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升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效果
什么是现代教育技术呢?现代教育技术是把现代教育理论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的现代教育手段和方法的体系。包括以下三个方面:教育教学中应用的现代技术手段,即现代教育媒体;运用现代教育媒体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方法,即媒体教学法;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的系统方法,即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信息的产生、选择、存储、传输、转换和分配的过程。多媒体教学指的是信息载体,可以使文字、图片、声音、动画等多种载体的集合。多媒体技术是对多媒体进行交互式整合的技术,集计算机技术、音像技术和通信技术为一体,具有良好的集成性、交互性、控制性,它增强了信息对于人刺激的程度和广度,充分调动起人的视觉感官,使他们同时工作,从而扩大了人对信息的摄入量。简单的讲,就是运用录音、录像、投影、幻灯、电影、多媒体电脑等视听设备铺助教学。信息技术正是指用于上述一系列过程的各种先进技术的应用,包括微电子技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
和远距离通讯技术等方面。把这些技术引入到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大大提高信息处理的能力,即大大提高教与学的效率。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音乐教学理念的改变,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方法和手段有了长足的发展。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支持音乐教学设计、互动、分析与评价,进而支持教学过程。
一、借力科技,运用多媒体,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
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这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传统的教学形式注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讲的津津有味,学生听的昏昏欲睡。而多媒体教学系统通过声、光、电的结合,为学生展示文字、图片,播放音乐、声音、动画,用更直观、形象、生动的方法,代替教师传统板书和挂图展示等手段,为学生传授音乐知识。多媒体资源要根据本节教学内容应用选择最佳的时机,这样能够增加教学内容的吸引力,调动学生的学习愿望和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多媒体为音乐教学提供强大的表现力和多姿多彩的教学形式,为学生设置适当的情境,使他们身临其境的感受古今中外的风土人情和世间万物,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活泼生动的教学形式,为音乐的情感和审美提供条件和环境,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例如:在教学人音版16册第六单元的《红色娘子军》一课时,运用多媒体播放舞剧《红色娘子军》。大屏幕出现了翩翩起舞的娘子军画面,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芭蕾舞剧,更直接更直观的欣赏作品,感受音乐的美和表现的情,激发学习的兴趣。我发现学生这时候个个都瞪大眼睛看着多媒体的屏幕,生怕漏掉一个细节。这时候我也乘热打铁,运用多媒体播放芭蕾舞的基本步骤,而他们自然而然就想学学了,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和动机,为音乐教学做了很好的服务。又如:在教学人音版15册第三单元的《唱脸谱》一课时,运用多媒体播放京剧的行当生、旦、净、末、丑角色的脸谱,向学生展示了生动活泼、色彩鲜艳、声情并茂的京剧脸谱和脸谱所刻画的人物性格特征,使抽象变得具体,复杂变得明了,不见变得可见,学生再也不会似懂非懂、朦朦胧胧了。让学生了解脸谱是中国传统戏曲中的一种独特的化妆艺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音乐的教学活动提供了有利的服务。又如:在教学人音版13册第一单元的《七子之歌澳门》一课时,运用多媒体请同学们看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大型电视专题片《澳门岁月》中的主题曲《七子之歌澳门》。片中担任领唱的年仅七岁的澳门小姑娘容韵林的那双充满童真的眼中仿佛注视着400年的澳门沧桑,荡漾着澳门同胞的炙泪深情,她的演唱深深打动了亿万炎黄子孙的心,牵动着全世界正直善良的人的心。闻一多先生创作的七子之歌抒发了爱祖国、爱人民的主题。运用多媒体,学生更能很好的理解如今爱的内容更宽泛,意义更深远。
Ⅱ 现代教育技术如何用于音乐教学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现代教育技术,尤其是多媒体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由于多媒体技术的介入,小学音乐教育教学方式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促使其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有助于创设丰富的课堂情境,还有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理解音乐的能力。因此,教师们也越来越喜爱和信赖多媒体技术。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调动人的各种感官机能
