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育计划 > 寄宿制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寄宿制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发布时间:2021-01-16 20:51:57

小学生上寄宿学校的优缺点

优点:

1、独立孩子远离父母,独自在寄宿学校,学校会提供饭菜,但是孩子还是需要料理自己的事情,比如叠被子、洗衣服等。遇到什么问题,也需要自己去解决。孩子还要听从寄宿学校的安排,按时起床睡觉,养成比较固定的生活习惯。

2、性格更加大胆开朗孩子进入寄宿学校,没有了家长的庇护,需要学会自己处理事情。遇到问题,需要自己和寄宿学校老师沟通,胆子变大了。

3、成长速度更快这一点并不是长个子的速度,而是孩子变得明事理、善交际,待人接物的方式更加成熟。很多孩子在家里都是被宠着的,父母对孩子的要求不严格,孩子可能不能快速得到成长。

缺点:

1、学费贵,质量没有保证一般寄宿学校是比较贵的,学校收的费用比较多,再加上孩子的零花钱,花销比较大。而且寄宿学校的水平参差不齐,无法确定寄宿学校的好坏。一些学校的管理比较严格,但提供的饭菜并不好吃,孩子在那里可能吃不好。

2、亲子关系疏离孩子远离家人,没有父母的关怀,长时间没有和父母见面,可能会有点疏离。尤其是一些年纪比较小的孩子,心灵比较脆弱,甚至埋怨父母把他丢在寄宿学校,就和父母的关系不好。

3、容易散漫孩子远离父母的视线,可能会放松怠慢,不认真学习,成绩可能会下降。而且在一个大的集体环境里,会有各种各样的学生,万一孩子和一些不好的学生交朋友,学坏了,这是最不好的结果。



(1)寄宿制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扩展阅读:

相关建议

孩子去上寄宿制小学,更多的是家长需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家长应该尽快地放手,在暑假多和孩子聊一聊上学的事,以及自己是如何看待寄宿这个问题。

让孩子正面面对寄宿生活,不光是体验几日游园,更多的是帮助孩子建设心理,为上学做好准备。家长应该多给孩子信心,鼓励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相信孩子在离开父母的身边后,可以应对寄宿生活我们很多家长常常用不好好学习就把你送到寄宿学校去,以此来威胁和警告孩子。

其实这是错误的教育方法,寄宿制学习并不是家长不管你了,而是需要孩子们对寄宿学习有一个正确的认知。



㈡ 孩子上寄宿学校时不适应,家长如何做

性格霸道,凡事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容易伤害其他人

寄宿学校,对孩子的行、坐、卧、言,都有很严格的要求,孩子进去以后,是有可能因为严格、有序的教育,变得更加好。但是,因为寄宿学校,对孩子的教育是统一标准的。对于性格、处世比较极端的孩子,不能够很好地教育。

比如,像性格霸道、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就属于很难教育的类型。父母把这种孩子送到寄宿学校,孩子未必能接受到比父母更有耐心、细致的教育,而且孩子因为太过霸道,容易和周围人发生冲突。可能会在寄宿学校制造恶性事件。所以,如果孩子性格、社交方面,本来就有缺陷,父母还是让孩子乖乖走读吧。

性格内向,且从小缺乏父母的关怀

孩子上寄宿学校,远离家人,和父母见面的机会减少,缺少父母的关怀,内心的孤独感,会日益增加。如果孩子性格积极外向,适应

环境的能力强,总能和周围人打成一片。而且,因为从小父母那里获得的爱比较多,和父母的关系也比较稳定、亲密,还好说。他上寄宿学校,自己也能平衡压力和自身的恐惧,能更好更快地成长起来。

但是,如果孩子性格内向,且从小缺乏父母的关怀。他的内心就更加敏感、脆弱、没有安全感。勉强送他去寄宿学校,只会让亲子关系变得更加疏离,孩子的心理健康也容易出现问题。所以,如果你家孩子性格内向,平时你给他的关怀不够多,还是乖乖让他走读吧。

㈢ 上寄宿制小学生家长需要注意的事情

我是从初中开始寄宿的,我当时是挺期盼住宿生活的,以为可以独立了内,可是小学生的话心理还比容较依赖父母,所以即使住宿了,沟通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孩子周末回家是不要对学校的事问这问那,孩子会比较反感,刚住宿的孩子回很有新鲜感,回到家也许会有很多是要告诉你,即使你觉得无聊,你也应该装成很有兴趣的把它听完,那他以后才不回觉得和你沟通有负担,对他在校的学习状况可以询问,但不宜追问,通常学生会选择报喜不报忧,如果是内向的孩子,你可以选择直接联系老师.我想,其实家长担心的也就这些吧

