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育计划 > 小学教育故事随笔

小学教育故事随笔

发布时间:2020-11-25 04:19:54

A. 以爱为主题的教育随笔

爱的感悟
有人说,教育是一首诗,一首激情澎湃的诗,诗的名字叫热爱;有人说,教育是一幅画,一幅色彩斑斓的画,画的主题是未来;也有人说,教育是一首歌,一首常唱常新的歌,歌中唱的是奉献。而我却说,教育可浓缩成一个“爱”字。爱是它的灵魂所在。
冰心老人说过,“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做为一名教育者,首先是对学生的爱。爱是宽容。爱让我们睁大一只眼睛看孩子的优点,眯着一只眼睛看孩子的缺点。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要允许他们犯错误,更要指点他们认识正确的方向。
爱是信任。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有时宽容引起的震撼比惩罚更强,而信任则是扣开心灵的钥匙。”与孩子朝夕相处,我始终想着两句话,那就是“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这样的情感使我对孩子少了一份批评,多了一份宽容;少了一份苛求,多了一份理解;少了一份指责,多了一份疼爱。当我发现孩子们把一个小小的秘密和我分享,把一段段心事向我诉说,我深深的感到了信任带给我的力量。。
爱是耐心。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缺点和长处,对于孩子们的优点要不吝的提出表扬和称赞,哪怕日复一日。当面对行为有偏差的学生时,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些学生的习惯都是多年养成的,此时教师必须付出持久而真诚的爱,去感化他们,使他们逐步改正缺点,直至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这是一个长久的过程,贵在坚持
爱是谦虚。孔子说,“三人行,必有吾师”。教师和学生之间也可以教学相长,教师只有细心地看学生,才能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才能建立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和谐课堂。要善于蹲下来看待孩子们的世界,才能发现他们异于成人世界的多姿多彩。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是眸子与眸子的交流。师爱无言,他是寻常的、质朴的、平淡的、也是无私的宽容的瑰丽的。
再有,是对教育事业的爱。教育生涯也许缺少起伏的波澜,也许没有惊天的骇浪,但就是在这平平淡淡辛苦的耕耘中,芬芳的桃李下,盛满了对教育事业浓浓的爱。
孔子说,教育是“仁者爱人”;
夏丐尊老先生说:“教育方式是水池,爱心则是水池中的水”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陶行知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而我认为,真正的对教育事业的爱是以人格塑造人格,以灵魂孕育灵魂,以情感培育情感的爱。它是一次没有尽头的旅行,边走边看,你就会因沿途美丽的风景感悟到更多生活的美好。就想继续走下去,甚至投入更多的热情,因而不在乎前面是否有高山有险滩,是否有荆棘有障碍。而此时,这种情怀已升华为另一种爱,一种对于生活的爱。也只有充盈和浸润着对学生对教育事业对生活的爱,我们的才能感受到春天的鲜花、夏日的溪水、秋天的明月、冬日的阳光。才能感受到真心的微笑和诚挚的关爱。才能温润着心灵间无言的感动,积淀着人生幸福与憧憬。

B. 小随笔是什么

个人理解:随笔。意思是随便动笔,心情好动几笔,心情不好就不动笔。我个人认为呢,随笔就是一群像我这样,不懂写作的人乱写的文章,段落错乱,毫无章法。但是还得装,所以就说自己写的文章是“随笔”。“随笔”跟“狂草”有异曲同工之妙。
官方解释:随笔 “随笔”“随笔”,有文就录,有感就发,有事就记,有理就说,率性而为,不必拘泥!
随笔这类文章,或讲述文化知识,或发表学术观点,或评析世态人情,启人心智,引人深思。在写法上,它们往往旁征博引,而不作理论性太强的阐释,行文缜密而不失活泼,结构自由而不失谨严,因此,富有“理趣”是它们的突出特色。
阅读这类文章,要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和风格,提炼作者的主要观点品位妙语佳句,还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随笔是散文的一种,写随笔就像与邻家谈心般轻松,没有任何的负担,没有华丽的辞藻,严密的结构。随笔的形式可以不受体裁的限制,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可以观景抒情;可以睹物谈看法;可以读书谈感想;可以一事一议,也可以对同类事进行综合议论。随笔也不受字数的限制,短的几十字,长的几百字,篇幅长短皆由内容而定。
写随笔最重要的是要表达出写作的意图:或者是一种快乐的心情,或者是一点小感悟,或者是一个新观点……总之,如同邻家大婶般亲切与平易近人。
生活随笔就是日常生活中心情、感悟、新观点、新发现……生活如浩瀚的大海,博大宽广,时时处处事事都可以写成文章。
“五四”新文学时代,现代随笔的创作繁荣一时,但“随笔”的命名与内涵尚未及统一,随笔这一文体便被左翼文学排斥至文学边缘。这给当代随笔的文体研究带来了一定困难。从现代随笔的滥觞、朱自清的“散文观”、周作人和鲁迅的“随笔观”等角度入手,在现代散文众多的命名中寻找随笔的源头,以期为当代随笔的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依据。
随笔内容方面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点:

1、人的生命形态主要由许许多多细小的琐事组成,惊险奇特,英烈悲壮,可遇而不可求,是生活的非常态。平平凡凡,寻寻常常,随处皆是,是生活的常态。只有那些注目寻常琐事,并在其中能感发出无尽趣味来的人,他的心境必不至枯涩,他的心泉必不至干涸,而一旦弄笔写作便自然容易找到感觉,坠入境界,放任自由。对琐事不大放在心上的人,在平常生活中发现不了诗意的人,其人必定干枯无趣,其心必定顽劣粗糙,自然极难与笔墨有缘。
2、于今世界红尘滚滚,物欲汹汹,人心越来越浮躁,时尚越来越火爆,而写作恰恰需要细腻的心灵,素材偏偏多在生活的幽微平常之处。所以,身处现代,你选择写作,其实写作也在选择你。只有当你在生活中“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时候,你才能从平常的生活中感发出具有共鸣效应的整体情感,生发出启迪人智的哲理思考,也便有可能与写作结下一份良缘。应该说,绮语清词,嘉言华章是天地间早就有了的,它在随笔式的自由写作中最易被呈现出来,只是它需要凝神遐思,用心体味方能妙手偶得。
3、人总说永恒,期盼永恒,其实哪会有什么真正的永恒。人易朽,文字也易朽。如前所述,写作和其它种类的艺术一样,只是人的一种生命享受与精神自救。写作之初就心存“文章千古事”的觉悟与抱负的人,十有八九成不了写作的好手。用一颗善良之心,真诚之心去贴近平常的生活,从中感悟人生的真谛,触摸时代的脉搏,寻觅真善美的所在,并忠实地将其诉诸笔端,这才是我们生活随笔写作的正途。
随笔的分类
常见的现代随笔有记叙性随笔、议论性随笔、说明性随笔、绘景性随笔、状物性随笔等等。
1、记叙性随笔
记叙性随笔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中的片断或作者的偶然经历,基本内容是叙事写人。随笔的主旨是写情见性,它的抒写往往融入作者的主观感受,有时直截了当说出,有时是隐藏在文字背后;它描写的往往是人人类似经历的平凡小事,但经过你仔细体味后,会使你察觉世俗风情、感悟人生道理。
2、议论性随笔

