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进一步推进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全面提升我校学生文明素养
各乡镇(街道、开发区)教体办、中学,县直、民办各学校:
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着力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提高广大中小学生道德素养,提升学校管理水平,促进教育内涵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细则》以及《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的要求,现就进一步加强全县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育人为本的观念,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核心,以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为基础,遵循学生的认知和成长规律,以丰富的活动为载体,从细节入手,从小事抓起,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方法培养学生文明礼仪习惯、良好学习习惯、健康生活习惯、安全行为习惯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高育人质量,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一)总体目标
通过养成教育,引导广大学生牢固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懂得为人做事的道理;具备安全生存、文明生活、友好交往和善于学习的基本素养;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基本关系;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文明行为和学习能力,使他们在学校做一个有个性、会学习、知荣耻的好学生,在家做一个有孝行、会自理、担责任的好孩子,在社会做一个有教养、会共处、守公德的好公民,为成功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具体任务
1.幼儿阶段:主要培养孩子基本安全意识、基本的自理能力和交往能力,初步具有卫生意识和文明礼貌意识,激发孩子对生活和知识的兴趣。
2.小学阶段:小学阶段是人的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可塑性极强,学校要通过示范法、实践法、榜样法对学生进行培养训练,重点培养孩子的卫生习惯、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初步懂得与人交往的基本礼节,要培养他们诚实、守信、活泼、开朗的良好品质。
3.中学阶段:中学阶段是人生观初步形成但尚未成熟的重要时期,他们已基本确立了自己的道德准则和是非观念,但容易受外界影响,情绪波动大,许多重要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仍需着重培养,特别是初中阶段更是养成教育的重点。为此,中学阶段养成教育的重点是强化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文明礼仪习惯的培养与训练,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鲜明的是非观念。
三、实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原则
(一)规范化原则。加强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要以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基础,结合学校的实际来进行开展。
(二)具体化原则。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要本着“小、细、实”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把各种行为习惯具体化,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易于理解、掌握和践行。
(三)序列化原则。遵循青少年的发育规律和认知、心理特点,研究制定出相应学段的行为规范和要求。在教育内容的安排上要体现学段和年级的层次性,保持教育的连续性,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循序渐进。
(四)因材施教原则。加强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要做到因材施教,保护好孩子的个性和创造性,力求做到“行为上严,思维上宽”,鼓励学生的独创精神。
(五)知行统一原则。既要重视课堂教育,更要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注重自觉实践、自主参与,要进行严格的管理和必要的行为训练,引导广大学生在行为实践中逐渐加深思想认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六)整体性原则。行为是外显的,文明行为的养成是“知情意行”的过程,“知情意”是前提,“行”是结果。因此,我们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既要重视文明行为的训练,又要重视对其文明行为的认知、情感和意志的培养,要提高学生的认识,使学生从感情上接受文明行为,在反复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意志,不能把文明行为的培养看成单纯的技能训练,在知、情、意、行整体和谐的统一中求得文明行为训练的有效性。
(七)一致性原则。一方面,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学生的要求必须统一,保持一致;另一方面,文明行为的养成,全社会所有的人都必须积极参加,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家长和所有成年人,要与孩子们一同来养成文明行为,共同进步,要求孩子做的,大人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要做的,大人自觉不做,身教重于言传。
(八)层次性原则。文明习惯的养成一般要经过被动、主动到自动三个阶段。一旦达到自动,也就形成了习惯,对学生来说,某些文明行为的培养可以从强制性要求开始,在行为训练的实践中从被动逐步转化为主动,再从主动转化为自动。而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对文明行为的要求应体现出不同层次的要求,区别对待,注意衔接,既保持层次性又保持连续性。
四、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主要内容
中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主要内容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文明礼仪习惯。
(一)生活习惯养成教育
1.生活严谨
①按时睡觉,按时起床,生活有规律,学习、休息、娱乐有合理安排;
②按时到校,按时归家;
③不喝酒,不抽烟,不赌博;
④不进营业性网吧、游戏厅等场所。
2.办事规范
①自己整理自己的房间,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具,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②办事有条理,做事有效率,统筹安排,轻快利落。
3.举止文明
①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披发,不烫发不染发;
②不留长指甲,不穿奇装异服,公共场所不穿拖鞋背心;
③不打架骂娘,不说脏话痞话;
④遵守公共场所规则;
⑤尊老爱幼,讲文明礼貌。
4.勤俭节约
①爱护书本、用具,节约每一张纸、每一块橡皮、每一支铅笔;
②爱护桌椅、门窗等物,爱护校园内一草一木;
③爱惜粮食,不挑食,不偏食零食,不暴饮暴食,不随便丢弃饭菜,不剩饭,节约每一粒粮食;
④爱惜衣物,不追求穿戴,不穿不适宜中小学生穿戴的服装;
⑤节约用电用水,注意用电用水安全;
⑥不乱花钱,不铺张浪费,不向父母提出过高的物质要求。
5.讲究卫生
①珍爱生命,树立安全意识,自觉拒绝黄、赌、毒;
②衣装干净、整洁;
③勤洗澡,常剪指甲,早晚刷牙,饭前、便后要洗手;
④在家、在校经常打扫卫生;
⑤不乱贴、乱写、乱画;
⑥不随地吐痰,不随手乱丢东西;
⑦不喝生水,不吃不洁净食物;
⑧养成随手捡拾地面上废弃物的习惯,保持环境整洁;
⑨床上用品清洁美观,被褥叠放整齐,无异味,室内物品摆放有序,宿舍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宿舍清新整洁。
6.注意安全
①进行体育活动和劳动时,听从老师安排,不擅自行动,有秩序上下操,站队不挤、不抢、不拖拉,课间不做危险游戏,运动时注意自我保护;
