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理解小学教育的基本内涵及相关关系
1、摈弃师生关系中对“主客体”、“主导与主体”的僵化的、教条式理解,倡导“交往主体”。传统的教育学教科书中的观点认为,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居于主导地位,学生处于主体地位。但是,在具体的教学中,由于教师主导课程和教学进程,采用单向度的传授知识方式,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名无实,并未能体现出来。“教育即交往”将单向度的传授改变为双向的交流和沟通,从而改变了师生关系被动的局面,将师生放在人格平等的主体框架之上,从而实现了师生教学过程的互动与和谐。
2、确立师生之间真实的、生成的、平等的交往关系的合法性。真实的师生关系一直在发展、变化,体现了一种动态的、生成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出现源于师生双方承认彼此的独特价值和合法权利,在这样的共识之下才能谈及民主、平等与交往。
3、在交往中完成受教育者的自我建构过程,教育者同时获得积极的、主动的发展。教育即交往,改变了传统的认识,教师不再是“红烛”,点亮自己,照亮别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实现了“双赢”。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建构个体的知识、价值与情感方式,同时在与教师的交往中逐步完善自己,从而初步实现社会化;教师在教育学生的同时,自身也获得了发展。通过培养学生而完成了自己对社会的贡献和创造性的发展,将自身的价值与意义赋予教育工作,从而在教育过程中,成就了自我发展和进步的需要。
4、师生双方共同追求一种“完整的社会人”的终极理想。
由此不难看出,“交往教育”是针对传统的师生关系和对教育的片面化理解而提出,试图建立人们对教育的全新理解。在哲学理论的基础上,构建属于教育自身的合法化逻辑,这既符合历史的规律,也是对人的存在方式的深刻揭示,是历史和逻辑的统一,也是新的历史时代教育学理论思维自我反思的产物。
Ⅱ 小学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 面向全体学生;
2、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3、 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三个维度目标的综合)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1、 丰富的人文内涵,熏陶感染作用,学生的独特体验;
2、 实践性,以实践能力为培养目标,以语文实践为培养途径;
3、 母语教育,学习资源,实践机会,感性把握能力;
4、汉语言文字特点对语文教育的影响,起始阶段的教育过程和方法,语 感,整体把握.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1、 注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儿童学习语文特点,个体差异与学习需求;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求知欲和进取精神;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鼓励想象、质疑、发现、创新.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1、 综合:沟通学科间的联系、语文与生活的联系;
2、实践: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课内外学用结合;
3、创新:吸收新思路新观念,运用新技术新方法;
4、 适应: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和不同学生的需求;
5、开放:自我调节,更新发展.
(2)小学教育环境的内涵扩展阅读:
小学教育是一项规模宏大的教育奠基工程,除具有一般教育的特点外,还有它自身独具的基本特征。
(一)全民性
小学教育的全民性,从广义上说,是指小学教育必须面向全体人民。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彻底扫除文盲,从整体上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从狭义上讲,是指小学教育必须面向全体适龄儿童。
小学教育的全民性是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几乎所有国家的教育都在努力创造条件,确保每个人接受初等教育的权利。198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5届大会确定“争取全民基础教育”计划,要求最大限度地扫除文盲和普及初等教育。
在社会主义新时期,我国的小学教育是全民教育,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使全国各民族的所有儿童都接受社会主义教育的需要。为了保证这一全民性质,国家特别对女童的教育、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儿童的教育给予特别的关心,采取了特殊政策;对于残疾儿童的教育也给予了特殊的关注,专门加以保障。
(二)义务性
小学教育面向全体适龄儿童,任何未成年的公民,不论其种族、民族、性别、肤色、语言、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异(智能及身体状况不允许的例外),只要达到一定的年龄(6~7岁),都必须接受小学教育。因此,小学教育在整个教育中具有义务教育的性质,对于每个公民来说,教育机会是均等的,是应当享有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状况,确定推行义务教育的步骤。”“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一定年限的普及的、强迫的、免费的学校教育。这里的“义务”一词包括:
(1)国家有设立学校以使人民享受教育的义务;
(2)父母或监护人有使学龄的子女或被监护者就学的义务;