这类随笔又叫“随感”或“杂感”。所谓“随”,有随手记下而非刻意为文之义;所谓“杂”,是指内容广泛,包罗万象,大至社会问题、人生哲理,小至身边琐事,风花雪月,鸟虫宠物,校园风情,学习心得,书籍品评,亲人友人,无可不写。但随笔的重点还是个“感‘字,作者要有感而发,哪怕是一点思考、一点感受、一点闪光的意念都可带到文章中去,不摆做文章的架子,保持一种随意漫谈的风格。
3、说明性随笔
黎先耀写人和自然关系的随笔《天之骄子》,着笔于形态各异的自然景观,表达自己热爱大自然的情趣,着力加强人们的生态意识。因此,说明性随笔不同于纯粹的说明文,它看重的是事物中的意趣,带有鉴赏的性质,有时则借物抒怀,另有寄托。模山范水,往往以片断的文字,把大自然的千姿百态准确形象地描绘出来。练习这类随笔,要以精细而敏锐的观察力,捕捉到事物特色的生命,笔调轻灵,不刻意为文。正如王国维所说的那样:“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怎样写教育随笔
一,什么是教育随笔
随笔是文学体裁中散文的一种.它不拘一格,形式多样,短小活泼.
教育随笔顾名思义,就是谈教育思想观点的随笔.教学随笔,也可以说"教学一得",主要是写教学中某一点体会最深的心得.它的主要特点是题目小,篇幅短;层次和结构比较简单;内容单纯,涉及面比较小,写作材料便于收集,整理和使用.
随笔在写作样式上没有什么固定的限制,常见的有借事说理,夹叙夹议等形式.借事说理: 作者要着力描写一个事件,不用太多的语言去发议论,做点评,把一件事情写清楚,文章的结尾有个简单的点题就可以了.读者通过读作者叙述的这件事,就能受到触动,明白一些道理,道理喻于故事之中.夹叙夹议 :作者在叙述一个事件的同时,发表自己的见解,一边叙述一边评论.也可以是把事件先叙述完,再做评论.
随笔是最适合教师创作使用的一种形式.
二,写教育随笔有什么好处
1,能真实地记录身边世界.如果你要问我:你这二十多年做了些什么,留下些什么 我也不知怎样回答.写教育随笔,就不会再像过去一样让我们的老师只留下模糊的记忆,我们不能让过去的智慧,思想火花随着年龄的继续增长淡出这个美丽的世界.
2,用教育随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因为要写,所以要阅读;因为要写,所以要去做;因为要写,所以要思考.写作,是一种拉动自己读,做,思的最有效的方法,是作为教师的最好的教育研究,是教师行为研究的最好依托.
3,通过教育随笔,让每个教师成为新课程的成功实践者.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这么多的,实质性的要求,这些要求不可能一下做到,但边做边思,边思边写,边写边做,螺旋前进,每个老师肯定会把新课程要求转化为自己的本领.
耕耘于教学一线的教师,掌握了大量教育教学的第一手资料,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教学之余,及时把心得记录下来,不仅对自己日后工作有促进作用;如果发表,对广大同仁也具有借鉴意义.
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言:"教育学是最辩证,最灵活的一种科学,也是最复杂,最多样化的一种科学."在传道授业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育,教学对象,创造性地运用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实施因材施教.回顾和总结教育教学过程的心得和方法,不仅积淀了个人在教育,教学方面的部分成就,而且也丰富了有效的教育,教学资源.
一位"桃李满天下"的教师,其功赫赫.回首整个从教生涯,或许因疏于及时记载心得体会,届时找到一条清晰的轨迹不免显得有些困难,然昨日难以再现,徒留一缕憾意.
诚然,如今的教师负担很重.有来自业务上的,更多的或许还是来自心理方面无形的压力.面对高职低聘,转岗,待岗等现实问题,使得教师们对分数不得不计较.一贯被称之为"良心活儿"的隐性工作,教师自己对"良心"两字欲说还休.在这样的背景下,"分数是硬道理"的论调就不难理解.也因此会有不少教师奉行"一心只教手中书,莫管教改与科研."这种现状,结果使得教师自己只拥有一桶"死水",限制了教师自身的发展,对学生的培养也是无益的.适时撰写论文是解决上述矛盾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因为其操作性强,收效也显著.
教师的论文,大致可分为纯理论的学术研究文章和涉及具体问题的教学小论文.考虑到实际情况,笔者更赞同广大中小学教师侧重写一些教学小论文.通过及时整理教学思路,记录教学心得,只会对教学起促进作用.就教学中的某一具体问题,通过缜密的思考,或查阅相关的资料,最后形成文字.这是一个深入思考的过程,这也是一个质疑,析疑的过程.写作过程使得教师对处理问题的方法更趋条理化,更符合科学性,能直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另一方面,根据笔者自己的经验,勤于笔耕教学小论文,有助于培养执笔教师的教研意识.尤其是此类小论文被报刊录用或获奖时,更能促成该教师在教学上乘势而上,提升境界.
现代的教学形势,要求教师有传统的"教书匠"向"学者型教师"转化.名副其实的"学者型教师"必须会进行学术研究,教学小论文为载体的教研是铺就学术研究大道的"基石".作为教师,不进行教研,而直接从事抽象的理论研究是缺乏立身之本的,也可以这么说,没有教研就没有科研.
在教学过程中,每一位教师都踩着一个个的脚印,随时记录着这一轨迹,向教育更深处漫溯,教而时研之,不亦乐乎
三,教育随笔写什么
对于一线教师来说,不敢说每一节课都有体会最深的心得,但每天都要教学不同的内容,面对不同的学生,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做个有心人,随笔的素材就有很多.我想,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实践:如读书笔记,如教育案例,如教学反思,如学生档案记录,如心灵感悟…… .写教育随笔实际上是个思考与积累的过程.由于我们身在教育的第一线,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自觉地融入了自己的智慧,常常教有所感,倘若能及时记录下自己的教育心路,这对今后的教育教学无疑是有帮助的.而且要想把文章做大,做好,也离不开平时的点滴积累.教育随笔,因其篇幅的短小,也无需上升到多高的理论层面,因而相对来说比较简单.那么,教育随笔写些什么呢
(一)记教学得失.每位教师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试验田",试验成功与否,肯定会有所"悟",总结得失,在下次教学中自然能扬长避短.比如说,有位老师在教学"吃"字时,考虑到学生先学"气"字,后学"吃"字,容易把"吃"写成"气",因而在教学中特别强调"吃"的右半部分千万不能写成"气"字.谁料,哪壶不开提哪壶,还是有很多学生错了.手把手地好不容易教会了,过了一段时间学生又错了,怎么帮助学生正确记住这个字呢 她想了一个办法.一次讲评时,她对同学们讲,"今天中午,我们班有一位同学大饿了,竟然把筷子都吃下去了."同学们都感到莫名其妙,纷纷说"不可能!""谁会把筷子吃下去呢 "见大家都在参与议论这事,她感到时机已经成熟,就请一位同学上黑板,让他写一句话"我吃了一碗饭".不出所料,学生把"吃"写成了"气",有同学马上站起来更正,"错了!错了!吃的中间没有一横!"她笑笑,指着这位同学写的"气"说:"你们看,他的筷子是不是给卡在喉咙里了."同学们都会意地笑了起来."你们能帮他把筷子夹出来吗 "几乎所有的同学都举起了手.打那以后,学生再也没有出错,看来"筷子卡在喉咙里"给大家的印象还是相当深的.
在教学中,每一位教师都会有令人欣喜的,成功的实践.成功了,静下心来想一想:为什么会取得成功 主要收获在哪里 抓住自己的成功之点,深入地想,好题材就这样诞生了.
教学中的失误是不可避免的.面对失误我们应该冷静地想一想:为什么会失误 主要症结在哪里 用什么方法弥补 应该吸取什么教训 ……好题材又诞生了.
(二)录教学机智.在教育教学中,根据学生情况随机应变,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有位老师在讲评作文时,本来先想表扬部分写得好的,再批评那些写得差的,看到学生那一双双充满期望的眼神时,他临时改变主意,选择学生作文的精彩地方一一作了表扬,结果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学生们都认真地对作文作了精心的修改.第二天,许多传神的字词,优美的句子和巧妙的构思,已悄然出现在不同的本子上.还有家长高兴地打来电话,说她的孩子回来之后,高兴得不得了.没用家里人催着做作业,自己认真地将作文改了又改,再认真地誉写好.而这个孩子原本就是老师准备批评的对象之—.表扬的力量可见一斑.
(三)写教育偶得.教材是我们的教学依据,但它不一定是完美的,只要我们深入而冷静地研究思考,你也许会有新的认识或新的疑点,那么请及时把它写下来.有所思,必有所得.如果你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做一个有心人的话,你会发现有许多有价值的东西.有位老师看到他校一位老师在评判学生分数时,把作业的最低线定为甲下.好一点的就毫不犹豫地给甲,再好一些的甲上.写得整洁美观的,再加上一个苹果;写得特别用心或者解题有新意的,加上两个苹果.当然,所谓的"苹果",只不过是一个刻成苹果状的小印戳而已.但这种看似"画饼充饥"式的评分方法,使原本丙丁的学生带回去的作业簿中也有了甲的佳绩,这样一来,孩子欢天喜地,家长也开心得不得了.所有的孩子的脸上都堆满了开朗的笑容,孩子们常挤在一起翻开作业本在比谁得的苹果多,并为了能得更多的苹果而在暗地里较劲.反观自己身边的老师,给学生留的作业很多,而对学生的评价却很低,使得家长误认为孩子学习成绩很差而常常训斥孩子,而学生老是看到自己本上是鲜红的"╳",自我感觉也越来越差,对学习日渐失去了信心,变得畏畏缩缩的,自然少了那份应有的天真,由此感到我们的教育应以正面教育为主,要少一些"正经",多一点欢颜;少一点"刻薄",多一些变通与关爱,这样才会取得如同这给"苹果"一样的效果.
(四)记学习所悟.平时,我们在阅读书报时,常有所感,有所悟.记得有位老师看了《谁动了我的奶酪》想到了老师的"金饭碗"光芒不再,感到随着对教师要求的不断提高和生源的日渐减少,"末位下岗"已是不争的事实.惟有不断地提升自己,方能使"奶酪"永远属于自己,由此写了篇文章《谁动了老师的奶酪》,发表在《教师之友》2002年的7—8合期上,还有位老师看了《美国教师教"蚯蚓"》后在自己的自然教学中也作了类似的尝试,写了篇题为《"动"起来教(捉蚂蚁)》的文章,收获还是相当大的.课前她安排学生捉蚂蚁,并让学生把蚂蚁装在能透气的小瓶子里,这样学生对蚂蚁的生活习性就有了深刻的认识;课上她安排学生画蚂蚁,驱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观察小蚂蚁,然后让学生说蚂蚁的身体构造,这样一来,课本上那些抽象的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变得具体了,生动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缩短了,因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相当高涨.教学效果自然是那种灌输式教学所难以比肩的.我由此感悟到,创设融洽和谐的师生活动情境,可以使学生毫无拘束地全身心地参与到活动当中,进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种教学要远比那种为维护师道尊严而人为地拉开师生间距离的做法高明得多.因为师生关系的不民主,最终导致的是师生关系的对立;学生会因"厌恶和尚"而"恨及袈裟",因"恶其师"而"厌其教""轻其理".在讲课过程中,感觉上的得心应手,学生思维火花的不断迸发……你也许会突然得到某种悟性与启示,产生平时没有想到的观点,发现平时没有注意到的材料.对此,我们要及时记录下来.
在听课过程中,作为教师,听课的机会是很多的,而且大多数情况下,听到的多数是优质课.通过比较,找出差异.差异就是思维之源,就是产生新观念和新思想的导火线. 我们还可以从课后师生交谈中,学生学习的成功或失败中捕捉教学随笔的题材;也可以通过阅读别人的教育教学论文或从浏览教育教学报刊杂志中捕捉.
在写教育随笔时,我们可以结合案例,作这两方面的思考:
1,由点及面作发散性思考.李镇西老师由学校强迫女儿剪去秀发,想到学校的专制,进而联想到教育上的种种不民主现象,并就这种现象进行剖析.
2, 由表及里进行深层挖掘.比如说我们在教育教学中经常碰到学生"顶撞老师"的现象,学生为什么会顶撞教师 导致这一现象的病源在哪 我们又如何去疗救 对这类情况是冷处理还是热处理 处理的结果如何 通过这件事的处理你得到什么启发 如果我们真正思考了,并付诸于行动了,肯定会有收获的.
四,教育随笔怎样写
很简单,只要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把身边真实的世界移到自己的笔下,移到自己的手指间,移到自己的硬盘中即可,不必过分强调逻缉,不必十分讲究文采,而是你自然感受的流淌,心灵的私语,智慧的沉淀.有些教师会说自己没有时间写东西,抑或是想起写文章就头痛,认为这是一件耗时耗力的事,其实不然.在我们和教师接触的过程中,经常会听到教师讲很多精彩的教育故事,把这些故事写下来,从口头的变成书面文字,就是很好的随笔.
教育随笔其特色就在一个"随"字――随便,随时,随手,随心等.
随手: 随笔中涉及的往往是一些即时发生的事件和看到事件当时产生的想法,那种想法也有点火花闪动似的,所以需要及时捕捉,记录下来.因为扔了一段时间之后,您对事件的记忆可能就不那么清晰了,故事就很难说得完整,思想的火花可能也消失不见了.所以要养成随手写的习惯.如果能坚持记教育日记,那么您会发现那其中有很多您可能已经不太记得的事,但是在当时它是如何地让您受到震动.
随便 :随笔没有什么格式的要求,不需要有什么论点论据,文字也可长可短,如果用200字就能把您想说的话说清楚了,也不一定要凑到1000字.如果您没想好这件事说明了什么,但是这件事却让您有所触动,不说不快,您也不必硬憋着,要找什么理论做依托,您可以把事情写出来,让读者自己去理解.
随心 :这里讲的随心有两层意思,一是随心所欲,没有太多的限制;二是笔要随脑.文章是笔写出来的,但却是大脑想出来的,所以随笔是笔要随脑.
随笔要想写好,必须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或是切入一个事件的角度不同于以往,或是自己的观点不同于常俗.这一切都需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有一个善于思考的大脑,所以工作之中要注意观察.教师生活于学生之中,我们的工作对象是活生生的人,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每个孩子都是一本待读的书,和孩子的每一次倾心的谈话,都可以成为我们写作的素材.工作之余要读一点书,用心去思考一些新的教育理念的合理之处及与教育现实的结合点在哪里,所谓有正确的理念,才会有正确的眼光;有正确的眼光,才能有精彩的发现.
最重要一点是,要想写好随笔,关健还在于动笔,动笔写了,才能有好的随笔.
很多人说,要我反思一下教学没问题,但要写成一篇反思随笔,则有了压力 这是因为,通常我们认为反思5分钟也行,50分钟也可.可写文章则不同,5句话总认为算不上文章吧.就是这一观念影响了大家写随笔的积极性.为了使自己改变被动的局面,为什么不改一改这一旧观念呢 其实也没有人规定过教学随笔不可以只写五句话.如果是你深思熟虑后的五句话也是好随笔.
比如:今天的导入不够理想,因为没有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主要是选择的素材太陈旧了,时间也用的太多了,今后我得改变.
这是五句话的教学随笔,我觉得就是一篇好随笔,可能它不适合发表,但教师写教学随笔主要不是用于发表的,而是对自己教学的改变,是为了自己的提高.这随笔虽然是五句话,但发现了教学存在的问题,找到了问题的原因,并提醒自己要改变.而且这样的随笔对工作忙的教师来说,更符合实际.当然,我并不是说写随笔只用五句话,而是说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时间写则长无时间写则短.
常写短随笔可以克服写随笔的危难情绪,可养成勤写随笔的习惯,这样坚持下去,偶尔写几篇较长的教学随笔,可以发表的随笔并不是难事.文章也是有短到长的,长的随笔往往是在短随笔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教师工作最忙,毕竟也有大快的休息时间,在休息时间里没有教学工作,正是修改随笔,完善随笔的好时机.就拿上面那五句话的随笔来说吧.可以补充一下这样的内容.如何导入才能引发学生的注意力 什么样的素材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我第二堂课的导入是如何做的 这样是问题深入化,再加上正反的两个导入实例,就形成了一篇好文章,发表也是没有问题的.
写随笔从字数,语言方面比较自由,但也不可以随便写,它不是流水账,也不是教学实录,它是反思后的结晶,是教学经验的总结,随笔也不是日记,如果说一天下来没有什么可写就可以不写,如果说某一天灵感不断,写它个三,四篇也有必要.有感而发是随笔的主要特征.而发出的感想是否精华,则与教师的教学理念,知识结构,理论素养,语言表达能力直接相关.有的人只追求随笔的数量,不关注随笔的质量,几十篇下来,风格一个样,语言一个样,甚至连描述的教学情节也差不多,每天坚持写这样雷同的教学随笔价值是不大的.写是一个人内在素养的外化过程,要使外化质量的提高必须有一个不断内化的过程.因此,学习是必要的,把他人的观点,知识,方法内化为自己的观点,知识,方法,才能不断地写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好随笔.
有了题材,如何得到一篇高质量的随笔 你可能通常会觉得有话说不出说不好,这是因为尚缺乏理论积累,还不能从理论高度对手中的素材进行加工,整合,形成并表达出自己独到的视角.而这个至关重要的锤炼过程要求我们:
1,注重积累相关理论.理论积累并无任何捷径,只有平常扎扎实实地研读并作好摘抄,久而久之,再处理起素材来自然会得心应手.
2,认真解读他人随笔成果.一般报刊杂志上都有一些非常贴近我们工作实际的教学随笔,可以细细地分析一下它们是如何总结提炼得出自己观点的,久而久之,我们也会受到很大启发,感觉豁然开朗.
五,写教学随笔的注意点.
l,立意要新.也就是你所写的教学心得体会,不仅自己觉得有新意,而且让别人看后也觉得耳目一新,不可重复别人的观点.
2,列举实例要具体生动.在举例时一定要把事实讲明白,使读者看后既懂,又能学会用.
3,要做到小中见大.从个别具体的事例出发,能体现出一般规律.注意把中心思想集中到一点上来,反映较深刻的问题和道理.使读者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个性看共性.
4,文章结构可多样化.教学随笔没有一个固定的格式.可以先简述文章的中心以及写此文的目的,再列举实例说清楚事实及过程,最后归纳小结教学的心得体会.
愿大家从现在起,将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思想凝聚成文字,"我手写我心",每天,每周挤时间写一点,坚持不懈,日积月累,必将在教育征途中留下自己成长的轨迹!
什么是随笔?
1.犹言随手下笔。 2.一种灵活随便的笔记或文体。 3.一种散文体裁。篇幅短小,表现形式灵活自由,可以抒情、叙事或评论。可以想到什么就写什么,随着心情来写</CA>
什么是心情随笔?
属于随笔的一种,专用于表现个人心情的变化,文字无语法限制,可以自由发挥,随意性较大,和日记有异曲同工之效,区别于日记的是,心情随笔不按照时间记录,关键以个人心情为主,可以一天写多篇,可以多天写一篇。参考资料:http://ke..com/view/34851.html?wtp=tt