②不得听从和尾随不认识的人离开学校,未经老师及家长同意,不在外留宿;
③妥善保管自己的物品,严防丢失;
④不用湿手、湿布触摸、擦拭电器外壳,不私装电器,不在宿舍内使用危险电器;
⑤不玩火、不玩鞭炮等可能引发火灾的物品,不私自下水游泳;
⑥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打闹,不攀爬教学楼内栏杆、学校校门及围墙,不滑行楼梯扶手,搞卫生时要注意安全;
⑦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要尽量靠路边行走;穿越马路,要听从交通民警的指挥;走人行横道线要遵守交通规则,做到“绿灯行,红灯停”;
⑧不得打架滋事,严禁携带、私藏管制刀具等危险物品;
⑨不在零食摊点购买无卫生保障食品;
⑩遭遇危险,机智应对,设法拨打“110”、“119”等报警电话。
(二)学习习惯养成教育
1.书写规范
①书写时姿势端正,握笔姿势正确,眼离书一尺,胸离桌一拳,握笔离纸一寸;
②作业字体端正,纸面清洁,格式正确,不边做边玩。
2.认真预习
①课前要预习,预习有记录,要明确重点,找到难点,学会带着问题听课,以便上课时能够有的放矢,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②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等待老师上课。
3.专心听课
①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勤做笔记;
②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不做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
4.合作探究
①转变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②积极与同学交流学习经验和方法,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5.独立作业
要按时完成作业,认真细心,独立完成,书写规范,注意整洁。
6.及时复习
①课后要对所学知识自觉及时整理归纳,理清脉络,形成知识体系;
②发现有不懂的地方要及时找老师和同学帮助;
③课后作业坚持先复习后做作业,先审题再解答;
④练习后要进行积极的反思,将知识引申、扩展、深化。
7.积极应考
①要以积极而正常的心态对待考试,临考准备充分,考试正常发挥,考后认真分析;
②答题时要细心、准确,书写规范,心态好;
③考试时遵守考场纪律,不作弊。
8.坚持课外多阅读
中小学生要坚持多读有益的课外书籍,扩大知识面,并记好读书笔记。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并坚持写日记和周记,养成多学习善思考的好习惯。
(三)文明礼仪习惯养成教育
1.参加升国旗仪式,衣着整洁,脱帽肃立,行队礼或行注目礼;唱国歌严肃、准确、声音洪亮。
2.着装得体,坐正立直,行走稳健,谈吐举止文明。
3.使用好礼貌用语:请、您、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
4.使用好体态语言:微笑、鞠躬、握手、招手、鼓掌、右行礼让、回答问题起立。
5.进校第一次见老师,鞠躬问好;上下课,起立向老师行注目礼;课上,发言要有礼貌;课余,进老师办公室或居室,喊报告或轻敲门,经允许后再进入;离校与老师同学道别。
6.家中吃饭请长辈先就座,离家或归家与家长打招呼。
7.对待客人或外宾,主动问候,微笑致意,起立欢迎,招手送别。
8.对待老、幼、妇、残和军人,行走让路,乘车让座。
9.递送或接受物品起立并用双手。
10.参加集会守时肃静,大会发言先向师长和听众致礼,发言结束道谢,观看演出、比赛,适时适度鼓掌致意。
各学校要根据学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学校文化传统等实际情况,研究制订学校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具体目标和具体内容。
五、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施途径
(一)突出学校教育主渠道。学校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主阵地。要牢固树立“育人”理念,将教书育人落到实处。要以学生日常生活为源,从小事做起,将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纳入学校课程、融入学校生活。要着重培养学生文明礼仪习惯、健康生活习惯、安全行为习惯等。要切实加强教学方式的转变,注重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和社团组织在养成教育中的阵地作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养成教育活动,加强对学生基本行为习惯的训练,不断巩固养成教育成果,促进学生良好行为的固化和定型。要开展课题研究,探求适应学生身心特点、认知规律和旨在培养其良好行为习惯的途径和方法,力求在理论上有所创新,在实践上有所突破。
(二)形成家校育人合力。要办好家长学校,广泛开展家庭教育宣传,推广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坚持和完善教师家访制度,定期召开家长会,通过网络、电话等多种形式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联系,了解各种家庭背景下学生不同的行为习惯基础,增强养成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注重学生、家长的行为体验,举行学校开放日、小手拉大手等活动,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
(三)沟通协调社会教育。要充分整合和挖掘社区各类教育资源,不断拓宽教育的途径,主动争取社区、工青妇、关工委以及各有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引导全社会关心和参与学生的养成教育,调动一切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积极因素,为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要以社区为舞台,关注和指导学生假期和双休日的生活,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课外活动和公益活动,引导学生从小树立公民意识,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六、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措施保障
(一)注重实践,开展丰富教育活动
注重活动实践,在活动中培育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各学校要利用班会、晨会和团队会等组织学生学习《中小学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规章制度和常规要求,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可根据不同时期、不同需要,确立一个主题,宣传一个观点,培养一种行为习惯,一项一项地抓养成。可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将养成教育内容进行分解,一个一个地抓落实。可以开展“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主题系列教育活动,如组织征文、演讲、宣传板报、手抄报、情景剧等比赛,开展承诺签名活动,发动学生调查身边的不文明行为并开展讨论,剖析这些行为的危害和形成的原因,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各学校还可以组织开展“行为习惯主题教育月”活动。如可将3月份确定为“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月”。组织开展“学礼仪知识、做文明学生”、“文明礼貌伴我行”、“争做文明好学生”及文明班级、文明寝室、文明标兵等评比活动。也可以通过板报、标语、班会、文明礼仪知识讲座、礼仪知识竞赛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培养学生养成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知恩感恩、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等良好习惯。可以将9月份确定为“学习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月”。组织开展“我是学习的主人”、“争当学习标兵”、“我读书、我快乐”等活动。还可以利用开学等契机举办学习方法讲座或学习经验交流会,帮助学生掌握正确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发展意识、合作探究意识、问题意识,激励学生勤奋刻苦、奋勇拼搏。
(二)强化管理,营造深厚育人氛围
