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目前我们的小学审美教育欠缺在什么地方
审美教育从广义上来说,它指一切可能影响、感染人的事物在教育方面的功能,同时也包括学校、社会和家庭有意识地利用审美教育手段对受用对象进行地具有塑造意义的教育活动。从狭义上来说,它是指与德、智、体、劳并行的教育方式。在社会发展进行的当今时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方式使人们越来越片面化,特别是在审美能力与审美意识方面更是缺乏重视。但随着社会进一步的发展,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审美教育在“上层建筑”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审美教育即我们常说的美育,它是一种与美的感受相结合的有教育作用的思维活动。这种教育包括培养人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观点等,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中,达到美化人们心灵、行为、语言、体态,提高人们道德与智慧的目的。我国近代著名的美学家、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经说过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审美教育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虽然审美教育被大多数学校认可并实施但是还存在很多弊端,目前我国小学语文课堂教育存在的弊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兴趣不高,学习低效
“学问必须符合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很多学生只在课堂上接触语文知识,课外完全不拓展相关知识,背诵的时候也只是机械记忆,不关心其内在的美学内核与人文情感,很少有学生能够自我主动学习。即使花费再多的时间与精力,依然得不到实质性的提高,还是停留在初级水平,难以理解和深入课文之中。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学习语文学科,主要迫于应试的压力,理解难等问题打击了学生的热情,语文的学习充溢着功利主义,人文精神的传承被搁置一边,应试教育羁绊了语文教学的盎然生机。语文教学本应是生动有趣的,怎样让学生熟稔地掌握它,培养以及提升学生的兴趣刻不容缓。
(二)教学方式传统单一
在现在的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还是沿承几十年前的讲义模式,没有融入新兴的教学手段,基本将重点定位在字词句的疏通上,无视审美意识的灌输与培养,摒弃了语文教学的真正价值,极大地减损了语言文化的切实魅力。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还是填鸭式教学,教师只顾一味填充知识点,没有师生的有效互动,教学内容缺乏多元性与科学性,这已然跟不上新世纪的发展节拍,物质的飞跃,技术的革新,要求教育必须取得长足的进步,不能停滞不前,使得教学效率低下,学生难以真正获益。
(三)缺少对审美教育的重视
语文教育是人的教育,它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现在的语文课堂中,过分强调工具性,生硬呆板,缺少对审美教育的重视。教学陷入了一种认识误区,认为语文只是一种工具,大部分语文教师将重点聚焦在知识点以及技能培养上,忽视了情感以及审美的真切灌输。评价机制也是一样,在各种考试之中,只在乎对读写能力的考察,没有融入审美与情感的元素。当下,语文教学经常剥离出审美素质,摒弃了灵魂与精髓,陷入无法扭转的老旧传统,迈进枯燥单调的语法文字死胡同,没有审美教育,人文性就是空中楼阁,这是与语文教育相悖的,所以需要大力改变。
B.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一、走进教材,让学生直接体验作品的人文精神,提高审美情趣。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环境育人。他讲的“学校的墙壁也说话”,体现了无声之教主。一张名人画像会砥砺学生的志向,一句哲理名言能使学生敛容沉思,美丽的风景画可激起学生对大自然的向往和对祖国的热爱,这些都能起精神、品德、情操上的陶冶和感染作用。而作为含有丰富情感、丰富人文内涵的语文课程,对人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更是深广的,对学生心灵的震撼也是极其深远的。同时,语文学科居于教改前沿,是领头学科,在优化人的素质结构和能力结构过程中,没有别的哪一个学科能像语文学科这样全面深刻地经常性地发挥作用,因为成功的语文教学能直接促使受教育者在理智认识、思想意志、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等基本能力基本素质方面得到如夏丐尊先生所说的“调和发达”,从而养成“灵肉一致的人。”所以我们在教学中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的培养,加深、加强人文性、情感性的熏陶和感染,而教师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重视调动自己情绪的感染力,给知识、信息附加情感色彩,使课堂具有健康、融洽、充满温暖的心理和责任感的氛围。要尽量做到使学生有亲切感、享受感,使课堂气氛轻松、和谐、愉快,达到情感交融,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的同时使审美情趣得到了潜移转化有培养。
