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育计划 > 小学教育环境研究

小学教育环境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4 02:25:37

小学数学教师成长环境因素是什么意思

外因(外部环境因素)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也就是说教师专业成长主要是由自身因素所决定的,然而其外部环境的作用也是不能忽略的,因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毕竟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才能进行的。因此,对外部环境中影响因素的分析就具有了极其重要的意义。外部环境因素主要包括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和家庭因素。
首先,社会因素影响着教师的专业成长。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全社会对于教育与教师的地位与价值的认识和看法,教育改革与发展对学校教育和教师的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培养和发展的政策导向、奖惩机制、教育经济制度及政策法规等,作为社会环境因素影响着教师的专业成长。可以肯定,良好的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对教育的宏观重视,全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挑战和要求,教育行政部门重视和鼓励教师成长发展的良好政策导向,将为教师专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空间。
其次,学校因素影响教师的专业成长。学校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场所,更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主阵地。学校的自然环境、人际环境、文化环境、管理风格、制度建设、工作氛围等,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起着重大的影响作用。学校是否营造一个敬业乐业、进取有为的成长氛围,是否制定目标规划、明确教师的培养要求,是否使教师明确自己的基本职责,是否唤醒、激发教师的自我发展需求,是否搭建舞台促进教师的成长等等,将直接影响着教师的专业成长水平。
最后,家庭因素影响教师的专业成长。家庭支持度、家庭文化背景、家庭的经济实力等因素也影响着教师的专业成长。

㈡ 高等学校小学教育心理学 整理笔记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一、定义:学与教 二、核心:学习心理
三、学科范畴:心理学分支,应用心理学范畴 四、学习性质界定:教育学、心理学的交叉学科 五、三过程:学习过程(核心)、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六、五要素: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物质、社会环境)、教学媒体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一、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二、为实际的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三、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四、帮助老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研究方法: ①实验法、②观察法、③调查法
④个案法:个案法要求对某个人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和研究的方法 ⑤教育经验总结法
⑥测验法:指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 ⑦产品分析法:通过分析学生的作品,从而了解心理特点的方法 二、研究原则 客观性原则
第四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发展概况:
一、初创阶段:20世纪20年代以前
1、 1903年,桑代克、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独立的标志。 2、1877年、俄罗斯、卡普捷列夫,《教育心理学》最早 3、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俄罗教育心理学之父、奠基人 二、发展:20世纪50年代末
方东岳《教育实用心理学》我国出版的第一本著作
廖世承《教育心理学》我国编写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三、成熟:60年代至70年代末(教育心理学的体系成熟)
80年代末(深化拓展)
第二章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 小学生心理发展概述
一、定义:指个体出生,成熟,衰老乃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发生的心理变化。 二、八个阶段:乳儿期、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 三、中小学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1、连续性与阶段性 2、定向性与顺序性 3、不平衡性
表现:①同一方面发展速度;②不同方面发展速度 关键期:环境影响起最大作用的时期
几个关键期:2~3岁口头语言 4~5岁书面语言 4岁形状知觉 5岁儿童智力发展 四、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1、遗传决定论①、高尔顿 ②、霍尔(一两的遗传胜过一顿的教育) ③、格赛尔:成熟论 2、环境决定论①、洛克(白板说)②、华生: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 3、影响身心因素
1、遗传(可能性)①遗传素质②成熟;2、环境(现实性)社会、家庭、学校(主导)、早期
3、主观能动性(决定性因素)
五、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童年期:1、语言发展从口头到书面的过渡时期;
http://wenku..com/link?url=__GRLL-y

㈢ 找一篇关于小学三年级环境教育的教案,有的帮个忙啦~~

小学环境教育课教案——垃 圾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垃圾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

2、通过写垃圾处理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

3、通过活动,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

二、活动准备:

1、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说说环境的变化,并了解当今社会人们是如何处理垃圾的。

2、教师收集有关的图片、数据、文字资料和录象带。

三、课前准备:

1、教师用的展板一块,照片、文字材料(粘贴好)。

2、录象带。

3、地球图片、文字、双面胶带、钢笔。

4、学生研究用的方案和宣传稿。

活动过程:

一、计算导入: (算一算)

“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上一堂研究课。在上课前,老师想出道题目考考大家,怎么样?

1、出示题目:

某市约有180000户家庭,如果每户家庭每天产生1千克的垃圾,那么1天之内,这个市会有
多少垃圾呢?
如果以30天计算,每个月又会产生多少垃圾呢?

如果一年以365天计算,海宁市每年又会产生多少垃圾呢?

2、学生计算,教师板书。

日 180000千克 180吨

月 5400000千克 5400吨

年 65700000千克 65700吨

3、“看了上面的数据,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4、“我们刚才算的,只是某市一年之内家庭产生的垃圾量,这个是不是最终的数据呢?为什么?(加上宾馆、饭店以及某市大大小小的27000家厂家,垃圾量大大超出了上面的这个数字)某市就有那么多的垃圾,那么全世界呢?”

5、出示地球图片,讲述全球垃圾现状,贴上垃圾覆盖的效果。“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来研究有关垃圾的问题。这个问题可是个世界级的难题,你们有没有信心挑战这个难题?”

二、观看录象 : (看一看)

“我们就从自己熟悉的某市来开展研究。接下来,就让我们从录象中去看看某市产生的垃圾是怎样的一种情况!”

1、学生观看录象。

2、“看了刚才的录象,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3、“某市正在争创省级文明城市,难道我们能任由这些垃圾散布在大街小巷,影响某市的形象吗?你们能不能为环保局的叔叔阿姨出出主意,帮他们想想如何处理这些已经产生的垃圾?能接受吗?”

三、研究方案: (写一写)

1、学生研究,教师巡回指导。

2、全班交流,教师提要求。

交流建议:

(1)、其他小组在汇报方案时,所有的同学都要做个文明的小听众。如果你有不同意见或同一小组的成员要补充的话,请等这位同学汇报完再发言。

(2)、如果你们组的方案和前面小组的方案相同或类似,那么你就不必在重复。

3、随机补充: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将垃圾分成三类:

一、有机垃圾:又称湿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或餐余废弃物。包括:瓜果皮、蔬菜皮、变质食品、剩饭菜等。

二、无机垃圾:又称干垃圾、可回收垃圾或可再生废弃物。包括:废纸、废金属、废塑料、废玻璃、废织物(布料)等。

三、有害垃圾:又称危险废弃物。包括:废电池、过期药品、水银温度计、废油漆桶等。

中国国家环保总局近日向社会公布了处理城市垃圾的国家行动方案。这个方案规定:今后中国的城市垃圾将进行填埋处理,并把垃圾填埋产生的气体收集起来发电。

消除白色污染的好办法:连碟子一起吃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开发环保产品,以取代传统的纸杯、纸碟、饭盒。前不久,波兰一家面粉厂的厂主维索茨基想出了制造能吃得下肚的环保杯碟。他把磨完小麦剩下的麸子压制成各种大小杯碟和碗具,适合旅行野餐或开生日会。人们可以在餐后将这些环保杯

四、联系实际: (说一说)

“让我们为同学们这些创意的方案鼓掌。如果国际上还没有采用的话,你还可以申请专利!除了为环保局的叔叔阿姨想出这些处理垃圾的办法外,我们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该注意些什么呢?”

1、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2、教师评价。

五、活动延伸: (试一试)[机 动]

“刚才我们的同学都表明了自己的决心。但是光靠我们班的同学,毕竟力量有限。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想想,用什么办法能使全校的同学,全社会的公民都参与到保护环境、减少垃圾的行动中去?(宣传)你们想怎么宣传?(指名说)接下来,老师请大家发挥集体的智慧,把想宣传的内容写下来,好吗?”

六、活动小结

㈣ 研究阅读方面小学生的现状的论据是什么

XA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生阅读兴趣培养的研究

结题报告
关键词
培养小学生阅读兴趣的意义及对小学生以后成长学习的帮助

结题报告摘要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在教育倡导“以人为本”的今天,我们更加需要重视学生课外阅读意识的培养,加强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训练,从学生实际出发,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巩固学生课内所学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口头表达能力,陶冶学生情操,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基。

