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提高小学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的生命线,一所学校声誉的好坏都取决于这所学校的教学质量。现就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谈谈几点看法:
一、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端正学生学习态度。一是向学生讲道理,告诉他们我们来到学校就是为了学习;二是告诉学生他们这个年龄就是最适合学习知识的年龄,如果现在不好好学习,长大了会徒伤悲的。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可以从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方面着手。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熟悉文本内容、准备教学内容,还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刺激他们的感官,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其次可以从心理学方面来考虑,我们要给学生自信心,当他有些微小的成功,就要及时去表扬他,让他知道,我能学好这门功课,我有信心学好这门功课,这样他就会逐步对这门功课感兴趣。学生有了错误,不宜过多指责从而打击他的积极性,使他产生厌学情绪。
二、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引导学生查阅课外资料;认真备课,设计最佳方案
在教学中,学生起着主体作用,而教师起着主导作用。一个好的教师就是一个好的节目主持人,一个好的组织者,好的领导者。因此在课堂教学前,教师先要吃透教材,先是把课文读几遍,然后再看各类教学参考书,在查阅相关资料,然后根据自己的领悟备课。同时也鼓励学生在学习新课以前通过课外书籍查阅相关资料,在上课时给予表扬肯定,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自觉的学习获得知识。这样教师学生同时运用得来的知识会更牢固,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教师除了对上课内容的准备,还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这就要了解自己班中的学生,知道他们的知识基础和答题能力。选择适合他们的问题来研究。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让他们有更多数的人参与到主动学习中。在教学中,要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可以用上美术、音乐、电脑等。总之,凡是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就要利用。
三、打好语文基础知识
1、重视对学生的文化熏陶和人文感染
作为教师,我们应用学生的眼光看世界,用学生的思维想问题,特别关注学生心灵的成长;我们应尊重学生文化,贴近学生生活,走进学生世界,凭借教材用中华民族文化的琼浆玉液浇灌学生纯洁美丽的心灵,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其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帮助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学会做人。
2、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巧妙地借助学生已有的口语经验和相关的生活经验,使之与所
学知识建立联系,寓学于乐,化难为易,既增添学生情趣,又渗透了文化素养的培养。
3、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学习能力的核心是“感悟”,朗读与背诵是“感悟”的有效方法。对于汉语言的精髓,在学生学习书面语言时,一开始就让他们接触这些精品,让他们熟读成诵,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品位和语文素养,而且能增加其文化底蕴,使其受用终身。
四、及时批改作业,加强培优补差工作。
布置了作业以后,教师要及时批改,最好是面批面改。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发现问题后,要及时让学生订正。对于不会订正的同学,教师要从旁指点,进行补差。做到日日清,当天清。学生就没有拖拉、偷懒的问题。这是一个补差的好办法。
五、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1.把时间还给学生。
课堂教学中,保证充分的时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认真地读书、识字、交流、写作(包括写字、造句、写文章等练习)把现在课堂教学中化在“多余的情节分析,琐碎的谈话,没有思维价值的提问”等活动中的大量时间省下来;而学生懂的,教师则坚决不讲;把握教学的节奏与容量,使教学时间安排得科学合理,保证学生在课堂里,能主动积极地学习,能认认真真读书,主动积极地思维,实实在在地训练,学会动手操作等,扎扎实实地掌握好语文这门工具学科,循序渐进地提高语文素质。
