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请问:小学生最喜欢的物质奖励是什么精神奖励又是什么谢谢!
吃的
鼓励赞美的话
❷ 老师要送给学生什么样的物质奖励
集体来的或者体育课最有吸引力,我源们高三老师就这样,而且和我们一起玩,看别的班羡慕那样,我们就乐啊!
要是初中或着高中的话,U盘什么的适当考虑。
我们初中的时候,夏天回答问题,答不上可以再叫一个同学,一直叫到能答上的为止。
转答案次数最多的一个问题,那些回答的人一起去买全班的冰淇淋,当场跑到校门口的小店,呵呵,老师一起吃,然后大家边吃边背题。过一段时间再考。
周日的冰淇淋就是老师请了。
高中的办主任,允许我们上课睡觉,但是除非你感觉非常困了,可以立即趴桌子上睡,同桌负责在10分钟后叫醒你。呵呵,上课睡觉的人都知道,本来睡的就不算踏实,如果可以明目张胆地睡的话,10分钟后一碰你,特精神。然后老师会走过给你几块糖,糖在高中阶段补充体力相当不错。
那感觉好的没话说!
我个人因为,不能让学生只是单纯地为了物质奖励,可以利用协作、团队精神等等一些加上物质的东西。
❸ 小学生暑假怎么过才有意义
漫长的暑假是小学生最开心的时候,终于摆脱了课业负担。可是,怎样才能使整个暑假过的有意义,而不是荒废时间呢。只有合理安排时间,才能充分利用暑期,既能放松又不会落下功课,还可以发展课外兴趣。
1、每天学习不少于两小时
暑假是该放松,但要张弛有度。所以,家长最好和孩子约定每天玩和学习的时间,建议孩子每天学习的时间不少于两个小时,起码保证暑假作业能在开学前按时完成。如果孩子愿意把暑假作业提前一段时间做完,剩余假期可适时减少为每天学习一个小时,学习内容也可丰富点,比如阅读一些课外读物。
2、家长加强对孩子学习计划完成情况的监督
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制订计划,制订时可参考孩子班主任的意见,并结合孩子自身的特点。制订后家长签字, 孩子签字,再交由孩子的班主任签字,提升这份计划的权威性。计划实施期间,家长要做好监督,每天或隔两天检查一次孩子是否完成计划,如果提前完成,可适当 给予口头或物质奖励;如果没完成,当天即监督孩子补上,不要养成"拖"的习惯;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家长还可和孩子的班主任约定家访,如每隔三周一次,让班主任和孩子交流计划完成情况。当然,计划实施也不要太"死",可根据具体情况随时调整。
3、让孩子多参加社会实践
建议家长让孩子参加一些诸如志愿者活动之类的社会实践,如为社区做环保小宣传员、看望孤残儿童等。
家长可让孩子参加与自己工作相联系的实践活动,比如家里开饭馆的,不妨让孩子洗洗碗、端端盘子;如果家里摆地摊的,不妨让孩子去吆喝两句。家长也可创造条件让孩子体验生活,比如和农村孩子对换家庭,或陪孩子去乡下的亲戚朋友家转转,或陪孩子做一次长途旅行等。
另外,家长要尽量做到每天和孩子谈一次心,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状况,让他感受到父母的关心。
4、建议报兴趣班要讲究适度原则
建议家长根据孩子的意愿报兴趣班,不要一味包办,否则孩子不愿意学,学习效果也不好。报兴趣班内容方面,可报一门孩子平时较为薄弱的文化课,如果孩子学有余力,自己也愿意多学点知识,可多报几门,其余的还是以孩子感兴趣的休闲运动方面的内容为主,比如舞蹈、游泳等。 上兴趣班的时间以一期(20天左右)为准,时间长了孩子的兴趣度会降低。
❹ 小学生奖励和惩罚孩子的方式
通常我们说教育孩子的时候,让家长自行把握奖励和惩罚的度,那么这个度究竟在哪里,我们具体该怎么做呢?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
一个教育学家说“对孩子的教育,该奖不奖,该罚不罚,这是最典型的放任自流的家庭教育;高兴了就奖,生气了就罚,这是最不负责任的家庭教育。”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我们应该做到的就是奖罚并用,给孩子奖励惩罚就相当于给小树浇水施肥和修枝除虫一样,缺一不可。
奖励,是我们对于孩子的正确行为的一种肯定,从心理学上讲,奖励就是一种强化,把孩子表现好的部分强化,直至养成习惯、形成本能。
以上的按时起床、向长辈问好、认真完成作业都是我们家长的心里期望,是大家认可的好的行为,我们欣喜的同时便会给孩子奖励,以期望孩子以后能继续保持,而家长的各种奖励便是对这些行为的强化,我们也可以把这些奖励叫做强化物。
我们家长的难点便是在于对强化物的把握不足,什么时候我们该给出什么样的强化物呢?
