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育计划 > 小学美术教育特点

小学美术教育特点

发布时间:2021-01-07 21:29:59

『壹』 概述小学美术教育的内涵

美术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小学美术教育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和“术”的教育。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美术教育,既使其掌握基本知识,能认识和欣赏美,又掌握基本的技能技巧,能够表现美和创造美。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同时我们也看到,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还有许多不能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地方,如课程综合性和多样性不足;过于强调学科中心;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技能;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标》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从不同学习领域建议采用情境教学模式。在[综合·探索]学习领域建议低年级段,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象、创作、表演和展示。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讨论并选定设计方案,布置学生美术作业展览,美化教室或学校环境;根据童话故事或某一情境设计,制作简易木偶、乐器、皮影等作品,并表演舞蹈,童话剧和皮影戏,举行集体生日庆祝等活动;采用拼贴、简易沙盘等方式设计、创作现在或未来的学校、村庄、公园、游乐场的地图或模型,设计制作家电、家具等模型,模拟商品交易,或用这些作品布置成家庭室内设计模型进行展示,并对作品的效果作出评价。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建议在相关的音乐情境中,欣赏一组表现山(如山林、小溪、泉水、江河等)的中外作品中,感受不同的情境和境界。
可见《课标》中建议教师应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情景,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参观、访问、旅游,甚至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象,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美术学习应当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美术教学要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培养人文精神。
近十年来,我们国家的美术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与境外发达国家、地区的美术教育比较起来,还存在一定的差异。单从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安排来比较德、日与中国的差异,发现他们更注重教学情境的设置。如德国把舞台表演与布置(综合艺术)纳入造型艺术进行学习。以一年级为例:德国巴伐利亚洲的学习内容是用彩色铅笔或粉笔进行绘画(儿童遇到的人和物);学习目的是激发想象创造;题目是“我和我的圆锥形纸袋”(德国风俗,新生入校第一天每人带一个彩色圆锥纸袋);“我喜欢的人”;“30号的孩子们”;“有两个鼻子的女巫”;“山谷中旅行遇到的侏儒”。
日本的低年级美术教学内容则包括:造型性的游戏(玩沙、化妆等),绘画、立体(泥塑、纸模型等)表现制作实用物品和观赏作品。教科书很少介绍画和制作的必要知识,而是以学生们的作品(作业)再配上简短生动的文字启发,引导他们去思考、想象创造。
过去,我国一年级美术教学内容有:基本形状和色彩的认识,画出生活中与此形相似的基本事物,如方的手绢,圆的气球和三角形的小旗,制作拉花,小彩旗,泥塑小动物等。在教材内容的安排上,受大纲指导,考虑得很完善,很周全,在某些程度上优于国外,但从课堂教育形式看,德、日学校课堂授课完全是开放的,教师只是提出任务,稍加启示,大部分时间都让学生各取所需,各得其乐,真正体现着以学生为主体。而我国小学课堂授课绝大部分采取的是严谨的准备,一环接一环进行教学,来保证完成教学任务,主要还是教师满堂灌,学生只是被动吸引。

『贰』 小学艺术教育是什么

艺术教育,以文学、音乐、美术等为艺术手段和内容的审美教育活动。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任务是培养审美观念、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以培养鉴赏能力为主,创作能力为辅,使受教育者在欣赏优秀艺术品的实践中学习审美知识,形成审美能力。内容:

1、艺术知识,包括艺术理论、艺术批评和艺术史;

2、艺术欣赏,包括对艺术作品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感受和鉴赏能力;

3、艺术创作,包括创作艺术作品的构思和表达能力。

(2)小学美术教育特点扩展阅读: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艺术教育活动的意见》提出以下意见:

一、中小学艺术教育活动要以育人为宗旨,坚持先进文化导向,体现“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特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帮助学生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提高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中小学艺术教育活动的内容要贴近校园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中小学艺术活动的形式要丰富多样,生动活泼,为学生所喜闻乐见,能产生良好的育人效果。要积极探索,创造具有时代特征、校园特色和学生特点的艺术活动形式,坚决反对中小学艺术活动“成人化”、校园文化“庸俗化”等不良倾向。

