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人民教育出版社官网下载,步骤如下:
1、网络搜索人民教育出版社,进入人民教育出版社官网。
『贰』 求,小学六年级毕业考语文试题,答案,谢谢!!!
1洋洋洒洒 2浩浩荡荡 3郁郁葱葱
4没想出来 5支支吾吾 6没想出来
7吞吞吐吐 8没想出来
孟浩然:宿建回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答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挞送青来.(这句应该是吧)
『叁』 杀气腾腾的小尾巴txt
内容预览:
五岁的柱子是村里一个很普通的小男孩,黑黝黝的,象个小铁蛋似的。可他爸爸是村长,他们家除了和别人家一样,有几亩水田外,还承包着村里的一大片竹林,就这一大片竹林每年能有一两万元的收入,这就使的他们家理所当然的成为了村里的首富。为这柱子就和村里别的小孩子们不一样了,村里的大人们都宠着他,谁见了都夸他几句,“看柱子这孩子长的多好看呀。。。。。。”“这小伙子,将来准有出息。。。。。。”
四岁的小梅是村里最俊的小女孩,她爸爸是个小学毕业生,是村里最有文化的人,现当着村里的会计。她们家就住在村长家对面,两家的关系处的很好。
因为两家的关系好,柱子和小梅两个也最要好,成天价泡在一起玩。
小梅除了长的俊,还有一个与别的孩子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她生下来屁股上就长了条小尾巴。农村人没有城里人顾忌那么多,没有人认为这有什么不好。农村的生活条件也差,小孩子是很少穿衣服的,小梅光着个小身子一跑,小尾巴一甩一甩的,大人们倒……http://..com/link?url=zV7Rd3zMWjdAY--isJyAhDkYKnMi70qvGnfNki9Dk_Wr3XkiRlkskdK
『肆』 高分急求民族英雄的故事(小学生用)
看看下面几则关于岳飞的故事怎样,他适合低年级的学生。
岳飞的故事
一
岳飞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大英雄,他生活在离我们很早很早以前的宋朝,隔我们有好几百年的时间。
那是在一个冬天的下午,外面吹着寒风,突然在一个农居的小房子里传出一阵又一阵婴儿的哭声,岳飞就在这天下午出生了。岳飞在妈妈怀里不停地哭着,小脸涨得通红,岳飞的爸爸在旁边来回走着不停地拍着脑门,哎,该给这孩子取个什么名字呢?正好这时候,小房的上面正好有一只大鸟嘴里哇哇叫着飞了过去,岳飞的爸爸脸上露出了微笑:对,就把这孩子叫做岳飞吧。希望他以后能象大鸟一样展翅高飞。
在岳飞出生只有二十八天的时候,这天早上岳飞爸爸要到镇上去办事,突然黄河发了好大好大的洪水,那洪水就象一个张着大嘴的魔鬼,从很远很远的地方呼啸而来,吞没了一个又一个村庄。当洪水来到岳飞的家门口时,岳飞的妈妈急中生智,抱着岳飞跳进了一个大大的水缸,就这样,洪水就载着这只水缶不停地漂啊漂,周围已经不见了村庄,全是黄黄的洪水。
终于,几天过去了,大水也退去了,岳飞和妈妈也漂到了一个小镇上。岳飞和妈妈便无家可归了,于是他们就在这个小镇上安家落户了。
岳飞小时候家里非常贫穷,所以他很早就跟随妈妈到田里劳动,夏天的太阳火辣辣地照在小岳飞的身上,可是小岳习却一点都不怕,因为他是一个非常坚强的孩子。岳飞还非常喜欢看书,喜欢学习。他常常看书到深夜。岳飞从书中知道了很多的知识,比如说要尊老爱幼,要懂礼貌。他还非常喜爱看打仗的书,他想长大以后做一个大将军,率领一支军队去保家卫国,去帮助国家不受到别人欺负。
由于经常参加劳动,小岳飞的身体长得棒棒的,吃饭一次就能吃三大碗,他还经常帮助邻居们干活,周围的大人们都说他是一个又健康又聪明的孩子。
二
后来,小镇上来了一个叫周桐的老爷爷,他的武艺非常高强,但从来都不欺负好人。岳飞就和一些小朋友跟周桐爷爷练武术了。由于岳飞训练时不怕吃苦,从来不象一些小朋友那样偷懒,所以,武艺长进得非常快。周同爷爷的绝招是射箭,可是周同爷爷老是不教岳飞,却让他苦练基本功,蹲马步,头上顶一个小碗,一站就是半天。或是一个劲老让他踢腿下腰。为这事,小岳飞老不高兴了,小嘴成天噘得老高老高,都可以挂一个小水壶了。回到家里他告诉妈妈,妈妈这样给他说:练武术就象盖房子,得一块砖一块砖地砌上去,如果砌得不牢,这个房子要跨下来,所以老师让你练基本功,也是为了将来能够让你有一身过硬的本领啊。“
周桐爷爷也知道了这件事,有一天他特意将自已珍藏了多年的长弓取出来交给岳飞说:“你如果能拉开这张弓,我就教你射箭。”小岳飞满不在乎地看了看弓说:“行啊,我要拉开了你可不许耍赖皮”。小岳飞使出全身吃奶的劲去拉那张弓,可怎么也拉不动,周桐爷爷站在旁边抚着胡须哈哈大笑起来。从那以后,小岳飞练功就更加刻苦了,也不怕练习枯燥的基本功了。经过了几年的训练,小岳飞长成一个大小伙子,不不仅能很轻松地拉弓,而且射出去的箭也是百发百中。他能站在一个很远很远地地方把一年片柳树叶射中。有一天,他正在练习射箭,突然发现前面的小树林里有一只小白兔正在悠闲地吃着草,岳飞搭好弓箭对着小兔瞄准,小兔也抬起头用那双红红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岳飞,岳飞使出全身的力气,正要将箭射出,这时就听有人喊“不要放箭,不要放箭”。他抬头一看,原来是周桐爷爷。周桐爷爷严历地批评了岳飞,因为他让岳飞明白了学武术不是用来伤害人或小动物的,学武术是用来保家卫国的。后业岳飞和小白兔成了对很亲密的朋友,再次岳飞在森林时练箭的时候,总有一只小白兔在一边悠闲地吃草,然后抬起那双红红的大眼睛望着岳飞咧嘴笑呢。
