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育计划 > 城乡小学美术教育差异

城乡小学美术教育差异

发布时间:2021-01-11 16:52:18

1. 对学生而言什么是美术教学环境资源的载体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伴随当前新课改应运而生的一门新型课型,它是当前课程改革探索的重要课题,也体现课程发展的趋势。美术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小学美术知识为载体,把其他形式的内容整合在一起的一种课程模式。实践证明:开展小学美术综合实践课,有利于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加强学科整合,使美术课教学内容更加科学、实用和合理;有利于开发美术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教师更新观念,教学相长,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的发展。然而,在城乡由于受到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美术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并不理想,如何利用城乡丰厚的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美术综合实践活动课应是我们每个美术教育工作的应思考的问题。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已几年了,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新的课型,是当前课程改革要探索的一个主题,也是课程发展的趋势。作为一名专职美术教师,加强美术学科的综合,指导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学习,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学到知识,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全面提高,是美术课程发展的需要,也是课程改革的需要,更是美术教师的责任和义务。然而,在由于受到一城乡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美术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的并不理想。如何利用城乡丰厚的课程资源?如何开展丰富多彩的美术综合实践活动课?探索一条适合我们课城乡程发展的教学模式,是我们每个美术教育工作的应思考的问题。作为一名城乡美术教师,通过十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城乡学生要上好美术综合实践活动课,应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什么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美术综合实践活动课有什么价值意义?如何开展美术综合实践活动课?如果教师连这些问题都不清楚,要想指导学生上好这门课程那是不可能的。因此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那么,怎样才能对综合实践课有个科学的认识呢?《美术课程标准》在说明为什么要设置“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时指出:设置“综合.探索”,旨在跨学科的角度,弥补学科课程的不足之处,并更有效地运用各科课程资源,促进学生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充分发挥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由此可见,美术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将学科知识具有的内在关系和美术学习内容及其他形式的内容整合在一起的一种课程模式。它以美术为载体,通过学生的探索,了解美术与其他学科的差异和联系,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发展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通过探索开阔视野,拓展想象的空间,激发学生的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由于受传统课程观的影响,认为美术课是副科。在城乡学校,由于过分强调所谓主科,美术课受到学科歧视也是一种“荣幸””。那么如何才能改变城乡美术课教育教学现况,把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好呢?这就要求大家对综合实践活动课有清楚的认识。(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美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让学生从过去的被动的获取知识学习方式中解脱出来,学习也不再局限在课堂40分钟内,它加强了学科整合,实现了美术课程的开放化、综合化、实践化、活动化。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时能主动学习,乐于探究,积极参与实践体验,而且在学习过程中能不断完善自我,学生纷纷参与。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摆脱了过去那种“客体的”、“受动的”和“依赖性很强”学习方式,主体性、能力性、独立性在学习中不断生成、张扬、发展和提升。(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有利于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我国中小学的美术课程,虽然进行改革发展,但课程结构仍然存在学科本位,教学中的技能训练,这就造成中小学美术教育朝专业化、技能化发展,而忽视了它的社会作用和教育功能。美术综合实践课的开展,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它因学科内容综合、学生学习自主、教学方法灵活、教学评价多样合理,对传统教学提出了挑战。当我们教师面对这一新生事物时,必须改变了学科本位的思想,树立教育素质观、学生自主观、能力和应用观,这也正是新课改所倡导的。(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有利于教师开发校本资源美术综合实践课的开展,使美术教学内容不再受制于课堂,局限于书本,它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大自然赐予我们丰富的、独特的自然材料,尤其是在我们,城乡利用自然材料不仅可以丰富和贴近学生的生活,也可以解决城乡学生美术材料购买的困难,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等情感。如在我们阜阳,这里历史悠久,人文蔚盛:在文化方面,这里是书画之乡,是历史名人管仲故里、甘罗的家乡;在自然风光方面,这里有湖天一色水上公园八里河、有与杭州西湖齐名的颍州西湖;在民间艺术方面,这里有享誉中外的“东方芭蕾”花鼓灯艺术,是闻名全国的剪纸之地,有独具特色的临泉肘歌等;在自然资源方面,这里的四季如歌,鸟语花香,处处孕育着原生态艺术。这些都是可以充分利用的教学资源,都可以成为教师开发校本教研课程的好素材。例如,我在教学时,就曾用泥土上过雕塑课;用树叶上过装饰课;用麦秸上过编织课。学生在利用这些资源学习时,因内容贴近生活,也会投入的热情和精力去关注,他们不仅学到知识,而且增加了能力;同时感受到了美术和自己的关系,噢,原来美术就在我身边!这样的教学,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构建“乡土城乡”美术课程,丰富校本教研内容。