(一)形象美蕴涵于特定的教学情境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追求高尚品质精神美
“情”包蕴在课文内容中,“境”是课文内容所构成的整体画面。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创设情境,使小朋友通过感官,置身丰富、逼真的气氛中,可以驱动小朋友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讲述,精彩的画面,直观形象的表演,以及电教设备的运用,创设一种审美意境,使小朋友入境悟情,潜移默化到接受审美教育。
凭借插图、录像展现美。小学语文低年级教材中,画了大量形式多样、形象优美、内容丰富的插图。恰当地指导小朋友看图,既培养了小朋友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又激发了小朋友的美好情感。如《古井》是一篇文字和意境都很优美的散文。教学时,我先让小朋友读通课文后,我引导学生有顺序地欣赏文中的插图:村子东头的古井,附近是络绎不绝的担水人,这些形象生动的画面,使小朋友心旷神怡,陶醉其中,真切感受到了家乡的
采用音乐渲染,营造美的氛围。在教学《小珊迪》时,我边吟诵课文,边播放抒情的曲子,让小朋友在音乐中,诱发情感,体会小男孩的美好心灵,受到美好的形象的感染,从而萌生一种学习人物内心美好的激情与行为。
凭借语言描述渲染美。教师在领会课文情感的基础上用紧扣课文主题的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讲课,并适当配合一些体态语言,同样能引起小朋友有效感知,与教材内容产生共鸣,培养小朋友的审美感知能力。
(二)优美的语言是从精彩的词句中品味出来的。
小学语文课文用词精美、语境生动,学生可通过朗读,把文中抽象的文字,变成具体的可听可感的审美形象,让感官经过反复的审美实践品味语言美,逐步完善学生审美的感知力。如《触摸春天》,作者描绘了一幅“盲童留连于花繁叶茂中”的绮山丽水的画卷。他用触摸这一词语,写出了盲童对触摸春天的感触,作者由静到动描绘了春天大自然的美景以及盲童是怎样触摸春天的。细细赏析,还能诱导学生将热爱桂林山水的情感升华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祖国的激情。
(三)真实的情感需要我们细读默念,体会情感美。
小学语文课文含着作者强烈的情感,或激昂,或悲壮,或直抒,或含蓄,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理解作品的内涵,体会文中的情感,并把作者在文中的情感表达出来,激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而朗读表达最能以作者在文中所表达出的情感来触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到情感美。《观潮》是四年级的一篇课文。教学时,我引导学生看多媒体课件有感情地朗读,学生尽情地游览了迷人的沙滩、著名的海洋公园、繁华的街市。结束部分,我请学生说说体会,有的说,杭州真美啊!有的说,我真想到杭州去看看,有的说杭州西湖就好象一位美丽的少女。学生读着,说着,激动与自豪也溢于言表。
二、联系实际,教师要善于拓宽学生的阅读渠道,使学生从中感受美。
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师“教书育人”的重要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几乎囊括语文教学的全部手段,可以落实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从传播文化知识,训练读写能力,增强思维意识,到陶冶性格情操,确立人生理想,无所不包。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作文教学中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走出教材,加强课外阅读和作文实践既是必要也是有广阔的操作余地的。
语文教育的是母语教育,有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有得天独厚的语文环境。语文一旦与生活联马上就生动活动起来。譬如,聆听音乐美,发现绘画美,欣赏艺术美、自然美、科学美、社会美、生活美、都可以从语文学习中获得,可以得之于心而应之于笔。反过来,它们又无一不是提高审美情趣的途径。那么如何通过作文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呢?笔者认为,在作文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受美的世界,并在感受的同时构造起有情感依附的文章。