各学校要加强对养成教育工作的领导,把养成教育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来抓,把养成教育的任务分解落实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各个环节,形成全方位、全员性、多渠道抓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氛围。要加强养成教育的制度建设,结合学校自身特点,建立健全学生集会、学习、生活、安全、文明礼仪等行为准则,同时建立相应的考核、奖惩等管理制度,把教育与约束、自律与他律、行为方式与心理品质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科学完整的管理体系,逐步使养成教育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要根据《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的要求,切实加强学校常规管理工作,优化育人环境,使校园整洁卫生、秩序井然。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环境布置要体现养成教育主题,楼道、走廊、教室等要张贴与养成教育有关的图片、标语、名人语录、师生语录,强化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让学校成为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主阵地。
Ⅱ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月活动总结怎么写
开学以来,根据学校工作安排,我们组织开展了行为规范教育月活动。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各班级按照学校总体安排,有计划扎扎实实地开展了行为规范教育活动,收到了良好效果,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人和事。今天我们召开行为规范教育月总结表彰大会,目的就是总结成绩、表扬先进、查找不足,以全新的精神面貌投入到学校各项工作与学习之中。
2、德育处刘明老师对行为规范养成月作总结发言
“学雷锋、守规范”养成月活动小结
三月份是"学雷锋、守规范"实践月,我校以进一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提高少年儿童的基础文明素质为目标,教育与引导少年儿童积极投入学雷锋活动,坚持“学雷锋,树新风”,自觉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努力建立优良校风和优良学风。
“学雷锋、守规范”实践月活动贯彻了实践的精神,知行统一,在认真学习与领会雷锋事迹及精神品质,牢记与掌握规范内容与实质的基础上,落实几项行动,并以此为开端,把“学雷锋、守规范”活动长久坚持下去,为雷锋在本校本乡落实一个“常住户口”。我校具体落实了以下几项行动:1、 开展一次学雷锋庆三八黑板报评比活动。2、 开展一次“三·一二”绿化、美化清扫校园行动。3、 开展一次社会服务活动。4、 开展一次“学雷锋、守规范”的主题班队活动。
为了开展好这一系列的活动,具体方法如下:
1、 动之以情。以雷锋动人事迹的学习与宣讲,打动少年儿童的心。可开展故事演讲、小品表演等形式学习雷锋,了解雷锋,理解雷锋的精神实质。同时把学习雷锋与赖宁、学其他先进人物的事迹、学身边的雷锋、身边的赖宁相结合,把雷锋、赖宁真实地、完整地交给少年儿童,并在少年儿童心中扎根,取得思想、心理上的认同感,产生发自内心的驱动力。
2、 晓之以理。重新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新颖多样的形式让学生牢记规范内容,掌握精神实质。重点要讲清规范的具体含义及为什么要守规范的道理。把学雷锋与守规范结合起来,把规范条款对学生的要求内化为学生对自己的要求,并自觉遵守。
3、 导之以行。在深入学习与宣传的基础上,引导少年儿童把学雷锋守规范落实于行动之中。各中队可组织全体少年儿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雷锋实践活动,成"学雷锋小队",开展社会服务活动,同时做好规范的教育与训练工作,抓住薄弱环节,一月一个重点,严格要求,扎实训练,做到持之以恒,有的放矢。特别要引导少年儿童坚持"岗位学雷锋",在学习文化与提高思想的岗位上落实雷锋精神与规范要求。
另外,校德育领导小组、少先队大队部做好活动的组织领导工作,由各中队辅导员组织具体实施工作,做到计划、检查、总结三落实,发挥少先队的组织功能与作用,利用好红领巾小家务,创设良好的校园教育环境。通过晨会、思品课、班队活动课等时间对少年儿童进行宣传、教育、训练,开展各种活动抓内化,收实效。并部署统一的学雷锋活动日,开展实践。
德育处还对学生、教师建立双重评估制度,正确、恰当地评估师生在活动中的进步与实绩。大队部通过评比“行为规范之星”、“安全学习标兵”促使活动健康发展。
通过“规范月”的强化训练,学生都能够在思想上形成共识,清楚在知道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学生今后的自身发展非常重要。在各个学生的共同努力和配合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当然,更重要的是,贵在坚持。
3、下面先请学生代表六年(2)班 同学发言。
俗语说:“积千累万,不如有个好习惯。习惯对于人的一生影响非常大,习惯养成得好,终身受福,养成得不好,则终身受累。”良好习惯是建筑健全人格的基础,怎样才能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呢?《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讲得非常清楚,它是中小学德育的一个纲领性文件,它告诉我们,学生应通过参与各项活动的过程获得体验,在活动体验中接受行为规范的教育,逐步让遵守规范成为自觉行为。我们应该通过学习规范来明确哪些事不应该做,哪些事应该怎么做。哪些话可以说,哪些话不可说。《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二十条,《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四十条。涉及的问题方方面面,有关于学习的“课前预习,课后认真复习,按时完成作业,书写工整,卷面整洁。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大胆提问,回答问题声音清楚,不随意打断他人发言。课间活动有秩序。”有关于交通安全的“遵守交通法规,过马路走人行横道,行走时靠右行,不乱穿马路,做到一等,二看,三通过,不在公路、铁路、码头玩耍和追逐打闹。”有关于卫生环保的“
认真做值日,保持教室、校园整洁。”有关珍惜自我生命价值的“珍爱生命,注意交通安全、饮食安全、防火、防溺水、防触电、防盗、防中毒,不做有危险的游戏。”有关于读书、增长见识的“利用图书馆这一有利资源,阅读图书、报刊等课外的资料,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实施资源共享,与大家一起分享自己所拥有的课外书资源,增长学生的见识。”等等。
我们每一个学生都要牢记行为规范的具体内容,积极参与各项活动,从小事做起,比如,每次排队都能自觉反队伍排整齐,每次吃饭都不掉饭粒,每次看到地上的纸屑都能随手捡起,每次做作业都能写得工工整整,按时完成。这些都是小事,看起来很简单,做起来很容易,但是要养成习惯,重要的是坚持,做一次容易,每一次都能做到就难了,而养成习惯,只有坚持才行。希望同学们能在活动的过程中,能自觉遵守规范,坚持不懈,养成遵守规范的好习惯,努力成长为一名守规范的好学生。
Ⅲ 如何加强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加强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小学教育处于教育的基础地位,使学生受益一生的行为习惯有一些是在小学阶段养成的,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如果是好习惯,则会终生受益;反之,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害你一辈子。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必须从小抓起,从点滴做起,必须靠潜移默化、日积月累。叶圣陶先生曾说:“习惯是从实践中培养出来的,知道一点做一点,知道几点做几点。积累起来,各方面都养成习惯,而且都是好习惯,就差不多了。”所以,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只有努力拓展教育空间,加强横向联系,把单纯的课堂教学扩大为多渠道参与的教育网络,创设全方位育人的环境,才能达到整体优化的效果。
下面就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谈一下个人的粗浅认识。
一、提高认识,教师言传身教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哪些是良好的行为习惯,哪些行为习惯不能养成,为什么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要让学生有一个正确的辨别能力,并通过与优秀同学相互交流学习经验,从而和自己进行对比,自己在哪些方面不如别人,以及自己不如他人的原因,让学生形成共识,从而取长补短,改正自己不良的行为习惯。
