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育计划 > 中小学教育难点

中小学教育难点

发布时间:2021-01-01 01:34:10

『壹』 中小学教育问题及现象

现在中小学教育存在着素质教育思想和实际客观教育两层皮,喊的是素质教育,实施的是应试教育。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教育管理者应该出台适应素质教育的考核方案,学生学习知识、技能、做人、形成良好的品质是必须的这也体现学生素质的几个方面。如何把德、智、体、美、劳有机结合起来来衡量考核学生的素质是解决素质教育考核的关键。

『贰』 小学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哪些问题

当前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注重“教书”,而忽略了“育人”;

二、忽视学生的能力发展;

(一)创新能力缺失;

(二)重视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主动学”;

(三)扼杀学生的创新思想和创新思维;

三、忽视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的引导与教育;

(一)追求“分数”,忽视心理健康辅导;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名存实亡;

四、农村地区教育比较薄弱。

五、教师的社会属性问题。

教师并没有获得与其身份相适应的待遇和尊重,导致对教育工作产生极严重的负面影响。不少教师都对教师职业有困惑。大多数认为,教师是一个职业,这似乎已是当下的共识,可是,在学校对教师的管理、培养、使用、评价中,教师的职业属性却一再被漠视。

六、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叁』 教育是什么对中小学教育现状的几点思考

一、孩子“终身竞争力”
家长持续正确地努力很重要。一个孩子的综合竞争力,不在于掌握的知识有多少,而在于拥有对生命和未来的激情,在于拥有积极、阳光的心态,在于智商、情商、逆商的完善发展,在于良好习惯的养成,在于思辨能力的培养。这些素质的养成仅靠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明显很难达成,因此家庭教育至关重要。家长要思考“给予孩子的终身竞争力”的问题。教育需要教授给孩子生存常识、知识和经验,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而学校只能承担起其中有关知识教授的部分,其他的更需要家庭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关于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思辨能力和自主独立性差的问题,不少家长在某种程度上是用勤勤恳恳努力的态度把后代毁掉,而且对此毫不知情。
二、激发孩子的“超级爱好”
家长一定要培养孩子对某种东西的超级爱好和渴望,只要这个爱好是具有正能量的,父母就不要去干预,哪怕这种爱好影响了他的学业。家长先从给孩子购置500本书开始自己的家庭教育。关键是家长自己也要真正读书,孩子才会读书。一个关键的问题是现在的父母因为工作繁忙陪伴孩子的时间并不多。家长尤其是父亲要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孩子,甚至每年要有一定数量的时间与孩子单独相处。这样会培养孩子对父亲的依赖感,孩子能从父亲身上学到独立。
三、培养公共说理的习惯
