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更好的开展《国学》课程的建议
《国学》校本课程开发指南第一部分 前言古典诗文博大精深,灿若繁星,千百年来,滋养了多少代中国人。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三千余年前夫子谆谆切切,语重心长地教导年轻人应学诗,三千余年后的1999年的一个春日,我们同样听到了江同志在“中国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会”上的劝勉:“学一点古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也提出了“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的要求。“阶段目标”中更明确要求诵读、背诵优秀诗文,小学阶段不少于160篇(段)。随着《课程标准》的颁布,古诗文教学开始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我校教师开发的以诵读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研究如何把传统文化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内涵,升华为做人的行为为宗旨的校本课程《国学》,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全新工程,是对自我的一种挑战。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不再仅是课程的消费者和实施者,而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课程的生产者和主动的设计者。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不仅是为了开发一系列的课程文本,而更加注重参与过程本身。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中华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当今学习与传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且为之振臂而呼并付诸实践者,可谓凤毛鳞角。赵朴初、冰心等知名人士倡议,著名作家老舍的儿子舒乙做董事长的北京市圣陶圣陶实验学校,便打出了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响亮口号,让小孩子从一入学就学习《唐诗宋词》《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中国古代经典作品。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开始有了“一枝红杏出墙来”的绚丽与壮观。 以诵读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研究如何把传统文化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内涵,升华为做人的行为为宗旨的校本课程《国学》,作为弘扬中国优秀文化的一道亮丽的风景首次闪亮登场,这里已经荡漾起诵读至圣先师儒家文化的童音,传承中国优秀文化的阵营中回响了起最富朝气的孩子的呐喊。二、课程教学理念《国学》课堂教学必须打破沉闷无趣的气氛,改变一成不变的以教师讲解为主的“解词释句──串讲全诗──背诵默写”的教学方法。《课程标准》的理念应当在教学中得以体现。 1、直面经典,真心接触:“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由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课程标准》)《国学》校本课程当然也应体现这一点。教师不能再越俎代庖,而应让学生直面经典,与诗词文“真心接触”,自己读解,自己感悟,自己体会。能懂会学的自主解决,即使是疑难焦点,教师也不急于揭晓,而应巧设台阶,引导学生逐步领悟。2、加强诵读,引导想象:“凡物各自有根本,风云万变不离宗。”(顾况《行路难》)阅读教学以读为本已为大家所共识,而古诗文的教学中,“读”尤其应当成为“正宗嫡派”之法。这一点,古人有许多精辟的见解和优秀的经验,自无须赘言。《课程标准》各学段古诗文阅读的教学目标中也都强调了“诵读”二字,要求在读中体味作品的内容,读中体验情感,读中感受语言美。《国学》校本课程也应真正贯彻“以读为本”的理念,上承传统教育之优秀经验,下接现代教学理论的“活水”,采用各种形式的读,在读中理解、感悟、体验、积淀。3、课堂开放,学科融合:“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课程标准》)《国学》校本课程的课堂当然也应该是开放而有活力的。如,课前课后对作者生平、创作背景、鉴赏介绍、相关作品等资料的收集、交流;教师尝试走下讲台,把讲台让给学生;允许鼓励有不同的理解、见地。此外,教学中要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加强学科间的相互渗透、融合。引导学生联系地理、历史、自然等知识读懂诗意,用绘画表达理解,用音乐配合诵吟,用表演再现情景等。4、纵横联系,指导运用:教学贵在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掌握方法,使学生学有所得,能“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朱熹)。《国学》校本课程,除了指导学生掌握一般的学习步骤,学习方法外,还要重视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方法横向的迁移运用。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一、总目标《国学》校本课程通过诵读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进行文学、思想的“积累和熏陶”。所谓积累,即,积累丰厚文化底蕴,传承优秀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所谓“熏陶”,即陶冶思想情操,形成健全人格,学会做人,为终身发展奠基。二、阶段目标当前新课程改革要求对课程实施三级管理,其中之一就是开设本校课程,这为学校开设国学课程提供了空间。《国学》校本课程对不同年级年段要求也略有不同——一、二年级诵读《唐诗宋词》《三字经》;三年级诵读《唐诗宋词》《弟子规》,四五年级诵读《唐诗宋词》《论语》,六年级诵读《大学》《道德经》。