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该怎么和他们沟通
小学是人生正式开始接受教育的第一站,小学生从学龄前儿童的性格开始走向成熟的世界观,他们所接受的教育对他们未来的意识形态形成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沟通是教育的第一步,迈出这一步才能为全面素质教育的开展铺平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沟通了解
我是一个教育工作者,工作对象是学生;作为一个老师,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如果作为一个“头”来说“手下”就是孩子,所以说,如何去了解他们,如何与他们沟通,如何去教育他们,是我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是无法回避的。那么,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该如何与学生进行沟通呢?平时我一直在思考,和同事们不断地讨论,互换经验,通过与学生进行沟通,加深了对他们的了解,更方便因势利导,因人施教。在日积月累的工作中,思路也逐步清晰:通过与孩子沟通,然后对孩子了解,再对孩子实施教育。第一环,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就是沟通。
作为一个成年人,思维方式也已经成人化,如何去了解他们?听说现在的孩子早熟,可究竟熟到怎样的程度?一段时间摸索下来,孩子开始渐渐爱上了我,我也更爱孩子了。原来沟通的的最大障碍是距离,而距离是人为,拉近距离也可以人为。
一、克服距离
老师给学生的感觉总是高高在上,要问为什么,首先,你的身高就比孩子高,孩子对你的目光天生就是仰视的,这些东西我们没办法改变,但也说明,从学生进学校的一刻起,他们和老师之间莫名的就存在着这样一种“不平等”,自然也就产生了客观的距离感。
其次,社会和学校给予我们教师管理学生的权利,便让小小的三尺讲台像国王的王座一样让人油然而起一种崇敬。人说崇敬是要的,在我看来,崇敬的另一面,就是拉远了与别人的距离。对国王而言,他不希望众人知道他平凡的一面,所以用所有可利用的“道具”来遮盖,隐藏,修饰,夸张,这种“道具”从古至今,从埃及的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到中国的长城,紫禁城,欧洲的城堡,甚至是仆人、将士的多少,凡此种种都无不在提醒,升华着这种崇高的敬畏感,也因此国王能喝令天下。我们教师也希望学生能听自己的话,因此算不上喝令,命令还是有的;算不上“畏”,“敬”总还是要的。正是基于这些微妙的联系,老师与学生的距离便也以它的工作性质存在着。
试想我们又要孩子出于崇敬多多的听话,又要他们完全而充分的信任我们,这是多么的矛盾,好比今天领导要你去聊聊,带给你的究竟是忐忑多还是轻松多?自然不言而喻。
再说还有年龄的差距。我们多数老师是从苦日子过来的,所以思想言语中总有些历史的“沉淀”和“沧桑”,我们关心的是家庭、事业、自己的孩子;再看看现在的学生,一出生就没碰见过“大事”,生活就是吃饭、睡觉、上课、玩乐这么简单,加上他们又赶上信息变化极速的时代,他们关心的是明星、自己的兴趣,学习成绩。同样为人,但是头脑里装的却是多么不同的东西!这其中的距离是毋需细说的。所以如果这时候上帝告诉你距离就在这里,那么要跨过的,就已有这三座阶梯了。也正因为克服这三座阶梯的艰难性,使得长久以来师生的关系难有大突破。然而素质教育来了,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门。例如在上体育实践课时,我就会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和他们做游戏、跳短绳……,让学生感觉到我们是没有距离的。
二、沟通渠道
“素质教育”就是以人为本,同样的教师要想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也当以这个为行为指导。
1、创造一切互动机会:
孩子爱说话,这其实是逐步认识、了解世界的表现和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有些孩子在上课时特别喜欢插嘴,虽然他们说的话很有可能会跑题,例如对孩子在上体育与健康课时,提出“如何预防感冒”,正说到遇到感冒的症状时,结果一个孩子马上说起来“哎,我上回就在……”虽然一方面我气恼学生还没学会上课有问题举手,但也让我知道他确实正在很专注地听我的课,还在积极思考问题。所以我没有制止他,而是请他再按照课堂常规重新来一遍,耐心地听他讲完,最后补充“请已想到什么,或将要想到什么的同学下课再来和我讨论。”下课后,许多小孩子还围在我身边兴致很高地说一些他们的见闻。对我来说这才算完美地达到了我的教学目标。由此孩子才觉得真正参与到了课堂中,也于不知不觉间拉近了距离。象这样,给孩子一个主动与我沟通的机会比我找机会去与孩子沟通要效果好得多。
2、和孩子聊聊家常话
孩子愿意亲近贴近和关心他们生活的人。有事没事碰见孩子就可以问问他最近怎么样,妈妈身体好吗?最近在看什么动画片?有什么奇闻趣事?等等,学生会一下觉得,原来老师也和我一样,也爱看动画片!便自然而然地放下了戒心,还会滔滔不绝地和你聊他的兴趣。作为教师,不要吝啬赞美的语言,它会给学生带来极大鼓舞。“你真棒”、“你很了不起”、“你真伟大”、“你提的问题十分有价值!”、“你的想法很有创意,老师也没想到。”……这些语言虽然简单,但却能鼓舞学生斗志,增强学生自信,激发学生潜能。
以上的方法中看得出,闲话家常其实还是围绕着教育与表扬的原则的。在聊家常的过程中,拉近我与学生的距离,学生回头一想依旧回味无穷。使学生在一种平和、温馨的氛围中受教育的熏陶,人渐渐地也变得善良而包容,达到一举两得的目的。
3、适时给孩子一个拥抱
不知道何时学会了与孩子拥抱,才发觉原来它超过了一切语言!还是在与孩子单独面对面接触的时候,我第一次把孩子拉到了身边,并且一只手还抱着孩子的小肩膀。孩子先前也很害羞,但从他们的目光和笑容里我知道他们喜欢,而且是非常。在那时,就算是再调皮、再笨的孩子也一下显得那么乖巧。安静地依偎在你身边,老师的教诲便也显得分外入耳。不要担心孩子的那种躲避,现在的家庭连父母都忙的很少想到去抱一抱孩子,当然他们会觉得“奇怪”,但其实那只是受宠若惊的表现。就像我们班,先前有个女孩子几乎每次看见我都要来抱一下,有次她妈妈看见了,觉得这是对老师不尊重,便要她改,直到有一天我主动地去抱她,她才说出真话:“我早就想抱抱你了!”我才意识到孩子的小小内心中是多么缺乏这样实际的一种“爱”!不夸张地说,有时我还让孩子吻我,他们总是那样小心谨慎,随后“嗤……”的一笑,一溜烟地跑了,但留在我脑中的永远便是那洋溢着纯洁而真实的一幕,连我一辈子都难以忘怀,更不用说是学生了!其实,不用说这些,就是平时你能去摸一下他的小脑袋,很专一地对他(她)微笑,也会有很好的效果。