三
又过了几年,岳飞也长成了大人,这时候在中国北方,有一个叫女真族的部落不断闯到中国来抢东西、杀人、放火。让很多很多人没有房子往,没有东西吃。而当时的皇帝,他成天吃喝玩东,大把大把地花钱,根本不顾老百姓的死活。为了修一座宫殿,他抓了很多人拴上绳子,让他们干活。女真族的部队也就是这个时候侵略中国。
岳飞在家里听到逃难的老百姓说了这些事后心里非常着急,于是他准备离家参军保卫国家。临走的前一天晚上,岳飞的妈妈舍不得岳飞离开家,眼泪在眼框里不停地打转,但为了祖国的安危,岳飞的妈妈给岳飞讲了很多要为祖国增光的事。最后岳飞的妈妈又取来针,让岳飞跪在地上托着小墨盒,在岳飞的脊背上刺了四个字“精忠报国“,她这样做是为了让岳习永远记住,要忠于自己的祖国和保卫国家。
就这样,岳飞含着眼泪告别了家乡,告别了妈妈来到部队参了军。
在队伍里岳飞只是一名小小的士兵,跟大家一起站在队伍了。他常常想,我什么时候能够成为一名大将军,带领大家去和敌人战计呢。其它的士兵也经常笑话他,说一个士兵怎么能成为大将军呢。
可是机会终于来了,一天岳飞所在的小分队从山里演练回来,突然在道边遇上了女真族的大队人马。为首女真族将领看见,岳飞他们哈哈大笑,手里着狼牙棒:兄弟们快上,把宋朝的几个小兵给我拿下。金兵一拥而上将岳飞他们团团围信,岳飞他们的小队长在战斗中牺牲了,正在危急的时刻,只见岳心手里拿着长抢突发神威,骑着白马直接奔金兵将领而去,金兵将领见岳飞挥马来到手里握着狼牙棒猛砸下去,岳飞抬头大喝一声用枪挑去,狼牙棒嗖一声就不知飞到哪里去了,金兵将领吓得头发都竖起来了,拍往回跑,只见岳飞从后赶上噗一枪正扎在他身上将他挑入马下。金兵看见自己的将领被杀,吓得一哄而散,岳飞就领着宋军将金兵杀得屁滚尿流。
岳飞因为这次打仗勇敢,被提升为小队长,虽说官小了点,但岳飞却没有一丝恕言,他想更大的努力来实现他为国家效力的诺言。
四
很多年过去了,岳飞因为打仗勇敢,肯动脑筋终于被提升为大将军了。可是那时候中国已经有很多地方都被金兵占领了,皇帝于是就派岳飞去攻打金兵。
金兵的将领是个叫金兀术的人,平常戴着尖尖的帽子,两条狐狸尾巴做的飘带拴在帽子上。金兀术还是一个非常阴险的人,打仗时他常用铁链把许多马链上,后面跟着很多用铁甲包成的车,用这些办法他经常打赢宋朝的军队,他的这种战术就被称为“铁拐马”。
岳飞为了对付金兀术的“铁拐马”,几天都没有睡着觉。岳飞的队伍里有一名叫牛皋的军官,他和岳飞是非常好的朋友,平时打仗时非常勇敢,而且武艺强,一支长矛被他耍得用水都泼不进去。他见岳飞老是不派兵去打金兀术,于是就闯进岳飞住的中军大营里说:“岳元帅,怎么老不打那个金兀术老狐狸,把俺都憋死了”。
岳飞说:“你有什么办法可以打败金兀术的“铁拐马”“。
“你、你给我三千人马,看我不拿金兀术老狐狸的人头来见你。”牛皋胸脯拍得啪啪直响地说。
岳飞点头答应了。原来岳飞是看平时中皋打仗时不爱动脑筋!故意让他去打这一仗,好让他吃点苦头。
第二天,岳飞大军的营房之声炮响“通、通、通”中皋骑着他的大黑马提着长枪得意洋洋上地出来了,后面是岳飞给他的三千人马。
金兀术的大军也早已摆好了阵势,为了让牛皋进入他的埋伏圈,还故意派几个小兵去骂牛皋:牛、牛、牛……
牛皋非常生气,满脸大胡子全竖立起来,拿起长矛大喊:“金兀术老狐狸你等着,兄弟们冲啊、杀啊……”
牛皋率先就冲进了金兀术的大军里厮杀起来,这一下正好中了金兀术的奸计,就看金兀术冷笑一声拿起一面黑旗往空中一舞,以牛皋的两侧突然出现了栓着铁链和包着铁皮的“铁拐马”,黑压压的一片向牛皋扑来。牛皋身边的士兵一看这个情景都被吓坏了,嘴里喊着救命转身就往回跑,都恨自己没有象小兔子那样多长两条腿,有的边鞋都跑掉了。牛皋却哈哈大笑,冲着“铁拐马”就冲过去,谁知道牛皋用抢去扎“铁拐马”时却怎么也扎不进去,原来”铁拐马“都是用铁皮包上的。牛皋这下可慌了神。“妈呀,这家伙怎么这么硬呀“连紧拨转马头就往回跑,在“铁拐马”的追赶下,牛皋一个劲往回跑,脑门上嗑了一个大包,门牙掉了两颗,鼻子也摔肿了,最后一瘸一拐地回到了营房。
他看见岳飞非常羞愧,赶紧用手捂着自己的大鼻子。岳飞对他说“以后打仗要多动脑打了胜仗也不能骄敖”。牛皋连连点头。
后来岳飞想出了破“铁拐马”的方法。打仗的时候竹杆上缠上镰刀勾马的小腿、这样“铁拐马”就成了“拐马”了。金兀术的大军被岳家军赶得好远好远,从此岳飞的军队就被人称 为“岳家军”,而它们的大名就被很多人知道了。
五
岳飞由于经常打胜仗,传到了一个叫秦桧的人的耳朵里,秦桧是宋朝的宰相,除了皇帝就数他的官最大了。他非常嫉妒岳飞,怕岳飞将来超过自己。而这时候打败仗的金国由于害怕岳飞的厉害,就派人化了装来到了京城也给秦桧送来了很多很多金银珠宝。
于是秦桧就整天闷在屋子里琢磨怎么陷害岳飞。他找了好多好多人要他们去告岳飞,可是他们都没有干,因为他们知道岳飞是一个好人,是一个对国家有贡献的人。
这时候岳飞儿子岳云也长成了一个大小伙,岳云长得浓眉大眼,非常好看,而且武艺高强经常跟着父亲岳飞去打仗,还立了好多好多战功。
后来秦桧终于找到一个人,这个人收了秦桧很多的钱然后答应去告岳飞。就这样,岳飞和岳云都被抓起来了,他们的脖子上都挂了好沉好沉的铁链,连押他们的牢头们都放声大哭。他们知道,岳飞和岳云都是国家的忠臣,都是被人陷害的呀。