结题报告

(一)、课题背景及界定
在什么背景下我遇到了什么问题?这个问题的内涵是什么?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
研究的理论、实践、政策依据。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及过程
四、研究结果与成效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
一,概念的界定
1、课外阅读:就是课堂教学时间以外的一切阅读。从时间上,可以是课堂教学以外的一切时间的阅读;从方式上,可以是看书读报,也可以是上网浏览;从内容上,教材以外的一切有益的、健康的阅读。通过阅读,一方面可以扩大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另一方面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2、阅读兴趣:一是具有阅读的强烈兴趣,见到书报有看的欲望,经常看书看报;二是具有一定的阅读方法,注意力集中,边看边思考,查工具书,收集资料,写读书笔记;三是具有一定的阅读鉴别能力,自觉抵制不良书籍,有健康的阅读期待。
学生学习的过程习惯于被动地吸取知识、机械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而不是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尝试,构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再创造过程。所以,在指导阅读的过程中,要遵循知识形成的规律,来促使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从而达到积极阅读的良好习惯,为后期学习储备能量。
二,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研究目标:
1、学生目标:通过对我校三四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和指导,使教师、家长有效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让学生从小培养浓厚的阅读兴趣、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提高课外阅读的能力。落实语文课标中关于小学课外阅读量的指标:小学四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50篇。从而扩大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教师目标:使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有机衔接,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提高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让课外阅读指导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切合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心理需求,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提高阅读的实效性。
研究内容:
1、具体而真实掌握学生课外阅读的有关情况,了解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阅读面、阅读量、阅读途径、阅读方式和阅读效果。
2、为学生阅读创设更大的空间,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科学地利用好学校的图书室;倡导学生以及家长,少买一样玩具,少吃一次零食,把节省下来的钱购买图书,并和班级同学进行共享,成立班级图书角。
3、通过课内多角度的有意识的阅读指导训练,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选择课本中经典的文章,设计拓展性阅读指导方案进行共享,以一篇带多篇,以精读带博读,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能力。
4、通过开展多形式的课外阅读活动,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浓郁的阅读氛围,营造校园阅读文化氛围,浓厚校园文化积淀。
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既要完成量的规定,更要在阅读中真正受益,努力使每一次阅读都成为丰富语言和精神的有效阅读。具体的操作措施和做法如:把学生的阅读成果以各种形式进行展示;用读书竞赛等多种形式营造班级阅读“内环境”;用优秀阅读个人、优秀阅读家庭事迹介绍、表彰等办法,营造家庭阅读“外环境”,这样校内外并进,以浓浓的阅读氛围引领学生快乐地、自觉地进行课外阅读。
研究的方法
1、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是行动研究法。通过对学生课外阅读状况的分析与研究,制定出课外阅读的具体计划,开展实践与研究,并在不断研究的过程中采用边学习、边研究、边改进、边总结、边提炼的研究方法,在研究过程中培养起一支高素质的学生课外阅读指导队伍。
2、调查研究法。通过调查把握学生的阅读状况,分析存在的问题、了解课外阅读的教学情况及其效果。
3、经验总结法。课题组的教师不断研究,及时总结提炼成功的经验。避免一切从头做起,善于总结和筛选以往的经验,并在研究过程中不断总结新经验,以保证课题研究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和利用。
研究的对象
XY小学3,4年级学生
研究过程与研究策略
2013年8月,我们课题组提出了“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与实践”这一课题,针对研究目标,结合语文新课标阅读教学的要求,我们根据本校情况尝试了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研究:
1、全面调查并分析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
2、优化读书环境,创设广阔的阅读空间,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供良好条件。
3、通过课内多角度的有意识的阅读指导训练,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
4、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探索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研究提升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策略。
★第一轮学习实践阶段 。
1、问卷调查,了解实情
为了了解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状况,本学期初,我们对本校2个班的120名学生从阅读时间、阅读方式、阅读类型、午读情况等进行了抽样调查,旨在通过了解学生阅读的兴趣爱好、阅读习惯和阅读内容等,对学生的阅读现状进行分析,力求找准突破口,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调查显示:43.33%的学生比较喜欢阅读,但是阅读的时间不够充足,每周只有46.67%的学生阅读时间超过1小时。学生在接受文本阅读的同时,也在接受电视、电影、电脑、游戏等多种声像的刺激,而电影、电视、游戏等声像制品又以层出不穷的手段和方式刺激学生的眼球,吸引学生的听力,使学生对于白纸黑字的铅印文本越来越疏远,读书的人群越来越少。学生对于全是文字的读物不太感兴趣,如阅读文学作品的学生只占到33.33%,他们更喜欢的是文字内容与图画相辅相成的读物。随着年龄的增长,课外阅读有“功利性”增强的趋势。学习辅导类读物,如作文书占66.67%,可以看出,部分家长和老师极为重视这类“知识型”书籍的阅读,阅读“作文宝典”成了学生习作的秘密武器,致使学生在习作中出现“雷同现象”、“无病呻吟”,习作成了“假、大、空”的舞台,缺少学生思维灵动的火花。在对学生的读书习惯调查显示:约有16.67%的学生基本不写阅读心得,大部分学生在阅读时只是用眼睛看,不善于思考,只有28%的学生在阅读时会提出问题,阅读时遇到不认识的字只有10%的学生去查字典。这就说明,学生阅读自主性还不够强,阅读处于被动状态,存在着为完成任务而阅读的现象。
2、营造氛围,创设读书环境
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营造氛围,积极创设条件,让学生广泛地“读”,大量地“读”,经常性地“读”。那么教师就要成为一个有心人,有心构建书香班级,有心搭建学校与家庭的交流平台。
A、建立优秀的书香班级: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资源和班级图书角,成立班级读书组织,制定详实可行的学期阅读计划,定出合理的读书措施,完善并落实图书借还登记制度,确定阅读评价规则,每月开展“围绕一个主题的阅读”评比活动。在有序、有竞争的读书氛围中,让学生感受到阅读是一种动力、一种提升。
B、营造浓浓的书香家庭:利用家长会、校讯通等形式,宣传“每天读书一小时”活动。与家长达成共识,建立家庭课外阅读联系卡。请家长尽力为孩子的课外阅读创造一个好的环境,多给孩子买课外书;抽出时间陪同孩子一起读书看报;或者让孩子当自己的老师,在浓浓的亲子读书氛围中,让孩子们感受到阅读是一种快乐,一种亲情。
★第二轮学习实践阶段。
1、探索阅读指导方法,为阅读提供科学引领,让学生会读
◆ 精读法:“授人一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方法的重要性。知识是死的,方法是活的,掌握了做事的方法、技巧才能事半功倍,触类旁通。在课外阅读中,学生往往不知道如何来“读”,有的走马观花,这边读,那边忘,读到最后,连文章讲了什么内容,也说不出来。有的读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吸取技巧,用到写作上。因此,我们首先就要利用语文课或阅读课,用科学的方法引导他们不但爱“读”,而且会“读”,读得有收获。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语文课本里的文章就相当于数学课本里的例题,课堂上学习课文,就像给学生讲例题,是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使学生得法于课堂,得益于课外。在实验中我们探索出了阅读教学中的五步读书法。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自己读课文,发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告诉他们要利用工具书自行解决,这样学生就掌握了利用工具书的方法,慢慢养成利用工具书的习惯。在这一过程中还应教给学生浏览读、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细读课文,多方感悟。在这一过程中教会学生边读边想边做记录的方法,以及自己质疑并解疑的方法,从多方面感知课文,培养自主阅读的能力。在做记录时,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要学会用固定的符号,如:重要的地方在下面画“——”,关键词语在下面加“.”精彩语句在下面加“o”,需要重读或摘抄的章节在前面加“*”,对某些内容有疑问就打上“?”。这样学生就会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在解疑时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反复阅读,或找同学讨论,或查资料,慢慢找到获取知识的途径。
精读课文,悟情明理。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内容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如教学《徐悲鸿励志学画》这篇课文时,抓住“他知道靠争论是无法改变别人的无知和偏见的,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体会徐悲鸿为祖国励志学画的决心,表达了徐悲鸿强烈的爱国心,同时受到为祖国努力学习的教育。
美读课文,积累运用。课文中有些句子是靠感情朗读来体会的,如《桂花雨》这篇课文中描写摇花乐的语句“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要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才能读出作者当时的兴奋、欢乐之情。在这一过程中,还应引导学生积累知识和优美语句,如《九寨沟》最后一段“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这段既概括了九寨沟的特点,知识性也很强,语言又非常优美就让学生摘抄到“阅读集锦本”上。
通读全文,回归整体。一篇文章读完了,有什么收获,这时需要来一个快速回读,进行总结。通过这样的课堂阅读,学生学到了阅读方法,并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就能提高课外阅读的效果,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当然,并不是什么书或文章都这样一步一步去读,应教给学生根据需要采用相应的阅读方法。另外,还应教给学生一些大量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如“索引法”(用编序号的方法来读书,记下文篇名、作者、报刊名称、期数、页码等,需要时翻索引。)剪贴法(把好文章、片段剪下来,贴在剪贴本上。)
◆ 泛读法:在课外阅读方面,我们除了教学生用以上讲的“五步读书法”来精读美文,我们还借鉴了鲁迅先生的读书方法:泛览,他提倡博采众家,取其所长,主张在消闲的时候,要“多翻”。鲁迅先生说:“书在手头,不管它是什么,总要拿来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读几页内容。”,他认为这种方法可以防止受某些坏书的欺骗,还有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增长知识等好处。著名学者郭启宏先生在一文章中提出的4种读书法,也是让学生泛读,让学生有阅读的强烈兴趣,见到书报有看的欲望。
2、学校读书活动
① 创设班级读书口号:我读书,我阅报;我成长,我快乐。
② 开展师生读书成长日记接力活动。每天早晨利用10分钟时间,教师为学生朗读一段好书。
③ 成立书香演讲团、故事团。
④ 举办读书心得交流会。一学期准备1~2次读书心得交流会,让学生介绍自己所读书目,读书收获,读书方法,讨论解决读书中遇到的问题,推广成功的读书经验。在交流中指导,另外设置阅报栏,读书卡、手抄报展板,朗诵台等,可供学生读书展示的舞台,让交流无处不在。
⑥ 结合重大节日等开展主题阅读。每年的节日很多,我们将读书活动融于节日之中,开展大量主题阅读,如“中秋文化、元旦文化、重阳文化……学生在阅读中认识了这些节日,同时使这些节日过得更有意义,更使学生的作文不再是无源之水,而变得洋洋洒洒,信手拈来。
3、参加各类征文评比活动,激发阅读向纵深发展
积极参加社会各单位主办的读书征文比赛。比如晶口杯作文比赛。在活动中,学生买书读书的热情很高,积极参与课外阅读的实践。将课外阅读转化为一种自觉的学习兴趣。
4、开展各类读书展示活动,激励学生向往阅读
小学生课外阅读,既渴望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获外显,得到老师、家长、同学的认可与赞许,满足自己的成就感。定期向学生展示他们的课外阅读成果,使每位学生心理上产生极大的满足感,是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又一重要举措。为了进一步拓宽阅读渠道,丰富内容,灵活形式,在教学中我们精心设计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交流的平台,让他们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感受大阅读的魅力,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积淀丰厚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轮总结阶段
收集整理研究的过程性资料,分析、归纳、总结、撰写有关论文,回顾课题所取得的全过程,写出结题报告《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
三、课题研究的成果
通过一年来课题组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实验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学生方面
1、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需求的动力,只有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才会努力去寻求阅读机会,从中获得信息,得到阅读满足,才会将老师的“要我读”转化为自主寻求的“我要读”。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逐步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阅读效率提高了,加上各种读书活动、激励措施,学生读书的兴趣也越来越浓。课余时间,人人争着借书,经常可以看到学生三五成群围在一起看书或讨论书中的问题。正如刘国正先生言到:“有了兴趣和习惯,你不让他读都难,几天不看书,他就会觉得空荡荡的难受。”
2、教师正确的引领,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课外阅读,经常遇到一个难题,就是学生的盲目性、随意性较大。这直接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的形成。因而,要将课外阅读视为一项系统工程,制定长远目标和短期计划,切实抓好。俗话说,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阅读要养成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必须在一定时间内反复训练才有可能形成习惯。所以应遵循从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按“读多——读深——读透”的步骤进行。
3、大量的阅读,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观。
“书是人的精神食粮”,书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学生常常问我:“老师,我做完这个作业可以看书了吧?”得到我的许可,他们往往特别高兴。的确,读书在他们看来是一件十分愉悦的事情,学生从书中学到了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从书中学到了做人的道理,体会到了读书的乐趣。同时还使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受到真、善、美的启迪,净化了学生心灵,培养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学生的行为习惯得到较好养成。正如有个同学在谈到课外阅读的收获时所说:“课外阅读已成了我的习惯。书是我的良师益友,她使我的心胸变得宽广,教会了我做人的道理,让我充满快乐;她就像一股清泉,畅饮泉水,我的心也变得玲珑剔透。”
4、传授科学的阅读方法,提高了学生阅读的效能。
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看书。大量的阅读,特别是课外阅读,对于学生的阅读水平、语文能力、个性的发展乃至认知思维水平的提高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该注重阅读方法的传授,加强课外阅读指导。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扩展自己的视野。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学生在课外阅读时,应首先浏览序言、目录、后记,然后通篇浏览,以确定是精读还是略读。如果是单一的一篇文章,开始应通读浏览,稍加意会即可,以便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基本情感。对于文章中的精彩片段应加以精读、反复吟咏,并随时圈点、勾画、批注、摘抄,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新课程标准中进一步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还应重视学生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的培养,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鼓励学生不受老师、同学的影响,把自己阅读中独到的体会、感悟真实地写下来,甚至还可以是自己对文章的故事改编。常言道:“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只有让学生真实地不拘泥任何形式地记述阅读感悟,才能进一步达到理解文化、提升品位、开拓思维 、综合提高语文读写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
2、《良好习惯缔造健康人格》 孙云晓 邹泓 北京
3、《与孩子共同成长——写给家长的信和便笺》 常丽华,小学语文教师
4、《好习惯是怎样培养出来的》 孙云晓 北京
5、《小学生的21个好习惯》 孙云晓 孙宏艳 北京少年儿童