所以现在我批评孩子都喜欢在私下里,做交谈式的聊天。此时孩子往往会很懂道理,即使说的稍微成人化一点,他们也总能心领神会,而我更愿意把她理解为一种默契。
四、注意的问题
在上面所谈的三点中,其实第一点是基础,只有创设一种机会,才更有可能于这种机会中运用到后两点,后两点却是关键所在,三者相辅相成。这其中恐怕最累的就算老师了吧,毕竟沟通需要时间,聊天需要时间,甚至是关心也需要时间。做老师的已要面对教学这一重头任务,时间已被“剥夺”的所剩无几,哪还有这闲工夫?大概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吧,所以纵然千百年来有人认识到这一点,可始终无甚大改变。而只要你是真心爱孩子的,又怎会当他们是负担?就像父母永远不会觉得自己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是过多的一样道理。所以不妨做一番尝试当孩子向你露出会心一笑时那时的幸福也无可比拟吧!
Ⅱ 外国教育协会认为不应该了解学生家庭经济情况,作为一个小学老师你如何认为
世界上除了中国以外,还有200多个国家,所以不能笼统的说外国要准确的说出是哪一个国家的教育学会认为不应该了解学生家庭经济的情况。据我所知,北欧的芬兰挪威是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国家非常的富裕,大部分学生的家庭情况都非常好。学校给学生提供的教育机会也基本是均等的,非常优厚的,免费的教育条件,可能在这样的国家,教师是不需要去了解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的。
Ⅲ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及应用,主要讲什么知道的拜托帮我好好回答下,奖励100分
教育教学基础知识问答选录
1.简述素质教育的内涵与特点。
素质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相对立的,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教育。素质教育是充分开发受教育者潜能的教育,是以社会文化塑造社会合格成员的教育,是促进受教育者个性化的教育。
素质教育的特点是:①面向全体学生;②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③让学生主动发展。
2.素质教育对广大教师的自我完善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为适应素质教育的实施,广大教师除要具有合格教师必备的基本条件外,还必须具备以下素质:①全面育人的思想素质;②复合的专业知识和智慧;③参与发展和研究的意识能力;
3.简述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从教育领域来讲,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教育能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教育具有道德教化、能力培养、文化传承及创新等多种功能,是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其次,教育能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
学生既具有社会性,又具有个体性,既担任了相应的社会角色和社会义务,又有发展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权利。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能在帮助学生适应社会和张扬个性的同时,实现其社会化和个性化的统一,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
再次,教育本身需要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教育自身也是具有生长性的,也需要改革和创新,只有不断推陈出新,才能保持教育事业的生命力和活力,保持发展和前进的势头。
4.请说出科学发展观核心的实质内涵。
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
5.现阶段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是什么?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6.“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基本涵义是什么?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二是教育本身要现代化,即教育思想、教育制度、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要进行改革、更新、充实和发展。
教育要面向世界,有三层涵义,一是了解和学习世界各国的先进科学技术和教育经验;二是培养学生具备面向世界所需的素质;三是使我国的教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自立手世界教育之林。
教育面向未来,涵义有三:一是教育应与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发展的未来趋势相适应;二是教育应考试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三是探讨教育本身的变革趋势。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既相互联系,又各有侧重。“教育面向现代化”是基础、核心、出发点。
7.教师应具备哪些心理素质?