开展艺术教育活动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讲究实效,注重活动过程,坚持勤俭和量力而行的原则,提倡开展小型、分散、灵活、多样的艺术活动,要坚决反对刻意追求形式、一味讲究排场、追求流行时尚和"高规格"的倾向。

三、中小学艺术教育活动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坚持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开展艺术教育活动要以学校为基础,以班级为重点,在开齐、上好音乐、美术等课程的同时,大力推广体育艺术“2+1”项目,让每一个中小学生在校期间掌握一种自己喜爱的艺术技能。

学校要建立声乐、器乐、舞蹈、戏剧、美术、书法、陶艺、工艺、摄影等多种课外艺术活动兴趣小组,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组建学生艺术团,发挥艺术特长学生的骨干作用,形成本地、本校艺术活动的特色和传统。

要加强与少年宫、少年儿童活动中心等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的交流与联系,将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有效衔接,充分发挥校外活动场所在组织、辅导学生艺术活动方面的资源优势和育人功能。

四、要把中小学艺术教育活动列入学校教育教学的整体计划之中,保证每周有固定的艺术活动时间。学校应每年组织合唱节、美术展览和艺术节等活动,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每年要举办不同类型的学生艺术活动,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搭建平台。

组织开展中小学艺术教育活动要加强统筹协调,科学部署,合理安排时间和活动项目,避免给学生增加过重负担或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组织学生赴外地参加艺术教育活动应在假期进行,不组织小学生跨区(市)、跨省参加艺术活动。

五、要切实加强艺术教育活动指导教师的培训工作,努力建设一支有敬业精神、有较强业务能力的骨干教师队伍。省、市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利用教师业务进修和举办学生艺术活动等机会,组织相关培训,提高艺术教育活动指导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

学校要聘请文化艺术界有关专家和民间艺人担任艺术活动的辅导教师,通过开设专题讲座、辅导课外活动、指导艺术实践等方式,帮助学校开展艺术教育活动,提高艺术教育活动的水平。

六、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保证必要的经费投入,为开展艺术教育活动提供物质条件保证。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强学校艺术教育专用教室和场馆的建设,不断改善艺术教育的设备条件。

应积极整合社会艺术教育资源,在当地政府的协调下,充分利用本地博物馆、剧院、音乐厅、园林、图书馆等文化艺术活动场所,开展学生艺术活动。

七、组织大型、集中的学生艺术活动,必须明确安全责任,制订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建立安全责任追究制度,确保中小学生人身安全。

组织活动要综合考虑气候、交通、水电、食宿、活动场所的条件等各方面的安全因素,牢固树立"学生安全重于泰山"的意识。组织学生赴外地参加艺术活动须给学生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八、严禁任何部门和中小学校组织学生参与商业性艺术活动或商业性庆典活动;不得组织学生参加企业、媒体或其他社会团体举办的有收费营利行为的艺术竞赛等活动。

企业、媒体、社团或其他社会组织举办的艺术竞赛、演出活动等,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原则上不挂名主办,学校不得硬性组织学生参加此类活动。如确需参加导向正确、有一定教育意义的此类艺术活动,须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九、学校不得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活动,各类社会艺术水平考级的等级不得作为学生升学、奖励的依据。

十、严禁中小学生进入“未成年人不宜”的娱乐活动场所。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与公安、文化、城管、社区等部门加强联系,配合协作,实行综合治理,切实加强监管力度。