①不能误用奖励。比如:儿子见到心爱的玩具要买,妈妈不买,儿子就大闹,妈妈只好买了;爸爸在专心看书,儿子在旁边大声吵闹,爸爸就给钱买糖让儿子走;孩子死活不听父母的安排,父母给出各种物质诱惑孩子听话等情况;我们可以发现,这些都只是家长对于孩子淘气无可奈何的妥协,各位家长一定要杜绝此种情况的发生。
②奖励规则明确。奖励是我们重要的强化方式,倘若奖励没有固定的规则,全凭家长的心意,随心所欲的,这样下来,孩子甚至不知道自己下一个行为是否具有努力的意义,那么这样的奖励还具有强化的意义吗?
③控制奖励频率。我们知道,奖励就是在孩子好的表现之后给出的强化物,假如奖励次次如是,具有很强的规律性,久而久之会让孩子为了奖励而做事,一旦离开了奖励,孩子好的行为就不在了,这显然不符合我们的初衷,因此从一开始对于孩子的行为奖励次数就不宜过高,且需要变化奖励间隔的时间,打乱强化的规律,避免孩子专心地等待强化,最后使奖励由多到少,趋近于无。
④奖品适当,价值适中 。奖励的价值不要太高,其价值和奖品要与孩子的年龄、取得的成绩等等相适应。有些家庭由于形成了奖励并不断加码的习惯,常常给孩子价值过高和不适当的奖励,那样反而会害了孩子。比如有的家长因为孩子某次考试满分,就给孩子买电脑买游戏机,结果孩子玩物丧志。最好是以精神奖励为主,少物质奖励,比如发自内心的夸奖孩子“做的真棒!”之类的语言奖励;拥抱、抚摸、亲吻孩子等行为奖励;还有奖励小红花、积分、勋章等荣誉奖励;这些奖励都积极回应了孩子们的良好表现,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内在前进动力。
⑤奖励及时,一诺千金。做父母的不兑现自己的承诺,就会严重挫伤孩子的学习热情,更为严重的是给孩子树立了言而无信的榜样。如果孩子没有达到设立的目标,也不可迁就,与孩子讨价还价。与其怕影响孩子的情绪而改变初衷去迁就他,还不如没有这样的约定。
为什么要惩罚孩子呢?因为我们要让孩子懂得规则,家庭有家庭规则,社会有社会规则,农民种田要符合自然规则,商人经商要遵循市场规则,我们在生活中要遵循各种各样的规则,当违背规则时,就会受到惩罚,甚至锒铛入狱。
孩子也将面对这形形色色的规则,让孩子看到违背规则自己的行为所造成的后果,印象才会深刻,才不会再犯错误。孩子犯错,与其留给无情的社会来教育,不如让有情的父母来帮助纠正。所以,教育和纠偏时,万万不可心软。
①家长情绪不良时,拒绝实施惩罚。惩罚本来就需要我们家长站在公平的角度上,以理性来判断孩子的行为,若是家长连自己的情绪都无法把握,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极度容易将自己的各种负面情绪宣泄在孩子的错误之上,使得原本的惩罚升级变味,让孩子产生反抗心理,降低自己再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威信等等。
②惩罚规则明确。孩子第一次犯错,我们当然不会去严厉的惩罚孩子,只会耐心的教导他,那么这个时候也正是制定惩罚规则的时候了,下次再犯那么就应该执行这个惩罚规则,不能随意的更改妥协,甚至罚后又赏,如果这样做那么孩子对于这个错误的畏惧肯定是接近于零,再次犯错的几率却是高达百分之百。
③避免在公共场所和外人面前惩罚孩子。孩子也有自尊,当众不留情面的惩罚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在这种情况下也更容易使孩子产生反抗心理,使得教育失去意义。
④惩罚以后要和孩子沟通。惩罚之后必须要及时与孩子说理,一定要向孩子解释惩罚的原因。通过说理、剖析的方式使孩子明白他为什么会受罚、知道犯错误的原因,讲清楚如果坚持犯下去将有什么后果,让孩子明白自己受罚的原因才是根除错误的关键。
⑤惩罚禁止唠叨。针对同一错误反复的在孩子耳边唠叨,这样很容易就让孩子产生厌烦感、抗拒感,长期如此更是容易让孩子对家长的话产生“零反应”,反而是惩戒之后便雨过天晴,一切如常,让惩罚犹如一泓清泉中的一阵波浪,更能使孩子记忆犹新。
希望各位家长都能掌握正确奖励和惩罚的方法,祝愿每一位孩子都健健康康地成长!
