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提高小学低段口算能力的校本研修计划
口算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的部分,它不但是计算的基础,而且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内容。新课程标准提出:“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口算能力的培养也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本学期,我在自己所教的班级进行了“提高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有效策略研究”的小课题的研究,经过几个月的实验,学生的口算能力均有了不同层次的提高,主要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教研:
一、加强理论学习
结合研究课题研修方案,认真学习《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解读》《有效教学的师德修炼》和教育教学杂志等理论书籍,不断用新知识充实自己,并及时做好读书笔记,同时,还在课余时间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资料的查找与收集,以求通过多种途径汲取营养,为课题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二、小课题实验扎实有效
1、联系生活,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口算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口算的兴趣尤为重要。我在口算之前给学生讲了小明卖货总算错帐赔本的故事,使学生感受到口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了学生要认真学习口算意识。课堂上我力求让口算的形式多样,让学生始终保持做好的欲望。我经常采取卡片抢答、对口令、口算大比拼等形式来进行口算活动,激发学生口算的兴趣。
2、讲清算理,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
讲清算理是提高学生口算速度的前提,也是提高口算素质的保证。例如,在教学退位减法口算时,我采用了课件及小棒辅助学生明确算理退位减的算理。这样很快使学生掌握了算法,接着鼓励学生学生采用多种口算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在理解了算理的情况下,可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很快算出得数,口算速度较之前有很大的提高。
3、课前三分钟坚持练,提高了口算速度。
课余时间制作口算卡片,每节课充分利用口算卡抽出3-5分钟进行开火车练习。或者让学生在早读课或课前读一读、算一算。或者,在每节课开始前两分钟进行卡片赛,老师记时间,同桌互考,看一分钟能做几题,这样提升了学生的口算兴趣。
4、充分利用教具,提升了学生的口算兴趣。
在教学时,根据一年级学生特点采用直观形象,灵活多样的学具来进行教学。如摆图片、教学挂图、小棒、磁板等,利用有效的操作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口算兴趣,提高了口算教学质量。坚持天天练,时时练,循序渐进,由少到多,做后集体订正,同时教给学生好的口算方法,通过反复练习,使学生不断提高口算的速度和准确率。
5、养成良好习惯,提高口算的正确率。
口算中出现的错误,大多是孩子粗心大意等不良习惯造成的,因此,良好的习惯是提高计算能力的保证。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训练学生养成“看清题目、计算仔细、书写整洁、自觉检查”的良好习惯。检查作业时要求做到算完一步及时“回头看”,检查是否正确,及时纠正错误,保证计算的正确。
6、竞赛激励,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针对低段学生年龄特点,不定期定期开展一些竞赛活动,采用分组竞赛及自我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对口算的学习兴趣。如:让学生抢答口算题卡等,使学生乐此不疲,以此激发学生进行口算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的口算能力达到了一定的提高。
三、积极参加校本教研
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积极与同年级教师进行集体备课、上课、反思、听课、评课等活动,交流教法、研修经验、取长补短,找准学生的思维起点,激活学生的认知经验,从而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水平。
四、坚坚持和家长齐抓共管
我们班38个学生,如果每天一个一个地去测量每个学生的口算速度,需要很多时间,也不现实,但是不坚持口算训练,实验就会前功尽弃,所以我发动家长的力量,请家长每天让孩子练习口算20题,并给孩子计时,比较一下每天需要用的时间,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出孩子对哪一种类型的口算还较弱,就可针对这个类型加强训练,做到有的放矢。
总之,口算教学最大的功劳应归公于坚持,口算能力的提高亦如此。经过一学期的坚持练习,我班学生的口算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口算训练是一项长期而持久的工作,在下一步的研修中我还应该积极与研修组老师共同探讨口算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做到长期的、有计划的进行训练,力争使学生的口算能力得到了逐步提高。
㈡ 一年级口算训练计划怎样制定