我们可以通过三张表格来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巨大功效。
表1为人通过各种感官获得知识的比率
感官
视觉
听觉
触觉
嗅觉
味觉
比率(%)
83
11
1.5
3.5
1
表2为听觉与视觉的注意集中比率
感觉
注意集中比率(%)
听觉
54.6
视觉
81.7
表3为人获得知识的记忆保持比率
感官
记忆保持比率(%)
三小时后
三天后
只用听觉
只用视觉
视听并用
60
70
90
15
40
75
多媒体技术是视频图象、音响、图形和文本借助于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而实现的有机结合。教学中,通过语言、图象和声音的同时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让他们左右脑并用,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从而使学生的听、唱、看等综合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兴趣和动机是学生学习的源泉。多媒体课件恰恰就是集多种优秀的教学手段于一身,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角色,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学习,从而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如,在教学《乃哟乃》这首歌曲时,我邀请学生一起观看课前在网上搜集整理的土家族的资料:他们的服饰、住房、生活习俗等,更重要的是介绍了重要节日——社巴节上的歌舞场面,让学生跟着录像中的土家族人学跳摆手舞。在短短的几分钟时间里,通过多媒体以艺术的手法,使学生对土家族这个神秘的民族有了一定的了解,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声、文、画、像的结合,提高了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
多媒体教学信息都是由教育专家以及计算机技术人员共同研发的,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成功的教学经验于一体。同时保证了图象与声音的高清晰、高保真,因此也是上好音乐欣赏课的前提。
例如,在欣赏《森林的故事》时,随着音乐的进行分别出示以下几段动画:1、早晨,寂静的森林里,小动物们还在甜甜的睡梦中。伴奏音乐为《苗岭的早晨》的引子部分。2、随着音乐变得逐渐欢快、热烈,小动物们也一个一个醒来,他们欢快的跳着舞、唱着歌,森林中充满了欢笑声。3、突然,音乐变得恐怖,伴奏音乐为《不得了》,动物们听到了伐木的电锯声,以及突如其来的森林火灾,它们四处逃窜,无家可归。森林里再也没有了欢笑声,只听到悲哀的哭泣声。4、少先队员植树来了,动物们感到非常吃惊,它们躲在远处悄悄的看着,慢慢地靠近少先队员们。伴奏音乐为《少先队员植树造林歌》,森林的上空回荡着少先队员们愉快的歌声。5、森林又恢复了以前的样子,瞧,动物们正在狂欢呢。伴奏音乐为《快乐的大熊猫》。最后,大屏幕上出现了一句醒目的口号:“让我们行动起来,创造一个和谐、绿色的家园!”
在欣赏过程中,从美的享受到心灵的陶冶乃至情感的振荡升华,使学生们得到了完整的体验,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提高了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理解,同时,更使学生从心灵深处受到了一次思想品德的教育。
四、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音乐教学的最优化
虽然,多媒体技术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它也不是万能的,要充分发挥其作用,在使用过程中必须正确对待。
1、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不能喧宾夺主。音乐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它讲求以情动人,因此教师必须能够对学生在活动中表露的情感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而这些,多媒体技术是不可能胜任的,也就不可能取代教师的主导地位。
2、音乐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多媒体技术为音乐教学注入了活力,同时也使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许多教学难点迎刃而解。可是,如果教师盲目、机械地套用它,就会成为教学干扰源,因而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不但要提高音乐理论知识和教学水平,还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能熟练运用多媒体技术,并能学会制作多媒体课件。这样就一定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艺术和技术的优点,成为一名与时俱进的音乐教师。
