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育计划 > 小学教育环境创设认识

小学教育环境创设认识

发布时间:2021-01-17 07:33:52

⑴ 学前教育的话 职业生涯规划的职业定位 行业分析 怎么写

目录
一、自我分析
1、职业兴趣 2、职业能力
3、个人特质 4、职业价值观
5、胜任能力
二、职业分析
1、家庭环境分析 2、学校环境分析
3、社会环境分析4、职业环境分析
三、职业定位
1、行业分析 2、地域分析
3、企业分析 4、职业分析
四、计划实施
1、计划实施一览表
五、评估调整
1、评估的内容 2、评估的时间
3、规划调整的原则 4、备选职业方案
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书
一、自我分析
1、职业兴趣——喜欢干什么;
我的职业兴趣有一份简单的工作,比方说幼儿园老师,就是我喜欢的职业,可以天天跟孩子在一起,很开心。
2、职业能力——能够干什么;
我的具体情况是喜欢学前的专业,有耐心,喜欢小孩子,有爱心,喜欢画画和唱歌,以及看书,有当家教的经历,能够和幼儿有很好的相处。能和孩子打成一片。
3、个人特质——适合干什么;
我做的性格测试说我是个淡泊名利的人,确实如此。我没有什么太大的报复,太大的野心。只想过一分简单快乐的生活就好。所以我很适合当幼师。而且我的朋友都这样说。
4、职业价值观——最看重什么;
我比较看重有一份和谐轻松快乐的工作环境。我不是个特别在意金钱的人。所以我对职业的工资要求不高。只要能糊口就行。我很喜欢孩子,并不是为了钱而去去当幼师。只是为了孩子,能天天接触孩子,我会很快乐。
5、胜任能力——优劣势是什么。
我的优势能力 我的弱势能力
a热情、慷慨,认为对很关心的人和组织,不能做对不起的事情
b关注重要的细节是你的强项,尤其是与人有关的方面
c能够想到别人需要什么,现在还欠缺哪些
d对于组织的目标你会非常地认同,并且用行动去支持这个目标的实现
e在评估风险和新方法的时候,灵活又不缺乏仔细
f有稳定平和的心态,淡泊名利
g敢打敢拼,富有开拓精神,不惧怕风险和挑战
a不喜欢过多的规则,不喜欢结构过于复杂的机构
b在决断上有困难,当与自己的感受相矛盾时,很难做出符合逻辑的决定
c天生对他人具有高度的敏感,总是难以拒绝别人,有时为了满足他人的需求而拼命地工作,以至于在此过程中忽视了自己,不愿意为坚持自己的想法和立场,而冒风险打破与他人的协调关系
d对他人的批评会感到生气或气馁,有时容易自责
e容易相信别人,很少对别人的动机有所怀疑,也不会发现别人行为背后的隐含意义
二、 职业认知
1、 外部环境分析
① 家庭环境分析
我来自于农村家庭,可是父母对我一直很民主,家庭氛围一直很融洽,和睦.所以我也继承了父母纯朴的简单,以及天生的乐观精神.家庭条件一般,可是我们一家人对生活的要求都不搞高,我爸妈希望我将来找一份简单的工作,过舒服的日子就可以了,我也是这么希望的.
② 学校环境分析
安师大位于安徽省芜湖市,有着良好的经济基础和腹地条件.安师大是安徽省的重点大学之一,师资力量雄厚.而本人所就读的学前教育专业,是教科院就业最好的专业,在安徽省的就业前景很好.学校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实习机会,而且大多数都是很好的园所。为我们将来走出社会做出了良好的铺垫。
③ 社会环境分析
○1近年来的毕业生总数情况中国教育部统计,200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为115万,待业人数约为34万,占总人数的30%。到2005年,待业人数增加到93万,比2001年增加了近两倍。而2007年中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495万,比2006年的413万增加了82万,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2008年有550万。2009年610万左右,加上近两年沉积的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约有480万人,09年的需就业大学毕业生总数逾千万。
○2国际国内经济及就业市场形势华尔街金融风暴导致金融业、IT业遭受沉重打击,大小企业纷纷倒闭或裁员,就业市场遇寒流。国内也出现就业难的现象,首先是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大量海外人员回流,从而使高端竞争出现重心下移,这一情况无疑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带来新挑战。其次,金融危机进一步影响,将在今年下半年甚至明年才会浮现,这样一来,沿海地区的经济形势将出现多种不可预见的变化,预计将会有大批外企倒闭、迁移和收缩,从而大幅度地减少劳动者的就业空间。第三,国内中小企业同样也面临缩减规模甚至倒闭的威胁;第四则是明年新增劳动力和毕业生数字上升与总体就业岗位减少的矛盾加剧。而今年开始执行的公务员行政机关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即将启动的改革,则将会使以财政为依托的职位增加幅度放缓,这可以说是第五个原因。日前,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发布了《中国人才报告》。报告预计,到2010年中国作为服务业的第三产业人才缺口预计达325万人,将是扩大就业岗位最多的部门。对于就业缺口最大的专业,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也指出了具体的方向,该机构预计,2010年就业最吃香的专业包括民航类、机械类、材料类、精算、护理等。事实上,
教育业从目前看反而应该迎来春天,正是失业者或畏惧失业者进修的热恋期。
而学前教育的就业情况还算良好,从我们最近几年的情况来看还是供不应求的。
④.职业环境分析
行业分析: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已经先后出现了三个生育高峰,从2007年开始出生的“金猪娃娃娃”宣告了我国第四次生育高峰的到来。这些孩子在将来的升学、就业、结婚、住房等方面,都要面临着巨大的艰难和挑战。也给这些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遇。数据预测显示,2008年前后,正是全中国要迎来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的时候。在新一轮的人口出生高峰中,平均年新生儿数量将有1700万~1800万,峰值大概出现在2010年左右,那时,新生儿数量将在每年2000万左右。我国现代家庭中,独生子女居多,小宝贝们都成了父母的掌上明珠。加之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望子成龙”的心理愈益迫切,他们对教育重视了,有教育投资的心理,也有教育投资的能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早期教育的问题。广大家长已经不再满足孩子入托有人看,而是迫切希望孩子能受到良好的早期教育。因此高等学前教育前景广阔.
职业分析:
○1认真贯彻国家幼教法规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努力做好班级工作,使幼儿在体、智、德、美各方面得到发展。
○2始终把养成教育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结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贯彻二期课改精神,安排教育内容;制定班级教育工作计划,并有计划有秩序地组织实施,开展各类教育活动。
○3观察、分析并记录幼儿的发展情况,做好各项活动的记载和效果记录。积累经验,找出差距,研究改进措施,不断提高保教质量。
○4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热爱、尊重幼儿,坚持积极正面教育,做到为人师表,禁止任何形式的体罚和变相体罚。
○5积极参加教育研究活动和业务学习活动,认真备课,总结教育经验,不断改进教学形式、方法,科学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严格执行幼儿一日作息制度。带班时做到“人到、心到、手到”。
○6积极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自制教玩具,给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操作材料。
○7认真参与园本课程建设,积极开展园本课程的实践探索,探求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教学方法,不断积累教育实践经验。
○8与保育员配合管理本班幼儿生活,做到保教并重,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注意幼儿的衣着整洁卫生,减少各种疾病的发生。
○9与家长保持经常联系,了解幼儿家庭教育环境,商讨符合幼儿特点和个体差异的教育措施,有目的有计划地做好家访工作,搞好家长资源的开发,共同配合完成教育任务。
幼儿园分析:在这里我要谈的是:私立园的前景
由于华尔街金融风暴导致金融业、IT业遭受沉重打击,大小企业纷纷倒闭或裁员,就业市场遇寒流。因此大多数企业办的私立幼儿园也遭到了倒闭的危机。不过我认为民办的私立幼儿园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的,关键在于你如何去经营.现今中国的私立幼儿园在许多家长的眼中有两种看法:1.收费高,华而不实.2小作坊,质量不如公立幼儿园.但我个人认为,私立幼儿园关键要实在,有自己的特色,取得家长的信任。
职业分析小结:通过对以上几方面的分析,我对我的职业有了全面的认识,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之间紧密相连。必须处理好它们的关系。
三、职业定位
SWOT分析
Ⅰ、我的优势(Strength)及其使用
1、热情、慷慨,认为对很关心的人和组织,不能做对不起的事情
2、关注重要的细节是你的强项,尤其是与人有关的方面
3、能够想到别人需要什么,现在还欠缺哪些
4、对于组织的目标你会非常地认同,并且用行动去支持这个目标的实现
5、你能够准确地估计目前发展到了什么态势,找到最关键的因素去突破
6、在评估风险和新方法的时候,灵活又不缺乏仔细
7、有稳定平和的心态,淡泊名利
8、敢打敢拼,富有开拓精神,不惧怕风险和挑战
Ⅱ、我的弱势(Weakness)及其弥补
1、全着眼于现在,从不喜欢寻找和发现那些你认为不存在的可能性,这使你无法发现更广阔的前景,也不能为将来做打算
2、倾向于只接受事物的表面现象,忽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条理,难以理解复杂的事情
3、不喜欢过多的规则,不喜欢结构过于复杂的机构
4、在决断上有困难,当与自己的感受相矛盾时,很难做出符合逻辑的决定
5、天生对他人具有高度的敏感,总是难以拒绝别人,有时为了满足他人的需求而拼命地工作,以至于在此过程中忽视了自己,不愿意为坚持自己的想法和立场,而冒风险打破与他人的协调关系
6、对他人的批评会感到生气或气馁,有时容易自责
7、容易相信别人,很少对别人的动机有所怀疑,也不会发现别人行为背后的隐含的意思
Ⅲ、我的机会(Opportunity)及其利用
1、我国已经先后出现了三个生育高峰,对幼儿教师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2、安徽的经济发展迅速,私立幼儿园较多,幼儿教师需求量大。
3、学校的幼儿教师师资队伍比较强大。
4、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们观念的革新与教育制度转变
Ⅳ、我面临的威胁(Threat)及其排除
1、幼儿教师人才济济,外来学前教育专业的介入竞争行列。
2、由于金融危机,很多私立幼儿园倒闭。
3、更高学历同时毕业的人很多。结论职业目标将来从事教育行业的教师职业职业发展策略进入公立幼儿园或进入有发展潜力的私立幼儿园。
四 、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首先从基层教师做起,努力开拓自己的发展空间,做一幼儿园的管理者
具体路径
优秀学生——教师——优秀教师——幼儿园的管理者
计划实施
本人就读于大学三年级,学前教育专业。
我的大学接下来的计划如下:
① 短期计划2009—2010 学业有成期。学好专业知识,培养学习工作,生活能力,全面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充分利用校园环境及去幼儿园实习的条件优势,适当做一些兼职工作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并为就业做好准备。拿到教师资格证。
② 中期计划 2010—2015 在幼儿园工作的基础上,利用空余时间,充分接触社会,寻找与专业对口的工作进行兼职,并增加人生阅历,积累工作经验。在幼儿园从底层做起,不能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的工作。同时,扩大自己的社会交际网,增强与人沟通能力。当然,积累资金,改善生活条件,寻求更好的出路。
③ 长期计划 2015——2020 总结经验,根据自己的能力与社会环境进行高层次发展。在幼儿教育行业取得成就争取获得优秀教师称号。通过努力,成为幼儿园的管理者之一。
五、评估调整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必须根据实施结果的情况以及因应变化进行及时的评估与修正。
1、评估的内容:
职业目标评估:假如我一直在自己工作的岗位上不顺心或得不到发展,那我可能会换一家幼儿园工作。
职业路径评估:当新的更适合我的工作领域出现时,我也许会调整我的工作岗位。一个新兴的领域更能激发一个人的动力。
实施策略评估:如果有必要改变原有的工作岗位时,我不会马上行动,我会现做好准备,让自己明白到了那个岗位自己需要有怎样的能力。只有在充分了解的情况下,我才会毫不犹豫地让自己去更有发展机会的领域。
家庭居住评估:如果工作地离家很远的话,那会对工作以及家庭都会带来很多的麻烦,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会考虑变换工作地点,选一家离家比较近的园所。
2、评估的时间:
一般情况下,我会在两年或三年之后重新评估规划;
当出现特殊情况时,我会随时评估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3、规划调整的原则:
首先:我不会做大方向的改变,因为对幼教的工作还是蛮感兴趣的。我相信兴趣是工作的原动力。没有特殊的原因也不会改变自己的规划。
其次在一个团队里工作习惯了,突然要离开和一群完全陌生的人工作,肯定需要很长时间的磨合。而且一个长期合作的团队突然缺少了一个成员,也会对团队带来很大损失。我认为我们无论在哪里,无论追求什么都要顾虑别人的感受和利益。而且要懂得团队精神,大家的智慧,才是现代人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
最后:当各种原因不得已要离开时,我也会现做好安排,让幼儿园有时间找到一个能代替我在这个岗位上更好工作的人。这个评估原则可以叫做责任心原则。
4、 备选职业规划方案
我的备选职业规划方案:
我会在明年四月份去考小学教师资格证。万一不能当幼师,我可以去当小学老师。此外,我也想过可以开一家书店。

