做法,以便随时增添,修改,调整教学内容,这充分体现了当今课程设置的开放性。
另一方面,学校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积极改变仅依靠教科书开展教学的做法,充分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落实课程计划的要求。要积极创造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空间。
(四)自主性和互动性
1自主性。《纲要》指出,中国课程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是发挥每一所学校的主体性。只有当每一所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真正成为课程改革的主体,而不是课程改革的被动执行者、实施者时,课程改革才有希望。因此,在课程标准和课程结构的规定上也有了较大的弹性。学校和教师可根据不同学生的发展水平,以及本校的条件,自主决定课程的广度和深度,通过选择并设置有关课程来创造和形成本校的校园文化特色。
传统的课程主要是按每门学科自身发展规律形成的,逻辑性强的学科如数学是按逻辑要求来排列的,时序性强的学科如历史则是按时序来排列的。这些做法都是以具体学科本身的特点为出发点,没有充分考虑学习者的条件、需要和兴趣。现代学校课程除了以学科为本的结构形式外,还可提供个别化,处方化的课程形式,构成多种可能的组合,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如能力,需求,兴趣以及已有的知识基础)来自主选择不同的课程组合。对于教师来说,这也有利于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自主性,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2、互动性。《纲要》中提出了体现时代要求的新课程的目标,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使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等等,这就要求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言堂”的局面。中国的学生遵守纪律,课堂秩序良好是很多国家难以比拟的,而在新的课程目标的要求下,我国的课堂教学必须讲求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主体性。
二、教师培训中心面临的新任务:
师资培训工作是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成败的关键。搞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师资培训工作,是进行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所以,作为教师培训中心,在当前的课程改革过程中,也面临着新的任务,那就是加强教师培训,加速教师角色的转换----由传统型教师走向现代型教师,为实施新课程作好师资准备。
(一)认识到位,重抓落实
首先,要充分认识到新课程师资培训的重要性,切实做好新课程实验和逐步推广的师资培训的规划工作,确保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同步进行并适当超前。要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有关内容纳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核心内容。首先培训中心的教师要确立正确的新的观念,并将这些观念传递给广大的中小学教师,从而为新课程的大范围实验和推广奠定基础,要将新课程培训作为正在实施的“继续教育工程”中各级各类骨干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观念更新,形式多样。
课程改革是一个渐进的,创新的过程,课程思想的创新,课程内容的更新,课程结构的调整,最终都得靠人来实施。培训中心的教师首先应深入领会课程改革新思想,切实转变教育观念,例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认识到课程的功能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树立正确的课程功能观等等,按实施新课程的要求,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培训。在培训方式上,要采取多种形式,倡导培训者和教师的平等交流、对话,了解他们的疑惑和困难,引导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深入地讨论,使他们能全身心的参与到培训中来,使培训工作收到实效。
(三)结合实际,加强实践。
课程改革的实验工作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程中是非常重要、非常关键的一个阶段。在准备阶段研制的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及有关的管理,评价的方案、政策,都需要在实践中加以验证、修订和完善。实验阶段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关系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败。因此,培训中心在进行教师培训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参训教师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在实践中多加思考。要根据“边培训,边实验,边研究,边开发”的原则,加强培训资源建设。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也具有其独有的特点,我们必须加强学习,更新观念,认真做好在职教师的培训工作,力争为当前的课程改革建立一种强有力的支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