C. 求小学教师优秀教育日记,教学随笔

教育教学随笔(2010-09-21 01:46:46)
标签: 杂谈
创设自主课堂 培养自主学习者

邵阳市资江学校 赵秋霜

读完了戴尔。斯科特。里德利的《自主课堂》受益匪浅。

戴尔说:“教育的宗旨在于培养自主的学习者,也就是能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并养成终生爱好学习的学习者。教育重在学习能力的培养。要‘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要形成自主课堂,造就自主学习者就必须创建积极的课堂环境。” 他在《自主课堂》中运用大量的教学实例佐证了自主课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提供了许多有指导意义的创设自主课堂的策略。在戴尔的《自主课堂》启示下,我也尝试着在我所任教的班级创设自主课堂,想方设法为学生创建积极的课堂环境,努力把学生培养成自主的学习者。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六年一期的《记金华的双龙洞》时,我让学生在充分预习课文、查阅相关课外资料的基础上,自由组合成四个学习小组,以抽签的方式抽取各组的学习任务:一组学习“路上见闻”,一组学习“外洞景象”,一组学习“孔隙特点”,一组学习“内洞奇观”。各组给予相应的题卡,并规定时间完成题卡上的学习任务。完成学习任务后,各组派代表汇报本组的学习情况,并以小老师的身份上台向其他组的学生传授本组所学习到的知识。记得当时各组学生的学习热情格外高,每个组的学生都在拧成一股绳努力地完成着本组的学习任务,并一心想着怎样超过别的组,就连那些平时不善于动脑,不乐于动口的学生的情绪也被调动起来了。结果在规定的时间内,四个学习小组顺利地完成了相应的学习任务。四个组汇报交流学习的过程更是生动活泼精彩纷呈,如学习“内洞奇观”的那组学生在网上查找到双龙洞的好些图片,他们以导游的身份巧妙地把图片和课文结合起来,把双龙洞内双龙盘绕,各种器物罗列的钟乳石奇异景观解说得栩栩如生,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他们还展现了一些叶老没有写到的景观,让大家根据钟乳石的形状发挥想象给景点取名,经过一番讨论,双龙洞内又多了“玉树临风”、“千年等一回”、“面壁思过”等妙趣横生的景观。这就说明“具有适当挑战性、有趣的课堂学习氛围”有效而良性地刺激了学生的学习心理,使他们自觉地呈现出自主学习的状态,能动地获取知识。

《西门豹》是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史实故事,教学这篇课文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西门豹关心百姓,不迷信,足智多谋,为百姓办实事的品格特征,同时也让学生领会学习课文人物描写生动传神的语言特色。教学《西门豹》时我尝试着把学生分为男、女两大组,让他们在记住了故事内容的前提下,利用集体的智慧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然后进行排练表演。学生可来劲了,大家忙着编剧本、查资料、设计服饰、发型,忙着分配角色、背台词、对戏。。。。。。忙得不亦乐乎。经过两天的准备,男、女同学各拿出了一台像模像样的《西门豹》课本剧,女同学唱歌剧,男同学演话剧,表演得各有千秋,连家长都被吸引来了。表演完后,学生们对西门豹的形象烂熟于心,对他的品格特征也更为敬佩,同时还好好地过了一把创造设计、自由发挥以及表演瘾。事实证明这种“创造性的学习”往往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并让他们学得更为轻松。

在自主课堂中我尽量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设法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因为好奇心往往是打开知识大门的叩门砖。每教一篇新课文,我都会设计几个能吊起学生好奇心的 问题,并引导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去自主求知,解决问题,获取知识。有时课堂中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会和学生在课外继续寻求答案。如教《捞铁牛》时,学生对和尚怀丙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表示出极大的好奇,甚至不太相信水有这种神奇的浮力。于是课后我和学生共同用实物演示捞铁牛过程,还做了好些其它的浮力实验,学生的好奇心满足了,知识也学到了。学习《五彩池》时,学生很好奇于五彩池水是由于池底的石笋折射阳光而变得五颜六色的,对于课文的描述,他们似懂非懂。我要学生去找多棱镜之类的东西,实验阳光的折射情况。恰巧,我有一颗仿钻石造型的人造水晶饰品,我把它放在太阳光中让学生看,学生们大叫:“啊,太阳真的是七色的!”我又把水晶饰品丢进水杯中,再让学生观察,学生发现水在阳光照射下有了各种颜色,他们异口同声地说:“我们明白了,五彩池的颜色真是太阳光折射出来的!”