⑵ 河南教师资格证都考什么内容

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笔试为《综合素质》和《保教知识与能力》2个科目(均为计算机考试)。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为《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2个科目(均为计算机考试)。
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为《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和《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3个科目。
面试是分学科的,面试包含结构化、试讲、答辩。

⑶ 作文是什么

什么是作文呢?这个问题以前我从没想过。要了解作文的重要性,首先要知道什么是作文。

《中国大网络全数心理卷》说:

“作文是学生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

式表达出来,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

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



作文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然而长期以来,语文

教学效益低下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文

教学效益的高低也是语文教学效益高低的一个显著标志。

从近年来的现状看,

作文教学的效益不佳,

甚至呈愈来愈差的趋势,许多语文教育家为此发出强烈的呼吁:

“作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

。学生的

这些能力没有得到好的发展,

死板的命题作文还加杂着政治性,

是作文教学进入了一个应试的误区。

有些教师出的题目更是枯燥无味,学生的写作来源有两个,一是来自于直接的观察和体验,二是来

自于读或听等间接的渠道。前者为源,后者为流;源头枯竭,没有写作材料,就谈不上写作。而有

些教师的命题却远离学生的生活,

自然写出来得作文就没有真情实感,

也不会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现阶段小学生的作文水平也是一届不如一届。每年的升学考阅卷专家和老师也用大量的数据为

证,指出学生作文水平下降的现实。我想应该进行“开放式作文教育”开放式作文教育,是在教师

的引导之下,组织全体学生参与的全方位开放的一个作文教育的全过程。这个开放是一个全面的开

放,全方位的开放。生活的空间有多大,开放的范围就多大。力求通过开放,搞活作文教学这一潭

死水。

首先,我想作文教学应该把主动权还给学生,不应限制太多,不应该太多使用命题作文,让学

生自己选择写什么?怎么写。作文选题要面向学生的生活、思想、认识、情感、志趣以及知识实际,

打开写作主体的封闭式的

“思维黑箱”



注重写作主体的个性特点的开发和培养,

使写作和张扬个性、

表现自己联系起来。只有让学生自己愿意写才能充分的发掘他们的写作兴趣。让他们知道写作的乐

趣,不是为老师写,也不是为写作文而写作文。

其次,是向社会生活开放。把学生的视野引向万花筒般的社会生活,让他们在关注、调查、分

析、思考各种复杂现象和各种社会热点中增强社会责任感,进而增智广识,提高洞察力、判断力和

思维力。其实,只要我们注意观察和分析一下当代的学生就会发现,他们向往走向社会,希望老师

的作文命题能出现一些与社会接轨的敏感问题。这样既对学生进行了作文教学,也对学生进行了国

情教育。学生也对社会热点有了了解,增加了学生的生活积累。丰富了写作素材。

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

,是语文教学中最适合发展学生个性的活动领域。

“个

性”



是文章的灵魂。

“表现个性”



是写作的动力。

“解放个性、

发展个性”



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目标。

作文教学环境则是发展个性的基本条件和决定因素。而课堂作文教学环境,又是整个作文教学环境

的中心。因此,在课堂作文教学中,遵循自主性、活动性、创造性的教育原则,创设良好的教学环

境,对发展学生个性,推动综合素质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课堂作文教学设计,是课堂作文教学环境的体现。好的课堂作文教学设计,应具备以下特点:

一、开辟广阔空间--发展个性的前提

发展需要空间,个性发展需要广阔的空间。这是由个性的多样性、丰富性决定的。如果我们真

的承认个性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尊重学生个性,愿意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就要在课堂作文教

学设计上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开辟广阔的空间。这种设计主要体现在命题上。好的作文命题,必须做

到有社会性、包容性、开放性。

1

、命题的社会性,学生个性的多样性、丰富性,是社会生活多样性、丰富性的反映。如果我们

的作文命题具有很强的社会性,自然会调动学生充分展示个性特征的积极性,写出富有个性特征的

文章来。如果我们的作文命题脱离社会生活实际,就会引导学生闭门造车,写出缺乏个性、千人一

面的八股式文章来。学生个性的展示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生活的影响。抓住作文命题的社会性,就

抓住了在作文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的根本。

好的作文命题,要能引导学生把注意力投向广阔的社会生活,引导学生感受时代气息和时代脉

搏,写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富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来。只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个性特征才

有可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显现和最强有力的发展。举一个作文命题为例。题目:一个

10

岁女孩,在公

用电话没打通的情况下被强行收取三角钱的通话费,为此她到消协投诉,获一元钱的赔偿费。有人

说:

“一元钱,还不够跑腿费呢!

