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日本的教育制度 是素质还是应试
素质教育不意味着没有应试。
两者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
1 日本的教育制度很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但是考试成绩也仍然是非常重要。
每年到了考大学的时候跟中国的高考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2日本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尊师重教,治学严谨。但是同时近代又受到西欧国家的影响,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教育。至于你要详细的特色特点这个好真不好说。这个问题要留给教育专家来解释,我能说的就是,日本的教育是世界一流的。
3日本的大学很多,在日本不存在没有学上的情况。但是这也有好坏之分。
在中国民办 专科不也有很多么,如果那样的都算是大学生,那中国的大学生也不算少了。
日本的大学中 国立大学综合实力最强,能考上国立大学是每个学生的目标,但是私立大学中也有世界一流的名校,比如有名的早稻田就是私立大学的。
另外道德品质值得一说,其实我们不应该把学生的道德品质低下归咎于我们的学校。
学校主要是用来学习文化知识的。一个孩子道德的形成主要还是受到社会与家庭两方面的影响。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家庭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才造成了今天国民素质低下的结果。
4才识分数都看重。我是日本的留学生,在日本留学生考大学都是要经过三道大关。第一是留学生统一考试,其次是该大学自己的入学考试,最后就是入学面试。入学面试时面试官会通过问一些问题来测试你的课本以外的学识。所以想去好大学也并不是分数高就行了的。
至于书面和行动,两方面都是很重要的。缺一不可,否则就谈不上什么教育。
Ⅱ 日本的教育有哪些特点和优势
日本义务教育的课程改革及其特点
日本的教育课程审议会发表了关于改善中小学课程标准的审议报告,根据这份报告的精神,文部省于1998年11月颁布了新的《学习指导要领》,标志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开始。本文围绕日本课程审议会的咨询报告和文部省新颁布的《学习指导要领》,对日本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动向、特征及其意义做些分析。
一、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课程改革的背景
在战后的几十年中,日本大体上每十年就要对《学习指导要领》修订一次。特别是80年代中期的临时教育审议会以后,作为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的中小学课程改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受到重视。针对日本教育面临的偏重学历、过度的考试竞争、青少年心理健康、学校教育的划一化和僵化等一系列问题,临时教育审议会提出教育应朝着尊重个性的方向改革。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日本于1989年对学习指导要领进行了修订,在小学低年级以综合性更强、更重视体验学习的《生活课》代替《社会科》;在初中和高中阶段扩大了选修课的范围和比重等。
此后,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将"临教审"的教育思想进一步具体化,并于1996年8月发表题为《关于面向21世纪的我国教育》的咨询报告。报告指出,面对今后日益信息化、国际化和科技迅猛发展的、不断变化的社会,教育要注重对学生基本素质和能力--"生存能力"的培养,即要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学习、独立思考、判断、行动的能力,以及更好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身心,自律意识,关心、同情他人的情感与品格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该报告强调,今后日本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必须使教育由注重灌输知识向注重培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转变。因此,要从以下几方面对现有的学校课程进行改革:1.精简那些容易陷入死记硬背的内容,严格筛选基础和基本的教育内容,削减课时;2.通过加强课程的弹性化,改善教学方法,创建有特色的学校,推进个性化教育;3.加强道德教育,培养丰富的人格,应重视志愿服务,自然体验等活动,并开展丰富多彩的健身体育运动;4.适应国际理解、信息、环境、志愿服务等综合学习和课题学习的需要,设定"综合学习时间",各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有特色的教育活动。
根据上述建议,日本教育课程审议会从1996年8月开始,就课程改革的方针、课程体系的构建、学科教育的内容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研讨,并分别于1997年11月和1998年6月发表了关于教育课程标准改善的中间报告、最终审议报告。文部省根据这些报告,着手修订课程标准,并于1998年11月颁布了新的学习指导要领,拉开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序幕。此次课程改革集近十几年来课程改革之大成,采取了一些重大的改革举措。
(二)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构建适合孩子成长的学校教育,是近年来日本教育界着力倡导的一种新的学校教育观,也是贯穿于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教育课程审议会的报告指出,近年来日本青少年发展存在一系列令人担忧的问题,在道德和价值观方面表现为,在丰富的物质生活中,学生社会性发展欠缺,社会规范意识低下、自立迟缓,因而欺负弱小、逃学、暴力等青少年行为问题时有发生,一直未得以解决。在身体健康方面表现为,肥胖儿增多,学生体力和视力下降等。尽管根据近年来国际评价协会的调查结果,日本学生的学力水平还保持了较高的水准,但不能否认在课程和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过度重视知识灌输教育,缺乏适于不同孩子学习的课程,部分学生对现行的课程内容不能充分理解,单一的接受型学习,难以培养学生多方面、多角度认识问题的能力,和其他国家的学生相比,日本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低等。而这些现象既与整个社会大环境相关,也与目前学校的教育环境、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直接相关。
适合儿童生长和发展,适应社会变化的需要,是学校教育面临的两大基本主题。也就是说,学校教育不仅要解决一系列自身存在的问题,以适合孩子的发展,也要面对一系列社会变化和问题,努力通过改革,充实和完善学校教育内容,以适应社会变化的需求。面对日本近年来出现的一系列新的发展和变化情况,教育课程审议会认为,当前日本学校教育要努力解决以下主要课题。
1.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社会中,面临着日本出生率降低和进入老年社会的实际状况,必须加强道德教育,提高青少年道德意识和道德能力,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伦理观,促进其社会性发展。
2.适应国际合作和使日本人能自立于国际社会的需要,加强国际理解教育,在提高学生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的基础上,提高对不同民族、国家历史和文化的尊重与理解。
3.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进展,展开多样的信息和计算机教育,以帮助学生学会选择信息、运用信息,加深对信息化社会的理解。
4.面对全球性的环境问题,积极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能源问题,进一步提高他们对于环境问题理解和保护环境的意识、能力。
依据上述认识,教育课程审议会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基本任务作了进一步阐述指出,小学的基本任务是:使儿童具备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和一个社会成员参与社会生活应具有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基础,具有丰富的人格,在接触自然、社会、人和文化等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长处、个性,培养自立意识。在此基础上,初中的基本任务是: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和中学教育的前期,初中教育要使学生能切实掌握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和一个社会成员参与社会生活应具有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进一步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人格,发现、发展自己个性和自立意识。