一个合格的教师必须具备教师职业活动的各种心理素质,以自己优秀的心理素质去塑造新一代的心灵,出色地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
首先教师要有教师的职业意识素质,面对自身从事教育实践的认识、情感、意志、态度等心理活动有所觉知。这主要指教师要具备明确的教育指导思想、创新意识和奉献意识。
其次教师要有教师的职业情感素质。教师崇高的职业情感是推动积极工作的强大力量,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前提条件。教师的职业情感,主要包括热爱教育事业和热爱学生两个方面。
第三,教师要有优良的职业能力素质。能力是顺利完成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教育活动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多方面的能力;这样才能完成教育教学的各项任务。教师的职业能力应包括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分配注意的能力、丰富的想象力、优秀的思维力、较强的语言能力和相当强的组织能力。
最后,教师必须具有职业兴趣素质。要做好一项工作,离不开对这项工作的兴趣,如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全身心投入,以苦为乐,创造性地完成任务。要做好教师工作就应该有对探索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兴趣,对研究教育教学方法的兴趣,以及对自己所任学科的兴趣。
8.怎样理解教育机智?
教育机智是教师的心理品质之一。它是指对学生行为表现的敏感性及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快速作出反应,及时采取恰当措施的能力。教师的教育机智表现在四个方面:
(1)因势利导。根据学生的要求和愿望,运用循循善诱的方式进行思维教育;同时,把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引向正确的道路。
(2)随机应变。根据当时的情况,灵活果断地处理意外事情,及时调节和消除矛盾行为。
(3)对症下药。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教育。
(4)掌握分寸。教育学生时实事求是,说话合度,要求恰当,方式方法适宜。
教育机智是在学习教育理论,总结教育经验,努力参加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取得和发展的。它所依赖的主要心理品质是高度的责任感,对学生的爱护、尊重和公正的态度、冷静沉着的性格和对学生的深刻了解等。
9.简述一个合格教师应该具备的学科教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优化教学能力应在哪些方面努力)。
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能把握知识的形成过程和运用效能,培养学生的知识延伸能力。
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符合教学目标要求,切合相应的社会、生活及学生实际,容量适中,重点难点能恰当解决。
教育理论基础的掌握:面向学生全体,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流畅。术语准确:详略得当,结构合理。
职业素质:仪表举止得体,扣住中心主题,思辨灵活:应对自如,驾驭能力强。普通话(英语语音,语调)标准;钢笔字及粉笔字工整清楚。
10.启发式和注入式是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体系,试对两者作简要说明。
各种教学方法总起来说,以它们指导思想的不同,可归并为两大类:启发式和注入式。这是两种根本对立的方法。
启发式是指教师把学;生作为教学中的学习话动的主体,重视并善于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使之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增强学习的意志,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教师的启发、诱导、提示、点拨,使学生积极地动脑、动口;动手、能举一反三,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索创造精神。
注入式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考虑学生认识过程的客观规律及他们的理解能力和认识水平,视学生为“容器”,把现在的知识理论灌输给学生。使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机械地呆读死记,“食而不化”。
“启发式”和“注入式”的区别不在于课堂教学中教师讲授多少,提问与否,师生各占用时间的长短,而在于教师在教学中是否把学生放在了主体的地位,是否使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思考。前者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后者则不利于学生的发展,甚至起到了阻碍学生发展的作用。教学必须废除注入式,采用启发式,才能收到切实的效果。
11.根据新课程理念,你认为现代中学课堂教学应具备哪些基本特征?
(1)基础性(基础教育的特点;面向全体,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2)民主性(师爱生、生敬师,教学相长;师生人格平等;重视情感、意志、动机等非智力因素;融洽、和谐,人格健全发展)
(3)活动性(学生自主的、能动的活动,主体活动地位;学生有多种活动的时空,能充分体验、交流、表现)
(4)层次性(针对学生认知、心理、社会化程度等差异性,制订目标、过程、评价和发展的层次性)
(5)开放性(打破时空限制,课堂与社会、生活等结合;打破内容限制,体现学科与STSE相结合得思想;多项交流、多元化的教学体系)
(6)艺术性、实效性(优化组合各种教学资源,各种关系和谐、共振、动态的过程美;最少的时间,最佳的效果)。
12.一堂好课应符合哪些基本要求?
一般来说,一堂好课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1)教学目的明确;
(2)教学内容正确;
(3)教学方法恰当;
(4)课堂组织得当;
(5)师生积极性高;
(6)教学效果显著。
13.为更好地体现课程改革的理念,我们的课堂教学设计应坚持哪些原则?
既要克服教师为中心,又要避免学生为中心;
既要重视知识学习,又要注意能力培养;
既要重视教法,又要重视学法;
既要发挥教师主体作用,又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既要教书,又要育人。
【克服教师、教室、教材为中心的倾向,力求具有生活化、综合化、信息化特点。】
14.简要说明:为更好地体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我们的课堂教学设计应在哪些方面作出努力。(4分)
⑴体现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要求的知识和能力要求,突出素质教育和方法论教育因素;
⑵优化教学过程和方法,注意能够正确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理解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情境设计,并做到容量适中,恰当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⑶确定教学基本思路,包括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作用的教学情境设计和学习方法指导,教学重点难点及其突破方法,当堂巩固性练习及课后作业要求,体现教学全过程的板书设计等。
(对于本题能够基本准确地表述三个方面观点的要求即可给6分)
15.根据新课程改革和新课程标准所体现的新理念,你怎样看待学科教材在教学实践中的作用?
教材不是圣旨,而是教学的线索;
教材不是废纸,而是教学的工具;
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为教学服务。
16.有人认为,开发课程资源是课程专家的事情,与一般学校和基层的教师学生没有关系。谈谈你的见解。
根据融合、开放、发展的课程观,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文本资源、音像资源、实物资源、人力资源等;所有学校和广大师生都应该是课程建设的参与者。为了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人文教育功能,优化教学资源组合,有效地实施课程目标,应鼓励各地各学校的广大教师和学生,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积极创造和利用课程资源。
17.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遵循哪些原则?