作文教学往往从观察描写入手,这实际上就是审美情趣和审美感受能力的训练。抓住这一环节,可以培养学和准确的审美指向和良好的审美心理。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和人类社会的芸芸众生,无时无刻不在感染着我们、影响着我们。美与丑、善与恶、真与假都在我们的身边演绎,我们如何去应对,如何去评价,如何去选择?这就需要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情趣。小学生的思想与心理处于一个不稳定阶段,他们的审美指向不确定,审美情趣比较肤浅也容易游离,老师的指导是十分重要的。而培养审美感受能力的重要一关还在于要学生能克服思维惯性,将日常态度转变为审美态度,将科学的分类标准转变为审美的分类标准。按这种审美标准,彩虹可以不再是太阳光和雨雾相互作用的产物,而是通向幸福的桥梁,白杨树倔强的挺立着,俨然北方农民的化身。由于这种理解不再是单纯的逻辑推理或抽象的沉思,而是情感与事物之外在完形的相互渗透,于是,便将该事物从理性世界移到了情理交融的世界。这种审美感受使万物蒙上美的光辉,无生命的事物也有了生命的意味。
作文教学中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与表现力,提高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丰富情感世界,陶冶性格情操。有了对美的世界的感受,学生笔下的文章才能渐渐地有了声、形、色、情感也会有了依附。他们用心去感受,用心去构思,用心去写。从而最终形成自己的审美角度和审美情趣。
创造美要靠丰富的想象。创造美,是审美教育的一个更高的境界,小学生不仅有感知美,鉴赏美的能力,同样,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也能有创造美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语文老师应如何引导学生创造美呢?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课文的学习,安排学生进行一些行之有效的创造美的活动。
语文教学中的表情朗读是学生所喜爱的一种活动,它既是一种欣赏过程,也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朗读者仿佛置身于课文的意境中,将自己的感情和作者的感情交融在一起,将作品中主人公的情感态度融合到自己的生活体验中,领会其语言的感情色彩,然后通过朗读时的音调、姿态、表情,再现课文中的艺术形象,引起他们强烈的情感共鸣。在实践中提高他们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北大荒的秋天》是三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描绘了北大荒的自然风光和丰收景象,表达了作者热爱北大荒、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这样一篇语句优美的文章还需要多作解释吗?此时与其让学生听老师枯燥无味的分析,不如让学生通过有表情的朗读自己去体会其中的妙处。于是我就指导学生朗读,指名读,分组读,集体读。在朗读的同时进行适当地点拨提醒他们一边欣赏体会作品中所流露出的感情,一边通过自己的朗读来再现北大荒的秋天之美,让他们充分享受到再创作的快乐。
三、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上,我也做到了尽善尽美,从以下三个方面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兴趣阅读抓课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
(二)读好书好读书,审美观悄然而生。
居里说:“书,就是社会,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社会,它能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人高尚。”好书,以它的健康的思想教育人,以感人的事迹鼓舞人,以高尚的情操陶冶人,以紧张、惊险、曲折的情节吸引人,以科学的知识丰富人。教育学生读好书,才能使学生从好书中受到劳动美、人物美、社会美、自然美感染和陶冶,才能认识真、善、美,才能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三)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在阅读中萌发的。
抓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体会读。言显心声,行露思想。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反映了他的内心,展现着他的精神风貌。作者写人,正是通过对人物想的、说的、做的及脸部表情的描写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的。因此阅读时,要抓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和外貌描写体会着读,才能很好地感受人物的精神风貌,感受到人物之美、作品之美。
抓精彩句段琅琅地读。学生课外阅读时,大多是无声的读,即默读。默读较利于理解内容和中心。课外阅读中的精彩句段,则应要求学生琅琅地读。通过眼、口、脑、耳化无声的文字为琅琅有声的语言的阅读,使学生多种感官同时活动,有助于记忆精彩句段内容,想象情境,感受作品中的意境美、人物美和文辞美。