2.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教师在教学中常常为了落实教学目标,而直奔“教学结果”,忽视了教学过程,使学生陷入被动局面,反之,教师遵循教学规律,重视过程教学,在过程中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懂得主动学习。
如阅读课应该引导学生自己真正读懂,要让学生有一个“读——悟——回”的学习过程。但目前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教师的提问,自己不主动质疑。而“质疑”是学生阅读能力,思维方式、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反馈,也是教师教学的起点,现在教师怕学生提问没质量,“浪费”教学时间,又怕自己无法驾驭、就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权利。实质上,指导学生能从字里行间找出矛盾,新旧知识之间发现矛盾,能换一个角度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把自己的疑问提出来,那么,语文的学习就会变得积极、主动、有效。要让学生自己发现这些看似矛盾、实质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当通过读书、领悟,解决了这些疑问,就获得了相应的阅读能力。所以阅读教学的过程可以是:“自学——质疑——导读——释疑——悟读——练习(应用)一一存疑”。这样周而复始,螺旋上天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逐渐形成能力。
3.因材施教,是提高质量的前提条件
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整个学习活动中去。同时,又要注意学生个性的发展,这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个性差异毕竟存在,所以在课堂上必须做到"上不封顶,下要保底"。在教学中,针对各种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堂练习,让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从实际出发,有题可做。
六、鼓励学生多看课外书籍,拓展知识面,提高写作水平。(学生要有书可读,开放学校图书室是前提)
语文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形成,有一个积累消化的过程,而阅读是最好的积累。何况,多读多写就是学好语文的传统经验。因为课外阅读的功能很大,可以丰富词汇,提高读写能力;开拓视野,扩大知识面;吸收信息,储存信息;丰富精神生活,陶冶情操,提高语文素质。如果能在课内得到阅读方法的指导,课外扩大阅读面和阅读量,逐步养成自觉进行课外阅读的习惯,学生将大大得益。高年级则要对学生加以阅读指导,以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提示阅读方法,培养阅读习惯。所谓真正的阅读兴趣表现为:喜欢读,集中注意地读。持久地读,有效地读;而阅读的方法可以有精读、略读。泛读……在阅读过程中作些读书笔记等。
七、影响质量的其他因素。
1.教师评价单一。重结果轻过程,重考绩轻能力。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也是教师的生命线。如果一位教师的教学质量不好,那么无论如何,他不会被认为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教师;相反,如果一位教师的教学成绩非常突出,往往就会一俊遮百丑,他就可能是一位获得过很多荣誉的“优秀教师”。以学生考试成绩代替了对教学质量的评定,导致了教学管理工作只重结果,不重过程以及获取成绩的手段。教师的教学质量,除了学生的考试成绩外,还应包括学生是否爱学、乐学、会学等学习因子及动手操作、演示,参加实践活动等学习能力方面。
2.教学设施与教学需求矛盾。
许多教学工具、设备老化、滞后、虚设严重。
3.学校制度在制定和实施时也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影响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一是还存在着见分不见人、见章不见人的现象。好像在实施这些制度时,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完成赋分,缺乏制度的实施者与教师的沟通、交流、指导。二是制度的实施都是学校的管理者(教干),实施的对象就是被管理者,使两者处于一种对立状态,都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行为,或者说是一种权力行为。
4、教师激励机制要加强。
对教师表扬的形式、次数太少,影响教师积极性。可以设立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优秀青年、老年教师〉学科带头人、学科骨干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
农村教师福利待遇几乎为零,学校办公经费严重不足,制约了学校发展和教师工作积极性。
教师收入太少,低于农民工40元/天的基本标准,和其他行业差距更大。
教师政治地位不高,社会尊师重教氛围不浓。
5、对教师培训流于形式,教师没有学到真本领,多数教师仍沿用旧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来教新教材,来教育社会化的学生。