秦桧找了一个他的好朋友何铸去审讯岳飞岳飞,可是何铸查来查去也没查出岳飞的一点点证据,但为了向秦桧交差,他还是审问了岳飞。在大堂上岳飞的脸因为饥饿而廋了不少,但他还是那么坚强。何铸要岳飞招供为什么要“谋反”,岳飞撕开衣服,露出了他母亲在他背上刺的四个字“精忠报国”何铸被深深的感动了,眼泪顺着脸颊就流了下来。
回去以后他告诉秦桧岳飞没有罪,秦桧说“我们是朋友,我要你给他定罪”何铸说:“我不能给岳飞定罪呀,因为岳飞没有罪。我这么做不是为岳飞,而是为了整个国家才这样做的”。于是秦桧就在皇上面前说了何铸的坏话,降了何铸的官职,让何铸去一个很偏僻的地方当了一个小官。
后来秦桧又找了两个爪牙(解释:秦桧的走狗),把岳飞打得满嘴吐血,身上全肿了,但岳飞都没有屈服。最后没有办法,他们就偷偷在牢房里将岳飞杀害了,岳飞临死前仰天长叹“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希望历史能给他一个公正,一代英雄岳飞就这样被杀害了。
杀了岳飞以后,很多人为岳飞不平,都问为什么杀岳飞。秦桧咪着小眼睛说:莫须有,莫须有……。秦桧在杀害了岳飞之后又将岳云处死了,因为他害怕武艺高强的岳云要为父亲岳飞报仇。
就这样,一代英雄就这样离开了人世,但永远为很多人所敬仰,都学习他为了忠于国家保卫国家的精神。而秦桧呢?秦桧则成了千古罪人,后来的人们建了很多纪念岳飞的庙宇,每天那里有很多人去看望岳飞,岳飞站在那拿着长枪可好看了。而纪念岳飞的庙宇门口,却垂头丧气的跪着一个石头做的人,小朋友们猜猜看,那个人是谁呀。当然答案很简单,他就是那个秦桧了。
『伍』 aabc.aabb.abac.abcc.abb.aab的词语 急!!!!!!!!!!!!!!!!!!!!!!!!!!!!!!!
aabc:寥寥数笔,寥寥无几,鼎鼎大名,勃勃生机,息息相关
aabb:开开心心,高高回兴兴,快快乐乐答,干干净净,轻轻松松
abac一心一意,十全十美,百战百胜,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abcc:白雪皑皑,喜气洋洋,可怜巴巴,仪表堂堂,神采奕奕
abb:绿油油,白花花,黑洞洞,毛茸茸,白茫茫
aab:飘飘然, 浓浓情 ,纷纷飞, 双双散, 幽幽声
『陆』 《爱的教育》中有没有关于母爱的一段话,在哪个片段里
每个人都有娘,我也有,可我娘是个疯子。
我们全家至今都不知娘是哪里人,叫什么名字,为什么疯了?
23年前,有个年青的女子流落到我们村,她衣衫褴褛,蓬头垢面,见人就傻笑,
且毫不避讳地当众小便,村里一些男人也就常围着她转。
因此,村里的媳妇们常对着那女子吐口水,有的媳妇还上前踹她几脚,
叫她“滚远些”。可她就是不滚,依然傻笑着在村里转悠那时,
我父亲那时已有35岁,他曾在石料场被机器绞断了左手而截肢,
又因家穷,一直没能娶亲。奶奶见那女子还有几分长相,就动了心思,
围着那疯女人转了三圈,点点头说:“嗯,不错,一看就能生娃。”
奶奶决定收下她给我父亲做媳妇,等她给我家传个香火后,再看情况是否把她撵走
父亲虽老大不情愿,但看着家里这番光景,咬咬牙还是答应了。
结果,父亲一分钱未花,就当了新郎。不用说,这女子后来就成了我的亲娘。
生我的时候,娘疼得死去活来,“嗷嗷”乱叫。
奶奶在房里点了三柱香,念了半天祷告。
然后,两个接生婆一左一右夹住娘,强行让娘双手扒在梯档上,双腿下蹲,
娘胯下还放着一个木制大脚盆,里面放着好几刀草纸和软布。
接生婆不管娘能不能领会她们的意思,一个劲地叮嘱娘:
“用劲,再用劲。用劲呀,疯婆娘……”这场生产耗时7个多小时,
娘就那么扒在梯档上“挂”了7小时。当娘胯下终于传来我响亮的啼哭声时,
两个老天八地的接生婆累得瘫在地上动弹不得,还是奶奶为我剪的脐带。
而被接生婆管制了7小时的娘也因获得了解放而大哭起来。
奶奶抱着我,瘪着没剩几颗牙的嘴欣喜地说:
“这疯婆娘,还给我生了个带把的孙子。”奶奶用一瓦罐母鸡汤犒劳了娘。
那天,娘少有地、安安静静地偎坐在床上,被子上面搁着个小盆,
奶奶端着海大一碗鸡汤给娘说:“好好拿着,别泼了。
骨头渣吐在这个盆子里,听见没有?要不听话,我就打你。”
奶奶半恐吓半认真地说。娘接过鸡汤,居然点了点头。
她抓起一只鸡腿,啃得满嘴流油。娘还真听话,将鸡骨头规规矩矩地吐在盆子里。
那一大碗汤她吃得精光。只是,我一生下来,奶奶就把我抱走了,
而且从不让娘拢边。不怪奶奶绝情,
我们村曾发生过这样一起惨剧:
有个女人嫁给我们村的一个单身汉,女人虽不是疯子,却是弱智。
生下一个儿子后,竟在夜里睡觉时翻身压死了儿子,女人被男方暴打一顿后,
撵出了门。有这样的例子在前,奶奶岂敢大意?娘一直想抱抱我,
多次在奶奶面前吃力地喊:“给,给我……”奶奶没理她。
我那么小,像个肉嘟嘟,万一娘失手把我丢在地上怎么办?毕竟,娘是个疯子。
每当娘有抱我的请求时,奶奶总竖起眼睛训她:
“你别想抱孩子了,我不会给你的。要是我发现你偷抱了他,我就打死你。
即使不打死,我也要把你撵走。”奶奶说这话时,没有半点含糊的意思。
娘听懂了,满面的惶恐,每次只是远远地看我。
尽管娘的奶水胀得厉害,可我没能吃到娘的半口奶水,是奶奶一匙一匙把我喂大的。
原来,奶奶说娘的奶水里有“神经病”,要是传染给我就麻烦了。
那时,我家依然在贫困的泥沼里挣扎。特别是添了娘和我后,家里常常揭不开锅。
奶奶决定把娘撵走,因为娘不但在家吃“闲饭”,时不时还惹事生非。
一天,奶奶煮了一大锅饭,亲手给娘添了一大碗,说:
“媳妇儿,这个家太穷了,婆婆对不起你。
你吃完这碗饭,就去找个富点的人家过,以后也不准来了,啊?”