”如果你是当事人,你会像她那样做吗?请说出你可能的做法和理

由。这个作文题一出,学生们议论纷纷,有的表示会,但也有不少同学表示:现在这样的事见多不

怪,不能太较真。在争论中,学生的个性特征充分显现出来,教师抓住机会引导大家畅所欲言,不

求一致,只求“立诚”

(叶圣陶)

。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发挥导向作用,不但引导大家写出各具

个性特征的文章,而且有力促进了个性的健康发展。

2

、命题的包容性,主要是就题材而言的。好的作文命题,可以使写作者广泛选材。选材的广泛

性,是写作者充分展示个性的必要条件。学生的生活背景各有不同,生活经历和知识结构各有不同,

只有写其所知,抒其所感,发于内而形于外,学生才有可能表现个性,所表现的个性才会丰富多样。

同时,具有很强包容性的作文命题,又会对发展学生的个性发挥能动作用。以一次作文命题为例,

题目:

“太阳每一天都是新的”

。要求学生就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作文。结果,学生作文题材丰

富,缩万里于咫尺,摄百态于笔端:信息科学、心曲变化、素质教育、观念更新、祖国发展、社会

新风、重塑自我、世界动态、展望前景„„包罗万象,海阔天空。从学生丰富而鲜活的题材中,我

们感受到他们心灵的解放和个性的自由。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个性也在自我表现中相应得到自我

完善。

3

、命题的开放性,是就其“写作要求”而言的。必要的“写作要求”

,会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但“写作要求”条条过多,就可能事与愿违,起到束缚心灵、扼杀个性的作用。所以,命题是否开

放,不是一件小事,它关系到一次作文设计的成败,也关系着作文教学的导向:是发展个性,还是

束缚个性。开放性作文命题,要避免指向趋同,文体划一,写法刻板,方式单一。要让学生能够抒

写性灵,自由挥发,在这个活动过程中,表现自我,审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

二、鼓励个性表现--发展个性的动力

在课堂作文设计中,作文训练的全过程,教师的作用自始至终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主动

的,起着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引导。教师要通过由感性到理性、由已知到未知、由个别到一般,由表象到内蕴的启发,打开

门扉,放飞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心游万仭,神骛八极。当学生的想象驰骋到很远的地方时,我们

还要引导他们收住缰绳,回到现实中来,

“文章合为时而著”

,解决现实问题。同时,注意引导他们

既要大胆发挥,又要合情合理;既要舒展个性,又要塑造个性,把个性发展引导到正确的发展轨道

上来。

鼓励。学生的个性是有差异的,不能用一个标尺去衡量。有的学生个性发展迟缓,甚至有某些

缺陷,如自卑、内闭,胆怯、孤僻等等。对这样的学生,我们要给予更多的关注,鼓励他们正确认

识自我,大胆表现自我,积极塑造自我。对他们的作文,不要只是指出不足,还要肯定进步,这种

鼓励不是安慰,而是由衷的尊重。只有尊重,才有发展。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得好:

“教学的艺术

不在于传授了多少本领,

而在于激励、

唤醒、

鼓舞。



有时一两句鼓励的批语,

胜过一大堆指指点点。

要帮助他们逐步树立自信心。对一般的学生,也要鼓励他们大胆追求新目标。

示范。

在作文教学中,

教师的示范作用不可低估。

教师先要勇于表现自我--勤于写

“下水文”



以文章显示自己的个性魅力,以个性魅力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展示自我的的积极性和勇气。

总之,鼓励学生表现个性,是教师培养学生个性的有力手段,它开发了个性发展的原动力,教

师本身,就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环境。

三、激活创造思维--发展个性的核心

思维的个性发展,是最深刻的个性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思维个性化的根本特征。思维是

需要训练的,增强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作文训练的核心。在作文训练设计中,教师

应把如何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放在设计的首位。这种设计,应充分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尤其

要注重启发思路,传授方法,以此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

1

、想象力、联想力的培养

想象力、联想力,是衡量创造思维能力高低的标尺,也是检测个性发展程度的标尺。同时,培

养学生的想象力、联想力,又是发展个性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想象力、联想力的训练又是作文

训练的薄弱环节。因此,我们必须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做到训练经常化、具体化。经常化,指平时

的作文,大都可用来培养想象力、联想力。具体化,指通过启发思路、传授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如

何想象,如何联想。用这样的训练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

我们注意首先鼓励学生展开联想的翅膀,游目骋怀,海阔天空,然后加强具体指导,让学生注

意联想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注意联想的桥梁,注意联想的丰富性,注意联想的定位和联想的引深。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不但增强了写联想类作文的能力,重要的是增强了创造思维能力,在表现个

性的过程中发展了个性。

2

、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发散思维,是指思维由单维向多维发展。这种思维带有很强的创造性,培养这种思维能力,十

分有利于个性发展。我们在作文训练中,注意通过具体指导,激活学生发散思维,培养个性。

另外,让学生经常收听新闻,写作时评;收看各种有益身心的影视剧节目,写影视剧评;阅读

各种格调高雅的报刊,尤其是学生喜欢的漫画类报刊,进行各种形式的写作练笔活动。在不断丰富

间接生活的同时,形成认识世界,了解社会,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各种能力。

最后,全面开放,就是以学生生活为基点向外辐射,不断拓展学生的生活空间,开阔学生的视

野,丰富写作仓库,实际上是解决作文无话可说的问题。因此,全面开放,必须指导学生掌握观察、

积累生活的本领。否则,有不少学生仍然会深入宝山空手回的,写什么的问题还是得不到彻底解决,

全方位开放也只会是一种应景。对于观察来说,首先要引导学生做到“处处留心,时时在意,事事

关心”

,培养新闻敏感,形成观察的习惯;而最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学会从观察外部世界进而推进到

观察内部世界,把自己的感官感受外界事物时所引起的心灵体验捕捉下来。这种观察不是用眼睛,

而是用心去体验,用心去咀嚼。积累也应从对外部世界的积累同时推进到对内部世界的积累,身边

随时都备一个笔记本,一旦有所感悟,有所震动,就立刻记录下来。这样的观察才是富有个性的观

察,这样的积累才是个性鲜明的积累,在此基础上写出来的作品才会有个性特色,才会富有灵性,

否则就难免千人一面,落入俗套。

我想正因为这样,我建议要和以经成功的“双轨”教育一样开设“自由读写”课。从语文教学

中拿出五分之一的时间开设“自由读写”课,会不会影响教学质量?我认为,提高教学质量,需要

一定的时间保证,这是人所共知的常识。但如果认为教学时间的多少与教学效果的大小成正比,就

不完全正确。因为时间是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

“自由读写”课的开设可以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更大的发挥,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热情。

让个性化教育在作文教育上得到体现。作文是学习语文的基础,只有在小学阶段就打好这个基础,

才能使学生以后的学习更加得心应手。开放式的作文教学必将发扬光大。

⑷ 怎样才能让孩子学好英语呢

英语作为一门国际语言,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而重视幼儿教育的父母则是希望孩子从小就能够熟练运用英语,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夯实的基础,英语训练已经成为了如今很多小学教育的重头戏,那么对孩子来说如何才能够更好的学习英语呢?四步骤让孩子学好英语。