1、师生认真学习有关条例,以《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绳,重点抓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制订开展养成教育的具体措施,教育学生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使用文明语言,礼貌待人,养成良好的文明卫生的生活习惯。
2、学生一天的生活中大部分时间与教师在一起,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早晨,学校领导、学生代表在校门口迎接学生,师生互相问好;每个星期一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老师正规的礼仪动作给学生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给学生播撒了文明习惯养成教育的良种。
教师要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不应该只教书,不育人,不能当“教书匠”。教师应当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认真探索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的规律,把说在嘴上,写在纸上的“教书育人”切实记在心里,落实到行动上,自觉站在育人的高度进行教学。
二、根据学龄特点实施分层教育
1、低年级学生,通过各种竞赛,通过得小金星,初步养成。
低年级的学生,最缺乏自觉性,很多事情能不能做,都没有意识。作业时常不做或忘记带回家;废纸到处乱扔,自己的课桌下面就像垃圾堆,不管什么,没用就扔;教室里追逐打闹,当班主任的最头痛,不管怎么说都没用,上课讲了,下课就又在教室了跑了。但他们也有自身的特点,就是有好胜心理,也爱挑别人的毛病。我们正好可以利用这些让他们形成自律。
我们可用“比比谁最棒”的方法。课堂上,把要求告诉他们:小朋友们,你们都很棒!但老师不知道,哪个小朋友是最棒的。不如我们来比比看,究竟是谁最棒。老师这里有一些小金星,你们想要吗?但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得到,只有达到老师要求的小朋友,才能得到小金星。
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然后你可以布置任务和要求。但刚开始,要求不能过高,从浅入深,逐步提高。同时要让学生之间进行相互督促,既可以帮助别人改正,也可以提醒自己。这种方法也可评价学生的课下表现。
然后利用班会课,总结学生一周来的表现情况,指出缺点,对表现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同时分发小金星。老师不要吝啬自己的赞语,也不要吝啬小金星,只要有肯定之处,都可以得到,这样更能提高他们的参与积极性。小金星可以让学生自己贴到荣誉角上去,这样更能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和自豪感。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发现小学生的行为都有明显提高,很多事情无需老师督促,学生之间便会相互指出,然后加以改正。
2、中年级学生,利用天天行为规范,形成自律。
中段年级小学生渐渐的有了自我意识,开始会主动思考,判断是非对错。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在他们的大脑里开始会比较,但出发点大多考虑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指责。他们所想到的还比较片面,有时还不够成熟,自律能力还不够强。
此时应当加强他们的行为规范。根据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需要,利用班会课通过学生提议,老师完善,共同制订“天天行为规范”, 每个学生都有一张,要求每个同学每天看一边,每天督促自己按“天天行为规范”要求努力做到。经过几个月的实践后,每位学生都能自觉的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看到水龙头没拧紧,他们便会主动上前拧紧;看到地面上有纸屑,他们能主动拾起来;看到小同学摔倒了,他们会主动上前将他扶起。由此看出:习惯成自然,好的习惯能使学生受用一生,也能使老师教育管理更加轻松。
3、高年级学生,利用荣誉,增强自身使命感。
高年级小学生,已基本上由他律转为自律。此时,老师会发现他们越来越难管,也越来越难沟通。他们似乎已经习惯于学校的条条框框,习惯于老师的唠叨不休。对于行为习惯,他们很少违反,但也不会主动,看到不好的现象也常常事不管己,高高挂起。
对于高段学生,一味说教不行,采用比赛也无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怎么办呢?可采用多种方法结合。学校的竞赛,要积极争先,拿出榜样作用。同时班级里开展“班级荣誉,我的责任”活动,以加强每个学生的班级荣誉感,同时把所有责任,让每个学生承担。中国有句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但是这种思想,让人觉得仿佛好坏是所有人的责任,就可以减轻自身的责任,恰恰让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没有责任了。所以我们班级奉行“班级荣誉,我的责任”,谁犯了错误,就要承担一切责任。班级得到了荣誉,也是你的荣誉。
有了责任,才有动力,才会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养成自我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教学中,学生行为习惯的好坏,对于教育任务的完成,对于学生的发展都有重大的影响。因此,对于每位教育工作者来说,我们不能只重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忽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三、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矫正学生不良行为。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单靠学校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家庭和社会也是小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对小学生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学校要主动与家庭、社区密切配合,扩大学校教育对社会和家庭的影响,以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1、家校配合,构筑良好育人环境。日本教育家福泽渝吉说:“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家庭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品德的形成,个性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要求孩子遵规守矩,家长首先要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以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并注意尽量避免消极言行对孩子的不良影响。我们主要通过家访、举办家长学校、召开家长会和实行家长开放日等多种形式与家长取得联系,指导家庭教育,开展“我和规范同成长”的家校活动。使家长了解并配合学校贯彻落实新《守则》和《规范》,改进家庭教育的一些消极做法,共同构建良好的育人环境。
2、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过程中懂得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公民。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人的社会化过程,社会化的过程伴随人的一生。在这个过程中,体验是不可或缺的,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感受遵规守法对成长的重要。因此,学校要善于与周边的社区单位取得联系,组织学生进行实践体验活动,充分利用社会为我们提供的丰富教育资源,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全新的感受,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优良品德。比如培训安全小卫士,让他们不只在校内,在校外也要起到监督检查的作用,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和维护公共秩序的工作,让学生从以往简单、空洞的说教变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自觉地养成了珍爱生命、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好品质。