人类心灵是一块空白的书写板。美国小学从四年级开始,学生要学习基本的写作技能,如描写、叙述、比较与对比、原因与结果,也包括辩论、论证与说服等思维训练。根据《加州公立学校幼儿园至十二年级阅读和语言艺术(教学)纲要》规定,小学一年级“重述简单说理和叙述段落中的主要观点”,二年级“重述文本区别中的事实和道理,说清和组织要说的意见”,三年级“在说理中区别主要观点和支持这些观点的细节”,四年级“区分说理文本中的‘原因’与‘结果’‘事实’与‘看法’的差别”,五年级“分辨文本中的‘事实’‘得到证明的推论’和‘看法’”。到了六年级,则更上升了一个层次。“六年级公共说理分为两部分:辨析逻辑谬误和提防宣传。这两项都需要在实际阅读中通过感性、具体的实例,不断让学生讨论与加深印象”。至于何谓“逻辑谬误”和“提防宣传”,大纲中有详细说明:“要辨析的逻辑谬误有五种:过度简单化、浮泛空论、循环论证、虚假两分法、无凭据推理。要提防的宣传手法有十种:人云亦云、谩骂、偏见、势利、老百姓的话、吹嘘、‘科学’根据、证词、恫吓战术、株连。”六年级公共说理的重点在于区分“事实”和“看法”。并且强调任何“看法”都不具有自动的正确性,都必须加以证明,即提供理由。其中四种常用的理由为:事实、例子、数据、专家意见。令我们惊讶的是:六年级的学生就接受这样严格的思维训练,令我们感慨的是其中提到的每种现象在我们的公共生活中都随处可见,尤其在一些媒体文章中。意见和观点,其实并不具有自动的正确性,而必须提供事实、例子、数据或专家意见来加以证明和支持,如此方才具备说服力。遗憾的是,在一些文章中,经常看不到足够的“证明”和“支持”,而只是强烈的情绪表达和个人评判。《加州公立学校幼儿园至十二年级阅读和语言艺术(教学)纲要》对七年级学生的“说理评估能力”有进一步要求:“评估作者在支持结论和立场上所用的论据是否适当、确切、相关,并注意有偏见和成见的例子”。其中“偏见”和“成见”的提出则涉及社会公正,而不仅仅是逻辑。公共说理为什么要遵守这些原则?理性话语的价值观是与他人平等、尊重、以说理相待的关系,并在这个基础上不羞辱他人、不欺骗他人、不歧视他人、不伤害他人,不使用任何暴力(包括语言暴力)对待他人,这也是一个文明社会的价值观。事实上,说理能力即公民素养,是与人的文化和道德素质联系在一起的,传承了人类共同文明和自由、平等、理性的价值观,不是单纯的技能传授。公共说理的习惯要从小培养,且越早越好。这也是美国从小学一年级即开始学习公共说理的依据。反观中国中小学阅读和写作教学现状,小学基本上是记叙文阅读与写作。当然,不是说这种训练不必要,而是不应该成为阅读与作文训练的全部。
四、心情教育比知识教育更重要
孩子有没有天生的好坏之分?孩子有没有天生的聪明和不聪明之分?为什么很多好孩子一开始优秀后来反而落后了?培养一个孩子最重要的能力是情怀、胸怀以及气质,要培养孩子有广阔的思想与胸怀,能够逐渐获得自我心情教育的能力。目前,中国的心情教育现状还不乐观。很多学校囿于各种限制,没有魄力,也没有能力放手推行心情教育。有一些学校对于组织学生春游很有顾虑,担心会发生意外,因此因噎废食,导致学校的心情教育无法推行下去。国外的心情教育与中国存在明显的差距。国外学校会组织学生参加挑战项目,如野外徒步20天,没有任何现代化设备,锻炼学生的野外基本生存能力。
五、亲子沟通“通则不痛”
网友投票选出了“最伤妈妈的八句话”,很多人反思,这些话不能再说了,如“别问了”“别管我”“真啰唆”。很多父母也在为如何和孩子交流而苦恼。无论是孩子的后悔还是父母的苦恼,都是亲子沟通出了问题。通则不痛,亲子沟通渠道畅通了,孩子就不会有揪心的后悔,父母也少了许多“说不明白”的烦闷。亲子沟通的艺术,对父母而言,首先不能“一厢情愿”。教育孩子,爱之深,责之切,态度、语气容易失之过急,结果孩子越来越逆反。好话还得好好说,为人父母,要以孩子能听进去为最高目标。营造一个平等、平和的气氛,给孩子一个辩解的机会,不要搞成“一言堂”;对于没搞清楚的问题,不要把猜测、推断当事实,让孩子感到自己总是被怀疑、被质疑;善于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意识到双方出现分歧也许只是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对事不对人,别把孩子“一棍子打死”,更不要“贴标签”、翻旧账,让孩子“翻不了身”。亲子沟通的艺术,对孩子而言,首先不能“闭目塞听”。随着年龄增长,渴望独立的心跃跃欲试,从甩开父母的手,到自己拿主意、做选择,再到“父母那套都过时了”,很多孩子抗拒父母,甚至没有一个具体的理由,只是“一听唠叨就烦”。父母也曾年轻过,孩子当下遇到的问题,父母也曾遇到过。当抗拒父母时,可以想想:不是为了自己好,父母怎么会这样?父母的话有没有道理,是不是有可以接受的部分?责怪父母不懂自己,是不是也因为自己不对父母敞开心扉?叮咛也许啰唆,但这个世界上除了父母,还有谁能对自己这般放心不下。父母和孩子,原本就血脉相通,为什么不能让沟通更顺畅一些呢?