『叁』 中国现代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特点

在我国不同时期的美术教育中,都普遍存在着重视课堂教学,忽略自然教学的现象。无论在启蒙时期、基础时期,还是到最后的专业学习时期往往都忽视了自然的重要性,使学生们对身边的人和事关心度降低,美术作品缺少生气、灵动,也缺少了对自然的了解和保护意识。
然而,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市场经济的深化,教育备受冲击,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以及教育功利主义价值观不可避免地波及到小学生及儿童,儿童自出生的那一天就被置于一个由几千年的文化发展造成的复杂的文化社会结构中,他们还没具备抵御能力时却被成人所异化。在转型的现代社会中,成人对于生存和名利的压力无形中波及到小孩,使得本是最具人格陶冶感化作用的基础美术教育被扭曲。有些家长和成人出于对儿童非理性期待,各种蜂拥而至,以盈利为目的的比赛,以及仅以技能技法为基础的培训等,致使学生绘画中迎合和模仿的现象比比皆是。
我国基础美术教育由于受到功利主义教育观的影响,教育的基点定位在知识和技能的层面,儿童感受到什么,有什么情感体验,他们喜欢怎么表达,这些问题往往被忽略,它的定位更多的是促进儿童心理走向成人心理的转换。当然,这种转换是需要的,但却不是唯一的。
目前,我国在初中阶段开设美术课,课时是每周一节,高中阶段则取消了美术课。中学美术课堂教学方法,无非也是在教室内讲授一点美术基础知识,临摹一些书本上的作品,在马上临近考试的时候,美术课也会最早地停课,为其他主课留出复习时间。个别美术专业高中也是“以绘画为目的”,一味追求技法训练,应付考试,以此来提高“升学率”。千篇一律对着范本临摹,几十张画大同小异,毫无生气,将书本上的写生课、实践课、欣赏课等一些让学生走出教室,到户外体验自然的课程取消。还有的地区学校干脆不开设美术课。这种指导思想与教学方法,缺乏对学生创造思维能力与审美能力培养,缺少了学生对大自然美好事物的感受,违反了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使学生慢慢变得对身边的事,身边的人关心度降低。这种现状与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所提出的素质教育目标相抵触。具体而言,“以绘画为目的”的教学方法,缺乏对对象本质特征的分析和审美概念的表述,其结果必然是:整体上成为被动刻板的模式,审美教育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训练脱节;不符合《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美术教学大纲》要求的直观性、系统性及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有碍于创造想象和视觉记忆发展及中学生个性、意愿、情感的表达;更缺乏审美教育的现代意识,到最后仅极少数学生保持着对美术的兴趣,大部分学生收效甚微。

1988年原国家教委为发展中小学教育颁发了《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为目前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带来了契机。实施素质教育被视为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各种学科改革、课程改革也是围绕着“素质教育”这个中心所开展的,美术教育的改革同样也是围绕着如何实施素质教育而进行的。因此,中小学美术教育已从过去单纯的技能教学转变为全面重视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发展的艺术教育。