一、巧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音乐形象是比较抽象的,我们的教育对象——小学生,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是好奇、好动、模仿力强,是属于多种感官综合运用的时期,他们的思维方式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如果还继续停留在传统以听为主的教学模式,学生对音乐形象的初步联想就难以得到深化和发展,学生对学习音乐就容易失去兴趣,音乐教学质量也难以得到提高!因此,在教学中根据教学的需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创设一个形象逼真、色彩缤纷、能动能静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器官,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唱歌曲《摇篮曲》时,首先让学生说说妈妈是怎样哄小宝宝睡觉的,使学生对音乐形象和情绪有了初步的认识,再利用多媒体播放妈妈哄小宝宝睡觉的画面,配上摇篮曲的音乐,使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兴趣盎然,并且童心大发边轻声演唱歌曲边模仿妈妈哄小宝宝睡觉的动作,感受催眠的风格特点,使原来单一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充满了趣味性。再如:在聆听《小天鹅舞曲》时,为了让学生体会乐曲表现的那种活泼欢乐的情绪,以及诗一般的情趣,画一般的意境,巧用多媒体播放芭蕾舞配上音乐,视听结合,营造一个如临其境的欣赏环境,从而更好地理解乐曲表现的情绪和形象,使学生的审美体验推向高潮。
二、巧用现代教育技术渗透多元化文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以往音乐教材的视角只是单纯从音乐到音乐,很少从文化的角度去思考。近年来,已重视从音乐文化上去开拓,强调了音乐与人、音乐与社会、音乐与民族、音乐与大自然的联系,还强调与文学、历史、地理、民族、宗教、哲学等其它学科的联系,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质。例如:学习中国民歌时,每个民族的文化如:民族风情、语言、建筑、服饰、歌舞等就各不相同,许多文化都在音乐中渗透。在教学中如果只是老师用图片、语言等方式教授,是难以达到教学目的的,而巧用多媒体把这一民族的各种文化资料做成课件,直观具体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去感受、体会,既自然又真实,学生既学会了歌曲又了解了这个民族,更重要的是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例如:在教歌曲《多么快乐 多么幸福》时,把藏族分布的地理位置.和西藏的自然风光:雪山高原、建筑、服饰、歌舞、风俗等资料运用多媒体展现出来,让学生充分了解藏族的文化,加深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使音乐情感与艺术形象完美的结合起来,学生表现歌曲时就容易得多了。这样学生不仅仅是学会了这首歌,还对藏族的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达到了教学目的。
三、巧用现代教育技术突破教学难点,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果
心理学家认为:动态刺激比静态刺激给人的印象也最深刻。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把学生难懂的知识直观的显示出来,化难为易,达到良好的效果。例如: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聆听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儿歌,童谣及乐曲片段,感受不同风格的音乐和音乐强大的表现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聆听习惯以及鉴赏音乐的能力。它涉及的内容很多,有曲艺、戏曲欣赏、中、外歌曲欣赏和器乐欣赏等。在器乐欣赏中,包括西方的管弦乐和中国民族管弦乐;在民族乐器合奏中,又涉及到吹打乐和丝竹乐等5个主要乐种,在乐曲中,还涉及到古今中外几十种乐器的音色等。如何让学生记住这些众多的乐器以及辨别它们的音色呢?又如何获得最佳的欣赏效果?最好的手段也是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把这些资料直观展现出来,就能有效地解决了难点。例如:在聆听民族管弦乐《丰收锣鼓》时,需要学生认识中国民族乐器并能听辩这些乐器的音色,而学校不可能全都配置这些乐器,老师也不可能都会演奏。在教学中,如果老师只是单纯地结合图片讲解,就显得比较枯燥,但是,把这些乐器制成课件利用动画形式进行讲解、演示就生动得多了,并剪辑乐队演出时的片段,效果就更好了。学生就能把乐队演奏时的规模阵容、乐队的各种乐器及乐器的音色特点,演员的服装道具,表演时的动作表情,指挥的风格手势,音乐的情感形象等看得明明白白,听得清清楚楚。又例如:《如今家乡山连山》是一首两声部歌曲,虽然比较简单,但是两声部的歌曲学生接触得比较少,为了让学生唱准节奏、音高并能做到两声部的声音都唱得和谐,运用多媒体把两声部用不同颜色显示在屏幕上,再用录音软件分别把两个声部的伴奏录制下来。教学时,唱到哪个声部就播放那个声部的伴奏,并且把歌曲中的力度记号和速度记号设置为“移动播放”来提醒学生,帮助学生更快地唱好歌曲、掌握歌曲,化烦为简,化难为易,突破了教学难点;既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又获得了美好的艺术享受,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四、巧用现代教育技术挖掘歌曲的音乐素材,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高尚情操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现代教育技术,尤其是多媒体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由于多媒体技术的介入,小学音乐教育教学方式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促使其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有助于创设丰富的课堂情境,还有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理解音乐的能力。因此,教师们也越来越喜爱和信赖多媒体技术。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调动人的各种感官机能
