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包括哪些
(一)举止文明的习惯 举止是指一个人在活动中的姿态。它包括站立、行走、就坐、手势和表情等。文明的举止是一种修养,是一种财富。 细化目标: 1、热爱祖国,升国旗奏国歌时自觉肃立。2、见到老师、客人主动问好。3、自觉使用 “请”、 “您好”“谢谢”、 “对不起”、 “再见”等礼貌用语。4、在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要微笑着向别人致谢。5、向别人请教,态度要诚恳。6、不打架,不骂人,公共场所不喧哗。7、不给同学起绰号,不歧视身体有残疾的同学。8、当同学答错问题时,不起哄、不嘲笑。9、集合做到 “快、静、齐”,观看比赛文明喝采。 (二)诚实守信的习惯 一个人来说, “诚实守信”既是一种道德品质和道德信念,也是每个公民的道德责任,更是一种崇高的 “人格力量”。 细化目标: 1、诚实守信,说了就要努力去做。2、答应的事确实难完成的,应向对方说明原由,用诚挚的态度向对方表示歉意。3、借了别人的东西要按期归还,说话要算话。 (三)尊重他人的习惯 要想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与受人尊重一样,尊重他人是我们的需要。 细化目标: 1、耐心听他人说话,不随便打断他人说话。2、用心听对方说话,不要一边听一边考虑自己的事。3、听到别人的批评时,不要激动,平静地听他把话说完。4、不打扰别人的学习、休息、工作和生活,一旦妨碍了他人要及时道歉。5、未经允许,别人的东西不乱动。 (四)守时惜时的习惯 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从小懂得 “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效率”,从小养成守时惜时的良好习惯。 细化目标:1、晚上按时睡觉,早上按时起床。2、放学后按时回家,不在马路上溜达玩耍。3、回家后,马上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当天事当天毕。4、做事有计划,不盲目、不拖沓。 (五)懂得感恩的习惯 学会感恩是人性的体现,懂得感恩是责任的要求。懂得感恩已成为时代的呼唤,只有懂得感恩,才会懂得付出,才会懂得回报。 (六)勤俭节约的习惯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目前培养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刻不容缓。 (七)遵守秩序的习惯 规则和秩序是社会公共生活中的基本准则。没有秩序任何集体活动都无法开展。 (八)勤于动手的习惯 自己动手可以提高学生自理自立能力。 (九)锻炼身体的习惯 健康的身体,是学习、工作、成才的基础。锻炼身体不但能让身体结实健康,还能磨炼人的意志。 (十)讲究卫生的习惯 讲究卫生是每一个人应有的生活习惯。在现代社会中,小学生养成讲究清洁卫生的好习惯特别重要。它是一个人文明的表现,既体现了良好的个人面貌,又包含了对他人的尊重。
2. 需要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方面的小故事
明朝著名文学家张溥,有一个闻名四方的“七录书斋”,关于这个书斋,还有一个小故事呢。
张溥的天资并不聪颖,尤其是记忆力很差,读过的书转眼就忘了。但他是个有志气、有毅力的人,他知道自己的记忆力不如别人,并没有垂头丧气,而是想尽办法去克服这个缺点,心想:别人读一遍,我读十遍还不行吗?所以,每天放学后,别的小孩都出去玩了,他还在大声地背诵着课文,坚持练了一段时间后,的确有了不小的进步,这让他感到十分的高兴。
一天上课,老师让张溥起来背诵一篇课文。他开始几段背得还比较流利,可一会儿就背不出来了。老师很生气,就用戒尺狠狠地打了张溥的手心,并罚他把这篇课文抄写十遍。第二天,张溥把抄好的课文交给老师,老师又让他重新背诵,没想到全篇课文竟顺利背完了。老师十分满意地点了点头。
于是张溥想:“怎么我突然会把这篇文章背得这么熟呢?是不是昨晚抄写了十遍的缘故呢?”他决定用当天的作业再试一试。回到家中,他先把课文通读一遍,然后就开始抄写,他一边写,一边在心里默读。当抄到第五遍时,已基本能背诵了。抄到第七遍时,他感觉到自己已全部领会了课文的含意,并能熟练地背诵了。他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地跳了起来:“原来真是‘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呀!”就这样,张溥终于找到了提高自己记忆力的有效方法。
从此之后,不管是烈日酷暑,还是寒冬腊月,张溥都坚持不懈地抄书。后来,他成为很有名望的文人。为纪念他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张溥就把自己的书房取名为“七录书斋”。而这个书斋也因张溥的名声和作品,以及他独特的学习方法而扬名天下。
3. 小学生行为习惯
一、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升国旗、奏国歌时要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
二、尊老爱幼,友爱同学,平等待人。主动帮助有困难的人和残疾人。要尊重他人的民族习惯。
三、尊敬师长,见面行礼,主动问好,要用尊称,不直呼姓名。
四、孝敬父母,关心父母身体健康,主动帮助父母做事。听从父母和长辈的正确教导,外出或回到家要打招呼。
五、待人有礼貌。说话文明,讲普通话,会用礼貌用语。到他人房间要先敲门,经允许再进入。不打扰别人的工作、学习和休息。不打架,不骂人。
六、对外宾有礼貌,热情大方,不围观尾随。
七、诚实,不说谎话,知错就改。答应别人的事要努力做到。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借东西要还,损坏公物要赔偿,拾到东西要归还失主或交公。
八、爱惜粮食,爱惜学习、生活用品,不挑吃穿,不乱花钱,节约水电。
九、穿戴整洁。经常洗澡,勤剪指甲勤洗头,早晚刷牙漱口,饭前便后洗手。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
十、按时作息。上学不迟到、不早退。不逃学,有病有事不能到校要请假。放学后按时回家。
十一、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上课专心听讲,大胆发言,不懂就问,发言先举手,回答问题声音响亮。课间做有益的游戏。
十二、课后认真复习,按时做作业,书写工整,卷面洁净,独立完成。考试不作弊。
十三、积极参加有益的文化体育活动,认真做广播体操和眼睛保健操。读写姿势正确。
十四、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劳动,认真做值日,保持教室、校园整洁。
十五、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衣物用品要摆放整齐,学会收拾房间、洗衣服、洗刷餐具等家务劳动。
十六、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走人行横道,不违章骑车。不在公路、铁道、码头玩耍和追跑打闹。
十七、乘公共车、船时主动购票,主动给老幼病残让座。遵守公共场所秩序,出入时不拥挤,观看演出时不随便走动,保持安静,演出结束时鼓掌致谢。
十八、爱护公共财物,爱护花草树木和庄稼,保护有益动物。不在课桌椅、建筑物和文物古迹上涂抹刻画。
十九、注意安全,不玩火,不做有危险的游戏。