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在中小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对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改变教学条件,都有一定积极作用。因此,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这门新型课,大家要积极对待,要改变态度,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将新课改理念贯彻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唯有新理念的指导,才会有新的教学实践。三、解决实践问题许多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综合实践活动课“难”上。难就难在它的结果不是预设的,而是通过实践活动生成的;它的方法是多样的,结果也不是唯一的。怎样让学生通过实践得到有价值、有意义的结果,这是我们在引导学生参与[综合.探索]活动时要解决的问题,怎样解决,教师的引导是关键。因此,我们教师要加强综合实践方面的学习和实践。首先要明白综合实践课是什么、综合实践要探究哪些内容、学生通过实践应达到什么目标,以及各学段的教学活动如何设计与开展,要做到胸有成竹。以笔者为例,由于本人所授课程为初中美术内容,我必须清楚7--9年级学段综合实践活动要安排什么内容。《美术课程标准》只是从大的方面作指导:调查了解美术与传统文化环境的关系,用美术的手段进行记录、规划与制作;通过跨学科学习,理解共同的主题和共通的原理。具体安排什么活动,还需要我们认真筹划设计。我们在实际教学时,可以因地制宜,根据学生的学习层次和本地区的特点,选择一些基础性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内容进行设计教学。如在中央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后,我让学生对农村进行一次综合实践调查,并发挥想象画出自己认为比较理想的新农村蓝图。学生在对农村居住条件、生活水平、道路设施、交通工具、通讯信息、文化氛围等方面进行调查后,充分发挥了想象,描绘了一幅幅“新农村”景象。这样的活动,不仅培养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也让学生增加了建设家乡、美化家乡的意识,培养了学生社会责任心和责任感。因这些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容易达到学习目的。其次,教师要有指导学生科学选题的能力。综合实践课不是美术课内容的重复和提高,也不是多个活动的简单拼凑组合,它是一门以综合性为主,以学生自主活动和自主探索为主要特征的课程。因此,教师在学生自主选题的基础上要正确引导,所选课题要实用、具有可操作性,能促进学生自身发展和能力提高;再次,教师要有合理利用评价机制的能力,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评价中:多元的评价,恰当的鼓励,最能反映教师的教学机智。这样的机智从哪里来,就要求教师平时要加强综合实践方面理论的学习,并且还要多与学生交流,倾听学生的实践体会,丰富自身指导学生参与活动的情感和能力,教学相长。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美术综合实践活动课在实施时要有科学的依据、合理的安排、可行的操作。我们不能因追求形式而哗众取宠,不能为了形式的综合而舍本逐末。四、解决学生参与问题从多年来的课改经验可以看出:课程只有适应学生的发展,才有利于社会的发展,才有利于民族素养的提高。怎样才能适应学生发展呢?《美术课程标准》也始终贯穿着这个目标,它体现在教学内容上不再要求学科知识专业化,积极倡导学科知识综合,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自我发展的能力。美术综合实践活动课就是以这种理念为指导,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探索,为学生提供了发展的平台。(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美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精神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著名物理学家丁肈中先生在《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中对我国的学生现状进行了分析,他认为中国的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用这样的教育出来的学生往往是功课成绩好,而在研究工作中所需要拿主意时,就不知所措。也就是说我们的学生缺乏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机智。综合活动课的开展不仅让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时学会了“格物”,而且能“致知”,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综合实践课是新课改催生的新课型,它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重要的作用。学生除了在探究中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外,还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力是创新能力的基础,也是解决问题能力形成的基石。马克思说过:“一个缺乏想象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爱因斯坦也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美术综合实践课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方法之一,学生通过参与美术综合活动课学习,训练了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发散性,最大限度地开发了他们的创造潜能。五、解决评价问题在义务教育阶段,我们对美术教育的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评价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适合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对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一定要制定合理的评价方式,既要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又要加强教师、家长和社会共同参与的评价。特别是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影响很大,我们不能仅用简单的“好”或“不好”去评价,要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努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尤其要加强形成性评价,强化评价的诊断、发展功能及内在的激励作用。例如,在学生参与每次实践活动时,我们都制订详细的评价细则,从学生参与的态度、参与过程的表现、参与效果及综合成绩(包括活动计划、记录、自我评价)等方面全面评价,让学生通过合理的评价,能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以利于学生的发展。总之,美术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学生主动探索自然,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自主获取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体验生活、体验快乐的过程。学生学习时,主动参与,乐在其中,不仅丰富了美术学科的教学内容,也拓宽了美术教学的阈限,在情感方面得到充分的体验。

