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育计划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判断题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判断题

发布时间:2021-01-25 00:31:18

㈠ 我是师范生。应用心理学专业。问个关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C级教师证书的问题。

还真不了解有这个C级证。不过,如果有C级,那么它就是最低级的一个健康教育证书。

㈡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1.各地发展较快,但实效性差,发展不平衡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经过了呼吁--起步--发展--提高等四个阶段,全国各地广大中小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有了很大飞跃,各地普遍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适合中小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但从全国看,地区不平衡,数量不平衡,质量不平衡。从地区看:南方好于北方,东部好于西部,城市好于乡村。从学校看:一部分学校从80年代就开始实验,经过十余年的不懈努力,已经取得丰硕成果;一部分学校受全国中小学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感染,
也纷纷根据地情、校情、师情、学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并取得了一些成效;还有一部分学校,特别是地区较偏远,经济欠发达,信息较闭塞,观念较陈旧,思想较保守的学校,正在觉醒或积极行动起来,开展这项教育活动。从教师队伍看:一部分心理辅导教师受过专业训练,具有较扎实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知识,且专门从事学校心理辅导工作,
具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些教师是目前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坚和骨干力量。还有一些心理辅导教师是由生理卫生教师和德育教师转行的,但经过几年的培训和自学,大部分教师已基本掌握了学校心理辅导的方法和技巧,基本能完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有一部分心理辅导教师是迫于形势的需要,由学校的非教学人员或不能胜任教学任务的教师改行担任。这部分教师,教育理论底子薄,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实践经验少,因此,很难胜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这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一般流于形式,很难收到实际成效。
2.论研究薄弱,对于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问题认识尚不一致
目前,学术界和教育界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义、历史发展、研究对象、目标、功能、任务、内容、原则、教育环境、管理、师资与培训、教育的模式、途径、活动课程的确立、心理训练、心理辅导、心理测量、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暗示等基本概念还有不同认识,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和外延还存在着不同理解,其理论框架还不很清晰,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体系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
对于如何开展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在学校建立辅导与咨询室,对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干预与援助,如何在学校各项活动中贯彻心理健康教育,中小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及中小学生常用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原理与方法等还有不同的认识和做法,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的运行体系。目前看,理论研究的滞后,已经阻碍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我们呼吁: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科研部门和学校投放力量,加大力气,对实践中遇到的理论问题深入研究,力争“十五”期间有所突破,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
3.形式多样,但缺乏规范,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化、专业化水平不高
目前,在中小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主要有:①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②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②在学校各项活动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④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建立学校跟踪反馈矫正系统;⑥通过建立“悄悄话”信箱,对个别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与咨询;⑥通过建立与家长联系制度,形成家庭、学校、社区主体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虽然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是多样的,但也存在问题。主要是:①在学校开展班、团队活动时,常常将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将学生的情绪、性格问题归为思想品德问题。②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方面,各地问题较多:第一,教材版本繁杂。有课题组编写的实验教材;有学者根据多年经验编写的教材;有实验教师自己根据工作需要编写的教材;也有书商从利益角度出发,组织“枪手”编写的所谓“实用”教材。第二,讲授方法多样。一些地方能够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采用讨论式、探索式和活动式等教学方法,使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达到自我启发、自我教育、自我升华的目的。但也有一些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化,像讲授数学、语文课那样,热衷于讲解心理学的概念。第三,课时不统一,一些学校还不能保证时间。有的学校每周一节,有的双周一节,有的学校根据实际需要和教师的能力不定期授课。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全体教工的行为,教育活动范围应辐射学校方方面面工作;但也有些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狭隘化,把它只看做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事。④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和开展,有相当一部分学校已经从实践和工作中认识到了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有些学校只在所谓心理健康教育的硬件上下功夫。如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热衷于搞各种心理测验,
购置一些不适合学生特点的心理测验仪器,把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化,热衷于搞花架子,做表面文章。
4.专业人员匮乏,且部分教师专业技能亟待提高
目前,学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教师相当匮乏,专兼职教师一般为1-2名,而需要服务的学生达几千人。教师既要上心理健康教育课,又要开展心理辅导与咨询,还要开展各种心理训练,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心理服务的需要。
自80年代初期,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来,经过近20年的发展,开展这项工作的教师已经形成队伍,并且初具规模。按专业水平和发展趋势可分为:
第一部分,经过正规师范院校培养的本科生或研究生,他们受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理论知识训练,有较扎实的理论功底,现在学校从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由于工作时间不长,他们教育、教学经验不足,还基本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没有真正把所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结合起来。但如果经过正确引导和本人刻苦努力,在实践中磨练几年,他们将会成为我国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
第二部分,现在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职教师,他们虽然没有受过系统心理学专业训练,但他们大多受过高等教育,有很坚实的脑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知识,有很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管理经验,经过长期实践探索,又自学有关理论知识和参加有关训练,他们理所当然地成为了目前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但这部分教师如果不加强理论学习,目前虽然能胜任工作,但很快就会落伍。
第三部分,一些学校领导还存在错误认识,把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当做摆设。为了应付检查,把一些不能胜任教学第一线工作的教师安排做心理辅导教师。他们既没有心理学专业知识,同时教学方法又陈旧落后。这部分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似有实无。
第四部分,还有一部分学校没有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教师。政教主任、团委书记、大队辅导员、德育副校长,谁有时间谁来抓,面上看是齐抓共管,实则谁都没有深入细致地研究这项工作,使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做的是表面文章。
5.整体化不够,还没有形成学校全方位多层次心理服务系统。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灵活多样,学校应该采取领导与教师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
教育与自我教育结合等形式全方位进行。