目的性原则——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选择课程资源。
综合性原则——尽量组合不同类型的资源,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实效性原则——根据资源的不同特点,配合教学内容,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效能,避免盲目性和形式主义。
渐进性原则----教学资源的选择利用,教学活动的组织,应该随着学生的成长,心理的逐渐成熟和知识、阅历、经验的不断增长,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实践性原则——有利于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18.提高学科教学质量,仅仅靠研究教材就能够保证吗?请简要分析。
不够。要在钻研理论知识的同时,了解社会生活和学生认知实际,根据现代教学理念,在生活中备课,在学生中备课。
【或者:备教材,备社会,备学生;或者:贴近社会,贴近社会,贴近学生。】
19.新课标下的学科考试同样要有新的理念。请你就改进考试方式方法提出建议。
建议根据灵活多样、多次机会、双向选择的原则,实现考试形式的多样化:
可以采取封闭式、开放式、多次考试等方法;
可以通过辩论、课题研究、情境测验、实践操作等方式。
具体的评价与测试形式,主要有口试、笔试和操作实践三种形式。目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主要采用笔试形式,将来逐步过渡到三种形式兼顾。
口试,是学生用口语回答教师提问的考试形式,有抽题口试、演讲比赛、对抗性辩论等。
笔试,是学生以文字回答教师所拟试题的考试形式,相对固定的题型有填空、辨别、选择、简答、辨析、分析与说明、论述等。
操作实践,是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试形式,包括专题社会调查并撰写调查报告,自由选题分析社会及现实问题并撰写小论文等,要注意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
有条件的还可组织行为测试。包括个人自评、打分,班级交流、互评,教师与班主任商议评定成绩等开放性的评价方式。
要严格控制测试次数,保证测试质量。
20.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我国现阶段必须不断推进教育创新,教育要为各方面的创新工作提供知识和人才基础。请你就创新教育对于中小学教育所提出的基本要求谈谈你的理解。
为适应实施创新教育的要求,中小学教育应当努力做到:
⑴更新教育观念,明确培养目标,即应该把培养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学生作为教育的最高目标;
⑵教师注意组织启发式教学,即致力于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究,并以创新精神去理解和运用知识;
⑶确立学生与老师共同作为教学主体的意识,强调学生要自主学习,课堂上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之中发现和理解知识;
⑷改革教育评价制度,坚持能力立意为导向和多向性及过程性的新的评价体系。
21.如何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人手,达到提高中小学素质教育质量的目的?
(1)实施有效教学。所谓有效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使学生掌握的有效知识量与教学时间的比值达到最大化。教师要做到①提高理性认识;②精心设计教学;③把握教学时机;④避免时间浪费。
(2)实施情感教学。所谓情感教学,主要是指教师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通过激发、调动和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促进教学活动积极化的过程。情感教学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也影响着教学目标能否有效地实现。教师应该注意:①以良好情感激发学生;②保持良好的授课心境;③营造和谐的心理氛围。
(3)实施优化教学。所谓优化教学,主要是指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和具体的教学任务,选择和实施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力争以较少的时间去获取较大的教学成果。这就要求:①优化教学目标;②优化教学内容;③优化教学结构;④优化教学方法。
22.素质教育对教学方法改革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1)突出“启发式”。要求教学方法必须彻底贯彻“启发式”精神,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学生的主规能动性,使他人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注重研究学法。不仅强调教与学活动的辩证统一,而且要从学生是学习主体这一原理出发,重视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并把它作为创立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方法完整体系的前提条件。
(3)强调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学习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基本任务,是提高学业成绩的根本途径之一,也是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重要对策之一。
(4)促使学生知情意和谐发展。教学方法改革必须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知情意因素,促进学生知情意的和谐发展。
(5)力求实现最优化。①体现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和艺术性;②体现教学方法的整体性和制约性;③体现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综合性;④体现教学方法的发展性和创造性。
23.新课程标准强调要注意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相结合。请说说你对此的理解。
要恰当运用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学科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努力把基本观点、原理融入生活题材之中;
结合应用性常识,围绕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组织教学,全面落实课程目标;
同时还要注意内容目标中有关过程性目标与结果性目标的陈述,在教学中准确把握内容标准的要求。
24.根据新课程改革理念,如何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采用灵活的教学策略?
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必须重视在教学活动中灵活运用教学策略;
把教师主导的“目标—策略—评价”的过程与学生经历的“活动—体验—表现”的过程结合起来;
引导学生在范例分析中展示观点,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在探究活动中提炼观点;
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认同、确信正确价值标准的能力。
25.根据新课程改革关于强化实践环节,丰富教学内容的要求,说说你的建议。
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服务、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
教学内容可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学生关注的、有意义的题材;
时事政策教育、党团活动、班级活动等也要与课堂教学建立互补关系;
力求使课程的实施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形成网络式的教学系统,以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社会参与的能力。
26.什么是研究性学习?其本质是什么?