2. 什么是美术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伴随当前新课改应运而生的一门新型课型,它是当前课程改革探索的重要课题,也体现课程发展的趋势。美术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小学美术知识为载体,把其他形式的内容整合在一起的一种课程模式。实践证明:开展小学美术综合实践课,有利于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加强学科整合,使美术课教学内容更加科学、实用和合理;有利于开发美术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教师更新观念,教学相长,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的发展。然而,在城乡由于受到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美术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并不理想,如何利用城乡丰厚的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美术综合实践活动课应是我们每个美术教育工作的应思考的问题。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已几年了,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新的课型,是当前课程改革要探索的一个主题,也是课程发展的趋势。作为一名专职美术教师,加强美术学科的综合,指导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学习,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学到知识,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全面提高,是美术课程发展的需要,也是课程改革的需要,更是美术教师的责任和义务。然而,在由于受到一城乡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美术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的并不理想。如何利用城乡丰厚的课程资源?如何开展丰富多彩的美术综合实践活动课?探索一条适合我们课城乡程发展的教学模式,是我们每个美术教育工作的应思考的问题。作为一名城乡美术教师,通过十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城乡学生要上好美术综合实践活动课,应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什么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美术综合实践活动课有什么价值意义?如何开展美术综合实践活动课?如果教师连这些问题都不清楚,要想指导学生上好这门课程那是不可能的。因此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那么,怎样才能对综合实践课有个科学的认识呢?《美术课程标准》在说明为什么要设置“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时指出:设置“综合.探索”,旨在跨学科的角度,弥补学科课程的不足之处,并更有效地运用各科课程资源,促进学生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充分发挥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由此可见,美术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将学科知识具有的内在关系和美术学习内容及其他形式的内容整合在一起的一种课程模式。它以美术为载体,通过学生的探索,了解美术与其他学科的差异和联系,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发展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通过探索开阔视野,拓展想象的空间,激发学生的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由于受传统课程观的影响,认为美术课是副科。在城乡学校,由于过分强调所谓主科,美术课受到学科歧视也是一种“荣幸”” 。那么如何才能改变城乡美术课教育教学现况,把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好呢?这就要求大家对综合实践活动课有清楚的认识。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美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让学生从过去的被动的获取知识学习方式中解脱出来,学习也不再局限在课堂40分钟内,它加强了学科整合,实现了美术课程的开放化、综合化、实践化、活动化。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时能主动学习,乐于探究,积极参与实践体验,而且在学习过程中能不断完善自我,学生纷纷参与。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摆脱了过去那种“客体的”、“受动的”和“依赖
性很强”学习方式,主体性、能力性、独立性在学习中不断生成、张扬、发展和提升。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有利于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我国中小学的美术课程,虽然进行改革发展,但课程结构仍然存在学科本位,教学中的技能训练,这就造成中小学美术教育朝专业化、技能化发展,而忽视了它的社会作用和教育功能。美术综合实践课的开展,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它因学科内容综合、学生学习自主、教学方法灵活、教学评价多样合理,对传统教学提出了挑战。当我们教师面对这一新生事物时,必须改变了学科本位的思想,树立教育素质观、学生自主观、能力和应用观,这也正是新课改所倡导的。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有利于教师开发校本资源
美术综合实践课的开展,使美术教学内容不再受制于课堂,局限于书本,它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大自然赐予我们丰富的、独特的自然材料,尤其是在我们,城乡利用自然材料不仅可以丰富和贴近学生的生活,也可以解决城乡学生美术材料购买的困难,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等情感。如在我们阜阳,这里历史悠久,人文蔚盛:在文化方面,这里是书画之乡,是历史名人管仲故里、甘罗的家乡;在自然风光方面,这里有湖天一色水上公园八里河、有与杭州西湖齐名的颍州西湖;在民间艺术方面,这里有享誉中外的“东方芭蕾”花鼓灯艺术,是闻名全国的剪纸之地,有独具特色的临泉肘歌等;在自然资源方面,这里的四季如歌,鸟语花香,处处
孕育着原生态艺术。这些都是可以充分利用的教学资源,都可以成为教师开发校本教研课程的好素材。例如,我在教学时,就曾用泥土上过雕塑课;用树叶上过装饰课;用麦秸上过编织课。学生在利用这些资源学习时,因内容贴近生活,也会投入更多的热情和精力去关注,他们不仅学到知识,而且增加了能力;同时感受到了美术和自己的关系,噢,原来美术就在我身边!这样的教学,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构建“乡土城乡”美术课程,丰富校本教研内容。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在中小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对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改变教学条件,都有一定积极作用。因此,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这门新型课,大家要积极对待,要改变态度,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将新课改理念贯彻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唯有新理念的指导,才会有新的教学实践。