第一,多听多看

想要加深对英语的印象还是要多听多看,创造一个好的英语教育环境,如此才可以加深对英语的印象,除了一般的上课时间锻炼英语,家长也需要多加配合,让孩子在家的时候也能够接触到英语。


第二、寓教于乐

用孩子喜闻乐见的方式来锻炼孩子的英语能力,一些益智记忆的英语小游戏对于提高孩子的英语能力有着很好的作用


第三、归纳记忆法

英语相对于中文来说学起来更加轻松简单,也具有明显的规律,很多词根都是高频率出现的,家长不妨给孩子归纳一些常用的词根,将有同样词根的词汇放在一起,让孩子能够更好的记忆,通过分析,归纳,总结等形成系统的记忆顺序,加深对于单词背诵的印象。


第四、重视词汇的积累

词汇量需要逐渐的累积,在学习过程中如果遇到不是很熟悉的词汇,可以将它特别的罗列出来,之后再反复的翻阅,孩子对于一些不熟悉的词语若是能够经常的过眼,那么渐渐的就能够记住了,词汇的累积对于学好英语很重要。

⑸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

小学生的读书方法、读书兴趣、读书习惯等处于渐长阶段、尚不成熟,所以培养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正在成长的小学生而言尤为重要。我们知道,书作为知识的源泉,是开发儿童智力的钥匙。读书能够启迪孩子的心智,能扩大他们的知识视野,能提高其写作能力,使之才思敏捷,能陶冶他们的性情,使其温文尔雅。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明确提出:“学习语文的目标就是得到阅读和写作的知识,从而养成阅读的习惯”。
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先培养阅读兴趣,让学生爱读书、想读书
兴趣是人特有的心理倾向,是一种内在的力量,所以养成
良好的读书习惯,必先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今的孩子读书习惯不好,原因之一是兴趣欠佳。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方式很多,比如老师组织一场故事会或读书心得交流会,家长每天陪孩子读书一小时等活动,为孩子做读书的榜样,并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浓郁的书香氛围。孩子长期生活在一个充满书香的环境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自然就会感知到读书的乐趣,认识到读书的价值意义,从而喜好读书。“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让学生尝到读书的甜头,他们会自觉主动地寻书而读,久而久之,他们就酷爱读书、手不释卷的良好阅读习惯会逐渐养成。就拿《别饿坏了那匹马》一文中的“我”来说吧,由于“我”嗜好读书,每天放学后都要到残疾青年的书摊去读书,进而感动了青年并为“我”读书创造条件的动人故事。
二、读书指导不可或缺,它是垫好学生阅读习惯的基石
我们经常要求学生好读书、读书好、多读书,但很少予以指导,学生读书处于盲从,难以成“型”。常言道:“不成规矩难成方圆。”所以我们要向学生推荐适合他们读的书籍,教给他们读书的方法,让他们成为一个会读书学习的人。我们可以指导他们如何边读边记、读诵相宜,引导他们如何读写并存、读悟结合,从而养成读书动笔、读书思考的习惯。徐特立说过:“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时勤动笔勤思考,可以抓住重点,深入理解;做好摘录、记好笔记,并及时写下心得体会。从本质意义上讲,阅读的过程实际就是思维的过程。这样以来,学生读书积累就有目的,写作实践就会得到历练,思维感悟就能得到提升。譬如在学习《草船借箭》之前,老师让学生读一读、看一看《三国演义》。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作家及作品和有关的奇闻逸事,向学生介绍三国形成、对峙、衰败过程以及曹操、诸葛亮、周瑜等历史人物性格特点,激发学生主动阅读和积极探究的兴趣。在平时教学中,我们要注意纠正个别学生那种“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不良读书习惯。指导学生积极思维和逆向思维——读书时多问几个“为什么”或“为何不”,培养其创造性思维。
三、激励评价是孩子爱读书、形成读书习惯的兴奋剂和助推器
人们常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话不假,因为孩子的心理意愿希望得到别人的赏识和悦纳。赏识教育是激励性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我们多赏识激励学生,他们就会燃起自信的力量,心中产生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像是沐浴在春风之中,感到无比欢欣和幸福,从而有了战胜困难的勇气,有了追求上进的信念。家长对孩子身上某个闪光点的赏识,实际就是对孩子的评价与肯定。“罗森塔尔效应”告知我们真挚的爱与热情的期望,可以使一个人获得新的生命和动力。教师对学生的赏识其实就包含对学生的关爱与期望。他们在获得赞许之后,心怀一种成就感,故而读书学习的欲望会更高,这样更加激起他们在某一方面向纵深发展,使其个性得以发展,潜力得到挖掘,读书习惯自然成之。
总之,儿童自主阅读是获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学生养成早期阅读的良好习惯会终身受益,我们要很好地把握和利用这一黄金阶段,促进他们健康、和谐、全面发展。

⑹ 谈谈在教学工作中,怎样进行德育的渗透

教书育人,德育为先。德育工作是学校整个教育工作中的统帅,是灵魂。
无论是小学和初中的素质教育,还是高中的新课程的实施,都有一个不变的主题,就是教书重在育人,“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是摆在新时期教育工作者的一个新课题。探索和完善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是时代赋予给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其首要任务是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对社会、对人类有作为的人才,培养成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抓好德育教育,其他矛盾便会迎刃而解。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04年2月26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方法及途径,为各学校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为探究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思考。德育教育要与时俱进,增强时代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使之更好地发挥学校德育工作的作用。在学校里,我是初中美术学科的教师,更深深的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学生德育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把德育寓于美术教学之中,努力做到把教书和育人紧密结合起来,是我在教学中最主要的任务和责任。美术课是初中的一门基础课,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美育的任务,是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通过对学生进行系统,集中的审美教育,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想象能力,丰富他们的审美情感,树立正确的审美情趣,激发创造美的欲望和热情,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和情操,拓宽知识视野,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和重要的意义。因此,德育必须放在首位,必须加强德育教育。美术教学必须改革单纯的技能技法学习,注重德育渗透。这样才能真正地完成现代美术教学的任务,才是真正的“教书育人”。美术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才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下面谈一谈我在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一点体会。
一、利用新课中的导入,渗透德育教育
在教学中,首先抓好“导课”这一环节。我用生动、形象的电化教学和富有感情语言,将学生的思想感情带入教材所描写的情境之中,引起学生内心世界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使他们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如在教《设计海报》时,我先将事先准备的海报作品张贴于教室的橱窗中,让学生一走入美术教室就被眼前的精彩作品所吸引,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然后上课开始以幻灯片的形式图文并茂地介绍海报的由来、发展及现状,让学生了解海报艺术是我国所特有的,使学生的内心自然而然产生一种继承并发展这一我国所特有的传统艺术愿望。
二、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主动地渗透德育,上课之前要求我们老师认真钻研教材,挖掘其中德育的材料,利用美术中丰富多彩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如初一年级的《春天的畅想》一课,我除了充分发挥个性潜能、激发形象思维和表现个性、特性能力外,还积极创设各种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教学情境,利用生活实践和对大自然的感受鼓励学生参与讨论交流,还以欣赏古今名作的形式、学生语言表达的形式和绘画的方式表现不同学生内心的体验,并根据作品的内容讲述自己对环境资源的理解和认识。同时我适时地播放一些古今描绘我国大好河山的图片、诗句,使学生增强爱护环境意识的同时也增强了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意识。

三、在美术技能训练和作品欣赏中有机地渗透德育,美术技能训练是培养、提高学生的智育水平、技能素质、文化修养和个性特长的重要形式。

⑺ 小学生学习时老集中不了注意力怎么办

1.指明——尝试

指明,是教师主动的指点、提示、说明;尝试,是学生照教师指明的那样去试着做。

学法的掌握,如同知识的获得一样,有一个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不会到会的发展过程。开始,在很大程序上要靠教师在教给知识的过程中,主动明确的指点。诸如怎样发言答问,怎样执笔写字,怎样拼读音节,怎样观察插图,怎样识记字形理解字义,怎样读词读句,怎样组词造句,怎样说完整的话等等,都需要教师在向学生提出学习要求的同时,——讲明学习的方法。不单对初入学无知少法的学生需要事先指明,就是中高年级已经掌握了一些知识和学习方法的学生,在进入较难的学习内容时,也需要事先指明。如运用中心句作段意的方法;连接段意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分析作者写作目的的基础上归纳中心思想的方法等等,也都要在第一次接触这些方法时由教师事先指明。