二十、要看有益的图书、报刊、录像。不吸烟、不喝酒、不赌博、不参加封建迷信活动。遇到坏人坏事主动报告,敢于斗争。 PS: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三字歌) 升国旗要敬礼唱国歌要肃立:尊长辈爱幼小孝父母遵教导;
会使用文明语遇外宾要知礼;帮残疾乐助人不打架不骂人:
要诚实不说谎损公物要赔偿;捡东西要上交借东西要归还;
不挑吃不挑穿惜粮物节水电:爱整洁常洗澡勤刷牙习惯好:
不旷课不迟到对老师有礼貌:上课时用品齐敢发言多动脑;
做作业写工整按时完卷面净:广播操要做好炼身体争达标:
广播操做眼操三个一要做到;集合时快静齐做值日要积极;
自己事应自理家务活要学习:衣和物放整齐学做饭会洗衣:
过马路走横道乘车船要买票:买东西按秩序看影剧不吵闹;
爱益鸟护庄稼爱花草;迷信事要反对坏书刊不去瞧;
不能沾不玩火防危险;好与坏要分清坏行为敢斗争;
有教养益终生。
4.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有哪些
首先可以发动学生自我监督,互相监督。我校前些天已经成立了日常行为规范督导队,协助值日生在校内维持学习及活动秩序,监督环境卫生。学校给督察队准备了流动的行为规范记录本,在小店、食堂和操场三个人流量比较多的公共场地监督学生的卫生习惯,违纪学生的名字和班级将被记到本子上,并将这个计入到文明班级竞赛计分中,充分发挥学生监督的积极性,其角色由被监督者变为监督者、管理者,主人翁意识加强,学生在监督他人的同时,实现了自我监督。
其次要增进与家长的交流,共同促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家庭教育非常重要,父母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的教育的效果。人在成长过程中,必然受到来自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影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是教育的三种基本形式,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都是这三种教育形式综合作用的结果,对于每一个人来说,这三种教育形式就像一座综合加工厂,缺少哪一道工序都不可能成为完美的人。 这三种教育中,家庭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的教育如果得不到家庭的配合,就很难实现它的教育目标。人们常说,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又是终身的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又是孩子的终身的老师。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家长都能自觉地承担起教育子女的责任,与学校取得密切的配合,从而在家庭中给孩子创造了良好的成长环境。现在我校也实施了家校联系本,增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学生的行为在家庭和社会中能得到有效监督和训练,并及时反馈给学校,家校合作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最后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同时,我们也要特别注意做好部分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工作,小学生的不良行为就其成因,不外乎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道德一直薄弱,经不起外界诱惑和缺乏良性教育环境,家庭朋友或外界环境因素影响等原因。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须对症下药,如我们采取“以导为主,导罚结合”的方式进行。引导学生认识到不良行为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形成犯错要改正的观念。
5. 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主题班会
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逸夫小学四年级(4)班
一、前言:
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
在新的学年里,我们将把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作为学校进行德育建设的有力切入点,以市局提出的“习惯养成双十条”为主要内容,从细节抓起,从现在做起,扎实有效地进行学生文明习惯养成教育。
1、什么是习惯?
习惯不是一般的行为,而是一种定型性行为。是经过反复训练而养成的语言、行为、思维等生活方式,它是人们头脑中所建立起来的一系列条件反射
从心理上来说,行为一旦变成了习惯,就会成为人的一种需要。当你再遇到这类情景的时候,不用过脑子就会这样做。如果不这样做,就会觉得很别扭。这说明行为已经具有了相对的稳定性,具有了自动化的作用。它不需要人们去监督、提醒,也不需要自己的意志去努力,是一种省时省力的自然动作,也就是平常说的“习惯成自然”。如:早晨起床你要刷牙,这种刷牙的动作只能行为,不能叫习惯。如果你起床后连想都不想,就自动拿起牙刷去刷牙,如果不刷牙就觉得嘴里特别扭,这种刷牙就变成了习惯。
2、培养好习惯的关键期:幼儿园和小学阶段。
小学阶段是培养习惯的关键期,一二年级又是最佳期。据研究发现,到了初中再培养习惯就难多了。一旦养成了不好的习惯,再想改正就难多了。
中国教育鼻祖孔子对从小养成习惯的重要也作了好的解释:“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从小养成良好习惯,优良素质便犹如天性一样坚不可摧。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曾说过,成功教育从习惯养成开始。教育的核心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学会做人。习惯是一个人存放在神经系统的资本,一个人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养成一种坏习惯,一辈子都偿还不清它的债务。 蔡元培先生也曾说过:“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则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是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美国著名哲学家罗索曾经说过:“人生幸福在于良好习惯的养成。” 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健康人格,而培养健康人格应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入手。小学生是养成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就要以多种有效的方式来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