多媒体技术是视频图象、音响、图形和文本借助于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而实现的有机结合。教学中,通过语言、图象和声音的同时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让他们左右脑并用,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的听、唱、看等综合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兴趣和动机是学生学习的源泉。多媒体课件恰恰就是集多种优秀的教学手段于一身,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角色,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学习,从而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三、声、文、画、像的结合,提高了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
多媒体教学信息都是由教育专家以及计算机技术人员共同研发的,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成功的教学经验于一体。同时保证了图象与声音的高清晰、高保真,因此也是上好音乐欣赏课的前提。
四、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音乐教学的最优化
虽然,多媒体技术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它也不是万能的,要充分发挥其作用,在使用过程中必须正确对待。
1、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不能喧宾夺主。音乐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它讲求以情动人,因此教师必须能够对学生在活动中表露的情感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而这些,多媒体技术是不可能胜任的,也就不可能取代教师的主导地位。
2、音乐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多媒体技术为音乐教学注入了活力,同时也使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许多教学难点迎刃而解。可是,如果教师盲目、机械地套用它,就会成为教学干扰源,因而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不但要提高音乐理论知识和教学水平,还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能熟练运用多媒体技术,并能学会制作多媒体课件。这样就一定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艺术和技术的优点,成为一名与时俱进的音乐教师。
Ⅲ 小学音乐教学中常用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有哪些(十万火急)
音乐教学器材设备看下教育部02年《全日制小学音乐教学器材配备目录》 ,其他有幻灯机,书写投影仪(含银幕),移动式多媒体设备。
Ⅳ 如何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提高音乐课教学质量
由于信息技术的介入,教育教学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优化课堂教学是一有效途径,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合理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逐步引导学生在“听”中欣赏音乐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运用多媒体丰富的音响效果,能辨别音的高低、长短、强弱, 能知道自己或别人唱得是否正确。所以,通过听可以帮助学生欣赏音乐。信息技术与音 乐教学的整合应强调适时性、有效性。有的课堂片面追求多媒体的使用率,追求展示信 息技术的高超水平,而忽略了自身学科的个性特点。在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的整合试验 中,我发现信息技术只有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应用,才能发挥其魅力。在教学中,首先, 我选择他们在幼儿园最喜欢唱的歌曲通过多媒体播放给他们听,使他们对过去的生活产 生美好的回忆。其次,选择他们喜欢听的小学生歌曲,使他们对小学音乐课产生浓厚的 兴趣。最后,让他们在每节课剩余时间欣赏一首儿童动画片的音乐画面,使他们感觉到 没有上够音乐课,盼望下节音乐课早日到来。信息技术在欣赏课中的应用体现在课堂上 学生的操作学习。传统的欣赏课往往是由教师根据教材或教学目标,选择一定的曲目让 学生进行欣赏,学生在欣赏曲目前就已处于一个被动的,接受型的听众位置上。而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活动,则能使学生进行以即兴式自由发挥为主要特点的探究活动, 特别是在进行浏览性欣赏与增大课堂容量的教学活动中。