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在计算中出现的问题令人担忧,学生的计算能力不高,准确率低。纵观历年的升学考试(小学升初中、中考、高考),学生在计算方面失分十分严重。很多家长,甚至一些老师都把学生出现的错误归为“粗心”。只要下次考试的时候认真点、细心点,这种错误就可以避免。但在实际情况中,这些学生下次考试照样会出现类似的错误。这时又有家长和一些老师站出来说这些学生就是粗心惯了,一下子改不了。我不这么认为。为什么成绩好的学生这方面出错的少?我认为是这些学生的计算能力差,特别是口算能力差。例如:25+48= 口算能力强的学生看一眼就知道等于73,而口算能力差的学生缺要笔算。笔算一方面让费时间,另一方面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负担越重出错的概率就越大。
建国后,历次的教学大纲都强调口算的重要性,指出口算是笔算的基础。例如:1956年小学算术教学大纲中指出: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他可以发展儿童的思维、机智、注意力和记忆力。它是笔算的基础。因此,发展儿童口算的技巧具有重要的意义。1963年小学算术教学大纲中指出:笔算和口算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计算的时候笔算和口算往往结合着运用。1978年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指出:在四则计算中,笔算是重点,口算是笔算的基础。要使学生先学好20以内口算加减法表内乘法和相应的除法,要求准确、熟练。2000年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应重视口算,提倡算法多样化;……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法口算,每分钟8-10题三位数的加减法,每分钟2-3题。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显得非常重要和必要。
什么样的计算叫口算呢?口算和笔算有什么区别?口算就是不借助计算工具,不用书面表达方式计算过程,依靠记忆,直接通过思维算出结果的一种计算方法。一般来说,口算和笔算有三方面的区别。(1)形式上的不同。 用笔在纸上列出竖式,并写出计算过程进行计算,这叫笔算。不借助任何工具,直接说出或写出计算结果,这叫口算。(2)运算方向不同。笔算是由低位到高位,而口算一般是从高位算到低位。(3)思考方法不同 。笔算是严格按照计算法则进行。而口算则可依据数据的性质和特点,应用不同的思考方法进行。可见,口算能使算法多样化,促使学生的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和理解力。
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扎实的知识和技能作为基础是没有办法学好数学的。空中楼阁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只是一种幻景。一年级学生的口算是最基本的,口算在一年级上册教材中占的比重很大。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育因从娃娃抓起。再说一个人的能力和他的思维习惯有很大关联,一年级正是学科教育的起点,所以我认为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必须从一年级开始。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口算能力呢?
我在教学中做了以下试验。
一、数形结合,理解算理。
一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差,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我从数一数开始就十分重视直观教学。课堂上我让学生借助摆小棒、看图片、数手指、看实物等建立数感。在学1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过程中,我在黑板上用吸铁石摆,学生在下面摆小棒或铅笔等,小组玩扑克牌游戏对口令等,学生在看、做、听、想等活动中理解和掌握了10以内的组成和分解,为10以内的加减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为了能让学生理解“凑十法”,我引导学生动手摆小棒,这样学生在大脑中建立了形,再结合数,从而达到了数形结合。学生在做加减法的时候,可以闭上眼睛在大脑里面想摆小棒从而计算出结果。
形式多样,强化训练
根据儿童心理学,学生学习知识是螺旋式上升的。学生理解和掌握算理是不够的,还需要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进行训练。但是单一的口算题枯燥无味,学生练了一段时间之后必能会厌倦。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开展了各种活动。例如:开火车、找朋友、夺红旗、闯关、送信等。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不知不觉的提高了口算能力。
二、错误归纳,对比练习
学生容易把3看成8,把6看成9,把加法做成减法,把减法做成加法。书写错误,书写不端正,写完了连自己都不认识。针对这种情况我采取以下策略。布置学生书写0、1、2、3、4、5、6、7、8、9 和运算符号+、-。要求学生书写端正,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学生的书写能力速度明显提高了。不但写的端正,而且写的快。对同一种类型的题目,我不满足一种解题方法,而是引导学生尝试多种算法。同时比较各种算法的优缺点。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口算能力,同时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制定表格,口算量化
学生口算能力的高低应该有一个标准,有了一个标准,学生的奋斗就有了目标,教师也能做到心中有数。学生的口算能力达到了标准,就把剩下的时间用到其它的方面,学生没有达标,就应该加强训练。这样就不至于盲目的进行提高口算能力。
过一段时间,我班上学生的口算能力明显提高了。同时还应该根据自己学校的情况,自己班上的特点调整方案。
㈢ 如何提高一年级数学学生的口算能力的研究小课题计划