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主要包含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两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提出十项要求,简称“习惯养成双十条”,具体内容如下:
(一)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内容
项目 意义 目标细化要求
1、学会倾听的习惯 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技能。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话,倾听同学的发言,就能积极地有效地参与学习过程,就能保证课堂活动有效地进行。 1、上课不做小动作,不玩玩具及学习用品,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2、认真倾听其他同学发言,看他们发言是否正确,有没有需要补充的。3、要倾听老师讲解,并按要求认真练习。
2、善于思考的习惯 善于思考,主要是指体现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方法、思维品质,它有利于提高学习质量,有利于培养人的能力,尤其是有利于增强人的发现、发明和创造能力。 4、上课专心听讲,认真思考,积极发言。5、善于发现,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不懂的问题要主动向教师请教。6、课前预习知识,不明白的问题提前做好标记。
3、敢于提问的习惯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能提出问题是主动学习的表现,是创新的开始。新课程教学尤其重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习惯。 7、勤于思考,敢于质疑,与人交流,不怕说错。8、发言时,站得直,口齿清,讲普通话,声音要洪亮。
4、与人合作的习惯 合作学习是21世纪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团队观念和交流能力,并在思想的碰撞中迸发创新的火花。 9、主动和同学、老师合作,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共同解决问题。10、与同学交流时,要尊重别人的意见和观点。
5、自主读书的习惯 阅读是文化积累和文化建构的重要途径,对人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1、养成边读边想、圈点勾画、写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注重知识的积累。12、乐于读书,愿意和书交朋友,养成阅读的好习惯。13、不阅读不健康书籍,不看不健康光盘,不浏览不健康网站。14、爱护书籍,不在公用书籍上乱写乱画。
6、认真书写的习惯 认真书写不仅能提高作业的准确率,而且对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养成认真负责的习惯有积极的意义。 15、读写姿势端正,会正确执笔,做到“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头,执笔处离笔尖一寸。16、书写端正大方,保持卷面洁净,不乱用涂改液和修正纸。文字和符号都要规范,格式要美观。
7、自评互评的习惯 在学习过程中,要逐渐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让学生学会激励性的评价,既会评价自己,又会评价别人。通过评价,引发学生对自己或他人的反思,达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目的。 17、在学习过程中,要逐渐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让学生学会激励性的评价,既会评价自己,又会评价别人。
8、搜集资料的习惯 搜集资料是一种基本的学习技能和习惯。 18、能利用查阅图书、上网浏览、实地考察、走访调查等渠道主动搜集与学习相关的材料,拓宽自己的知识面。19、对搜集的各种资料能进行分析、归类、整合。
9、动手操作的习惯 新课程特别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养成动手操作的好习惯。 20、学生能独立完成教科书上所要求的各类操作实验,操作步骤正确。
10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认真、独立、按时完成作业,是进一步理解、巩固深化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环节。认真、独立、按时地完成作业,对于培养学生的意志、学习态度乃至成人以后的劳动态度都具有一定的潜在影响。 21、能复习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认真完成并细心检查作业。22、注意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自己的各种能力。
(二)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内容
项目 意义 目标细化要求
1、举止文明的习惯 举止是指一个人在活动中的姿态。它包括站立、行走、就坐、手势和表情等。文明的举止是一种修养,是一种财富。 23、热爱祖国,升国旗奏国歌时自觉肃立。24、见到老师、客人主动问好。25、自觉使用“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礼貌用语。26、在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要微笑着向别人致谢。26、向别人请教,态度要诚恳。27、不打架,不骂人,公共场所不喧哗。28、不给同学起绰号,不歧视身体有残疾的同学。当同学答错问题时,不起哄、不嘲笑。29、集合做到“快、静、齐”,观看比赛文明喝采。
2、诚实守信的习惯 对一个人来说,“诚实守信”既是一种道德品质和道德信念,也是每个公民的道德责任,更是一种崇高的“人格力量”。 30、诚实守信,说了就要努力去做。31、答应的事确实难完成的,应向对方说明原由,用诚挚的态度向对方表示歉意。32、借了别人的东西要按期归还,说话要算话。
3、尊重他人的习惯 要想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与受人尊重一样, 尊重他人是我们的需要。 33、耐心听他人说话,不随便打断他人说话。34、用心听对方说话,不要一边听一边考虑自己的事。35、听到别人的批评时,不要激动,平静地听他把话说完。36、不打扰别人的学习、休息、工作和生活,一旦妨碍了他人要及时道歉。37、未经允许,别人的东西不乱动。38、学会保护自己的隐私,自己的家庭情况不能随便告诉别人。
4、守时惜时的习惯 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从小懂得“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效率”,从而养成守时惜时的良好习惯。 39、晚上按时睡觉,早上按时起床。40、放学后按时回家,不在马路上溜达玩耍。41、回家后,马上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当天事当天毕。42、做事有计划,不盲目、不拖沓 。