㈢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题有哪些

主题有抄正确面对学习压力,提高挫折承受能力,提高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缓解逆反心理,加强与父母亲沟通,提高自信心,加强进取精神,避免早恋问题,严防心理病态出现。

㈣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学习习惯》教育专题节目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学习习惯》教育专题节目
这个周日,我准时的在8:20分坐在了沙发上,打开了电视机,收看河南台法治频道播出的由于丹老师主讲的《中小学人格教育》专题讲座。

于丹老师在人格教育中主要为我们强调了一点:在我们中小学生所要完成的必修课中,不仅仅是学习。我们还要懂得怎样自我控制一些不好的习惯,懂得孝敬父母,尊敬老师,懂得很好的处理一些人际关系与学习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等。
看完了于丹老师为我们上的这一堂课,使我受益匪浅。从前,我以为,只要学习好了一切都不是问题。爸爸妈妈尽量的给我腾出大量的时间供我学习,除了学习,家里的任何一件事我都不用去做,任何一件事都不用我去操心。爸爸妈妈把什么事都安排的井井有条,等着我去享受他们的劳动成果。甚至让我误以为这都是他们应该做的,只要我学习好就行了。
听了于丹老师说的孔子的一句“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话后,我才顿时恍然大悟:原来学习并不是最重要的,比学习更重要的还有许多我们需要学会做的事,而首当其冲排在第一位的,便是怎样做人。
做人其实也是一门学问,其中包括道德、礼仪等等。而我们小学生除了要做好道德、礼仪方面的学习之外,还要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有所提高。一个人,就算学习再好,但却不能自己照顾自己的话,那么就算他四肢健全,也是一个废人。所以我们从小要帮爸爸妈妈分担一些家务,比如拖拖地,擦擦桌子,洗洗碗等,不要过多的让爸爸妈妈帮你干一些事情,要先自己学着试探性的先做,实在不会的话再让爸爸妈妈来帮忙。
学习习惯要从小培养,大概从两三岁开始注意他的专注力、好奇心、严谨性的培养和维护。进入学校尤其要留意他对功课的态度,如果遇到他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即时帮助和鼓励,确立学习的自信,让学习的成功带给他坚持不懈的动力,对追求卓越的渴望。如果你的孩子已经大了,那首先就不是具体的学业问题,而是先要解决他的心理问题,比如成长的烦恼,在学校里的忧虑,家庭问题带来的压力等等,卸下心理的包袱,才能将注意力重新回归到学习上。习惯本身就是要慢慢养成的,一时也着急不得。还有,先要审视一下家长自己的心态,如果是真正爱他,会帮助他解决很多人生的困惑,如果只是急功近利,那他怎么能样成呢?心理素质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于丹老师讲的这一堂课,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在我们中小学生的必修课内,最重要的并不是学习,学会了怎样做人是排在第一位的,如果连这些都不会的话,就算学习成绩再好,也是一个不具备健全人格的人。
大人们常说,要想成才得先成人,所以,作为一名小学生,要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合格人才,需要学的很多很多,不只是学习,不是吗?

