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关于民国时期中小学科目
课程可以参考抄一下这个:http://culture.ifeng.com/shen/special/minguojiaocai/ziliao/detail_2010_12/01/3294719_0.shtml
英语开始大规模学习是从鸦片战争之后,最先由传教士创办的学校开始,1862年的同文学堂是中国最早的外语学院,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期开始成为高中必须课。详见:http://wenku..com/view/275d7ae84afe04a1b071de13.html
② 民国时期的教育
有小学初中高中大学都有,但是当时是富人教育,绝大部分的农民特别是贫农和佣农以及工人都是没有钱读书的,因为当时教育并不普及,大部分还是以私塾为主,而能读得起私塾的都是富人子弟。
③ 民国时期的教育有什么特点
民国时期教育的特点是百家争鸣,
接受西方文教思想,批判中国传统文化,
重视人才,
教育和生产劳动结合,很多爱国人士积极投身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启蒙百姓。
④ 民国初年的学制与现今比较
你要的应该是是民国初年的,那应该是1912、1913年的壬子癸丑学制。不过为了以防万一把1922的壬戌学制也放上来了。
民国时代,正式颁布过两次学制,即1912、1913年的壬子癸丑学制和1922年的壬戌学制。
一、壬子癸丑学制
民国元年(壬子年),蔡元培任教育总长时,改革了清末1902年制定的壬寅学制,次年又作了部分修改,合称壬子癸丑学制。这个学制批判了清政府的“忠君尊孔”的教育思想,提出了“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的教育方针。它既有资产阶级教育对道德的要求,又反映了儒家之美、恕、仁的道德意识。在壬子癸丑学制中提出的许多改革,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的进步要求。主要有:(1)废止小学读经,禁止使用清学部颁行的教科书,废止给毕业生奖励出身的制度;(2)缩短了普通教育的学习年限,把原来壬寅学制中初等小学5年、高等小学4年、中学5年改成初等小学4年、高等小学3年、中学4年,即缩短了3年;(3)开始承认女子受教育的权利,提出小学可以男女同校,可以设立女子中学和女子职业学校。除直系教育外,还有师范教育和实业教育两个系统。师范教育有中、高两级,均是本科3年、预科1年;实业教育分甲、乙两种,均3年毕业,分农业、工业、商业等类,所居地位为初等和中等两段。实业教育与师范教育比较起来,实业教育的要求较低,仅相当于三年制的高小和四年制的中学。另外还有补习班与专修科和小学教员讲习所等,是上述各校附设或特设的。
在推行壬子癸丑学制的同时,教育部又于1912年九十月间颁布了《大学校令》、《中学校令》、《专门学校令》,对各级各类学校的目的、任务、课程设置、入学条件等都作出了具体的规定。《中学校令》提出中学教育的宗旨为:中学校以完足的普通教育,造成健全的国民。规定学习的科目有生物、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这样,课程的门类比过去合为一门就增多了,而中小学学习的年限却缩短,就使学生同时学习的课时增加。另一方面,中学生毕业后不可能全部升学,这时学生年龄尚小,缺乏参加工作的能力。这样的学制,对中学毕业后的出路带来了问题,就需要设法解决。