如在课例《音乐中的动与静》 的教学中,在教师举例使学生感受了音乐中的动与静之后,学生便根据自己的音乐体验, 即时在因特网上搜寻两首表达音乐中的动与音乐中的静的曲目,同时将自己的收集成果 展示给全班欣赏。这样,不仅即时反馈了学生对音乐中的动与静的理解,同时还培养了 学生收集信息,筛选信息的能力,也使学生从一个被动接受者转化为一个主动学习者, 更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欣赏了许许多多的曲目,使课堂容量在不知不觉中大大的增加了。 二、合理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优化音乐课堂教学。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主要是对形象具体,形式新颖的事物引起好奇。多媒体课件能 将文字、图像等直观地展示出来,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丰富多彩的教学 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器官,把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审美体验推向 高潮。 例如,在教授唱游课《两只小象》时,由于很多学生没有看到过大象,为了让他们 更好的理解想象歌曲的音乐形象,可将歌曲和有关大象的画面剪辑成小影片,课前在大 屏幕上循环播放,让学生合着音乐,看着画面,律动进课堂。憨态可掬的大象在小河边 一下就吸引了学生,使学生情不自禁的萌发了学习这首歌曲的兴趣。学会唱后,可以利 用“附件”中的“录音机”将学生的演唱配上伴奏录下来,然后播放,全班欣赏,使学 生享受到参与音乐活动的快感,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参与意识和表现欲望。
2、直观形象、突破难点 在教学中通过多媒体的手段可恢复其鲜活的面目,变得有声有色。采用CAI 动态图 像演示,利用其文字的闪现、图形的缩放与移动、颜色的变换等手段,容量大、速度快、 效果好,不仅能把学生难懂的知识直观的显示出来,而且有较强的刺激作用,有利于促 进学生的知识建构。
三、合理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培养学生能力。
创设音乐情境,启迪学生欣赏美 欣赏美是审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份。一切审美活动都是从对于美的形态的直接感受 开始的。因而,只有能够感受美和欣赏美,才能理解美,进而发展想象美与创造美。 音乐教学过程中要经常有意识地引人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和形象生动的具体场面,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以实物演示情景,以图画、录像,多 媒体再现情景,以音乐渲染情境,以表演体会情景,以语言描述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 情感,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在中外历史上有许多 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艺术家以及科学家都很重视欣赏美,而且无不具备相 当高的艺术欣赏能力。感受美与欣赏美能活跃人的思维,启迪人的智慧,促进人的灵感 与顿悟,有利于发挥人的创造才能。因此,启迪与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美的能力,不但能 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更有助于发展他们的创造才能。 信息网络的多媒体优势,能为音乐教学创设形声兼备的音乐情境,全面增强音乐的 时空效应,唤起学生的美感,提高他们欣赏美的能力。
例如:《鸭子拌嘴》是一年级上 学期教学的一首民间吹打乐曲。通过合奏刻划了一群鸭子嬉戏“拌嘴”的活泼可爱情境, 以启迪学生欣赏美的能力。但光用录音播放这首乐曲的话,很难欣赏到它美的所在,并 可能抑制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实现教学要求。为此,我多方收集有关的音乐资料,编 制成多媒体网络教学课件。用图文并茂、形声同步的方式去启迪学生的欣赏能力。课一 开始,先让学生进行最简单的交互学习。学生操作鼠标,从计算机屏幕上先认识大小镲、 串木鱼等有关打击乐器的外形特征,再分别听辨它们的音色。然后了解刮击、点击、轮 击等表演技巧和产生不同的音色。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集中欣赏乐器的合奏表演。乐曲 一开始,屏幕上就呈现出活生生的几只个性鲜明、十分可爱的卡通鸭子形象。乐曲和画 面结合,表演了各种熟练的演奏技巧。如时而刮击、轮击;时而打镲叶、敲镲音乐学科 与信息技术整合的一点体会。
信息技术在主题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主题课中的应用体现在课前。学生通过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因特 网,对教师所指定的主题及范围进行搜索,从而获得主题的多种方面的相关知识,为上 主题课贮备书本以外的知识。这样,学生不仅能实现“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式学习, 更能在课堂学习中实现“师生互动,学生互教”式学习。
Ⅳ 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应用到了哪些教育技术
基础性教育技术装备主要包含理科实验室、图书馆(室)、劳动技术教室和科技活动室、音专体美属卫类专用功能室(馆)和文科类专用功能室等,现代化教育技术装备是指应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现代通讯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不断优化配置各科先进实验(训练)仪器设备的过程。除了在上述基础性专用功能室(馆)装备现代化仪器设备以外,主要应建配语言教室、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演示教室、视听阅览室、软件制作室等专用功能室和校园广播、校园通讯、校园闭路电视、校园计算机网络等系统。涞源:温州教育网
Ⅵ 帮帮我找答案啊!!