但只有教者的指明,没有学生的尝试和运用也是不行的。只有结合学习实践,运用指明的学习方法,进行反复多次的练习,收到预期效果时,才能说掌握了这种学习方法。

2.示范——摹仿

示范,是教者用教法为学生的学法做榜样;摹仿,是学生领悟到精当之处,并运用它学习新的同类的知识。

小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依据儿童善于摹仿的心理特点,无论是入学初期还是进入中高年级,都需要教师有意的、准确而明晰的给学生作出示范。把理解某类课文所采用的方法、步骤,把弄懂某人、某物、某事所设计的一系列思考问题,把突破某一难点、关键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推理的过程,展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从教师教法中得到启示,领悟教法的精当处,激发摹仿心理,进而用教师示范的方法去学习新的同类的知识,能起到“教法举一,学法反三”的作用。

从“示范”到“摹仿”,和从“指明”到“尝试”不同的是,这是一种无形的指导,是学生心理内部从感知到理解的活动过程,是通过看不见摸不着的思维活动来实现的。

3.回顾——概括

回顾,是自我发现,自我体验,反省自身运用过的学习方法;概括,是在回顾的基础上,对学习同类知识运用过的学习方法,进行评价、加工,纳入学法体系的总体结构。

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有的由教师指明后尝试,有的由教师示范后摹仿,有的则既不指明、尝试,又不示范摹仿,而是由学生自己去探索、创造。即便是教师指明了的,示范过的,有时学生还会修改某些部分,创造适合于自身特点的方法。一个学生,知识的基础,个性的发展,大脑的功能,不尽相同,应当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寻求适合自身特点的不同方法。学有规律而无定法。符合学生个性特点的学习方法,往往是学生在实践中自我探索的。有的学生学习的效果其所以特别好,除勤奋刻苦外,就是他创造了适合自身特点、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创造和发现的学习方法,比教给的学习方法管用得多。不少的学生,确实创造了许多好的学习方法,应当选择时机,安排时间,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反思运用过的学习方法,逐一分析、比较,剔除已经证实无效的学习方法,总结符合学习客观规律的科学方法,经过整理,使一些具有创造性的正确方法能够肯定下来。

从“回顾”到“概括”,同样是一个掌握学习方法的完整过程。在回顾的基础上必须及时概括。只“回顾”不“概括”,不能逐步组成结构严密的学法体系,零散的方法不能实现有效的迁移。

回顾——概括在教学中一般安排一个环节进行,有时也可运用开学法交流会,办“学法集萃”专栏等形式进行。用集体活动形式,实行同学间的多向交流,不仅可以促使学生概括各自的学习方法,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不断深入的探求学习方法。

从“指明”到“尝试”从“示范”到“摹仿”,从“回顾”到“概括”,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掌握学习方法的发展过程。它们是相互依存,不能分割的。指明——尝试、示范——摹仿、回顾——概括是三个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途径,是由低向高,由浅入深的。要依据不同学习内容,不同水平学生的具体情况而选用。有时还可以相互渗透,交叉配合。

小学生学习方法指导
2005-11-10

一、学生学习方法指导的重要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两个明确的观点:今天教育的内容百分之八十以上都应该是方法,方法比事实更重要。未来的文盲就是那些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学习方法指导是培养跨世纪的一代创造型人才的需要。我们正处在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知识的更新日新月异。人们只有具备获取新知识和新能力的自学能力,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才不致于落后,才能为社会的发展作一份贡献。因此,世界各国为了培养开拓型、创造型的人才,都在进行教育改革,都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科学家和教育家都预言:未来的文盲将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那些没有掌握学习方法,不会学习的人。“教会学生学习”已成为当今世界流行的口号。
事实证明:小学阶段不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学习初步的学习方法,在小学阶段就会有力不从心之感。到了中学,就会一败涂地,落在后面。

二.小学生学习方法指导的认识

学习方法指导(简称学法指导),它是指教育者通过一定的途径对学习者进行学习方法的传授、诱导、诊治,使学习者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灵活运用于学习之中,逐步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简言之,学法指导即教学生学会学习,或者说是教育者对学习者的学习方法信息进行的一种反馈控制。
学法指导是教学方法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当前,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就是教法改革与学法改革相结合,以研究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作为创建现代教学方法的前提,寓学法于教法之中,使教法学法化,把学法研究的着眼点放在纵向的教法改革与横向的学法改革的交融处,真正体现教与学双边活动的有机统一。
学法指导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核心因素。学习方法的知识,是学生知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能力结构的重要成分。法国数学家笛卡尔说过:“具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所以,学法指导,就是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活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提供和创造必要的条件。
学法指导是发挥学生这个学习内因作用的有效措施。“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要接受信息,理解、消化知识,并不断发展能力,主要是要靠学生自己这个内因的努力,而教师的学法指导正好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充分发挥内因作用。总之,教师采取各种形式,就是要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积极地动口、动手、动脑,主动地进行学习和探讨。

三、小学生学习方法指导的目的

学法指导的具体目的,就是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逐步形成独立学习的技能。具体地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使学习条件最优化
具体要求是:第一,在学校、家庭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人际环境。物理环境包括温度、光线、噪音、布置等要符合学习卫生标准;人际环境好指有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父母与子女关系。第二,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包括笔墨纸张这些学习用品等个人的学习条件和图书馆藏书、报刊、实验设备等学校的学习条件,要求齐全、省时、方便。第三,学生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身心健康。第四,教师要有较高的教学水平,教法与学法是相互影响的。
(二)使学习过程最优化
学习过程主要包括自我计划、课前预习、认真上课、课后复习、课外作业、系统总结等。要求各环节不可忽视、遗漏,形成周期性良性循环,同时,各环节都要讲究方法、技巧。好的方法必然使过程达到优化。
(三)逐步形成自学技能
主要包括:第一,形成自学的组织技能,比如拟定学习任务,合理规划、安排时间,创造条件,进行总结。第二,形成自学的信息技能,比如查阅目录索引,使用工具书,使用信息技能硬件等。第三,形成自学的智力技能,比如接收信息,合理识记,理解教材,独立思考等。

四、小学生学习方法指导的原则

学习方法指导的原则,是指在实施学法指导过程中,指导者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一)针对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就是要针对学生的实际特点和实际问题,对症下药地指导。这是学法指导的最根本的原则。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有如下几点:
首先,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比如,小学生知识水平有限,思维水平低,注意力不能持久,学习技能不很熟练。因此,指导要具体、生动、形象,多举典型事例。侧重于具体学习技能培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其次,针对学生的学习类型差异。学生的学习类型大致可分为四种:(1)优良型:“双基”扎实,学风踏实,学习有法,智力较高,学习成绩稳定在优秀水平;(2)松散型:学习能力强,但不主动,学风不够踏实,“双基”不够扎实,学习成绩不稳定;(3)认真型:学习刻苦认真,但方法较死板,能力较差,基础不够扎实,成绩上不去;(4)落后型:学无兴趣,不下功夫,底子差,方法谈不上,能力弱,成绩差,处于“学习脱轨”和“恶性循环状态”。类型不同,指导方法和重点不同:对第一类,侧重于帮助学生总结,并自觉运用学习方法;对第二类,主要解决学习态度问题;对第三类,主要解决方法问题;对第四类,主要解决兴趣、自信心和具体方法问题。
第三,针对学生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学法指导一方面要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和条件,另一方面又不能过分强调物质环境的作用。从实际出发,对条件好的学生,要激励他们珍惜优越条件,充分利用条件,发展更大的主观能动性;对条件差的学生,要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在逆境中前进。
(二)整体性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在指导过程中,要注意学习方法与其他学习和整个心理活动的有机联系。从学习方法不当的成因中,我们不难看出,要想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需要从多方面进行指导和训练。要提高学生对学习方法重要性的认识、对学习特点的认识、对自身状况和条件的认识,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的意志力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根本上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所以在进行指导时,要把学习方法放在一个大的背景中考虑,不能为方法而方法。只有坚持整体性原则,才能使指导更加有效、准确、持久。
(三)实践性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在学习方法指导过程中,必须要以学生的学习实践活动为基础,仅从理论上阐述、解释是远远不够的。例如,要使学生学会科学的记忆方法,就必须在讲解记忆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练习与训练;要使学生提高阅读效率,就必须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掌握阅读方法。
(四)渗透性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要把学习方法指导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渗透到各科教学中,使学生通过具体的学习活动掌握科学方法。大多数学习方法不当的形成与教学过程有关,是由教学过程引起的,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把传授学习方法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学到方法。当然,有条件的学校在渗透的同时,也可开设专门的学习方法指导课。