娘刚扒了一大团饭在口里,听了奶奶下的“逐客令”,显得非常吃惊,
一团饭就在口里凝滞了。娘望着奶奶怀中的我,口齿不清地哀叫:
“不,不要……”奶奶猛地沉下脸,一下拿出威严的家长作风厉声吼道:
“你个疯婆娘,犟什么犟,犟下去没你的好果子吃。
你本来就是到处流浪的,我收留了你一两年,你还要怎么样?
吃碗饭就走,听见没有?”
奶奶从门后拿出一柄挖锄,像佘太君的龙头杖似的往地上重重一磕,
“咚”地发出一声沉闷的暗响。娘吓了一大跳,怯怯地看看婆婆,
又慢慢低下头去看面前的饭碗,有泪水当当地落在白花花的米饭上在奶奶的逼视下,
娘突然有个很奇怪的举措,她将碗中的饭分了一大半给另一只空碗,
然后可怜巴巴地看着奶奶。奶奶呆了,原来,娘是向奶奶表态,每餐只吃半碗饭,
只求别赶她走。奶奶的心仿佛被人狠狠揪了几把,奶奶也是女人,
她的强硬态度也是装出来的。奶奶别过头,生生地将热泪憋了回去,
然后重新板起脸说:“快吃快吃,吃了快走。在我家你会饿死的。”娘似乎绝望了,
连那半碗饭也没吃,踉踉跄跄地出了门,却长时间站在门前不走。
奶奶硬着心肠说:“你走你走,不要回头。天底下富裕家多着哩!”娘反而走拢来,
一双手伸向婆婆怀里,原来,娘想抱抱我。
奶奶犹豫了一下,还是将襁褓中的我递给了娘。娘第一次将我搂在怀里,
咧开嘴笑了,笑得春风满面。奶奶却如临大敌,两手在娘身下接着,
生怕娘的疯劲一上来,将我像扔垃圾一样丢掉。娘抱我的时间不足三分钟,
奶奶便迫不及待地将我夺过去,然后转身进屋关门……
娘终于走了,可走了娘的家还是没法走出贫困。我家依然过着
“日愁三餐,夜愁一宿”的生活。当然,这些我记忆之前的故事都是奶奶告诉我的。
当我懵懵懂懂地晓事时,我才发现,除了我,别的小伙伴都有娘。
我找父亲要,找奶奶要,他们说,你娘死了。可小伙伴却告诉我:
“你娘是个疯子,被你奶奶赶走了。”我便找奶奶扯皮,要她还我娘,
还骂她是“狼外婆”,甚至将她端给我的饭菜泼了一地。奶奶生平第一次打了我,
还万般委屈地抹起了泪:“小兔崽子,你娘除了生你,什么都没干,
都是奶奶把你拉扯大的。你倒好,恩将仇报。
早知道,就让你那疯子娘把你一起带走。”那时我还没有“疯”的概念,
只知道非常思念娘,她长什么样,还活着吗?