㈤ 1、目前探究教学模式有哪些区别是什么 2、探究教学过程方案一般什么写(步骤,轮廓)

来自 大科学 团队
提供丰富的网络资源,创设最佳学习环境,探究新型教学模式
课题研究报告
江苏省无锡连元街小学课题组
二00五年四月

一、 课题研究背景
教育部部长助理、基础教育司司长李连宁在全国课程改革实验区信息技术教育研讨会上明确指出,不应当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学习的对象,而应当作为学习的工具,要努力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实现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李连宁强调,加快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首先要实现观念的转变,一是要把信息技术从学习对象转变为学习工具,要把信息化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载体,信息技术的应用要和日常的教育教学结合起来,真正把信息技术运用到学习之中。二是要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转变为学习的方式,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的优势。
建构在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这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所追求的目标。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突出强调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要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新课程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准上推进。只有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才不再仅仅是一种技术手段,而是一种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
为了推进我校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我们于2002年成立了“在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组,课题组申报的研究课题“提供丰富的网络资源,创设最佳学习环境,探究新型教学模式”是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区无锡地区开设的一个重点子课题,也是正是体现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在短短的三年期间,我们对网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探究教学模式、教学设计等作了初步的探索,并取得实效。
二、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理论依据
开展“提供丰富的网络资源,创设最佳学习环境,探究新型教学模式”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是: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以资源设施建设为基础,以信息化资源开发应用为核心,推动在网络环境下的学科课程整合,立足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师资队伍,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建构网络环境下的以建构主义、多元智能、合作学习教育理论指导下的有效模式,促进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
开展研究的理论依据为: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素质教育思想、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系统论原理、教学设计原理等理论。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目标
1、研究内容:开展“网络环境下学科课程整合”课题研究的内容包括: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方法研究、信息网络环境下新型教学模式研究、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基于网络环境的信息资源应用研究、基于网络环境的个别化学习模式研究、基于网络环境的协作式学习模式研究。探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方法和规律、建构信息网络环境下新型的教学模式、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培养创新人才的方法途径。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设计和组织教学的能力。
2、研究目标为:通过素质教育、课程改革、信息技术三大主题整合,实现学习方式的全面变革;研究在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使教育资源的利用从辅助教学的手段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载体;实现开放式的以资源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重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教学设计从以知识为中心转变为以资源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整个教学对资源是开放的,学生在学习某一学科内的知识时可以获得许多其他学科的知识,学生在占有丰富资源的基础上完成各科能力的培养;学生成为学习主体,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和组织者;信息技术为教学提供资源环境,作为学生学习的协作工具和研发工具,着重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分析能力、信息加工能力、团队精神、协作能力和探索与创新能力。
3、研究的特色和策略:
(1)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是个性化、能满足个体需要的,能适应广泛的学习风格和多元智能。(2)学习是以问题或主题任务为中心组织学习,在不同课程领域间建立有效的连接。(3)学习是在通讯与交流的过程中进行,学习者之间是协商与合作的。(4)学习是具有创造性和生产性的。(5)将技术作为学习的综合组成部分,注重于基本技能、内容和高级思维技能,为学生提供应用所学技能的机会。(6)将可信的评估作为学习的综合组成部分,促进终身学习的潜能。
基于以上理论,我们课题研究时采用的策略是:
(1)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创设情境,包括问题情境以及虚拟实验环境,以培养学生观察及思维能力。(2)利用信息化的学习环境和资源,借助其内容丰富,多媒体呈现,扩展链接等特点,培养学生自主发现和探索的学习能力。(3)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借助人机交互技术和参数处理技术,建立虚拟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不断探索精神和科学的研究方法;(4)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组织协商活动,培养合作学习精神;(5)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创造机会让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述观点思想,形成个性化的知识结构;(6)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借助信息工具平台,尝试创造性实践,培养学生信息加工处理和表达交流能力。(7)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提供学习者自我评价反馈的机会。通过形成性练习、作品评价等方式获得学习反馈,调整学习的起点和路径。
四、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
1、 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
连元街小学是一所百年名校,更是一所信息技术特色学校,在网络兴起的初起,就把握住了这一新兴事物,敏锐的感觉到,网络能更好的为教学服务。在准备阶段,老师们作了一些简单的尝试,同时积极申请课题目研究,以求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和挑战,开辟一条网络环境优化教学的新路子。
2、 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
课题组对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课程整合的模式、方法、方式等进行理论论证和实验论证,构建相应的教学平台系统,收集有关的教学案例,制作相应的教学软件,进行各层次的公开观摩教学。
3、 课题研究的总结阶段
课题组对本课题研究工作进行反思、总结与整理,经过讨论后形成研究报告。
五、课题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
(一) 确立网络信息技术与小学课程整合的基本原则
1、 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基本认知工具
建构主义“认知工具”理论认为,学习是以思维为中介的,为了更直接地影响学习进程,应减少一直以来对传递技术的过分关注,而更多地关心在完成不同任务中如何要求学习者思维的技术。认知工具理论就是在这种基础上应运而生的。认知工具是支持、指导、扩展学习者思维过程的心理或计算装置。前者存在于学习者的认知、元认知策略;后者则是外部的,包括基于计算机的装置和环境;它们都是知识建构的助成工具。以多媒体教学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成为最理想、最实用的认知工具。课程整合中,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具体的任务,学生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对待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并且对这种工具的使用要像铅笔、橡皮那样顺手、自然。 要培养学生学会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讨论、解决问题和知识构建的认知工具,将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交流工具、个别辅导工具、情境探究和发现学习工具、信息加工与知识构建工具、协作工具、研发工具、情感激励工具等。
2、任务驱动式的教学过程
课程整合以各种各样的主题任务进行驱动教学,有意识的开展网络环境下课程相联系的横向综合的教学。这些任务可以是具体的任务,也可以是真实性的问题情景(学科任务包含其中),使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进行学习。通过一个或几个任务,把有关的知识和能力要求作为一个整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就完成了所需要掌握的学习目标的学习。
3、力培养和知识学习相结合教学目标
课程整合要求,学生学习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学会知识上,而是转到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包括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充满想象、不断创新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科学严谨、有计划的动手实践过程,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通过这种“任务驱动式”的不断训练,学生可以把这种解决问题的技能逐渐迁移到其他领域。
4、“主导——主体——主线”三位一体的探究式教学模式
在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被看作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学习的许多目标和任务都要学生主动、有目的地获取材料来实现。同时,在课程整合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咨询者,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优化,是教学活动中重要的一环,它自始至终是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线的。
5、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和谐统一
信息化、网络化技术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实践平台,利用它实现相同的目标,我们可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同时,课程整合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学目标固定后,可以整合不同的任务来实现,每位学生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工具来完成同一个任务。这种个别化教学策略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进行因人而异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但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要求人们具有协同工作的精神,在现代学习中,尤其是一些高级认知场合,要求多个学生能对同一问题发表不同的观点,学生可以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组成学习共同体,协作完成任务。
(二) 组建网络环境下课程整合的教学平台系统
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模式,也就是体现了网络和各学科的整合,“整合”,并不是油水分离、机械的拼合,而是水乳交融、有机的揉合。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让计算机和网络为教学服务,让计算机和网络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计算机和网络与《新课程改革》思想中的教师身份是一致的,那就是帮助、指导者和促进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1、用多媒体软件制作网络教学平台
使用动画工具FLASH和网络工具Dreamware制作课件,并加入Asp动态网页,能够在网络上运行,具有体积小、交互性强等特点。力争体现这样几个教育思想:那就是激趣、自主、实践,让课件成为教师教学的工具,学生学习的助手。课件如果用于课堂教学,既可以用来进行传统的多媒体演示,也可以让学生自主操作。
在整个课题研究过程中,制作了大量的网络教学平台,其中最大的收益者就是我们的学生。短短的三年内,网络课除了给学生带来更风趣、丰富的课之外,学生通过探索,还具备了初步的搜集、整理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动手操作、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并增强了团结协作、合作交流的意识和克服困难的坚强毅力。
2、构建环境基础:数字化资源库
校园网、资源库是我们课题研究的环境基础。课题组成员信息技术组教师主动放弃休息时间,重新设计、改版了校园网站,将原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如光盘读物、教学软件、录像带、VCD光盘等)进行数字化,在网络上建设一个基础的数字化资源库,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在线阅读,自主学习,老师也可以利用网上提供的资料进行电子备课,提升了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和它的价值。
3、完善网络硬件设备
课题环境建设涉及的硬件装备。现我校共有多媒体计算机120台,网络机房两个,100M光纤接入中国电信网等,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基本保障。考虑到“长期规划,滚动发展,循环更新”,并且目前学校正面临重建的重大规化,不搞盲目投资和追求时髦的短期行为,学校遵循实用、适用、管用的办事原则,将继续创设更好的硬件环境。
(三)构建网络环境下课程整合的“主导——主体——主线”探究式教学模式
我们将网络技术与小学各课程加以整合,构建了以培养学生数学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宗旨,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要评价方式,以建构主义“学与教”理论、“学习环境”理论和“认知工具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线的“三位一体”探究式教学模式。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三种基本模式:
1、基于网络技术的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索--网上协作--网上测试--课堂小结
2、基于网络环境下协作探究式教学模式
我们构建的以学习共同体为主要载体的网上协作探究式模式有竞争、辩论、协同、伙伴、角色扮演等五种模式;
⑴ 竞争式协作学习模式:两个或多个学习者针对同一学习内容或学习情景,进行竞争性学习,看谁能够首先达到教育目标。我们在实验教学中,通过网络先提出一个问题,并提供解决问题的相关信息,或由学生自由选择竞争者,或由教师指点竞争对手,然后由开始独立解决问题,同时也可以随时监看对手的问题解决情况。
⑵ 辩论式协作学习模式(适合于小学高年级开展):协作者之间围绕给定主题,首先确定自己的观点;在一定的时间内借助虚拟图书馆或互联网查询资料,以形成自己的观点;辅导教师(或中立组)对他们的观点进行甄别,选出正方与反方,然后双方围绕主题展开辩论;辩论的进行可以由双方各自论述自己的观点,然后针对对方的观点进行辩驳;最后由辅导教师(或中立组)对双方的观点进行裁决,观点论证充分的一方获胜。
⑶ 协同式协作学习模式:多个学习者共同完成某个学习任务,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者发挥各自的认知特点,相互争论、互相帮助、相互提示或是进行分工合作。
⑷ 伙伴式协作学习模式: 在网络环境中,学生有许多可供选择的学习伙伴,学生通过选择自已所学的内容,并通过网络查找正在学习同一内容的学习者,选择其中之一经双方同意结为学习伙伴,当其中一方遇到问题时,双方便相互讨论,从不同角度交换对同一问题的看法,相互帮助和提醒,直到问题解决。
⑸ 角色扮演式协作学习模式: 让不同的学生分别扮演学习者和指导导者的角色,学习者负责解答问题,而指导者帮助学习者解决疑难,在学习过程中,双方角色可以互换。
网上协作的主要途径有人机协作、生生协作、师生协作等三种途经。
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协作学习”时,必须注意处理与“自主学习”的关系,把学生的“自主学习”放在第一位,“协作学习”在“自主学习”基础之上进行。
3、基于网络环境下完全探究式教学模式
初步构建了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与数学科研能力为宗旨,以学生研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的,面向21世纪的以科学探究为主要方式的完全探究式学习教学模式:提供选题——确定课题——组成课题组——实施研究——撰写报告——交流研讨——成果鉴定。考虑到学生们的年龄层次还不适合提出太高、难度太大的要求,在这个模式下,旨在让学生体会这一新的学习过程,对结果关注的要轻一些。
(三) 基于网络环境下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
1、教学设计的教学设计原则:以问题为核心驱动学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习问题必须在真实的情景中展开;强调学习任务的复杂性;强调协作学习的重要性;强调非量化的整体评价,反对过分细化的标准参照评价;要求设计学习任务展开的学习环境;应设计多种自主学习策略。
2、教学设计的教学设计流程(例):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20课《人类的老师》是一篇有关仿生学的科普说明文。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没有生字词和难理解的句子,如果仅仅采用常规的教学模式教学,必将使学生索然无味,失去学习兴趣,无法感受大自然中的奥秘,更不能共享其自身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考虑到这一点,我校老师把这一课设计成了网络课:课前让学生查阅图书、搜索网络、请教家长等途径收集一些资料;课上根据自己的喜好上网借助准备好的电脑动画理解课文举的三个主要例子,接着老师要求他们用一两句简单的话来介绍,培养他们处理信息、提取信息的能力,把搜集到的资料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这些交流也是学生知识积累后的呈现;然后老师要求学生用电脑提供的材料制作一个图文并茂的页面,宣传生物是人类的“老师”,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提起了学生的兴趣:自己的劳动成果不仅能与同学分享,还能通过电脑小报的形式与更多的人交流,让学生交流、介绍自己的作品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课的最后,学生可以到BBS中畅谈本课的收获,涉及语文、信息技术的知识和能力,以及情感上的体验,可以说是学有所得。
3、教学设计的特点:
(1).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学生建意义的促进者,学生良好情操的培育者;
(2).学生是信息加工与情感体验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3).教学媒体既是辅助教师教的演示工具,又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
(4).教材不是唯一的教学内容,通过教师指导、自主学习与协作交流,学生可以从多种学习对象(包括本门课程的教师、同学以及社会上的有关专家)和多种教学资源(例如图书资料及网上资源)获取多方面的知识。
六、课题研究的自我评价
1、主要特色
⑴ 教学改革思路的创新:将网络技术与小学课程加以整合,重塑教学结构。
⑵ 教学环境的创新:由单一的“粉笔+黑板”封闭型环境转变为多样化的“多媒体网络”开放型环境。
⑶ 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由单一的教师评价方式转变为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的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
⑷ 以建构主义“学与教”理论、认知工具理论、学习环境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
2、不足之处
课题组虽然已经告一段落,在预期时间内也能较好地完成各项研究任务,组建的教学平台系统也已初具规模,但它还只是一个点,离全体学生这个层面还有一段差距,还需要普及。老师对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的整合有一定的研究,但还不深入,形式还比较单一,还需要继续深入研究,为更深层次的课题研究作好准备。