在创设自主课堂时,我很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责任感,要求他们首先得对自己的学习负责,积极参与课堂中的一切学习,完成课堂中的所有学习任务,同时还要学会对他人负责。我安排每对同桌都是一对学习伙伴,他们有互相学习、互相督促、互相教育的任务。他们要互相监督听课情况,要互相检查课堂笔记和课堂听写,并互相纠错。在这样相互学习,相互教育的过程中,绝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责任感加强了,学习习惯良好了,学习能力不断强化,学习主动性增强了,真正成为了自主学习者。

很感谢《自主课堂》这本好书,它确实教给了我一些很有益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策略----这些经验和策略支持了我为学生创设的自主课堂,让自主课堂快乐了我学生的学习,也快乐了我的教学。

引领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快乐成长

邵阳市资江学校 赵秋霜

笔者从自身的阅读经验及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良性而有效的课外阅读对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塑造小学生美好的人文品格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小学中、高年级阶段是课外阅读的黄金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各种能力以及人格心智正在逐步形成并发展,各种知识也在逐步积累,语文教师应该抓住时机,引导学生在学好语文课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基。在从事语文教学时,我一直把学生的课外阅读当成常规的教学任务,备案在我每期的教学计划中,我用书籍架成阶梯,引领我的学生在阅读中不断向知识的圣殿之巅攀登,一路快乐成长。

一、引导有效阅读

我提倡的是良性而有效的课外阅读,即学生所读的课外书籍必须是有助于他们身心健康成长的好书,学生在阅读中必须要达到一定的目标---积累知识,丰富语文素养,陶冶美好情操,健全心智。为了帮助学生实现这一阅读目标,我花了不少心思,做了不少功课。每学期开学初我都会给班上学生布置不少于二十万字的课外阅读任务(新颁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阶段中、高年级的学生每人每期的课外阅读量不少于二十万字”),根据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水平,推荐相应的阅读书目,如《弟子规》、《幼学琼林》、《三字经》、《世界经典童话丛书》、《中国少年儿童网络全书》、《上下五千年》、《世界名人传记丛书》、《唐诗三百首》、《成语典故》、《伊索寓言》、《山海经》、《爱的教育》、《大宇宙》。。。。。。内容由窄到宽,程度从浅入深,即从趣味性强、故事情节丰富的童话读起,再向天文、地理、历史、国学等读开去。为了让学生把课外阅读落到实处,我教给了学生许多切实可行的阅读方法,我让每个学生准备了一本厚实的课外阅读积累本(可连续用好几个学期),每天规定三十分钟的阅读时间,边阅读边做阅读笔记完成当天的课外知识积累任务:或摘录好词、好句、好段,或摘记知识要点,或抄录奇闻趣事,或写阅读感言,或做点评,也可模仿阅读文本写句、写段。。。。。。学生每天的课外阅读时量和课外阅读笔记必须要家长签字,再交给我查阅。我每周组织学生进行一次课外阅读交流活动:有时让同桌或同组的同学相互交换课外阅读笔记进行学习、评价,有时让课外阅读经验丰富的学生介绍阅读经验和收获,有时是同学之间相互推荐最新书讯或优秀书刊。。。。。。在这样目标明确又持之以恒的课外阅读训练中,学生较好地掌握了阅读方法,激发了阅读兴趣,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由被动阅读转变成主动阅读,由苦读(有些学生起初把每天的三十分钟课外阅读视为苦差事)发展到乐读(后来我偶尔忘了布置三十分钟的课外阅读,学生会自己主动补上,他们说少了那三十分钟的阅读会很不习惯)。我还随时关注学生的阅读行为和阅读心理,一旦发现学生有阅读偏差便及时帮助他们纠正。有段时间,班上学生流行看惊悚小说,我调查了部分学生的阅读感受,他们说这样的小说情节十分荒诞离奇而阴森,看的时候特别紧张刺激,看过后脑海中老出现书中的恐怖场景,令人十分害怕,尤其女生,晚上会吓得不敢独自睡觉。针对这一问题,我在班上组织了一次“我们该读什么书”的主题班会,学生们在质疑、辩论、探讨中明白了少年儿童期的学生心智发育不全,心理承受能力脆弱,惊悚小说中阴森血腥的描写会给自己造成心理阴影。道理明白了,学生中看惊悚小说之风自然也就刹住了。

二、组织读书活动

为了强化课外阅读的效果,我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了系列“课外阅读综合实践活动”。

1、开办班级小图书馆

为了让学生既节约买书的经费又资源共享,我建议在班上办个小图书馆,学生们都十分赞同,大家自愿捐出各类书刊数千册。为了办好小图书馆,班委会的成员们利用课余时间把所有书刊全部包装一新,分门别类贴上编号,并制定了严格的图书管理制度和借阅制度。班级小图书馆开放后,学生们课间追打吵闹的人少了,坐在教室里看书的人多了,学生相互交流的话题也丰富了许多。小图书馆还专门设了意见箱,经常向学生了解阅读情况和阅读需求。

2、学生自编《读书报》

班委会编了一份《读书报》,做为同学们课外阅读的一个载体。这份《读书报》由班委会成员负责主编,每个月出两期,每期由四个学生合作编写。《读书报》上有精美的插图,有丰富的课外知识,有班上学生的优秀习作,有新书介绍。。。。。。这份小小的手抄报凝聚着学生辛勤的汗水,闪烁着学生智慧的火花。

3、开展主题读书活动

为了调动全班学生的课外阅读积极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利用班队活动课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读书活动,如:“智慧从书中读出来课外知识竞赛”、“唐诗宋词诵读会”、“比比谁读的书多小书虫经验交流会”、“我阅读我快乐阅读感言小征文”。。。。。。这些读书活动的开展掀起了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潮,连那些平时不善于阅读的学生也有意识地自觉地进行课外阅读了。

三、引领学生成长

课外阅读是自主学习,自主建构的过程,学生在持之以恒的课外阅读活动中,知识得到积累,阅读能力得以提高,语文素养不断丰厚,人格品行日臻完善---学生们在书香中快乐地成长着。

1、学生品格日臻完善

学生在课外阅读活动中丰富了知识,拓宽了视野,更学会了不断地完善自我。网络类书籍使学生充满智慧;蕴含哲理的成语典故、寓言故事让学生闪耀思辨的火花;童话让学生充满爱心,富有童趣;名人传记让学生志存高远;唐诗宋词赋予学生满腹文气。。。。。。在书香熏陶中,我所教过的124班、139班、153班班风良好,学风良好,学生综合素质好,学生整体知识水平和人文水平在年级位居第一。例如139班曾连续八个学期被评为学校的文明班级,连续八个学期语文期末统考名列年级第一(一个年级四个班)(这些都是有档案可查的)。

2、学生语文素养快速丰厚

有效的课外阅读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不断提升:解读文本、分析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感悟和欣赏语言文字的能力得到了长足发展;学生的写作水平快速提高,写作兴趣浓厚,自主写作蔚然成风,学生在完成每期规定的八篇习作之余还自觉地一周写一篇小练笔,一天写一篇日记,还有些酷爱写作的学生写长篇童话故事,如徐海凌的《不灭传说》,欧阳旺的《森林冒险》,戴诗琴的《阁楼精灵》等长篇童话故事在《读书报》上连载,并在同学中广为流传。徐海凌、张世甲、韩冰眉、周红豆等学生还经常在《邵阳日报》、《小溪流》、《小学生导刊》上发表作品。还有一些语文水平相对较弱的学生也在课外阅读中学到了不少写作知识,从而提高了写作水平,如朱文骐三年级时每次作文都犯愁,从四年级开始喜欢上阅读,读的书多了,文思自然就开阔了,作文时也有话可写了,到五年级时他的作文水平还达到了优秀级别,还时有文章在学校的《小记者报》上发表。

3、学生自我教育能力提高

有效的课外阅读强化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自觉性,养成了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和学习习惯,学生课堂中听课习惯良好:注意力集中,自控力强,发言积极,喜欢交流、辩论、探讨问题,坚持做听课笔记;作业习惯良好,能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各科作业,且书写工整,卷面清洁,正确率高;学生有良好的反思习惯,每个学习阶段完毕或每次考试过后,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或成绩及时反思,分析自身的问题,写出反思日记,查漏补缺,为下一段学习扫除障碍。

高尔基说得好“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老师,引导你的学生去热爱书籍,去阅读书籍吧,因为阅读书籍会让你的学生成长得更快捷、也更快乐。

2010年9月22日

为学生“造米”下锅

---巧用心思为学生创造作文素材

邵阳市资江学校 赵秋霜

一次给学校的“感受师恩”演讲赛做评委,其中有三个演讲者给了我较深刻的印象,因为这三个来自不同年级的学生都在演讲稿中写到了看到自己的老师在办公室一边打点滴一边批作业的情景,然后感动得眼泪涌出了眼眶。据我所知,我们学校的老师经常有带病坚持工作的,但却从没有哪个老师在办公室打过点滴。这说明什么?只能说明他们三个抄袭了同一篇范文。不过,时下抄范文的又何止这三个学生。

学生抄范文是有原因的,一是各类作文书籍泛滥成灾,每个学生手头至少有一两本所谓的作文工具书,当然抄起来是又方便又快捷;二是老师、家长每天逼着学生写这写那,为应付检查,学生只能抄范文交差;三是学生生活阅历浅,生活范围窄,作文素材几近枯竭,无“米”下锅,无文而作,所以只能“借米”下锅。

学生,尤其小学生作文素材枯竭、无文而作是一个普遍现象,其根源在于:1、学生生活阅历浅,没有积淀下多少可供作文的生活经历;2、学生生活范围窄,眼界不开阔,见闻太少,没啥可入文的东西。现在的学生大多两点一线,每天学校、家就是他们的全部世界。春暖花开时节,他们不可外出踏春,秋凉果熟时候,他们不能出去秋游,因为上级部门不准,学校不准,家长不准,老师也不敢,万一出个安全事故,那可不是闹着玩的。所以现在的城里孩子好多不知道李花、荷花开在几月,不知道花生结在枝头还是长在土里,甚至不明白公鸡和母鸡有什么区别(曾经亲眼看见一个四年级的学生在作文中写公鸡下了一个大蛋)。。。。。。3、学生缺乏身体力行的生活体验,现在的学生除了读书还是读书,想做点家务,家长不让,嫌添乱;想做做小玩意,家长掏钱买;想做点公益劳动,家长嫌多管闲事;甚至想在学校值日搞个卫生,卫生区域还要被班主任卖给勤杂工(我们学校如今绝大部分教室卫生,公共区卫生都被班主任卖给食堂的工人了)。。。。。。可怜的学生们到哪儿去找鲜活的题材,写鲜活的作文呢?