㈣ 班主任如何做好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加强和留守儿童的密切联系和沟通
缺少父母在身边的关爱,留守学生的心理是孤寂的,师生之间的关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这个缺陷。作为老师,要把学生看成朋友,主动接近他们,拿出更多的时间与他们联系,创造更多的时间、机会与他们谈话沟通,对他们的道德发展和精神需求给予更多关注。把他们的困难放在心上,想方设法地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甚至给予特别的照顾,让他们把你当作知心朋友,愿意跟你说心里话、说真话,将心中的苦恼、愤怒、悲伤向你倾诉;平时多创造一些愉快融洽的场合,如和他们一起唱歌、游戏、劳动等,这都是与他们进行联系和沟通的最好时机,真正做他们的良师益友。
(二)加强与留守儿童的父母沟通,帮他们架起心灵沟通的桥梁
监护人与留守学生接触时间长,影响大,他们的言行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抓好了监护人这一环,家庭教育就成功了一半。可以通过监护人了解留守学生的在家情况,及时把握他们的思想动向,同时,我们也能了解到监护人在教育管理孩子方面的态度,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对监护人作教育方法上的引导。
儿童教育专家认为:父母教育如同母乳对于婴儿一样重要。留守学生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仍是家庭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环。留守儿童随时可以通过电话或信件与父母沟通交流,而父母也经常会以自己在外面的境况影响、教育孩子。因此,教师要了解留守学生父母的电话或务工地址,如平时教育有必要,教师即可立即与留守学生的父母建立直接联系。这样就可通过教师、留守学生的父母、监护人等多方面多渠道教育留守学生,克服父母不在身边的家庭教育的不足,使他们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三)针对留守儿童开设与之相关的课程
农村留守儿童作为社会上一个弱势群体,他们的亲子教育缺失的问题将伴随城市化的进程长期存在,因其涉及家庭多、范围广、影响深远,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思考。解决农村留守儿童亲子教育缺失问题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也是提高全民素质、维护社会安定、推动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
所以,学校要开设针对留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心理课程,引导他们健康走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期。学校要专设心理教育老师,让他们和其他任课老师一起共同对儿童的显性和隐性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帮助儿童健康、和谐发展。还可以开设一些如安全教育、法制教育等课程,以对家庭缺位、亲子教育缺失的留守儿童进行亲子教育的补偿。
(四)尝试建立代管家长制
即教师和留守儿童结对,教师代行家长职责,从学习到生活全程负责。这是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帮扶、教育和管理,为外出务工农民解决后顾之忧的一项重要措施。有些学校以班主任为留守儿童的代管责任人,教师与儿童结对,义务代管,代管责任到人。代管家长,在一定程度上扮演家长的角色,使远离父母的留守儿童在生活上多了一些嘘寒问暖,在学习上多了一些帮助辅导,在情感上多了一些交流慰藉,使家庭缺位、亲子教育缺失的留守儿童有了较好的教育补偿,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了一个和谐的空间。