㈥ 2020下半年中小学教资结构化面试真题(五)

121.新手老师小张,上课紧张,如果你是小张,你怎么办?【教育教学类】


作为一名新老师,走上讲台,面对一双双对知识充满渴求的眼睛,产生紧张的情绪是非常正常的。如果我是小张,我会采取如下做法:


首先,我会对自己进行心理建设,自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走上教师岗位的,自己已经具备了一些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知识,给自己信心,让自己尽快适应教师的角色。


其次,我会在平时备课的时候,做到更加充分的备课,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课堂上更加从容的应对。我会从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这几个方面充分备课,预设班里可能会发生的情况,并想到一些解决办法,让自己有更加充分的准备,对课堂应对自如。


最后,我也会及时找到学校的老教师进行请教,看看他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并寻求一些经验,及时整理成自己的笔记。与此同时,我也会尽心尽力的关爱班里的学生,让学生喜欢我,信赖我,让自己的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总之,面对这样的情况,一方面我会通过更加充分的备课,提高自己的信心,另一方面,我也会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升提升自己,更好的融入到学生中去。尽快适应课堂!


122.如果学生反应对你的课程比较平淡,你该怎么办?【教育教学类】


学生反映我的课程比较平淡,我会有以下做法:


首先,我会反省自身,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我的课程比较平淡,是因为我备课不充分,还是说我个人语言不生动导致的学生对我的评价,如果是因为我的备课不充分,我一定会认真反省自己啊,在今后的教学中认真备课,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如果是因为我个人的语言不生动,表情不自然导致学生的反应,我会积极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进行请教与学习。不断的在课后反复进行练习,提高自己,让自身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其次,我也会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的充实自己,学习各种先进的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让学生喜欢我的课,乐于上我的课。


总之,遇到此类情况,我一定会认真反思,不断学习,提高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学校放心,家长满意,学生喜欢的好老师。


123.老师对学生十分严格,但是学生有反抗心理,老师也非常着急,你怎么办?【教育教学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面对老师对学生十分严格,但是学生有反抗心理,老师也非常着急的情况,我会有如下做法:


首先,我会找到学生,了解学生对于老师的态度,在这一基础上,引导学生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之后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成长路线及方法,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并且在整理之后找到老师进行沟通。


其次,我会找到这位老师,先对老师关爱学生、希望学生健康成长的想法表示理解与支持,之后请老师一同讨论这样的做法对学生有什么不妥之处,结合学生的想法一起商量是否还有更好的应对办法,并且寻找更先进的教育理念,帮助老师形成正确的学生教育观。


最后,教师应充分发挥民主管理,利用班干部等带动学生的整体发展,引导学生形成自我管理的模式,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总之,学生的成长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要求老师、家长、学生自己共同努力,形成更利于学生成长的环境。


124.如何看待抗疫精神?【综合分析类】


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阐述伟大抗疫精神是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抗疫精神值得所有的敬重。


抗疫精神让我看到了祖国的强大,国家的昌盛,人民的优秀,抗疫精神带来的积极影响具体如下:


首先,抗疫精神使得全国各部门不逃避,不推诿,上下连动,积极应对做出各种应对措施,让疫情得到有效的控制;


其次,抗疫精神感动了每一位中国国民,使得人们对抗击疫情有了信心,因此才会更加配合疫情的排查和治疗行动;


最后,抗疫精神成为了一众医护人员心中的信念,使得全国医护人员纷纷不顾牺牲,勇敢地前往疫情的最前线,为了战胜疫情全力奋斗,这才让战胜疫情指日可待。


总结,我相信疫情终究只是短暂的困难,虽然给我们带来了一定的麻烦,但是他让我们全国人民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度过这次难关。这种精神支持着我们,虽历经沧桑,饱经磨难,但也会让我们坚持下去,走向更美好的明天和未来。


125.疫情推迟中考,你怎么看?【综合分析类】


疫情防控是当前状态下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全国上下一盘棋的大事情。中考虽然重要,但是地方性的考试。中考的安排要从全国抗疫形势的大局出发。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安排, 统一部署。同时这也是关乎学生和当地群众生命安全的大事,要提高政治站位,以高度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统筹开展教育工作。