㈤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简答题论述题怎样考试

1.心理学的基本任务
(1)探索心理规律,科学地解释人的心理现象。(2)运用心理规律,有效地调节人的心理活动。(3)将心理规律应用于生活实践。
2.研究心理学应遵循哪些原则
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实践性原则
3. 为什么说脑是心理的器官
(1)日常生活经验证明 (2)医学临床经验证明 (3)科学实验证明
4. 简述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的运动规律
兴奋和抑制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有规律的运动。
(1)兴奋与抑制的扩散与集中 (2)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
5. 简述感觉和知觉的关系。 感觉和知觉是紧密联系而又有区别的心理过程
(1)联系。首先,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但不是感觉数量的简单相加。其次,感觉和知觉都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产生的,二者常常交织在一起。另外,感觉和知觉都属于心理过程中的认识过程。(2)区别。首先,二者在感受与反映客观事物属性方面的区别。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的综合整体的反映。其次,二者在分析器方面的区别,感觉是单一分析器活动的结果,不同的感觉,有各自不同的分析器。而知觉往往是多种分析器同时或相继活动的结果。再次,经验在感觉与知觉活动中其的作用不同。经验在感觉总可有可无,经验的参与能使感觉性更加敏锐。而经验在知觉总是必不可少的。根据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的观点,知觉是以感觉信息为基础,在知识经验的参与下,经过人脑的加工,对事物做出解释的过程。如果没有知识经验参加,就不可能有对客观事物整体形象的知觉。

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题有哪些

在面对学习压力的时候,提高挫折的承受能力,提高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缓解叛逆回的态度,加强答与父母的沟通,增强自信心,加强和进取精神,避免早恋问题,谨防心理变态。

养成良好的习惯。

良好的心理素质,例如,诚实、自信、坚强和独立。

学习的主题,关系;情绪调节和表达。

青少年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在高等教育中的主体。

㈦ 老师好,请问小学知识与能力考卷中,如果考心理健康,该选择哪一题教学设计做

根据《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关于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等学科的通版知》(教师司函【2017】权41号)文件要求,自2017年下半年开始,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初中、高中、中职文化课类别面试增设“心理健康教育”、“日语”、“俄语”学科,以上三个新增学科的笔试科目三《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结合面试一并考核;小学类别面试增设“心理健康教育”、“信息技术”、“小学全科”学科。请有意报考上述学科教师资格证的考生,在笔试报考时选择相应的公共科目(201、202或301、302)报考。以上是“2018年上半年天津市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公告”,仅供参考,建议具体详情查看天津市笔试公告或者拨打当地教育部门电话咨询

阅读全文

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判断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学读书计划表格模板 浏览:342
小学语文四年级感叹句 浏览:243
天通苑中山实验小学 浏览:596
小学三年级语文补习班内容 浏览:921
吉安师范附属小学作文 浏览:396
小学教师备课网站 浏览:1
私立美男学院 浏览:383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凉州岛 浏览:915
小学1年级手gong大全 浏览:459
小学生手抄报的图片大全图片大全 浏览:68
小学健康知识讲座 浏览:120
小学毕业季适合发老师的句子 浏览:451
汕尾凤山中心小学校长 浏览:606
小学生毕业汇演舞蹈 浏览:702
小学生抗击疫情的表演 浏览:107
私立华联大学本科 浏览:61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想谢谢你400 浏览:855
中小学生睡眠问题 浏览:174
小学生公共生活守规则教案 浏览:313
淮河私立学校 浏览: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