㈤ 怎么解决寄宿学校学生平时与家长沟通的问题

把事情做好,“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把握与家长的良好沟通,我们会发现小小的沟通魅力无穷。学校管理应该很好地与家长进行沟通 ,只有很好地与家长进行沟通,不断加强学校常规管理,以教学为中心,才能向教育要质量。所以我们要从沟通上下功夫,这样我们的成功或许在于它有一套科学的管理方法。然而,我们学校当前出现了一些负面的效果,其负面的效果是:现在的学生与父母之间普遍存在着难以沟通的问题,子女对父母缺乏理解,对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太认同,甚至有反感、抵抗等情绪,影响了家庭教育的效果,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针对这负面的效果,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很好地与家长进行沟通。因为学校和家庭的有效沟通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关键,而每个学生都来自不同的家庭,家庭的环境、家长的素质、教育方法都将对孩子思想道德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学校有责任发挥教育资源丰富的优势,把先进的教育思想,科学的教育方法传授给家长,使学生在家中受到良好的启发和科学的指导,从中体会到了父母、老师、学校及社会的关爱和良苦用心,懂得了用感恩的心回报父母、老师和社会,达到了师生与家长心连心的目的,形成了学生、家长、教师之间有效沟通的和谐人际关系,营造了更加良好的育人环境。沟通是我们学校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掌握正确的沟通技巧,才能使我们顺利通往成功之路。 一、针对当前我校学生与父母、家长关系的现状,采取教育措施及心理指导,进行与家长的合理化沟通 (一)、现状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1、小学生生理现象和心理现象分析:(1)其生理特点是生长发迅速,身高增加尤为明显,同时,独立生活能力逐渐增强,但器官组织远不如成人成熟。智力发育在小学阶段,人的神经系统发育基本完成,分析综合能力明显增强,使其行为变得更有目的、更有意识,模仿力极强,并有一定的感情色彩,智力发育较学龄前有明显的进步。但大脑细胞与成人相比,还较脆弱,故过多过久的脑力活动容易引起疲劳,学习缺乏持久性,自我控制能力弱。(2)、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 小学阶段是学生个体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在学校里学习知识、接受教育,在认知、情感、意志、性格诸多方面引起了巨大的变化,在身心发育和内心世界产生了诸多显著特点:(a )、感知、记忆的特点。他们的感知从无意性、情绪性渐渐向有意性、目的性发展。小学生的记忆最初仍以无意识记、具体形象识记和机械识记为主。(b)、想象、思维的特点:小学生的想象从片面、模糊逐步向完整、正确的方向发展。小学生的思维从以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以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具有很大成分的直观性。(c)、 情绪、性格的特点:小学生情绪容易冲动,多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破涕为笑”之类的表现时常见到。小学生性格的可塑性很大,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行为会渐渐形成习惯,性格也就越来越稳定,越来越难以改变了。综上可以看出,教师和家长应了解小学生的心理活动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有效的教育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 2、农村“留守学生”的教育现状分析 农村“留守学生”由于缺乏父母的有效监护、家庭的亲情温暖和良好的家庭教育,普遍存在着下列问题: (1)、家庭教育一片空白。为了生活,“留守学生”的父母不得不拼命寻求工作,扔下自己年幼的孩子,家庭教育就成为一片空白。负责监管孩子的爷爷奶奶,根本无法对被监管人——孙子孙女进行有效的家庭教育。 ( 2)、学校教育孤立无援。由于“留守学生”的父母外出,往往长辈或代管者监管不力或管理失控,因此这些学生在学校出现问题时,学校难以与家长及时交流沟通,无法形成教育合力,加上农村现在本身就没有什么人在家里,社会教育这个网络比较疏漏,只是学校单方孤军奋战。管理要求过严时,很容易与学生产生对立,也很容易导致他们逃学和辍学。 (3)、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留守学生”不能很好地受到家庭教育,甚至脱离学校的监管,加之受新的“读书无用论”的影响,贪图享受、自由散慢,逐渐偏离正确的人生轨道。况且,他们当中很大一部分人,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在这个人生重要的成长过程中,如果缺乏必要的指导和应有的家庭关爱,再加上受到校外现代媒体如网吧、游戏机室、成人娱乐场所等社会不良信息的影响,极少数人将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3、“问题学生”的现象分析 “问题生”即是指差生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差生”背后,往往有一个“问题家庭”。,“问题家庭”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类,有30%的“问题学生”来自父母离异或单亲家庭,这些孩子往往心理敏感脆弱,要么是父母都不管孩子,要么是都争着给钱娇惯孩子;第二类是父母忙于做生意或外出工作,把孩子交由祖父母管理;第三类是家庭教育不当,经常训斥、打骂,造成孩子叛逆心理,或完全相反,溺爱造成孩子贪图享受,怕苦怕累,二者都表现为厌学。 很多教育工作者认为,“