没想到,在我六岁那年,离家5年的娘居然回了。
那天,几个小伙伴飞也似地跑来给我报信:
“小树,快去看,你娘回了,你的疯子娘回了。”
我喜得屁颠屁颠的,撒腿就往外跑,父亲和奶奶跟随着我追出来了。
这是我有了记忆后第一次看到娘。她还是破衣烂衫,头发上还有些枯黄的碎草末,
天知道是在哪个草堆里过的夜。娘不敢进家门,却面对着我家,
坐在村前稻场的石磙上,手里还拿着个脏兮兮的气球。
当我和一群小伙伴站在她面前时,她急切地从我们中间搜寻她的儿子,
娘终于盯着我,死死地盯住我,咧着嘴叫我:“小树……球……球……”
娘站起身,不停地扬着手中的气球,讨好地往我怀里塞。
我却一个劲地往后退。我大失所望,没想到我日思夜想的娘居然是这样一副形象。
早知道疯子娘是这个样子,我思念她干啥。一个小伙伴在一旁起哄说:
“小树,你现在知道疯子是什么样吧?就是你娘这样的。” 我气愤地对小伙伴说:
“她是你娘!你娘才是疯子,你娘才是这个样子。”我扭头就走了。
这个疯子娘我不要了。奶奶和父亲却把娘领进了门。
当年,奶奶撵走娘后,乡亲们议论很多,奶奶的良心受到了拷问,随着一天天衰老,
她的心再也硬不起来,所以主动留下了娘,而我老大不乐意,娘丢了我的面子。
这是我会说话以来第一次喊娘我从没给娘好脸色看,从没跟她主动说过话,
更别想我喊她一声“娘”,我们之间的交流是以我“吼”为主,娘是绝不敢顶嘴的。
家里不能白养着娘。奶奶决定训练娘做些杂活,下地劳动时,奶奶就带娘出去
“观摩”,说不听话就要挨打。虽然真要打起来,奶奶远远不是娘的对手,
可娘对奶奶噤若寒蝉,娘再疯,也知道这个头发花白、走路蹒跚的婆婆操纵着自己的
“生杀大权”,千万惹不得。奶奶叫娘割草,她就割草;叫她捡柴她就去捡柴。
过了些时日,奶奶以为娘已被自己训练得差不多,就叫娘单独出去割猪草。
没想到,娘只用了半小时就割了两筐“猪草”,奶奶一看,又急又慌,
娘割的是人家田里正生浆拔穗的稻谷。奶奶气急败坏地骂她“疯婆娘”“谷草不分”
“活着是造粪”……奶奶正想着如何善后时,稻田的主人找来了,
竟说是奶奶故意教唆的。奶奶火冒三丈,
当着人家的面拿出根棒槌一下敲在娘的后腰上,说:
“打死你这个疯婆娘,你跟老娘滚远些……”娘虽疯,疼还是知道的,
她一跳一跳地躲着奶奶的棒槌,口里不停地发出“别、别”的哀号。
最后,人家看不过眼,主动说:“算了,我们不追究了。以后把她看严点就是……”
这场风波平息后,娘歪在地上抽泣着。
我鄙夷地对她说:“草和稻子都分不清,你真是个猪。”
话音刚落,我的后脑勺挨了一巴掌,是奶奶打的。奶奶瞪着眼骂我:
“小兔崽子,你怎么在说话?再怎么着,她也是你娘啊!”我不屑地嘴一撇:
“我没有这样的傻疯娘!”“嗬,你真是越来越得志了,看我不打你。”
奶奶又举起了巴掌,这时只见娘像弹簧一样从地上跳起,横在我和奶奶中间,
娘指着自己的头,“打我、打我”地叫着。我懂了,娘是叫奶奶打她,别打我。
奶奶举在半空中的手颓然垂下,嘴里喃喃地说道:
“这个疯婆娘,心里其实有数啊!”
我上学不久,父亲被邻村一位养鱼专业户请去守鱼池,每月能赚50元工钱,
家里这才稍稍缓口气,起码粮食够吃了。娘仍然在奶奶的带领下出门干活,
主要是打猪草,没再惹什么大的乱子。
记得我读小学三年级的一个冬日,天空突然下起了雨,奶奶让娘给我送雨伞。
娘可能一路摔了好几交,浑身像个泥猴似的,她站在教室的窗户旁望着我傻笑,
口里还叫:“树……伞……”一些同学嘻嘻地笑,我羞得面红耳热,冲她挥挥手,
让她走开些。娘不为所动,依然站在那里喊:“树……伞……”
班上最调皮的范嘉喜还刻意模仿娘那含糊不清的叫声:“树……伞……”
这一学,全班都哄堂大笑。我如坐针毡,对娘恨得牙痒痒,恨她不识相,
恨她给我丢人,更恨带头起哄的范嘉喜。当他还在夸张地模仿时,
我抓起面前的文具盒,猛地向他砸过去,却被范嘉喜躲过了,
他冲上前来掐住我的脖子,我俩厮打起来。我个小,根本不是他的对手,
被他轻易压在地上。这时,只听教室外传来“嗷”的一声长啸,
娘像个大侠似的飞进来,一把抓起范嘉喜,拖到了屋外。都说疯子力气大,
真是不假。娘双手将欺负我的范嘉喜举向半空,他吓得哭爹喊娘,
一双胖乎乎的小腿在空中乱踢蹬。娘毫不理会,居然将他丢到了学校门口的水塘里,
然后一脸漠然地走开。我被娘的行为吓得呆若木鸡,甚至忘记了呼救。
那天,所有老师都在校长办公室开会,对这里发生的一幕毫不知情。
幸亏学校烧饭的大师傅将范嘉喜从水塘里捞了起来,那个调皮蛋冻得全身青紫,
身上还有挂伤,被后来赶到的老师们送到了卫生院……
娘为我闯了大祸,她却像没事似的。在我面前,娘又恢复了一副怯怯的神态,
讨好地看着我。我明白 这就是母爱,即使神智不清,母爱也是清醒的,
因为她的儿子遭到了别人的欺负。当时我就情不自禁地叫了声:
“娘!”这是我会说话以来第一次喊她,娘浑身一震,久久地看着我,
然后像个孩子似的羞红了脸,咧了咧嘴,傻傻地笑了。
那天,我们母子俩第一次共撑一把伞回家。我把这事跟奶奶说了,
奶奶吓得跌倒在椅子上,连忙去把爸爸叫了回来。爸爸刚进屋,
一群拿着刀棒的壮年男人闯进我家,不分青红皂白,先将锅瓢碗盏砸了个稀巴烂,
家里像发生了九级地震 这都是范嘉喜家请来的人 范父恶狠狠地指着爸爸的鼻子说
“我儿子吓出了精神病,现在卫生院躺着。你家要不拿出1000块钱的医药费,
我他妈一把火烧了房子去逑。”1000块?爸爸每月才50元钱啊!