抓意境想象读。为了引人入胜,作者都比较注意意境描写。如有的在开头,或揭示故事的广阔背景,或渲染某种浓烈的情调,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吸引读者往下读;有的在文中,对具体事物作细致而传神的描绘,激发读者的思绪,使之生发想象和联想,得到美感体验;有的在结尾,对故事的结局或人物命运或作品的旨意给读者留下思维的空间,让读者体味、辨析、感悟。因此,阅读作品中这部分内容,应要求学生根据内容展开合理想象,使自己入境入情,和作者产生共鸣,从而感受和鉴赏作品的意境美。例如,在教《台湾蝴蝶》一文时,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它们成群结队在树木花丛间、山石溪水畔偏偏起舞,犹如片片彩霞,在空中袅袅飘动。”“这些蝴蝶谷温暖如春,流水潺潺,古木参天,野草翠绿,鸟语花香,环境十分清幽”这两句话展开想象,把头脑中能想到的蝴蝶样子及其周边环境通过添画方式表现出来,使原来由三个个体组成的单调板画顿时活跃起来,黑板上出现了各种形形色色的大小蝴蝶,它们形状、颜色、飞行的姿态各不相同,山、石、水、花等组成的背景更是烘托出一片群蝶飞舞的热闹场面。学生的审美兴趣得到激发,他们在平淡之中发现了神奇,获得了审美的愉悦和满足,他们感受到的不只是审美对象外现的形、质、色,还有画面所内涵、所跃动的灵性之美。
抓构思、布局联系地读。小学生口述见闻或作文,常常是平铺直叙,教师总叹学生说话、写文章层次不清或谋划篇布局能力差,其实是学生缺少见识和锻炼。课外阅读时,应要求学生读了后面联系到前面是怎么写的,读到结尾联系到开头是怎么写的,读了这篇文章的构思、布局,联系自己平时是怎样布局谋篇的。在联系比较中知道一篇文章应该是一个精心雕刻的艺术品,不仅要文辞优美、形象生动、意境深远,还要巧妙布局,有独具匠心的构思,从而使感受读物的结构美,提高鉴赏美的能力。让阅读教学成为学生成长的大舞台。
如何引导学生在作文中完成对美的创造呢?在作文教学中,我采用如下三个步骤:1、指导观察;2、启发讨论;3、完成创造。有一次我出了这样一个作文题《发现生活中的美》,我先给学生一天的观察时间,让他们寻找观察生活中美的人、事,第二天上课启发学生当堂讨论,由于学生有了前一天的准备。因此发言的积极性很高,很多学生都观察到了生活中的美的事物。有的说,我的妈妈长得美;有的说,××同学的心灵美;还有的说,家里的某一盆花长得美。通过启发讨论,学生的思路打开,创作热情高涨,在此情况下,让学生进行写作,在写作过程中完成对美的创造。
四、在生活中体现美,坚持以美育人,提高审美情趣。
审美情趣指的是审美上的格调和趣味。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环境、个人经历以及文化教养等不同,就形成各自不同的性格、需要、爱好和情感体验,这些也就决定了一个人的审美情趣。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从不同的侧面描绘了丰富多彩的自然美景,赞颂了人类社会中的美好事物和崇高品德,揭露和批判了落后和丑陋的东西。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审美活动的时候,勿忘“教书育人”,要及时引导他们鉴别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帮助他们养成高尚、健康的审美情趣。
(一)美同样存在于童话故事中,讲述童话故事,丰富美的形象。
小学语文教学主要是利用文学作品进行美育。在诸多文学样式中,儿童对内容生动形象、语言通俗易懂的童话和故事最感兴趣。教学实践证明,儿童多听健康的童话、故事,对于他们学习语言、养成美德和形成美感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这是因为小学生无论是在语言方面,还是在行为习惯方面,都具有很强的摹仿性。讲童话、故事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向他们的头脑中充实美的语言和美的形象的过程。儿童头脑中美的形象多了,鉴赏美的能力也就随之增强了。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适当补充讲述一些童话、故事。
(二)审美水平的提高取决于对比的方法。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小学语文课文中经常同时出现一美一丑两种事物或现象。教师应抓住它们的不同点进行比较,使学生懂得美与丑的本质区别在哪里,例如《美丽的公鸡》一课,讲的是有一只花公鸡,长得很漂亮。它先后去和啄木鸟、小蜜蜂、小青蛙等比美。啄木鸟忙着给树治病,小蜜蜂忙着去采蜜,青蛙忙着捉害虫,它们都不跟公鸡比美。公鸡不明白为什么,去问老马。老马告诉它:美不美不能光看外表,还要看能不能帮助人们做事。公鸡听了老马的话,再也不去比美了,它从此以后每天早起给人们打鸣报晓。这是一篇对学生进行美育教学的好教材。教学中可以进行两次对比:一是把爱夸耀自己美的公鸡与爱帮人们做事的啄木鸟等比一比,看谁的行为美;二是将公鸡以前的表现与后来的表现比一比,看什么才是真正的美。这样的对比,对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有很大的帮助。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方法是灵活多样的,我们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要不断探索,融会贯通,并努力提高自己鉴赏美、理解美的能力,这样才能把审美教育切实地贯穿到语文教学中去,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文体资源,不断提高学生的兴趣,挖掘学生的认知再创潜力,培养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自觉,并且在学习过程中达到自我实现、自我创新、自我发展。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有所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参 考 文 献