四、注重反复,强化训练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必须依靠学生多次反复的实践、尤其是对小学低年级学生,他们自制能力差,一些良好学习习惯易产生也易消退,所以,对他们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直到巩固为止。同时设计一些简单、易行、有意义的活动,让他们通过努力,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实验证明,一项行为习惯至少要经过21天不间断的训练才能形成。可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须长期坚持,反复训练。
教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来引导学生行为的自觉性。每周可以提出切实可行的行为要求,及时将本周学生行为与规范要求相对照。并且每月根据学生实际更换新的目标,鼓励学生对照目标找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同时,教师要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平时,可以通过“电话”、“家校联系卡”的方式及时与家长进行交流,对孩子在家的行为提出要求,使家长有的放矢地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只有当某种良好的行为或动作通过强化训练,已经渗透到他的每一个细胞、每一滴血液和每一根神经中的时候,才能达到“自动化”的程度。这个时候他们的良好行为习惯才能算真正养成了。我们只有立足于“知”“行”统一的原则,在课内外进行有机结合,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将行为习惯教育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各个细节,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优良品德。
Ⅳ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策略研究存在主要问题有哪些
1.问题的提出
1.1选题的意义
在学校里,学生的个性与习惯存在很大的差异。有的懒惰贪玩,不爱学习;有的聪明但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的无视校纪班规,蛮横放肆,语言粗俗……这些不良现象极大地影响和制约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作为教育人的主阵地——学校,要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改变学生不良习惯、培养良好习惯的重任。
1.2研究价值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地说,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儿童时期,既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也是最佳期。“以良好的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儿童教育最核心的任务。”我们认为,良好行为习惯的积累与深化是健全人格形成的基础和外在标志,而健全的人格则是良好行为习惯的升华和结晶。因此,如果小学生在儿童时期养成了一系列学习、做事、做人方面基本的良好行为习惯,必然终身受用,成为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可以说,良好的习惯是人不断进步的动力源泉。
2.课题的界定及内涵
2.1关于习惯:对于“习惯”这个概念,国内外许多学者都有所论述,在本课题中,我们采纳我国儿童心理学家朱智贤教授的论述,即习惯是人在一定的情境中自动化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倾向。它既是个体的重要属性,也是群体的重要属性。在一定条件下两者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也就是说,个体可以从群体中习得某些习惯,同时个体的某些习惯也可能会转化为群体的习惯。
2.2关于良好习惯:在本课题中,我们依据习惯对于人的价值和作用,将其分为良好习惯和不良习惯。良好的习惯是指对人的学习、工作、生活等起积极
作用的,适应人的正常需要,且对人具有正向价值一类的习惯。不良习惯则相反。考虑到良好习惯的外延极其广泛,而课题研究必定有所侧重,因此,本课题研究的良好习惯主要是指能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发展的一些基本的行为习惯。
3.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3.1研究目标:
(1)以塑造健全的人格为核心,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出发,探索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培养方式、途径和措施。
(2)通过课题研究,推进我校学生的养成教育,提升教师的执教能力。
3.2研究内容(含子课题设计):
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策略研究;
小学生做事习惯养成的策略研究;
小学生做人习惯养成的策略研究
3.3主要观点
课题将如何做人、做事和学习具体化为一系列习惯,并通过学生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实践来进行培养。在做人方面,课题强调的核心理念是“培养爱心”,体现为“有真爱,负责任,明礼诚信和乐观豁达”。在做事方面,课题强调的核心理念是“规则意识”,体现为“遵守规则,做事有计划,善于合作,毅力顽强,求新求异”。在学习方面,课题强调的核心理念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体现为“基础扎实,掌握信息,学用结合,善于思考,科学用脑”。这些良好习惯都需要在小学生日常行为中培养。
3.4创新之处
本课题将着眼小学生的日常行为,着重进行有关小学生在学习、做事和做人等方面的良好习惯的研究与实践以及不良习惯的矫治,以使小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养成一系列做人、做事和学习方面的良好习惯,从而为小学生健康人格的培育奠定基础。
4.研究对象及方法
4.1研究对象为我校一至三年级全体学生
4.2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文献检索法、行动研究法、群体研究和个案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5.研究的过程和基本做法:
5.1研究思路
课题组通过调查研究和教育理论的学习,发现小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大约是一个量变(认知)——质变(形成)——新的量变的过程(巩固发展)。因此我们在实践中按以上变化规律,按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统一要求,全面规划的前提下,针对各年级提出不同要求,分解出子课题,有目的地实施培养计划。
5.2研究方法 说理教育法、情感陶冶法、实际锻炼法、榜样示范法、修养指导法、定期评价法,辅助方法是调查研究、个案研究和理论研究等方法进行研究。主要遵循正面教育的原则、系统性原则、活动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等研究原则,取得了效好的研究成果。
5.3本课题研究时间为2年度(2012.3-2014.12)。课题总体上分为三个阶段,按照年度进行。
第一阶段为课题调查阶段,时间为2012.3-2012.10。为了全面了解我校学生的行为习惯现状及特点,研究小组组织各课题组教师运用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方法对全校学生进行了多次不同角度的调查分析。对学生中不良行为突出的学生进行观察和调查研究,对家长进行访谈,以了解学生的成长及家庭教育和先前学校教育的情况。通过这些调查分析,老师们掌握了学生的基本情况。与此同时,我们还邀请我校一部分经验丰富的中老年教师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在全校范围内介绍自己在多年的工作中积累下来的经验体会,供课题组成员学习参考。在广泛调查、学习的基础上,课题组成员制订研究方案,并开展研究措施的探讨,为课题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阶段为课题的实施和实验阶段,时间安排为2012.10-2013.8。主要工作是根据学生年级特点全面开展子课题研究,进行个案追踪与访谈、理论研讨、指导与培训,推广成功经验等等。具体措施如下:
一、建设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师生、亲子关系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亲子关系,能给学生以宽松、尊重、支持和鼓励的发展空间,促进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健康发展。为此,我校十分重视教师健康心理的培养。首先从学校管理入手,我们注重实施人性化管理,注重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建设健康文明的人际关系;其次,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我们注重引领教师的健康心理和行为,还特地请来了新东方校长对全体教师进行了积极心态的专题辅导,帮助教师较好地建立起了健康的心理和乐观的生活态度;第三,我校在全体三至五年级学生中,广泛开展了“老师,我想对您说”书信诉衷肠活动,鼓励学生把自己最想对老师说的话,通过纸笔传递给老师。透过稚嫩的笔触,很多老师读懂了学生的心灵,他们运用各种方式与学生进行了心与心的沟通与交流。我们可喜地看到: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和谐了。
二、营造良好的班级心理生态
研究中,我们发现学生个体的诸多习惯,如人际交往、竞争与合作、遵守规则等,有赖于一定的群体生活环境,并通过适合群体与个体需要的集体活动,以及自身的实践活动来习得。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小学生模仿力强,但是非观念薄弱,易于接受群体行为的影响。因此,我们以营造良好的班级心理生态为切入口,为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提供实践与生长的土壤。
首先,建设良好的人际环境。我们努力构建师生之间的民主平等文化,同伴之间的真诚友爱文化,以及任课教师之间的团结协作文化。同时,将更多的书籍放入教室,使教室成为充满文化气息的地方,教育在不知不觉中进行。
其次,我们为更多的孩子创设岗位。班级内开展干部轮换,做到重点岗位竞争上岗,一般岗位轮流上岗。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我们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如:班级制度的制订,活动的开展、事务性工作的处理,包括人际矛盾的解决,我们都注意让更多的孩子从被动接纳到主动参与,有意识地给予孩子更多的权利与机会,让他们充分地发表意见,自己去选择、设计与管理,让每个孩子都有实践与锻炼的机会。
当然,良好习惯的养成离不开严格的训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在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中,我们努力贯彻“人格化训练”的理念。所谓人格化训练,就是在习惯培养的过程中,我们以健全人格为核心目标,注意观念与情感的培养,使学生对每一个好习惯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从而“晓之信之践之”。
另外,每学期学校都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如体育节的集体跳绳比赛、踢毽比赛、接力赛跑、长跑比赛,读书节的知识竞赛、科技节的航模比赛、劳动节的技能大赛等。在活动中,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提升,在享受快乐的同时,更多地磨练了意志、健全了心智。团队精神、合作意识、读书、劳动、创新意识等良好的心理品质逐渐形成,并逐步外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三阶段为课题的验收和总结,时间预计在2.13.8—2014年,主要工作是验收子课题,总结和评定实验成果,发布研究报告,推广科研成果等。
5.4、阶段性研究成果
1、提升了教师的研究意识、研究能力和团队精神
2、创设了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增强了师生的心育意识
3、推动了学生素质的整体提升,一部分特殊学生得到明显的转化
4、结题报告《小学生行为养成教育的研究结题报告》,教师的论文集 个案分析
6、课题研究的事实依据
6.1本课题扎根于学生,围绕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分年级展开研究。我们在研究过程中,着重培养小学生养成做事、学习、做人等方面的好习惯。这三个内容在子课题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是循环渐进、互有交叉、螺旋上升的。
本阶段,明确课题实验的目的,减少了行为习惯培养时较大的主观性、盲目性和随意性。通过引导学生直接参与多种实践活动方式强化学生好习惯养成的方法。丰富有趣的活动是儿童认识世界、模拟改造世界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手段。充分注意学生的需要和兴趣,给他们创造适合他们养成好习惯的机会与条件,如:组织开展“一帮一,一对红”活动,将习惯好的学生与习惯差的学生结对子,使习惯差的学生在习惯好的学生的帮助下养成好的习惯。另外通过课堂教学,“习惯养成”专题活动,“小岗位活动”,并利用班队会等活动进行有计划的训练,让学生在有意与看似无意的训练之中培养好的习惯。总之,本课题的研究立足于学生,通过老师的观察,活动的设计帮助学生矫正不良的习惯,并努力践行真实、科学的案例,让小学生在一系列的活动中规范做事,学会做人。
6.2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本课题由市级科研骨干任课题承担人,课题承担人参与了多个课题的研究,在各个课题组中积极参与研究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推广研究的方案。我们这个研究团队都是由市、区骨干组成的,既有扎实的教学经验,又有创新的活力,而且其中四位老师都有大循环教学的经验,对学生在学习、行为习惯方面都有自己的培养计划和实施的经验,所以能够将课题顺利完成。
本次课题所需要用到的研究资料,如理论书籍类,均可从校图书馆、省图书馆借阅参考。我们团队的成员中有一位为现任微机教师,她利用搜索引擎为大家找寻了全国、世界各国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方案,为我们的理论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料。我们还建有自己的博客,组员及其家长进行交流讨论,大大丰富了我们的研究资料。一线老师负责提供研究的案例,我们利用Q群、博客等平台对案例进行剖析,再由相关子课题的老师负责撰写。
学校调拨充足的研究经费,为课题组成员按排必要的研究时间。还可以调动其它因素辅助课题组开展研究活动。在学校领导的帮助下建立学校专题研究资料库。总之,本课题组具备完成研究任务的主客观条件。
Ⅳ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学计划
小学教育处于教育的基础地位,使学生受益一生的行为习惯有一些是在小学阶段养成的,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如果是好习惯,则会终生受益;反之,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害你一辈子。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必须从小抓起,从点滴做起,必须靠潜移默化、日积月累。叶圣陶先生曾说:“习惯是从实践中培养出来的,知道一点做一点,知道几点做几点。积累起来,各方面都养成习惯,而且都是好习惯,就差不多了。”所以,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只有努力拓展教育空间,加强横向联系,把单纯的课堂教学扩大为多渠道参与的教育网络,创设全方位育人的环境,才能达到整体优化的效果。
下面就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谈一下个人的粗浅认识。
一、提高认识,教师言传身教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哪些是良好的行为习惯,哪些行为习惯不能养成,为什么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要让学生有一个正确的辨别能力,并通过与优秀同学相互交流学习经验,从而和自己进行对比,自己在哪些方面不如别人,以及自己不如他人的原因,让学生形成共识,从而取长补短,改正自己不良的行为习惯。
1、师生认真学习有关条例,以《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绳,重点抓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制订开展养成教育的具体措施,教育学生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使用文明语言,礼貌待人,养成良好的文明卫生的生活习惯。