第三部分 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根据《国学》校本课程的学习规律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国学课的教学基本方法可确立为“四化”教学方法,即“诵读化、情境化、故事化、生活化”。1、 诵读化“诵读化”即诵读为主,理解为辅,这是《国学》最基本的方法,也是最重要的方法。其做法基于以下三方面思考。其一,古人读经书的要求和方法是:“粗知文义”、“略通大义”。在教学方法上,以口授和诵读为主。宋代朱熹主张先读《近思录》,次读:“四书”,而后及于“五经”,均要求熟读成诵。古代国学教育,经过长期积淀,逐步形成了以读经为主要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日臻完善的《国学》校本课程体系,是中华民族的教育瑰宝。其二,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记忆的黄金年龄,在这一时期让学生诵读记忆《国学》的精华内容,他们将会终生受益。因此,加强诵读恰好发挥了学生记忆强的优势。其三,国学教材以《唐诗宋词》为主,还选编了《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古代经典篇章。这些“之乎者也”的古文,思想内涵深刻,不易被学生理解。现在先让学生“不求甚解”地背下来,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沉淀在脑海中的古典精华经过反刍,逐渐会被消化、理解,慢慢领悟其中的深刻内涵,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从而内化为自我的思想精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记忆”是古人学习最常用的学习方法,这种古老的读书方法经过千百年来的实践,成为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古为今用”,选择“诵读、记忆”的方法进行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背诵古典名篇,引领他们把无意识记忆转变为有意识文化储备,使他们从小腹有诗书,在本国传统文化滋养中成长。2、情境化“情境化”就是用优美的古典音乐,色彩鲜明的画面,生动有趣的故事,创设氛围把学生引入国学的情境,使学生身处古典文化的韵律和氛围里,诵国学,学国学,身心受到陶冶,激发他们对国学的热爱。音乐是极富感染力的艺术门类,可选择《渔舟唱晚》、《阳关三叠》《春江花月夜》等中国古典名曲,配乐诵读,学生听着悠扬的乐曲,陶醉在美的享受中。3、故事化“故事化”,就是用精典的小故事来诠释古文深奥的哲理,帮助学生理解原文的主旨。《国学》校本课程所选内容,皆中国古典优秀文化,其内涵丰富,它蕴含着古人的大智大德,如何让学生破译文章的宏旨要义是教学的难点。小故事中含有大智慧,教学时可把故事引入课堂,用精典的小故事来帮助学生领悟文章的含义,突破了教学难点。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深入浅出地设计教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故事化”教学方法,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理解课文,受到教育,可谓是“润物细无声”。4、生活化“生活化”是指《国学》校本课程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教会学生更好的生活,让生命更有价值。为了提高教学的实效性,让学生学以致用,教学中可以设计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的环节,把学国学与学做人联系起来。这样,拉近了古今文化的距离,使遥不可及的古代文化走入了学生的生活。使《国学》生活化,让学生把中国传统的文化道德、思想智慧内化为一种品质,外化为良好的道德行为,使他们“我欲仁,斯仁至矣”。二、评价建议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建立促进学生、教师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从学校教师教学管理来说,应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课程标准》,针对《国学》校本课程,建立一定的教学管理制度、评价体系。如,语文教师古诗文素养提高、教学计划的安排、教案的撰写,教学的效果等都可纳入教师考核范畴,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前提下,激励、指导教师不断学习,积极探索,提高自己的知识和业务水平。 从学生《国学》校本课程学习的评价来说,主要应体现以下几点: 1、评价主体多维化:首先是改变目前占主流的单一评价主体的现状,指导学生自评、互评。由于古诗文的学习还常常在课余进行,还可请家长共同参与,使评价成为教师、学生、家长共同交互的活动。 2、评价内容多元化:不仅评价课内所学,还要评价课外的阅读;不仅评价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掌握情况,还应“着重考察学生对形象的感受和情感的体验。”(《课程标准》)以及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习惯、态度和方法等。 3、评价过程动态化:评价不仅关注学生会背多少古诗文,更应注重学生发展的过程。《课程标准》关于古诗文阅读评价有这样的建议:“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近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古诗文素养的提高是建立在存量基础之上的,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应该注重平时的、过程的评价。 4、评价形式多样化:除常规的解释、背诵、默写,还可采用朗诵、猜谜、赛诗会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中高段还可尝试采用主题研究汇报的形式,(例:同是写春天的几首诗,在写法和情感上的异同之处;从陆游、杜甫的几首感怀时事的诗,看陆游或杜甫的爱国情感等。)使评价更具综合性。笔试形式也可进行创新改进,如看图写诗,据文写诗等,而且应鼓励不同答案。
㈡ 现代文阅读天天美读观后感
2012年在青山教育局的大力推进下,我校积极融入到全区校本课程建设“奇峰竞秀”的喜人局面中。根据生源情况以及教师资源优势,研究确定了学校校本课程主题——“经典育君子、书香润校园”。四年来,我们潜心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效,欣喜地看到校园内、学生中悄然发生了变化。在实践中我们提练出校训“读书改变命运、习惯成就人生”,并把它镌刻在了校门口的大石壁上——赫然醒目!