六、更多地关注学习素养、学习智能和身体机能
相比较于抢先学知识,培养基础素养更重要。七成家长表示会在孩子入学前教拼音,47%的家长会给孩子报各种学前补习班或兴趣班。但家长的心态其实又很矛盾,在回答“家长最希望孩子入学前掌握哪些本领”这一问题时,“与人交往”“体育劳动”“音乐绘画”等三项远超“识字算数”。上海市2013年“零起点”调研数据显示,经过对2000多个孩子长达两年的跟踪和研究发现,小学一二年级和语文、数学、英语学习水平有直接影响的素养,是理解能力、逻辑能力、表达能力和精细动作等四个素养,而知识性的计算、识数、记单词等都排在后面。学习基础素养对学习的影响,随年级升高而增大,抢先学的知识内容影响越来越小。幼小衔接中,关注学习基础素养比抢跑学科知识更有利于幼儿未来学业发展。一个小学前没学过外语的孩子,与学过的孩子,差距只是50个生词和20句对话。这些在进入小学之后,花15~18个课时就可以解决。只要进入正式学习阶段,通过一定的教学或游戏方式,可以很快缩小这些差距。要关注感觉统合失调比例增高带来的系列学习障碍。这也是很多孩子在书写、计算、阅读等方面出现障碍的主要原因。如孩子朗读时漏字、加字、念错字、替换字,又或是计算时写错数字的顺序和位置,抄写时要看一笔写一笔,这些都是感统失调引起的学习障碍。感统失调最佳的干预时间是在学龄前,最晚不能超过12岁。但是,如果大量的抢学、先学占据了这个时间段,学习智能和身体机能的完善就会丧失最佳时机。
七、遇事自己去处理
“孙老师,你儿子和同学打架,被打哭了,你快去看看吧!”孙老师淡淡一笑,“孩子打架,有他吃亏的时候,也有他占便宜的时候,让他自己去处理吧!我才不管他呢。”这话看似冷漠,实则蕴含智慧。打与被打,再平常不过了,让孩子在这样的过程中多想几个为什么,今天遇见这事,家长老师不理我,我该咋处理?以后再遇到这事,我该怎样去化解?这样的事孩子们遇见多了、处理多了,他们还会一味地想着并依赖家长老师吗?在这种环境中,一天天长大的孩子们遇事会不会越来越冷静、越来越理智、越来越独立呢?他们抗挫折的能力会不会越来越强呢?多经历这样的锻炼,孩子们会不会更迅速地走向成熟呢?如果孩子被家里的凳子绊倒了,在西方,家长们会置之不理,让他自己去处理。在我国,大人们会对自己的孩子心疼得不得了。诸如此类的差异,导致了东西方孩子自理、独立、探究品格的极大差异。当我们埋怨孩子这方面能力太低时,我们应该想想我们给孩子充足的锻炼机会了吗?如果我们的家长、教师在生活中多一些“冷漠”,让孩子们自己去处理日常事务,读大学了还把自己的脏衣服打包寄回让父母去洗——这种现象就会减少。若我们还依然对孩子“爱”得太多,甚至还依然对孩子“爱”得畸形,在以后更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中,我们很可能收获的不仅仅是再次听到“你们的下一代绝不是我们的对手”的断言。这不会是危言耸听。
八、细心培育探索精神和独立人格
在日常家庭教育中,要细心关注、培育孩子的独立探索意识和精神。练习轮滑、学骑自行车都是孩子在不断独立摸索中从不会到会到熟练。在孩子探索意识、意愿和精神的培养中,父母的“陪伴”而又“不包办”是激发孩子勇气、自信的重要动力。给孩子讲你的人生经验,不如陪他一同去亲自体验。孩子独立人格的培养应从细小处抓起、尽早关注。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我们发现孩子做很多事情有了自己的主意和想法且不愿屈从大人们的意见而改变,这就是孩子独立人格的“萌发”,如何在尊重中去“引导”,“不强行干预”孩子自主理念、独立人格的培育和养成,应该是家长细心关注的一个问题。尤其是不能简单套用我们自己童年成长的那点所谓经验,毕竟世移时变,现在的孩子以及孩子成长的环境都是全新的、富有挑战性的,与我们小时候的成长条件和环境是不可比拟的。我们都是没有经过任何培训和专业认证就第一次做父母,又基本上都是养育一个孩子,育子的责任重如泰山呀,就像在实验室里做实验一样,怎么确保实验一次成功?恐怕要特别慎重、要做充足的准备。家长对待自己的孩子应和对待别人的孩子一样,既把孩子当作独一无二,又应把孩子当作普通一员。以普通人和平常心培养孩子,注重培育孩子的德性品行、心智情感、独立人格,把情商培养放在与智商同等乃至更加重要的位置。