作文素材的积累完全靠点点滴滴的生活积累,没有真实丰富的生活就没有素材。面对当前我们学生的生活现状,我们做语文老师的该如何打破学生无素材积累,无文而作的尴尬局面呢?我从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一套给学生巧找素材,造“米”下锅的作文教学方法。

一、精心设计活动

活动是学生的快乐之源,也是帮助学生积累作文素材的有效途径。因此,我每期都会给学生精心设计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感受生活,体验喜怒哀乐,并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从而积累丰富的作文素材。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游乐中潜藏着丰富的活动资源,只要我们有心,就能挖掘出许多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脚本。有段时间,学生中特别流行用五颜六色的彩色胶管编编织织,于是我借机给学生设计了一个“巧手编梦 ”的手工活动。第一课时,我让学生在掌握了简单编织方法的基础上,自由组合或单干,在规定的时间内用彩色胶管和辅助材料编织成单件或成组的小玩意儿,要求作品富于想象力,有创意,并要命名。学生兴趣盎然,一个个埋头苦干,规定的时间一到,一件件有模有样的编织品琳琅满目地呈现在我眼前,有形态各异的小动物,有精巧玲珑的瓜果,有美观大方的首饰,还有“姜太公钓鱼”、“老鼠嫁女”等故事场景。活动的第二课时,我让学生把作品陈列在讲台上,大家参观欣赏作品,然后评出“最佳创意奖”、“最有趣味奖”、“最精美奖”等奖项,最后颁奖。学生们怀着极大的热情参与了活动全程,在活动中,他们动脑想,动手做,动口说,体验了紧张、焦虑、失败、成功、喜悦、遗憾等等情绪。活动结束后,许多学生还在津津乐道着活动情况。我问学生,如果把这次活动写下来,有话可写不?学生回答说,有,可写的话多着呢!所以接下来的作文指导我没怎么费口舌,学生就把作文写好了,而且佳作迭出。我还给学生设计过“我当小老师”、“我是小小设计师”(学生利用废旧衣物设计新款服装,利用废品设计饰品、日用品等)、“趣玩橡皮泥”、“爱心小组在行动”(学生自由组合成若干小组,每组在一周内完成至少五项爱心任务,超额的组将得到神秘奖品)、“做一回拾荒者”(组织学生捡垃圾、拾废品)、“我吹,我吹,我吹吹吹”(吹泡沫比赛)、“火线运水”、“今天我当家”(孩子和家长进行角色换位)、“巧厨拼凉盘”、“编课本剧、演课本剧”等等活动。这些活动有手工劳动,有文体活动,有公益劳动,有语文实践活动,有游艺活动,每次活动学生们都玩得不亦乐乎,,也写得不亦乐乎,因为他们在多姿多彩的活动中真实地生活着,愉快地感知着,情感在尽情地宣泄着,所以心中的感受便会自然地发诸于笔端,成为了最真最好的文章。

二、巧妙利用教材

其实,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也潜藏着丰富的作文素材,教师如果利用得当,也能为学生作文找到下锅之“米”。

1、改写古诗

小学语文课本中每册都有三、四首古诗,这些古诗语言精练,内涵丰富,意象生动,给学生留下了极大的想象空间和语言文字训练空间。因此,我每期都会指导学生在了解诗作背景和深入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改写几首古诗,即把古诗改写成散文。在改写过程中,学生突破原诗的语言容量,打破原诗的语言结构框架,进行着新的语言创作,在这个创作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总是很活跃的。例如学生在改写《宿新市徐公店》时,大部分学生都用较淡雅的白描笔调描写了“篱笆”、“小径”、“树木”交织而成的院落静态景物,然后用浓墨重彩描绘“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的场景,既写儿童追的种种动作,又写黄蝶飞的各种姿态。原诗中只有“急走”和“追”两个动作的儿童在学生的笔下有的狂奔,有的蹦跳,有的摔了跟头,有的在喊叫,有的在说话,而且还有了锁儿,柱子等有趣的名儿;原诗只出现“菜花”二字的菜园也被学生渲染得有形、有色、有香。一首二十八个字的古诗通过学生的想象、充实,变成了四、五百字一篇的情景交融的散文。

2、续写课文

翻开我们小学的语文课本,有很多课文给学生留下了拓展想象的空间,如《凡卡》、《小英雄雨来》、《小摄影师》、《穷人》、《金色的鱼钩》。。。。。。续写很能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我曾指导学生续写过《凡卡》,学生续写出来的故事多姿多彩,反应出各不相同的思维方式,有的学生极理性地给予凡卡更为悲惨的结局,写他爷爷贫病而死,写老板阿里亚西涅更加虐待他,致使凡卡一次又一次地逃跑,最后。死在逃亡的途中。有的学生极浪漫地让凡卡在鞋店里得到老板女儿的关心、帮助,慢慢长大成人,最终和老板的女儿结婚,开了一家制鞋店,成为莫斯科著名的鞋匠,生活富足,还把乡下的爷爷接到了身边。

3、扩写段落

课文中有些段落写得很简单,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对它们进行扩写。如《记金华的双龙洞》中的“内洞奇观”一段,作者只简略地写到盘在洞顶的钟乳石青龙和黄龙,对内洞的其它奇妙景观未展开写,我便指导学生在课外查阅双龙洞相关文、图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扩写练习,学生根据手头的资料在原文的基础上详细、生动地描绘了内洞钟乳石千姿百态的迷人景象,有的学生还加进了相关的神话传说,学生的扩写让金华的双龙洞变得更加神奇诱人。

另外,“文体互换”(把说明文换写成记叙文,把剧本换写成小说,把小说改换成剧本等等)、“翻新老课文”、“给课文补白”等也是学生作文材料的极好来源。

三、指导学生积累

正由于学生生活空间狭窄,生活积累匮乏,情感体验空洞,所以老师就应该经常性地指导学生进行作文材料的积累,指导学生从看似单调的日常生活中去挖掘可以入文的人、事、景、物,去捕捉平凡生活中的亮点。我采用单元日记的形式指导学生积累作文素材,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实践,学生受益匪浅。

每个学期我按学校的开课周数给学生设置相应的主题日记(如全期有二十周,学生则写二十个单元日记,不一定每天写,但每周不少于三篇),每个单元定一个大主题,每个主题下有相应的观察积累任务,如以“人物写真”为主题,就是让学生去观察身边形形色色的人,记录他们的体貌特征,言行举止,穿着打扮,为人处事的故事等等。如以“花鸟鱼虫”为主题,则指导学生到大自然中去了解一些植物的生长习性及其枝叶花果的特点,了解一些鱼类、昆虫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以“日月星辰”为 主题,指导学生看日出日落,月缺月圆的景象,看灿烂星汉,认识星座,了解一些宇宙的奥秘。以“我的成长故事”为主题,指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生活、学习、社交等方方面面的情况,及时把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记录成文。。。。。。因为有了明确的观察目标和具体的积累素材的任务,学生学会了用探究和发现的眼光去看周遭的一切,他们关心起在垃圾箱中淘废品的拾荒老人来(有个学生详细地记录了一个拾荒老奶奶一周的拾荒经过,字里行间满是对老人的同情,他还建议同学们把废旧作业、书报、矿泉水瓶等等积累起来送给老人,我们还真的那么做了),他们和在草地上打拳的螳螂游戏,把在街头流浪的狗狗带回家,他们听得清树们在风中吵嘴或谈天(引自学生文中的话语)。。。。。。在这样的日积月累中,学生的眼光敏锐起来,情感丰富起来,当然文思也就敏捷起来。