如果到中考时期,疫情形势没有达到能够正常中考的程度,我遵从政府统一安排,做好各项防疫措施,同时安排好教育教学工作,扎扎实实组织好好中考复习,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坚决打利抗疫攻坚战。


126.老师要团结协作,你怎么看?【综合分析类】


我认为这个说法是正确的。老师就是要团结协作,齐心协力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老师的工作具有劳动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老师需要自己完成自己的教育教学任务,同时要通力合作。对于学生的指导和对于一个整个班级的指导,不是一个老师就能完全做到的,需要老师齐心协力合作。


同时,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各学段各学科老师都要围绕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教育目的开展工作,保持工作的一致性和连贯性。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27.校长说教育学生要从小问题抓起,有老师并不认同此看法。对此你怎么看?【综合分析类】


教育学角度来说,人和动物之间的本质区别就是人是受过教育的,斯宾塞曾说过教育是为未来幸福生活做准备,作为我们从事教育者作为老师要从生活当中教育学生,从点滴教育学生,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所以我认同校长关于教育学生要从小问题抓起的这句话。


128.如果有学生打小报告,告诉你有学生背地里讲你坏话,你会怎么办?【综合分析类】


对于爱打小报告的同学,我会这样处理:学生之间应该相互团结,有问题可以相互提出打小报告的同学,如果是对于学生之间的矛盾并不知道如何处理的话,老师应该正确引导让学生懂得如何相互沟通,团结友爱作为一名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情探。具有良好的洞察力,能观察学生的道德水平的发展,是我们教师应该做的本职工作。


129.校长让老师研究小问题,老师不愿意研究说这是专家学者研究的问题,你怎么看?【综合分析类】


我支持校长的决定,不赞同其他老师的看法。


新课改教育理念要求教师要成为一名教育问题的研究者,而不能把教育研究的责任完全推给教育专家,一线教师应承担起教育行动研究的任务。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研究问题。把研究结果应用到实践中去。


教育科研活动是老师为提升自身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所必须和必要参加的一项活动,对日常教学和个人职业生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应当向老师明确教育研究对个人成长和教师队伍建设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同时设立奖励机制对老师的教育研究行为给予鼓励。将教育科研水平与教师评价、奖励、评优、评奖挂钩,促进教师参与教育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努力拿出教育科研成果。


130.班上有人谈恋爱怎么处理?【教育教学类】


我会私下里与恋爱学生进行一对一沟通,了解其是否真的处于恋爱状态,并评估恋爱对他们的学业的影响,同时会对他们进行教育工作,帮助其意识到现在学习是主要的,恋爱的时间与精力的占用上是会影响学学习的。


在做完个人工作的同时也会进行集体工作。召开以男女生正常异性交往为主题的班会,在班会上让同学们列举男女生正常交往的方式,同时请同学们阐述自己对早恋的看法。同时,老师分享自己对早恋问题的看法,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异性交往观。


130.学生经常逃课,你怎么办?【教育教学类】


学生逃课涉及到学生的学业问题和安全问题。我会与逃课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交流。请同学阐明自己逃课的原因。如果是由于在学校里感到压抑或受到校园霸凌,我会帮助他处理此类问题,让他更好的回归学校,融入同学。如果这位同学是对学校的教学感到没有兴趣,对学习感到无趣和没有意义,我会向他说明读书的意义以及对自己未来的影响。如果学生逃课是因为校外有什么诱感,我会将情况上报给学校并请求社会帮助来减少或者社绝此类对学生的诱惑。


不管是出于哪种原因,学生选课这种行为是不对的。学生出现逃课状况,我会将此事报告学校备案。并在第一时间将此事告知学生家长。 对于未成年人,希望其监护人明确井切实履行起监护责任,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动员其回校读书并完成学业。


131.写的建议方案,领导不仅没采纳。反而批评了你。对此怎么办?【教育教学类】


一个人的工作不可能一帆风顺,遇到问题不怕,关键是看我们怎么正确对待它。领导对我的批评是出于对我的关心和爱护。此时,我会保持冷静,以平和的心态处理好这件事。


之后,我会认真分析原因,是否方案本身存在问题,例如不具有可行性或者不切合实际;是否由于自己平时工作方式,方法不妥及其它问题,引起领导对自己的看法和误解。如果是方案的问题,我会进一步调查研究。虚心向领导同事请教。使方案更完善、符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争取得到采纳;如果是自身的问题,我会在适当时机、采取适当方式,主动向领导汇报思想、沟通情况。争取领导的批评教育、辅助指导,我不会影响自己的工作积极性,在今后一方面要继续努力工作,我另一方面要克服不足,完善自我,做一名合格的教师!


132、圣诞书学生送老师礼物,怎么看?【综合分析】


首先,我会向学生表达对他们的感谢,但同时我也会告知学生圣诞节这个有宗教含义的节日的意义。希望同学们可以更多的过中华传统节曰,对于圣诞节学生送给老师礼物应该有不同的行为动机。有些是出于对老师的感谢,表达对老师的喜爱。这时我会号召同学们以节俭的方式向老师表达感谢,而没必要送礼物。


有些学生送礼物是因为感觉老师忽视了他,想以这个礼物来提醒老师的注意。这时候我会对这位同学说,老师对所有的同学都是一视同仁的,老师会关心和爱护每一位同学,帮助每一位同学学习进步和健康成长。这是老师的使命与责任,不用送礼,老师照样会把这些工作做好。


也有些同学给老师送东西,可能是想在老师这里获取一些利益。比如把自己调到一个好的座位上或者获得一些评奖评优的机会。我会告诉此此类同学,老师对所有同学的教育都是一碗水端平的。我们要靠实力获得自己所匹配的东西。


圣诞节礼物虽小,但我依旧要坚持做到廉洁从教这一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不收学生的圣诞礼物。


133、一个教师是否应该具备善良工作认真等等这些品质?【综合分析类】


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应当具有善良和工作认真这些优秀的品质。


首先,教师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立德树人。我们老师是学生的榜样,在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期,学生具有模仿性和向师性的特点。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止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老师应当自己善良和工作认真,让学生养成善良和工作认真这样的一些好的品质与习惯。


其次,教师的工作具有时间上的连续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同时,老师的工作纷繁复杂,多种多样。如果一个老师不具有善良与奉献精神,可能没有办法全心全意的辅助学生成长,帮助学生发展。假如老师工作不认真,在处理这么多工作事务时,会出现马虎慌乱,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和学生的成长带来损失和伤害。


最后,教师的工作是一份利人利他的工作,希望老师具有敬业奉献的品质。教育是一个良心事业,只有老师具有善良这一类优秀的品质,才能帮助我们的学生更好的成长与发展。


134、你是班主任,有学生向你举报成绩好的同学自私,不愿意帮助差生,你怎么处理?【教育教学类】


优等生经常会有以下问题:自私,嫉妒,难以承受挫折。我会根据这名同学的举报,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向其他同学侧面了解情况来确定该优等生是否存在自私问题。若确实存在此类问题,我会与这名同学进行一对一谈话。


首先,肯定准备同学在学习上所取得的成绩,但同时也向这位同学明确乐于助人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品质。希望这本同学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可以帮助其他同学,让大家一起共同进步与成长。


其次,我还会做群体性工作。在班级里结成帮扶对子。一个好的同学匹配一名学习成绩暂时欠佳的同学。两名同学一个小组,最终要计算两名同学的考试成绩,同时还要看学习成绩落后的同学的进步名次。


最后,进行小组与小组之间的比拼,看哪一个小组最后的进步最大。并由此来评选出班级里的帮扶之星。在全班树立良好的榜样,形成乐于助人的良好风气,帮助全班所有同学共同进步。


135、一名大学生毕业想当老师,但是他只想做小学老师,因为觉得小学老师轻松没升学压力,对此你怎么看?【教育教学类】


欢迎这名大学生加入教师队伍,但是做工作,不能拈轻怕重。在任何一个岗位上都要竭尽全力的去付出,尽职尽责地去完成工作任务。小学由于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确实不存在繁重的学习和考试压力。但小学作为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做工作的地方非常多。特别是新老师刚进入一所小学,需要学习的地方也非常多。如果这名毕业生刚进入学校就是从事班主任工作,需要面对的是整个班级的建设和班级内每一位成员的发展。同时老师还要做好自身的学习工作。除日常教育教学以外,还负担有班级管理和塑造与培养学生良好学习生活习惯的责任。老师的工作没有严格的时间上和地点上的界限,具有时间上的连续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可能在白天的工作时间需要上课,晚上回家还要备课,改作业。周末还要进行各种学习和材料整理。偶尔还要对学生进行家访,与家庭和社会协同教育。


综上所述,这名大学毕业生认为小学教师轻松是一种误解。不要抱着贪图享受和轻松的心态到小学来做老师。在任何一个教育岗位上都要兢兢业业的完成自己的工作。


136、有人说教师只在三尺讲台上教授学生,有人说不止在三尺讲台,你怎么看?【综合分析类】


我认为三尺讲台是教师工作的基础。但同时,我们的工作范围和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三尺讲台,这是由于我们的工作性质与我们所教对象的年龄阶段特点所决定的。


我们从事的是教育工作,对学生的培养是德智体美全面的培养。三尺讲台有时候只能做到传业解惑。而有些教训内容需要我们自己躬身实践。同时需要我们带学生到班级外,走出课堂去参加实践。


新课改要求老师要做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以及社区型开放的教师。我们要走出教室乃至于学校,承担更多样式的教育教学任务,在更大的范围和更大的领域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我们所教授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具有模仿性和向师性。我们对学生的教育影响不仅局限于三尺讲台,而在于自己日常的一言一行。为了我们能出色的完成教育教学工作。我们还要进行扎扎实实的学习,我们要上好一节课,要花很长时间去备课磨课,这些都是讲台以外的功夫。讲台如同我们的舞台,为了在舞台上可以给学生们呈现最精彩的表演,我们把真正的功夫花在了讲台以外的地方。


137、教师考核标准?