(三)课程改革的目标
为实现上述义务教育的目标,日本教育课程审议会确定了此次课程改革的目标。
课程改革的总目标: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人性和社会性,具有自立于国际社会的日本人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开展宽松的教育活动,切实加强基础,充实发展个性的教育;使各个学校能够发挥主动性、创出有特色的教育。
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解决现行课程和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如学生缺乏学习兴趣、过度的"应试教育"和竞争、评价标准单一、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等;
2.要使学生掌握人类永恒(贯穿于各个时代)的价值观,培养其同情心、正义感、奉献精神及对大自然和美的事物的热爱等,掌握最基本和最基础的内容;
3.为使学生灵活地适应社会变化,要使教育从以灌输知识为主转变为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独立思考为主的教育,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其掌握学习方法,发展其个性,重视4.以学校五日制的实施(2002年开始)为契机,从终身学习的角度重构学校的教育内容,要使学校教育有助于学生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学习,并适合其终身学习和选择的需要;
5.精选教学内容,加强基本能力和基础内容的学习,要从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基础的原则出发,严格精选教学内容,转变以知识的量来衡量学生学力的学力观;
6.改善学习指导和评价方法;必须改变从前偏重知识灌输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的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改进从知识的量上评价学生学业的评价方法,重视对学习过程、学生的优点、可能性和进步状况的评价;
7.根据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改善课程管理,发挥地方和学校的积极性,给予地方和学校更大的编制和实施课程的自主权。
日本人一直自视甚高
日本教育专家和历史学家表示,在几年前,将另一个亚洲国家视为教育或者说其他任何领域的学习榜样,在日本都是闻所未闻的事。自19世纪中后期以来,日本的经济发展水平在亚洲长期处于领先地位。很多日本人一直自视甚高,以日本是亚洲最发达国家而自豪,瞧不起亚洲其他国家。
但近年来,日本人的这种自信正在逐渐流失,日益担心中国、印度等国的发展掩盖日本的光彩,对日本能否在与邻国的竞争中胜出缺乏信心。如今,日本政府竭尽全力试图保持日本的技术领先优势,与此同时,日本人也开始尊重亚洲邻国。
东京索非亚大学亚洲文化学教授村井说:“日本对亚洲的态度在变化。”这种变化的一个出乎意料的结果就是:日本人越来越热衷于印度式教育。
印度近年来的迅速发展引起了日本对印度教育的关注。部分原因在于,印度在软件开发、电子商务以及知识密集型产业领域取得不小成就,引起了不少日本人的嫉妒,因为日本在这些领域一直未能占据优势。
对本国学校不放心
在很多日本人眼里,印度是一个正在崛起的教育超级大国。不过,印式教育之所以能够在日本流行,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众多日本人对日本的学校不放心。
过去,日本学校培训出来的学生经常在各项国际比赛中名列前茅。但去年年底“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公布的一项测试结果却让日本人大为吃惊:在数学能力方面,日本学生失去了2000年的第一名位置,跌至第10名,落后于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韩国;在科学方面,日本学生也丢掉了2000年的第二名位置,跌倒了第10名。
据报道,其实现在印度教育的优势和日本以前的教育特点十分相似:即强调纪律与规范,要求学生们尽早开始学习,重视背诵和填鸭式教育,注重基础教育。 (来源:广州日报)
Ⅲ 日本的教育方式和中国的教育方式有什么不同
1、日本小学和初中教育强调的是素质教育。上课的时间从上午:30到下午2:30。我认识一名日本华人,他的爱人就是日本的小学老师,她给我介绍说:日本的小学从一年纪到六年纪,都是以素质教育为主,如在大火、地震中如何有效地逃生,以及学习日常生活的一般技能。
钢琴、绘画、舞蹈等课程日本都是在学校学习,家长不需要请家庭老师。德育课程的内容类似于中国现在提倡的“八荣八耻”,教师从最细微处着手,要求学生保护环境,互相帮助,互相团结。老师的教学方法是启发式,也讲德育的经典故事,有时候小朋友是在做游戏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提高思想道德水准。
2、学生中午必须在学校享受政府提供高质量营养中餐,下午2:30下课,回家的路上一般是半个小时。到家后,家庭作业语文和数学各一张纸,大概40分钟的时间可以完成,其余的时间是由学生自我支配,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玩个痛快!
3、日本学生从三岁开始要求进入幼儿园,在幼儿园的生活、学习是要交费的。但是缴费的多少?实行的是弹性收费标准,也就是说学费是由父母收入多少决定,父母收入高交费就高;收入少交费就少,如果父母没有工作,享受的是低保待遇,幼儿园的教育费用是由国家支付的。
4、日本从小学到高中阶段实行的是义务教育。所有的学生地位一律平等,没有贵贱之分。
Ⅳ 日本是怎么重视德育管理的
日本来是当代发达国家中源最重视德育管理的国家。日本用充足的人力物力进行道德教育,二次大战以来形成了系统化的全国德育体系,对日本经济的腾飞和社会的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日本学校实行统一的德育管理体制,从目标制定、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到实验学校的选定等一系列工作,均由文部省统一安排、审定。这种管理体制保证了德育的一致性和国家意志,使学校德育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也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为了消除这种危害,日本从1990年开始,进行了第五次德育改革,重新颁布了中小学德育指挥纲要,强调德育应有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个性,鼓励教师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德育教学丰富多彩,活泼有趣。另一方面,日本还十分注重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的德育管理。1988年2月,文部省在“加强道德教育全国大会”上要求校长发挥组织和领导作用,让家庭、学校和社区各自承担切实可行的教育任务。在日本,德育已成为朝野上下的自觉行动:家有家规,校有校章,公司有公司德行,各行各业都重视德育。可以说,日本的德育是全民德育,日本的德育管理是全民德育管理。
Ⅳ 日本义务教育的特点和中国义务教育的特点
日本义务教育的课程改革及其特点
日本的教育课程审议会发表了关于改善中小学课程标准的审议报告,根据这份报告的精神,文部省于1998年11月颁布了新的《学习指导要领》,标志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开始。本文围绕日本课程审议会的咨询报告和文部省新颁布的《学习指导要领》,对日本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动向、特征及其意义做些分析。
一、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课程改革的背景
在战后的几十年中,日本大体上每十年就要对《学习指导要领》修订一次。特别是80年代中期的临时教育审议会以后,作为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的中小学课程改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受到重视。针对日本教育面临的偏重学历、过度的考试竞争、青少年心理健康、学校教育的划一化和僵化等一系列问题,临时教育审议会提出教育应朝着尊重个性的方向改革。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日本于1989年对学习指导要领进行了修订,在小学低年级以综合性更强、更重视体验学习的《生活课》代替《社会科》;在初中和高中阶段扩大了选修课的范围和比重等。