要改变学生无“米”而“炊”的作文僵局,老师只有巧动脑筋,勤花心思,才能为学生创设出有文想作,有文可作的令人开心的写作氛围来。不过,这可是一项长期的、艰辛的工作。

2010年9月23日

D. 教育随笔,

怎样写教育随笔
一,什么是教育随笔
随笔是文学体裁中散文的一种.它不拘一格,形式多样,短小活泼.
教育随笔顾名思义,就是谈教育思想观点的随笔.教学随笔,也可以说"教学一得",主要是写教学中某一点体会最深的心得.它的主要特点是题目小,篇幅短;层次和结构比较简单;内容单纯,涉及面比较小,写作材料便于收集,整理和使用.
随笔在写作样式上没有什么固定的限制,常见的有借事说理,夹叙夹议等形式.借事说理: 作者要着力描写一个事件,不用太多的语言去发议论,做点评,把一件事情写清楚,文章的结尾有个简单的点题就可以了.读者通过读作者叙述的这件事,就能受到触动,明白一些道理,道理喻于故事之中.夹叙夹议 :作者在叙述一个事件的同时,发表自己的见解,一边叙述一边评论.也可以是把事件先叙述完,再做评论.
随笔是最适合教师创作使用的一种形式.
二,写教育随笔有什么好处
1,能真实地记录身边世界.如果你要问我:你这二十多年做了些什么,留下些什么 我也不知怎样回答.写教育随笔,就不会再像过去一样让我们的老师只留下模糊的记忆,我们不能让过去的智慧,思想火花随着年龄的继续增长淡出这个美丽的世界.
2,用教育随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因为要写,所以要阅读;因为要写,所以要去做;因为要写,所以要思考.写作,是一种拉动自己读,做,思的最有效的方法,是作为教师的最好的教育研究,是教师行为研究的最好依托.
3,通过教育随笔,让每个教师成为新课程的成功实践者.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这么多的,实质性的要求,这些要求不可能一下做到,但边做边思,边思边写,边写边做,螺旋前进,每个老师肯定会把新课程要求转化为自己的本领.
耕耘于教学一线的教师,掌握了大量教育教学的第一手资料,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教学之余,及时把心得记录下来,不仅对自己日后工作有促进作用;如果发表,对广大同仁也具有借鉴意义.
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言:"教育学是最辩证,最灵活的一种科学,也是最复杂,最多样化的一种科学."在传道授业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育,教学对象,创造性地运用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实施因材施教.回顾和总结教育教学过程的心得和方法,不仅积淀了个人在教育,教学方面的部分成就,而且也丰富了有效的教育,教学资源.
一位"桃李满天下"的教师,其功赫赫.回首整个从教生涯,或许因疏于及时记载心得体会,届时找到一条清晰的轨迹不免显得有些困难,然昨日难以再现,徒留一缕憾意.
诚然,如今的教师负担很重.有来自业务上的,更多的或许还是来自心理方面无形的压力.面对高职低聘,转岗,待岗等现实问题,使得教师们对分数不得不计较.一贯被称之为"良心活儿"的隐性工作,教师自己对"良心"两字欲说还休.在这样的背景下,"分数是硬道理"的论调就不难理解.也因此会有不少教师奉行"一心只教手中书,莫管教改与科研."这种现状,结果使得教师自己只拥有一桶"死水",限制了教师自身的发展,对学生的培养也是无益的.适时撰写论文是解决上述矛盾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因为其操作性强,收效也显著.
教师的论文,大致可分为纯理论的学术研究文章和涉及具体问题的教学小论文.考虑到实际情况,笔者更赞同广大中小学教师侧重写一些教学小论文.通过及时整理教学思路,记录教学心得,只会对教学起促进作用.就教学中的某一具体问题,通过缜密的思考,或查阅相关的资料,最后形成文字.这是一个深入思考的过程,这也是一个质疑,析疑的过程.写作过程使得教师对处理问题的方法更趋条理化,更符合科学性,能直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另一方面,根据笔者自己的经验,勤于笔耕教学小论文,有助于培养执笔教师的教研意识.尤其是此类小论文被报刊录用或获奖时,更能促成该教师在教学上乘势而上,提升境界.
现代的教学形势,要求教师有传统的"教书匠"向"学者型教师"转化.名副其实的"学者型教师"必须会进行学术研究,教学小论文为载体的教研是铺就学术研究大道的"基石".作为教师,不进行教研,而直接从事抽象的理论研究是缺乏立身之本的,也可以这么说,没有教研就没有科研.
在教学过程中,每一位教师都踩着一个个的脚印,随时记录着这一轨迹,向教育更深处漫溯,教而时研之,不亦乐乎
三,教育随笔写什么
对于一线教师来说,不敢说每一节课都有体会最深的心得,但每天都要教学不同的内容,面对不同的学生,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做个有心人,随笔的素材就有很多.我想,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实践:如读书笔记,如教育案例,如教学反思,如学生档案记录,如心灵感悟…… .写教育随笔实际上是个思考与积累的过程.由于我们身在教育的第一线,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自觉地融入了自己的智慧,常常教有所感,倘若能及时记录下自己的教育心路,这对今后的教育教学无疑是有帮助的.而且要想把文章做大,做好,也离不开平时的点滴积累.教育随笔,因其篇幅的短小,也无需上升到多高的理论层面,因而相对来说比较简单.那么,教育随笔写些什么呢
(一)记教学得失.每位教师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试验田",试验成功与否,肯定会有所"悟",总结得失,在下次教学中自然能扬长避短.比如说,有位老师在教学"吃"字时,考虑到学生先学"气"字,后学"吃"字,容易把"吃"写成"气",因而在教学中特别强调"吃"的右半部分千万不能写成"气"字.谁料,哪壶不开提哪壶,还是有很多学生错了.手把手地好不容易教会了,过了一段时间学生又错了,怎么帮助学生正确记住这个字呢 她想了一个办法.一次讲评时,她对同学们讲,"今天中午,我们班有一位同学大饿了,竟然把筷子都吃下去了."同学们都感到莫名其妙,纷纷说"不可能!""谁会把筷子吃下去呢 "见大家都在参与议论这事,她感到时机已经成熟,就请一位同学上黑板,让他写一句话"我吃了一碗饭".不出所料,学生把"吃"写成了"气",有同学马上站起来更正,"错了!错了!吃的中间没有一横!"她笑笑,指着这位同学写的"气"说:"你们看,他的筷子是不是给卡在喉咙里了."同学们都会意地笑了起来."你们能帮他把筷子夹出来吗 "几乎所有的同学都举起了手.打那以后,学生再也没有出错,看来"筷子卡在喉咙里"给大家的印象还是相当深的.
在教学中,每一位教师都会有令人欣喜的,成功的实践.成功了,静下心来想一想:为什么会取得成功 主要收获在哪里 抓住自己的成功之点,深入地想,好题材就这样诞生了.
教学中的失误是不可避免的.面对失误我们应该冷静地想一想:为什么会失误 主要症结在哪里 用什么方法弥补 应该吸取什么教训 ……好题材又诞生了.
(二)录教学机智.在教育教学中,根据学生情况随机应变,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有位老师在讲评作文时,本来先想表扬部分写得好的,再批评那些写得差的,看到学生那一双双充满期望的眼神时,他临时改变主意,选择学生作文的精彩地方一一作了表扬,结果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学生们都认真地对作文作了精心的修改.第二天,许多传神的字词,优美的句子和巧妙的构思,已悄然出现在不同的本子上.还有家长高兴地打来电话,说她的孩子回来之后,高兴得不得了.没用家里人催着做作业,自己认真地将作文改了又改,再认真地誉写好.而这个孩子原本就是老师准备批评的对象之—.表扬的力量可见一斑.
(三)写教育偶得.教材是我们的教学依据,但它不一定是完美的,只要我们深入而冷静地研究思考,你也许会有新的认识或新的疑点,那么请及时把它写下来.有所思,必有所得.如果你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做一个有心人的话,你会发现有许多有价值的东西.有位老师看到他校一位老师在评判学生分数时,把作业的最低线定为甲下.好一点的就毫不犹豫地给甲,再好一些的甲上.写得整洁美观的,再加上一个苹果;写得特别用心或者解题有新意的,加上两个苹果.当然,所谓的"苹果",只不过是一个刻成苹果状的小印戳而已.但这种看似"画饼充饥"式的评分方法,使原本丙丁的学生带回去的作业簿中也有了甲的佳绩,这样一来,孩子欢天喜地,家长也开心得不得了.所有的孩子的脸上都堆满了开朗的笑容,孩子们常挤在一起翻开作业本在比谁得的苹果多,并为了能得更多的苹果而在暗地里较劲.反观自己身边的老师,给学生留的作业很多,而对学生的评价却很低,使得家长误认为孩子学习成绩很差而常常训斥孩子,而学生老是看到自己本上是鲜红的"╳",自我感觉也越来越差,对学习日渐失去了信心,变得畏畏缩缩的,自然少了那份应有的天真,由此感到我们的教育应以正面教育为主,要少一些"正经",多一点欢颜;少一点"刻薄",多一些变通与关爱,这样才会取得如同这给"苹果"一样的效果.
(四)记学习所悟.平时,我们在阅读书报时,常有所感,有所悟.记得有位老师看了《谁动了我的奶酪》想到了老师的"金饭碗"光芒不再,感到随着对教师要求的不断提高和生源的日渐减少,"末位下岗"已是不争的事实.惟有不断地提升自己,方能使"奶酪"永远属于自己,由此写了篇文章《谁动了老师的奶酪》,发表在《教师之友》2002年的7—8合期上,还有位老师看了《美国教师教"蚯蚓"》后在自己的自然教学中也作了类似的尝试,写了篇题为《"动"起来教(捉蚂蚁)》的文章,收获还是相当大的.课前她安排学生捉蚂蚁,并让学生把蚂蚁装在能透气的小瓶子里,这样学生对蚂蚁的生活习性就有了深刻的认识;课上她安排学生画蚂蚁,驱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观察小蚂蚁,然后让学生说蚂蚁的身体构造,这样一来,课本上那些抽象的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变得具体了,生动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缩短了,因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相当高涨.教学效果自然是那种灌输式教学所难以比肩的.我由此感悟到,创设融洽和谐的师生活动情境,可以使学生毫无拘束地全身心地参与到活动当中,进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种教学要远比那种为维护师道尊严而人为地拉开师生间距离的做法高明得多.因为师生关系的不民主,最终导致的是师生关系的对立;学生会因"厌恶和尚"而"恨及袈裟",因"恶其师"而"厌其教""轻其理".在讲课过程中,感觉上的得心应手,学生思维火花的不断迸发……你也许会突然得到某种悟性与启示,产生平时没有想到的观点,发现平时没有注意到的材料.对此,我们要及时记录下来.
在听课过程中,作为教师,听课的机会是很多的,而且大多数情况下,听到的多数是优质课.通过比较,找出差异.差异就是思维之源,就是产生新观念和新思想的导火线. 我们还可以从课后师生交谈中,学生学习的成功或失败中捕捉教学随笔的题材;也可以通过阅读别人的教育教学论文或从浏览教育教学报刊杂志中捕捉.

E. 小学语文教育随笔

教育随笔-----孩子作业潦草怎么办?
开学初,拿到新作业本,孩子都会一笔一划认真地写作业,可是一段时间过后,有的孩子的作业就非常潦草,如何克服这种不良习惯呢?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以下建议:
一、预防法:在孩子做作业之前,家长或老师一定要提出适当的要求,使孩子重视自己的作业。
因为孩子正上一年级,一定要从每个细节处着手,比如拿笔的姿势,坐姿,都要严格要求,因为开错头,纠正起来很费工夫。
二、榜样法:给孩子展示优秀作业,激起孩子的进取心——别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另外,当孩子作业有一定进步时,要及时表扬,鼓励。
三、 多练字帖:孩子作业潦草,有的可能是写不好字,有的可能是性子急,马虎。字帖练习可以弥补这两方面的不足,再者,家长也可以让孩子学习围棋、练练毛笔字,这些对培养孩子的专注力都有很大帮助。
帮助孩子克服作业潦草的方法很多,具体运用时要因人而异,灵活应变。
随笔----胡某,是个可爱的男孩,我认为他是个可塑之才。没想到他说得和做的是另外一套。做作业时动作很慢,思想很不集中,回家作业经常不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书写相当潦草……每天不是科任老师就是学生向我告状。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按时完成作业,知错就改,争取进步,争取做一个他人喜欢、父母喜欢、老师喜欢的好孩子。他开始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后来口头上答应了。 可他又一如既往,毫无长进,真是“承认错误,坚决不改”。此时我的心都快冷了,算了吧,或许他是根“不可雕的朽木”。但又觉得身为班主任,不能因一点困难 就退缩,不能因一个后进生无法转化而影响整个班集体,必须面对现实!我内心一横:不转化你,誓不罢休。为了提高他的学习成绩,除了在思想上教育他,感化他,我特意安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耐心细致的女同学跟他坐,目的是发挥同桌的力量。事前,我先对这个女同学进行了一番谈话:为了班集体,不要歧视他,要尽你自己最大的努力,耐心地帮助他,使其进步。这位同学满口答应,并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或 课堂时间帮助他,教育他。有时,这位同学也会产生一些厌烦情绪,说他不太听话,不太乐学……此时,我就跟她说:要有耐心,慢慢来。后来,他取得进步时,除了表扬他,我还鼓励他们说,这也离不开同学们的帮助,特别是这位同学的帮助。在同学们的帮助下,他自己的努力下,他各方面都取得了不小进步。他学习上更努力了,纪律上更遵守了,甚至自己当起了值日生,劳动也更积极了,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为此,我会心地笑了。后来,有一次我找他谈话时,他说:“老师,某某同学这样关心我,爱护我,帮助我,如果我再不努力,对得起她吗?”我笑着说:“你长大了,懂事了,进步了。我真替你高兴。”

F. 小学教师教育随笔50字

写作思路:文章的中心要正确,对社会上正确的现象加以歌颂,错误的现象给予批评。中心正确,健康是文章的根本,中心还要求集中,各方面内容都要紧紧围绕中心写。

正文:

新的学年开始,我被安排教五年级。我这人可能是和“二”较上了劲,上个学年,我教六(2)班,这个学年,又教五(2)班。对于这样的安排,我没有怨言。说句实在话,初次接触这届学生,是有些高兴的,直观告诉我:这届学生的基础、习惯要好于往届。也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直观感受,我对这些学生是充满信心的。

有了上个学年的经验教训,在这个学期中,我开始走出关注片面的局限,特意将关注的目光投向全体学生。我希望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注和关爱,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成为自己的“第一名”。出于对他们的全面成长着想,我开始在教育教学管理上进行一些创新,在管理上进行一些放权,希望由此来培养他们在学习上的自觉性。

我开始培养小老师、小助手,也开始注重建立学习小组,开展一些伙伴间的合作学习。这个个学期里,我也开始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变关注学生成绩为关注他们的全面发展。在这样的观念支配下,我特别注重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希望通过活动育人,寓教于乐。并且,我还积极接纳校外辅导员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之中。

针对当今留守孩子越来越多的特点,也为了让远方的家长能直接参与到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之中,我试图通过网络构建一个互动的家校教育平台,以此建立一种开放的教育模式。由于各种客观和主观原因,特别是由于软硬件条件的限制,效果还是不尽人意。