【参考答案】教师的考核标准要讲究全面。要同时考察教师的知识素养与能力素养。


教师要具有精深的本专业知识、广博的各学科知识、教育学和心理学等相关教育科学知识和教学法等实践知识。同时就是还应该有学习能力、研究能力、语言能力、观察能力、教育能力、交往能力、组织能力、反思能力、作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


而这些能力都需要分类考核,分类指导。要让考核的主体和标准多元化,才能客观的对教师进行考核。


138、学区房热度,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学区房是在现行《义务教育法》框架下,为保障适龄儿童的就学权益就近入学政策所产生的社会现象。很多老破小居民楼,因其地段内有好的小学而身价倍增,其居住价值和舒适程度均难以与新楼房匹敌,但其牢牢掌控的优质教育资源,确实其成为竞相追逐的对象。这本质上是一种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的现象。我国现在提倡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资源要均衡发展。并且明令禁止分重点校和非重点校、重点班和非重点班。但是地域差距,城乡差距,学校与学校的差距却切实存在。家长为了保障自己的孩子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不惜倾尽所有置办一套学区房。这本质上还是由于教育资源发展不充分所导致的。也切好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现阶段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矛盾。我们国家目前还在下大力气发展教育,国家教育投入占GDP的比例逐年上升。随着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我们一定能逐渐迎来教育的均衡发展,共享教育资源。


139、老师互动对话太少,要怎么办?


【参考答案】教师工作具有成果的集体性。做好一个学生和一个班级,需要各科老师的通力协作。学生的发展是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各科老师要共同培养。老师与老师之间的互动太少,会导致教育的不一至与不连贯。我们要建立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与对话机制。多组织教师间的联谊活动,组建一些兴趣或课题小组,吸引不同学科不同学段的老师共同加入进来。同时建立信息互通机制,对于班级的作业任务、培养进度、课程进程之间进行信息互通。这样能更好的发挥各教室的教育合力,更有利于学生发展。


140.甲言语辱骂女同学乙看不上去揍了甲你怎么办


[参考答案]我会分别找甲同学和乙同学进行谈话。向甲同学明确其行为是极其错误的。要求甲同学向被其辱骂的女同学道歉。同时向乙同学帮助别人见义勇为的想法表示赞赏.但是对你同学的做法提出批评。向乙同学明确遇到此类问题,应当向老师求助,暴勖并不解决问题反而会引发更多的问题。同时若这种攻击行为导致甲受了伤,可能还负相应的责任。


141.学校说老师要做好研究工作,某者师认为中小学用不着研究工作,做好教学就行,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教师要做好研究工作,教师要成为一名教育问题的研究者。一线教师应承担起教育行动研究的任务。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研究问题。把研究结果应用到实践中去,这样更有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是老师为提升自身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所必须和必要参加的一项活动,对日常教学和个人职业生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应当向老师明确教育研究对个人成长和救师队伍建设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同时设立奖励机制对老师的教育研究行为给予鼓励。将教育科研水与教师评价奖励.评优,评奖挂钩,促进救师参与教育科学研究的积极性。


142.你带了另外一名资深者师的课后,该班学生反映自己不欢你的课,你会怎么动?


[参考答案]首先我会询问班干学生不喜欢我的原因。并找-些同学-对- 的了解一下情况。 同时希望学生能把我与这位资深者师的差距向我说明。明确这种不高致的事就是风格,上的不是政.还是由于我的教育教学工作出现了哪些失误?


我也会向证明自身老师虚心请教经验。向这名老师更多的了解这个班的同学的兴趣爱好和知识基础。不是在课下更多的进行专门训练,与经脸丰富的老师进行磨课。努力提升自己的课程质量,让自己的各种风格贴合学生实际需要。同时倾听学生更多的反馈,为-步的改进工作提供方向。我在自己做调整的同时,你会发觉班级里的积极分子,让他们带头形成-种良好的课堂气氛,让更多的同学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143.在-位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其他学生在捣乱,你应该怎幼?


[参考答案]首先,保证课堂纪律,让回答问题有序进行,是一名老师的责任,我遇到这种情况,及时制止,让大家回到正常听课的轨道上。但是也会考虑方式方法,不会挫败学生学西的积极性。欺,组织班会,给同学们重申课堂纪律,并且告诉大家,学会尊重其他同学,只要尊重他人,才能得到他人尊重。最后,多和其他老师沟通,了解课堂情况。保证学生在一个健康良好的环境中学习


144.家长跟家长说要换班主任。作为班主任你怎么办?


[参考答案]家长可能由于对我教育方式的不满而要求更换班主任,面对账对我权威性的质疑,我会这么做:首先,询向家长对我工作需里不满意,如果是对我的教育方式不理解,我会告诉家长我做事的初表,并正确得到家长的谅解。欺,和家长沟通更换班主任的坏处,例如老师和学生间缺少了解, 彼此难以透应的情况,并向家长保证在以后的救学中,-定严于律己给学生做好榜样,强化自己的专业知识,保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也希望家长配合学校老师的工作。


最后,在得到家长的谅解后,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和家长的沟通。及时处理学生的问题,并且多向有救学经验的老教师清救丰富自己救学经验。


145.两个老师争妙,把这种情绪带到工作中,对另-个老师说话口气不好,你怎么处理?


[参考案]第-.了解情况,安抚两人情绪,解决争端,让两位老师握手言和;第二,让教师们识到自己为人师表,自己的-举-动都会影响到学生,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尽量不要将个人情绪带入工作中;第三,组织交流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相互理解,相互体谅。


146.十项准则与教师职业道德关系。


[参考答案]第一,十项准则是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规范。教师要牢记使命,以职业道德规范的标准严格要求自身。第二.扎实开展准则的学贯彻,落实职业道德规范和师德师风建设。第三.以有力措施坚决查处师很违规行为。对违背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坚决查处.绝不姑息。


147.上课结束有老师说我们这节课讲完了,也有老师说我们这节课学完了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我认为学完了这种说法更符合新课改的理念。第一,我们这节课讲完了这种说法太过于注重教师的讲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第二,我们学完了这种说法真正强调了学生学西酌主动性第三,我们应该道循新课改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理念,在日常教学中多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让学生变成学西酌主人。


148.老师说教育专家说的爱的教育都是骗人的,要严厉对待学生,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不认同。一方面,作为教师, 要对学生仁慈,要有爱心耐心.责任心,这是对教师最基本的要求。这样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同时也有利于数学活动的开展.另-方面.作为教师也需要对学生严厉. 在数学上,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让学生养成严量的治学态度,.丝不苟.认真做作业的好西惯。总之,对待学生严慈相济。


149、一个学生恶作剧给一个老师背后贴了乌龟,被老师了一巴掌,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学生恶作剧给老师贴标签。让老师难堪,这种行为是不对的。


一方面,他是对老师的不尊重,不利于教师权威的确立,不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养成。另一方面,我们中华民族以尊师为重,学生这样的行为不利于自身品行的塑造,甚至将来走向社会充斥对教师事业的鄙视。


如果我作为一名老师,我会这么做:第一,我会找到该生,和其进行交流,询问做这件事的初衷,是因为对我有怨怼之言还是其他,进而消除彼此之间的误会。第二,召开班会,告诉全班同学教师工作的不易,不应该用侮辱性的言语直指老师,这样不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养成.


150、校长说教学任务是学生的成绩。愉快教学成绩退步了,怎么看?


【参考答案】不完全赞成校长的看法,首先,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成绩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并不是全部,我们不应该回到应试教育的误区其次,愉快教学有利于学生情感的培养,优化学生的学西感受,提高他们学西的兴趣,对学生成绩提高是有益处的,不能完全否定愉快学西对学生成绩提高带来的好处最后,老师应该深入研究愉快教学,将给学生带来好的听课感受和提高学生成绩结合在一起。


以上就是关于2020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结构化面试真题答案的相关分享,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更多关于教师资格考试技巧、备考指南等相关内容,欢迎考生及时关注本平台!

㈦ 小学校园如何传承经典文化呢

垫江太平小学:传承经典文化精髓 培植牡丹文化校园

垫江县太平小学地处国家AA级生态旅游园区“华夏牡丹源”景区,人杰地灵。学校凭借华夏牡丹之灵气、文化之精髓,孕育了“育牡丹骄子、唱牡丹赞歌、传牡丹文明、诵国学经典、建牡丹校园、施国色教育”的教育理念,谱写了一支支“牡丹文化进校园、进舞台、进教材、进课堂、进心灵,植根于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馨香馥郁、韵味绵长”的赞歌。这里洋溢着“牡丹学子诵经典、传文明、畅理想、谱新篇、展未来”,好一个国色教育气息浓郁的牡丹文化校园。

从2006年9月以来,学校秉承“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为孩子健康成长服务”的办学宗旨,努力打造“传承经典文化精髓,培育牡丹文化校园”的校园文化特色,通过显现的环境文化、深层的精神文化,人本的制度文化建设,大力推进牡丹文化校园建设工程,着力实施“文化育人、文化兴校、文化治校、文化强校”的发展战略,走出了一条有浓郁牡丹文化氛围的特色校园文化发展之路,初步形成了富有个性魅力和办学特色的校园文化。

一、培植优雅的校园环境,让牡丹气息散发诱人芳香

近年来,学校多方筹资加大投入,为师生创造良好的教育、学习环境。新建了教学楼、办公楼,构建了信息化数字校园,新建了各功能室,增添了各类教育教学设施,学校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

为了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处设施和一草一木都能与师生交流。学校十分注重物化、静态的校园文化的营造,使校园处处洋溢着浓厚的文化氛围,让整个校园成为学生德行文化教育的大课堂。

(1)楼名文化显个性

为使学校的办学思想深入师生心灵,学校把办学理念、校风、学风、校训等一一镌刻在校园。对各幢建筑物、各功能室等进行命名挂牌,赋予其文化内涵;如:“爱学楼”、“乐学楼”、“勤学楼”、“善学楼”、“劲松场”、“憩梦苑”等;使学生随时受到“爱国爱校,勤学勤劳”的校训教育,充分体现了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观赏性的特点和环境育人的教育理念。