口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年级是打好口算基础的重要时期,它将直接影响着学生今后的计算能力。而一年级的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心理发展还不成熟,因此,在计算练习中出现错误是常有的事。作为家长必须帮助他们找出错误,分析错误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指导,提高教学效果,用科学的方法提高一年级小学生的口算能力。
一、分析学生口算错误的原因
孩子在口算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总结如下:
1、心理方面的原因
小学生感知事件是比较笼统的,不够具体,往往只注意到一些独立的事物,不能觉察出事物之间的联系及特征,因而缺乏对事物间的整体认识。有时在进行口算练习时,有些学生还没看清数或运算符号,就将答案脱口而出了。比如将算式中的“0看成6”,“45看成54”,“+”看成“-”等。另外,学生在计算一些算式接龙等这样外形过繁的题型时,学生就会产生排斥心理,表现为极不耐烦,不认真审题,不细心计算,从而导致口算错误。
2、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一年级学生太小,不能认识正确口算的重要性。本身对口算缺乏兴趣,加上机械重复的训练更是嫌麻烦,便不加思索的信口乱说。再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没有完全养成,写作业时边做边玩,不能集中思想的口算;书写时不规范、字写得很马虎,算后又不安心检查计算,都是计算错误的原因。
二、提高学生口算能力的方法
大纲指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口算是一种不借助计算工具,主要靠思维、记忆,直接算出得数的计算方式,所以,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打好口算的基础。为了预防学生口算出错,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让学生正确迅速的进行口算,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几种方法:
1、口算方法归纳总结法
在小学一年级,特别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加减法口算重点,也是难点。只要将20以内的口算掌握得非常熟练,那么更难一些的口算就没有多大的问题了。在教学20以内进位加法时主要用的教学方法是用“凑十法”,也就是“看大数,分小数,凑满十,加剩数”的方法。如学习“9+几”
的加法后,家长和学生一起把9加几的加法题有序地排列出来:9+2=11,9+3=12,9+4=13,9+5=14,9+6=15,9+7=16,9+8=17,9+9=18。(1)、归纳算法,“凑十法”。(2)、引导学生找出“9加几”题的规律:第一个加数都是9,第二个加数越来越大,和也就越来越大;和个位上的数比第二个加数少1。接着又问学生:“少的1哪去里了?”生:“和9凑成了10。”这样的融会贯通起到了两个作用:a、更深刻的理解了“凑十法”;b、使学生形成了对知识的迁移。通过对9加几的方法的归纳与总结,学生在学习8、7、6加几时,很容易的就想到了“凑十法”,并且在归纳8加几的方法时,自然就归纳出和个位上的数比第二个加数小2了……
2、练习形式多样法
由于口算题不同于解决问题,它没有生动的情节,比较的枯燥单一,因而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重复机械的训练,会使学生产生乏味感,容易疲劳和厌倦,激发不起训练的兴趣,所以在口算练习时,只有形式多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在平时,家长注意采用多种方法来进行口算练习,例如看口算卡片以开火车的形式直接说出得数、对口令、夺红旗等数学游戏,还有如自算(自己在书中找口算题,规定时间内看自己能算对几道)、互算(同学之间互相出题,互相通过对比,来提高口算能力)、口算竞赛、抢答案等竞赛的形式,以增强练习的趣味性,不断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此外,除了在课堂上的练习之外,还可以建议孩子们在生活中运用,比如:孩子跟父母外出购物时,帮助家长口算用的钱数等,让父母把10以内的加减全部做成卡片,每天练习,这样就不会感到口算枯燥了。
3、口算练习要做到持之以恒
口算要做到正确熟练,必须坚持做到天天练。我的做法就是每天利用课前三至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听算20道口算题。相信只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练习,日积月累总会有进步的。
4、养成良好习惯,保持口算的正确性。
口算中出现的错误,我们大多都认为是孩子粗心大意等不良习惯造成的。因此,良好的习惯是提高计算能力的保证。然而这些好习惯不是天生就有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而是要通过长期以往有目的地训练,才能培养出这些好习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对学生进行教育,教育他们养成“看清题目、计算仔细、书写整洁、自觉检查”的良好习惯,努力消灭计算错误,提高口算正确率。
总之,要提高一年级学生口算的正确率,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只有坚持不懈的过程,在口算练习中逐步形成数学思想和方法、掌握算法、理解算理、形成技巧、养成良好习惯,才能达到提高口算能力的目的。
㈣ 怎样提高小学一年级数学的口算能力
联系生活进行口算练习, 比如吃饭时的人数,碗筷数,买早点花的钱数等,因为都是孩子非常熟悉的生活问题,孩子会感兴趣,也乐意去口算,除了课堂上老师引导着练习,还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
㈤ 如何提高一年级学生口算能力