[1]杜卫,《美育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
[2]万福成、李戎,《语文教育美学论》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
[3]李文倩,《在识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小学语文教学》2001年第1期
[4]盛雪琴,《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践探索与思考》,《小学教育科研论坛》,2003年第3期
[5] 倪文锦主编:《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年 7 月版。
C. 如何引导小学生在阅读中进行审美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不断感受、体验这些以教材内容为本的审美内容及形式外,还要遵循学生审美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体验到评判,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在阅读教学中进行美的渗透,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下面,谈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一些认识: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审美教育不可分割:
(一)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是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的教学目标。
阅读是一种交流活动,在交流中,客体的意图语境消失了,只能在信息载体中留下一些暗示,这些暗示犹如空白,有待读者在阅读中运用联想和想象去填充。作品的价值也只有经由读者的阅读才能体现出来。唯其如此,阅读中才有感、才有悟、才能思、才能创!因此,我们要重视“交流”,将更多的精力投注在对文本的人文主义特质的发现上,关注阅读文本的整体感悟,注重个人对文本的多元化解读,用人文审美的独到魅力纠正语文阅读中只重方法或技巧的偏颇,让人文审美的大旗高扬在阅读的广阔田野上,让语文阅读在审美的熏染中走上正确的路途,达到真正的平衡!“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无论是从中外文化传统与教育的发展来看,还是从小学语文的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来看,审美能力的培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之一。《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从实际情况看,学习一篇课文,学生不仅要感悟文章的要义和精微所在,而且还要欣赏作者的艺术匠心所创造的艺术形象及蕴含其中的情意、趣味,欣赏语言、结构的佳妙之处,鉴别艺术手法的优劣、得失。阅读一篇课文的过程,也是一个审美实践的过程。别林斯基曾说过:“如果你说这首乐曲很好地表现了嫉妒的感情,那你等于什么也没有说。但是你把这首乐曲演奏一遍,那它就为自己说明了一切。”语文学习何尝不是这样,只有原原本本地用心把文章读一读,才能体味到美在哪里。叶圣陶先生曾把语文阅读活动中对课文的审美实践比作采矿:“你不动手,自然一无所得,只要你动手去采,随时可发现一些晶莹的宝石。让人获得回味无穷的美感,养成高雅的审美情趣。”
二、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的有效方法: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的措施,主要从以下两个途径进行:
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审美能力主要有以下四个环节:
1、导读定向,激发审美兴趣
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课外阅读的巨大动力。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而学生兴趣总是和感情息息相关的。阅读教学中通过导读,创设情境,可以利用插图录像展现美;可以采用音乐渲染营造美的氛围;可以凭借语言描述渲染美。例如:在教学《美丽的田野》一文时,一上课我就用“美丽的田野”这首歌曲导入课文,既创造了课堂讲读的意境,又激发了学生的感情。至使课堂活跃起来……
师:美丽的田野是什么样的呢?
生:有水、有鱼。。。。。活跃起来。
师:作者在文中描写了田野的哪些美景呢?
生:碧绿的河水……
生:田野十分美丽。
师:看到之后的心情又是什么样的?