(1)所谓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方式。
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模拟科学家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如通过专题讨论、课题研究、方案设计、模拟体验、实验操作、社会调查等各种形式,探究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现象和问题。
(2)研究性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者对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学习运用,它改变原有的单纯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在开展有效的接受学习的同时,形成一种对知识进行主动探求,并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主动积极的学习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7.为适应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我国普通高中自2000年秋学期起开设了“研究性学习”课程。请指出:在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以及政治学科的课堂教学中,政治教师可以如何发挥指导作用?
政治教师可以从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角度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进行研究性学习。
政治教师运用哲学、政治、经济等专业知识,帮助学生确定社会科学类的研究性学习的选题,指导资料收集工作,指导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指导学生如何形成结论。
在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习到的知识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8..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思想政治(思想品德)教师,我们应具备怎样的知识素养?
系统的政治理论素养;
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
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必备的教育教学科学知识。
29.有人说,西方发达国家没有德育课程,德育课程只是中国特色。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不对。因为,任何国家都需要通过德育,培养能够承担责任、符合本国主流价值导向和个人生活需要的合格公民,都需要注重提高和优化公民的现代化素养。
30.新课程改革强调,对于学生的学习评价,应客观地记录学生学习状况和思想品德的成长发展过程,关注学生的发展差异,及发展中的不同需求和特点,以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请指出《思想品德》课程倡导的评价方法。
观察-观察法主要是指教师在自然状态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能力和行为,并记录下来,作为对学生进行引导和评价的依据。
描述性评语-教师在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用描述性的语言将学生在思想品德某一方面的表现,如态度、能力和行为等写成评语,评语应采用激励性的语言。
项目评价-按照不同项目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由学生自主设计活动计划,可以围绕真实的社会生活问题进行活动。要求学生收集、组织、解释或表达信息,如提交调查报告或小论文等。师生可以就小组成就进行分析,将小组评价与个人评价相结合。
谈话-教师通过与学生各种形式的对话,获得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状况的信息,据此对学生进行引导和评价。
成长记录-建立学生的成长足迹袋。记录学生在本课程学习中的各种表现,主要是进步和成就。以学生的自我记录为主,教师、同学、家长共同参与,学生以评价对象和评价者的双重身份参与评价过程。
考试-考试方式应灵活多样,如辩论、情景测验等,纸笔测验只是考试的一种方式,避免用终结性的、单一的知识性考试来对学生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及思想品德状况做出评价。
31.简述《思想品德》课程教案应有的主体内容。
教案内容的主体部分,应当体现新课程理念,以学生应当关心又能够理解的社会生活和学生成长之中的实际问题为载体,安排师生共同参与的形式多样的双边活动。
32.在思想政治(思想品德)课程之中如何努力实施新课程理念。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共同作为教学主体,努力实现师生互动和共同发展,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性差异,满足不同学生学习的需要,分层要求,分类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倡在学科教学之中组织实施研究性教学,以广阔的生活实际为背景,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33.简述《思想品德》课程倡导的基本教育理念。
首先是课程以学生生活为基础的理念:初中生是儿童向成年人过渡阶段,要引导他们,但不能用成人的摸子去硬套他们;特点之二,他们处于青春期,是人最难自控的时期;特点之三,他们处于公共生活逐步扩展时期,要抓住时机,引导他们如何进入公共生活,使品德教育的内容内化为学生的基本素质。
其次是课程以帮助学生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为目标的理念,这是课程的核心理念。这里要特别注意是“帮助”而不是“代替”,不是命令。要体现人文关心;要注意“学习”这一词,是学习做而不是就是。这种表述接近其它学科的目标表述。
第三个理念是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要尊重学生,让学生自主思考和实践,我们强调引导与学生自主思考的结合起来的基本原则,不能放弃引导,同时要尽量让他们感到是自己得出的结论。
34.根据教育部曾经对高中学生组织的一次抽样问卷调查结果,有86%的学生不喜欢自己老师的教课方式;有69%的学生关注自身的基本知识及创新能力;62%的学生从没有学过选修课;85%的学生认为分数不能反映自己的发展状况。
问:以上这组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作为政治教师,你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准备怎么办?