『肆』 小学美术教育如何促进素质教育

如何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实施创新教育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现在的学生正是未来的创造者,他们的创新能力将影响着一个民族能否自立于世界之林,能否位于科学技术的制高点。在步入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不论从国家民族,还是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看,实施创新教育,已日益迫切。而这一切又深深依赖于一个国家和民族创新教育能否得以顺利实施。
作为教育工作者,怎样发掘学科优势,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高素质人才,是我们的愿望。美术教育尤其责无旁贷,因为美术教育被公认为是培养创造力的最具成效的学科之一,是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良好渠道和途径。
那现在又需要哪些条件呢?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富有创造性的教学创造性是美术学科最显著特征之一 。美术创作不同于数学,没有固定公式。因此,儿童的艺术创造的产物都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儿童在美术创作中既可以体会到自己劳动的价值,自我存在的价值,也能感受到创造性劳动的愉悦,又可增强创造的自信心与创造活动的兴趣。美术最忌模式先行,科学的预测恰好反对模式。美术教学提倡打破常规模式,为突破模式的桎枯给学生从小打下创造性观念的心理基础,以至形成从事创造性劳动的理想与信念。教师创造性的教学是相对现行教材,就常规教法而言,进行有目的有创新的教学实践的探索。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为使美术教学理论不断深化与提高水平,教师应创造性教课,这也是教师工作的乐趣所在。
创造性的教学,教师应做到如下几点:
1、正确理解课标的精神,贴近学生的生活,支持学生的兴趣,开阔学生视野,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首要条件。在现代教育提倡“走出书本,走出校园”的形式下,美术教育也应当考虑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我们既要承认教材对学习的指导作用,也不能忽视教材的局限性。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必须领会精神,开阔思路,拓宽认识范围,发展学生想象力。教师作为美术课程的实践者,缺乏自主性、灵活性,有些内容不顾各地区的情况,没有考虑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经济条件和文化的差异,单一标准在执行起来受到一定的局限。教师只能按美术大纲的要求消极、被动、忠实地授课,部分课程很难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而按照《美术课程标准》,教师可以重组、优化教学内容,自主选择校内外多种课程资源,可以对课程的发展进行创造性研究。这就要求现代美术教师,与时俱进,在美术教学实践中,由严格按大纲要求被动授课的“执行者”变成据新课标精神灵活、主动、创造性完成教学任务的“探索者”。《美术课程标准》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要让全体学生参与美术学习,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体现了新课标以人为本的人文性。它没有沿袭罗列具体知识点的方法,而是制订导向性的内容标准,提出一些具体的教学建议,帮助教师引导学生向课程标准要求的方向发展。不同地区的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和条件,选择和采纳这些教学活动建议,甚至还可以自己创造新的教学活动方式,从而教师的教学活动更加灵活,更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也可以根据本地、本校的现实情况,适当对教材进行“裁剪”,增补具有本地特色的教学内容。无论增减、取舍,都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选择。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努力探索行之有效的组织形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策略方法、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之有机整合,灵活运用,注重创新。美术教学是一门艺术,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开拓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时代在变,环境在变,生活方式在变,人的意识也在变。当今学生生活在崭新的时代,受着现代环境,现代生活的熏陶,感受着新的时代气息,从而形成了学生对生活的独特认识,对事物的独特感知,对未来的独特愿望。美术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不能让学生走教师为他们安排的路,而是要让他们在自己的兴趣爱好之下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因此,我们只有紧随时代的步伐,走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实际,用心去聆听他们的诉说,一切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努力学习新的教育思想,摒弃一味追求专业技能的精尖、忽视人文知识积累的陈旧思想的束缚,加强自身修养,积极调整自身单一 的知识结构,全面平衡文化素质,面向未来,成为最具活力的教育创新实践者。作为富有历史责任感和专业追求精神的美术教师,应该与时俱进,按照《美术课程标准》,更新教学理念,做到四个转变: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由知识的“传授者”变成课堂活动的“参与者”;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应由课程知识体系的“灌输者”变成学生探索知识的“引导者”;在美术教学实践中,由严格按大纲要求被动授课的“执行者”变成据新课标精神灵活、主动、创造性完成教学任务的“探索者”;在美术教学评价中,由学科成绩的“裁判者”变成美术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力图改变传统教育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改变师生交往的方式。共同营造新的课堂环境,在新课程中实现自身的发展。美术新课程标准,强调美术课程性质的人文性、愉悦性和创造性,强调艺术教育的个性化,主张开展有游戏倾向的艺术活动,强调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强调美术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等等。这就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提出新的要求,它不再局限于“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的传统模式,而要求美术教师构建超越学科的生态型知识结构,学习与美术相关的其它新技术、新知识,学习促进学生思维和人格发展的教育方法。要求教师随着时代科学发展而不断学习、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只有这样,教师才会从自己的生命体验中懂得终身学习的价值,努力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习惯和能力,新课程对教师还提出了新的能力要求,如理解他人和与他人交往的能力,管理能力,收集信息与教材的整合能力,教育、教学研究等能力,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时时充电,才能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3、一堂美术课是一首优美的童话,一段悠扬的音乐,一个动人的故事。是教师创设优美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帮助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拨动学生的心弦加深认识。在情境中感知、认识、理解、实践,利于导航。在美术课中,我们应根据不同的内容和学生年龄特征,精心设计情境,提高教学效率,改进每节课的教学方法。即使同一内容的教学在同一年级上,也应不断改进教法,提高教学质量。