5、懂得感恩的习惯 学会感恩是人性的体现, 懂得感恩是责任的要求。懂得感恩已成为时代的呼唤,只有懂得感恩,才会懂得付出,才会懂得回报。 43、听从父母、老师的教诲,不顶撞父母、老师。44、体会父母、长辈的艰辛,主动给老人洗脚、捶背、夹菜等。45、主动替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46、孝敬父母,以优异的成绩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47、要尊重环卫工人、交通警察的劳动。
6、勤俭节约的习惯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目前培养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刻不容缓。 48、爱惜学习用品,不在课本上乱写乱划,不随便撕扯作业本。49、不随便向家长要钱,不乱花钱买零食、玩具等。50、珍惜粮食,不挑食,不浪费饭菜。51、节约用电、用水,做到人走灯灭,水龙头用后随时关紧开关。52、对自己、他人、集体的财物要爱护,轻开关门窗,轻拿轻放物品。不在桌子上凳子上乱写乱划乱贴。
7、遵守秩序的习惯 规则和秩序是社会公共生活中的基本准则。没有秩序, 任何集体活动都无法开展。 53、上下楼梯,轻声慢步,靠右边行。54、上下学排路队,红灯停,绿灯行,不乱穿马路,不在马路上追跑打闹。过路口,注意避让车辆。55、购物、上车时自觉排队,不加塞,集会时按指定位置就座。在公共场合遵守纪律,不大声喧哗。56、爱护学校、公园花草树木和公共设施,不乱踩绿地,不随手折花枝,不乱涂乱划。
8、勤于动手的习惯 自己动手可以提高学生自理自立能力。 57、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整理书包、收拾房间叠被褥,自己洗衣物。58、利人利已,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
9、锻炼身体的习惯 健康的身体,是学习、工作、成才的基础。锻炼身体不但能让身体结实健康, 还能磨炼人的意志。 59、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和课内外文娱、体育、科技活动,上好“两操两课”。60、学习运动常识,做好自我保护。61、在运动中要听从指导教师的安排,在活动中不做带有危险性的动作,不参加危险性较大的活动。
10、讲究卫生的习惯 讲究卫生是每一个人应有的生活习惯。在现代社会中,小学生养成讲究清洁卫生的好习惯特别重要。它是一个人文明的表现,既体现了良好的个人面貌,又包含了对他人的尊重。 62、勤洗澡洗头,勤剪指甲,勤换衣服,睡前刷牙、洗脸,指甲内无污垢,身体无异味。63、饭前便后洗手。64、定期整理和清洗书包。65、爱护环境,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杂物。见到废纸等垃圾物要主动捡起放到果皮箱里。66、不在墙壁上乱写、乱画、乱贴、乱挂。67、不吃变质食物,不喝生水。
三、习惯养成教育的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9月15日-9月30日):
1、召开全体教师会。由校长作报告,提高教师认识,在思想上统一。
2、召开学生动员会。学习市局提出的“习惯养成双十条”、《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生能背诵双十条内容,初步制定各班要达到的目标。
3、初步制定实施方案。学校在广泛征求全体师生合理化建议的基础上初步制定本校的实施方案。实施方案要针对市局提出的“习惯养成双十条”,每一条都要列出具体可行的内容,目标操作性要强。
4、教办根据各校情况统一制定全街道《圣城街道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实施细则》和《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记录簿》,下发学校,各校根据教办实施办法进一步修改、完善本校的实施细则。师生人人手中一份良好习惯养成标准,
5、发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让家长了解学生养成教育的内容,在认识上与教师保持一致,并与学校做好配合,以取得教育学生的最佳效果。
(二)分步实施、强化整改阶段(06年10月-07年1月):
时 间 习惯养成教育整改内容 习惯养成教育巩固内容
学习习惯 行为习惯 学习习惯 行为习惯
第六周 1、学会倾听的习惯 1、举止文明的习惯
第七周 2、善于思考的习惯 2、诚实守信的习惯 1、学会倾听的习惯 1、举止文明的习惯
第八周 3、敢于提问的习惯 3、尊重他人的习惯 1、学会倾听的习惯2、善于思考的习惯 1、举止文明的习惯2、诚实守信的习惯
第八周 1、对前段的整改内容进行检查评比。2、各班及学校召开交流会。
第九周 期中检测 1、学会倾听的习惯2、善于思考的习惯3、敢于提问的习惯 1、举止文明的习惯2、诚实守信的习惯3、尊重他人的习惯
第十周 与人合作的习惯 守时惜时的习惯 1、学会倾听的习惯2、善于思考的习惯3、敢于提问的习惯 1、举止文明的习惯2、诚实守信的习惯3、尊重他人的习惯
第十一周 自主读书的习惯 懂得感恩的习惯 1、学会倾听的习惯2、善于思考的习惯3、敢于提问的习惯4、与人合作的习惯 1、举止文明的习惯2、诚实守信的习惯3、尊重他人的习惯4、守时惜时的习惯
第十二周 认真书写的习惯 勤俭节约的习惯 1、学会倾听的习惯2、善于思考的习惯3、敢于提问的习惯4、与人合作的习惯5、自主读书的习惯 1、举止文明的习惯2、诚实守信的习惯3、尊重他人的习惯4、守时惜时的习惯5、懂得感恩的习惯
第十三周 自评互评的习惯 按规则行动的习惯 1、学会倾听的习惯2、善于思考的习惯3、敢于提问的习惯4、与人合作的习惯5、自主读书的习惯6、认真书写的习惯 1、举止文明的习惯2、诚实守信的习惯3、尊重他人的习惯4、守时惜时的习惯5、懂得感恩的习惯6、勤俭节约的习惯
第十三周 1、对前段的整改内容进行检查评比。2、各校及教办召开交流会。
第十四周 搜集资料的习惯 自己勤于动手的习惯 1、学会倾听的习惯2、善于思考的习惯3、敢于提问的习惯4、与人合作的习惯5、自主读书的习惯6、认真书写的习惯7、自评互评的习惯 1、举止文明的习惯2、诚实守信的习惯3、尊重他人的习惯4、守时惜时的习惯5、懂得感恩的习惯6、勤俭节约的习惯7、按规则行动习惯
第十五周 动手操作的习惯 积极锻炼身体的习惯 1、学会倾听的习惯2、善于思考的习惯3、敢于提问的习惯4、与人合作的习惯5、自主读书的习惯6、认真书写的习惯7、自评互评的习惯8、搜集资料的习惯 1、举止文明的习惯2、诚实守信的习惯3、尊重他人的习惯4、守时惜时的习惯5、懂得感恩的习惯6、勤俭节约的习惯7、按规则行动习惯8、自己勤于动手的习惯
第十六周 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自觉讲究卫生的习惯 1、学会倾听的习惯2、善于思考的习惯3、敢于提问的习惯4、与人合作的习惯5、自主读书的习惯6、认真书写的习惯7、自评互评的习惯8、搜集资料的习惯9、动手操作的习惯 1、举止文明的习惯2、诚实守信的习惯3、尊重他人的习惯4、守时惜时的习惯5、懂得感恩的习惯6、勤俭节约的习惯7、按规则行动习惯8、自己勤于动手的习惯9、积极锻炼身体的习惯