(1)以上数据表明,片面追求升学率,阻碍学生个性发展,已经成为现行高中课程的痼疾,必须改革现行高中课程,教师的教学观念、专业知识必须实现根本性转变。
(2)政治教师应当秉承素质教育理念,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结合学生实际,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坚持启发式教学,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35.简述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是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其教育思想主要有:①认为教育对社会对人都是极为重要的,教育就是要培养人才以改造社会政治。②在教育对象上主张“有教无类”。③孔子道德系统的核心和最高道德标志是“仁”,它成为古代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④孔子在教育实践中重视“学而知之”,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创造出了以培养自觉性为中心的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其要点是:A、注意个性差异;B、启发诱导;C、学习与思考相结合;D、要求学以致用。
36.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陶行知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长期从事平民普及教育运动,提出生活教育的思想。“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主要的教学理论。其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学。”就是说,教学不应当只是让学生去死读死记现成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和分析判断的能力,学会自己去获得经验和知识的自学能力。
(2)“教的法子要根据于学的法子。”教的快、慢、多、少,都要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兴趣,这样学生就会“乐学”而“自动”、“自得”。
(3)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教学做合一”,即把传统教育以书本为教学的中心,转移到以实际生活为中心,以做为中心,核心是要求学生“手脑并用”,得到实践经验,获得“真知”,获得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的能力;创造能力。
(4)提出要以实际生活问题为中心编写教材,要编出“教学做合一的教科书”,取代那种没有实际生活,象没有“维他命”的教科书。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对于我们全面理解教学任务和教师的责任,即教师不但要教,而且要教会学生学,是很有启发的。
37.简述布鲁钠倡导的“发现学习”的教学方法。
布鲁纳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他倡导的让学生“发现学习”的教学方法通常称为“发现法”。布鲁纳强调指出:教学不能讲解式的,不应当使学生处于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态,而应当让“学生亲自把事物整理就绪,使自己成为发现者。”他认为:“发现不仅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确切地说,它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教师应当从各个方面帮助学生运用“发现学习”的方法。
“发现法”动用的步骤一般是:(1,)提出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建立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考和探讨,并且明确发现目标和中心;(2)树立假设、提出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指示学生思考的方向,并且揭示各种可能的答案;(3)协助学生收集和组织可用于下断语的有关资料,尽可能提供发现的依据;(4)组织学生仔细审查有关资料,进行逻辑筛选,对照分析,抽象概托,从中引出结论;(5)引导学生运用分析思维从理论和实践土证明自己所得结论的正确性,并加以必要的补充、完善或修改,最终使问题得到解决。
对于布鲁纳所倡导的“发现学习”或“发现法”,也有人持异议。最主要的人是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同科学家的发明发现过程在性质上显然有区别。另外,由于“发现学习”法对师资水平、教学设备、教学组织等许多方面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很多国家对此目前限于宣传提供的多,真正在课堂教学中付诸实施的少。
Ⅳ 该从哪几个维度去了解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感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论上来说这三维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Ⅳ 家长怎么教育小学生
1. 多多了解孩子:在忙于生计的同时,家长一定要抽出时间来多了解孩子,与孩子、孩子的老师多多沟通,尽量对孩子在幼儿园和家庭中的表现有一个全面把握。多一分了解,就少一分误解。这样一旦孩子真有不听话的时候,也能比较明白应该如何去引导孩子。
2. .吸收教育知识:社会在变化,孩子的成长环境也在变化,那么教养方式自然也要不断进步。身为家长,就要责无旁贷地主动吸收教育新知。在传统的亲子教育方式中,多半是父母用权威来教育孩子,而打骂处罚更是权威教育的重要方法。
3. .耐心倾听孩子:如果是气急攻心的家长,在面对不听管教的孩子时,通常最直接的反应就是破口大骂。当家长的心思已经放在了解孩子的想法,并想办法帮孩子解决问题时,也许就会发现孩子的行为其实是情有可原的,并且也已经释放掉了很多负面的情绪。
4. 真正放下身段:有些家长总喜欢在孩子面前保持威严,习惯用以上对下的态度来对待孩子。对此特别建议,希望家长真正放下身段,从内心尊重孩子,不要再用命令的口气跟孩子说话,将孩子当做成人一样给予尊重。不要总是对孩子说“不”,而是要给孩子选择题,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5. 跟孩子讲道理:除了平时的告诫之外,家长也要在实际的情境中教导孩子一定的道理。让孩子有同理心,让他从其他人的角度去体会一下,真正明白自己的行为会如何影响他人。至于解说道理的方式,则可依孩子的年龄来选择讲解的深度,特别小的孩子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进行。
6. 让孩子去体验:如果孩子老是听不进大人的话,那么在保证安全和没有恶劣后果的前提下,家长也可以让孩子自己会“自食恶果”的滋味。通过自身的切实体验,孩子将能深刻领悟到家长的教导有多么正确和重要。
7. 同孩子做协商:不要总是要求孩子按照大人的心意去生活,那么不只是孩子痛苦,就连大人也很痛苦。孩子也是人,当然有他自己想做的事,因此,同孩子做协商,各退一步也许是很好的方法。等家长把事情处理完,再带孩子去公园尽情地跳。
8. 盛怒时不管教孩子:在极度愤怒的状况下,家长肯定无法以理性的方式来管教孩子。所以,当家长无论如何也平静不下来的时候,建议家长暂时离开现场,或是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去做别的事,如打电话给朋友聊天、听音乐等。等自己平静下来以后,再和孩子好好谈谈。
9. 修正对孩子的期望:有时家长真的太过于求好心切了,常常拿自己都做不到的标准(或许是家长自以为能够做到,但实际上从来没有做到过!来要求孩子。要知道,孩子年龄还小,有好动、固执、健忘等表现都很正常。
10. 真诚对待孩子:有些家长在与孩子做沟通的时候,总是喜欢用指责或命令式的语气,这常常让孩子难以接受。亲子之间的沟通应该是真诚而没有距离的,家长可以很诚实地将自己的担心或情绪解释给孩子听,让孩子了解他的行为会让你难过,或是会让你担心、惧怕。
Ⅵ 小学生德育教育都有哪些内容啊
1、热爱祖国的教育
教育学生知道自己是中国人,尊敬国旗、国徽,认识祖国版图,会唱国歌;初步了解家乡的物产、名胜古迹、著名人物,祖国的壮丽山河、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以及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和民族自尊心、自豪感。
2、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