2、学生一天的生活中大部分时间与教师在一起,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早晨,学校领导、学生代表在校门口迎接学生,师生互相问好;每个星期一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老师正规的礼仪动作给学生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给学生播撒了文明习惯养成教育的良种。
教师要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不应该只教书,不育人,不能当“教书匠”。教师应当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认真探索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的规律,把说在嘴上,写在纸上的“教书育人”切实记在心里,落实到行动上,自觉站在育人的高度进行教学。
二、根据学龄特点实施分层教育
1、低年级学生,通过各种竞赛,通过得小金星,初步养成。
低年级的学生,最缺乏自觉性,很多事情能不能做,都没有意识。作业时常不做或忘记带回家;废纸到处乱扔,自己的课桌下面就像垃圾堆,不管什么,没用就扔;教室里追逐打闹,当班主任的最头痛,不管怎么说都没用,上课讲了,下课就又在教室了跑了。但他们也有自身的特点,就是有好胜心理,也爱挑别人的毛病。我们正好可以利用这些让他们形成自律。
我们可用“比比谁最棒”的方法。课堂上,把要求告诉他们:小朋友们,你们都很棒!但老师不知道,哪个小朋友是最棒的。不如我们来比比看,究竟是谁最棒。老师这里有一些小金星,你们想要吗?但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得到,只有达到老师要求的小朋友,才能得到小金星。
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然后你可以布置任务和要求。但刚开始,要求不能过高,从浅入深,逐步提高。同时要让学生之间进行相互督促,既可以帮助别人改正,也可以提醒自己。这种方法也可评价学生的课下表现。
然后利用班会课,总结学生一周来的表现情况,指出缺点,对表现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同时分发小金星。老师不要吝啬自己的赞语,也不要吝啬小金星,只要有肯定之处,都可以得到,这样更能提高他们的参与积极性。小金星可以让学生自己贴到荣誉角上去,这样更能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和自豪感。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发现小学生的行为都有明显提高,很多事情无需老师督促,学生之间便会相互指出,然后加以改正。
2、中年级学生,利用天天行为规范,形成自律。
中段年级小学生渐渐的有了自我意识,开始会主动思考,判断是非对错。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在他们的大脑里开始会比较,但出发点大多考虑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指责。他们所想到的还比较片面,有时还不够成熟,自律能力还不够强。
此时应当加强他们的行为规范。根据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需要,利用班会课通过学生提议,老师完善,共同制订“天天行为规范”, 每个学生都有一张,要求每个同学每天看一边,每天督促自己按“天天行为规范”要求努力做到。经过几个月的实践后,每位学生都能自觉的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看到水龙头没拧紧,他们便会主动上前拧紧;看到地面上有纸屑,他们能主动拾起来;看到小同学摔倒了,他们会主动上前将他扶起。由此看出:习惯成自然,好的习惯能使学生受用一生,也能使老师教育管理更加轻松。
3、高年级学生,利用荣誉,增强自身使命感。
高年级小学生,已基本上由他律转为自律。此时,老师会发现他们越来越难管,也越来越难沟通。他们似乎已经习惯于学校的条条框框,习惯于老师的唠叨不休。对于行为习惯,他们很少违反,但也不会主动,看到不好的现象也常常事不管己,高高挂起。
对于高段学生,一味说教不行,采用比赛也无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怎么办呢?可采用多种方法结合。学校的竞赛,要积极争先,拿出榜样作用。同时班级里开展“班级荣誉,我的责任”活动,以加强每个学生的班级荣誉感,同时把所有责任,让每个学生承担。中国有句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但是这种思想,让人觉得仿佛好坏是所有人的责任,就可以减轻自身的责任,恰恰让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没有责任了。所以我们班级奉行“班级荣誉,我的责任”,谁犯了错误,就要承担一切责任。班级得到了荣誉,也是你的荣誉。
有了责任,才有动力,才会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养成自我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教学中,学生行为习惯的好坏,对于教育任务的完成,对于学生的发展都有重大的影响。因此,对于每位教育工作者来说,我们不能只重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忽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三、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矫正学生不良行为。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单靠学校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家庭和社会也是小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对小学生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学校要主动与家庭、社区密切配合,扩大学校教育对社会和家庭的影响,以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1、家校配合,构筑良好育人环境。日本教育家福泽渝吉说:“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家庭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品德的形成,个性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要求孩子遵规守矩,家长首先要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以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并注意尽量避免消极言行对孩子的不良影响。我们主要通过家访、举办家长学校、召开家长会和实行家长开放日等多种形式与家长取得联系,指导家庭教育,开展“我和规范同成长”的家校活动。使家长了解并配合学校贯彻落实新《守则》和《规范》,改进家庭教育的一些消极做法,共同构建良好的育人环境。
2、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过程中懂得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公民。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人的社会化过程,社会化的过程伴随人的一生。在这个过程中,体验是不可或缺的,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感受遵规守法对成长的重要。因此,学校要善于与周边的社区单位取得联系,组织学生进行实践体验活动,充分利用社会为我们提供的丰富教育资源,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全新的感受,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优良品德。比如培训安全小卫士,让他们不只在校内,在校外也要起到监督检查的作用,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和维护公共秩序的工作,让学生从以往简单、空洞的说教变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自觉地养成了珍爱生命、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好品质。
四、注重反复,强化训练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必须依靠学生多次反复的实践、尤其是对小学低年级学生,他们自制能力差,一些良好学习习惯易产生也易消退,所以,对他们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直到巩固为止。同时设计一些简单、易行、有意义的活动,让他们通过努力,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实验证明,一项行为习惯至少要经过21天不间断的训练才能形成。可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须长期坚持,反复训练。