生:欣喜与激动。我都被陶醉了。
很快,学生进入了最佳学习境界,课堂生动活泼,学习情绪倍增。通过阅读来提高审美能力,接着再通过教师朗读、播放录音,或者请语感强普通话标准的学生朗读一遍课文。准确优美的普通话,抑扬顿挫的语调,到了学生的耳朵里,学生自然会如痴如醉,如沐春风,在不知不觉中被吸引进入教学之中,为调动学生学习和审美的兴趣,进一步深入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只有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在情感上才会接受教学内容的开放性、主动性,才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挖掘文章的各种内在美。
2、粗读铺路,唤起审美感知
19世纪法国著名的雕塑家罗丹曾经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教育美学认为,青少年的形象思维比较发达,他们认识事物总是从感性开始的。然而语文课文中的美是用语言文字来表达的,它具有间接性的特点,既不能像造型艺术那样具有直接的视觉效果,也不像音响艺术那样具有直接的听觉效果。它的美只有在了解文字意义的基础上,再经过联想和想象,才能在头脑中出现形象,才能从中受到感染。也就是说,语文教材中的审美形象并不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而能直接感知,而需通过语言文字这一中介,调动人们的生活经验,并依赖人们的艺术修养,在自己的理解中去品味、感受它的美,这就需要以阅读为基础。
教师可以对有关文章背景和作者作一个简明扼要的介绍,可以使学生对文章结构、内容和主题有个大致了解。再由学生粗读课文然后根据自己对文章的初步认识,抓住课文中优美的词语表达、生动形象的修辞以及对课文内容和所抒发的思想情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唤起进一步深入学习课文的欲望。
3、精读探究,培养审美理解
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就要引导他们对课文形式美的因素加以品味。这里不能单靠教师的讲解,应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品味词语、欣赏句子去发现美、理解美、鉴赏美。
(1)推敲传神的词语。一般地说,诗人和作家都十分注重用词的传神,它的精妙之处就在于既形象又包含丰富的内容。课文《鸟的天堂》中作者写道:“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这段话写得很生动,其中的“堆”字用得特别传神,它描绘了树叶一片挨着一片,层层叠叠的情景,“明亮”一词形象地写出树叶的色彩明亮富有光泽,“颤动”一词把静态的树叶描绘得栩栩如生。这些词语我们如不引导学生认识琢磨,就很难体会出文章所表达的美感。
(2)欣赏优美的句子。散文在小学语文教材占有一定的比例,每一篇散文都是一个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好素材。生动的语言总是依靠优美的句式来表现。有的句式对称,讲究工整美,有的句式参差,讲究段落美。如《桂林山水》这一课,作者不仅用词十分传神,而且句式也非常讲究,在写出“山、水”这两段中,恰到好处地运用了工整的排比,琅琅上口的语感,把水“静、清、绿”和山“奇、秀、险”的特点描绘得淋漓尽致。在教这类句子时,我们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分析各分句之间的结构联系,使学生充分回味其优美韵味,使学生在欣赏中得到美的熏陶,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桂林山水秀丽多姿的强烈情感。
(3)琢磨富有个性的对话 。人物对话是刻画人物形象的一种方法,在引导学生琢磨人物对话时思考,为什么这句话他(她)讲合适,别人讲就不合适。从而体会出人物性格特点乃至思想品质之美感。如《金色的鱼钩》一文中,老班长回忆起指导员对他说的一句话:“一路上,你是上级,是保姆,是勤务员,无论多么艰苦也要把他们带出草地。”这既是上级对下级的命令,又是指导员对战士的关心,对话言简意明,既反映了指导员的精明果断,又衬托了老班长的责任重大,表现了长征时期红军官兵的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因此,在语文教学中,琢磨富有个性话的语言,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精练内化,发挥审美想象
我们教育的对象是小学生,他们毕竟受教育知识及生活阅历的局限,对事物的认识是肤浅的,对美的鉴赏力不高。因此,教师除了要鼓励他们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外,还得教给他们掌握想象的方法,在想象中不断体味文章所表达的美的意境,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特点,凭借熟悉的有关情景让学生展开想象,根据事物的发展,让学生进行推理想象,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合理想象,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两个写景的句子,诗人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展现了深邃的艺术意境。为了开拓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以“假如我就是诗人,那是怎样的情景”的假设进入原有的意境,这样,学生就可根据教师的点拨,展开想象的翅膀,体会这首诗的诗情画意;春暖花开的长江两岸,彩碟翩翩起舞,百花散发着芬芳,江面滚滚的波浪向东流去,一叶扁舟借着长江之水,一直漂到水天相接的地方,最后消失了……这美妙的想象融入了学生对美的理解和创造之中,即使是不同程度的学生也能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再如教学《望庐山瀑布》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站在画面前,让学生面对画面,边听音乐边展开想象的翅膀:巍峨的庐山,瀑布从天而降……一幅气势磅礴,引人入胜的大自然画卷展现在学生眼前,这样,使学生深深地体会到祖国山河无比壮观,从而产生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结论