二、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实施创新教育的基础内容之一 。人人都有创造能力,只是开发培养与否。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把一个跳蚤放在一个瓶子里,给它罩上一个透明的玻璃板,它 跳就撞回来了,一跳又撞回来了。跳来跳去形成了条件反射,当再把玻璃板拿开时,人们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这个跳蚤再也跳不出这个瓶子了。试验告诉我们一个真理:在培养孩子的时候,千万不要限制了孩子的才能。在美术教育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应注意保护学生的独特个性,并给予学生充分发挥个性的自由。实践证明,学生总是对容易成功的绘画有兴趣,对不容易成功的绘画不易产生兴趣。不易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会打击学生的绘画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也就无从谈起。在教学中,我采取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步骤,让学生先尝到甜头,在绘画水平有所提高的基础上再逐步加深难度,特别是想象力的比重,提高绘画质量,让学生的创新能力步上新的台阶。每个人都有成功的需要,尤其是兴趣还不稳定的小学生。学生需要成功来引起兴趣,兴趣的进一步发展又能促进他们成功。据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容易成功的事物最有兴趣,一旦成功就会产生喜悦,而喜悦又能激发兴趣,促进成功,成功是兴趣的动力。其次以肯定的方式为主评价学生作业,帮助学生获得自信。心理学研究认为,人需要自信心才能发展。实践证明,肯定学生的绘画作品是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教学中,无论学生在希望得到肯定时,还是面对自己的绘画作品自卑时,我都会肯定他们的优点,帮助他们树立画好画的自信心。评价应使不同先天素质、不同智力水平和个性特点的学生通过美术活动都得到发展,并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感受到成功所带来的喜悦和自豪,使学生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和自觉性;教师千万不要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学生的美术作品,不能用“干净整齐”“像不像”来作为衡量的标准,否则学生会失去学习美术的兴趣,失去创造中的自由意识。在评价学生作品时,重视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的作用,自我认识,沟通情感,使学生更能读懂美术作品的内涵。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区分谁画的好坏,而应重视对学生美术活动表现的评价,对其在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予以评价。通过评价,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美术。千万注意,最好的促进办法就是表扬。作为美术教师,千万不要吝啬说一句:“你画的真棒!”“这点画得太有想象力了!”“色彩真漂亮!”“比老师画得好!”学生会因此受到鼓励,增强自信,对他将来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大名鼎鼎的沃尔特•迪斯尼小时的经历就值得我们借鉴。他上小学时,曾把老师留的作业“盆花”的花朵画成人脸,叶子画成手,这神奇的幻想非但没有得到称赞,反而得到老师的一顿毒打,差一点让这位艺术家早年夭折。同时教师要及时肯定学生作业,增强自信心。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劳动成果能得到及时、肯定的评价,越及时越能有效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我的一个指导老师跟我说,她曾作过这样一个教学实验:在约一个月时间内,她没有批改学生作业。导致学生情绪低落,满腔怨言,兴趣跌入低谷,绘画质量随之降低。实践证明,越及时肯定学生的作业,越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工作。再次竞赛获奖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强心剂。学生的创新绘画作品不仅希望能得到老师的表扬,父母的赞许,更希望能得到社会的认可,权威部门的认定。这样学生自信心也能增强,对自己的要求也越高,也能鼓励和影响周围的学生,带动他们画好画,同时,也能锻炼自己的能力,对创新学习产生进一步的要求。马约尔先生,写下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我们留下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给子孙后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给世界留下什么样的子孙后代。”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和人才观念的更新,在这大力倡导创新教育的今天,我们美术教育教学应该发挥出它所具有的独特作用,这值得每个美术教师思索。

阅读全文

与小学美术教育特点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学读书计划表格模板 浏览:342
小学语文四年级感叹句 浏览:243
天通苑中山实验小学 浏览:596
小学三年级语文补习班内容 浏览:921
吉安师范附属小学作文 浏览:396
小学教师备课网站 浏览:1
私立美男学院 浏览:383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凉州岛 浏览:915
小学1年级手gong大全 浏览:459
小学生手抄报的图片大全图片大全 浏览:68
小学健康知识讲座 浏览:120
小学毕业季适合发老师的句子 浏览:451
汕尾凤山中心小学校长 浏览:606
小学生毕业汇演舞蹈 浏览:702
小学生抗击疫情的表演 浏览:107
私立华联大学本科 浏览:61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想谢谢你400 浏览:855
中小学生睡眠问题 浏览:174
小学生公共生活守规则教案 浏览:313
淮河私立学校 浏览: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