教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来引导学生行为的自觉性。每周可以提出切实可行的行为要求,及时将本周学生行为与规范要求相对照。并且每月根据学生实际更换新的目标,鼓励学生对照目标找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同时,教师要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平时,可以通过“电话”、“家校联系卡”的方式及时与家长进行交流,对孩子在家的行为提出要求,使家长有的放矢地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只有当某种良好的行为或动作通过强化训练,已经渗透到他的每一个细胞、每一滴血液和每一根神经中的时候,才能达到“自动化”的程度。这个时候他们的良好行为习惯才能算真正养成了。我们只有立足于“知”“行”统一的原则,在课内外进行有机结合,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将行为习惯教育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各个细节,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优良品德。
Ⅵ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计划
培养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
一、什么是习惯?为什么要培养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
(一)什么是习惯
1、习惯是一种行为方式。
2、习惯是一种自动化的行为方式。
3、习惯是一种稳定的自动化的行为方式。
(二)习惯的分类
习惯简单可以分为良好习惯和不良习惯。
(三)为什么要培养儿童的良好学习习惯
1、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习惯就是素质,习惯影响人格。
2、儿童时期是养成习惯的关键期:培养始于父母,养成始于家庭,关键在于幼儿园和小学。
3、加强德育,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应该求真务实,从培养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开始。
俄罗斯著名的教育思想家乌申兹基说过:人的好习惯就像是在银行里存了一大笔钱,你可以随时提取它的利息,享用一生。一个人的坏习惯就好像欠了别人一笔高利贷,老在还款,老还不清,最后逼得人走入歧途。这个比喻非常好。今天的家长要想给自己的儿女留下什么?我想应该给我们的子女从现在开始留下好的习惯,这就是他一生最大的财富。
二、培养儿童哪些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婴儿期(0-3岁)培养儿童健康的生活习惯和文明礼貌习惯。
(二)幼儿期(3-6岁)巩固和扩展婴儿时期养成的习惯,培养初步的学习习惯和遵守规则的习惯。
(三)小学时期(6-11岁)巩固和扩展婴幼儿时期养成的习惯,培养学习习惯、遵守规则的习惯、交往的习惯、生活自理和自我保护的习惯。
我重点讲讲小学生的学习习惯。
我总结一个小学生学习好的三个关键要素是:1、学习的动力,就是爱学2、学习方法,就是会学习3、勤学习,就是要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勤学习是学习好的保障。
小学生要培养的学习习惯有八个:
1、 明日学具,准备齐全
我在西城区一所比较不错的小学做过一个调查,这个学校有一千个孩子,我在学校大门口站着看迟到情况,一千个学生竟然一个迟到的都没有。等上课铃声一响,我就看见有八个孩子慌慌张张的往教室外跑,我就拦住他们问他们干什么去。其中一个小男生说:“我妈没把我的语文书装我书包里,我得回家取书”。我又问另外一个:“你干吗去?”答:“今天有体育课,我忘记穿运动鞋了”。我问你们都是几年级了,他们说是四年级了。我就说这些事情不是你父母的事,是你们自己应该准备好的。你们早应该在一、二年级就养成这个习惯。
2、今天任务,今天完成
3、发现错误,及时改正
有一个小男孩,挺聪明,但是数学总是80多分,没得到一回满分。我就觉得奇怪。后来就知道怎么回事了。这个小男孩到四年级的时候,班上刚换了一个男班主任,这个班主任老师看了这个小男孩的数学卷子就明白了,就把小男孩叫到身边来,说:“过来过来,我考你一道题”。老师问:“7×8=?”小男孩说:“这太简单了,7×8=58啊”。同学听了都哈哈大笑。老师说:“你错了,你都错了三年了,你自己好好演算一下7个8相加是多少?”孩子演算完了说:“怎么7×8=56啊,我一直以为7×8=58呢。”就是这么一个小故事告诉大家,孩子在第一次错误的时候,我们老师和家长都没有及时地帮助孩子纠正,所以孩子才会一直把错的当对的。学习上最不能容忍的就是知识上的错误,所以家长和孩子不要怕学习上出现的错误,错了要马上改过来。
4、专心学习,珍惜时间
六一节前我给孩子的家长咨询发现家长普遍反映一个问题:孩子学习磨蹭。我建议家长和老师对孩子写作业提出三个要求;数量、质量、时间。以前家长和老师只对孩子写作业有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但是现在不要忽视学习效率,重视学习效率就要重视学习的时间掌握。
5、读书写字,姿势端正
现在的小学生很多读书姿势不正确,眼睛离书本太近,现在北京的小学生近视率达到百分之三十多,近视情况非常严重。我们家长一定要让孩子读书写字姿势端正,控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
6、课前预习,单元复习
小学生要从二年级开始培养这个习惯,这个对学习非常重要。我这里提倡单元复习,是因为我们的学生往往掌握的知识是分散的知识点,掌握系统的知识才会对学习的应用个更为有用。所以家长要让孩子注重单元的复习,学会把零散的知识组织成系统的知识。
我给大家介绍三个复习方法:正向复习法、横向复习法、重点复习法。
7、读书看报,查找资料
家长有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读课外书是浪费时间。其实读课外书有四点好处:学会做人、增长知识、学会写作、有助于课内知识的学习和巩固。新课程标准对小学生提出的要求是小学生要阅读145万字。对一年级小学生没有要求,对二年级小学生要求看5万字,三、四年级小学生各看20万字,五、六年级小学生各看50万字。学会查找资料最好的办法就是上网查找,正是为了适应这个要求,我们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
8、学有计划,学有目标
Ⅶ 关于小学生行为规范的个人计划
一、上学三字歌
上学路 要走好 遵守则 莫违规
避车辆 靠右行 穿马路 看指挥
上下车 按顺序 车停时 不争先
乘车时 不跑动 讲文明 知安全
二、进校三字歌
上学校 不迟到 衣冠正 领巾飘
进校门 成一队 问声好 露微笑
到教室 作业交 值日生 快打扫
练晨读 需自觉 不嬉闹 秩序好
三、晨会三字歌
铃声响 齐站立 精神振音嘹亮
有准备 不忙乱 有要求 要记牢
四、升旗三字歌
国歌响 要肃立 身站直 看国旗
升旗时 要敬礼 唱国歌 要庄严
五、上课三字歌
上课前 备用品 铃声响 静下心
上课时 要专心 会倾听 敢质疑
要发言 先举手 声音响 口齿清
做作业 独立思 姿势对 字端正
有订正 要及时 若偷懒 害自己
专用室 惜器材 守制度 有序回
六、锻炼三字歌
广播操 队伍直 听音乐 动作齐
进退场 走整齐 精神好 有秩序
爱活动 健体勤 带器材 重安全
若有事 需请假 勤锻炼 身体好
七、课间三字歌
下课后 莫追跑 轻说话 不喊叫
上下楼 靠右走 不拥挤 慢慢行
上厕所 要文明 不玩耍 不打闹
同学间 要友好 礼貌语 传校园
八、用餐三字歌
用餐前 先洗手 不吵闹 守纪律
用餐时 不说话 惜粮食 不浪费
九、午休三字歌
午休时 散散步 看看书 放松脑
有午睡 要按时 会休息 精神好
十、集会三字歌
集会时 明要求 准时入 坐安稳
好观众 讲文明 不说话 不乱扔
认真看 仔细听 给掌声 很热情
结束后 听指挥 离会场 有秩序
十一、放学三字歌
放学时 有秩序 脚步轻 路队齐
有人接 按时走 自己回 不逗留
十二、住宿三字歌
住宿生 守校规 服管理 听指挥
起床时 整被褥 到时间 按时睡
不打闹 不吵架 同宿舍 要友好
十三、学习规范三字歌
定目标 要执行 有偏差 要调整
新知识 要预习 旧知识 常复习
有疑问 做记号 问老师 解难题
上课时 要专心 会倾听 好问疑
要发言 先举手 口齿清 声音亮
课结束 要回顾 多思考 固新知
做作业 要及时 不拖拉 不抄袭
有难题 多动脑 有错误 及时纠
考试时 守纪律 不迟到 不作弊
细心审 细致答 字端正 卷面净
易先做 难后答 完成后 认真查
不着急 不慌张 冷静思 成绩佳
课堂外 不放松 学与练 要结合
多搜集 善积累 勤实践 长才干
十四、家庭生活三字歌
在家庭 知诚孝 敬父母 遵教导
个人事 应自理 家务活 学着做
爱整洁 讲卫生 勤刷牙 常洗澡
节假日 有计划 学与玩 统筹好
十五、社会公德三字歌
在社会 守公德 有教养 懂谦让
爱公物 不损坏 护花草 讲环保
过马路 走横线 红灯停 绿灯行
买东西 不争先 去参观 守秩序
看演出 要文明 谢幕时 应鼓掌
得于人 应感谢 负于人 应致歉
防水火 保安全 好与坏 要分清
做到这些你就是一个合格到能做少先队大队长的学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