在《大学校令》和《专门学校令》中提出,高等学校的宗旨为: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才,以应国家需要。这是对高等教育的重视。又规定大学设评议会和各科教授会,审议全校各科教学和其它重要的教育问题。这清楚地体现了教学民主和高等学校里以教学为主的精神,是十分重要的。对清末学制中在大学以上的通儒院改称为大学院,相当于后来的研究(生)院。大学分为壬子癸丑学制图文、理、法、商、医、农、工等科,并以文、理两科为主。凡只设法、商而不设文科者,不得称大学;只设医、农、工科而不设理科者,也不得称大学。各省已办的高等学校程度不齐,教学上有困难者可改为预科,附设于大学。这些改革和规定,确实有利于保证教学质量,也有利于物理教育的发展。另外,在《大学校令》中又提出,除高等师范学校外,其它各级各类学校,均可允许私人或团体开办。这项措施,一方面为此后的教育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另一方面,也为外国教会在我国开办学校提供了依据,而且日益扩张,造成了丧失教育自主权的后果。
二、壬戌学制
民国初年的壬子癸丑学制,主要精神是废止读经尊孔,这是一次很重要的改革。但是这个学制所采用的学校系统是以日本学制为蓝本的。由于政治局势的影响,在执行中又出现了几次复辟倒退。有些已经废除的内容又卷土重来。从民国元年至1919年“五四”运动前的八年中,发生了袁世凯、张勋,段祺瑞的三次复古活动,总是含有恢复读经尊孔的内容,而削弱自然科学的教育。他们的反动措施,不断地受到革命人民的批判和抵制。此时,留美学者回国的日渐增多,美国教育家杜威和孟禄相继来华,美国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逐渐引入我国。国内各教育团体在新文化运动民主与科学口号的推动下,提出了许多改革的要求。对壬子癸丑学制中存在问题的讨论,开始于1916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教育联合会第二届年会上,讨论后指出两个问题,一是壬子癸丑学制所规定的中学学习年限为4年,而《中学校令》中规定的教育宗旨是要求给予“完足的普通教育”,这是难以达到的。而且中学毕业后继续升学者仅占十分之二三,又无法补足其缺失。二是由于学习年限太短,学生在校时缺少谋求职业的训练,毕业后就缺少就业的本领,因此,中学毕业后在升学、就业两方面都感到困难。为此建议教育部改变普通教育的宗旨,由“完足的普通教育,造成健全的国民”,改为“以完足的普通教育为主,而以职业教育、预备教育为输。”教育部接受了这个建议,于1917年3月通令全国普通中学增设第二部,招收志愿于中学毕业后就业的学生。课程设置可以酌减而增加工业、农业或商业的课目。这一增设第二部的办法,是对壬子癸丑学制关于课程过分划一所作的变通。然而,执行这种变通办法的学校很少。原因是,进入普通中学的学生,不愿选择这种职业性质的学科,而且学校又需要增添教师和设备,就是增设第二部的学校,也仅开商科,因为开设商科,不需要增加多少设备;有些已经进入第二部者,又请求转入普通科。因此,这种变通办法,并不能解决普通中学存在的问题。本来,国外的中等学校并不是采取统一的模式的,一般都分为初中、高中两级,各学习3年,美国的初中是普通中学,高中则采取分科制和选课制;德国的中等学校,分文科学校和实科学校。壬子癸丑学制规定中学学习年限只有4年,所以全国教育联合会认为中学学习年限必须改为6年,则上述问题才可以得到解决。因此于1922年(壬戌案)9月提出了《学校系统改革案》称《壬戌学制》,这个改革案于同年11月经大总统批准后公布。
现今的还真的是很难说,大部分的如下吧:
小学的学制六年
初中三年
高中三年
大学学制四年(医学类为5年)
但是有的贫穷的地方不是这样的,而且还有弹性学制。
而且所谓的现今的学制范围也很宽泛,各地的具体实施也各不相同。
我也就只能凭着我的知识尽力而为了,胡言乱语之处莫怪。。。呵呵,算是略尽绵薄之力吧
⑤ 民国时期教育制度是怎样的
民国时期, 南京临时政府和北洋政府在教育制度上先后进行了两次学制改革,内 推动了学前教容育制度的发展。
(1)蒙养园制度的建立。在蔡元培的主持下制定并公布了“壬子癸丑(1912-1913 年)学制” 。将蒙养院改为蒙 养园,收未满 6 岁的儿童。同年,教育部还公布了《师范学校令》和《师范学校规程》 。由于民国初年这几项法 规的颁布,就使蒙养园制度得以确立。