一、开创校本课程 体现课程特色
“腹有诗书气自华”。我们开展“新经典诵读”课程,就是要打造书香校园,培养文明少年。“新经典”的“新”,意在去除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取其精华部分,广泛的吸纳古今中外经典的、向上的、美好的、适应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文学瑰宝,引领孩子们大量阅读、汲取营养。学校成立了“校本课程”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认真研究提炼校本课程理念,全面丰实校本课程内涵,明确提出了校本课程建设的新目标:让书籍滋养学生童年,让阅读奠基学生一生。专门建立了校本课程创建工作机制:校长负责整个校本课程的策划和指导,包括经费的落实;教学校长负责组织实施,人员的分工,职责的明确;教导处负责诵读课程的安排落实,日常班级诵读情况的督查;语文教研组负责校本教材的编写、活动的具体操作,拟定计划,组织教师开展教学,资料的整理和归档。确保学校校本课程“三全、四落实”:师生全员参与,学科全面渗透,工作全面推进;做到计划落实、教学落实、检查落实、考核落实。
二、开发校本教材,构建课程载体
2012年4月,我校着手编写校本教材《天天美读》。我们遵循了以下原则:
1.选文具有经典化。
我们的校本教材节选了中国经典文化中的古诗、谚语、对子、歇后语、格言、中外现代诗歌、散文等进行编排,每册后面还有三篇推荐书目,所选内容融语言美与思想美于一体。
2.内容注重合理化。
教材内容的安排避免繁琐,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学段特点、学生的理解能力、情感态度、学科之间的联系,致力于学生朗读能力的整体提高。
3.体例呈现多样化。
教材的编写既具有模式化又具有多样化,每册书都是8个单元,每单元都是6篇文章有序排列。所有选文短小精悍,满足晨诵课20分钟的教学时间。
整个选编修订过程,课题组老师前后5次更改校对选文,投入大量课外时间,在艰辛努力后,最终将《天天美读》完成稿印刷成书。
《天天美读》推广价值体现为:
1.经典性:是这套校本教材最基本的特点。教材内容涵盖了古诗、韵文、儿歌、千字文、对子、格言、谚语、歇后语、名人名言、现代诗歌、散文、学生和家长、教师阅读书籍推荐及内容简介。
2.阶段性:这套校本教材根据各个学段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梯度地安排了诵读内容,努力让学生读到他们真正该读并且适合读的文本。每学年分为上下两册,每册8个单元,每单元6篇选文,对应学期单元教学时间安排。
3.趣味性:为了让孩子乐读,课题组教师充分考虑到儿童的审美情趣,多选音韵和谐、琅琅上口的作品。同时,将各题材作品有序地编排到各个单元,让孩子在每个单元中接触到不同风格、不同个性的作品。
4.可操作性:教材选文相对短小,在丰富学生课外阅读量的同时不加重学生负担,适合晨诵课20分钟的朗读,部分学生还可以在晨诵课上积累自己喜爱的文质兼美的语句。
三、开设校本晨诵课 搭建课程平台
2012年9月,我校正式开设校本课程——晨诵课。每天清晨7:50-8:10,由每位语文教师带领着孩子们相约《天天美读》,朗朗的诵读声,浸润校园。
为了上好晨诵课,我校每学期都分学段进行晨诵课课例研讨,逐步摸索晨诵课教学模式:由2012年9月“四步诵读法”初探,到2013年3月“五步朗读法”形成,再到2013年9月“六步朗读法”完善,2014年3月最终以晨诵课“六步朗读法”成果形式呈现 。
具体做法:各学段语文教师在组内尝试研磨——晨诵公开课课例研讨,反馈问题提出建议——修改教学步骤——再尝试实践——再进行课例研讨,提出建议——完善教学步骤。
2012年9月,研讨初期,语文教师对校本教材课例进行听评课,结合晨诵课实践经验,研讨晨诵20分钟小课堂与语文课堂的不同。老师们对诵读课的目标、教学步骤有了初步的认识,总结出晨诵四步诵读法:初读——读正确,再读——读流利,三读——出情韵,四读——熟读成诵。
2013年3月,随着深入研究,老师们反复实践,研磨课例,形成“五步朗读法”:①开启诗②教师引领读③学生练读、检查读④短文朗读指导⑤展示诵读。“五步朗读法”模式以开启诗引领,带来每个早晨朗朗的诵读声。六个年级的“开启诗”,各不相同,既创设情境,又能召唤孩子养成晨诵习惯。