看着杀气腾腾的范家人,爸爸的眼睛慢慢烧红了,他用非常恐怖的目光盯着娘,
一只手飞快地解下腰间的皮带,劈头盖脑地向娘打去。一下又一下,
娘像一只惶惶偷生的老鼠,又像一只跑进了死胡同的猎物,无助地跳着、躲着,
她发出的凄厉叫声以及皮带抽在她身上发出的那种声响,我一辈子都忘不了。
最后还是派出所所长赶来制止了爸爸施暴的手。调解结果是,双方互有损失,
两不亏欠。谁再闹就抓谁!一帮人走后,爸看着满屋狼籍的锅碗碎片,
又看着伤痕累累的娘,他突地将娘搂在怀里痛哭起来,说:
“疯婆娘,不是我硬要打你,我要不打你,这事下不了地,咱们没钱赔人家啊。
这都是家穷惹的祸!”爸又看着我说:“树儿,你一定要好好读书考大学。
要不咱们就这样被人欺侮一辈子呀”我懂事地点点头 我读书可以用“玩命”来形容。
2000年夏,我以优异成绩考上了高中,积劳成疾的奶奶却不幸去世,
家里的日子更难了。恩施州民政部门将我家列为特困家庭,每月补贴40元钱,
我所在的高中也适当地减免了我的学杂费,我这才得以继续读下去。
由于是住读,学业又抓得紧,我很少回家。父亲依旧在为50元打工,
为我送菜的担子就责无旁贷地落在娘身上。
每次总是隔壁的婶婶帮忙为我炒好咸菜和青菜,然后交给娘送去。
二十公里的羊肠山路亏娘记下来,她每个星期天为我送一次,风雨无阻。
也真是怪,凡是为儿子的事,她一点也不疯。
除了母爱,我无法解释这种现象在医学上应该怎么破译。
2003年4月27日,又是一个星期天,娘来了,不但为我送来了菜,
还带来十多个野鲜桃,我拿起一个,咬了一口,笑着问她:“挺甜的,哪来的?”
娘说:“我……我摘……”没想到娘还会摘野桃,我由衷地表扬她:
“娘,您真是越来越能干了。”娘嘿嘿地笑了。娘临走前,我照例叮嘱她注意安全,
娘哦哦地应着。送走娘,我又扑进了高考前的最后总复习中。第二天,我正在上课,
婶婶匆匆地赶到学校,让老师将我喊出教室。婶婶问我娘送菜来没有,我说送了,
她昨天就回去了。婶婶说:“没有,她到现在还没回家。”
我心一紧,娘该不会走岔道吧?可这条路她走了三年,照理不会错啊。婶婶问:
“你娘没说什么?”我说没有,她给我带了十几个野鲜桃哩。婶婶两手一拍:
“坏了,坏了,可能就坏在这野桃上。”婶婶为我请了假,我们沿着山路往回找,
回家的路上确有几棵野桃树,因长在峭壁上才得以生存下来。
我们同时发现了一棵桃树有枝丫折断的痕迹,脚下是百丈深渊。婶婶看了看我,说:
“我们弯到峭壁底下去看看吧!”我说:“婶婶,您别吓我,我娘不会……”
婶婶不容分说,拉着我就往山谷里走……
娘静静地躺在谷底,周边是一些散落的桃子,她手里还紧紧攥着一个,
身上的血早就凝固成了沉重的黑色。我悲痛得五脏俱裂,紧紧地抱住娘,说:
“娘啊,我的苦娘啊,儿悔不该说这桃子甜啊,是儿要了您的命。
娘啊,您怎么不答应我?您活着没享一天福啊……”我将头贴在娘冰冷的脸上,
哭得漫山遍野的石头陪着我落泪……
2003年8月7日,我在娘下葬后的第100天时,
湖北一家大学烫金的录取通知书穿过娘所走过的路,穿过那几株野桃树,
穿过村前的稻场径直飞进了我家门。
我神情凛然地把这份迟来的鸿书插向娘亲冷寂的坟头:
“娘,儿出息了,您听到了吗?您可以含笑九泉了
『柒』 什么样的教育才能满足社会需求
现在人们对教育有很多不满和批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从社会舆论来看,几乎每一篇批评教育的文章都会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上受到不同程度的关注,很容易引起转发和共鸣;另一方面,人们“用脚投票”,有条件的纷纷把孩子往国外送,没有条件的创造条件也要送,而且送出去读书的孩子年龄越来越小。这一轮始于2008年前后的“少年留学潮”正在裹挟着社会的多个群体,甚至波及了教育界内部。这是一件令人忧虑的事:如果饭馆里的厨师自己都不吃饭馆里的菜,其他人还能吃吗?
之所以有不满和批评,源于人们的教育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这里,我把人们的教育需求假定为家长关于孩子的教育需求——在现实生活中,孩子对教育的选择更多受到家长意志的左右。家长的需求代表了孩子的求。
就孩子的教育而言,家长有什么需求呢?无论家长处于何种社会阶层,可以肯定的是,首先,普天下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尽可能活得长。活得长意味着身体必须健康;其次,普天下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一生平安幸福。平安幸福意味着生活没有灾祸,即使遇到了困难孩子自己也能够克服。毕竟父母总有走的那一天,孩子终将要独立面对生活的艰难,这就需要心理要健康、乐观、坚强;最后,普天下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做个好人,做正确的事情。没有人会去教自己的孩子去当坏人,做坏事。在历史上,即使是土匪和黑社会头子,也一定要让自己的孩子去接受最好的教育,过正常人的生活。这三个需求是基本需求,其他所有需求都由基本需求衍生而来,可以称之为“派生需求”。比如,“出人头地”就是一种派生需求。处于社会和经济地位较低的阶层,通常会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出人头地。但出人头地是为了什么呢?还是为了满足述三条基本需求。对于那些接受过高等教育,社会和经济地位已经提升的一代父母来说,“出人头地”就不再是他(她)们的教育需求目标,孩子上不上北大清华其实没什么关系——毕竟能够进入北大、清华的只能是极少数人——但做父母的总是希望孩子能够身心健康,接受良好的教育,未来的生活平安幸福。
满足这三条看起来简单的需求并不容易。坦率地说,如果以此为标准衡量当下的教育,任何一条我们都没有做到。从身体上说,现在的孩子成天被写不完的作业、上不完的培训班所包围,几乎没有时间锻炼身体,更没有养成户外运动的习惯。学校里的体育课,也因为种种原因,其强度和对体能的挑战性大为降低。上世纪80年代曾备受关注的“豆芽菜”现象,现在几乎随处可见,学生带眼镜的年龄不断提前,比例不断上升,身体素质不断下降;从心理上说,现在的孩子抗压能力极其脆弱,只能接受成功,不能接受一丁点儿的挫折和失败,稍不如意就采取极端行动,缺乏和他人有效沟通的技巧和能力;从价值观上说,在以高考(精品课)绩为唯一录取依据的强大“指挥棒”效应下,学校在不停地给学生灌输知识和训练考试技巧,价值观教育被事实上边缘化,甚至走向了反面——提供了扭曲和错误的价值观。走进教室,满眼皆是杀气腾腾的标语——“提高一分,干掉千人”、“扛得住给我扛,扛不住给我死扛”,“考过高富帅,战胜官二代”,等等,令人触目惊心。我们把孩子送进学校,是让他(她)接受好的教育的,不是让他(她)掌握了一大堆考试技巧,不择手段地升官发财,然后在不如意的时候“干掉”那些挡自己道的人。