第十七周 1、对前段的整改内容进行检查评比。2、各班及学校召开交流会。3、表彰、奖励。 1、学会倾听的习惯2、善于思考的习惯3、敢于提问的习惯4、与人合作的习惯5、自主读书的习惯6、认真书写的习惯7、自评互评的习惯8、搜集资料的习惯9、动手操作的习惯10、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1、举止文明的习惯2、诚实守信的习惯3、尊重他人的习惯4、守时惜时的习惯5、懂得感恩的习惯6、勤俭节约的习惯7、按规则行动习惯8、自己勤于动手的习惯9、积极锻炼身体的习惯10、自觉讲究卫生的习惯
第十八周 以上十条内容 以上十条内容
此阶段最为重要,各班要做好:
1、各班从学生年龄认知特点出发,明确各年级阶段养成教育重点。其中低年级突出:文明礼貌教育,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中年级突出:集体主义教育、培养良好行为习惯;高年级突出:社会公德教育,提高道德认识水平,勤奋向上,自尊自爱。
2、注意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养成教育训练。课堂是培养学生好习惯的主渠道主阵地,课堂上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严格教学常规,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各班平日:坚持诵读诗文训练、三笔字训练和口算练习。每周:写一篇日记或阅读笔记。每月:进行一次学习情况评价,评价材料装入学生成长档案袋。
3、针对不足,矫正培养。各班对照《实施细则》,查找不足,注重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矫正培养,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力争做到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上做个文明小公民
4、各班要坚持以评价促养成,以活动促养成。坚持每日每周的自评、互评、师生共评和家长参评的形式,不断通过主题演讲、专项讨论、知识竞赛、我为班级添光彩、争做文明学生、重大节日庆典等多种渠道、多种活动让学生熟知标准并付诸行动,注重过程评价,巩固已形成好习惯,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从而遂渐形成良好习惯。
5、组建“侦察队”,指定实施计划。以中队为单位,组织发动少先队员从公共卫生、个人卫生、饮食卫生、举止文明、勤俭节约、按规则行动等方面,找出普遍存在、最需克服的生活陋习。
6、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寓教于乐。可采用竞赛、演讲、经验交流等形式,引导队员熟记双十条内容。
7、培训学生骨干,自觉执行《细则》。对部分较差的学生进行强化训练。
8、表彰、奖励。学校将每月组织一次评比检查。学期结束,学校对检查评比进行表彰,评选优秀教师、优秀学生及先进班集体。
本阶段注意材料的收集和整理。其主要材料有:(1)班级好习惯集锦。(2)不良习惯的矫正个案。(3)在活动中改正快,表现突出的同学和班级(4)良好习惯养成记录簿:我改掉了哪些坏习惯。(5)教师的论文和反思(6)班主任经验交流材料。
(三)巩固养成阶段 (07年1月-07年7月 ):
为了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使个人终生受益,最终形成个人良好地品质,学校仍将每月进行一次检查评比,成绩记入各班主任量化考核当中,以此督促活动落到实处。
四、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问卷调查法、经验总结法
l、讲道理:学校讲,班主任讲,让生明白从小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明白养成好习惯是自己成人成才的需要。
2、反复训练:习惯的培养是不能单靠说教的,要靠严格的训练:训练过程中重要的四个字:严格、反复,要翻来覆去,没完没了地进行训练。好的习惯不是一个月两个月,甚至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够形成的,如读写姿势正确一项,就必须每次写字都要提醒学生坐正立直,坚持很长一段时期,反复训练,慢慢地孩子就养成了好习惯。不能企图只提醒两三次学生们就能做好。
3、自我约束:利用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记录簿,记录在养成某个好习惯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自己的想法及克服困难的心情和养成好习惯的措施。
4、教育活动:是载体,是动力。学校和班级要有计划有组织的在不同时间段多渠道、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
5、成立“养成良好习惯”小队,在学校、社区、家庭中争做小宣传员,宣传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同时监督同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6、抓好“三个常规”(一日常规、纪律常规、卫生常规)一天一检查,“四个规范”(语言、行为、仪表、环境)一起抓,“三股力量”(班主任、思品老师、各任科教师)共同目标,“三条渠道”(学校、家庭、社会)相沟通。
五、习惯养成教育评价方法
建立评估制度。评估指标进行量化评分。
六、习惯养成教育的保障措施
1、学校成立领导小组。组长:丁荣明 副组长:黄春霞 成员:刁淑敏、魏瑞爱、林凤玲、刘效成。
2、少先队组织学生一天一检查,一周一总结。将检查结果每周一在“红领巾广播站”公布。
七、良好习惯养成应注意的问题 :
1、高度重视,常抓不懈。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不是靠某个人就能办好的,它需要学校上上下下共同努力,还需要家庭和社会的齐抓共管。它也不是在一朝一夕中就能完成的,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因此各学校要高度重视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把习惯养成教育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要建立长效评比机制,促进工作长期开展。要建立周例会通报制度,将习惯养成作为重要内容每周一次情况通报,并通过各种比赛活动,进一步调动教师、学生的积极性。
2、目标要一致。习惯养成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注意横向和纵向之间的联系,各方面要求要协调一致,班级的要求与学校的要求要一致;任课教师的要求与班主任的要求要一致;低年级与高年级的要求要一致;家庭的要求与学校的要求要一致。否则的话,学生就会无所适从。
3、行为引导,反复训练。任何一种良好习惯的形成与巩固都要经过一个相当复杂的发展过程,小学生自制力和持久性差,因此,教师在向学生讲清“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同时,还应狠抓行为的训练过程,可以根据训练内容进行专项训练,做到整改一条,巩固一条;再训练一条,再巩固更多。通过反复抓,抓反复,真正实现学生错误认识向正确认识的转化,再由正确认识向正确行为、良好习惯的转化。
4、师生相互学习、共同成长。儿童的行为是从模仿开始的,教师和家长要以身作则,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时时处处为学生做表率。作为教师都要反省自己,看自己有哪些好习惯值得保持?看自己有哪些坏习惯需要矫正?