❺ 如何奖励小学生
1、精神奖励。口头赞美、点头和微笑、掌声鼓励、轻拍肩膀、颁发喜报、光荣榜、发奖状、发奖章、用校信通给家长发公告表扬等。这样的奖励是对小学生的自身价值很好的确认,对学生来说都可能意味深长。与玩具和食物相比,更被许多孩子所看重。特别到了中高年级,对学生的影响更加明显。
2、作业奖励。作业每按时上交一次加1分,作业全对一次加4分,视作业干净整洁程度一次加1——5分,把所加的分数直接批在当天的作业上。如果累到100分,可以获得一次选择家庭作业内容的机会。如果累积到500分,可以获得一次免写家庭作业的权利。让学生享受因个人努力而获得的特殊待遇。坚持一段时间以来,学生的作业质量提高了不少。
3、时间奖励。如果教学任务完成得非常顺利,可以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来做游戏、讲故事、看课外书等。但学生们必须靠集体的努力去争取这个时间,而某一个人的违规会使他们都失去机会。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
另外,还可以尝试这些奖励方法:做一天教师的小助手。在班里推荐自己喜欢的故事。做“学困生”的小老师。作业优先批改。奖励一个拥抱。把照片贴在教室的墙上,并写上鼓励的话等等。有时也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当然,利用奖励的手段还要注意一些问题,如:奖励要及时,迟到的奖励是不会起作用的。奖励要循序渐进,一次只聚焦一个行为,目的是坚持一段时间后形成好习惯。奖励要公平、公正、公开,许诺了的奖励一定要兑现。重视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最终达到“奖励是为了不要奖励”等等。
❻ 对小学生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哪个更好
对小学生物质奖励好。物质奖励直观,对小学来说更能起刺激作用。
在学生的学习中,如果适时的采用合理的物质奖励,也能起到不断地强化作用,这也是一个使小学生的心理不断受到外界刺激的过程,而物质这一角色就起到了一个刺激物的作用。
老师的物质奖励无异于用直观的手法告诉被奖励的学生:你做的很棒!你这样做是对的!也间接的告诉了其他没有得到奖励的学生:要加油哦,表现好也能得到老师的奖励呢!久而久之,学生会将老师所要期许学生要达到的要求记在心里了,这样的办法更直接。
对于小学生的现在这个阶段来说,现在的直观感觉还是占主导作用的,与其不停地对着一群满脸无辜的孩子说教,告诉他们什么是不能做的什么又是错的,还不如让他们明白做到了哪一点就会有奖励,不但能让孩子的荣誉感保持久一点,更让他觉得老师的这种办法很有新意,不会一下子就觉得腻了。
❼ 奖励小学生的方法或方式
父母对孩子的奖励,应根据孩子的年龄及其特点灵活掌握,除给孩子精神奖励外,物质奖励应以学习为目的,比如赠送书籍、带孩子看他喜欢的电影、参观博物馆等。父母在奖励孩子时不能重物质奖励,轻精神奖励。不能每事必奖,这样容易惯坏孩子,使他形成任性性格。对孩子进行精神奖励时,家长的态度一定要真诚,要对孩子充满信心和信任。随着孩子的成长,对孩子奖励的次数应不断减少,让孩子认识到,家长对他的奖励只是对其成长的一种鼓励和肯定,今后不论对其奖励于否,孩子自己都应积极学习、健康成长。