(3)全社会有排除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入学受教育的种种不良影响和障碍的义务。因此,义务教育要求国家、家庭、社会必须给予保障。对受教育者来讲,既是应享受的权利,又是应尽的义务。
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根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它又是强制的和免费的:“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国家设立助学金,帮助贫困学生就学。”“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必须使适龄的子女或被监护人按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由于小学教育是依国家法律而实施的基础教育,因而它具有强制性。
(三)全面性
小学教育是向儿童实施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教育。小学教育既不是就业定向的职业技术教育,也不是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专业教育。它是面对全体儿童实施普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在此基础上发展他们的能力,培养他们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提高他们的身体心理素质,使他们具备国民应有的一些基本素质,为他们进一步深造创造条件。
小学教育是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的前提。小学教育是向全体儿童进行的最基本的知识、技能教育,帮助他们学会如何做人,奠定学习、生活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从某种程度上讲,全面性是专业性的预备。只有保证小学教育的质量,才能确保高一级学校的教育质量。
儿童接受小学教育的年龄阶段,是人生历程的巨大变化时期,是人的智力、能力和良好习惯形成的最佳时期,小学教育的每一个方面都不可偏废。
Ⅲ 小学教育的环境认识和社会环境认识
【】小学教育的环境认识,应该是指小学教育的环境教育。在教育的方式上回包括课堂上的环境答教育,以及多姿多彩的课外活动中的环境教育。
【】小学教育的社会环境认识,体现教师和小学生各为主体的社会责任、社会环境的优化。
在小学的启蒙教育中,教师的地位决定了他们做好 教书育人的责任,去积极构建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尊师爱生、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等等都呈现在多种形式的社会环境教育中。
Ⅳ 环境教育的含义是什么
归纳起来,环境教育的内涵主要有“学科说”、“过程说”和“手段说”版。“学科说”从权学科属性的视角论述环境教育的含义,将环境教育作为一门教育科学。“过程说”认为,环境教育价值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渐进过程。“手段说”认为,“环境教育是达到环境保护目的的一种途径”。这三种观点都蕴含了环境教育的目标,即唤醒人们的环境意识与关怀,使人们理解与环境相关的问题,协助人们掌握解决环境问题的知识和技能,并使人们以合理的态度、知识及技术处理现存的环境问题及预防环境新问题的发生,确立合理的环境价值观和环境伦理观。
综合而言,环境教育是一种旨在提高人们处理其与环境相互依存关系能力的教育活动。具体来讲,环境教育从人与环境相互依存的关系出发,通过对受教育者实施环境知识、环境问题等方面的教育,促进受教育者的环境意识、环境心理,培养其解决环境问题的知识和技能,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与伦理观,为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提供各种帮助。
Ⅳ 如何抓好小学学校教育的内涵发展
一、促进教育干部的内涵发展
教育干部的内涵发展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关键。教育干部的思想素质、工作能力、管理水平决定着学校的办学水平。
1.提高教育干部管理素质。要抓好教育干部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努力提高他们的决策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和管理水平,靠良好的干风影响和带动优良的师风。
2.促进校长内涵发展。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是“师者之师”。校长是管理者、领导者和教育者的统一体,掌握着决策、指挥、实施和评价的权力,肩负着培养人才、发展学校和激励教职工的责任。因此,校长必须要静下心读书,沉下心思考,安下心总结,虚下心借鉴,狠下心磨练,努力提高管理素养,力争做到精通教育科学,精通教育技术、精通教育艺术,并具备教育探索与研究的胆略、作风和能力。
3.完善教育干部内涵发展机制。要建立健全教育干部的培训、学习机制,促使教育干部在专业阅读中厚重管理底蕴,在学习借鉴中拓宽管理视野,在交流研讨中开阔管理思路,在总结反思中提高管理水平。
二、促进教师的内涵发展
教师的内涵发展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核心。教师的内涵发展首先是职业理想的提高,其次是专业素养的发展。
1、提高教师职业理想。加强教师职业理想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扎实开展“三讲三比一争创”活动,培育教师的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倡导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职业精神。
2.提高教师职业道德。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要求教师模范遵守社会公共道德规范,认真执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做到遵纪守法、师德高尚、爱岗敬业、廉洁从教、热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引领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观、教学观、质量观、学生观。要突出抓好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读书活动,以丰富教师的文化底蕴,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