如今,这样的一个平台是基本建立了,可是,参与到其中的家长还是少之又少,再说,在参与的这些家长中,能真正和老师开展互动交流就更少了。不过,我不会气馁,我相信,有了这样开端,加上大家的不断努力,不断创新,我们的家校平台交流功效将会越来越优越,和家长的交流内容也会越来越深入。

半个学期过去后,11月7日,学校组织了期中考试。考试成绩出来,感觉学生的成绩不错,合格率和优秀率都比较理想。如今,期中考试已经过去一月有余了,回头想想,令自己满意的地方确实太少,总觉得不尽人意之处居多。

也许是被期中考试偶然的理想成绩冲昏了头脑,也许是近段时间教育教学之外的工作实在太多,总之,我感觉到自己和学生的表现都不如从前。一些以前学习优秀的孩子,在上课时也开始有一些不良好的表现;我布置的学习任务,他们也开始打折扣。

振军、思璇同学以前学习很踏实,上课听讲特别认真,学习任务完成一丝不苟,一直是我的骄傲。可最近,发现这两个同学上课的时候竟然玩起了小玩具,好几次,我都想点他们的名,让他们站起来亮亮相。

可是,话到嘴边我还是咽了下去,只是用眼神再提醒他们:“你们不要做小动作了!”从他们当时满脸通红的表情来看,我的眼神提醒应该是起到了作用。可是,后来,我又再次遇到了这样情形,这让我有些怀疑自己眼神提醒的作用。

如今为止,我还是没有当堂点名,依然只是用眼神高速他们。当然,如果这样的温馨提醒老是不起作用,我也会用其他方式提醒的。

是的,每个孩子都在变化之中:有的孩子,我感觉都他们的情形变得越来越糟糕,有些孩子,却能明显感觉到变得越来越进步。袁瑞、蒋淑君同学便是越来越进步的代表。星期一的时候,袁瑞同学写的一篇日记很精彩,我特意让他当着全班同学朗读。

今天,他的表现更是很不错。早读的时候,我布置《草船借箭》中几个段落的背诵。第一节课的时候,我抽查了背诵情况,结果,几个一直优秀的学生都背得不流畅,而袁瑞居然能很流畅地背诵出来。

相对于以上两种孩子,有些孩子的变化却比较复杂,说不清他们是变好了还是变差了。燕燕同学算得上是变化多端的典型。上周,我刚刚为她的进步感到庆幸的时候,这一周,却发现她的努力又少了不少。

再说,这孩子的确容易满足,真是“给她一点阳光她就灿烂”,就乐得忘了东西南北。所以,对这样的孩子,真的不可给她持续的表扬,可能需要表扬与提醒并驾齐驱。星期一的时候,我表扬了她;今天,我找个这个机会提醒了她。我希望这孩子能读懂老师的良苦用心。