教育学生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建立了新中国,现在正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使学生懂得幸福生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的。
3、热爱人民的教育
教育学生知道我国劳动人民在旧社会受剥削、受压迫,新社会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各族人民共同建设我们的国家。
4、热爱集体的教育
教育学生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要热爱集体、关心集体,培养集体意识和为集体服务的能力;服从集体决定、遵守纪律、努力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珍惜集体荣誉,为集体争光;在集体中团结、谦让、互助、合作,关心他人,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学习做集体的小主人。
5、热爱劳动、艰苦奋斗的教育
教育学生懂得劳动光荣,懒惰可耻,祖国建设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幸福生活靠劳动创造;要热爱劳动,参加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掌握一些简单的劳动技能,培养劳动习惯,爱护公物,勤俭节约,珍惜劳动成果;学习老一辈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初步培养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
6、努力学习、热爱科学的教育
教育学生知道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初步懂得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离不开文化科学知识,从小把自己的学习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想联系起来,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7、教育学生关心、爱护、尊重他人,对人热情有礼貌,说话文明,会用礼貌用语,不打架,不骂人;初步掌握在家庭、学校、社会上待人接物的日常生活礼节;遵守学校纪律和公共秩序;讲究个人卫生,保持环境整洁;爱护公用设施、文物古迹,爱护花草、树木,保护有益动物。
8、民主与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
教育学生懂得在集体中要平等待人,有事和大家商量,少数服从多数,个人服从集体;在少先队组织里学习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行使少先队员的权力,学习过民主生活。
9、良好的意志、品格教育
教育学生要诚实、正直、谦虚、宽厚、有同情心、活泼、开朗、勇敢、坚强、有毅力、不怕困难、不任性、惜时守信、认真负责、自尊自爱、积极进取。
10、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引导学生学习怎样正确看待周围常见的事物;初步学习全面地发展地看待问题的方法。
Ⅶ 对小学教育的了解
小学抄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培养孩子浓厚的学习兴趣。
好习惯养成好性格,好性格决定好命运。好的学习习惯是后续学习过程的基石,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后续学习过程的动力。孩子一般在小学五年级之前就能够初步形成好的学习习惯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是孩子将来初中、高中、大学学习的根本。
根据孩子在小学三、四年级时的学习习惯和态度,可以预测出其高中时的学习状态,所以在小学阶段家长需要操心的不是孩子的成绩,而是他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兴趣的培养。
来看看这个网友的烦恼。孩子上五年级,因为孩子有抽动症,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以尊重和给予自由空间为主,估计没有把握好度,越放越松。现在沟通引导无效,孩子越来越任性,家长有些焦虑和着急。
在我的孩子上小学的时候,我在培养孩子学习兴趣方面做得比较好,但是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方面没有引导好孩子,所以孩子的学习习惯不好。
Ⅷ 了解个别学生报告表怎么填啊(小学生) 急求!!!!
根据你了解的实际情况填呀。
如果没有了解到,给你两个样板:
一、XXX同学上课发言紧张就结巴,所以上课不敢发言,不愿发言。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具体教育方案:
第一阶段,要求他每天坚持读一段乃至一篇已经能够熟读的文章,努力不重复,语速慢慢加快;同时,每周学会唱一首歌,敢于大胆地唱。
第二阶段,上课多发言,发言前将要说的话写出来(他有这个能力),发言时眼睛不望别人的面部,尤其是不看别人的眼睛,自顾自地说,尽量不重复,并请其他老师给予配合。
第三阶段,要求他尝试在公开场合,看着别人的面部甚至眼睛,大胆大声地说连贯的话,不管面对什么人。注意换气自然,语言有节奏感。 最后经过一个月左右的谈心和教育,该学生有所改观,我决定在到学校之后继续和他交流帮助他实现在大家面前大胆说话的胆子。
二、个别教育记录二
一天,一学生家长找到我说她家女儿胆子小,在学校也听话,学习还算认真,回到家总是自己做完作业再玩,学习成绩还好。就是作业马虎,做完从来不检查,考试也因此丢分。
她爸爸在外地打工,我身体也不好(患有慢性肾炎),这孩子还算懂事,经常帮我做家务,但是由于我有时宠着她,所以叫她做完作业检查她就是不听。
采取措施:
一、建议该学生的母亲:
1、这孩子的优点很多,所以每次当你想建议她检查作业时,不妨先表扬她的一个优点,然后再告诉她做完作业检查是好习惯,好孩子应该养成这样的好习惯。
2、开始时,不让她检查所有的作业或整张试卷,而是在你检查发现她哪一题有错误时,不直接指出来,而是建议她检查连这道题在内的前后几道题,让她自己发现错误,并进行订正,逐渐发展到让她检查所有作业或整张试卷。
3、如果发现孩子有变化立即告诉我。
二、与孩子谈心
针对这孩子胆小的特点,我找到她,悄悄的对她耳语:“我通过老师了解到,你学习比较认真,学习成绩还好。通过观察和查看你的作业,发现你很多简单的题目都出现了错误,这主要是你做过作业没有检查造成的,对不对?”她说:“是的,我做过作业从来不检查。因此我们老师和我妈妈经常批评我。”我引导她:“你是个好孩子,听课认真,在家还帮助妈妈做家务,要是你能养成检查作业的好习惯,那就更好了。你能做到的!我相信你!”她点头,伸手与我拉勾。由于她胆小,我要求她每周五来我谈心室报告我一次,以锻炼她的胆量。
辅导效果:在我组织的一次测验考了85分好成绩,另外我还了解她数学也考了一次90分。
Ⅸ 如何让学生理解小学教育的基础性及其义务性的特点
小学科学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的目的必修课程。
科学素质的培养是义务教育的重要任务。小学科学课程探究式科学教育,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了科学知识,学生最有效地达到目的的科学素养。
Ⅹ 小学生小学阶段应掌握的知识
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理解与把握
湖南省石门县蒙尔镇礼阳完小张自保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规定: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听说读写训练的过程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根据《大纲》规定,结合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我们把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理解为:
发展学生的语言,与此同时,还应该包括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审美教育、知识教育以及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和个性心理品质等,它们共同构建起一个完备的目标体系,其内涵是“文”“理”“情”的统一,可用下图表示。