3.提高教师专业素养。要把教学基本功、教学常规落实当作教师应具备的最基本的专业技能和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基础条件,要在提高教学基本功、课堂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效益上下苦功夫,努力打造优质高效课堂。扎实开展以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普通话、教材分析、教案撰写和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等为主要内容的教师基本功训练、展示和比赛活动。扎实开展“磨课”活动,不断完善“磨课”的形式,开展校本“磨课”、区域“磨课”、网络“磨课”。不断丰富“磨课”的内涵,要引导教师磨出教学理念,磨出教学素养,磨出教学技巧,磨出教学模式。学校必须创设读书、研讨、交流、借鉴、引领、磨练、反思、写作的契机,为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搭建平台。
4.建立教师内涵发展新模式。积极构建“在专业阅读中获取专业素养、在专业写作中发展专业素养、在专业发展共同体中提升专业素养”的教师内涵发展的新模式。
三、促进学生的内涵发展
学生的内涵发展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根本目的。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是教育的落脚点。
1.坚持德育为先。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加强尊重意识、责任意识和人文情怀的培养。
2.确立全面发展的质量观。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坚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加强体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成立各种学生社团组织,在活动中培养品德,磨练意志,启迪智慧,提高能力。
3.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养鱼养水,养花养根,育人养心。学生的心灵是纯洁的,必须用高尚的道德来培育和塑造,必须用圣洁的情感来感召和陶冶,必须用书籍的甘露来滋养和润泽。要广泛开展读书活动,引领学生以书籍为友,以思考为乐,促使学生在阅读中创造精彩的人生、塑造美好的心灵。
四、促进课堂的内涵发展
课堂的内涵发展是学校内涵发展的载体。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渠道,是检验学校内涵发展的载体,课堂能充分体现校长的管理理念、教师的素养、学生的素质、课程的实施和学校管理的情况。
1.确立科学的课堂教学理念。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必须确立全员、全程、全方位、全面的“四全”课堂教学理念。全员,指全体学生,抓落实面向全体学生,面向每一类学生,面向每一位学生,面向最后一名学生。还要以中等生落实的效能为标准,定容量,定进度,真正做到“抓两头带中间”。全程,指课堂全过程,从课堂每一秒钟计算,对每个教学专题、教学环节、教学子目标,都要优化落实方法、程序、手段,做到惜时如金,追求落实效能最大化。全方位,指学生、教师感官和教学用具等资源,教学上教师要综合利用手、口、眼、耳、腿、脚和教师的教学用具等资源和阵地;学习上学生要综合利用手、口、眼、耳及其书籍、资料、用具、包括伙伴。落实教与学的目标必须全方位,做到口头与书面表达整合统一,练习像考试一样,训练像考试一样,像考试要求一样抓规范落实。全面,指“三维”教学目标,既要抓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的落实,也要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与建构。
2.转变课堂教学观念。学校要引导教师实现课堂教学观念的“两个转变”,由“师本”课堂向“生本”课堂转变,由知识课堂、能力课堂向育人课堂转变。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创造时机让学生阅读、叙说,提问、做题、思考、合作、辩论、实验、总结、评价。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育人功能,突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落实。教材中比较明确的育人素材要重点讲,教材中蕴含的育人素材要挖掘出来讲,与教材密切相关的育人素材要补充进来讲。
3.构建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深化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促进课堂教学优质高效,必须“教有模式”、“教学有法”。各类课型的课堂教学的建模至少包括九个方面:创设情景,展示目标,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展示交流,矫正反馈与点拨深化,典型问题和题目解析,巩固性活动,应用性活动,总结与检测。
4.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要努力探讨课堂教学“三个环节”的最佳实施方法,即学习环节、展示环节和反馈环节。
5.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各学校应组织开展观摩课、示范课、研究课、优质课、“磨课”和全员“赛课”活动,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实施学校“系列名师”培养工程,增强教师对课堂研讨的积极性。“系列名师”包括教坛新秀、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系列名师”的评比以课堂教学为主,“系列名师”的主要职责是指导其他教师研究课堂教学。