此后,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将"临教审"的教育思想进一步具体化,并于1996年8月发表题为《关于面向21世纪的我国教育》的咨询报告。报告指出,面对今后日益信息化、国际化和科技迅猛发展的、不断变化的社会,教育要注重对学生基本素质和能力--"生存能力"的培养,即要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学习、独立思考、判断、行动的能力,以及更好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身心,自律意识,关心、同情他人的情感与品格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该报告强调,今后日本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必须使教育由注重灌输知识向注重培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转变。因此,要从以下几方面对现有的学校课程进行改革:1.精简那些容易陷入死记硬背的内容,严格筛选基础和基本的教育内容,削减课时;2.通过加强课程的弹性化,改善教学方法,创建有特色的学校,推进个性化教育;3.加强道德教育,培养丰富的人格,应重视志愿服务,自然体验等活动,并开展丰富多彩的健身体育运动;4.适应国际理解、信息、环境、志愿服务等综合学习和课题学习的需要,设定"综合学习时间",各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有特色的教育活动。
根据上述建议,日本教育课程审议会从1996年8月开始,就课程改革的方针、课程体系的构建、学科教育的内容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研讨,并分别于1997年11月和1998年6月发表了关于教育课程标准改善的中间报告、最终审议报告。文部省根据这些报告,着手修订课程标准,并于1998年11月颁布了新的学习指导要领,拉开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序幕。此次课程改革集近十几年来课程改革之大成,采取了一些重大的改革举措。
(二)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构建适合孩子成长的学校教育,是近年来日本教育界着力倡导的一种新的学校教育观,也是贯穿于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教育课程审议会的报告指出,近年来日本青少年发展存在一系列令人担忧的问题,在道德和价值观方面表现为,在丰富的物质生活中,学生社会性发展欠缺,社会规范意识低下、自立迟缓,因而欺负弱小、逃学、暴力等青少年行为问题时有发生,一直未得以解决。在身体健康方面表现为,肥胖儿增多,学生体力和视力下降等。尽管根据近年来国际评价协会的调查结果,日本学生的学力水平还保持了较高的水准,但不能否认在课程和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过度重视知识灌输教育,缺乏适于不同孩子学习的课程,部分学生对现行的课程内容不能充分理解,单一的接受型学习,难以培养学生多方面、多角度认识问题的能力,和其他国家的学生相比,日本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低等。而这些现象既与整个社会大环境相关,也与目前学校的教育环境、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直接相关。
适合儿童生长和发展,适应社会变化的需要,是学校教育面临的两大基本主题。也就是说,学校教育不仅要解决一系列自身存在的问题,以适合孩子的发展,也要面对一系列社会变化和问题,努力通过改革,充实和完善学校教育内容,以适应社会变化的需求。面对日本近年来出现的一系列新的发展和变化情况,教育课程审议会认为,当前日本学校教育要努力解决以下主要课题。
1.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社会中,面临着日本出生率降低和进入老年社会的实际状况,必须加强道德教育,提高青少年道德意识和道德能力,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伦理观,促进其社会性发展。
2.适应国际合作和使日本人能自立于国际社会的需要,加强国际理解教育,在提高学生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的基础上,提高对不同民族、国家历史和文化的尊重与理解。
3.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进展,展开多样的信息和计算机教育,以帮助学生学会选择信息、运用信息,加深对信息化社会的理解。
4.面对全球性的环境问题,积极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能源问题,进一步提高他们对于环境问题理解和保护环境的意识、能力。
依据上述认识,教育课程审议会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基本任务作了进一步阐述指出,小学的基本任务是:使儿童具备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和一个社会成员参与社会生活应具有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基础,具有丰富的人格,在接触自然、社会、人和文化等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长处、个性,培养自立意识。在此基础上,初中的基本任务是: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和中学教育的前期,初中教育要使学生能切实掌握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和一个社会成员参与社会生活应具有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进一步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人格,发现、发展自己个性和自立意识。
(三)课程改革的目标
为实现上述义务教育的目标,日本教育课程审议会确定了此次课程改革的目标。
课程改革的总目标: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人性和社会性,具有自立于国际社会的日本人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开展宽松的教育活动,切实加强基础,充实发展个性的教育;使各个学校能够发挥主动性、创出有特色的教育。
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解决现行课程和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如学生缺乏学习兴趣、过度的"应试教育"和竞争、评价标准单一、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等;
2.要使学生掌握人类永恒(贯穿于各个时代)的价值观,培养其同情心、正义感、奉献精神及对大自然和美的事物的热爱等,掌握最基本和最基础的内容;
3.为使学生灵活地适应社会变化,要使教育从以灌输知识为主转变为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独立思考为主的教育,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其掌握学习方法,发展其个性,重视4.以学校五日制的实施(2002年开始)为契机,从终身学习的角度重构学校的教育内容,要使学校教育有助于学生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学习,并适合其终身学习和选择的需要;
5.精选教学内容,加强基本能力和基础内容的学习,要从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基础的原则出发,严格精选教学内容,转变以知识的量来衡量学生学力的学力观;
6.改善学习指导和评价方法;必须改变从前偏重知识灌输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的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改进从知识的量上评价学生学业的评价方法,重视对学习过程、学生的优点、可能性和进步状况的评价;
7.根据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改善课程管理,发挥地方和学校的积极性,给予地方和学校更大的编制和实施课程的自主权。
当前中国基础教育政策定位分析
冯增俊 华南师范大学
由于中国基础教育由政府统一管理,政府制定的教育政策决定了基础教育的发展,教育政策成了基础教育得失成效的关键。