5、注重体验,激励带动。养成教育贵在主动发展。各校要通过引导学生开展“争当合格小公民”、 “诚信回归,学做真人”、“告别零食,告别游戏机”、“小手牵大手,共创清洁园”等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道德、选择行为、进行自我批评与合作竞争,从而自觉遵守规范。与此同时,组织开展“学、比、评、查、奖”活动,树立典型,激励全体学生赶超先进。
6、家校配合,形成合力。“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教师。” 要各校要采用召开家长会,建立家校联系手册,百名教师访千家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指导和督促家长从自身做起,配合学校共同抓好对孩子的教育,形成家校合力、齐抓共管的局面。
习惯养成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我们要认真总结以前的经验和做法,根据新时期的要求和学校实际,进一步发展完善教育方案,创出自己的特色,努力做到“教孩子六年,想孩子六十年”,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6. 如何抓好小学生的行为习惯教育
学生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重要手段,是以德育工作为载体,以培养学生各种良好行为习惯为主线,渗透于学生的学习、生活、活动的每个领域之中,在其成长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是一项十分艰巨的社会性很强的系统工程,需要依靠全体教职员工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教育,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形成一个教育网络,齐抓共管,使学生得到健康成长。
要抓好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必须构建一个网络体系,开辟两块阵地,利用三条渠道,通过四个途径,开展“五小”活动,采取四项措施,才能达到这个目的。
(一)构建一个全方位的教育网络体系
1、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体系。即:学校——德育教育机构网络;家庭——学生家长和家长学校;社会——各级关工委组织和相关执法部门。
2、构建校内教育网络。①党支部——团支部;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思品课教师——少先队辅导员;③工会——关工委。
通过构建校内、校外教育网络,横向与纵向、内部与外部形成合力,形成一个双重的、全方位、多层面的养成教育结构体系,达到全社会共同参与,齐抓共管。
(二)开辟两块阵地,即:学校、家庭
1、学校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地方,学校要充分利用学生在校园内的学习、生活等方面对学生行为习惯进行教育培养。
2、经常召开家长会,同家长沟通,要求学生在家里要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要求在家中的行为也要象在校内一样 ,保持文明行为习惯。
(三)充分利用三条渠道、通过四个途径。即:学校要利用课堂教育、班级管理、实践劳动三条渠道,通过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文明礼仪教育训练四个途径,使学校与家庭密切配合,老师与家长共同联手,学校与社会齐抓共管。
1、利用课堂对学生进行教育。利用德育课堂及各学科课堂教育,渗透德育教育,潜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文明行为习惯教育,教学生做人的道理,教他们从小懂得该做什么样的事,该做什么样的人,学会怎样做好事,做好人,为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2、利用班级管理对学生进行教育。如组织学生认真学习《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对照进行教育训练,使其言行举止受到约束,逐步养成文明行为习惯。
①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要求学生遵守校纪班规,礼貌待人,尊敬老师,尊老爱幼,团结友爱,帮助同学,诚实守信,提倡师生用文明语言交流等等,形成良好的班纪班风。
②对学生进行讲究卫生、热爱劳动的教育。一是讲究个人卫生习惯,要做到“勤”,勤洗手脚,勤洗脸,衣服脏了要勤换,勤洗澡,勤洗头,勤剪指甲,勤刷牙。通过这些自我服务劳动,收到衣着干净整洁、面貌精神焕发的效果。二是讲究公共环境卫生,要做到“全”。从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校园内的卫生是我们大家的卫生,需要我们师生全部共同参与,经常全面清理打扫,随时随地打扫,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通过参加这些公益劳动,达到全面清洁环保,使学校既是校园又是乐园。
③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从小爱护公物;从小接受“八荣八耻的教育”,分清真善美,辨别假恶丑,达到爱憎分明。从爱我寝室、教室——爱我学校——爱我家园——进而达到热爱祖国。
3、利用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训练。良好的行为习惯又来自于反复实践,长期保持。除了上述对学生的讲究卫生等方面的自我服务劳动外,一是要求学生在家中要帮助家里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有寄宿生的学校,要加强对寄宿学生的生活自理方面的教育训练,如不睡懒觉,自已穿衣,洗脸,洗头,洗脚,刷牙,自己叠被,自己盛饭洗碗,自己布置寝室等,同时要求他们讲究美观、干净、整齐。二是带领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公益劳动,如带领学生开展敬老助残活动,帮孤寡老人、残疾人、军人家属干家务活,参加有益环保的打扫卫生和维护交通秩序等社会 公益活动。
(四)开展争做“五好小公民”活动
针对学校和学生实际,结合共建文明和谐社会的大局,开展争做“五好小公民”的活动。
在家做“好小帮手”;在社会做“好小标兵”;在校做“好小伙伴”;在社区做“好小卫士”;独处时做“好小主人”。
(五)采取四项措施
1、学习观摩,榜样引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学习外面的先进经验,同时要善于挖掘内部典型,树立榜样,以典带面,典型引路。
2、教师示范、指导。教师的示范作用不可忽视,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首先做到,起到表率作用;同时教师指导学生反复训练,要做到耐心、细心、诚心、关心,以达到满意效果,且长期保持,养成习惯。
3、制度制约。建立有可操作性、可比性的激励机制和各项规章制度来约束激励学生的言行,如学校制定班级考核评分细则、学生就寝制度、就餐制度、学习制度、卫生检查制度等,班级对学生进行操作评定等。
4、考核评比。对平时的工作进行检查登记,每月进行月评,学期进行综合评比,人与人比,组与组比,班与班比,校与校比,奖优罚劣,奖惩分明,形成比学赶帮超,争做文明人,共创和谐校园的氛围。
(六)达到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目的
通过网络化的管理体系、社会化的参与、规范化的操作、制度化的约束、经常化的保持,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一定能够养成,为共同构建文明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7.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
教育就是要养成习惯。
所谓习惯,
指由于无数次的重复或联系而逐步固定下来变成自动化了的行为方
式。作为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还要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下扎实的基础。