(2)文化长廊显风流

为大力实施文化治校,进一步普及和挖掘牡丹文化,打造牡丹文化特色校园,学校为全校师生开辟了知识窗、科普常识、艺术天地、涂雅园、经典故事,童话迷宫、教学平台等200米的文化长廊,架起了一座展示师生风采的竞技舞台,彰显了牡丹学子意气风发的精神面貌和从容信念,他们在这里写下希望与祝福,绘出美好憧憬和未来,这里是一道靓丽的学生涂鸦风景线。

(3)墙壁文化尽风采

“校园无处不育人”这句话在太平小学得到诠释与升华。从“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大幅标语,到“牡丹星级班级评比”、“十佳牡丹少年”等榜示;从镌刻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伟人教诲的恢宏的爱学楼,到贴着“人比天高,脚比路长”的凡人小语的文化橱窗里;从曲径通幽的走廊,到绿草茵茵的过道;从人头攒动的劲松场,到清新雅致的办公楼,校园每一处墙壁上无不烙下牡丹文化的印迹。牡丹花影、牡丹诗文、牡丹画照、伟人风范、名人字画、名家名言、中外名著、古今建筑、民族音乐等大幅图片在校园内分类贴挂,既庄重典雅、落落大方,又错落有致、浑然天成。

二、开展校本教育活动,让经典文化弥漫校园

1、落实师生读书工程,建设书香型校园

近年来,学校把师生读书工程纳入教育源动力的重要工程来抓,以开展师生读书工程为切入点,以“重庆市国学教育试点校”建设工作为重点,努力创建书香型的牡丹文化校园。

(1)、教师们伴着经典,迅速成长

几年来,学校一直重视对教师坚持开展“四为主四结合”的读书活动,即:学习内容以学习教育专著和新课程理论为主,与博览群书相结合;学习形式以个人自学为主,与集体学习相结合;学习时间以业余为主,与撰写心得、学习笔记相结合;学习实践以理论指导、校本教研活动为主,与检查交流读书体会相结合。

特别是近两年,学校先后为教师汇编了《亲近教育名家名篇》《我与经典同行》两本校本教材。落实好每周一次的读书活动,以汇报、交流、检查相结合的评估形式,加强教师的业务学习。同时,学校每年举办一次“与教育名著对话、与教育名师对话、与课堂教学对话”为主题的教师读书交流活动。借助读书研讨,使教师在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名家引领中进一步得到成长。

近年来,我校教师在经典的影响下,迅速成长起来,涌现出许多教坛新秀。我校有市骨干校长一名,市级骨干教师一名,县级骨干教师十二名。教学标兵、能手也相继涌现。郑高、程鹏老师的优质课曾获市级一、二等奖。学校的各项创新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为教师们搭建了成长的平台。

(2)、学生们积淀经典,传承文化精髓

有道是:“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中国的历代圣人先哲们为我们留下了许多闪耀着智慧的篇章,她们是文化的积淀,她们是智慧的结晶,她们影响着我们的言、行,她们引领我们做儒雅的中国人。为此,如何引导学生博览群书,传承华夏文化之精髓,从显现的环境文化不断深化到国学经典文化,从而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的成长,潜能得以充分地发掘,是学校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我校的具体做法是:

①开发校本教材,实施经典文化教育。

学校成立校本教材编委会,本着传播地缘文化、传承传统文化的宗旨,根据本校各年段的不同特点,编写了一套国学校本教材《经典诵读》——低段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中段《古今诗词集萃》;高段《名言警句、歇后语》,同时还编撰了《牡丹之乡》校本教材,学生每人一本,分年级循环使用。学校把“经典诵读”纳入课程计划,每周一节,专人上课,并组织考核,将经典文化普及、传承、推广教育活动落到实处。为将学生的校本教材形成体系,编委会正在筹备再编写一套涉及面广、分不同年段、单元的《牡丹书院》。

②开展系列活动,感悟经典文化内涵。

每学年,学校都要举办一次大型读书节活动,以读书节系列活动为载体,引导师生与经典交朋友,深化师生读书工程,巩固读书成果。为此,每学年在全校学生中开展“十个一”活动,即:结合“中华魂”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一次读书征文、演讲比赛;各中队开展一次以“好书伴我成长”为主题的中队活动;结合“书写经典”活动,举行一次写字比赛;各班出一期主题为“我与经典同行”的黑板报;读完、读懂、读透一本好书;完成一本读书笔记;创作一篇诗文;通过读好书,写一篇读后感;举行一次手抄报展评;举行一次课本剧、朗诵等表演比赛。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读中感悟、悟中创新,读创结合,相得益彰。

2、挖掘牡丹文化精髓,加强学生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教育

①、以民族精神文化为核心,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通过黑板报、宣传栏、手抄报、校园广播、主题队会、唱歌比赛、国旗下讲话、征文竞赛、知识竞赛等方式或途径,加强学生国情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让“爱国爱校,勤学勤劳”的校训植根于每一个学生心中。

②、以道德文化教育为主线,突出道德教育的六大主题。即:一是爱国爱校,信守不渝的忠贞教育;二是孝敬父母、尊敬长上的伦理教育;三是“天下兴亡,我的责任”的积极责任教育;四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养成教育;五是说中国话,诵读中华经典名篇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六是勤学勤劳,为国家而求学问,为社会而学技能的刻苦学习、热爱劳动的利他、利群观念教育。

③、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强化学生公民意识和主人翁意识:一是成立“四小”队:即:“小卫士”护绿队、“小脚丫”义务导游队、“小黄帽”义交队、“小广播”宣讲队。二是组织开展好“三节”:即:艺术节、体育节、读书节等重大活动,以活动为载体,传承和弘扬学校的精神文化。三是组织开展大型节日的庆祝、纪念活动,如“三八节” “植树节” “劳动节” “端午节” “儿童节” “国庆节” “重阳节” “建队日” “母亲节”等,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体验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3、开展牡丹文化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为进一步挖掘牡丹文化,推动牡丹文化的创新,学校经常组织牡丹学子走出校园,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实践活动,在生活中体验牡丹文化,发展牡丹文化,服务家乡,服务社区。

(1)、开展以“牡丹”为载体的系列化社会实践活动

学校组织部分学生参加了历届牡丹园的开园庆典活动,为牡丹节助兴,培养了学生的爱自然、爱家乡意识。组织学生参加了“牡丹旅游资源的开发”的考察实践活动,“丹皮大规模生产可行性”的考察实践活动,“牡丹文化寻踪”的考察实践活动。牡丹节期间,还开展了牡丹源护洁护绿活动、义务小导游活动。

(2)、开辟百灵山牡丹源德育文化实践基地,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社会文化实践,让他们从小树立保护自然环境、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崇高精神境界。利用学校德育基地的教育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牡丹文化教育活动。一是在牡丹节期间,组织学生开展了“小脚丫”义务小导游活动,二是进行了景区护洁护绿活动,三是对德育基地附近居民进行了社情民情调查,如:“居民厨卫现状调查”、“丹皮生产调查”等等,四是组织学生到百灵山牡丹源进行了“红歌献祖国”户外演唱活动,五是利用牡丹源文化基地先后组织教师开展了体育节户外长跑活动和清民节登山活动。

(3)、与社区、工矿联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服务活动

近年来,我校组织学生参与社区保洁活动、重阳节敬老活动、公民道德宣传活动、社区节水宣传活动、“家乡知多少”的调查活动、对水资源利用情况调查活动、水泥制造过程的考察活动等,既丰富了学生的社会阅历,又促进了校园文化与社区文化交融,推动牡丹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三、落实科研课题的研究,拓展牡丹文化外延

1、以市级课题《农村小学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渠道的研究》(2008年12月已结题)为突破口,有针对性地开展班级特色文化活动,努力打造班级个性化文化。通过课题研究,张扬了学生个性,涌现出如“雷锋中队”“牡丹中队”、“环保中队”、“鲁迅中队”、“绿荫中队”、“海尔中队”、“航天中队”、“书缘中队”……个性化中队的建设有力地促进了牡丹文化向着纵、深的方向发展。教育部在“十一、五”重点课题“中小学特色学校发展战略研究”中,把我校的“牡丹文化教育”纳入其子课题的重点研究内容。而今,班级个性化文化的研究正逐步深入,向常态化、生活化、精细化方向掘进。

2、《基于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农村小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研究》《学生课外阅读方法指导的研究》《小学生作业的设计与批改》等一系列科研课题的实验研究,为拓宽牡丹文化的内涵,深化经典文化的传承、推广与普及,起着助推作用。

三、加强制度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的团队精神

校园文化是一种微观文化,校园文化管理更是一种特殊的教育管理方式。加强校园文化管理,就是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促进教学水平、管理水平、育人水平的协调发展。

1、建立良好的管理机制

为加强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管理,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在分管领导的牵头下,教科处、德育处、后勤处各负其责。并形成了“高标准严要求,精雕细刻不将就”的管理作风。学校建立了“学校——文化基地——社区”的三位一体的文化教育网络;确立了“学校领导——各处室——中队”的三级文化管理模式,大力开展牡丹文化校园建设工作。

2、完善科学的管理制度

“文化治校”的理念在学校管理中至关重要,这是一种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通过管理互动的行为文化。学校修订完善了各项工作管理制度,汇编了《垫江县太平小学工作规程》,制定了《垫江县太平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方案》,明确了各部门各类人员职责,修订了教职工绩效考核办法并装印成册,印发给了全体教职工。在管理文化中注入契约的概念,在学校集体中形成互相负责、互相认可、共同遵守的契约,并形成了“学校主人、岗位能人、学生亲人”的教师追求,在个体追求自身利益实现的过程中促进学校办学目标的实现。

3、形成和谐的师生团队精神。

通过制度文化的创新,“理解”“共荣”“协作”“进取”等价值取向成为全校师生的共识,形成了和谐的干群关系、党群关系、师生关系,创造了和谐的团队精神,培育了强烈的集体主义观念。

四、牡丹文化教育硕果累累

几年来,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的牡丹文化教育大发异彩,特色学校的创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国家、市、县教育科研刊物先后8次对学校的牡丹文化校园特色进行专题报道。学校先后获得二十多项国家、市、县级表彰或荣誉称号。诸如:全国青少年主题教育“我的祖国”读书活动先进集体;全国青少年科创大赛“大规模生产丹皮的可行性调查”三等奖、市一等奖;学校校歌《启航》获重庆市中小学首届校园歌曲创作大赛银奖、参加垫江县学生艺术节文艺演出连续三届获得一等奖……这一块块闪着耀眼光辉的奖牌肯定了牡丹文化特色学校的创建成果。

近年来,师生参加各级各类大赛、撰写论文(含发表)获奖达200余件。在办“人民满意学校”的评价活动中,学校的满意度为95%。

“牡丹花开,国色天香,美丽的校园,腾飞起稚嫩的翅膀,我们是雏鹰,在广阔的天空,老师引领我们自由飞翔……”聆听着太平小学动听的校歌《启航》,美丽的校园风光仿佛闪现在眼前,学校优良的人文环境和浓厚的文化氛围相得益彰,学生活泼的身影和老师饱满的热情交相辉映,一个朝气蓬勃、底蕴厚重的牡丹文化校园呼之欲出,学校将秉承“勤勤恳恳的敬业精神”“不甘落后的拼搏精神”,深入挖掘牡丹文化内涵,扎实开展牡丹文化教育,全面推进文化强校战略,为创建“重庆市校园文化建设示范校”和“牡丹文化教育”特色学校而努力奋斗
看看这个有没有帮助和借鉴意义?