㈥ 寄宿制究竟对孩子好不好对孩子的成长有何坏处

住校,对孩子来说也算是蛮好的呀。因为学校会有制度的能够约束孩子。对孩子的成长坏处就是,孩子受欺负了,家长也不知道。

㈦ 寄宿制学校的存在问题

随着大规模“撤点并校”,国内农村寄宿制学校已成农村学校主体。教育部规划司2011年的数据显示,全国农村中小学生总体寄宿率达到26.6%,2011年全国农村初中生总体寄宿率达52.88%,广西初中寄宿率甚至达88.03%。(《中国教育报》2013年9月26日)从分散办学到集中办学,固然改善了学校的硬件设施,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质量,但也带来了管理上的诸多问题。著名学者杨东平教授此前撰文指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低龄寄宿影响儿童身心健康,中西部农村的寄宿制学校学生住宿条件较差,等等,特别是,寄宿制学生长期处于缺乏家庭情感呵护及文化生活的封闭校园环境中,在情感、心理和安全等方面出现多种问题。
现实也表明,作为一种办学模式,寄宿制学校的有效运行并非仅仅“盖房子”那样简单。由于配套政策及投入衔接不力,许多农村寄宿制学校常掣肘于人员编制不足、经费匮乏、管理薄弱等现实困难,进而带来的低龄儿童心理健康、学生厌学辍学的问题。无论对于学校还是家庭,寄宿制都意味着经济成本的增加,这部分成本该如何消化,如何合理分摊,现实中尚需有效探索。
2001年以来,农村义务教育的办学体制逐步由“三级办学,(县乡)两级为主”变为“以县为主”,基层教育管理重心上移意味着管理半径的扩大,也意味着管理成本的提高。对于基层教育部门而言,进行教学网点撤并,推广寄宿制学校,显然符合方便管理的考量。寄宿制学校是否是普适的万能灵药尚存疑问。

㈧ 寄宿学校的孩子心理有问题么

寄宿学校的孩子怎么可能心理有问题,接受学校的孩子的独立能力更强一些,有更强的自律能力,所以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选择把孩子送去寄宿学校。

㈨ 现在很多学校都有“寄宿制”,这对学生来说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近些年来,寄宿制私立学校兴起,越来越多的家长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这样的环境里面“磨练”。在我接触的父母中,大都有着这样的共识:孩子吃点苦好,正好锻炼他们的自理能力。

那么,早早地将孩子送去寄宿学校真的有利于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吗?今天西西就跟大家讨论一下“寄宿制”的利弊。

另外,“孩子刚开始住宿就要狠心,过了这一阵就好了”这个想法对孩子的伤害很大。

看过一个12岁寄宿孩子的日记:《想妈妈》,内容是这样的:

已经是星期三了,我开始想妈妈了,不知道妈妈过得怎么样,真想回家看一看呀!有时候上课,心里想着妈妈,眼泪就不听话地流出来了,我怎么也止不住,我想妈妈,眼泪也想妈妈。可是,如果让别人看见我哭,别人会笑话我的,所以,我就趁卫生间没有人的时候,赶紧到卫生间去哭。

可以看到,孩子的心灵是很脆弱的,他们无条件地信任自己的父母,懂事到怕父母担心自己。这个时候,孩子是很希望听见父母的回应的,他们对父母的期盼很强烈。而父母这时候的狠心则恰好伤了孩子的心,打破了孩子所有的幻想。

长期寄宿的孩子,潜意识中既害怕被父母抛弃,又对父母有怨恨,所以经常会表现出委屈、拒绝、过度缠绵和不可理喻。

孩子真正属于父母的时间只有十几年,如果不珍惜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就错过了生命中许多美妙的时刻。要培养一个出色的孩子,父母必须有这样的意识和自信:父母是最好的老师,亲情是最好的营养品,餐桌是最好的课桌,家是最出色的学校。