五、小学生学习方法指导主要内容

学习方法指导的范围非常广泛。在这里,我们就方法论方法,并结合小学生学习的现状来说明学习方法指导的具体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指导学生制订学习计划
如果想要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订立学习计划。计划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习的成败。教师要使每一个学生都明白计划对于学习的意义。计划的内容包括目标与任务、完成目标的具体措施、时间安排与力量分配等。在学习上,既要有长期规划,又要有近期安排。长期规划是从整体上根据主客观情况确定阶段学习的目标和重点,一般以一个学期为宜。近期安排要具体到每周每日的学习,这一周要完成什么任务,学习多少小时,以什么为重点,都要有详细明确的安排。每天晚上睡觉前要对当天所做的事情作一个简要的回顾,看是否完成了既定的目标;同时对第二天要做的事作好细致的安排,即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复习什么科目、看什么等。如果每天花十分钟做这项工作,长期坚持下去,定会获益非浅。
有的学生知道计划的重要性,计划也订得很多,但总是执行不了,因此对学习的帮助不大,反而弄得自己丧失信心。为什么呢?主要在于计划制订不合理,或目标含糊,或脱离实际,或没有弹性、无法调整等。怎样制订合理的计划呢?应该让学生明确以下几点:
(1)要明确具体。计划越具体,指导性越强。因此,在设立目标时,在安排时间时,都要力求具体化。例如有个同学在计划中规定:“……本学期重点抓数学和作文。作业独立完成后,每天做五道数学课外题,争取期中、期末考试都在95分以上。每天看一篇作文,记五个好词好句,争取每次作文在75分以上。……”应该说,这样的任务和目标还是比较明确和具体的。
(2)要切合实际。要避免对自己提出过于苛刻的要求。有的学生急于求成,总想“一口吃成个大胖子”,目标定得太高,时间安排太紧,使计划成为一纸空文,不但不能指导行动,反而挫伤了自己学习的信心,怀疑自己的能力。因此,教育学生一定要注意切合实际,循序渐进。
(3)要留有余地。由于学习、生活中存在一些不可控因素,会影响到计划的执行,因此,好的计划总是留有余地、富有弹性的。在时间安排上不可过于死板,这样才能保证计划的顺利执行。当然,留有余地也不能太多,太多会使自己执行计划时松松垮垮,缺乏紧迫感。
(4)要及时调整。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调整是必要的。如果实践表明计划不现实,或者近期有特别的任务要完成,计划就得修改。应让学生明白:学习计划是自己制订的,应该让它适合自己。但调整计划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学习,而不是为偷懒提供方便。
(二)、指导学生科学运筹时间
时间有限,而学海无涯。如何把有限的时间投入到无限的学习中去?除了合理制订计划外,还要学会科学运筹时间。这是学习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的学生认为:每天上课、做作业、睡觉,规定得死死的,无所谓运筹不运筹了。其实不然。面对相同的时间,善于运用的人,会有更多的收获。指导学生运筹时间应注意几下几点:
首先,要指导学生善于抓住学习的最佳时机。也就是说,要把时间和心境、生理变化等因素结合起来考虑。同样的时间,由于心理状态不同,学习效果也不一样。心境平和的时候,学习效率高;情绪波动时,学习效率低。另外,在一天的周期内,人体的生理机制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并相应地影响人的各种能力。我们如果按这种规律合理安排学习生活,就可以高效率地利用时间。如早晨用于背诵外语,下午学习轻松一点的科目,晚上用来攻克难题,都往往会取得较好的效果。另外,每个人的生物节律不同,要把握自己的生物节律,充分加以利用。
其次,要指导学生充分利用间隙时间。中小学阶段的学习是非常繁忙的,成天有背不完的书、做不完的习题,许多学生会觉得时间不够用。但时间就像海绵中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挤时间的秘诀就是尽量把时间单位缩小到最小,充分利用间隙时间学习。有人做过这样的计算,如果每天能利用的零星时间有半个小时,那一年就可有180多个小时。如果每小时能读上10页,那一年就可以读完1800页书。何况我们每天浪费的零星时间远远不只半小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做个时间统计表,每天把做各项事情的时间一一加以记录。学生就会惊异地发现:有许多时间不知不觉消耗在无所事事之中,既没有学习,也没有娱乐,甚至没有休息。这些间隙时间成为生命的空白点。怎样利用间隙时间呢?方法多种多样。如在口袋中放一些英语单词卡片,有空就拿出来读一读;与同学边走路边讨论问题;等人等车的时间,回忆一下今天所学的知识等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间隙时间利用得好,也能派上大用场。
(三)、指导学生学会阅读
学生以学习间接知识为主,因此,较多时间是与书本打交道。阅读是获得书本知识的基本方法,指导学生学习,特别要重视阅读方法的指导。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阅读方法指导:(1)指导学生制定好阅读计划,明确阅读目的、要求、范围、时间、步骤、方法等。(2)指导学生根据阅读计划要求选择阅读书目。学生时间有限,应帮助他们合理选择书目。古代学者提出读书有“四别”,即“目治之书(只看一遍即可),口治之书(不仅看而且要背),心治之书(不仅要背而且要认真思考),手治之书(不仅要看、背而且要摘其要点写下来)”。所以,阅读应分清轻重缓急。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教科书应是“手治之书”,重要的参考书是“心治之书”,消遣性读物是“目治之书”。不同的书目有不同的阅读方法。(3)指导学生做好阅读批注。在书中批注是爱书的表现,并不是糟蹋书。批注不仅可以使头脑保持清醒,而且有助于思维和记忆。批注的方法多种多样,如在主要观点和重要内容部分划线;在关键词下圈点;在空白处写上各种评注、疑问、答案、要点的归纳等等。在批注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做读书笔记。(4)帮助学生控制阅读中的心理状态,保持必要的学习内推力,调节自己学习的情绪。(5)提供一些阅读材料,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合理地运用。
(四)、指导学生学会观察
科学的观察方法是人们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进行考察的一种方法。它是直接用自己的眼睛、耳朵等各种感官或借助相应的仪器去感知观察对象。学生通过观察,有利于增加感性认识,获得直接经验。
指导学生应用观察法,应注意以下几点:(1)观察要有目的有计划。所观察的事物纷繁复杂,不是说随便观察,就能获得知识,要根据学习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观察。(2)选择观察对象要注意典型性。这样花费较少的精力,就可获得确切的资料。(3)观察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要掺杂个人的偏见,这样观察得来的资料才真实可靠。(4)要掌握相应的观察方法和技术。在观察之前要订出详细的观察提纲,制定观察的标准,记录表格和速记符号。对观察对象在不同时空活动领域中的各种状态都要做好记录。(5)对观察得来的资料要进行整理,使之系统化、本质化。不要满足于一些零星数据或片断实事,要进行分析、比较、概括,得到较全面、较本质的认识。
(五)、指导学生学会记忆
学生获得的科学文化知识、道德观念只有靠记忆才能在头脑中得到巩固、保持。指导学生科学地进行记忆,应注意以下几点:(1)明确识记的目的和任务,提高识记的自觉性,积极地进行有意识记。明确识记目的和任务有助于提高识记的速度和正确性。要自觉主动地给自己提出学习和记忆的任务,而不是临阵磨枪,考前搞突击。(2)正确使用记忆方法。科学的记忆方法,能够增强记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避免使用机械重复的方法获取知识,重视对知识的领会、理解,掌握符合记忆规律的记忆方法。如形象记忆法、图解记忆法、歌诀记忆法、谐音记忆法、比较记忆法等。(3)掌握记忆遗忘的规律,科学地进行复习。
(六)、指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
学生独立地思考问题是学习不可缺少的。指导学生思考问题应注意:(1)抓住知识的精华和内在联系,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善于抓知识的难点、重点,避免平均使用力量,克服知识理解表面化的倾向。(2)善于多角度、多渠道地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突破常规思维,力图以全新的方案和程序创造性地解决问题。(3)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能积极展开联想,进行综合归纳,力求融会贯通,举纲张目。
(七)、指导学生建立科学的学习程序
学习周期中的预习、听课、复习、作业等环节,需要合理衔接,行止有序。教师应指导学生掌握三种科学的学习步骤:(1)先预习后听课,这样学习目标明确,思维活动有较好的“准备性”。(2)先复习后作业,实现知识在理解基础上的应用,达到有效地巩固和转化。(3)先思考后发问,使思维进入最佳“愤”、“悱”境界,有利于知识的深化。
(八)、指导学生选择学习环境
指导学生在学习时要善于创造有利的环境,如在墙上贴学习计划或鼓励自己奋发学习的格言、诗句等。清除书桌上干扰注意力的东西,如杂志、偶像照片、收音机、随身听、零食等。在一般情况下,不要躺在床上学习。另外,尽量到图书馆和教室里学习,因为这些地方通常学习气氛比较浓,比较安静,有利于学生进入学习情境之中。