6、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严重脱节,甚至背离。
提高小学教学质量的建议
在实践中不难觉察到,小学素质教育难以推进,深层次的症结是课堂效率不高。我认为,只有通过课堂教学的高效率,狠抓教学质量,才能保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较充裕的时间和空间。
一、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中心,领导充分重视教学工作。
1、每周校办公会都安排研究教学工作的时间,针对存在的问题,商定有力措施。
2、领导深入教学第一线,及时了解教学工作情况,每位校级、中层干部都担任一门学科的教学,每周深入教研组指导教研工作,每学期听课不少于30节,课后就教法、学法问题提出有价值的建议。
3、备课检查分定期查和抽查两种形式。定期查分期初、期中、期末三次,检查后留有记录并及时向教师反馈情况。个别教师还需跟踪检查,督促其整改;抽查是在推门听课后随机检查,在定期查、抽查情况的基础上于期末评出优秀教案。
每学期定于期中阶段检查作业情况,分作业量大小、作业设置是否有层次、学生书写情况、教师批阅情况等几项,评出优秀作业。
4、加强教学管理,严格执行教委下发的教学课程、课时计划,做到三表立法。每天值日校长都要巡视每班的上课、下课情况,对随意调课、空堂、拖堂、不备课上课等违纪现象做严肃处理。
5、学校制定了教学质和量的评价措施。
6、学校成立了教科室,设了中心教科研组,带领教师进行教科研理论学习,在《教科研园地》中交流教学经验,大胆开展教学实验。
7、每年组织一次教学研讨会,每学期有专题研讨会或优质课赛教。
二、加强教学研究,重视师资培训。
1、科研先行,全员参与。
开学初传达了教科研计划,提出实验要求,每位教师都根据学校教科研总课题,结合素质教育的目标任务,找出本学科的重点、特点及学生自身发展中的不和谐因素,确立实验的子课题,有目的地在课堂教学中摸索实验经验。教师在期初有研究计划,过程中有记录,有阶段小结。
2、教研组形成网络,教研活动有落实。
学校成立了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体育、思品、劳动、自然、活动等十二个教研组,每周一下午大科组活动,每月一次小科组活动,研究教法、教材,开展说课、一人一课、评课活动。学习有关的教学先进经验,并将其结合到实际教学中,增加教学中的科研成份。
3、抓教师的师资培训工作。
学校分期分批派教师参加区级骨干班培训,外出观摩优质课,鼓励教师参加业余进修,新教师定期培训。
㈡ 我国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中小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政府投资规模不够,办学条件艰苦落后。城乡中小学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办学条件悬殊大、教师待遇差距大的客观现实,始终制约着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
2、师资建设不配套,整体教学水平不高。由于地方财政用于补充基础教育的经济实极为有限,教师的工作环境、生活条件、福利待遇相对较差,缺乏吸引和挽留优秀教师安心农村教育工作的实力和条件,导致教师数量不够、整体实力不强、教学水平偏低。
3、教育思想保守,育人观念落后。有些家长对子女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缺乏正确的理想教育与行为导向,对孩子们全面发展缺乏必要的信念支持和监督引导,造成大多数中小学生缺乏学习自信心,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持续学习的决心。
二、解决方法。
1、政府投资规模加大,加强办学条件,加大城乡中小学教育资源配置、缩小办学条件悬殊、教师待遇差距减少的客观现实。
2、增进师资建设配套,提高整体教学水平。改良教师的工作环境、生活条件、福利待遇。
3、教育思想开放,提升育人观念。
(2)小学教育中的问题扩展阅读:
中小学教师素养不足也是造成中小学生素养偏低的又一重要的原因。相对于日新月异的科学发展而言,课程结构常常是滞后的。这一特点对教师的素养、科普观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独立个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而我们的教育现实中往往是重比轻彼、顾此失彼的片面的教育模式。
在中小学教育管里者或教育者的思想观念里,智育已经是他们工作的重中之重,教育孩子考试导高分是展现自己的手段,或者比较文明一点说是体现自己个人价值的方式,这种错误的价值观直影响了教师的行为工作。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小学教育㈢ 我国小学教育评价中主要存在什么样的问题该如何解决
第一、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时期提出让一 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带动全民富裕的发展战略,不知从何时起这一量变到质变的战略思想也被用在了教育改革上,这一远用实质上是非常科学的。但是将其用在了教育 资源配置方面就显得有些欠妥了。其结果并不像原先预料的那样达到全教育体系共同进步,而是导致了现在的教育资源严重失衡,各个学校的“贫富差距”越来越 大,造成了马太效应的产生。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是要让各个学校从教育大局出发,鼓励其办出自己的特色,但不鼓励其进行不合理的资源流动,不仅不鼓励,而且 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还要进行适当的干涉和控制。眼下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不仅发生在城乡之间,城市内部、乡镇内部也同样存在,所以解决这一问题任重而道 远。