三、解决实践问题
许多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综合实践活动课“难”上。难就难在它的结果不是预设的,而是通过实践活动生成的;它的方法是多样的,结果也不是唯一的。怎样让学生通过实践得到有价值、有意义的结果,这是我们在引导学生参与[综合.探索]活动时要解决的问题,怎样解决,教师的引导是关键。因此,我们教师要加强综合实践方面的学习和实践。首先要明白综合实践课是什么、综合实践要探究哪些内容、学生通过实践应达到什么目标,以及各学段的教学活动如何设计与开展,要做到胸有成竹。以笔者为例,由于本人所授课程为初中美术内容,我必须清楚7--9年级学段综合实践活动要安排什么内容。
《美术课程标准》只是从大的方面作指导:调查了解美术与传统文化环境的关系,用美术的手段进行记录、规划与制作;通过跨学科学习,理解共同的主题和共通的原理。具体安排什么活动,还需要我们认真筹划设计。我们在实际教学时,可以因地制宜,根据学生的学习层次和本地区的特点,选择一些基础性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内容进行设计教学。如在中央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后,我让学生对农村进行一次综合实践调查,并发挥想象画出自己认为比较理想的新农村蓝图。学生在对农村居住条件、生活水平、道路设施、交通工具、通讯信息、文化氛围等方面进行调查后,充分发挥了想象,描绘了一幅幅“新农村”景象。这样的活动,不仅培养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也让学生增加了建设家乡、美化家乡的意识,培养了学生社会责任心和责任感。因这些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容易达到学习目的。其次,教师要有指导学生科学选题的能力。综合实践课不是美术课内容的重复和提高,也不是多个活动的简单拼凑组合,它是一门以综合性为主,以学生自主活动和自主探索为主要特征的课程。因此,教师在学生自主选题的基础上要正确引导,
所选课题要实用、具有可操作性,能促进学生自身发展和能力提高;再次,教师要有合理利用评价机制的能力,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评价中:多元的评价,恰当的鼓励,最能反映教师的教学机智。这样的机智从哪里来,就要求教师平时要加强综合实践方面理论的学习,并且还要多与学生交流,倾听学生的实践体会,丰富自身指导学生参与活动的情感和能力,教学相长。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美术综合实践活动课在实施时要有科学的依据、合理的安排、可行的操作。我们不能因追求形式而哗众取宠,不能为了形式的综合而舍本逐末。
四、解决学生参与问题
从多年来的课改经验可以看出:课程只有适应学生的发展,才有利于社会的发展,才有利于民族素养的提高。怎样才能适应学生发展呢?《美术课程标准》也始终贯穿着这个目标,它体现在教学内容上不再要求学科知识专业化,积极倡导学科知识综合,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自我发展的能力。美术综合实践活动课就是以这种理念为指导,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探索,为学生提供了发展的平台。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美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精神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著名物理学家丁肈中先生在《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中对我国的学生现状进行了分析,他认为中国的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用这样的教育出来的学生往往是功课成绩好,而在研究工作中所需要拿主意时,就不知所措。也就是说我们的学生缺乏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机智。综合活动课的开展不仅让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时学会了“格物”,而且能“致知”,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综合实践课是新课改催生的新课型,它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重要的作用。学生除了在探究中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外,还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力是创新能力的基础,也是解决问题能力形成的基石。马克思说过:“一个缺乏想象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爱因斯坦也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美术综合实践课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方法之一,学生通过参与美术综合活动课学习,训练了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发散性,最大限度地开发了他们的创造潜能。
五、解决评价问题
在义务教育阶段,我们对美术教育的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评价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适合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对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一定要制定合理的评价方式,既要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又要加强教师、家长和社会共同参与的评价。特别是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影响很大,我们不能仅用简单的“好”或“不好”去评价,要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努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尤其要加强形成性评价,强化评价的诊断、发展功能及内在的激励作用。例如,在学生参与每次实践活动时,我们都制订详细的评价细则,从学生参与的态度、参与过程的表现、参与效果及综合成绩(包括活动计划、记录、自我评价)等方面全面评价,让学生通过合理的评价,能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以利于学生的发展。
总之,美术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学生主动探索自然,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自主获取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体验生活、体验快乐的过程。学生学习时,主动参与,乐在其中,不仅丰富了美术学科的教学内容,也拓宽了美术教学的阈限,在情感方面得到充分的体验。