六、小学生课堂学法指导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要形式。课堂学习是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主要途径,也是发展学生智力的主要途径,听课,则是学生学习的中心环节。听课的质量,直接影响学习质量,而听课质量,又取决于会不会听课,或者说是否善于听课。
相当一部分同学,虽然在教室里听好多年课,但不善于听课,其表现,或者是注意力不能集中与稳定,极易分心走神;或是根据兴趣对老师的讲述有选择性地听讲,四十
分钟的课,听得断断续续,支离破碎;或是不善于观察和思考,只是被动地听,头脑这个思维的“湖”十分平静,激不起思维的浪花。
怎样做才是会听课和听好课了呢?下面几方面对听好课至关重要。
第一,要有听课的积极态度,即听课的最佳心理准备。要怀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力兴趣去听课,把在教室听课视为在老师引导下步入知识宝库寻宝,相信每节课都能学到有用的知识。这种心理状态,能使学生在课堂上情绪稳定,注意集中,思想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
第二、课前预习,标出疑点
预习:预先学习。上课前先看一遍下一节课要讲的内容,能看懂的就放过,看不懂的就用笔标出来,上课时看老师怎么讲。这样,听课就有了针对性。效果当然也要好一些。如果很难保证40分钟都集中注意力的话,那么,必须保证疑难点集中起注意力来。
多预习能培养自学能力长此坚持,有一天就能达到老师不讲自己也能看懂学会。
今天的教育注重素质培养。考试也是考你该不该知道,不是老师讲没讲过,所以,优秀的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学习,平时自学也显得特别重要。
在这一方面请同学们记住两句话:①能力比分数重要;
②过程比结果重要。
第三,注意力要高度集中稳定,手脑并用
注意力是什么?就是专心于某一事物的品质。能长时间地看、想某一道题而不被外界环境所干扰的能力。
凡是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课堂效果都很好。他的眼睛瞧着老师和书本,他的耳朵听着老师的讲解和同学的发言,他的思路紧紧跟着老师的引导。老师的每一句话他都不防过,并且听了大都要在心里想想为什么这样,记在心里。
为了帮助集中注意力,要坐端正,提起精神来,不要爬在桌子上,胳臂一垫,正好为想睡觉的念头准备了枕头。古人强调坐如钟,立如松,走路一阵风,很有道理。
为了加深印象,上课时,眼要看、耳要听、手要写、脑要想、嘴要说。当你全方位调动这个器官进入活动时,那个想开小差的思想自然就无法钻进来干扰你!甚至个别不守纪律同学的说话你也听不见。这种状态多好啊!这就是全神贯注。

第四,要勤思多问。听课的同时,要多动脑筋,学会思考,与教师进行思想对话,使自己的思路跟着老师讲课的思路走,在理解上下功夫,要注意把握知识的来龙去脉和“系统”线索,注意老师如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要在思想上始终保持向老师提问的倾向,听课时,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听不懂或不十分明白的地方,课后要多想多问,问自己,问同学,向老师和教科书、参考书请教,一定要找到满意的答案,务求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绝不为以后的学习留下“隐患”。
第五,学会记课堂笔记。听课要不要记笔记?还是记笔记好。记课堂笔记有助于理解所学内容,有助于复习记忆,也有助于注意力的集中稳定。关键是学会记课堂笔记。有的学生企图把老师的话全记下来,还追求笔记的完整,过多地考虑笔记的形式,这样会影响听课;有的学生课后不整理,不翻阅笔记,这就失去了记笔记的目的。须知,记课堂笔记不是目的,目的是帮助理解。