第一部分 音乐基础理论知识
(一)基本乐理
1.熟练掌握五线谱和简谱的记谱法。
2.掌握节拍、节奏、速度、力度等音乐基本要素及音乐常用记号。
3.掌握音程、和弦的概念、构成和识别原位和弦与转位和弦。
4.懂得大、小调式和中国民族五声调式。
5.懂得转调、移调。
(二)基础和声
1.掌握Ⅰ、Ⅳ、Ⅴ级三和弦及其转位和弦的连接。 2.掌握属七和弦及其转位和弦的应用。 3.懂得终止的类别和应用。 4.能运用适当的和弦为小学音乐教材的歌曲编配伴奏。
(三)艺术概论
1.了解艺术的本质、特征。
2.懂得艺术的社会功能。
3.掌握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和审美心理。
4.了解艺术家的生活经历与艺术创作之间的关系。
(四)儿童歌曲创作
1.了解儿童歌曲的基本特点和常见的体裁。
2.了解歌曲的旋律与歌词关系;掌握歌曲的旋律进行特点、节奏表现特点和基本调式规律。
3.掌握儿童歌曲主题写作、发展手法以及基本创作规律。
(五)中国民族民间音乐
1.掌握民间音乐的概念、特征及分类。
2.懂得汉族民歌的体裁类型、特点;了解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民歌与歌舞音乐的特点。
3.懂得说唱音乐的种类及唱腔的主要特征;了解南、北方主要曲种的概况。
4.了解戏曲音乐的种类;熟悉京剧的主要声腔及代表性剧目。
5.掌握四大类民族乐器的主要乐器及其代表曲目。
(六)音乐欣赏与音乐史
1.音乐欣赏基本知识
(1)掌握音乐的基本表现要素。
(2)掌握中西乐器的分类及主要乐器;熟悉常见乐队的类型。
(3)了解常见声乐作品及器乐作品的体裁。
(4)了解一段曲式、二段曲式、变奏曲式、回旋曲式、奏鸣曲式的曲式结构。
2.中国音乐简史与作品欣赏
(1)了解远古、夏商时期的主要乐器。
(2)了解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和音乐教育。
(3)懂得汉乐府及代表人物;了解汉代鼓吹乐、相和歌。
(4)了解隋唐时期的音乐特点;懂得隋唐时期的主要音乐家及其音乐成就。
(5)了解宋元时期的音乐特点及主要音乐形式;了解元杂剧的代表剧作家及其代表作品。
(6)了解明清时期的音乐特点;掌握四大声腔;了解昆曲的形成及发展。
(7)了解民国时期学堂乐歌的产生与发展、主要音乐家及其代表作品;了解民国时期的主要作曲家及其代表作品。
(8)了解中国歌剧的产生、发展及其代表作品。
3.外国音乐简史与作品欣赏
(1)懂得古希腊的代表性乐器。
(2)懂得中世纪音乐风格;格利高利圣咏及其形式。
(3)了解文艺复兴时期音乐特征;了解德国宗教音乐改革。
(4)了解巴洛克时期的音乐风格;了解歌剧的产生背景;掌握该时期的主要作曲家及其代表作品。
(5)掌握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特征;熟悉该时期的主要作曲家及其代表作品。
(6)掌握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特征;熟悉该时期的主要作曲家及其代表作品。
(7)懂得民族乐派音乐创作特征、主要作曲家及其代表作品。
(8)了解二十世纪印象主义音乐的特征、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第二部分 小学音乐课程与教学论
1.理解和掌握《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1-6年级)。
2.了解当代著名的音乐教育体系。
3.掌握小学音乐教学原则和主要的教学方法。
4.掌握小学音乐教学中常用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
5.掌握音乐教学评价的原则、内容以及评价的方式与方法。
6.熟悉小学音乐教材,采用科学的音乐教学策略进行教学设计。
7.了解小学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Ⅶ 小学音乐教学中常用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有哪些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极大地扩展了音乐教学的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在音乐教育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教师应努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资源宽广等优点为教学服务。”那么,在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音乐课堂应该如何正确运用多媒体技术,使其充分地为课堂教学服务。 一、恰当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兴趣。
音乐课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是实现形象教学、寓教于乐的最好选择。它能清晰、生动、形象地展示音乐的特点,从而改变学生学习的单调性,使学生在欢乐愉悦的形式和气氛中得到知识,还能形象地表现出语言难以描摹的情境。如在讲《两只小鸟》一课时,我是这样导课的。首先我用多媒体播放了小鸟清脆的叫声,同时,屏幕中出现了两只正在站在树枝上的小鸟。我于是借机问:“这两只小鸟在干什么呢,小朋友你们想知道吗?”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想!”就这样,在接下来的听一首歌这一环节中学生很自然的融进歌曲中。又如在导入