一、中国基础教育与政策定位
所谓教育政策定位,就是制定基础教育政策的出发点、目的考虑或关于轻重缓急的基本设计。在这里,教育政策是一种广义上的界定,并非特指那个法规。中国基础教育的政策定位分析,有三个最基本要素:一是教育,即首先必须是教育的政策;二是作为基础的教育,即这种政策必须是为中小学服务的,与高等教育的政策有根本的区别;三是中国的基础教育,即这种政策还必须关注和考虑中国现有的具体实际。所以在制定政策时,离开教育不行,不重视作为基础的教育也不行,而离开中国实际的基础教育更不行。这三个因素构成了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独特的政策场境,理不清这种场境,就很难对政策的定位作出明智而准确的判断。当前中国基础教育中的许多问题,都与政策定位不清有很大的关系。
之所以政策定位不清,会致使中国基础教育受到很大困扰,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基础教育的政策权限所决定的。基础教育由政府统包,政府全部把握了基础教育发展与毁败的大权,而在更大的意义上。政策代表和体现了政府对教育的管理功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有了重大发展,这首先是教育政策上的变革,是教育政策的功劳;同时,中国教育中仍存在着非常严重的问题。这也是教育政策上的失误所致。因此,中国基础教育的得与失可谓为一种政策的功与过、得与失。中国教育上的公平与平等,也是由政策决定的,也属政策性平等和政策性不平等。政策对中国基础教育来说是一种关键性的要素。
中国基础教育正在稳步向普及义务教育迈进,但是政策定位仍不明确,中国是后发展型国家,教育仍很落后。这种落后是全面的,基础教育要抓,职业教育要抓,高等教育也要发展,处于全面出击之势,在这种情况下,基础教育发展的政策应如何定位?中国实现的九年普及义务教育,是否只是要把学生装进课堂中去就行了?而普及之后,基础教育的选拔型模式必然要向大众型转变,那么政策定位的座标应当有何种取向?中国进入世贸组织在即,这将对基础教育带来什么影响,其政策又将如何调整,应作何种定位?中国基础教育发展正面临新世纪的严峻挑战。中国基础教育怎样才能把自己的眼界放到10年、20年以及30年之后,这些都应当是政策定位必须考虑的问题。
二、当前中国基础教育政策定位失点分析
中国基础教育政策坚持把普及义务教育作为重中之重,是有重大意义的。但是也存在着重大失误,以下仅分析四点。
(一)颠倒的基础——是基础还是专业
基础,是指最基本的、最初的以及最重要的部分。基础教育的突出特征是基础,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对这个“基础”理解有误,实际上在现实中是颠倒的。一是基础已不再具有原韧性,而已经赋予了很强的专业性特征。一年级学生解一道题需演译出许多种怪诞的解法,不说初学者,就是成人也会立时被悟住。这已不是基础,而是地道的专业。语文连一个字第几划是撇是捺,都设计得极为专业,且还给出非常专业化的名称,几近文字专业语言学,既干涩又难懂,很难想象是为6岁儿童而设。想起领导美国60年代轰轰烈烈的教育改革运动的大教育学家布鲁纳为五年级学生编写的《人类学》课程,是那样的生动有趣,连成人都读不释手,真可谓天壤之别。二是对重要性理解偏差。重要是指发展和学习而言。但中国基础教育却把考试科目列为重要,对语文、数学加大份量,不断加深难度,强化了学科专业性,造成了以书本为中心的“窄而深”的课程设计,与美国中小学“浅而广”的课程设计恰好相反。实际上,例如数学,除了少数数学专业工作者外,当下50多岁的社会工作者几乎只有小学毕业的数学水平,甚至某些小学数学题都可能答不上,可见对一般人来说是并不需要高深的数学的。根本没有必要对所有的中小学生都施予如此高深如此专业化的数学“基础”教育。还必须说,这种七拐八弯的解题,一部分在学生长大些后自然会懂,而大部分是没用的,之所以要这样编,不是出于对八股的幽思,就是要显示编者专业上的出人头地。三是偏离发展的基础。中小学教育设计偏离学生发展实际,如教学大纲中要求小学生要粗通马列主义,但大学里则给大学生们上讲文明礼貌的课。这是发展上的颠倒!小学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却用大多数时间来搞艰涩无聊的题解和文字游戏,称为订“基础”。结果,到中学阶段该进行高水平思维性学习时却反过来背记外语单词,这对于错过最好学习阶段的人来说,外语成了最难学习的东西,这种发展性的颠倒,造成了巨大的教育问题和教育浪费。这种基础教育政策定位应当反思。
(二)失衡的英才教育模式——重精英还是重普及
近来,大声疾呼要培养英才之声不断,对所谓素质教育、就近入学、普及教育提出密告,认为应突出教育的选拔性,主要发展重点中小学。这深刻地反映了当前中国基础教育政策在如何推行全民教育与英才教育、普及义务教育与选拔人才上定位的摇摆。
世界是不平衡的,重点与非重点、英才与庸才都是客观存在的,关键是怎么产生这些重点和非重点学校、英才和庸才的。美国现代化学者H.瓦尔马认为,现代化的社会的人的发展有五大特征,第一个特征就是人发展的合理性。如果在一个国家中哪些学校是好是坏,是由政府来划分的,是政策性重点,用政策来规定哪些学校是重点。政策造成了英才和蠢才,实行强制性分流,那么这种人才的发展是不合理的,这种人才的分流很难真正选拔出栋梁之才。因此,政策定位对人的发展是不合理的,人才的分流很难真正选拔出栋梁之才。因此政策定位对人的发展非常重要。
在人的发展上,基础教育政策定位涉及到学校模式转型问题,即普及义务教育之后是坚持选拔型还是转向普及型,或者是坚持传统选拔还是倡导自由选拔。传统选拔强调办学目的只是为了培养少数英才,重在英才,而且只要英才,注重锦上添花,主张集中财力重点投资办几所示范学校;而自由选拔则重视全体学生的教育,重在学生的全面发展,让不同人才在通过自由发展和自由竞争中脱颖而出。可列出下面式子:
1.传统选拔=强迫性选拔-定向选拔-单一性选拔=单一(或考试)精英
2.自由选拔=主动性选拔-市场选拔-机会(或发展)性选拔=多样精英
以上可见,传统办学模式注重通过考试来进行淘汰性选拔,学校的全部工作都放在培养尖子上,忽视了大多数人的发展需求。而新的选拔是在全体学生自由发展下的选拔,前者是通过高考训练,获得的考试精英,即单一性精英,而后者是非指定性选拔,是根据个人发展可能和多元智力发展需要的自由性选拔,由此产生的是各学科门类的高手。因此,中国基础教育政策必须在重点与平准化、精英与全体之间作出选择。
(三)僵化的一统——是公平还是差异
中国基础教育是在一个幅员广阔的疆土上进行的、尽管一直都在讲多样性,但实际上,中国基础教育政策都是一统的,单一旦具控制性,不仅统一学制,统一大纲,统一管理,还统一收费。其主要原因恐怕是认为基础教育都是义务教育,儿童发展相同,学习方式相同,经费也由国家包起来,因而政策也必然是统一的,只有这样才能显示出公平。这显然也是一直都在强化规范的结果。这种僵化的一统带来了许多政策上的问题。首先是农村与城市的发展定位不清,既不能使城市带动乡村。也无法实现农村包围城市,即无法遵循先由人的现代化到经济现代化,再到国家现代化的当代社会发展逻辑,从而能通过教育来推动农村城市化,也无法把农村过剩的人口负担转变为人力资源,支持城市现代化发展。当下中国缺的是人才而不是人力,由于现在农村人口素质过差,农民进城必然会带来各种城市问题。其次是发展上扶贫与赶超的政策定位。城市基础教育重在超越,而农村基础教育重点是普及,过去反复强调扶贫为重,尤其是“希望工程”,但大多数教育扶贫只是把学生送出农村和山区,并没能改变山区面貌。基础教育在农村与城市的差别还在于,农村四年级儿童开始料理农务,小学毕业就生产,城市儿蛮高中毕业尚且不能谋生。能否打破农村小学生只准在课堂中背书,不能学习农业知识的禁区?这急待政策定位上的转变。再次,政策性不公平现象突出。一是高考本是以公平为存在理由,但由于大城市集中较多高校,划片招生使大城市400多分就可上大学,而农村则要500多甚至600多分,这就在基础教育中造成严重的政策性不公平。二是国家统一收费。也使富裕地区和贫困地区特别是富裕人群与贫困人群造成了更大的差别,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教育问题将日益严重。这种政策上的一统,也是造成全国基础教育无特色的重要原因。过去扶贫失败,就是因为没有推行教育扶贫,而现在许多地方推行教育扶贫也未见成效。是为什么呢?是因为不改革教育,那为什么不改革呢?关键是一统制的教育政策定位之失败。
(四)极端化的考试——要模式化还是多元智力
中国基础教育政策定位的中心是考试,考试和分数是中国人最熟悉的概念。所有课程中,凡考试科目则课时最多,小学一二年级课程统计表明,语文数学课占一半,英语则其次,三种作业每天2小时以上。所有课程设计,也是按考试方式展开的,从各个方面对重点概念进行反复的练习,生怕那一点没顾上,甚至挖空心思来强化某些重要内容。所有的教学内容也是根据考试的要求来选编的,所有的教学环节都以测验与考试构成,从各个层面反复地强调和深化着对重要概念的理解。一个人若不经过专业训练,是无法解出这些题目来的。正是这样就构成了中国基础教育“窄而深”的课程体系,学习成了一种繁琐干涩的活动,毫无兴趣而言。这实际上也正是青少年厌学的一大原因。
中国基础教育政策几乎是在高考的要求下开展的,统一大纲、统一出题、统一考试、统一标准答案,结果是塑造了统一曲模式化的思维体系,统一的学习步骤和方法。考出来的只是单一的高考英才。华南师范大学附小是广东省唯一的一所省管小学、著名老校,一位特级教师讲数学的一道题有三种解法,与标准答案的两种解法不同,结果十多位学生因为这道题上不了华南师大附中,给教师和校长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在极端化的考试下,学习的要诀就是加压,语文数学一般人是应付不下来的。看似宽松,实际上控制严密的课堂中,考试这一幽灵正在编织一张无形的网,使教师、家长、领导陷入其中。一名著名教育学家到一所乡镇中学去调查、校长提出座谈,随行人员本以为可以让教育家宣传一下自己的教育思想,不料各位教师和组级长们不约而同地提出的全部都是有关高考命题之类的问题。这即是今日中国基础教育政策下的教育实际。