⑻ 如何创设丰富多彩的小学英语课外活动

英语课外活动是学校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范围之外,对学生实施有计划、有组织的英语教育教学活动。英语课外活动是整个英语教学过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与英语课堂教学密切相关,是实现英语教学目的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增加课堂上语言实践的广度与密度的有效途径。搞好英语课外活动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兴趣。
北京外国语大学陈琳
教授说过:“课内所设置的情景不管如何逼真,都是假的,只有学生日常生活中运用语言,才能真正掌握语言。”陈琳教授强调开展英语课外活动的重要性,强调课内课外相结合,将课内所学的知识技能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那么英语课外活动该如何搞好呢?
一、 更新教育观念,正确认识英语课外活动
教育观念是一切教学行为的主导,不更新旧的教育观念就无法确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新的教育理念。新课程改革强调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课外活动有益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更新教育观念,尽快建立起新的教学的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学习了解搞好英语课外活动的理论,解决认识上的问题,真正使教育做到“授受知识,开启智慧,点化或润泽生命。”
1、课外活动的过程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应用的过程
在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就要完全改变传统教学中“讲解——接受”,把语言当作知识传授的教学模式,克服教师注入式、满堂灌、学生死记硬背的弊端。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更重要的要以知识为载体,通过教师启发、引导,让学生参与知识构建过程的探究的课外活动,使其成为懂得如何处理学习问题的学习者,获得主动探究知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2、课外活动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
新课程标准把课外活动过程本质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益积极的补充。 “交往---互动”凸现了学生的主体性,让课外活动变为课堂的延伸,让课外活动成为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舞台,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交往互动意味着教师从主要地位转向同伴角色。这样学生才能张扬个性,营造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语言知识学习应立足语言实践活动,要杜绝单纯传授、讲解语言知识的做法。“交往---互动”能否真正开展起来,关键要看学生是否有兴趣和是否有能力参与课外活动。
3、课外活动过程培养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发展的过程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是为每个学生开设的,英语课外活动同样是面向全体同学的语言能力,而且要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还要在教育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使学生在心智发展的同时,促使学生按素质教育的培养规格健康发展。在英语课外活动过程不仅关注全体学生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发展,还关注学生思想、情感和道德品格的养成,使学生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
二、建立和谐、开放性的师生关系
搞好英语课外活动,需要师生共同协作,因此必须建立和谐、开放性的师生关系。首先,树立民主作风,实现民主。师生之间应该相互尊重,教师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实践证明教师耐心细致的教育,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他们从内心深处对老师产生好感和信赖,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平等、和谐的情感桥梁。“亲其师而信其道”,“信其道”还愁不能“乐其道”吗④?教师对学生“一视同仁”尤其对“差生”态度更要慎重,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对于他们的成绩要及时给予肯定,即使是微不足道的优点都会让他们尝到甜头,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保护他们的学习热情。要使学生对英语课外活动保持良好的积极情绪,必须建立和谐开放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越融洽,学生的情绪越益于趋向稳定、积极。如果师生关系紧张,教师一上来就批评学生,不能客观地对待学生,学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紧张感和恐惧感。如果有遇到学生说错时,教师一味地纠正、指责,学生会感到羞愧,害怕再错,而不敢开口说、大胆讲了。从而降低了课外活动效果。
三、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结合是搞好课外活动的关键
课内教学活动即课堂教学,课内教学我们应该灵活处理教材,在对待课堂练习应尽可能不让学生机械地、直接地套用课文材料,稍加改动或增加实际情景,使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把真实情感表露出来,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注意力高度集中情绪高涨,增强了克服困难的意志,学习英语也就积极主动而且大胆了。如新版译林英语每个单元都有的卡通时间,让学生自演角色,然后演示动作,由于动作的多样化,他们积极主动地应用各种器官,耳听、口说、眼看、脑动、手动,这样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他们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常见的活动有跟读、问答、表演、配音、齐读等。这些活动和练习难度适中,节奏快,密度大,适合中年级儿童心理特点。全班每个同学基本上都有机会参与,调动每个学生学习英语热情。当学生能力有所提高后就更加积极大胆的投入英语学习或英语课外活动中,也希望在以后的活动中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如此良性循环,学生积极大胆参与英语活动习惯就培养起来,课内的教学活动中尽量多地模拟日常生活情景,大胆动用所学的语言进行交流。如找东西、购物、做沙拉、打电话别人等情景既要有趣,又必须要为学生所熟悉,也要与课文主题相关。学生按照教师布置的任务,结合课文中语言表达形式,积极主动参与活动,这种能力形成之后,可以迁移到课外活动中,就有利于搞好英语的课外活动。而课外活动内容和形式要根据课内教学内容来确定。因此把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是搞好课外活动的关键。
四、创设形式多样的语言环境促进课外活动的开展
笔者曾在本校做过“英语教育现代问卷调查”82%的低中年级学生承认课后除了完成
老师布置的作业外,基本上不接触英语。80%的老师认为产生“
哑巴英语
”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香港的小学生口语水平比内地小学生的口语水平要高很多,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香港英语电视节目多,电台英语广播24小时播放,英语报刊、杂志比比皆是,即使普通的香港市民,在日常交谈中,也会讲一两句英语,或者在一个汉语句子里有一两个英语单词。这些为香港的小学生用英语、说英语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使香港的小朋友课后用英语、说英语成为他们自觉的、没有压力的行为,长期坚持下来,他们的英语水平自然就会提高。更何况我们大陆还存在着地域和城乡差异,教育的不均衡现状给我们造成了更多的困难。因此我们要创设形式多样的语言环境,开展课外活动,促进中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
1、创设开放性语言环境
1.1 实物情景
借用直观教具——实物是最简单的情景设置方式。不仅大量的名词可以通过实物来表现,一些方位介词也可借助物体使表达简洁、明了。创设实物情景组织“辨认物品”,“指明方位”之类话题的教学和训练,可以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形象真实,学生印象深刻。教师除了携带一些实物,模型以外,更应该充分发挥教室内各种物品的作用,包括学生的学习用品,所穿衣服及教室里的教学用品等。学校可以在校园内建立一条模拟的“商品一条街”,当课内学到购物的对话内容时,孩子们就会在课外活动时来到“商品街”,走进“糖果店”“文具店”。“商店”里货物齐全,但标价都是英文,买卖都用英语。操场的另一角是“动物乐园”。当教到有关动物的课文时,孩子们就会进来参观这里的形象逼真的珍禽异兽。讲解员用英语讲述多种动物的习性,使孩子们能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了解很多有趣的知识。在“钓鱼结对”、“五花八门”、“智破魔方”、“踩脚印”、“英语沙龙”、“60秒智力大冲浪”等活动中,孩子们觉得个个都有趣好玩⑦。
1.2 图画情景
实物情景有时受到条件的限制,有些东西教师不便带进教室,这时图画情景就发挥其特有的优势,如交通工具,家庭摆设等。特别在描述一个事件,表达一串连贯思想的时候,图画情景具有不可替换的作用。
1.3 开设英语角
在班级某一处,在规定的时间里,有英语教师组织学生谈天说地。可以是老师主讲某一件事,学生可以提问,或就着一个问题进行辩论,或者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自由交谈,谈感兴趣的话题。英语角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听英语、说英语的场所,对于中年级的学生往往只有听的机会,参加人数有限。为便人人参与,很多学校将原来校园里“请说普通话”的标记改为“请说英语”要求老师带头在课外说英语,能用英语表达的就不说汉语。低年级的同学,从一句汉语句子里夹有一两个英语单词,提高到能用几个英语句子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这些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为搞好英语课外活动创设出开放性的语言环境。
2、利用现代化教学媒体创设语言环境
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把多种媒体引入英语课外活动,是英语活动发展的趋势和必然要求。如今教师可以端坐在教学媒体前,键盘一按,鼠标一点便可以“上天入地”,“呼风唤雨”,形象直观,引人入胜。教师可利用幻灯片和录音,组织开展课外活动。电视录像的声、画结合的动态方式传送语音和非语言信息,极大地丰富了活动内容,加深听力理解和记忆。教师运用适当的演播方式如无声观看,只听不看,定格观看,创设信息图的方法,再配合其他的活动(小组讨论,选择回答,角色扮演,再创表演等)既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培养学生各种能力。之后根据学生的观看回答进行课外写观后感比赛,引入竞争机制。由于多媒体声音图像同时介入,媒体信号强烈,学生的中枢神经处于兴奋状态,再加上讨论的是他们日常生活中事,因而在接下来讨论中,个个思维敏捷,发言踊跃,对整个的课外活动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英语课外活动进程中,借助多媒体这个利器,可以极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宽他们的知识面,丰富他们的思维想象,使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接受把握和运用知识从而提高课外活动的效率。在神奇多媒体的帮助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利用现代化教学媒体为课外活动创设情景,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开辟了广阔的渠道,如看了一段录像或电视把声音去掉,让学生借助画面,发挥想象并用英语表达。多媒体更为我们创建语言环境提供了全新的方式,使课外活动的情景更形象更逼真,又易操作。
3、运用日常会话创设语言环境
听说是英语交际能力的组成部分,抓好听说训练,使学生在英语环境中,增强语感。让学生尽量多地进行日常会话,通过日常会话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促进英语水平的提高。在日常生活中教师热情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讲英语,多肯定学生的进步,对口语中的错误不必过多地纠缠,以打破“聋哑”窘境。学生从自己的进步中得到鼓舞,积极地投入听说交际,随着语言知识的增加和听说能力的加强,逐步提高说话的水平,这样有利于英语课外活动的顺利开展。
4、开展课本剧表演等丰富多彩的外语比赛
开展课本剧表演等丰富多彩的外语比赛是搞好英语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课本剧的表演能使课外活动气氛活跃,兴趣盎然,使学习轻松愉快。要将课本内容生活化,通过学生的表演才表现出来,将英语知识与生动有趣的表演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进行口语交流,不但能使学生很快掌握知识,还可以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通过表演,他们亲身体验了教学内容本身,从感知理解到掌握运用语言。如对小学生来说比较枯燥乏味的篇目,在pairwork,group work中,学生交流意见,互相提高。在学生的表演下,课文变得妙趣横生,使人忍俊不禁,太阳的高傲自大,风的不甘示弱,雨的谦虚谨慎,以及顽皮的小孩,让大家捧腹大笑,同时对这个寓言故事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课本内容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被学生掌握。同样《白雪公主》、《丑小鸭》、《小红帽》等寓言童话故事和生活小故事,在学生的表演下惟妙惟肖。表演是对课文内容的升华,在表演中,学生发挥想象,融入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表达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在表演中,学生合作学习,合作表演,增长了知识,激发兴趣。
外语比赛除了课本剧表演之外还有为英语手抄报比赛,英文歌曲比赛等,让学生在这些课外活动中互相帮助互相感染,进而共同提高水平,长久保持学习英语的兴趣,促进英语课外活动的搞好。
五、创造良好的家庭的教育氛围
英语的课外活动会占用学生的课余时间,有的家长认为课外活动是无关紧要,简直是浪费时间。就可能出现许多干扰搞好课外活动的因素,因此要搞好英语课外活动当然离不开良好的家庭的教育氛围。
为了营造出良好的家庭的教育氛围,做好学生和家长的思想动员工作,分别召开学生和家长会,说明搞好英语课外活动的目的、要求、好处和困难,引发学生兴趣,激励学生积极投入,求得家长支持,化阻力为助力。在家庭教育氛围影响下,家长既可以当课外活动的参与者也可以当活动的组织者,这样让英语课外活动搞得更好更出色。

阅读全文

与小学教育环境创设认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学读书计划表格模板 浏览:342
小学语文四年级感叹句 浏览:243
天通苑中山实验小学 浏览:596
小学三年级语文补习班内容 浏览:921
吉安师范附属小学作文 浏览:396
小学教师备课网站 浏览:1
私立美男学院 浏览:383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凉州岛 浏览:915
小学1年级手gong大全 浏览:459
小学生手抄报的图片大全图片大全 浏览:68
小学健康知识讲座 浏览:120
小学毕业季适合发老师的句子 浏览:451
汕尾凤山中心小学校长 浏览:606
小学生毕业汇演舞蹈 浏览:702
小学生抗击疫情的表演 浏览:107
私立华联大学本科 浏览:61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想谢谢你400 浏览:855
中小学生睡眠问题 浏览:174
小学生公共生活守规则教案 浏览:313
淮河私立学校 浏览: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