行为是一种有目的的实践活动,
也是一个人品行的外在表现。
儿
童是否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关键是他的日常行为是否合乎规范要
求。俗话说: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这句话足以体现了思想品德行
为习惯在小学阶段发展中的重要性。
小学阶段是行为习惯养成的最初
阶段,也是最关键时期,因此,加强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促进
儿童行为能力的提高非常重要。
对一个小学生来说,
养成一种良好的
学习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而养成一种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实
在是比学会一些具体知识重要得多。
从这个角度说,
培养了学生的良
好习惯,实际上就是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是一项长期的、细致的、塑造人
的基础工程。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教育引导,晓之于理
教育引导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
激发他们养成良好
行为习惯的热情。
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
学生往往会自觉不自觉地违
反纪律或不遵规守矩。
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对学生一味地进行指责批
评,往往只会是事倍功半,甚至起到反作用。所以,根据小学生的这
些特征,我常常利用正面引导、表扬典型事例、找个别谈心等形式进
行教育疏导,让学生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样,有效地
促进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如我班的彭某,生活作风拖拉、散
漫,上课常常迟到。我就多次找他谈心,耐心地给他摆事实讲道理,
结合相关的生活实例对他进行疏导。
几次谈话之后,
彭某清楚地认识
到自己的不足,
以及这些不良习惯将会给自己带来的负面影响,
渐渐
改变了的不良习惯,逐步转变为遵纪好学的好学生。
良好习惯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
必须经过较长时间的反复练习
才能形成。所以,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每周选取《小学生日常行
为规范》的其中一条内容,要求学生认真执行;并让班干部组成行为
规范检查小组,
由组长负责将当天的情况记录下来,
作为评比的依据,
有奖有罚。
学校也可将某月定为行为规范月,
对学生严格要求反复训
练直到巩固为止。
我在课堂上、班会上、活动中,都要求学生严格按照《小学生日
常行为规范》
的要求去做。
培养他们按时上学、
准时回家、
认真听课、
认真读书按时完成作业的好习惯,一次不行,就两次、三次,通过训
练,学生就习惯成自然。所以应该注意使学生事事时时严格执行《小
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长期坚持不懈,并且要督促检查,不能忽松忽
紧。
二、树立典范,身先垂范
列宁说: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
榜样是活的教科书,
具有生动、
具体、形象的特点,对学生具有很大的说服力、更强的感染力,对他
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潜移默化的暗示、
指导作用。
在培养学生
行为习惯的时候,
榜样尤其是老师的示范教育是无声的力量。
模仿大
人是孩子的天性,
它是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
小学生特别
希望从具体的人身上找到学习的目标,
并做为模仿的对象。
所以他们
喜欢模仿自己崇拜的人,
根据他们善于模仿的这一特点,
使他们在榜
样的鼓舞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首先:
运用学生身边的典型事例,
比较系统地给学生讲清道理和
要求,
树立榜样,
使学生逐步提高认识。
以革命领袖为榜样教育学生。
如向学生介绍毛主席少年时在雨天帮助毛四阿婆收稻谷的故事,
引导
他们养成“主动帮助有困难的人和残疾人”的良好的行为习惯。还有
列宁小时候的故事,引导他们养成不说谎话,诚信待人的良好习惯。
其次:
是用学生中的榜样教育学生的良好行为。
如在班上多表扬
一些上课坐姿端正、认真听讲、作业工整、讲究卫生的学生,可以在
班上选出“学习之星”
、
“劳动之星”
、
“文明之星”等等。由于这些榜
样是在学生中产生的,
因此,
他们表现出来的良好行为更容易被其他
学生理解和接受,并激起上进心,使他们自觉模仿形成习惯。
再次:
要注意教师本身所起的榜样作用。
在学校教师是学生最崇
拜的人,所以教师是学生最经常、最直接的模仿对象。特别是低年级
的学生,往往把教师看成完美无缺的人物,一切都要向老师学习。因
此,教师的示范作用对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着及其深远的影
响。
我做教师多年始终注重自己的行为习惯,
尽力使自己的言行大方
得体,给孩子们树立好的榜样。
三、家校配合,同步培养
家庭是教育的重要资源,
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
培养学生良好
的行为习惯,只在家校合作携手共育下,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家庭成员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孩子长期与家人相处,
家长的一
言一行一举一动直接影响着孩子。
如果父母以热情、
支持和爱护的方
式对待孩子,
就会使孩子建立起一种助人为乐的心理倾向。
如果父母
经常对亲人粗暴无理,
孩子就可能厉声说话或动手打人。
这些行为多
次反复,就会形成一种习惯,难以改掉。以上表明,每个家庭的生活
方式不同,教育孩子的方法也不同,收到的效果更不同。为了提高家
庭教育质量,提高家长的素质,我们通过校讯通,定期开展专题性宣
传,讲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指导家长应怎样教育孩子,怎样创设良
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如:家庭成员之间应和睦相处,家长在孩子面前
应做出正面的表率等。家长们从中深受启发,同时,一种新型的家庭
环境、家教氛围悄然形成。
四、讲究方法、形式多样
。
、随机教育。
抓住生活中的各种教育因素进行随机教育,随机
教育具体、生动、形象,有很强的说服力,非常适合儿童。对学生的
行为教育应贯穿于学生一日生活中,
应从点滴小事抓起。
随机教育建
立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应多观察了解学生,多与学生沟通联系,发现
问题及时解决处理,
使学生在从身边的事例中接受深刻的教育,
真正
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当学生有不良行为,如:有的小朋友经常
拿别人的东西,
有的小朋友时常欺负他人等,
每当这时教师要问清缘
由,及时教育,帮助改进。不能草率了解,不管不顾,应把它作为良
好的教育机会。
、深入实践
。让学生走出去,亲自看一看,做有意、有机、有
感、有效的渗透。既让学生看到正面的事例,又让学生看到反面的事
例。
组织学生到医院看一看医生的医德行为,
到商店看一看售货员的
服务行为,再去看守所看一看,让教官讲一讲犯人为什么犯罪,犯罪
的下场结果如何。
正反两面对学生进行教育,
让学生知道应该怎样做,
不应该怎样做。为了增强活动效果,我们组织开展角色游戏,让学生
按照自己的意愿,扮演各种角色,通过模仿和想象,创造性地反映现
实生活,从而,潜移默化地规范了学生的行为。
、学科渗透
。
将行为习惯教育渗透到各课教学中,使学生在不
同的教育内容中,不同的教育形式下,接受良好的行为习惯。针对现
在独生子女不断增多,
家长对他们娇生惯养,
教育时常存在误区的现
象,我们结合各科教材,利用形式多样的方法,将行为习惯的培养渗