三、当前中国基础教育政策的定位原则与策略
从以上可见,走向新世纪的中国基础教育,必须应对其政策进行调查,走出从考试为目的的教育模式,彻底割裂连接于科举制的脐带。当前中国基础教育政策的定位原则至少有三。
(一)遵循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指基础教育政策应有利于学生发展、教育发展和社会发展,三者是内在一致的,这样既符合发展要求,也应产生发展的功效。简言之,基础教育政策必须以发展为目的。从根本上改变教育与发展相悖的状况。一是改变教育是按知识体系来展开,知识体系是技考试来选取的方式。二是改变基础教育把每个学生都放在统一模式中塑造的教育方式。三是改变基础教育中课程设计与学习发展相颠倒的现象,转变语文、数学的教育方式,从学生发展的实际出发。把学生在那个阶段应当发展的发展起来,首先应重视学生发展的自然性,其次应重视学生发展的最佳期,再次是打破平均主义课程体系,按学生发展实际,推行A、B、c三种程度分班教学,不同科目按不同录取标准(而不是到考试时分三个层次来考)。四是根据现阶段儿童发展实际,变六、三、三制为五、四、三制或九年一贯制。
(二)遵循基础教育特点的原则
基础教育的工作规律就是必须按基础教育的特点来制定基础教育政策。中国基础教育的特点,一是基础性,这种基础是儿童的基础、而不是成人的基础,儿童是要学知识的,但不在发展之前就进行生硬的训练,更不是为了考试而进行无穷无尽的题海训练,儿童应当学习他们发展需要的知识。二是活动性,爱动是儿童的天性,寓教于乐是儿童学习的重要方式。因此,正确的方法是,应大力倡导在非正式方式中进行知识教学,通过活动来完成教学任务。三是全方位性,即在基础教育中,各种教育都应当是全面的。因此,基础教育应强调学校教育中各方面的协调配合,强调教育各部分的共同作用,强调教师的全面素质,也强调知识的全面贯通和教育手段的全面运用。因此,政策定位应鼓励这种综合发展,中小学阶段不能过于偏重所谓分科,或偏重单科,即使在中学阶段也应注重综合学科和综合性教育。
(三)遵循中国实际的原则
根据中国基础教育地区差别较大的情况,基础教育的实施主要应由各省把握,放弃大一统制,允许多元化。一是改革高考制度,变统一高考为地方高考再变为各校自行招生。二是变统一大纲为一般指导,各省对基础教育都可以有相应的学制安排和指导标准,可以对中小学学习内容、课程设计作出新的调整。三是可以由各省决定办学体制和教育结构,允许公办学校转为私营。特别是中国幅员辽阔,各省情况复杂,一统的办学体制以及收费政策极大地限制了教育发展。基础教育应当由国家把经费包起来,但是当国家尚不富裕时,应当采取更加灵活的措施,一个重要方面是国家应正视现实。承认目前财力有限,没有理由在政府没钱时也一定要把经费包起来。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目前仍较落后,能把世界1/5人口的教育办到这个水平已经很不错了,没有理由也没有必要(因不可能)把发达国家在数百年间达到的目标要我们几年间就能达到。因此,中国基础教育的收费政策应有以下考虑:一是收费原则,先用现有财力解决部分交不起钱上学的儿童的交费问题,使他们免交或少交些钱;其后是财力许可才全部包干义务教育的基本收费。二是制定灵活的教育收费标准,按学生家庭经济申报分1-6级实行从全收到全免收费政策。三是准许特殊教育服务收费,使以往暗收费为明收。这部分收费主要应用于学校发展,也可使全体学生受益。收费政策已关系到教育发展,也关系到国家发展,不说用一种政策可以管一个国家,就是管一个省都是非常危险的。以广东省为例,1996年实现了“两基”,但仍遗留下大量问题。第一是普及水平低,仅仅是把学生装进了课堂而已,现很多小学每班都在60多人,甚至70人,初中也不断爆满,高中需求也日益剧增。第二是质量令人担忧,爆满的班规模使教育质量无法提高,群众意见很大。第三是政府财政根本不能满足基础教育常规发展的要求,即使是惠州市这类中等地区政府财政也仅能拨出50%的人头费。因此,适当调整基础教育的收费政策,对中国基础教育能否定出目前困境有关键性意义。
中国基础教育关系到干家万户的幸福,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以及繁荣昌盛。无论是公平还是效率,平等还是不平等,都必须以民族的未来大局为重,中国基础教育正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如何使之加油推动,反过来变人口压力为人口资源,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中国国家教育政策定位必须考虑的重大原则问题。
Ⅵ 日本哪年开始实行的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日本义务教育的课程改革及其特点
日本的教育课程审议会发表了关于改善中小学课程标准的审议报告,根据这份报告的精神,文部省于1998年11月颁布了新的《学习指导要领》,标志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开始。本文围绕日本课程审议会的咨询报告和文部省新颁布的《学习指导要领》,对日本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动向、特征及其意义做些分析。
一、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课程改革的背景
在战后的几十年中,日本大体上每十年就要对《学习指导要领》修订一次。特别是80年代中期的临时教育审议会以后,作为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的中小学课程改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受到重视。针对日本教育面临的偏重学历、过度的考试竞争、青少年心理健康、学校教育的划一化和僵化等一系列问题,临时教育审议会提出教育应朝着尊重个性的方向改革。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日本于1989年对学习指导要领进行了修订,在小学低年级以综合性更强、更重视体验学习的《生活课》代替《社会科》;在初中和高中阶段扩大了选修课的范围和比重等。
此后,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将"临教审"的教育思想进一步具体化,并于1996年8月发表题为《关于面向21世纪的我国教育》的咨询报告。报告指出,面对今后日益信息化、国际化和科技迅猛发展的、不断变化的社会,教育要注重对学生基本素质和能力--"生存能力"的培养,即要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学习、独立思考、判断、行动的能力,以及更好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身心,自律意识,关心、同情他人的情感与品格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该报告强调,今后日本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必须使教育由注重灌输知识向注重培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转变。因此,要从以下几方面对现有的学校课程进行改革:1.精简那些容易陷入死记硬背的内容,严格筛选基础和基本的教育内容,削减课时;2.通过加强课程的弹性化,改善教学方法,创建有特色的学校,推进个性化教育;3.加强道德教育,培养丰富的人格,应重视志愿服务,自然体验等活动,并开展丰富多彩的健身体育运动;4.适应国际理解、信息、环境、志愿服务等综合学习和课题学习的需要,设定"综合学习时间",各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有特色的教育活动。
根据上述建议,日本教育课程审议会从1996年8月开始,就课程改革的方针、课程体系的构建、学科教育的内容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研讨,并分别于1997年11月和1998年6月发表了关于教育课程标准改善的中间报告、最终审议报告。文部省根据这些报告,着手修订课程标准,并于1998年11月颁布了新的学习指导要领,拉开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序幕。此次课程改革集近十几年来课程改革之大成,采取了一些重大的改革举措。
(二)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构建适合孩子成长的学校教育,是近年来日本教育界着力倡导的一种新的学校教育观,也是贯穿于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教育课程审议会的报告指出,近年来日本青少年发展存在一系列令人担忧的问题,在道德和价值观方面表现为,在丰富的物质生活中,学生社会性发展欠缺,社会规范意识低下、自立迟缓,因而欺负弱小、逃学、暴力等青少年行为问题时有发生,一直未得以解决。在身体健康方面表现为,肥胖儿增多,学生体力和视力下降等。尽管根据近年来国际评价协会的调查结果,日本学生的学力水平还保持了较高的水准,但不能否认在课程和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过度重视知识灌输教育,缺乏适于不同孩子学习的课程,部分学生对现行的课程内容不能充分理解,单一的接受型学习,难以培养学生多方面、多角度认识问题的能力,和其他国家的学生相比,日本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低等。而这些现象既与整个社会大环境相关,也与目前学校的教育环境、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直接相关。