2013年9月,在青山区教研员的建议下,教师们实践后一致认为,背诵可以加深学生对美文的感悟,也可以扩充学
生课外语言积累。因此,我们在“五步朗读法”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第六步——积累背诵环节,最终研究确定晨诵课的“六步朗读法”。
四、开启校本课题,引领课程发展
随着校本课程研究的深入,学校申报了十二五包头市课题《以
<天天美读>为途径,丰富学生语言积累的研究》,我们把校本课程和科研结合起来,就是要用课题研究提升校本课程品味,用课题研究指导校本课程实践,这是我们专业化成长的必经之路。
2012年5月24日,对于二0二小学是意义非凡的一天,我们欣喜地迎来了二0二小学第一个语文课题的开题会。我校荣幸邀请到包头市教研中心课题专家张海燕老师,青山区教研室徐珍媛主任,青山区教研室韩志梅老师莅临指导本次开题会。张海燕老师针对我校课题组实验教师的困惑,进行了详实的回答,从专业的领域引领教师们更深入地了解课题开展的重要意义以及相关研究方法和途径。本次开题会标志着二0二小学校本课程教研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课题实践初期,研究方向是以《天天美读》为途径,探究学生语言积累的方式。在一学期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这个课题内涵太大,《天天美读》是朗读的校本教材,学生语言积累的途径很多,用它作为学生语言积累的单一途径,研究具有局限性。在提出困惑,寻找新的研究方向的实践过程中,回顾校本教材《天天美读》的编撰意图,如果语言积累的研究不成功,为什么不转换思路,研究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美文朗读呢? 2013年3月,我们缩小研究范围,专攻朗读指导,更改课题为《小学生天天美读实践研究》。课题中的 “美”字有三层含义:一是指校本教材中易于实施朗读指导的美文(现代诗歌、散文);二是指美美地读即有感情地朗读美文(现代诗歌、散文);三是希望学生以读为美,形成校园美读氛围。
小学生朗读目标紧紧围绕“正确、流利、有感情”,但对学生朗读能力的评价只有“正确”是完全可检测的,因此具化校本教材朗读目标,体现年段特点,具有可检测性是校本教材研究的重要内容。目标具化不是纸上谈兵,我们看课标,定标准,融学情三维结合,反复讨论形成了不同年级朗读目标最后定稿。我们制定的校本教材各年级朗读目标既基于课程标准中的朗读目标又高于课程标准中的朗读目标。我们参考《朗读学》、《我们的朗读课堂》、《跟窦桂梅学朗读》等专业性书籍,结合新课程标准中“各年段朗读教学目标”对朗读时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姿态这四点要求,融合学生的学情,进行了具化,形成了具有我校《天天美读》实践研究特点的系统化的可检测性的朗读目标。
具体做法:课题组内各年级教师研究出本年级朗读目标具化初稿——课题会议教师讨论交流——各年级实验教师修改本年级具化目标——展示汇报本年级朗读目标具化稿,提出修改意见——修改后朗读目标具化定稿——各年级制定朗读评价标准——展示交流,确定科学的评价表。
同时,我们制定出各年级朗读评价标准。“朗读评价标准”具有实操性,是学生朗读能力能否达标的具体检测手段,也便于学校及时地检测教师是否按照目标要求进行授课。
多次测试数据证实,通过《小学生天天美读实践研究》课题的研究,学生朗读能力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有感情朗读检测环节,发现学生对文章的感悟能力有很大的提升,能将自己对文章的感受通过朗读传达出来,到了六年级,学生在朗读时,不仅能运用朗读技巧传递文章情感,优秀学生还能将自己的朗读情感,加上自己的生活经验,内化生成独特的朗读感悟。所有学生都能做到朗读姿态自然大方,充满自信。
实验教师有25篇论文、8个《天天美读》教学设计在各级各类评选中获奖。论文《浅谈学生怎样有效的诵读校本教材〈天天美读〉》,《晨诵课之我见》,《浅谈怎样培养学生有感情的诵读校本教材〈天天美读〉》,,获得2014年中国教育系统论文评比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