㈩ 小学生寄宿好吗

由于现在小学竞争的加剧,为了孩子上好一点的小学,家长们纷纷给孩子联系上寄宿小学。寄宿生多数处于心理成长的关健时期,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度和生活方式的转换,很容易造成心理的不适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期望过高导致思想迷惘。当前,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竞争日趋激烈,人们面临的各种社会思想的冲击日益增多,这必定对孩子有着潜在的影响。家长一味的灌输只有读书才是唯一的出路,给孩子过早背上沉重的包袱等。再从主观去看,在学校里教师对培养健全人格的素质教育又缺乏足够的重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成了鉴别教育优劣的唯一标准。这样一来,势必出现只重视学习成绩和升学率而忽视正面引导,全面发展的思想倾向。长此以往,学生的身心健康必然会受到影响,我们的教育必然会出现滑坡。二是交流缺乏导致性格孤辟。由于寄宿生每个月有25天不能和家长见面,而到了放假回家,又由于家长要上班也不能和自己的孩子很好的沟通,有大多数的学生和家长之间几乎没有交流的时间,导致许多的学生和自己的父母之间的共同语言日渐减少,甚至有的学生说在家中和自己的父母基本不说话。 三是压力过大导致心理自卑。主要表现在大部分寄宿生,远离家乡和亲人,成为改变自己、家人甚至家族命运的承担者,他们总希望自己处处比别人强,比别人好,但现实情况却恰恰相反。过于沉重的压力使他们自卑、忧虑、沮丧、内向、敏感、易动摇。这种矛盾致使他们的情感、认知心理出现障碍。四是生理变化导致情绪焦虑。小学生处于人生中最关键的时期,个体心理的发展经历了童年与少年期的交替关头,表现为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占主要地位,但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经常需要具体的直观的感性经验的支持。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显著的发展,但很不成熟,容易产生焦躁不安情绪,他们考虑问题容易绝对化,形成诸如孤独、压抑、骄妄、浮躁、责任心薄弱等心理弱点,加上他们意志发展不够成熟,往往出现冲动行为,有人把这叫做“心理发展的最困难时期”。形成小学寄宿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既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活方式骤变给学生带来压力。寄宿本身就是离开父母独立生活,这种生活方式与以往生活方式发生根本性改变。学生突然离开了家庭,离开了亲人,很容易产生一种自卑感,行为上也表现为孤独、羞怯。当他们独自面对问题时,经常产生难以应付的消极的自我暗示,就会抑制自信心、增强心理负担,束缚自己的手脚。 二是沟通交流减少给学生心理带来压力。由于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与子女长期分开,不能有效进行亲子交流,会产生“分离性焦虑”,反复如此,孩子易出现情感情绪异常,如忧郁、胆怯、孤僻、优柔寡断、冷漠,有的孩子会出现心理早熟,感情脆弱,不容易沟通等等。再者由于监护人的教育方法不当,教育思想简单,孩子寄宿于学校,一般不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一旦孩子有了学习上的问题,他们的态度粗暴,轻则谩骂,重责打、罚,从而导致学生出现心理问题。 三是现实生活环境给学生心理带来压力。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努力奋争、拼搏、进取已成为大家认同的时代精神。与此同时,竞争带来了精神上的紧张与疲劳,竞争失利带来的挫败感与失落感也给人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对小学生来说,也过早地开始承受社会竞争带来的各种压力。考试的竞争、荣誉的竞争、升学的竞争,已经使一部分学生陷入各种竞争压力所造成的紧张、沮丧等不良情绪之中。再加上学校实行规范管理,处处充满竞争,压力多了,从而让寄宿生会有许多的不适应。建议:一、搭建关爱平台,让学生开心。配备素质高的保育教师心理指导教师,用较好的生活设施和娱乐设施让学生能吃得好,玩得欢,睡得香,找到家的感觉。学校要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寄宿生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二、营造关爱氛围,让学生称心。学校要从学习方面对寄宿生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寄宿生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三、拓宽沟通渠道,让学生顺心。定期召开帮扶教师、寄宿生、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寄宿生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利用电话、家访等指导家长或临时监护人掌握与学校和儿童沟通的方法技巧,提高与寄宿生沟通的水平。 四、延伸教育领域,让学生安心。适当增加自我意识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处理学生问题时,总是先充分“尊重”他们的一言一行,了解他们的动机后再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培养,从不强迫命令和对他们冷漠。平时注意培养学生批评和自我批评的能力,促进他们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识,还注意多关心学生的情感世界,力图从学生的角度体验他们的情感,注意培养健康、乐观的情绪,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

阅读全文

与寄宿制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学读书计划表格模板 浏览:342
小学语文四年级感叹句 浏览:243
天通苑中山实验小学 浏览:596
小学三年级语文补习班内容 浏览:921
吉安师范附属小学作文 浏览:396
小学教师备课网站 浏览:1
私立美男学院 浏览:383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凉州岛 浏览:915
小学1年级手gong大全 浏览:459
小学生手抄报的图片大全图片大全 浏览:68
小学健康知识讲座 浏览:120
小学毕业季适合发老师的句子 浏览:451
汕尾凤山中心小学校长 浏览:606
小学生毕业汇演舞蹈 浏览:702
小学生抗击疫情的表演 浏览:107
私立华联大学本科 浏览:61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想谢谢你400 浏览:855
中小学生睡眠问题 浏览:174
小学生公共生活守规则教案 浏览:313
淮河私立学校 浏览: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