G. 教育随笔怎么写

怎样写教育随笔
一,什么是教育随笔
随笔是文学体裁中散文的一种.它不拘一格,形式多样,短小活泼.
教育随笔顾名思义,就是谈教育思想观点的随笔.教学随笔,也可以说"教学一得",主要是写教学中某一点体会最深的心得.它的主要特点是题目小,篇幅短;层次和结构比较简单;内容单纯,涉及面比较小,写作材料便于收集,整理和使用.
随笔在写作样式上没有什么固定的限制,常见的有借事说理,夹叙夹议等形式.借事说理: 作者要着力描写一个事件,不用太多的语言去发议论,做点评,把一件事情写清楚,文章的结尾有个简单的点题就可以了.读者通过读作者叙述的这件事,就能受到触动,明白一些道理,道理喻于故事之中.夹叙夹议 :作者在叙述一个事件的同时,发表自己的见解,一边叙述一边评论.也可以是把事件先叙述完,再做评论.
随笔是最适合教师创作使用的一种形式.
二,写教育随笔有什么好处
1,能真实地记录身边世界.如果你要问我:你这二十多年做了些什么,留下些什么 我也不知怎样回答.写教育随笔,就不会再像过去一样让我们的老师只留下模糊的记忆,我们不能让过去的智慧,思想火花随着年龄的继续增长淡出这个美丽的世界.
2,用教育随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因为要写,所以要阅读;因为要写,所以要去做;因为要写,所以要思考.写作,是一种拉动自己读,做,思的最有效的方法,是作为教师的最好的教育研究,是教师行为研究的最好依托.
3,通过教育随笔,让每个教师成为新课程的成功实践者.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这么多的,实质性的要求,这些要求不可能一下做到,但边做边思,边思边写,边写边做,螺旋前进,每个老师肯定会把新课程要求转化为自己的本领.
耕耘于教学一线的教师,掌握了大量教育教学的第一手资料,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教学之余,及时把心得记录下来,不仅对自己日后工作有促进作用;如果发表,对广大同仁也具有借鉴意义.
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言:"教育学是最辩证,最灵活的一种科学,也是最复杂,最多样化的一种科学."在传道授业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育,教学对象,创造性地运用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实施因材施教.回顾和总结教育教学过程的心得和方法,不仅积淀了个人在教育,教学方面的部分成就,而且也丰富了有效的教育,教学资源.
一位"桃李满天下"的教师,其功赫赫.回首整个从教生涯,或许因疏于及时记载心得体会,届时找到一条清晰的轨迹不免显得有些困难,然昨日难以再现,徒留一缕憾意.
诚然,如今的教师负担很重.有来自业务上的,更多的或许还是来自心理方面无形的压力.面对高职低聘,转岗,待岗等现实问题,使得教师们对分数不得不计较.一贯被称之为"良心活儿"的隐性工作,教师自己对"良心"两字欲说还休.在这样的背景下,"分数是硬道理"的论调就不难理解.也因此会有不少教师奉行"一心只教手中书,莫管教改与科研."这种现状,结果使得教师自己只拥有一桶"死水",限制了教师自身的发展,对学生的培养也是无益的.适时撰写论文是解决上述矛盾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因为其操作性强,收效也显著.
教师的论文,大致可分为纯理论的学术研究文章和涉及具体问题的教学小论文.考虑到实际情况,笔者更赞同广大中小学教师侧重写一些教学小论文.通过及时整理教学思路,记录教学心得,只会对教学起促进作用.就教学中的某一具体问题,通过缜密的思考,或查阅相关的资料,最后形成文字.这是一个深入思考的过程,这也是一个质疑,析疑的过程.写作过程使得教师对处理问题的方法更趋条理化,更符合科学性,能直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另一方面,根据笔者自己的经验,勤于笔耕教学小论文,有助于培养执笔教师的教研意识.尤其是此类小论文被报刊录用或获奖时,更能促成该教师在教学上乘势而上,提升境界.
现代的教学形势,要求教师有传统的"教书匠"向"学者型教师"转化.名副其实的"学者型教师"必须会进行学术研究,教学小论文为载体的教研是铺就学术研究大道的"基石".作为教师,不进行教研,而直接从事抽象的理论研究是缺乏立身之本的,也可以这么说,没有教研就没有科研.
在教学过程中,每一位教师都踩着一个个的脚印,随时记录着这一轨迹,向教育更深处漫溯,教而时研之,不亦乐乎
三,教育随笔写什么
对于一线教师来说,不敢说每一节课都有体会最深的心得,但每天都要教学不同的内容,面对不同的学生,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做个有心人,随笔的素材就有很多.我想,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实践:如读书笔记,如教育案例,如教学反思,如学生档案记录,如心灵感悟…… .写教育随笔实际上是个思考与积累的过程.由于我们身在教育的第一线,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自觉地融入了自己的智慧,常常教有所感,倘若能及时记录下自己的教育心路,这对今后的教育教学无疑是有帮助的.而且要想把文章做大,做好,也离不开平时的点滴积累.教育随笔,因其篇幅的短小,也无需上升到多高的理论层面,因而相对来说比较简单.那么,教育随笔写些什么呢
(一)记教学得失.每位教师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试验田",试验成功与否,肯定会有所"悟",总结得失,在下次教学中自然能扬长避短.比如说,有位老师在教学"吃"字时,考虑到学生先学"气"字,后学"吃"字,容易把"吃"写成"气",因而在教学中特别强调"吃"的右半部分千万不能写成"气"字.谁料,哪壶不开提哪壶,还是有很多学生错了.手把手地好不容易教会了,过了一段时间学生又错了,怎么帮助学生正确记住这个字呢 她想了一个办法.一次讲评时,她对同学们讲,"今天中午,我们班有一位同学大饿了,竟然把筷子都吃下去了."同学们都感到莫名其妙,纷纷说"不可能!""谁会把筷子吃下去呢 "见大家都在参与议论这事,她感到时机已经成熟,就请一位同学上黑板,让他写一句话"我吃了一碗饭".不出所料,学生把"吃"写成了"气",有同学马上站起来更正,"错了!错了!吃的中间没有一横!"她笑笑,指着这位同学写的"气"说:"你们看,他的筷子是不是给卡在喉咙里了."同学们都会意地笑了起来."你们能帮他把筷子夹出来吗 "几乎所有的同学都举起了手.打那以后,学生再也没有出错,看来"筷子卡在喉咙里"给大家的印象还是相当深的.
在教学中,每一位教师都会有令人欣喜的,成功的实践.成功了,静下心来想一想:为什么会取得成功 主要收获在哪里 抓住自己的成功之点,深入地想,好题材就这样诞生了.
教学中的失误是不可避免的.面对失误我们应该冷静地想一想:为什么会失误 主要症结在哪里 用什么方法弥补 应该吸取什么教训 ……好题材又诞生了.
(二)录教学机智.在教育教学中,根据学生情况随机应变,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有位老师在讲评作文时,本来先想表扬部分写得好的,再批评那些写得差的,看到学生那一双双充满期望的眼神时,他临时改变主意,选择学生作文的精彩地方一一作了表扬,结果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学生们都认真地对作文作了精心的修改.第二天,许多传神的字词,优美的句子和巧妙的构思,已悄然出现在不同的本子上.还有家长高兴地打来电话,说她的孩子回来之后,高兴得不得了.没用家里人催着做作业,自己认真地将作文改了又改,再认真地誉写好.而这个孩子原本就是老师准备批评的对象之—.表扬的力量可见一斑.
(三)写教育偶得.教材是我们的教学依据,但它不一定是完美的,只要我们深入而冷静地研究思考,你也许会有新的认识或新的疑点,那么请及时把它写下来.有所思,必有所得.如果你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做一个有心人的话,你会发现有许多有价值的东西.有位老师看到他校一位老师在评判学生分数时,把作业的最低线定为甲下.好一点的就毫不犹豫地给甲,再好一些的甲上.写得整洁美观的,再加上一个苹果;写得特别用心或者解题有新意的,加上两个苹果.当然,所谓的"苹果",只不过是一个刻成苹果状的小印戳而已.但这种看似"画饼充饥"式的评分方法,使原本丙丁的学生带回去的作业簿中也有了甲的佳绩,这样一来,孩子欢天喜地,家长也开心得不得了.所有的孩子的脸上都堆满了开朗的笑容,孩子们常挤在一起翻开作业本在比谁得的苹果多,并为了能得更多的苹果而在暗地里较劲.反观自己身边的老师,给学生留的作业很多,而对学生的评价却很低,使得家长误认为孩子学习成绩很差而常常训斥孩子,而学生老是看到自己本上是鲜红的"╳",自我感觉也越来越差,对学习日渐失去了信心,变得畏畏缩缩的,自然少了那份应有的天真,由此感到我们的教育应以正面教育为主,要少一些"正经",多一点欢颜;少一点"刻薄",多一些变通与关爱,这样才会取得如同这给"苹果"一样的效果.
(四)记学习所悟.平时,我们在阅读书报时,常有所感,有所悟.记得有位老师看了《谁动了我的奶酪》想到了老师的"金饭碗"光芒不再,感到随着对教师要求的不断提高和生源的日渐减少,"末位下岗"已是不争的事实.惟有不断地提升自己,方能使"奶酪"永远属于自己,由此写了篇文章《谁动了老师的奶酪》,发表在《教师之友》2002年的7—8合期上,还有位老师看了《美国教师教"蚯蚓"》后在自己的自然教学中也作了类似的尝试,写了篇题为《"动"起来教(捉蚂蚁)》的文章,收获还是相当大的.课前她安排学生捉蚂蚁,并让学生把蚂蚁装在能透气的小瓶子里,这样学生对蚂蚁的生活习性就有了深刻的认识;课上她安排学生画蚂蚁,驱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观察小蚂蚁,然后让学生说蚂蚁的身体构造,这样一来,课本上那些抽象的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变得具体了,生动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缩短了,因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相当高涨.教学效果自然是那种灌输式教学所难以比肩的.我由此感悟到,创设融洽和谐的师生活动情境,可以使学生毫无拘束地全身心地参与到活动当中,进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种教学要远比那种为维护师道尊严而人为地拉开师生间距离的做法高明得多.因为师生关系的不民主,最终导致的是师生关系的对立;学生会因"厌恶和尚"而"恨及袈裟",因"恶其师"而"厌其教""轻其理".在讲课过程中,感觉上的得心应手,学生思维火花的不断迸发……你也许会突然得到某种悟性与启示,产生平时没有想到的观点,发现平时没有注意到的材料.对此,我们要及时记录下来.
在听课过程中,作为教师,听课的机会是很多的,而且大多数情况下,听到的多数是优质课.通过比较,找出差异.差异就是思维之源,就是产生新观念和新思想的导火线. 我们还可以从课后师生交谈中,学生学习的成功或失败中捕捉教学随笔的题材;也可以通过阅读别人的教育教学论文或从浏览教育教学报刊杂志中捕捉.
在写教育随笔时,我们可以结合案例,作这两方面的思考:
1,由点及面作发散性思考.李镇西老师由学校强迫女儿剪去秀发,想到学校的专制,进而联想到教育上的种种不民主现象,并就这种现象进行剖析.
2, 由表及里进行深层挖掘.比如说我们在教育教学中经常碰到学生"顶撞老师"的现象,学生为什么会顶撞教师 导致这一现象的病源在哪 我们又如何去疗救 对这类情况是冷处理还是热处理 处理的结果如何 通过这件事的处理你得到什么启发 如果我们真正思考了,并付诸于行动了,肯定会有收获的.
四,教育随笔怎样写
很简单,只要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把身边真实的世界移到自己的笔下,移到自己的手指间,移到自己的硬盘中即可,不必过分强调逻缉,不必十分讲究文采,而是你自然感受的流淌,心灵的私语,智慧的沉淀.有些教师会说自己没有时间写东西,抑或是想起写文章就头痛,认为这是一件耗时耗力的事,其实不然.在我们和教师接触的过程中,经常会听到教师讲很多精彩的教育故事,把这些故事写下来,从口头的变成书面文字,就是很好的随笔.
教育随笔其特色就在一个"随"字――随便,随时,随手,随心等.
随手: 随笔中涉及的往往是一些即时发生的事件和看到事件当时产生的想法,那种想法也有点火花闪动似的,所以需要及时捕捉,记录下来.因为扔了一段时间之后,您对事件的记忆可能就不那么清晰了,故事就很难说得完整,思想的火花可能也消失不见了.所以要养成随手写的习惯.如果能坚持记教育日记,那么您会发现那其中有很多您可能已经不太记得的事,但是在当时它是如何地让您受到震动.
随便 :随笔没有什么格式的要求,不需要有什么论点论据,文字也可长可短,如果用200字就能把您想说的话说清楚了,也不一定要凑到1000字.如果您没想好这件事说明了什么,但是这件事却让您有所触动,不说不快,您也不必硬憋着,要找什么理论做依托,您可以把事情写出来,让读者自己去理解.
随心 :这里讲的随心有两层意思,一是随心所欲,没有太多的限制;二是笔要随脑.文章是笔写出来的,但却是大脑想出来的,所以随笔是笔要随脑.
随笔要想写好,必须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或是切入一个事件的角度不同于以往,或是自己的观点不同于常俗.这一切都需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有一个善于思考的大脑,所以工作之中要注意观察.教师生活于学生之中,我们的工作对象是活生生的人,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每个孩子都是一本待读的书,和孩子的每一次倾心的谈话,都可以成为我们写作的素材.工作之余要读一点书,用心去思考一些新的教育理念的合理之处及与教育现实的结合点在哪里,所谓有正确的理念,才会有正确的眼光;有正确的眼光,才能有精彩的发现.
最重要一点是,要想写好随笔,关健还在于动笔,动笔写了,才能有好的随笔.
很多人说,要我反思一下教学没问题,但要写成一篇反思随笔,则有了压力 这是因为,通常我们认为反思5分钟也行,50分钟也可.可写文章则不同,5句话总认为算不上文章吧.就是这一观念影响了大家写随笔的积极性.为了使自己改变被动的局面,为什么不改一改这一旧观念呢 其实也没有人规定过教学随笔不可以只写五句话.如果是你深思熟虑后的五句话也是好随笔.
比如:今天的导入不够理想,因为没有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主要是选择的素材太陈旧了,时间也用的太多了,今后我得改变.
这是五句话的教学随笔,我觉得就是一篇好随笔,可能它不适合发表,但教师写教学随笔主要不是用于发表的,而是对自己教学的改变,是为了自己的提高.这随笔虽然是五句话,但发现了教学存在的问题,找到了问题的原因,并提醒自己要改变.而且这样的随笔对工作忙的教师来说,更符合实际.当然,我并不是说写随笔只用五句话,而是说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时间写则长无时间写则短.
常写短随笔可以克服写随笔的危难情绪,可养成勤写随笔的习惯,这样坚持下去,偶尔写几篇较长的教学随笔,可以发表的随笔并不是难事.文章也是有短到长的,长的随笔往往是在短随笔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教师工作最忙,毕竟也有大快的休息时间,在休息时间里没有教学工作,正是修改随笔,完善随笔的好时机.就拿上面那五句话的随笔来说吧.可以补充一下这样的内容.如何导入才能引发学生的注意力 什么样的素材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我第二堂课的导入是如何做的 这样是问题深入化,再加上正反的两个导入实例,就形成了一篇好文章,发表也是没有问题的.
写随笔从字数,语言方面比较自由,但也不可以随便写,它不是流水账,也不是教学实录,它是反思后的结晶,是教学经验的总结,随笔也不是日记,如果说一天下来没有什么可写就可以不写,如果说某一天灵感不断,写它个三,四篇也有必要.有感而发是随笔的主要特征.而发出的感想是否精华,则与教师的教学理念,知识结构,理论素养,语言表达能力直接相关.有的人只追求随笔的数量,不关注随笔的质量,几十篇下来,风格一个样,语言一个样,甚至连描述的教学情节也差不多,每天坚持写这样雷同的教学随笔价值是不大的.写是一个人内在素养的外化过程,要使外化质量的提高必须有一个不断内化的过程.因此,学习是必要的,把他人的观点,知识,方法内化为自己的观点,知识,方法,才能不断地写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好随笔.
有了题材,如何得到一篇高质量的随笔 你可能通常会觉得有话说不出说不好,这是因为尚缺乏理论积累,还不能从理论高度对手中的素材进行加工,整合,形成并表达出自己独到的视角.而这个至关重要的锤炼过程要求我们:
1,注重积累相关理论.理论积累并无任何捷径,只有平常扎扎实实地研读并作好摘抄,久而久之,再处理起素材来自然会得心应手.
2,认真解读他人随笔成果.一般报刊杂志上都有一些非常贴近我们工作实际的教学随笔,可以细细地分析一下它们是如何总结提炼得出自己观点的,久而久之,我们也会受到很大启发,感觉豁然开朗.
五,写教学随笔的注意点.
l,立意要新.也就是你所写的教学心得体会,不仅自己觉得有新意,而且让别人看后也觉得耳目一新,不可重复别人的观点.
2,列举实例要具体生动.在举例时一定要把事实讲明白,使读者看后既懂,又能学会用.
3,要做到小中见大.从个别具体的事例出发,能体现出一般规律.注意把中心思想集中到一点上来,反映较深刻的问题和道理.使读者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个性看共性.
4,文章结构可多样化.教学随笔没有一个固定的格式.可以先简述文章的中心以及写此文的目的,再列举实例说清楚事实及过程,最后归纳小结教学的心得体会.
愿大家从现在起,将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思想凝聚成文字,"我手写我心",每天,每周挤时间写一点,坚持不懈,日积月累,必将在教育征途中留下自己成长的轨迹!

阅读全文

与小学教育故事随笔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学读书计划表格模板 浏览:342
小学语文四年级感叹句 浏览:243
天通苑中山实验小学 浏览:596
小学三年级语文补习班内容 浏览:921
吉安师范附属小学作文 浏览:396
小学教师备课网站 浏览:1
私立美男学院 浏览:383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凉州岛 浏览:915
小学1年级手gong大全 浏览:459
小学生手抄报的图片大全图片大全 浏览:68
小学健康知识讲座 浏览:120
小学毕业季适合发老师的句子 浏览:451
汕尾凤山中心小学校长 浏览:606
小学生毕业汇演舞蹈 浏览:702
小学生抗击疫情的表演 浏览:107
私立华联大学本科 浏览:61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想谢谢你400 浏览:855
中小学生睡眠问题 浏览:174
小学生公共生活守规则教案 浏览:313
淮河私立学校 浏览: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