『肆』 结合中小学实际,分析在实现教育目的的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问题及提出对策。

结合中小学实际,分析在实现教育目的的过程中还存在那些问题及对策
实现教育目的是教育实践活动结果的主观预设,对教育实践活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而中小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坚强的革命后代。有论者指出“教育目的是教育理想与现实的结合点,任何教育活动,都是围绕教育目的进行的,教育过程就是教育目的逐步实现过程,要高质量地培养人,使整个教育过程高效、合理,就必须加强对教育木的的研究”。
何谓教育目的?陈桂生教授从目的的概念——“意之所趋”出发,认为教育目的是“人的教育意向”,他认为家长和教师对于进行教育活动都有目的。强调教育目的为人们进行教育活动的“意之所趋”的还有其他学者,如丁念金认为,教育目的,即教育活动中的目的,是指“人们进行教育活动的意图,即人们进行教育活动是为了得到何种性质的结果”。
而目前我国中小学教育还存在着某些问题,仅教育目的方面便存在认识上的模糊和实践上的混乱现象。模糊上主要表现在,将中小学教育目的与教育目标等同,还有将国家的教育目的认为是发展中小学生的集体或社会价值目的。在实践中,以培养学生德智体,以升学为主要教育目的。中小学教育由九年义务教育和三年高中教育(主要是普通高中教育)组成。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来,尤其自《义务教育法》颁布以来,我国中小学教育有着巨大的发展,但是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下,出现了诸多问题,而且越来越严重,已对我国中小学教育进一步发展产生了巨大的阻碍作用。
一、中小学教育问题
(一)中小学学生负担较重。中国学生家长传统思维认为子女只有死读书,只有上大学才可以出人头地。父母给子女买大量辅导资料,送子女上各种补习班和培训学校学习,请各科家教。而学校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不顾学生承受能力,布置大量作业,让学生上晚自习,代学生购买辅导资料,利用节假日给学生补课已是正常现象。
(二)中小学教育费用过高,乱收费现象依然严重。中小学各学校一般根据等级来定,等级高的学校学费高些。一般城市的市重点高中学费一年(两个学期)要三千来元。老师给学生补课是有偿的,很多学校在补课事件上搞小把戏,让学生家长选择学校给不给学生补课。补课费一般比较高,学校还利用代给学生购买各种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获取高额回扣费,甚至有教育主管部门直接参与。
(三)许多农村教师工资发放困难,教师离开学校时有出现。我国大部分乡镇和村财政比较困难,许多教师不能按时领取全额工资。乡镇村干部一般先发自己的工资,再发其财政下的教师的工资。工资的拖欠严重打击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使一部分老师不得不从学生身上收钱过日子,也使一部分老师被迫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寻求其它生存途径。
(四)学校、社会对学生道德教育重视不够。我国对中小学学生的道德教育仅仅进行思想理论教育和事例教育,以为控制了中小学学生的思想就可以提高中小学学生的道德素质,这是完全错误的。社会道德的低下使学生对书本上的道德教育提出疑问。
(五)我国中小学学校基本上还是推行应试教育。评价学校好坏的标准是升学率,而不是素质教育实施情况。推行素质教育对学校升学率有巨大影响,由于我国现行的考试制度及试题,只有行应试教育才可提高升学率。高考是我国教育的指挥棒,是考察学生的做题能力,既答试卷的能力,这与素质教育的目标有些偏离。事实上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素质教育还未起步。
(六)学校乱用教室,搞特大班教学。由于扩招后,学生众多,新的教学楼还未建成,教室不够。有的学校实行特大班教学,一个教室数百人,教室内挤得满满,学生在教室里根本没有任何活动空间,有的连走路都很困难。有的学校在办公大楼内挤出房屋给学生使用,有的直接使用实验室、语音室等其它教学房屋。
(七)花钱找学校。许多家长为给子女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有钱的父母花大笔钞票并通过各种关系把子女送进依稀外比较好比较出名的学校(主要是重点中学)或某学校的重点班。这在目前不是什么特殊现象。
(八)中小学学生考试作弊严重。考试作弊这几年是社会关心的热点话题之一,但大多限在高考上。其实在中小学的期终考试,只要在与其它学校进行评比,并有奖金的情况下,部分学校和老师就会公开鼓励学生作弊,并为作弊行动提供一些经验和做一些服务工作,比如采用一好生照顾周围差生的考生座位办法。高中会考作弊是颇为严重的,有的县市的监考老师充当哨兵,为学生作弊放哨。先进的信息工具作弊始终不如枪手准,代考现象也是常见的。
二、解决中小学教育问题的对策
存在问题,就必须解决,也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我国中小学教育才可继续良好发展,才可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
(一)明文规定中小学学生最高作业量,严令禁止学校利用晚上和节假日(尤其是寒暑假)给学生(除高中毕业班学生外)补课,禁止私人和学校开办寒暑期补习班。以此减轻中小学学生的负担。
(二)推行九年免费义务教育制度,实际上是真正实行九年义务教育。明文规定接受九年免费教育的学生不需向学校任何人交纳任何学习费用。同时规定高中学校学费额,除此外学生不用交纳任何费用。也就是在高中实行“一费制”,我国目前各地普遍在中小学实行“一费制”。这从根本上解决中小学学费过重问题和乱收费现象。
(三)禁止学校划分重点班和普通班,严格审查学校等级评定,绝对不能以升学率为主要标准,必要时废除学校等级制,不存在重点学校和普通学校的划分。
(四)学校统一化。初中学校招生根据地域划分,高中学校招生时不分重点和普通,彻底尊重考生的选择。高中学费实行农村和城镇两种标准,城镇学校中的农村学生按农村学校标准收取学费。坚决不以学校等级为制定学费标准。
(五)加强对教师的法治教育,增强教师对未成年人权益及有关隐私权的认识。实行教师执照制度。审核对象是拥有教师资格证的新教师,新教师在任教三年后由教育部门对其在三年内的教育成绩及过失进行审核。符合标准的授予教师执照,方可继续任教;不符合标准的即结束教师生涯。
(六)制定《素质教育法》。对有关素质教育内容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对各个学校素质教育实施状况的评定,以《素质教育法》的规定为标准。
(七)实行教师银行卡制度。教育部、财政部与国内某银行合作,给每位教师办理一张银行卡(最好是银联卡)。在领取银行卡时,必须由每位教师亲自带证件领取,禁止他人代取。由县级以上部门将每月工资(除去个人所得税)直接打入银行卡上。这就解决了教师工资发放困难等问题。
(八)提高整个社会道德,以实践道德教育中小学学生,以事实说服中小学学生,文字对中小学学生的说服力太弱。
(九)修改升学考试制度。考试范围增加社会实践状况、学生道德素质状况及学校和老师推荐程度。
(十)完善教育监督机制,实行全国教育巡查员制度。由教育部组建全国教育巡查小组,其成员不定期到全国各地巡回检查各学校教育状况和教育主管部门执法状况。检查内容包括学校收费执行状况、各地各学校素质教育实施状况、学校道德教育状况、学生负担状况和教师教学状况等。
(十一)实行社会评价制度。由教育主管部门在每年年底让当地民众评价当地学校,这一结果作为学校评定的一项内容。
(十二)实行学校财产公开制度。在每年年底,学校公开自己的财务状况,由教育主管部门和审计部门共同审查学校财务状况。
在当今中国的教育中,中小学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只有正视其中存在的问题,实施正确可行的解决策略,才能使其更好地发展,为祖国培养更多的合格的人才