适合儿童生长和发展,适应社会变化的需要,是学校教育面临的两大基本主题。也就是说,学校教育不仅要解决一系列自身存在的问题,以适合孩子的发展,也要面对一系列社会变化和问题,努力通过改革,充实和完善学校教育内容,以适应社会变化的需求。面对日本近年来出现的一系列新的发展和变化情况,教育课程审议会认为,当前日本学校教育要努力解决以下主要课题。
1.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社会中,面临着日本出生率降低和进入老年社会的实际状况,必须加强道德教育,提高青少年道德意识和道德能力,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伦理观,促进其社会性发展。
2.适应国际合作和使日本人能自立于国际社会的需要,加强国际理解教育,在提高学生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的基础上,提高对不同民族、国家历史和文化的尊重与理解。
3.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进展,展开多样的信息和计算机教育,以帮助学生学会选择信息、运用信息,加深对信息化社会的理解。
4.面对全球性的环境问题,积极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能源问题,进一步提高他们对于环境问题理解和保护环境的意识、能力。
依据上述认识,教育课程审议会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基本任务作了进一步阐述指出,小学的基本任务是:使儿童具备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和一个社会成员参与社会生活应具有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基础,具有丰富的人格,在接触自然、社会、人和文化等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长处、个性,培养自立意识。在此基础上,初中的基本任务是: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和中学教育的前期,初中教育要使学生能切实掌握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和一个社会成员参与社会生活应具有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进一步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人格,发现、发展自己个性和自立意识。
(三)课程改革的目标
为实现上述义务教育的目标,日本教育课程审议会确定了此次课程改革的目标。
课程改革的总目标: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人性和社会性,具有自立于国际社会的日本人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开展宽松的教育活动,切实加强基础,充实发展个性的教育;使各个学校能够发挥主动性、创出有特色的教育。
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解决现行课程和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如学生缺乏学习兴趣、过度的"应试教育"和竞争、评价标准单一、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等;
2.要使学生掌握人类永恒(贯穿于各个时代)的价值观,培养其同情心、正义感、奉献精神及对大自然和美的事物的热爱等,掌握最基本和最基础的内容;
3.为使学生灵活地适应社会变化,要使教育从以灌输知识为主转变为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独立思考为主的教育,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其掌握学习方法,发展其个性,重视4.以学校五日制的实施(2002年开始)为契机,从终身学习的角度重构学校的教育内容,要使学校教育有助于学生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学习,并适合其终身学习和选择的需要;
5.精选教学内容,加强基本能力和基础内容的学习,要从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基础的原则出发,严格精选教学内容,转变以知识的量来衡量学生学力的学力观;
6.改善学习指导和评价方法;必须改变从前偏重知识灌输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的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改进从知识的量上评价学生学业的评价方法,重视对学习过程、学生的优点、可能性和进步状况的评价;
7.根据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改善课程管理,发挥地方和学校的积极性,给予地方和学校更大的编制和实施课程的自主权。
Ⅶ 日本现行教育制度的各级各类教育
日本的学前教育机构有两种:一是幼儿园,属于学校教育制度的组成部分,招收3~6岁幼儿,由文部科学省领导;另一种是保育所,属于福利机构,招收从出生到6岁的幼儿,由厚生劳动省领导。
《学校教育法》规定,幼儿园的教育目标;
(1)培养健康、安全、幸福地生活所需要的日常习惯,并使其身体的各种机能得到和谐的发展。
(2)让幼儿在幼儿园内体验集体生活,培养幼儿初步具有喜欢过集体生活和团结互助、自主、自律的精神。
(3)培养幼儿正确理解和对待其周围的社会生活现象的萌芽观念。
(4)指导幼儿正确地使用语言,培养他们对童话、连环画等的兴趣。
(5)通过音乐、游戏、连环画等方法,培养幼儿对创作表现发生兴趣。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分为健康、人际关系、环境、语言和表现5个领域。 日本实施初等教育的机构是单一的六年制小学,儿童满6周岁入学,12周岁毕业,属于义务教育阶段。新学年从4月份开学,多数小学采用三学期体制,三学期之间分别为暑假、寒假和春假。
日本小学的教育目的是适应儿童的导心发展,实施初等普通教育。教育目标:
(1)以学校内外的社会生活的经验为基础。使学生正确理解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养成合作、自主和自律的精神。
(2)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乡十和国家的现状与传统,并进而培养国际协作精神。
(3)使学生具有日常生活所必需的衣、食、住和产业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并掌握基本技。
(4)使学生能正确理解日常生活所必需的国语,并形成使用国语的能力。
(5)使学生能正确理解日常生活所必需的数量关系,并形成处理数量关系的能力。
(6)培养学生科学地观察和处理日常生活中自然现象的能力。
(7)培养学生健康、安全和幸福生活所必需的习惯,并力求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和谐发展。
(8)使学生基本了解能够使生活明朗、丰富的音乐、美术和文艺等,并形成相应的技能。
小学的教育课程由各学科、道德和特别活动三部分组成。教学科目包括国语、社会、算数、理科、音乐、图工、家政、体育,文部科学省对这些科目都有详细具体的规定。小学道德教育的内容包括:
(1)自己本身。
(2)理解他人。
(3)了解自然,具有高尚的情操。
(4)自己与团体、社会的关系。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尊重他人,重视生命,为创造民主社会和国家的发展而努力,为促进国际和平做贡献。特别活动是指班级、年级和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 日本的中等教育分初中和高中两个阶段,初中属于义务教育的完成阶段。
(1)初级中学。《学校教育法》规定,初中是在小学教育的基础上,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实施中等普通教育,目标有三:培养学生作为国家与社会的一员所必须具备的资质;
教授社会所需职业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培养劳动的态度以及根据个性选择出路的能力;促进校内外的社会活动,正确引导学生的情感,培养公证的判断能力。学制为三年。