更为严重的是,这种高竞争性的选拔机制深深侵蚀了教育的肌体。它人为地把学生群体割裂成了两大类:一类是考试成绩好的10%的学生;另一类是考试成绩不好的90%的学生。判定是否考试成绩好的标准是学生高中毕业后能够进入大学的层次。为什么是1:9的比例?因为全国每年约有1000万高中毕业生,其中,约有19万考生能够进入985高校,54万考生能够进入211高校,两者相加约为73万,恰好是高中毕业生总额10%。这10%的学生在四年之后的就业市场的竞争中获得了进一步的优势,导致不同层次的大学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工资差异极大,进而迫使社会、家庭和学校将注意力进一步集中在10%的学生身上。正如有些学者所尖锐指出的,90%的学生成为事实上的“陪读”。
从社会学角度说,“陪读”现象可能会产生两个严重的社会后果:一是90%的学生成了“沉默的大多数”。他(她)们可能会和10%的少数学生形成对立、矛盾甚至是冲突。因为他(她)们认为自己的处境之所以不利是因为有10%的少数人的存在。在以后的生活中,随着两大群体的学历层次逐渐拉大,二者之间的鸿沟会越来越深,有可能会导致社会阶层的割裂乃至断裂。二是90%的多数学生产生了“与我无关”的心态。由于长期以来在考试成绩的竞争中处于劣势,没有发现自己在除考试之外的领域中的优势,90%的学生逐渐积累起焦虑、沮丧、失望、不自信和不信任等情绪,认为无论怎样都不可能改变自己的不利处境,他(她)们得并不开心,进而对任何教育改革措施怀有疑虑甚至排斥,认为“与我无关”。近年来我走访了一些所谓教育质量不高——主要是考上重点大学的学生数量不多——的中学,注意到这种“与我无关”的情绪正在师生中蔓延。如果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疏导,这种群体性的放弃心态对社会发展而言将产生深远的不利影响。
许多人把教育领域出现的问题归咎于社会,认为是整个社会大环境出了问题,教育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怎么能独善其身呢?我认为,这是在逃避责任。诚然,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由于旧体制尚未完全打破,新体制尚未完全成型,社会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种种迷茫甚至是混乱,但我们不能认为理所当然就无所作为。恰恰相反的事实是,越是在人心飘浮不定的情况下,教育越显示出其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历史上,18世纪的英国、19世纪初期的美国也曾出现过“拜金主义”盛行下的社会混乱,但端赖于学校体系和富于献身精神的教育人士的努力,不断培养“品性高尚、体魄强健”的“自然贵族”,逐步建立善社会诚信体系,成功地扭转了社会环境的恶化,正如扭转了自然环境的恶化一样;2000多年前的中国春秋时期,也曾出现“礼崩乐坏”的社会混乱,但端赖于孔子等一代又一代教育家的不懈努力,最终使中华文脉绵延不绝。反之,盛极一时的古罗马帝国由于教育界的集体放弃,无力抵御腐朽荒淫奢侈的社会侵蚀,最终崩塌覆亡,教训不可谓不深刻。教育是社会的良心。只要这个良心不坏,社会就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今天,越来越多的中国父母把孩子送到美国,希望他(她)们接受良好的教育。殊不知,美国教育的精髓恰恰来自于中国古代教育的智慧——只不过,这些智慧我们现在自己丢弃了而已。比如,许多人赞赏美国教育体制下的孩子能够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的天性。其实,这不就是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吗——任何人都有其闪光之处,都应当接受教育。又比如,许多人津津乐道美国教育的“启发式”,批评中国教育的“灌输式”,其实,孔子从来不曾给学生灌输所谓的“知识”,所以颜渊喟然而叹“夫子循循然善诱人!”还如,许多人认为美国学校自由度大而中国学校办学自主权少,其实,老子早就说过,“治大国若烹小鲜”,不要像煎小鱼一样翻来翻去,“无为而治”的效果最好。
也许我们正在丢失中国古代教育中最宝贵的精髓——价值观教育。对于古代中国人而言,识文断字的目的从来就不是为了获取知识,而是为了“明明德”。在13岁以前,小孩子就把一生中必须阅读的经典之作全部读完了,在以后的生活中,他自会随着阅历的增加和人生体验的丰富,不断把那些当初刻进脑子里的文字转化成现实生活的需要,“敬天畏人”,知道什么事是正确的,什么事是错误的,知道“日中则昃,月盈则食”,知道“罪莫大於可欲,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憯於欲得”。在古代士大夫那里,学习琴棋书画是为了陶冶情操,怡情养性,追求卖弄技巧是连青楼女子都不屑于做的“末技”,所以子夏说,“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但在当下的教育里,学生们掌握了大量的知识,能够讲一口流利的英语(精品课),却丢弃了文字背后的精神和信仰;孩子们穿梭于一个又一个艺术技能训练班,却缺乏对美和艺术的基本鉴赏力。事实上,如果没有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不懂得做人的道理,学了那么多的知识和艺术技巧又有什么用呢?
什么是好的教育?我认为,能够满足家长关于孩子教育需求的教育就是好的教育:能够让孩子养成户外运动的习惯,拥有强健体魄的教育就是好的教育;能够让孩子拥有一颗乐观积极的心灵,勇敢面对生活中种种挫折和不如意的教育就是好的教育;能够让孩子明辨是非,知道做人做事的底线的教育就是好的教育。满足这些简单的需求并不难,只需要教师有一颗爱孩子的心,把别人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就可以做到。最关键的是,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要与之相配合并加以引导,使那些接受了良好教育而不是接受了大规模重复性训练的学生能够进入自己理想的大学。做到了这些,我们在家门口就可以满足对孩子的教育需求,为什么还要把孩子漂洋过海送到异国他乡去接受“人家的教育”呢?