(2)幼稚园制度在学制体系上的确立。1922 年 11 月,教育部通过《学校 系统改革案》 ,这就是所谓“新学制” ,又称“壬戌学制” 。此学制规定:幼稚园招收 6 岁以下之儿童。正式将幼 稚园列入学制系统。
⑥ 民国时期的小学是如何进行公民教育的
在《灌县风物(暂定名)》第一篇中,我们考证了该影片的拍摄时间和地点。其中,学生的服饰、学习环境和课本成为了探索影片“秘密”的线索。图为学生上课的情景。影片的镜头停留在了《中国公民(第五册)》(张耿西等编)课本的某一页上,即“十一我要孝顺父母”。此文实际上是成语“彩衣娱亲”的故事。文中写道:“生我?我的是父母。我不和父母淘?猓?闶切㈨?。老菜子是春秋?r的楚??耍??浅P㈨?他的父母,到了七十多?q,父母?是活着。他想父母的年???大,我???天天想法子使他??快?贰S幸惶欤??氲搅艘?ü?O有趣的法子。他??晌焕先说教梦葜凶?拢?约捍┝艘患?五彩衣服,故意?作小孩子的模?樱?诟改该媲疤?盼枳牛??母改缚戳耍?挥X哈哈大笑。”图为扫描自《中国公民(第五册)》(1939)第259版。从课本的扉页的“编辑大意”可知,该课本是遵照当时教育部颁布的小学公民训练条目进行编辑。课文均以故事为中心,其目的主要是使儿童根据故事的具体意义来体会课文的内容,正如图二中的“十一我要孝顺父母”。该课本课文的排列顺序是按照先个人、次家庭、再次及社会国家,顾及“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的教育原则。这些要求在课本的目录中一一体现:先是有关于自身的卫生和行为习惯,后是有关于思想意识等内容。图为该课本扉页中的《公民训练条目考查表》,说明学生需对相应的公民训练内容进行学习或实践,并进行记录和考察。除此之外,影片镜头对学生的洗漱场景非常“着迷”,停留的时间足足25秒,从学生刷牙一直拍摄到学生用肥皂洗手。我们可以从以上内容推论出这段影片能够反映当时的公民教育和新生活运动。而这一点,在文献中也有所反映。据《灌县教育志》,民国二十四年,国民政府制定了“小学公民训练目标”四条和“小学公民训练德目”十八项。1936年,国民政府经过新一轮的调整后颁布了新的课程标准。小学部分设置了公民训练,并且在其中加入新生活规律,实施方法更为具体。
⑦ 民国时期很重视教育吗
民国时期最重视教育的地方蒋介石总结过,就是“匪区”。至于其他地方连经费都保证不了,就更谈不上重视了。
现在吹捧民国教育的人不少。然而1933年5月15日,蒋介石在演讲中对苏区和国统区的教育进行了对比,对于苏区的教育进行了极大的肯定,并批评各地对教育毫不重视,挪用教育经费成风。
匪区里面最紧张的,就是教育!最有纪律的,就是教育,最有精神的,也就是教育!而我们现在各地方的情形却不然……土匪他们什么经费可以少,教育经费一定要筹到,我们却反而要常常拿教育经费来做旁的用。
⑧ 民国时期有哪些教育大家
有傅斯年、潘光旦、陶行知、叶圣陶、陈鹤琴及舒新城。
他们都经历五四新文化的洗礼,都非常爱国又非常重视西方现代教育理论的引进,都认为教育的宗旨是人格的培养,都反对知识的灌输和现代科举制度。
⑨ 民国时期的学校是什么制度
在我国的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大学的办学主体是 多元的,学校自主考试,学生可以同时报考几所 大学,最后自己决定上哪所大学。 学生为考上好学校而展开的竞争,与学校为 录取到好学生而展开的竞争,汇聚到一起,最终 将实现各种教育资源的最优配置.这是目前我们都 能看到的状况. 而在民国时期,最典型的大学招生录取制度:学 校自主考试,学生可以同时报考几所大学,最后 自己决定上哪所大学。 国立、私立、教会大学共存,中国大学出现 了一个多元时代. 在民国时代,大学的办学主体是多元的,既有 政府创办并拨付经费的国立大学(包含省立、市 立),也有私立大学和教会大学。国立的北京大 学、清华大学固然是办得非常好的大学,但南开 大学、厦门大学、复旦大学、光华大学也办得极 好,它们却是私立大学。在当年,它们完全可以 和国立大学比肩,而且它们都是综合大学,具有 非常优良的人文传统。