五、促进课程的内涵发展
课程的内涵发展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基础。课程实施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提高素质教育质量的保证。
1.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在认真开设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基础上,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开发校本课程,进而完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三级课程体系。
2.扎实做好校本课程的实施工作。校本课程开发要坚持“着眼素质、扎实基础、全面发展、培养特长”的原则,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校本课程要包括基础性课程、丰富性课程、发展性课程。要做好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地域文化、学校文化的整合工作。为保证校本课程的实施质量,要建立健全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制度,重点看教师的实施情况和学生学习的成果,如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成绩。
六、促进管理的内涵发展
管理的内涵发展是学校内涵发展的保证。只有积极探索制度管理、民主管理和人文管理的方式方法,才能提高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程度。
1.实行制度管理,规范管理行为。首先,学校要完善管理制度,形成制度管理体系。规章制度要涉及人、财、物、时、空和信息等管理的各个要素。包括行政管理、德育管理、教育教学管理、总务后勤管理、干部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课程管理等等。学校要明确各部门、各类工作人的岗位职责和量化考核细则。要突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教学管理制度健全,包括教师专业发展、教学常规、教学质量、考试评价、教学研究、课题研究、学习研究、学生学习习惯养成、兴趣小组与社团活动等方面的管理制度等等。其次,学校规章制度的制定要科学。制度建设一定要因地制宜,一定要突出实用性,突出效能性,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突出科学的全面的质量意识。学校的规章制度要体现以人为本,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师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利于师生全面健康发展。制度的制定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要汇聚民意,要集思广益。再其次,制度的执行要科学。要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做到制度的制定公开、执行过程公开、执行结果公开。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事事平等。一定要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公平性、公正性。
2.实行民主管理,提高管理效能。一是要发挥教代会的作用。学校制度的制订、决策的形成,都要依靠大家“商量”出来。凡涉及全校教职员工利益,或重大决策,都要提交教代会讨论决定。二是要实行校务公开。学校应充分发挥校务公示栏的作用,将全校师生关注的招生、收费、评优、提干、考核、职称评聘、党员发展、物资采购、教师发展、学生成长、后勤保障、办公会议纪要等内容,全部公示出来。为了消除文本公示周期短、更新快,不便于外出教职工知晓的弊端,可以实行网上公开,大力开展网上点题互动交流活动。三是要实行民主监督。在实现文本公开、网络公开的同时,学校教代会代表教职员工对所有重要制度和政策的出台、教职工工资和职称的变动、财务支出、建设工程招标和投标等工作实施过程监督。
3.实行人文管理,激发管理活力。学校领导要尊重教职工的人格、能力、智慧、荣誉,要关心教职工的身心健康和专业发展。执行制度中要体现人文关怀,要充分体现制度的“柔性”一面。管理者要以心换心,用真情实意来打动教职工,用有效的人文关怀鼓舞教职工,以增强教职工的主体意识,进而激发出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
七、促进文化的内涵发展
文化的内涵发展是学校内涵发展的表现。学校文化是师生认同的信念、观念、语言、礼仪的聚合体,它决定着师生的价值追求和发展目标,同时显现在学校的教育行为、物质载体之中。学校文化建设最关键的东西在于使命、愿景、价值观。使命是学校的责任,愿景是学校的蓝图,价值观则是学校对于好坏、善恶、美丑、成败、是非的基本信仰和评价标准。
1.精心打造精神文化。学校的干风、教风、学风、校风、校训不仅体现了学校的教育思想、管理理念、办学经验、也体现了学校的价值追求,更能体现出教育干部、教师和学生的精神风貌、思想觉悟、道德水平和人生观、价值观。各学校要充实、完善和解读干风、教风、学风、校风、校训,使之具有历史的使命和时代的气息,同时,要加强干风、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广泛开展干部修官德、教师修师德、学生修品德活动,积极营造良好的精神文化。
2.精心打造制度文化。制度与文化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制度是硬文化,文化是软制度;制度是文化的体现者和守护者,制度作用的发挥同样会受到文化的保护和滋养。各学校要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管理机制,健全教职工综合评价机制、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教学创新机制、全员育人机制和各部门、各类人员的管理制度,并认真执行,形成制度文化。