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审美能力主要有两方面的基本任务,一是要引导学生学习、吸收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的语言材料,借鉴前人创造美的经验、美的语言、美的表现方法等,形成合乎规格的听、说、读、写能力。二是要借助优秀作品陶冶学生的情感,用外在的美好事物塑造他们内在的美的心灵,培养美的情操,磨砺美的意志,形成美的性格,完善美的人性。
只有把审美教育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才能全面完成语文教学的各项任务。语文教学无论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课堂氛围或课后延伸来看都包含有非常丰富的审美因素,为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使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成为可能。在阅读教学中贯穿审美教育,可以使两者互相促进,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又有利于阅读教学目标的完成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另外对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和各方面能力也十分有利。因而,目前,教学以人为本,在阅读中渗透“美”的人文思想,是时代的呼唤,教育的呼唤,也是对语文教改浪潮的呼唤。
D. 国家规定教师每周课时量是多少
国家教育部规定教师每周工作量:
1、普通高中教师每周工作量10—14节。高中语文、数学、英语每周10节,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每周12节,音乐、体育、美术、通用技术、心理健康、信息技术等每周14节。担任班主任周课时不少于10节。
2、初中教师每周工作量12—16节。语文、数学、英语每周12节,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体育每周14节,音乐、美术、综合实践、信息技术等学科每周16节;体育任教7个班或周课时不少于14节,美术、计算机周课时不少于18节。
3、小学教师每周工作量14—18节。语文、数学每周14节,其他专任教师每周18节。
(4)小学语文课程审美教育的形成扩展阅读:
1.《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把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教育融入培养、培训和管理全过程,构建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师德建设制度体系。在准入招聘和考核评价中强化师德考查。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建立教师国家荣誉制度,加快形成继承我国优秀传统、符合时代精神的尊师重教文化,创造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
2.意见同时要求,要切实提高教师待遇。完善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制度,改进绩效考核办法,使绩效工资充分体现教师的工作量和实际业绩,确保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
E. 新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二年级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第一学段(1~2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二)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4.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5.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6.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7.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三)写话
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四)口语交际
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
4、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的意见.
(五)综合性学习
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外阅读,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新课程标准目的:
1、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2、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语文课程标准-网络
F. 中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如何渗透审美教育
中国是诗歌的王国,众多伟大的诗人光照千古,他们的美诗佳词就像天空中的明星,璀璨夺目。诗中的音乐美、画面美、思想美、意境美与艺术妙笔融为一体,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语文新课程改革中十分重视审美教育,审美教育能够促进智育和德育的发展,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十分有必要在古典诗词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那么,我们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利用古典诗词这种文学样式的优势渗透审美教育呢? 一、反复诵读,感受音乐美。 诗歌的语言凝练,在学习时不仅要感悟其中的人物形象美、意境美,更应品味其中的音乐美。古诗词都比较注重押韵、对仗,读来琅琅上口,具有音乐美。教师在教学古诗时应注意朗读指导,使学生能够在朗读中感受到美。 如我在教学《琵琶行(节选)》这首诗时,首先教读——体味诗的音乐美,即读出诗的节奏来。教师示范后,全班同学轻读课文,感受节奏停顿。