第二、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失衡。前段时间有规定说教师有批评教育学生的权利,想想是多么可笑,也是多么可悲呀。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家长的维权意识 已经蔓延到了孩子身上,这原本不是什么不好的事情,但是如果将其冠以宠爱的动机那就使这种行为失去它本来的意义了。众所周知,目前教师的权利与几年之前相 比在一点一点地减少,而与之对应的义务却在一步一步地加强,这一方面给教师管理教育学生增添了很大困难,另一方面也大大降低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家长的意 见固然重要,但是由于家长的地位特殊,建议难免存在诸多的情感因素,从而在某方面反而阻碍了教育的改革。
第三、侧重才智教育,忽视品德政治教育。 相 信所有的家长在孩子拿到成绩单后都会先问一句“语文考多少啊?数学考多少啊?……”然而很少有家长会关心孩子的思想品德考的怎样,在学校帮助过同学吗等等 这些问题。你可以将这个现象归咎于社会发展需要,但这也证明了学校和家长两方面都缺乏重视孩子的品德素质教育。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我们对教育的改 革,并不是一场革命。古人的教育思想大多虽已不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但古代的品德教育做的还是远远胜于现代的。所以我们不要一味的学习和照搬国外所谓先进 的教育制度和教学方法,我们应该在古代教育和国外先进教育理念的基础上综合发展创新出适合于我国国情的教育方针。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不是用来充当科学发 展的工具的,而是要有优秀的品质,先进的思想,过硬的政治素养,能够做合格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人才。而不是那些自私自利、只顾各人享乐不顾国家使命的庸才。 不然我们培养出的人才有可能会学成出国“深造”,也有可能对社会发展起不到应有的促进作用。所以,既然国家提出要加强素质教育就应该在素质培养上下大功 夫,而不是在什么所谓的减负上做文章。
第四、教师水平参差不齐。 这里所说的水平不光是指教学水平,同时也包括其 个人素质水平。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就要求做老师的不仅要有其独道的科学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还要有园丁般高尚、乐于奉献的精神。
想要达成这一目 的,需从三个方面努力:首先,加强师范院校的学风校风建设,提倡并积极开展大学生下乡支教帮教活动,以培养师范学生的奉献精神和乐于吃苦的高尚情操。其 次,各学校要定期开展教职工培训活动;增加校与校之间教职工学习交流的机会;奖优罚劣,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选拔优秀教师以激励先进带动后进,另一方面 对暂时达不到要求的教师进行适当的批评教育。最后,加强宣传教育事业,引起全社会对教育事业的关注。这样就从无形中满足了教师们的社会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 要,使其内心充满优越感和荣耀。他们就会更加注重自身素质的修养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第五、学校做为学生的监护人,忽略了对学生心理方面的指导和关心。小学生正处于心理发育的初期阶段,正如一棵正在生长杨树一样,如果不对其修剪,任由其发 展,则很难成为栋梁。所以做为学校,要真正做到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社会负责,就必须全面的关注学生。现代社会要求下的教师不仅仅停留在传统的教书 育人层次上,同样重要的还有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心理教育,成为学生生活中的朋友和精神上的导师。
㈣ 目前中小学教育存在哪些问题
当前中小学教来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自
一、注重“教书”,而忽略了“育人”;
二、忽视学生的能力发展;(一)创新能力缺失;(二)重视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主动学”;(三)扼杀学生的创新思想和创新思维;三、忽视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的引导与教育;(一)追求“分数”,忽视心理健康辅导;(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名存实亡;
三、忽视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的引导与教育。
四、农村地区教育比较薄弱。
五、教师的社会属性问题。
教师并没有获得与其身份相适应的待遇和尊重,导致对教育工作产生极严重
的负面影响。不少教师都对教师职业有困惑。大多数认为,教师是一个职业,这似乎已是当下的共识,可是,在学校对教师的管理、培养、使用、评价中,教师的职