对待年龄较小的孩子,孩子小有进步就可及时给以精神奖励,比如,孩子作业写得十分工整,妈妈可以摸摸孩子的头,告诉他,作业写得不错,妈妈很高兴。孩子看完小人书,又一本一本地收好放整齐了,妈妈可以用微笑表示赞赏。这样,孩子就会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纯粹以金钱的形式奖励孩子不可取,如果对奖励金额控制不当,会助长孩子物质欲的膨胀,会使孩子索要的奖励金额越来越高,让家长不堪重负。再则,孩子考个双百分就能得到一笔可观的钱,孩子容易把得到钱作为学习的目的。这种奖励办法不利于培养孩子的是非观,容易扭曲孩子的学习的目的,助长孩子不良行为习惯和不良心理的形成。
❽ 物质激励的奖励
个人奖励包括三种基本形式:计件制、计效制和佣金制
计件制
1.简单计件制,这种方法易于掌握,计算过程非常简便,因此得到普遍采用。公式如下:应得工资=完成件数X每件工资率
这种方法将报酬与工作效率相结合,可以激励员工的工作表现,产品数量多的员工,收入比较多,可以使员工更加勤奋工作,减少员工偷懒。
2.梅克里多计件制
这种计件制将工人分成了三个等级,随着等级变化工资率递减10%。中等和劣等的工人获得合理的报酬,而优等的工人则会得到额外的奖励。
3.泰勒的差别计件制。
这种计件制首先要制定标准的要求,然后根据员工完成标准的情况有差地给予计件工资。
计效制
由于计件制侧重产品数量而相对忽视产品质量的情况,在其后又出现了计效制。计效制也有多种形式:
1.标准工时制
这种奖励制度以节省工作时间的多寡来计算应得的工资。当工人的生产标准要求高时,按照超出的百分率给予不同比例的奖金。
2.哈尔西50—50奖金制
哈尔西50—50奖金制的特点是工人和公司分享成本节约额,通常进行五五分账,若工人在低于标准时间内完成工作,可以获得的奖金是其节约工时的工资的一半,计算公式是E=TR+P(S-T) R
其中:E表示收入,R表示标准工资率,S为标准工作时间,T为实际完成时间,P为分成率通常为1/2。
例如某工人工资率为 25元/j、时,预计用 4 /j’时可完成工作,但他在 3小时内完成了工作,他的收入是:元
不难发现,P(S—T)R部分即奖金有可能大于TR的日薪,只要P(S-T)>T,即S>3T,因此当工人的实际工作时间是预计标准时间的1/3时,他的奖金会超过日薪。
3.罗恩制
罗恩制的奖金水平不固定,依据节约时间占标准工作时间的百分比而定,计算公式是: E=TR+[(S-T)/S]TR 或 E= TR[ 1+ (S-T)/S]
例如:某工人完成工作的实际时间为6小时,标准时间为8小时,每小时工资率为20元,那么该工人的工资是:元
奖金水平为 25%,当实际工作时间相当于标准工时的一半时,所获奖金与哈尔西的计效制相同。
佣金制
1.单纯佣金制,对销售人员而言,单纯佣金制是一种风险较大而且挑战性极强的制度,计算公式如下:工资=每件产品单价提成比率x销售的件数
2.混合佣金制
X原在以单纯佣金制计工资的A公司推销产品,但每个月都推销那么多产品对X来讲简直是太难了,于是他投靠了有300无底薪的B公司。B公司推销员的工资是这样计算的:X的收入=销出产品数×单价×提成比率+底薪
尽管提成比率略低,仅为 2.5%,但每月能保证 300元人民币,也挺划得来,同样是销出180件单价100元的产品,X收入=180?100?2.5%+300=750元比原来的工资还多了120元。
可是没过多久X就发现,尽管都是100元的产品,但B公司产品的销路实在太差了,自己不仅常吃闭门羹,还经常被客户奚落,根本不如在A公司干得痛快.