㈧ 论述中小学课程教学设计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基本原则

1、行动研究法:教抄师将行袭动与研究结合起来,教师参与研究和实践,并根据研究中遇到的具体情况,边实践、边探索、边修改、边完善,使理论与实践,成果与应用有机统一起来。
2、文献研究法:多渠道收集、整理和运用现今国内外与课题相关的理论,以及本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寻求理论与实践创新。
3、经验总结法:通过总结,全面深入、系统地提高经验实质,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找到可以运用和借鉴的规律性的教育教学方法。
4、调查研究法:综合运用各种调查方法和手段,掌握实验研究的第一手材料,为课题提供充足的事实依据。
5、观察法:教师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在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下的外在表现进行考察,然后通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现状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㈨ 本科非师范,考了师大的研究生,以后聘教师时算师范的学生吗

研究生不分师范毕业生和非师范学校毕业生,报考应聘教师时每个学校会有各自的要求。

首先说研究生和本科不同,专业不分师范和非师范,但是看你的提问有师范名额必须是师范的,因为师范类大学能从事教师类的专业有英语和中文(文科),这是传统教师,面向初、高中。

如果你想做大学教师的工作,那范围很广,公共管理类的、教育类的、心理学类的等等都可以,但做大学教师得考博。

(9)小学教育环境研究扩展阅读:

1998年上半年教育部有关部门曾就教育部直属的师范院校做过统计,需求较大的专业主要有数学、汉语言文学、英语、日语、物理、计算机等专业;

需求相对差一些的专业主要有俄语、生物学、地理学、幼儿教育、教育管理、经济管理、经济地理与城乡规划、环境学等专业。当然,这种需求形势在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师范院校中还会有所不同。

很多师范类高校改为综合类高校了。因此习惯上将师范类高校中的数学、物理、化学、中文、外语、政治、体育等与中小学教育科目相关的称为师范类教育。同样,将中小学教育的科研基础性学科,如教育学、心理学等也称为师范类专业。

"师范"一词,成为培养教师的学校,尽管名称不同,级别有异,意义仍是指培养"堪为人师而模范之"的人才的,由此可见,"师范"一词的深义,古今无异。

正如胡锦涛主席指出的:“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尊重教师是重视教育的必然要求,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具体体现“。

㈩ 如何在多媒体环境下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研究

现代化教育中的多媒体教学已成为一种有效手段,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教学,能利用多种媒体信息刺激学生的感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下面就多媒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浅谈如下:一、运用多媒体,激发兴趣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因此教师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环节应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因为小学生年龄小,持久性差,直接兴趣强。如果教师善于用色彩鲜明的画面吸引学生、点燃学生的好奇之火,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大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例如:在教学“加法的初步认识”时,通过学生做游戏和小猫玩球两幅动画来体现,画面上有两个朋友,又跑来一个小朋友;有一只小猫,又跑来两只小猫,使学生知道把两个数合在一起用加法算,了解加法的意义;对于减法,通过动画显示气球飞起,小鸡飞走,还可利用将减去的部分慢慢移走,然后逐渐隐去消失等形象的展示,从而很好地说明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每剩下多少,用减法算。对于乘、除法也是一样,在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时,平均分的概念不好理解,如第一种分法:把8个梨平均分在2个盘里,每盘几个?可在屏幕上先分别出现8个梨和2个盘,点一下梨,梨就依次一个一个地飞到盘里,最后每个盘里有4个梨,生动而又形象的演示,使学生懂得把8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4的道理。在教学第二种分法时,则让梨两个两个地飞到每个盘里,使学生明白8个每2个分一份,可分成4份。在练习时,可出现一组图形,让学生判断是不是平均分,是平均分的怎样列出除法算式?从而加深学生对除法的认识。这样教学,不仅强化了学生的感性认识,而且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使学生要学、乐学,进而主动去学。二、运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虽然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课前的精心设计和准备,能极大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课堂上,教师能在短时间里直观、形象地演示知识的发生过程,揭示概念。几何图形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但空间观念是十分抽象的,对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和比较复杂的图形,为了使学生能很快地抓住问题的实质,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图形的设计,让图形的某些部分出现闪烁,或者用掩去和增加的方法,强化视觉效果,增加信号对学生头脑的刺激,这样做形象直观,既能讲清问题,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用运动的观点处理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时,一开始就显示学生熟悉的国旗和手帕图案,图形色彩鲜明,花纹美丽。当问及它们的形状时,学生说是长方形和正方形,随即隐去这两个图形的色彩和花纹,从而引入对图形的研究。同样在认识长方体时,先显示火柴盒的模拟图形,并与实物对照。认识立体图上每个面的形状,各条棱之间的位置关系,然后用不同色彩显示三条虚线,形成了一幅完整的直观图。再用分别着色的方法来显示长方体的左右面、上下面、前后面。这样通过分层演示,为空间观念的形成架起了一座从感知到表象再到抽象的桥梁。计算机软件生动形象直观,演示方法灵活多变,易于显示几何图形的特征。因此,它在帮助学生认识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中能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形成表象,启发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三、运用多媒体,突破重难点形象生动的图是获取知识的跳板。在小学教学中,大量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插图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插图是静止的插图借助多媒体,创设动态情境,以鲜明的色彩,活动的画面把活动过程全面展现出来,那么既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化抽象为具体,又可促进思维导向由模糊变清晰。学数学中的应用题有些是比较复杂难懂的,如来自生活中的相遇问题,具体到数学教学中,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是比较困难的。若这些运动情形制作成动画,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展示给学生,使这些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帮助学生建立丰富的动感表象,使学生对相遇问题当中的速度、路程和时间三个数量关系能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增强学生对这些概念的理解。为了突破难点,使学生较好的理解,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运用多媒体动态的例题教学,为学生创设视听情境,产生一种化静为动的效果。如:屏幕上出现了小强和王红分别在两地(指示灯在两地连闪两下,强调两地),接着显示两人同时从两地对面走来(强调同时相向而行),最后显示两人同时从两地对面走来(强调同时相向而行),最后通过一分钟一分钟或一小时一小时行程的演示,一直走到两人碰到一起(强调相遇)。多媒体的动态演示,图像准确科学、简洁明了、真实可信,使学生正确、科学地理解了“两人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相遇”等术语的含义,帮助学生正确地掌握了路程与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让学生顺利完成由自我形成到自我完善的认知过程。四运用多媒体,巩固新知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以及良好的学风的养成,必须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才能实现。所以,练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发挥计算机容量大,信息的检索、提供、显示及信息类型的转换方便迅速,信息传播放率高的功能优势,巧妙设计练习,激发学生“乐学乐做”的情感非常重要。因此,在教学中,应广泛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提供的练习素材,的练习和表现自己能力与成就的机会。同时,也为教师提供及时获得学生准确、真实的学习成效和学习态度及反馈信息的方法和途径。如在教学《角的认识》时,学生最容易犯“角的大小与构成角的两边长短有关”的概念性错误。为了克服学生这一错误的认识,我们运用多媒体自制一个课件,解决了这个问题。在讲完《角的认识》新课后,反馈练习时,依次出示一组练习(1)根据屏幕上提供的各种图形(图中有的是角,有的是两条没有相交的射线,摆放的形式多种多样)判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2)接着出示一组两个大小相等而边的长短不相等的角和两个边的长短相等而大小不等的角的画面,要求学生判断每对角的大小。结果有些学生得到边长的角大这一错误的判断。这说明学生没有真正抓住事物的本质;(3)为了直观验证他们判断的错误,屏幕上出现了一个以黑色为背景的高亮度的角。此时教师提醒学生注意两条边长短变化时这个角的大小有什么变化。学生通过观察屏幕演示自己得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的结论。这种非常直观的演示,为学生积极思维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是其它手段所无法比拟的。学生根据观察,抓住了解决问题的关键,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巩固新知的目的。总之,利用多媒体辅助进行教学是教育改革实践中的一种新探索,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学生的数学知识、能力和思维等智力因素也得到发展。实践证明,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燃起了学生学习兴趣的火花,使那些平时不爱学习的学生,也喜欢上了数学。这样把教学和电脑紧密地结合起来,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现代化。

阅读全文

与小学教育环境研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学读书计划表格模板 浏览:342
小学语文四年级感叹句 浏览:243
天通苑中山实验小学 浏览:596
小学三年级语文补习班内容 浏览:921
吉安师范附属小学作文 浏览:396
小学教师备课网站 浏览:1
私立美男学院 浏览:383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凉州岛 浏览:915
小学1年级手gong大全 浏览:459
小学生手抄报的图片大全图片大全 浏览:68
小学健康知识讲座 浏览:120
小学毕业季适合发老师的句子 浏览:451
汕尾凤山中心小学校长 浏览:606
小学生毕业汇演舞蹈 浏览:702
小学生抗击疫情的表演 浏览:107
私立华联大学本科 浏览:61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想谢谢你400 浏览:855
中小学生睡眠问题 浏览:174
小学生公共生活守规则教案 浏览:313
淮河私立学校 浏览: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