业属性却一再被漠视。
六、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㈤ 我国小学教育评价中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我国小学教育评价中现存问题:
教育测验和评价应当以激励学生和改进教学为目标。对这一观点,多数教育工作者都很认同。但在实际教学中,某些教师往往只采用测验一个尺度,从学业成绩一个方面衡量学生的发展水平,这样不仅会妨碍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会对教学改革形成阻力。当前教育测验与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1.重知识轻能力
尽管从理念上看,学校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但实际上,即使在小学阶段,以考试为中心的现象也很普遍。测验命题死纠知识的细枝末节,忽略了记忆以外高层能力的评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死记硬背的学风。其后果是学生学习负担沉重,影响了多元能力的发展。
2.片面追求分数
分数成为学习目标,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内在求知动机。从教育心理学的观点看,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两种。外在动机是为了获得外在奖励而激发出的学习动机,比如为了获得高分而努力学习。内在动机是因为喜欢、有兴趣或活动本身的原因而激发起的学习热情。考试使很多学生为考试而学习,抑制了内在求知动机的发展。仅仅用测验分数评价学生,也容易挫伤困难学生的积极性。国外研究显示,那些比较聪明的学生在有评分的学校里学习态度更为积极,而那些学习比较慢的学生在不评分的学校里学习更积极有效。在小学低年级,分数对差生的不良影响尤为明显。
3.影响学生心理健康
学校在评价学生时,学业成绩往往是主要的评价标准。有些老师会因为学生成绩不好而当众批评学生,甚至羞辱学生,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很大伤害。许多成年人在回忆自己的小学生活时,不能忘怀的是老师的一次表扬或一个意想不到的鼓励;同时久久不能遗忘的是老师的蔑视或嘲讽。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情形,学生考了高分,就被认为是好孩子,并获得奖励;而考得不好,就会受到老师和家长的责难。考试压力给学生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引起考试焦虑,危害儿童的心理健康。考试竞争不利于学生间的互助与合作,还会导致一些不良习惯的产生,如抄袭、说谎、攻击性过强等。
4.制约教学改革
由于测验对教育活动起着导向和控制作用,任何教育改革如果没有测验观念和测验内容及方法的变革都难以行之有效。在不合理的考试制度下,一些好的教育思想、好的教材和教法无法在实践中推行的事情时有所见。如学校开展“愉快学习”教学改革,但评价时仍然盯着学生在传统测验中的得分高低,则改革必然受阻。因为改革意味着采取新措施,改革初期可能会对常规教学带来影响,不仅不能保证使学生取得更高的考分,有时还会因追求一些素质发展使学生的某些分数下降。正是因为这一原因,有一些学校不敢改革,也不愿改革。
㈥ 中小学教育问题及现象
现在中小学教育存在着素质教育思想和实际客观教育两层皮,喊的是素质教育,实施的是应试教育。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教育管理者应该出台适应素质教育的考核方案,学生学习知识、技能、做人、形成良好的品质是必须的这也体现学生素质的几个方面。如何把德、智、体、美、劳有机结合起来来衡量考核学生的素质是解决素质教育考核的关键。
㈦ 小学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哪些问题
当前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注重“教书”,而忽略了“育人”;
二、忽视学生的能力发展;
(一)创新能力缺失;
(二)重视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主动学”;
(三)扼杀学生的创新思想和创新思维;
三、忽视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的引导与教育;
(一)追求“分数”,忽视心理健康辅导;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名存实亡;
四、农村地区教育比较薄弱。
五、教师的社会属性问题。
教师并没有获得与其身份相适应的待遇和尊重,导致对教育工作产生极严重的负面影响。不少教师都对教师职业有困惑。大多数认为,教师是一个职业,这似乎已是当下的共识,可是,在学校对教师的管理、培养、使用、评价中,教师的职业属性却一再被漠视。
六、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㈧ 结合中小学实际,分析在实现教育目的的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问题及提出对策。
结合中小学实际,分析在实现教育目的的过程中还存在那些问题及对策
