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育计划 >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

发布时间:2021-01-05 21:15:43

①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目标是什么

我国幼儿园健康教育的总目标及价值取向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既是幼儿教育的根本日的也是幼儿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精神提出四条幼儿园健康领域总目标,即:

1.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

2.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

4.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具体表述如下:

小班:

1.了解盥洗的顺序,初步掌握洗手、刷牙的基本方法;学习穿脱衣服;会使用手帕或纸巾;养成坐、站、行、睡的正确姿势;能及时排便;有良好的作息习惯。

2.进誓时保持愉快的情绪,愿意独立进誓;认识最常见的食物,爱吃各种食物,主动饮水。

3.了解身体的外形结构,认识并学习保护五官;能积极配合疾病预防与治疗。

4.知道过马路、乘坐交通工具、玩大型运动器械时要注意安全,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常识。

5.知道自己的性别。

中班:

1.初步学会穿脱衣服、整理衣服;学习整理恬动用具,能保持玩具清洁;有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2.结合品尝经验,进一步认识各类常见食物,爱吃各类食物的同时,懂得要科学合理地进食,逐步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3.进一步认识身体的主要器官,逐步形成接受疾病预防与治疗的积极态度和行为;在成人帮助下学习处理常见外伤的最简单的方法,知道快乐有益于健康。

4.认识有关安全标志,能够在成人提醒下遵守交通规则;不接触危险物品;遇到危险时能告诉成人,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5.愿与父母分床而眠。

大班:

1.保持个人卫生,关心周围环境的卫生;进一步提高独立生活能力,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初步理解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营养,身体需要各种营养;会使用筷子;进一步养成独立进餐的习惯。

3.进一步认识身体的主要器官及重要功能,并懂得简单的保护方法;了解有关预防龋齿及换牙的知识;注意用眼卫生。

4.初步了解应付意外事故(如火灾、雷击、地震、台风等)的常识,具有粗浅的求生技能。

②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素质教育中应扮演什么角色、发挥什么作用,目前尚不明确。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良好素质,生理素质主要取决于先天遗传和后天生长发育的条件,科学文化素质主要靠学校文化科学教育(智育),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主要是学校德育和社会教化的任务。心理素质通过什么途径来提高呢?这是传统教育中没有回答的问题。学校长期以来一直忽视心理素质在学生素质发展中的作用。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人们开始认识到心理素质在学生整体素质中的重要作用,当前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心理健康教育,而它的基本目标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教育者应首先弄清什么是心理素质,学生应具备哪些心理素质。要弄清心理素质的涵义,首先得弄清素质概念。现在研究者对素质概念的认识不再囿于某一学科范畴,素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不断扩大。一般认为,素质既包括了先天遗传特征又包括着后天习得的素养,是指有机体在先天生理基础上,通过环境和教育的作用逐渐发育和成熟,并通过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而形成或内化为个体相对稳定的、基本的、衍生的和具有发展潜在性的品质。这种品质具有基本性、相对稳定性、结构整合性、功能衍生性和发展潜在性等基本特征。个体的良好素质不但应具备素质的基本特征,而且各种素质之间应整合成一个完整的功能系统。在人的素质结构中,心理素质居于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之间,它既制约这两种素质的形成,又反映这两种素质的发展水平,起中介作用。
我们将心理素质的基本涵义概括为:心理素质是以个体的生理条件和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将外在获得的刺激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衍生的并与人的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这个表述体现了心理素质形成的生理、心理和外部条件,概括了心理素质的稳定性、基本性、衍生性和整合性等基本特征,表明了心理素质是一个复杂、同构的自组织系统。心理素质这个自组织系统是由哪些维度构成的呢?我们将学生的心理素质归纳为认知因素、个性因素和适应性因素三个维度,具体化为22种成分。在心理素质结构中,各维度的作用是不同的。认知维度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活动,直接参与对客观事物认知的具体操作,是心理素质最基本的成份,包括一般认知和元认知两个亚维度。个性维度是指人在对待客观事物的活动中的个性心理表现,虽不直接参与对客观事物认知的具体操作,但具有动力和调节机能,是心理素质结构中的动力成分。适应性维度是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改变自身或环境,使自身与环境和谐协调的能力。它是认知因素和个性因素在个体适应—发展—创造行为中的综合反映,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心理素质之一。

③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④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总目标有哪些

1、自我意识方面。
认识到自己重要的社会角色,并为做一名小学生感到自豪。版认识到自身的身体特征权、活动特征及性别。初步认识自己与教师、父母、同伴的关系,知道被人爱和爱人。会借助别人的评价认识自我。
2 、学习方面。
认识到学习在自己生活中的地位,对学习有较浓厚的兴趣。为得到老师、家长的表扬而努力学习。能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会听课、做作业、积极参加考试等。喜欢探究事物间的联系,好发问。爱护学习用品。每天能够在家里自觉学习20-30分钟,注意养成自学习惯。
3 、交往方面。
会恰当使用礼貌用语。喜欢交往,积极主动与父母、老师尤其是同学进行交往。

⑤ 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目标

总目标:复提高全体学制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具体目标: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⑥ 什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学校心抄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心理健康是现代文明人的一个重要标志,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要全面提高公民的心理素质。具体说来,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包括三个方面:1、使受教育者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2、要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减少和避免对于他们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3、根据受教育者成长发展的需要和特点,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具体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和谐发展,帮助他们正确地对待自己、接纳自己,认识自己的内在潜力,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帮助他们确立符合自身发展的积极的生活目标,培养责任感、义务感和创新精神;学会认识环境,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更好、更快地适应生活、工作和学习环境;掌握社会规范,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的情绪情感、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他们适应学校生活,为适应未来的社会需要在能力上和心理上做好准备。心理健康教育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任务,每项工作的开展都应符合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为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服务。

⑦ 心理健康教育学什么

心理健康教育说什么那些时候一个人的心态。这是新的,什么都没有意思。

阅读全文

与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学读书计划表格模板 浏览:342
小学语文四年级感叹句 浏览:243
天通苑中山实验小学 浏览:596
小学三年级语文补习班内容 浏览:921
吉安师范附属小学作文 浏览:396
小学教师备课网站 浏览:1
私立美男学院 浏览:383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凉州岛 浏览:915
小学1年级手gong大全 浏览:459
小学生手抄报的图片大全图片大全 浏览:68
小学健康知识讲座 浏览:120
小学毕业季适合发老师的句子 浏览:451
汕尾凤山中心小学校长 浏览:606
小学生毕业汇演舞蹈 浏览:702
小学生抗击疫情的表演 浏览:107
私立华联大学本科 浏览:61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想谢谢你400 浏览:855
中小学生睡眠问题 浏览:174
小学生公共生活守规则教案 浏览:313
淮河私立学校 浏览: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