3.超额佣金制
C公司的薪酬是这样计算的:收入=销出产品数x单价x提成比率(一般为2.5%)
定额产品数X单价x提成比率
原来必须完成一定的定额才能开始有所收入。按3月份销售的平均水平来看,100元产品平均每人销出600件,定额销售总额为200件,于是平均工资:100 ×600×2.5%-100 ×200 ×2.5%=1000元
从以上三种佣金制我们不难看出,根据产品销售状况不同,应制定不同的员工奖励的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最少奖金支出的比例上实现最大的激励效果。 .团队奖励计划包括两种基本形式:
1.斯坎伦计划
斯坎伦计划的目的是减少劳力成本而不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转。奖励主要是根据员工的工资(成本)与企业的销售收入的比例,激励员工增加生产以降低成本,因而使劳资双方均可获利.其基本计算公式如下:
员工奖金一节约成本 ×75%(标准工资成本一实际工资成本)×75%=(商品产值X工资成本占高品产值百分比实际工资成本)×75 %
其中:工资成本占商品产值的百分比由过去的统计资料得出。
2.克拉克计划
克拉克计划在原理上与斯坎伦计划相等,但计算方式要复杂得多,克拉克计划的基本假设是工人的工资总额保持在工业生产总值的一个固定水平上。克拉克主张研究公司过去几年的记录,以其中工资总额占生产价值的比例作为标准比例,以确定资金的数目。计算方法是计算每元工资占生产价值的担付门知窈宝产三美元的产品,花费成本包括:电力、物料及消耗品0.6。
每元增值0.4,在每元的增值中,劳工成本为0.2元,那么劳工成本在增值部分的比例就是50%
经济生产力指数 EPI= 1/0.5=2
在这里我们要引入预期生产价值的概念,预期生产价值是经济生产力指数与劳工成本之积,这里我们设预期生产价值为¥200 000。
如果实际生产价值超过了预期生产价值,则说明出现了节约额:节约额=实际生产价值-预期生产价值=¥280000-¥200000=¥80 000
工人对于价值的贡献率为50%,因而奖励应当按照增值比例进行计算,应得奖金额为$80000X50%=$40000
奖金分配给个别员工时,也按其工资与工作时数进行分配,把75%给工人, 25%留作公司的储备金。
❾ 小学生想要物质奖励
这个重点还是在于你儿子喜欢什么吧,投其所好很重要。
❿ 对小学生该不该提倡物质奖励反方辩论稿
观点:对小学生不该提倡物质奖励
理由:
从学习的目的来看,学习是为了通过自身的行为以及前人的经验、智慧丰富自我,提高自我的过程,学习的目的在于了解已知,通过已知探索未知。因此,学习不仅仅是为了眼前的利益,更是为了长远的发展提供学识、经验的条件。具体而言,小学生正是开启人生学习知识、经历各种新鲜事物的阶段,此时应当鼓励小学生探索自然、关注周围的事物,通过一点一滴的积累,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如果通过物质奖励来让学生达到学习的目的,虽然在短时间内或某个阶段内(如一个学期之内)刺激孩子学习的欲望,但这仅仅停留在对于物质的满足方面,并不利于长久的发展,与教育的目的相违背。
从人格养成来看,一个人之所以为人,人类社会之所以能偶进步,绝不是以鼠目寸光顾及蝇头小利,而是经历了从利己到利他的过程。小学生正处于人格的铸造阶段,在这段时间,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强、辨别意识弱,如果教育方法不当,将会扭曲其人格发展。就物质奖励而言,容易造成小学生产生一切都可以通过物质交换取得的不正确思想,从而发展到盲目的崇拜金钱和物质,这显然不是一个人格完善的人所具有的看法。因此,若采用物质奖励这种方式,也许能够提高学习成绩,但人格上的确实或者不正确认识乃至扭曲,将是对小学生人生的延误,这既不利己,也不利他。
从我国的传统文化看,我国自古重视学生的道德教育,正如《弟子规》所言:有余力,则学文。其重点在于育人,通过教化,培养一个人正确的人生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这不是金钱或者物质所能缔造的。如果对小学生频繁地采用物质奖励这一做法,违背我我国的优良传统,不符合我国的国情。
学习是一种习惯,一个习惯可以决定成败、可以改变人生。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创造的过程,如果学习仅仅沦为换取物质利益的手段,那么学习、知识、探索的精神都将大打折扣。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往往会表现为贪玩儿、自制力较差等方面,这正是教育存在的目的之一,通过规范行为、纠正思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索精神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且学习是伴随终生的,但是物质奖励不会如此,因此通过物质奖励来提高学习积极性的做法并非长久之计,不可重用、不可久用。
因此,综上所述,物质奖励作为小学生教育的一种手段,有利也有弊,虽然在现实生活中这种做法不乏出现,也能暂时提高学生的成绩,但我们应当本着遵循教育规律、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为主线,不提倡这种做法。更应该抓住问题的根本,选择利己利他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