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又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 成部分。口算不仅关系到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 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一年级作为起始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高低将直 接影响以后各年级计算能力的提高,怎样提高一年级学生的口算能力呢?下面我简单谈一下我的看法:
一、加强直观操作,帮助学生建立表象一年级学生的思维活动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是一个从直接感知实物过渡到表象的思维过程。因此,从认识 10 以内的数开始,我就十分注重直观教学:课前准备好学生平时喜爱的实物、图片,让 学生数一数教室里的物品, 数一数每小组的人数, 帮助学生强化数感。 然后进行分一分,合一合的训练,如:1-10 的分成让学生每节课上课之前都要练习,帮助学生建立表象。从而使学生在掌握10 以内各数的同时,为口算10 以内数的组成与分解打好扎实的基础。再通过分一分、合一合的直观操作活动建立表象,掌握 10 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熟练地口算10以内加减法,为学习 20 以内的加减法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二、增加练习,形成技能技巧。口算能力的提高也不是一蹴而就,需要一定数量的口算练习,需要一个过程,因此每天都利用 2-3 分钟的口算时间进行口算练习,让学生在练习当中不断体会口算技巧,让口算过程逐渐简化,推理过程 逐渐简缩,逐渐形成一些口算的技能技巧,从而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 口算速度。
三、注重算理教学,加快口算速度 在口算教学中,让学生有效地掌握口算的基本方法的主要途径是 教学生理解算理,因此在教学时,我十分重视算理教学。如在教学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时,出示 16-7,不要急于把现成的“破十减”灌 输给学生,而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审视问题。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 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有的学生会摆一摆学具,找出答案“我是这样 想的,先算 10-7=3,再算 3+6=9。;”“我是这样想的,先算 16- 6=10,再算 10-1=9。 ”有的学生用扳手指数数,“我是这样想的, 把 16 记在脑子里,伸出 7 个手指头,从 16 开始,一边屈指一边数, 15、14……结果是 9。 ”有的用“做减想加”来计算,“因为 9+7=16,所以 16-7=9” ;通过说理训练,方法活了,口算速度也加快了。
四、注重算法多样化,实现学生对算法的自主优化。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在教学 20 以内退位减法时,有些学生喜欢用“破十减” 、有些喜欢用“做减想加” 。这时,在体会算法的基础上,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实现学生对算法的“自主优化”,教师切不可“一刀切” ,不然会适得其反。例如:我班有一个学生,他每次在口算退位减法时, 总喜欢扳手指,我想改掉他这个“毛病” ,于是利用休息时间个别对他进行“破十减”指导,结果越发糟糕,不但算得更慢而且错误率更高,还不如扳手指速度快。由此可见,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同时要引导学生在 众多的算法中选择最适合于自己的方法, 这样才能更好地促使学生的 发展。
五、细水常流,稳步提高 先抓好基础,1—10 之内的加减法掌握的基础上,再进行进位加 法和退位减法的练习。练习一个阶段后,要筛选难度比较大或经常出错的题目,如 17-9,15-8,14-6 等,做成卡片,反复练习,细水常流,稳步提高口算的能力。
六、对症下药,逐个过关在口算训练中, 教师要根据小朋友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多使用激励性评价,特别对哪些口算比较慢或计算有困难的小朋友,首先要 弄清他们的问题所在,是算理不清,还是反应迟钝,然后针对问题想 办法,还需要对他们有耐心,给予更多的关心和鼓励,教育周围的同学尊重他们,看到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表扬,使他们产生成功感,从而树立信心,不断进步。
七、争取家长,共同配合,一节课只有40分钟的时间,光凭老师埋头苦干还不行,要努力争取家长的配合,充分利用他们的力量来共同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在开学初我明确地向家长们提出:这学期的重点之一是让每一个学生在口算方面都能过关,因此,希望家长在家能坚持每天挤一定时间陪孩子练一练口算、听算。家长的力量,对老师而言是宝贵的资源,只要我们善于开发,就能被我们所用。
八、互相协作,共同提高 我们班有些孩子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带着,他们根本没有能力 、和精力辅导学生;还有部分小朋友的接受能力差,讲了忘,算了错,怎么办?老师又没有那么多时间一个个的抓。所以在训练中,我不断发现好苗子,于是便让这些小朋友当小老师,也就是每个组选一个小组长,让他们在课余时间帮助这些学生慢慢提高,慢慢地缩小了差别。
总之要提高小朋友的口算能力,非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需要我们的不断努力。只要对你的学生有信心,一定能成功的。
㈥ 小学一年级学生如何才能口算得又快又准
多做点题目吧。再一个就是让他记住最基本的算数。到时候心算的时候会容易蛮多。
㈦ 如何培养低年段学生的口算能力教学计划
口算就是心算,需要背熟算术表,多做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