3.精心打造物质文化。建筑和教育教学设备是学校文化的物质载体,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和设备本身就富有文化气息和鲜明的个性,我们要使它们具有历史的厚重,文化的含量和时代的气息。我们要充分发挥它们在育人和教学中的作用,要建立健全各种设备管理使用的制度,明确各类管理人员的职责,加大设备使用的领导和监管力度,增加设备使用在教职工量化考核中的比重。要让教育教学设备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为提高素质教育质量服务。要开足开齐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理化生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科学探究室、综合实践室、微机室、音乐室、美术书法室等各类功能室要定时向师生开放。教师上课必须使用多媒体,充分发挥笔记本电脑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学习、借鉴、研讨和写作的作用。既要抓好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也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发挥各种设备的作用,如开展体育文化艺术节、科技节、读书节等。也要成立各种学生社团组织,引领社团成员利用教育教学设备开展学习、探究、实践活动。在总经验的基础上,努力形成各类教育物质的管理和使用的文化。
4.安全工作是学校文化的精神护卫。文化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和谐,安全工作是校园和谐的保证。学校要大力加强平安校园建设,全力消除学校危房和设备设施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建立健全学校安全责任制,形成强有力的责任体系,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健全和完善学校日常安全管理制度、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安全预警机制和安全事故应急机制。强化安全教育和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配合有关部门大力整治学校周边环境,优化育人外部环境。
5.确立文化管理的理念。学校的管理既是行政的管理,也是理念的管理,归根结底是文化的管理。因此,学校必须精心打造精神文化、核心理念文化、集体风纪文化、制度文化、校园文化、教研组文化、班级文化、功能室文化和各种物质文化等,通过文化的打造,提高学校的办学品位。
八、促进特色的内涵发展
特色的内涵发展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彰显。学校特色不仅能反映出学校的管理水平、办学效益,更能体现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1.特色创建的基本原则。各学校要依据先进性原则、校本性原则、实践性原则、群体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的要求,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充分论证、总结、提炼的基础上,努力在育人、教学、管理、课程、教师、学生等某一方面创出特色。
2.特色创建的基本内涵。学校特色项目的选择要以办学经验、教师优势、学生特长和教育教学资源情况为基础,要彰显民族特色、地域特色、民俗特色、校本特色、生本特色,要有群众基础,要得到师生的认同。
3.特色创建的基本要求。学校特色的创建是一个有计划,有组织,有总结,有评价的过程。特色的创建工作必须有物质的载体、制度的保证和精神文化的支撑,要舍得物力、财力、人力和精力,要凝聚学校的办学经验,要凝聚教师的教育教学智慧,要凝聚学生的聪明才智。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特色的创建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Ⅵ 小学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是什么
就是指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都有所发展,而不是只注重智力的培养。
Ⅶ 简述小学教育、义务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小学教育的基本内涵:1、摈弃师生关系中对“主客体”、“主导与主体”的僵化的、教条式理解,倡导“交往主体”。 2、确立师生之间真实的、生成的、平等的交往关系的合法性。真实的师生关系一直在发展、变化,体现了一种动态的、生成的过程。3、在交往中完成受教育者的自我建构过程,教育者同时获得积极的、主动的发展。4、师生双方共同追求一种“完整的社会人”的终极理想。
义务教育的基本内涵是:国家与社会有义务确保全体适龄儿童接受法定年限的学校教育、家长有义务送适龄子女接受法定年限的学校教育和适龄儿童有义务接受法定年限的学校教育。
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是: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这是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标志之一。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Ⅷ 教育环境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
教育环境对学生很重要。
一、物质环境对学生的影响
物质环境:1、校园环境、专校园文化布置、条幅、属标识等、楼道、楼梯展示的文化展板
2、教室环境:教室文化墙的设计,最好使学生的作品、班规、班训悬挂等。以及绿色植物的衬托、扫除用具的摆放、
二、学校文化(软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东西不能替代的
1、深厚的学校的文化内涵。建校对学生的影响很大。
2、优良校风。让学生在优良的校风中得到文化的浸润,班级良好的学风等
3、严谨的校园管理。给学生井井有条的印象。都说身教胜于言教,老师严谨的教风、良好的垂范给学生无形的榜样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