其次,诗是抒情味最浓的一种文学体裁,必须读的抑扬顿挫。为了表达思想感情,有些词语的“音”要读的重些,就是要把重音读出来。教师先范读后,学生自由朗读全文。最后还要把诗的韵脚读好。诗是讲究押韵的,本诗换韵频繁,请同学们齐读诗歌第一层,感受诗的韵脚。通过这一步,学生既感受到诗歌的音乐美,又初步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初步感知,体会画面美 我国很多古诗词可以说是“诗中有画”,一首诗就是一幅色彩鲜明、动静相宜的图画。因此,在进行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初步感知,体会古典诗词的画面美。 如《过故人庄》描绘了一幅农村恬静优美的田园图。我们应引导学生在初步感知诗歌诗情画意的美感享受中,体会故人庄环境的恬静美丽,农人劳动的乐趣,田家生活的安逸。《江雪》作者以极其洗练的文笔,勾画出一幅渔翁汉江垂钓图。我们应引导学生体味作者把“江”“雪”与“渔翁”有机联系在一起,动静相衬,虚实结合,使整个画面浑然一体的美感。《敕勒歌》以雄浑的气势,勾画了一幅阴山脚下美丽富饶、广阔无垠的草原风貌图。我们应引导学生体味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宏观勾勒、动静结合描绘出的北国草原壮丽富饶风光的独特美感。 三、深入理解,挖掘思想美 “诗缘情”,“诗言志”,喜怒哀乐,诗之情也。在进行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提高思想认识、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深入理解诗歌,挖掘古典诗词的思想美。 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渔歌子》、《钱塘湖春行》、《江南春》、《惠崇〈春江晚景〉》、《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诗篇,就该深入理解诗歌,挖掘古典诗词的思想美。让如诗如画的祖国壮丽山川,在学生的胸中激荡。让学生对祖国的山山水水充满激情,使学生对祖国广袤、秀丽的山河加深认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深沉感情,学习诗人积极进取蓬勃向上的精神。同样,读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就必须让学生理解作者渴望杀敌建功,报效国家的豪壮胆气、雄伟气魄,体味作者虽壮志未酬,仍心系祖国命运的拳拳之心;读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就应让学生学习诗人不屈的精神和豪迈的气概;读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饮酒》就该让学生了解作者高洁的品质和高尚的气节……学习《送元二使安西》、《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剪梅》(李清照)等,就应引导学生如何珍重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学习《过华清宫》、《石壕吏》、《涉江》等,就该激起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对假恶丑的憎恶之情。 四、发挥想象,领悟意境美 发挥想象,领悟古诗的意境美意境,是创作者的审美体验、情感与经过提炼、加工后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诗不同于小说,它不可能像小说那样,按照生活矛盾发展的过程,铺叙开去。诗人是从这一过程中截取几个最感人的镜头,用跳跃含蓄的语言,创设出一种画外有画、言外有意、令人回味无穷的意境来表达审美体验,反映生活本质的。入境,是读古诗的根本。在古诗学习中,教师应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去领悟古诗中的意境美。 如《寻隐者不遇》一诗语言相当精炼,初读此诗,似觉平易,细加欣赏,则易中有难。寻隐者来去过程,一字未提;与童子会晤时的寒暄和问话,也一概从略;童子答问也当不少,但诗人仅摘三句,答问不多,但寓意深刻。在教学中我首先指导学生弄清诗的大概意思和人物,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诗人在松树下问些什么,诗中有没有写?你能根据童子的回答展开联想补充出来吗?”“假如你是书童,你会怎么回答?”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这些问话一一作答,并让学生分角色当堂进行对话表演。在表演中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对答如流,还伴有生动、有趣的动作表演,把《寻隐者不遇》中的寻访场面生动地再现出来了,初步领悟到诗的意境。 再如《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一诗,描绘的是一幅风雪夜归图。头两句“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写旅途的艰苦;后两句“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写偶得投宿处的喜悦。诗中末句的“归”,意境深远,既写出了诗人从风雪迷漫的困境中忽然找到投宿处的狂喜心情,又表现了山民热情、好客、纯朴的良好品性。为了让学生领悟诗的意境,我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补充情景,提出下面几个问题:(1)诗人经过艰难跋涉,来到人烟稀少的山中,天色已晚,面对风雪,远望苍山,路途遥远,这时,他会想些什么?(2)夜更黑了,风更紧了,雪也更大了,天气冷得叫人难受,正在这十分为难的时刻,忽然发现山间有一间穷人住的茅屋,诗人的心情怎样呢?(3)听到犬吠,茅屋里的主人会怎么做?这时主人与诗人会有一段什么样的对话?(4)诗人受到主人的热情接待,会有什么样的感受?通过想象,学生自然而然进入了角色,置身于古诗描写的意境之中,然后让学生分角色,对诗人来到柴门边,并受到主人热情接待这一情景进行表演。学生通过想象和表演,领悟到了“归”字所蕴含的意境美。 总之,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古典诗词的教育审美教育功能,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渗透审美教育,让学生的心灵在对音乐美、画面美、思想美、意境美的领悟中受到美的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