3. 如何来改变农村教育的现状

农村教育管理现状如何解决
1.建立并完善美术教师的培养和培训体制提高美术教师师资的数量。农村美术教师大多是美术爱好者,没有很高的专业知识,政府可以组建培训美术教师的机构,便于和其他美术教师的交流、沟通。另外政府也要采取有效办法吸引专业的美术教师深入农村教学。
2.为农村中学美术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的机会。美术主要是指造型艺术和视觉艺术。造型艺术就是指传统意识的技法,而视觉艺术就是人们眼里所见的一切事物。如何来评判我们眼里所见物的“美”与“丑”这就离不开美术课程里的欣赏部分。只有老师懂得了欣赏才能交学生如何去欣赏。所以政府要为农村美术教师提供美术学习的机会,比如:组织农村美术教师多参加书画展览或自己办书画展。 3.开展各种规模的教学研究活动。组织开展教学研究活动重视美术课堂的教学优化,教师灵活的、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用新颖、实用和科学的教学手段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
4.定期对美术教师进行专业素质的考核。对美术教师进行专业素质的考核,让农村美术教师养成积极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
5.专人专用,改变美术教师“师资”浪费的现象。在农村有些学校就算是有美术教师也会去上其他的科目,没有让资源的到合理地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学校应该要专人专用,发挥其最大的利用价值。
6.进行区域内的美术教师交流。如“城乡交流”、“学校交流”等方式以缓解学校美术师资不足的问题。
农村教育管理现状如何解决
(一)提高基层教师的待遇。
农村教师的幸福指数不高,物质拥有不丰富,精神世界也会受到影响,要重视人才,提高乡村教师待遇,提升教师职业的获得感、归属感和荣誉感。要通过提高教师尊严,让基层教师安心扎根乡村教育,甘于奉献。为引领社会爱岗敬业的良好风尚,当地教育部门、人大、党政府应该加大扶持,重点关照,对安心扎根农村的一线教师,提高更好的待遇,评选评优给予优先考虑,吸引更多的良师服务乡村教育事业。
(二)加大教育的投入和管理。
在财政投入上,县人大监督县、乡镇财政要按一定比例投入教育,用于教育,改善办学条件;在具体工作内容上,各级人大领导和代表要树立责任意识,根据乡级政府的职能和属地管理的原则。乡镇人大对所辖范围内的中小学精神文明建设、治安管理、法制宣传教育,动员、组织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等项工作,负有管理、检查、指导的职责,要实行动态管理,让校园文化、特色创建文化等形成学校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农村办学品位。同时,在教育资源配置上兼顾农村,周全安排进城务工子女就学,让农民子弟就近入学。
(三)强化责任,抓好落实。
各级人大加强政府责任、营造农村学前教育发展良好氛围,加大财政投入、加快建设公办幼儿园步伐、改善各类幼儿园办园条件,加强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幼师师资水平,加强日常监管、依法规范民办幼儿园办园行为。同时,建议人大代表进校园了实情,深入学校了解农村教师老龄化严重的问题,引起各方面的关注,制定相应措施。
农村教育管理现状如何解决
1、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离不开政府的协调与投入。
政府在改革重要完善机制,增加对农 村教育的投入,大力改善农村教育环境,提高对农村教育的重视,改变农村教育落后的现状。
2、整合社会教育资源。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只是个人的事,而是要全社会共同关注的 大事情,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有效整合社会各个方面的有利资源,共同致力于解决 留守儿童生存与发展问题。全社会要净化农村文化市场和治安环境,对农村网吧、游戏厅和 娱乐场所进行严密监督。
3、重点关注家庭教育。
家庭依然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最重要点,家庭教育是孩子一生 成长的基础。父母和家庭在儿童成长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无论是否外出务工,父母 都应给予儿童成长中的指导与关爱。首先在外出安排上,父母应尽量维持家庭功能的完备,父 母双方尽量不要同时外出务工,在外出期间增加回家的频率,通过各种通讯工具与子女增进交 流沟通;父母和监护人应与学校保持经常性的联系,时刻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情况,为 儿童创造有利的学习空间和氛围,给留守儿童有效的教育引导与情感关怀,让留守儿童感受到 父母的关怀和家庭的温暖。
4、更加关注学校教育。
留守儿童问题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挑战,需要学校采取多种 方式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创办寄宿制学校,寄宿制学校的创办不仅为留守儿童提供了便 利的住宿条件,也为在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下,学校和教师的教育功能能得到充分 有效发挥奠定了基础,寄宿制学校还能够是留守儿童在同学和老师的互帮互助中感受“大家 庭”的幸福与温暖。