有些当时的私立大学至尽 仍是非常优秀的高等学府. 至于教会大学,1915年统计,共有36所。基 本上最好的医学院都是教会大学,比如协和医学 院、设在长沙的湘雅医学院、设在成都的华西协 和大学医学院。燕京大学则是教会大学中非常出 色的综合性大学,其校园就是古色古香的燕园, 即如今的北京大学所在地,而燕京大学最后一任 校长,就是大名鼎鼎的司徒雷登。比较出色的综 合性教会大学还有辅仁大学、东吴大学(那里的英 美法研究是最好的)、岭南大学等等。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根本不可能设想有什么 全国统一的高校录取考试制度——大多数大学不 是政府的,政府怎么能够代替大学组织出题考 试?在这种办学主体多元、甚至非国立大学占据 主流的制度下,当然只能是各学校完全自主地考 试招生,国家教育部仅制定有关招生原则,进行 协调。 大学独立招生录取,也是当时“大学独立、学 术自由、教授治校”原则的必然要求。大学要独 立,当然包括独立地按照自己对学生的要求考核 学生;学术要自由,当然需要在选拔人才方面的 自由;而教授治校,当然也包括教授们按照自己 的标准录取学生。 因此,在民国时代、尤其是在20世纪二三十年 代,各校都独立地组织招生录取。考试形式与录 取方式是灵活多样的,一般是先公布招生章程, 向社会通告招生人数、报考资格、考试科目、考 试的时间、地点和入学相关事宜,然后自行组织 命题考试,确定录取标准,并自行录取学生。考 点的设置往往根据生源情况而定。
⑩ 民国时期的学堂教育
[民国]民国时期的教育 时间: 2006-08-04 来源: no source 一、 学前教育
民国时期,随着西方幼儿教育思想的传入,两次学制改革重视女子教育并兼及学前教育,使学前教育机构正式纳入学制系统,学前教育比清末有了较大的发展。如据有关部门的调查,1911年上海只有幼稚园2所、幼稚生100余人,1918年已有幼稚园12所、幼稚生400余人,1926年则有幼稚园21所、幼稚生800余人。同时,北京及诸多大中城市也出现了一批学前教育机构。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1928年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通过了陶行知、陈鹤琴等人提出的“幼稚教育案”7件;其中《各省各县各市实验小学设立幼稚园案》规定从该年度起实验小学必须创办幼稚园。1932年教育部颁布《小学组织法》,规定“小学得设幼稚国”。这些都有力地推动了当时学前教育的发展,到1936年,幼稚园、幼稚生数已分别达到1283所、约8万人。抗日战争期间,我国学前教育遭受重创。抗战胜利后,我国的学前教育恢复较快。1947年的幼稚园、幼稚生数已超过战前最高水平,分别为1301所、约13万人。民国时期最著名的幼稚园有1923年陈鹤琴创办的南京鼓楼幼稚园和1927年陶行知创办的南京燕子矾幼稚园。
民国时期还出现了专门培养幼稚园教师与保育员的机构和专门的幼稚教育研究机构。如北京女子高师1916年附设保姆讲习科;张春1913年在南通创办幼稚园保姆传习所。苏州景海女子师范学校1916年附设幼稚师范科等。最有名的数国立幼稚师范学校。该校前身为陈鹤琴1940年创办的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1943年改名国立幼稚师范学校并添设幼稚师范专科部,是我国最早、民国时期唯一单独设置的国立幼教师资培养机构。抗战胜利后迁至上海升格为国立幼稚师范专科学校,所以它又是民国时期我国唯一的国立幼稚师专。为适应幼稚教育迅速发展的需要,1927年由陈鹤琴、陶行知等发起组织了“幼稚教育研究会”,1929年扩大为中华儿童教育社。它以研究儿童教育、推进儿童福利和提倡教师敬业精神为总目标,致力于中国幼教理论的探讨交流和幼稚园的推广,并出版了《幼稚教育》、《儿童教育》等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