『伍』 分析当前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何解决

当前抄中小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教育思想的不稳定性问题。
总是在变来变去,让教师无所适从,让学生无所适从;
2.教育环境与社会环境的脱节问题。
在学校,给孩子们的是一个纯净的教育氛围,在社会,给孩子们的是一个残酷的污染氛围;
3.教师的社会属性问题。
教师并没有获得与其身份相适应的待遇和尊重,导致对教育工作产生极严重的负面影响;
就简单谈这么多吧,希望你能满意!

『陆』 目前中小学教育存在哪些问题

当前中小学教来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自
一、注重“教书”,而忽略了“育人”;

二、忽视学生的能力发展;(一)创新能力缺失;(二)重视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主动学”;(三)扼杀学生的创新思想和创新思维;三、忽视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的引导与教育;(一)追求“分数”,忽视心理健康辅导;(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名存实亡;

三、忽视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的引导与教育。
四、农村地区教育比较薄弱。

五、教师的社会属性问题。
教师并没有获得与其身份相适应的待遇和尊重,导致对教育工作产生极严重
的负面影响。不少教师都对教师职业有困惑。大多数认为,教师是一个职业,这似乎已是当下的共识,可是,在学校对教师的管理、培养、使用、评价中,教师的职
业属性却一再被漠视。

六、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柒』 当前小学教育教学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如何帮助孩子在当前社会形势下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如何使孩子杜绝社会不应侵染他们的诱惑,如何让孩子按照有益于自身发展的方向,深入培养兴趣。