教育内容由各学科课程、道德和特别活动构成。教学内容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包括国语、社会、数学、理科、音乐、美术、保健体育、技术与家庭等八门,选修课的种类在第一学年主要是外语,第二学年为音乐、美术、保健体育、技术与家庭以及外语。第三学年除在必修的八门课程中选择外,还有外语等。
(2)高级中学。《学校教育法》规定:高中是在初中教育的基础上,以实施高级普通教育和专门教育为目的,实现三个目标:进一步发展和扩充初中教育的成果,培养学生成为对国家与社会有作为的建设者所必需的素质:使学生能自觉地根据社会的需要和个人的特点,选择将来的出路,提高普通教养,掌握专业技能;形成对社会有深刻的理解和健全的批判能力,形成个性。
高中学制三年,种类较多,通常按学科划分为普通、职业和综合二类,按授课方式分为全日制、定时制和函授制止三种形式。
高中教育内容同样由各学科、道德和特别活动构成,设必修课和选修课,实行学分制,毕业需要修满80学分。一般学科课程为国语、地理公民、数学、理科、保健体育、艺术、外语及家庭。为广适应科技和社会的变化,各科开设了与之有关的“课题研究”课,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951年,日本制定《产业教育振兴法》,规定产业教育是发展产业经济及提高国民生活的基础,通过产业教育在确立对劳动的正确信念、传授产业技术的同时,培养具有能力、进而对经济自立作出贡献的有为的国民。鼓励地方公共团体和企业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并规定国家在该方面采取经费补助政策。
职业技术教育在日本的学校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培养出大批优秀的技术人才和熟练劳动力,促进了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在日本,除了幼儿园和小学以外,各级各类学校都设置职业技术学科,对学生进行职业技术方面的教育。日本已经形成多层次、多类型的比较完整的职业技术教育网,有学校、企业和社会办的几大类职业技术教育;有职前教育、在职教育、转业教育,水平高低不同、时间长短不一,灵活多样、互为补充、互相促进。
在日本,进行职业技术教育的学校主要有初中、高中、“各种学校”、专修学校、高等专门学校和短期大学等。初中阶段职业技术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某种社会职业人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良好的劳动态度,以及根据自己的个性选择将来道路的能力”;高中阶段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一种必须完成社会使命的觉悟,使之能够根据自己的个性决定将来的道路,提高一般教养水平,掌握某种专门技能”。
“各种学校”,是实施类似学校教育的各种职业技术学校的总称,主要招收高中毕业生,但也招收其他学校在校生和社会人士。
专修学校是1976年开始设立的新型职业教育机构;大都是私立的,是由“各种学校”升格改组而来的,发展迅速c专修学校可分为三种类型:设高中课程的高等专修学校(属高中水平,可授予毕业生高中毕业资格),招收高中毕业生而设专门课程的专门学校(属于高等教育,在专修学校中占主要地位,可授予短期大学毕业生同等的资格),设一般课程的一般专修学校(自由入学,是终导教育的典型场所)。
在日本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机构是高等专门学校、专门学校和短期大学。
此外,在日本职业技术教育中,企业内职工教育人有重要地位。所谓企业内职业技术教育,是指企业对其职工进行的从录用到退休为止的长期的教育训练。其内容除了专门的技术教育、技能训练外,还包括经营教育、提高办事能力的教育以及作为企业职工的品质教育等。 日本的高等教育已经形成多层次、多类型的结构。按照资金来源的不同可分为国立、公立和私立三大类,从学术水平上看,日本的高等教育是二级结构:
第一级结构是短期大学和高等专门学校。以开展高等职业教育和培养实际生活能力为目的。
第二级结构是4年制大学;包括综合大学、多科大学和单科大学。
第三级结构是研究生院,包括设置在学部的研究科和研究生院大学,旨在“教授和研究学术理论及应用,深究其奥义和促进文化发展”。
日本大学的教学采取学科目制和讲座制两种形式。所谓学科目制就是按照必要的科目设置课程和安排教师上课;讲座制则是根据专业设置在同专业中开设一定的专业讲座,并根据讲座安排教师。
日本大学有科研的传统,主要任务是从事基础理论研究.重视科研尽可能与教学结合,注重协作和开展共同研究,特别强调为产业服务,试图建立“官、产、学三位一体”的科研体制,集中政府、企业和大学的科研力量联合攻关,开展创造性的研究和培养高水平的开拓人才,推动大学由模仿型科研向创造型科研方向转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把封闭式师范教育改为开放型的教师养成教育。根据《教育职员许可法》的规定,一般大学毕业生如果修得所规定的学分,可获得教师许可证。
日本教师养成教育课程有国家基准,一般是通过国家的法律及文部科学省令和通知等来规定。1985年新改定的教育职员许可法规定,教师养成教育课程要设有一般教育科目、专门科目和教育专业科目。
在日本,成为中小学教师一共要经过三次审查与考试:第一次是在大学毕业时提交毕业论文,第二次是符合规定者领取都道府县教育委员会颁布的教师许可证,第三次是参加部道府县教育委员会举办的教师任用考试。公立学校教师的任用主要由各部道府县教育委员会负责。各都道府县举行的教师任用选拔考试,除了教养与专业方面的笔试之外,还采用面试、技能测验和体力测验、作文与论文、适应性检查以及兴趣小组活动、社会服务活动的经历和教育实习的成绩等多种方法。
Ⅷ 日本的教育方式和中国式教育有什么区别呢
以下就中日的思想教育、能力培养、防灾训练方面加以区别:
1、中日思想教育区别
中国教育受儒家思想教育目标——“成仁”的影响,从幼儿园开始就带有全面发展孩子德智体美劳的目标,虽然平时也教授生活中基本礼仪,但是更加注重书本知识的习得,“早起的鸟儿有虫吃”“笨鸟先飞”仍然存在于很多中国家长的理念中。而在日本,让孩子学会生活是教育的核心,学校更致力教育孩子基本礼仪与人际关系。
比如,有很多幼儿园就要求孩子带到学校的包必须由妈妈一针一线亲手缝制,孩子中午吃的便当由妈妈准备,从而加强父母对孩子的关心与重视。甚至有些幼儿园似乎完全不重视孩子们的知识教育,孩子们没有课本,学校的教学计划中,完全没有数学、假名、绘画、音乐这些项目,他们的教育内容就是让孩子们学会“笑”,学会说“谢谢”等基本礼仪。在日本小学教育中笔头作业很少,课后作业有时候仅仅是帮父母做一件家务,对父母说一句“我爱你”等,这跟当前中国小学生每天扛着厚重的作业回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中日能力教育区别
日本比中国更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日本小学教育中特别设置家庭课和很多实践课,教学生做便当、种花草、甚至让孩子自己安装笔记本电脑,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感悟。同时日本注重的是课下的教育,而不只是在课堂,比如说学生一起参加野餐,合宿,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学生在毕业时都会举行毕业旅行,与同学们共度美好时光同时培养集体主义意识。而中国秉承着“学而优则仕”的理念,从小学开始就进行压迫式学习——老师将书本知识灌输到学生的脑中,学生靠死记硬背以及题海战术求得高分。
在当前的中国教育中,学校和家长都过分重视考试,教育充满了功利性。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要经受非常功利的考试,而每一次考试都会被劝戒分数与你的前途与你的命运紧密相联,尤其是中考和高考。讽刺的是,中国教育就像“赌博”,每次考试来临,教师与学生就开始猜题估题了,如此教育教学的直接后果是扼杀了学生的天性,远离善良的本性,走向教条,封闭,走向厌烦,消极,虚浮,不重实际,有的走向反人性的死胡同。日本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钻研以及创新精神,而中国似乎正在不断扼杀学生的创造力。
3、中日防灾教育区别
另外,日本也很重视防灾抗险教育,这与日本多地震火山有着直接关系。日本是个非常善于向别人学习的民族,在学习模仿的过程中,他们既不是全盘拒绝也不是全盘接受,而是巧取精华。日本今日的教育既保留了东方国家重基础、重训练的教育传统,又吸收了西方国家重个性、重自主性的教育传统。
这种集东西方教育传统为一体的教育新体制,其优势和能量是不可低估的。相比较,我国在学习他国的经验时,常常是只学其表,外在的包装尽管不断地翻新,传统的弊端却始终难以摒弃。日本的教育启示我们,东西方两种教育传统的互补性融合是教育改革的良好出路。
拓展资料
日本的教育制度与理念
教育制度
日本的第一级至第九级的教育是义务教育。每年学年由4月1日开始,下年3月31日结束。每个学期之间会有假期。日本的小朋友以前星期一至五全日上课,星期六上半日课。不过,这制度由2002年起全面取消。不少老师仍在周末上班,他们亦必须在暑假(通常是8月)工作。
根据法律规定,每个学年最少有210日为上课日,但是大多数公立学校会拨出大约三十日,作为学校节日、运动会和非学术上的仪式(特别是一些鼓励合作和学校精神的仪式)。扣除这些活动和星期六半日上课的日数后,上课教学的时间每年约有195日。
教育理念
日本人对教育(特别是强制教育)抱有几个重要信念。他们认为所有学生有能力学习知识,学生的努力、坚持不懈、自律能力及非学术上的能力决定了学生的学业成就。这些学习及行为习惯是能够通过讲课及训练而学回来的。所以,小学及初中学生不是根据他们的能力而编班授课,也不是适应各学生的差异。