透到各科教学中,收到了良好效果。如:针对有些同学不爱惜文具、
浪费东西和不爱劳动的现象,
我在班上开展了
“和雷锋叔叔比童年”
、
“和雷锋叔叔比思想、比行动”的活动等等。
总而言之,
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成,
应当
作为一项长期的常规工作来抓。
它需要不断地给予督促与引导,
需要
学生长期不懈的努力。教师应从细微人手,激发学生内在情感,以环
境创设和榜样引导为基础,唤起学生行为意识,以日常生活、随机教
育、
学科渗透为方法,
规范儿童行为,
通过游戏活动,
促进习惯形成。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之效果。
8. 小学生行为习惯怎样培养
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主要包含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两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提出十项要求,简称“习惯养成双十条”,具体内容如下:
(一)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内容
1、学会倾听的习惯((1)上课不做小动作,不玩玩具及学习用品,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2)认真倾听其他同学发言,看他们发言是否正确,有没有需要补充的。(3)要倾听老师讲解,并按要求认真练习。)
2、善于思考的习惯((1)上课专心听讲,认真思考,积极发言。(2)善于发现,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不懂的问题要主动向教师请教。(3)课前预习知识,不明白的问题提前做好标记。)
3、敢于提问的习惯((1)勤于思考,敢于质疑,与人交流,不怕说错。(2)发言时,站得直,口齿清,讲普通话,声音要洪亮。)
4、与人合作的习惯((1)主动和同学、老师合作,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共同解决问题。(2)与同学交流时,要尊重别人的意见和观点。)
5、自主读书的习惯((1)养成边读边想、圈点勾画、写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注重知识的积累。(2)乐于读书,愿意和书交朋友,养成阅读的好习惯。(3)不阅读不健康书籍,不看不健康光盘,不浏览不健康网站。(4)爱护书籍,不在公用书籍上乱写乱画。)
6、认真书写的习惯((1)读写姿势端正,会正确执笔,做到“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头,执笔处离笔尖一寸。(2)书写端正大方,保持卷面洁净,不乱用涂改液和修正纸。文字和符号都要规范,格式要美观。)
7、自评互评的习惯((1)在学习过程中,要逐渐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让学生学会激励性的评价,既会评价自己,又会评价别人。)
8、搜集资料的习惯((1)能利用查阅图书、上网浏览、实地考察、走访调查等渠道主动搜集与学习相关的材料,拓宽自己的知识面。(2)对搜集的各种资料能进行分析、归类、整合。)
9、动手操作的习惯((1)学生能独立完成教科书上所要求的各类操作实验,操作步骤正确。)
10、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1)能复习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认真完成并细心检查作业。(2)注意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自己的各种能力。)
9.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习惯或行为习惯的教育反思
一、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首先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要求学生按时到校上课,遵守课堂纪律,不早退、不缺席等。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扩大到遵守社会公德、规范和社会责任心方面。例如,在学习和工作中,我要求学生必须遵守《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自己的每一个行为或愿望都要按学习或工作的目的和要求去做,不能随心所欲损害别人的利益。只要教师能坚持对学生严格要求,不作无原则的迁就,学生就会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及时纠正不良的行为习惯
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同时,对学生中出现的一些不良习惯一定要坚持用说理的方式去教育学生,做到既要让学生知道“要这样做,不要那样做”,又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不要那样做”,让学生懂得良好行为习惯的准则是什么,并以此作为对学生的评价依据、约束学生的行为。只有让学生真正理解行为准则的意义,学生才会心悦诚服地遵守和执行准则。教师如果用简单的批评或训斥,是不能真正起到教育的作用。
三、树立榜样培养良好习惯
教师要善于利用小学生爱好模仿,易受感化的特点,在班中树立起好榜样,并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来感染学生,培养良好习惯。例如,教师可利用课文、影视片及现实生活中的英雄模范人物的形象作为榜样,用他们那种严格要求自己、面对困难不屈不挠、想方设法战胜困难的动人事迹去教育、感化学生,让学生在幼小的心灵深处留下深刻的印象,进而转变为自己的行为习惯。教师还可以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对班中学习认真,遵守纪律,礼貌待人的学生给以表扬,树立学习的榜样,让学生在学习中模仿。这样,不但能逐渐培养良好的班风,而且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也慢慢地形成了。
10. 学校如何抓好小学生行为习惯教育
一、教师以身作则,一马当先
在日常班级办理的过程中,教师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要时间建立典范的典范,做正确的工作。假如犯错误了要及时改正,不要给孩子留下欠好的形象。教师还要不时留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谈吐文雅,不该做出模糊的事。关于班级和日子中的工作,教师一马当先,起带头作用,第一个冲上去,然后鼓舞学生也去做。经过教师的以身作则,学生的优异行为习惯也会渐渐养成。
二、杰出的行为习惯要联合家长一起展开
除了校园是教育学生的地方外,家庭也是教育孩子的主要阵地。许多优异和不良的习惯都是受家庭影响,因此要非常重视家庭教育。
爸爸妈妈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他们的一言一行都被孩子仿照和学习。在家庭里边,爸爸妈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杰出的家庭气氛,不要在家里赌博,举办集会,喝酒等,这种欠好的行为习惯都会被孩子仿照和学习。在家里,爸爸妈妈要为孩子建立一个巨大的形象典范,不能不重视孩子的心思感触。同时,爸爸妈妈要和教师多联络,了解孩子在校园的行为体现,关于学生的不良体现应及时进行家庭教育,协助孩子改正,促进孩子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三、加强思维教育,用思维辅导行为习惯
小学生不良的行为习惯是因为他们没有得到有用的思维教育,以思维教育做辅导,能够有用协助学生纠正不良行为习惯。
教师在课堂上不时间刻都应该贯穿思维教育,通知他们什么应该做,什么不该该做,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教他们学会区分是非曲直。学生做错了工作,不该该严厉批评,而是要和善劝诫,从思维上进行教育,让他们在思维上首要有一个清晰的知道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