『捌』 你认为中小学在教育方式上存在的哪些不合理之处

太注重考试成绩了,我觉得小学生,应该有更多的课外活动,让他们的天赋得以发展。

『玖』 我国中小学教育管理中最突出的问题是什么应该如何解决

国家发展离不开教育,教育振兴必然寄托在教师身上。教师的业务素质、思想道德状况、身心健康状况,狭义地讲直接影响教学效率和教育成败,广义地讲决定民族的兴衰。应该说,当前我国教育处在良性发展的状态,教育战线的成绩勿容置疑,在现代化建设中功不可没,但存在的较为普遍的或带有倾向性的问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教育工作,有的属于管理体制问题,有的属于教师个人问题,表面看并未造成太大的影响,但深层次的、潜在的危害也不可忽视。今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和调查研究及二十多年的从教经历,揭示如下以求教于同仁。虽然笔者学识浅薄阅历有限,所言问题不一定能反映全国教师的全局状况,但绝非无中生有,肯定有其典型性和代表性。揭示反映现实,一方面希望教育同仁正确看待理性分析自身状况,学会心理调适,努力使教育教学工作向理想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希望抛砖引玉引起上层人物以及有识之士的关注。共同关心教师队伍的现状,帮助教师解决实际问题,促进教育更加健康发展。
一、奉献与收益不对等
长期以来,我们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过度强调了奉献精神,往往以圣哲的标准要求教师,教师是蜡烛,照亮别人燃烧自己。如果教师主动要求讲条件要待遇则被认为是师德不高,为人所鄙夷。在这种文化氛围中,教师的劳动(包括显性和隐性的劳动、直接或间接的劳动、工作场所内或外的劳动)常常被人忽视,甚至被自己的学生所忽视,很难得到相应的政治经济待遇和报酬。当教师全身心投入事业中,但其劳动被无偿占有或者不被他人认可或者这种劳动不能保证自己养家糊口,不能赢得社会尊重,不能换来社会声誉和地位,不能满足自己求生存求发展的愿望时,这种热情必然不能持久。
二、权利与义务不均衡
虽然有《教师法》、《教育法》等法律保障教师权益,但实际上教师权益并未真正得到落实。
大多数学校规章制度多如牛毛,定量和定性考核手法多样,但无论怎么规定,都突出强调学校如何对教师进行管理和控制,基本未能兼顾教师在教学中如何行使权力,如何发挥工作主动性。讲义务多讲权利少,讲服从多讲自主性少。显然未把教师当作教学的主人,视教师为可随意操控的机器人。事实上,相当多的教师也未能感受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他们在工作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并未真正发挥。
三、工作负荷超重
据笔者所知,各地的教师普遍超负荷工作,尤其是中学教师。按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规定的“标准”,职工月平均工作天数为20.92天,时间为167.4小时。实际上,小学教师执行双休日制度,月工作时间20—22天,约为187小时左右,中学教师月工作26—28天,平均每天工作12—15小时,远超国家标准。绝大多数教师长年累月重复着每天“早六晚十”披星戴月的工作节律和“学校——住地”两点一线的生活路径,处于单调枯燥的工作状态中。长时间的超负荷运转和来自于家长、学生、领导、同事等方面的压力,给教师身心造成极大损害,相当比例的教师处于亚健康状态。据2001年4月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课题组对辽宁省内2292名教师调查后发现,90%的教师有工作怠倦感,40%教师有心理健康问题,2.5%的教师有心理疾病,20%教师有生理健康问题,患有各种职业病(如咽喉炎、腰椎颈椎疾病、脱发、高血压、神经性失眠等)。教师队伍的平均寿命也低于全社会成员的平均值。
四、评价体系粗糙
教学评价的目的在于衡量教师劳动的绩效,本应该全面、客观、准确、细致,做到统一性和多样性兼顾,定量和定性评价兼顾。但实际运作中,重智轻德,简单地把考试成绩、升学比例作为评价的唯一依据,忽视了教师的个体差异性,忽视了教学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往往复杂问题简单化处理,多样性问题同一化衡量。特别是行政干预、主观臆断、人为的感情好恶等损害了教学评价的客观性、准确性、公正性,于是出现了钻营取巧者得利,踏实肯干者吃亏的现象。不少情况下的教学评价与实际情况大相径庭,不仅不能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反而挫伤部分同志的积极性,腐蚀了教学风气,恶化了育人环境。
五、竞争机制不公