新课时,用流动的画面来体现教学意图,创设出绚丽多彩、声情并茂的环境,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及享受,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例如,我在新授《柳树姑娘》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的(用课件展示):寒冷的冬天过去了,春姑娘来了,飘逸的长裙播洒着滋润万物的雨露,枯黄的小草冒出了嫩芽,花儿露出了久违的笑脸,池塘里的冰融化了,干枯的柳树抽出了嫩枝,就像是春姑娘的一头秀发,在春风中飘动„„同时,播放出欢快的鸟叫声,使声音与画面融为一体,营造出这首儿歌所描绘的意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在孩子们动脑、动手,不断想象、创造中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在动画与音乐融合的同时,也把春天的美好融入孩子们的心中,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演唱这首歌曲的浓厚兴趣。
二、恰当运用多媒体,解决教学难点。
当前小学音乐教学所追求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审美力、表现力及创造力。计算机多媒体教学以其独特的功能,把抽象的音乐理论形象化,使虚幻的音乐形象变的直观具体,更好地突出了教学的重点。如:学唱歌谱,只要
点击鼠标,学生就能轻声跟着电脑录音哼唱,学起来既快又准。部分难点节奏,点击鼠标,难点界面放大,重点进行训练。“休止符”及“换气符号”都事先用醒目的色彩标出,引起学生的注意。这些平时被视为棘手的教学难点,通过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的有的放矢地的再现,由远及近,化繁为简,化深为浅,变得形象直观,通俗易懂,节省了大量的教学时间。 三、恰当运用多媒体,领略音乐美。
音乐是一门融思想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学科,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是音乐教学重要的任务。因此,教师在向学生传授音乐知识,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音乐创造能力的同时,必须有机地融进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如在唱歌教学中,通过多媒体素材的组合、融入,生动直观地表现歌曲所描绘的美丽的自然风光、多彩的活动场景„„,让学生在看与听的同时也得到美的体验。例如:教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假若由教师范唱,无论唱得有多好,也仅仅是独唱,怎么唱都唱不出合唱的效果。我播放了少儿合唱团演唱的《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让大家欣赏。雄壮、有力的歌声和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少
先队员敬队礼等画面让学生充分体会了国旗的神圣,队礼的庄严,少先队员的自豪,让歌曲充满了丰富的情感,让学生有直接的感知,能轻易地去认识和理解音乐。通过欣赏,再来演唱这首歌,学生的情绪、咬字吐字、节奏的把握等等,都令人满意。省去了很多老师讲了,学生也未必理解的尴尬,对歌曲的教学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也是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如在上《小雨沙沙》一课时,先播放一段雨声沙沙的录音,学生听声音画画面,接着播放这首歌的旋律,在欢乐的音乐声中,教师再用动画展示出一颗颗种子发芽,生根,长出绿油油的叶子,这样,新歌的意境全部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学生通过听音乐——看画面,再看画面——听音乐,深刻地理解和掌握了词意,同时也培养了视觉和听觉的感受力。学会了唱这首歌曲,再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肢体动作表现种子的发芽、生根、长叶。这一教学设计,不仅培养了学生对音乐主题、旋律、节奏的感受力、鉴赏力和表现力,实现了音乐与其他学科综合,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艺术创新的能力。 四、恰当运用多媒体,提高学生积极性
Ⅷ 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主要包括什么
基础性教育技术装备主要包含理科实验室、图书馆(室)、劳动技术教室和科技活动回室、音体美卫答类专用功能室(馆)和文科类专用功能室等,现代化教育技术装备是指应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现代通讯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不断优化配置各科先进实验(训练)仪器设备的过程。除了在上述基础性专用功能室(馆)装备现代化仪器设备以外,主要应建配语言教室、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演示教室、视听阅览室、软件制作室等专用功能室和校园广播、校园通讯、校园闭路电视、校园计算机网络等系统。涞源:温州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