如上图所示,我们不难看出,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学目标。教养目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它的内容是:发展学生的语言,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能力,具体地说就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识字、写字、听话、说话、阅读、作文六项语文能力。《大纲》规定这六项能力的具体要求是:教学生学会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学会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掌握常用词语,学会查字典,养成查字典的习惯;会写铅笔字和钢笔字,学习写毛笔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听人说话,能理解内容;学会说普通话,能清楚明白地表达意思;阅读程度适合的书报,能理解主要内容,领会中心思想,有一定的速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写简单的记叙文,做到有中心,有条理,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实,思想健康;能写常用的应用文,书写工整,注意不写错别字,会用常用的标点符号。此外,《大纲》规定:发展学生智力……锻炼观察、思维想象、记忆的能力……智力的核心是思维,语言与思维密不可分,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促进语言与思维的统一发展;教师在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过程中,要指引思维的途径、方法,鼓励独立思考,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提高认识水平。这说明发展认识能力也属于教养目标的范畴。
二、教育目标。教育目标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和审美教育。《大纲》规定: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的教育;逐步加深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陶冶美的情趣。在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有计划地对少年儿童进行“五爱”教育,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品格、基本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意识以及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此外,让儿童从小在美育的熏陶下,分辨美丑、丰富精神生活,培养审美情操。
三、情意目标。情意目标就是指儿童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包括动机、兴趣、意志、情感、个性行为等。《大纲》规定:……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学习习惯,这些内容应包括通过教师的教育引导,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广泛而健康的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和热爱语文学习的习惯,坚持语文学习情感以及语文学习良好的个性心理特征。学生学习语文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其间多种心理现象相互作用,除了智力因素外,还有非智力因素渗透其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堂课、一个问题的解决,没有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有效投入,不可能有高的质量,好的效果。因此,在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非智力因素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把情意目标作为教学目标的三大内涵之一是十分必要的。
以上三个目标并不是孤立分裂的,文、理、情三个目标既有并列关系,共同构成小学语文教学目标体系;同时,三个目标又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而且三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交叉、相互依赖的关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广大语文教师要统筹兼顾,准确把握。根据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原理,笔者认为要把握好以上的三个目标,必须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一、“完整语言”教学原则,即全面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原则。“完整语言”的本质,就是以整体原理为指导,把听、说、读、写有机联为一体,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主要抓好三个方面:1.在指导学生听和读的过程中,启发学生学习语言规律、思维规律和表达规律。教学一篇课文,我们除了进行字、词、句、段、篇的训练外,还要注意作者是怎样组织课文的,即引导学生掌握文章的思路。2.在指导学生说和写的过程中,要启发学生回忆课内听说时剖析的范例,或学生自己课外听读获得的语言资料,小语教材中的习作例文就是很好的材料,读写例话也为教师提供了方向。3.使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培养任务具体化,既要保证听说时间、使用听说教材、改革听说训练的方法,落实听说能力的考核。
二、“文道统一”原则,即语文教育与思想教育统一的原则。文道统一的含义有两个方面:其一是说语文形式与思想内容是辩证统一,密不可分的,听、说、读、写都是如此;其二是指语文教育与思想教育也是辩证统一,不可分割的。贯彻文道统一原则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1.语文课必须抓好语言文字的训练,掌握了文,才可能悟出载之于文的道来。2.按照文章固有的思想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渗透于语文课中。语文的思想性不是外加的,而是固有的,如《林海》表达了作者对大兴安岭的赞美,对祖国山川的热爱,而《粜米》则反映旧中国的黑暗和劳动人民的苦难。所以在教学中,要不离道讲文,才能真正达到掌握语言文字的目的。3.以文悟道,因道学文,即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首先通过弄清语言文字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再在领悟文章思想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表达思想的,从而体会到语言文字的精妙。以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为例,通过初读,我们就可以知道课文表达了对小兴安岭的赞美,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分析课文的每段内容及文章的结构,得出课文是“以总分总的思路,抓住每个季节的特点,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表达对小兴安岭、对祖国山川的热爱的。”
三、知识能力统一原则。知识和能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知识是一种认识成果,是一种静止的东西,而能力是人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是动态的东西;知识是量的不断积累,能力则与人解决问题的过程相关联,是在活动中发展起来的;同时,知识和能力又是统一的,知识与能力互为前提,互为基础,在发展中相互促进。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把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辩证地统一起来。例如,在教《林海》中的“兴安岭真会打扮自己……花丛中还隐藏着珊瑚珠似的小红豆”这一句时,我们可以让学生闭上眼,教师用有感情语言朗读,学生听后,通过自己的再造想象,自然会想到“兴安岭美得像个漂亮的姑娘”,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培养了想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