由于行业性质的特殊性所决定,大多数教师的政治生命黯淡无光,在晋级晋职和提拔任用方面多受限制机会甚少,能有机会得以提升的教师凤毛麟角,成为名师更是少见。于是大多数教师把眼睛盯在职称晋升、荣誉授予、奖金发放等方面。实际情况是教育领域绝非净土,在职称评定、职务任用、荣誉授予、岗位安排、津贴发放等方面,由于没有具体明确的细则,留有太大的弹性空间,缺乏公开公正和透明的机制,往往成为权力、金钱、女色的交易场,诡诈的角斗所,有的教师通过不正常手段谋取职位、捞取荣誉并屡屡成功,极大地损害了荣誉称号、职务、职称称号的信誉和权威。这种现象虽然不具有普遍性,但它对教育界人文环境的污染,对教师人格的扭曲不可小视,这也成为近年来教师职业在全社会成员中的认可度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由此招致其它社会成员的误解也就在所难免。有人据此片面地认为教师队伍职业道德整体下滑,有的甚至借此妖魔化教师。因此,加强制度建设、细化评审规则、规范运作程序、限制行政权力的过多干预、强化客观硬件、弱化主观色彩、加强群众监督、增加透明度、赋予每个教师申诉和辩解等权力迫在眉睫。这对于净化育人环境增强教育合力具有重大意义。
六、人才流动受限
教师作为一个社会人,其存在价值一方面在于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传播价值传递知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实现教师的社会价值,另一方面在于通过劳动付出,获取自身及其家庭生存发展的物质要素,实现生存需要、安全需要、发展需要。如果这些正当需求不能得到满足,则教师必然考虑寻求能优先实现自身价值的环境,这就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人才的流动问题。而当前各地常常采用拒发公函、扣压文凭、扣压档案、扣发工资奖金等行政手段,阻挠正常的人才流动。其结果要么使部分教师非正常离职给他们在新单位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便,要么使部分教师屈于压力心怀不满地滞留原地,消极懈怠地应对工作,当然也就不会有工作的主动性和创新的激情。这于国家、于学校、于教师、于学生都极为有害,也是教育事业的隐性损失。因此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都要改变衙门作风,强化服务意识,树立“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的理念。通过改善物质条件和人文环境,以最大限度地留住人才,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七、发展空间狭窄
繁重的工作负担和家庭生活压力,使绝大多数教师在学识水平、综合能力等方面难有长进或长进甚微。加之,职称晋升缓慢、职务升迁无望、学历提高困难,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周而复始机械循环,工作满意度低、工作成就感差、工作进取心弱、职业怠倦感强烈,心理问题严重。应该说教师劳动并非简单重复的过程,而是复杂的多样的创造性过程。但由于发展空间狭窄、人生前途渺茫,因而工作激情不足、前进动力不强、实践反思不够、创新精神缺乏。在言谈举止、思维方式、工作状态等方面往往带有明鲜的职业烙印。因此,社会有识之士应帮助教师明确发展目标,在职务提拔、职称晋升、学历提高、参与社会实践和教学科研活动,提高教师知名度方面多给教师机会,并吸引教师参与到管理层中,使教师能永远看得见希望,追赶希望,燃起发展的激情,产生前进的动力,从而战胜心理怠倦和惰性。同时加强职业道德培训和心理指导,提升教师应对压力的能力,帮助教师消除心理障碍,正确对待荣誉得失,形成并强化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
八、德育智育脱节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唐·韩愈)、“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可见,传道是为师的首要任务,教会学生做人比教会知识本身更重要。但由于体制原因,近年来教育的功利性日益加强,相当多的教师教书而不育人,重智轻德,育教分离。过分强调教育的实用性,弱化教育的人文性,不仅损害了教师的形象,而且降低了教育的效度。因此为师者要转变教育观念,紧跟时代步伐,探索教学改革的模式和方法,正确定位自身职能,切实起到“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合作者、促进者,教育科学的研究者,学生心理健康的协调者”的作用,这是时代对每个教师的要求。
作为教师既然承担起教育的重担,也就肩挑着民族的未来,理应服从教育大局,无私奉献自己的力量。另一方面每个社会成员特别是教育管理人员也应该切实了解教师现状,树立平等意识,强化服务意识,帮助教师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教师队伍才能如源头之水活力永存,教育事业才能如高升之日蓬勃发展。