4. 城乡儿童美术教育论文选题依据和意义怎么写



你好,同学,你的开题报告老师让你往哪个方向写?
开题报告有什么要求呢
开题报告是需要多少字呢
你可以告诉我具体的排版格式要求,希望可以帮到你,祝开题报告选题通过顺利。

1、研究背景
研究背景即提出问题,阐述研究该课题的原因。研究背景包括理论背景和现实需要。还要综述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研究的现状:①人家在研究什么、研究到什么程度?②找出你想研究而别人还没有做的问题。③他人已做过,你认为做得不够(或有缺陷),提出完善的想法或措施。④别人已做过,你重做实验来验证。

2、目的意义
目的意义是指通过该课题研究将解决什么问题(或得到什么结论),而这一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有什么意义。有时将研究背景和目的意义合二为一。

3、成员分工
成员分工应是指课题组成员在研究过程中所担负的具体职责,要人人有事干、个个担责任。组长负责协调、组织。

4、实施计划
实施计划是课题方案的核心部分,它主要包括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时间安排等。研究内容是指可操作的东西,一般包括几个层次:⑴研究方向。⑵子课题(数目和标题)。⑶与研究方案有关的内容,即要通过什么、达到什么等等。研究方法要写明是文献研究还是实验、调查研究?若是调查研究是普调还是抽查?如果是实验研究,要注明有无对照实验和重复实验。实施计划要详细写出每个阶段的时间安排、地点、任务和目标、由谁负责。若外出调查,要列出调查者、调查对象、调查内容、交通工具、调查工具等。如果是实验研究,要写出实验内容、实验地点、器材。实施计划越具体,则越容易操作。

5、可行性论证
可行性论证是指课题研究所需的条件,即研究所需的信息资料、实验器材、研究经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技能及教师的指导能力。另外,还应提出该课题目前已做了哪些工作,还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在哪些方面需要得到学校和老师帮助等等。

6、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
预期成果一般是论文或调查(实验)报告等形式。成果表达方式是通过文字、图片、实物和多媒体等形式来表现。

阅读全文

与城乡小学美术教育差异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学读书计划表格模板 浏览:342
小学语文四年级感叹句 浏览:243
天通苑中山实验小学 浏览:596
小学三年级语文补习班内容 浏览:921
吉安师范附属小学作文 浏览:396
小学教师备课网站 浏览:1
私立美男学院 浏览:383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凉州岛 浏览:915
小学1年级手gong大全 浏览:459
小学生手抄报的图片大全图片大全 浏览:68
小学健康知识讲座 浏览:120
小学毕业季适合发老师的句子 浏览:451
汕尾凤山中心小学校长 浏览:606
小学生毕业汇演舞蹈 浏览:702
小学生抗击疫情的表演 浏览:107
私立华联大学本科 浏览:61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想谢谢你400 浏览:855
中小学生睡眠问题 浏览:174
小学生公共生活守规则教案 浏览:313
淮河私立学校 浏览: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