『捌』 中国基础教育的现状是什么包括优点和问题
基础教育一塌糊涂!!!
都说是教改,但中考高考还是指挥棒!!!学校内、课本、老师容、学生都要围着题海转!!
重点班改名为杀气腾腾的“尖刀班”补课班改名为“兴趣班”“兴趣小组”、中考题目也都是那样,只是前面多了些什么“温馨提示”“祝你好运”“要动脑筋哦”之类的屁话!!!
还有更惨的呢。。。。。。
『玖』 日本池田附属小学事件
日本校园血案综述 东方网6月8日消息:6月8日早晨10点左右,大阪池田郊区初夏的阳光格外明朗,清新的空气中挟着泥土的芬香。坐落在绿树丛荫中的大阪教育大学附属小学,时时飘出整齐划一的、稚嫩的朗朗读书声,引得路人忍不住驻足聆听。突然,一名中年男子手持一柄15厘米长的大菜刀,一言不发地闯入校门,直奔教学楼,翻过走廊……鲜血飞溅,教室传出绝望的“救命”声一个沉重的黑影突然严严实实地堵住了一年级教室的后门,朗朗的读书声嘎然而止,有节奏跳动着的教鞭猛然间“冻”在了半空中。“你是……”老师话音未落,却见明晃晃的大刀迎面劈来,老师重重地摔倒在地,鲜血飞溅到黑板、讲台、学生的脸上……“救命啊!救命!”眼睁睁的看着老师倒在了血泊中,而面前的持刀男子杀气腾腾却一言不语,这群6至8岁左右的学生顿时吓得六神无主,有的孩子爬上窗台希望逃出教室,也有的学生躲到课桌底下、蜷缩在墙角根,甚至还有的学生惊吓过度,坐在座位上撕声哭喊着,不知所措……这名丧心病狂的男子舞着刀一阵乱砍,从教室后面一直追砍到讲台前,像一只穷凶饿极的老鹰追赶着这群孩子满屋子乱跑,可怜的孩子们躲闪不及,被砍得伤痕累累,揪心的哭声、凄惨的救命声……撕破了整个校园的恬静。在这次惨无人道的屠杀中,有2名学生当场被活活砍死,6名学生被送往医院后抢救无效死亡。另外至少还有18名学生、3名老师被砍伤,其中6人伤势严重,死亡人数还有可能上升。据当地警方透露,大部分受害学生是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他们的身体两侧和手臂有多处被砍伤。被害的学生中,有6人是刚上二年级的女学生。一名亲眼目睹这场血腥屠杀的6年级女生后来回忆说:“我们当时正在听广播通知,突然,校园里响起凄惨的尖叫声,震得课桌都好像要翻了,然后我就听到楼下的教室传来‘快跑’……”有一名男生说:“我看见有一个人在前面倒下,我还看见了血。”警方赶往现场制服歹徒,家长心急如焚将学校挤个水泄不通不多时,校园发生血腥屠杀的噩耗就传遍了整个池田区,当局和当地民众都大为震惊。得到歹徒行凶的消息后,警方和消防人员火速赶往学校,经过一番周旋,终于制服了发狂的歹徒。地方当局紧急出动数量救护车和数架直升飞机前往学校救援。学校的所有通道都挤满了救护车,惊魂未定的孩子们在警务人员的保护下哆哆嗦嗦地走出教学楼,在操场集合,清点人数。极疯了的学生家长和急于知道事情真相的人们从四面八方蜂拥到学校,但被维持秩序的警务人员挡在了校门口,校门顿时堵了个水泄不通。心急如焚的家长们不停地打手机,希望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否安全。一名被堵在校门口的60岁老伯说:“我看见直升飞机满天空飞,大街上一辆辆救护车呼啸而过,直奔学校而去,我就知道出事了。”老人的孙女也是这所学校的学生。据警方透露,被抓获的歹徒名叫宅间护(Mamoru Takuma),他在行凶时自己也受了伤,已被警方送往医院。宅间护曾在大阪的另一所小学任职,由于精神有问题,他一直在精神病医院接受治疗。警方在质询时发现,他行凶前至少服了10倍于正常剂量的镇静剂,并且已经语无伦次。
『拾』 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 这句话的出处是
教育和高考关乎我们每个人,也一直都是全社会关注的话题。
在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在小组讨论中表示,学校在教育行为中要发挥积极正向的价值导向作用。
比如,要求学生复习备考是很有必要的,但不能去搞“杀气腾腾”的百日誓师动员大会;
提倡学生发奋学习是对的,但不能让校园里充斥着“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这种“血腥”标语,
需要社会各界一起努力,让教育坚守立德树人的价值导向,真正把教育方针落实到每一个细节。
在当前的高考模式下,考生和学校升学的压力不言而喻。无论是百日誓师还是张贴高考标语,学校的初心也许是希望能通过这些形式燃起学生的激情和热血,为他们打一针迎考备战的强心剂。
且不说学生誓师过后或看到标语时是否真的热血沸腾、充满希望,但“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提高一分,干掉千人”、“生时何必久睡,死后自会长眠”……单就这些标语来说,悲壮得近乎惨烈,但这与教育的本意并不相符。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学校不止教书,更要育人。教育的目的是什么?除了获得分数、习得答题技巧之外,也要教人知书明理、温文尔雅,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也是这个道理。
而这种“恶狠狠”的标语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吗?恐怕未必。这些标语,还有壮观的誓师大会,也有它实用主义的意义,即给学生们打上一针鸡血。
当这样的话语与行为充斥校园,是怎样的一幅图景?恐怕也是教育的异化,将教育的丰富内涵抽空,仅仅留下干瘪的分数。而这个分数,也在这些标语与行为映衬之下,似乎变成了教育的全部目的。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正如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教育是一颗灵魂唤醒另一颗灵魂。”校园中的一点一滴,不论是老师的传道授业解惑,还是路边的横幅标语,点点滴滴中蕴含着的教育,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精神成长和价值追求。
所以,“霸气十足”的标语,是不是可以少挂一点?“惊天动地”的誓师大会,是不是可以少办几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