『拾』 中小学常用的教育学原则和方法

1.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
(1)基本涵义
既要把现代先进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同时要结合知识、技能中内在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教师要保证教学的科学性,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通过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思想水平。
2.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
(1)基本涵义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学会、学以致用的目的。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①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②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③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④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教师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正确处理好教学中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讲与练、学与用的关系,使学生掌握比较全面的科学知识,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与技巧。
3.直观性教学原则
(1)基本涵义
教师应该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与已有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全面地掌握知识。
直观教学可以分为三大种类: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三大类。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①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②直观教具的演示要与语言讲解结合起来。
③要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乌申斯基指出,一般来说,儿童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的。
4.启发性教学原则
(1)基本涵义
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原则。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①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③让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④发扬教学民主。包括: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允许学生向教师提问、质疑等。
5.循序渐进教学原则(又称为系统性原则)
(1)基本涵义
教师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循序渐进的“序”,包括教材内容的逻辑顺序、学生生理节律的发展顺序、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和认识活动本身的顺序,是这四种顺序的有机结合。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①教师的教学要有系统性。
②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
③按照学生的认识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进行教学。
6.巩固性教学原则
(1)基本涵义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①要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加强知识的巩固。
②组织好学生的复习工作。
③教会学生记忆的方法。
7.量力性原则(又称为可接受性原则)
(1)基本涵义
指教学活动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这一原则是为了防止发生教学难度低于或高于学生实际程度而提出的。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①重视儿童的年龄特征。
②了解学生发展的具体特点。
③恰当地把握教学难度。
8.因材施教教学原则
(1)基本涵义
教师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①要坚持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
②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③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创造条件。

阅读全文

与中小学教育难点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学读书计划表格模板 浏览:342
小学语文四年级感叹句 浏览:243
天通苑中山实验小学 浏览:596
小学三年级语文补习班内容 浏览:921
吉安师范附属小学作文 浏览:396
小学教师备课网站 浏览:1
私立美男学院 浏览:383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凉州岛 浏览:915
小学1年级手gong大全 浏览:459
小学生手抄报的图片大全图片大全 浏览:68
小学健康知识讲座 浏览:120
小学毕业季适合发老师的句子 浏览:451
汕尾凤山中心小学校长 浏览:606
小学生毕业汇演舞蹈 浏览:702
小学生抗击疫情的表演 浏览:107
私立华联大学本科 浏览:61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想谢谢你400 浏览:855
中小学生睡眠问题 浏览:174
小学生公共生活守规则教案 浏览:313
淮河私立学校 浏览: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