日本全国性的学习范围让学生得到均衡和基本的教育。强制教育让学生得到一个同等学习的机会,而各学校的财政分配是相对性相同的。不过,这种制度被评为缺乏弹性、缺乏理解学生的特别需要和兴趣。
参考链接网络 日本教育
Ⅸ 日本对教育的重视值得中国人学习对吗
无论是哪个国家好的方法我们都是需要借鉴的
日本教育值得中国学习,使我对中日两国教育的差距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我甚至认为:中国人有必要向日本学习,首先应学习的就是教育,一.日本教育值得中国学习,日本现行教育行政制度的原则和特点由宪法和《教育基本法》所决定,宪法宣称教育是人民的权利,规定依据民主政治的原则和地方自治的原则建构教育行政制度,日本的教育行政属于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合作型,日本作为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发展为现如今世界一流发达国家,教日本教育值得中国学习
2014年12月14日,我有幸参加了北京新东方2014年度日语年会。这次年会,使我对中日两国教育的差距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我甚至认为:中国人有必要向日本学习,首先应学习的就是教育。
一.日本教育值得中国学习
日本现行教育行政制度的原则和特点由宪法和《教育基本法》所决定。宪法宣称教育是人民的权利,规定依据民主政治的原则和地方自治的原则建构教育行政制度。日本的教育行政属于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合作型,建立中央和地方两级管理系统,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上,实行中央指导下的地方分权制。抛去历史的原因,日本作为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发展为现如今世界一流发达国家,教育方面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方面。教育是决定一个现代国家和民族发展水平的最根本原因之一,这一点毋庸置疑已经得到了历史的证明。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对其理解和实践都各不相同,因此呈现出的结果也有分别。被认为是儒家文化圈的中国与日本,在这方面的差别就相当明显。甚至可以说,中国与日本的教育政策、中国人和日本人的教育理念的不同,正是导致两国近现代发展历程迥然不同的重要因素。中日教育的根本区别是什么呢?中国的教育更具功利主义性质,而日本的教育则更强调人的素质提高。日本教育理念值得中国学习,中国应向日本好好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
二.日本幼儿教育值得中国学习
中日两国都提出幼儿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但日本在此基础上比我国更早重视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早在30年前的1985年,日本就在东京组织召开了“日、美、欧幼儿教育与保育会议”,强调要将幼儿教育的重心从智育转向个性的培养,我国则于1996年在上海召开了“海峡两岸婴幼儿人格建构研讨会”,标志着我国幼教工作者已把幼儿良好个性的培养提到重要的地位。 比较而言,就儿童身心两方面的发展来说,我国更重视儿童身体的成长,日本更重视儿童心理的发展;就儿童能力的发展来论,两国都重视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对环境的认识能力,但我国更注重提高动手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日本则更注重提高合作能力和创造能力。幼儿教师资队伍中男女两性性别比例合理调配才有利于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日本的这一认识先于我国许多年。我国幼教师资队伍基本上是女性一统天下,不足教师总体的1%。而日本早在1990年男教师就占教师总数的6.3%,其中任校长的占校长总数的48.6%。
三.日本的“生存方式”教育值得中国学习
日本中小学教育中十分重视生存方式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生活习惯、自我控制能力和遵守日常社会规范的态度。这种道德教育是采用两种方式进行,一是课堂教学,开设道德课,二是开展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中。日本小学教育十分强调劳动教育,往往鼓励孩子们亲手栽种各种花草,让学生自己管理。他们还十分重视公益劳动,学校的环境卫生都是学生包干打扫。日本的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很有特色,注重师生交往,教师与学生的交谈、沟通十分频繁。师生交往中洋溢着民主和谐的气氛。日本中小学生每年暑假从7月底至9月初。孩子们的选择很丰富,既可以选择补习班、夏令营、旅游、也可以选择参加政 府有关部门或一些非政府组织举办的一些社会活动。日本的暑期活动形式多样,但总体的宗旨是让孩子体验生活、适应社会,重视对孩子生存能力的培养。日本政府对学生的暑期生活很重视,会
组织很多的活动,比如组织学生回收垃圾等环保活动,让孩子去乡下农民家庭参观或者种菜、插秧,让他们了解粮食是怎么来的,还会组织学生参观工厂、科学馆等地方,进行社会现象和环境观察调查等等。为了磨练孩子们的意志,政府相关部门还会组织登山类的一些活动,让孩子们从小知道什么事情需要耐力。
四.日本的外语教育值得中国学习
俄国人梅契尼科夫在经过长年客居欧美的生活后,于1874年来日本教授外语,后来写有《回忆明治维新》。他在书中写到,日本的苦力、女佣、马夫等社会底层人民也常常拿着书看,尽管那些小册子多是通俗小说,但这样高的识字率还是令他吃惊。和西方国家的经验相比,他不吝称之为异常。类似的观感,其他明治时代来日的外国人也曾有过。事实上,在此前的1872年,日本就开始实施了义务教育制。日本在没有功利目的的前提下,教育更多的是为了提高个人修养和综合素质。外语教育在中日两国的状况最能够说明问题。中国的外语教育是和应试、升迁、评定职称等一系列功利目的相连的,有些时候竟然到了不可理喻的地步。日本则更注重外语教育对于个人素质的裨益,虽然也有一些资格考试,但仅限于有必要的相关人士。最值得深思的例子,是日本的业余外语学校NOVA和中国的新东方学校。后者把应试型外语教育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而前者的学员是社会各界对某种外语感兴趣的男女老少;后者的终极梦想是能够轻松应对外国的偏狭的语言测试,前者的宣传材料上写着最高目标是“不用字幕看懂外国电影”。近年来,日本正在进行的是推进外语“终身教育”。 但这种外语素质教育的完善,足以令中国人汗颜。
一种功利当先的教育理念,一种素养至上的教育理念,其分歧表现林林总总,每一种都恰好是中国的弱点和日本的长处。即使当前中日关系处于低谷,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还是从内心感受到,中国人有很多方面真的有必要向日本学习学习,特别是学校教育。
Ⅹ 简述日本的小学教育目标!!!急!!!!!
日本实施初等教育的机构是单一的六年制小学,儿童满6周岁入学,12周岁毕业,属于义务教育阶段。新学年从4月份开学,多数小学采用三学期体制,三学期之间分别为暑假、寒假和春假。
日本小学的教育目的是适应儿童的导心发展,实施初等普通教育。教育目标:
(1)以学校内外的社会生活的经验为基础。使学生正确理解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养成合作、自主和自律的精神。
(2)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乡十和国家的现状与传统,并进而培养国际协作精神。
(3)使学生具有日常生活所必需的衣、食、住和产业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并掌握基本技。
(4)使学生能正确理解日常生活所必需的国语,并形成使用国语的能力。
(5)使学生能正确理解日常生活所必需的数量关系,并形成处理数量关系的能力。
(6)培养学生科学地观察和处理日常生活中自然现象的能力。
(7)培养学生健康、安全和幸福生活所必需的习惯,并力求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和谐发展。
(8)使学生基本了解能够使生活明朗、丰富的音乐、美术和文艺等,并形成相应的技能。
小学的教育课程由各学科、道德和特别活动三部分组成。教学科目包括国语、社会、算数、理科、音乐、图画、家政、体育,文部省对这些科目都有详细具体的规定。小学道德教育的内容包括:
(1)自己本身。
(2)理解他人。
(3)了解自然,具有高尚的情操。
(4)自己与团体、社会的关系。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尊重他人,重视生命,为创造民主社会和国家的发展而努力,为促进国际和平做贡献。特别活动是指班级、年级和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