实现教育目的是教育实践活动结果的主观预设,对教育实践活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而中小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坚强的革命后代。有论者指出“教育目的是教育理想与现实的结合点,任何教育活动,都是围绕教育目的进行的,教育过程就是教育目的逐步实现过程,要高质量地培养人,使整个教育过程高效、合理,就必须加强对教育木的的研究”。
何谓教育目的?陈桂生教授从目的的概念——“意之所趋”出发,认为教育目的是“人的教育意向”,他认为家长和教师对于进行教育活动都有目的。强调教育目的为人们进行教育活动的“意之所趋”的还有其他学者,如丁念金认为,教育目的,即教育活动中的目的,是指“人们进行教育活动的意图,即人们进行教育活动是为了得到何种性质的结果”。
而目前我国中小学教育还存在着某些问题,仅教育目的方面便存在认识上的模糊和实践上的混乱现象。模糊上主要表现在,将中小学教育目的与教育目标等同,还有将国家的教育目的认为是发展中小学生的集体或社会价值目的。在实践中,以培养学生德智体,以升学为主要教育目的。中小学教育由九年义务教育和三年高中教育(主要是普通高中教育)组成。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来,尤其自《义务教育法》颁布以来,我国中小学教育有着巨大的发展,但是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下,出现了诸多问题,而且越来越严重,已对我国中小学教育进一步发展产生了巨大的阻碍作用。
一、中小学教育问题
(一)中小学学生负担较重。中国学生家长传统思维认为子女只有死读书,只有上大学才可以出人头地。父母给子女买大量辅导资料,送子女上各种补习班和培训学校学习,请各科家教。而学校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不顾学生承受能力,布置大量作业,让学生上晚自习,代学生购买辅导资料,利用节假日给学生补课已是正常现象。
(二)中小学教育费用过高,乱收费现象依然严重。中小学各学校一般根据等级来定,等级高的学校学费高些。一般城市的市重点高中学费一年(两个学期)要三千来元。老师给学生补课是有偿的,很多学校在补课事件上搞小把戏,让学生家长选择学校给不给学生补课。补课费一般比较高,学校还利用代给学生购买各种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获取高额回扣费,甚至有教育主管部门直接参与。
(三)许多农村教师工资发放困难,教师离开学校时有出现。我国大部分乡镇和村财政比较困难,许多教师不能按时领取全额工资。乡镇村干部一般先发自己的工资,再发其财政下的教师的工资。工资的拖欠严重打击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使一部分老师不得不从学生身上收钱过日子,也使一部分老师被迫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寻求其它生存途径。
(四)学校、社会对学生道德教育重视不够。我国对中小学学生的道德教育仅仅进行思想理论教育和事例教育,以为控制了中小学学生的思想就可以提高中小学学生的道德素质,这是完全错误的。社会道德的低下使学生对书本上的道德教育提出疑问。
(五)我国中小学学校基本上还是推行应试教育。评价学校好坏的标准是升学率,而不是素质教育实施情况。推行素质教育对学校升学率有巨大影响,由于我国现行的考试制度及试题,只有行应试教育才可提高升学率。高考是我国教育的指挥棒,是考察学生的做题能力,既答试卷的能力,这与素质教育的目标有些偏离。事实上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素质教育还未起步。
(六)学校乱用教室,搞特大班教学。由于扩招后,学生众多,新的教学楼还未建成,教室不够。有的学校实行特大班教学,一个教室数百人,教室内挤得满满,学生在教室里根本没有任何活动空间,有的连走路都很困难。有的学校在办公大楼内挤出房屋给学生使用,有的直接使用实验室、语音室等其它教学房屋。
(七)花钱找学校。许多家长为给子女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有钱的父母花大笔钞票并通过各种关系把子女送进依稀外比较好比较出名的学校(主要是重点中学)或某学校的重点班。这在目前不是什么特殊现象。
(八)中小学学生考试作弊严重。考试作弊这几年是社会关心的热点话题之一,但大多限在高考上。其实在中小学的期终考试,只要在与其它学校进行评比,并有奖金的情况下,部分学校和老师就会公开鼓励学生作弊,并为作弊行动提供一些经验和做一些服务工作,比如采用一好生照顾周围差生的考生座位办法。高中会考作弊是颇为严重的,有的县市的监考老师充当哨兵,为学生作弊放哨。先进的信息工具作弊始终不如枪手准,代考现象也是常见的。
二、解决中小学教育问题的对策
存在问题,就必须解决,也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我国中小学教育才可继续良好发展,才可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
(一)明文规定中小学学生最高作业量,严令禁止学校利用晚上和节假日(尤其是寒暑假)给学生(除高中毕业班学生外)补课,禁止私人和学校开办寒暑期补习班。以此减轻中小学学生的负担。
(二)推行九年免费义务教育制度,实际上是真正实行九年义务教育。明文规定接受九年免费教育的学生不需向学校任何人交纳任何学习费用。同时规定高中学校学费额,除此外学生不用交纳任何费用。也就是在高中实行“一费制”,我国目前各地普遍在中小学实行“一费制”。这从根本上解决中小学学费过重问题和乱收费现象。
(三)禁止学校划分重点班和普通班,严格审查学校等级评定,绝对不能以升学率为主要标准,必要时废除学校等级制,不存在重点学校和普通学校的划分。
(四)学校统一化。初中学校招生根据地域划分,高中学校招生时不分重点和普通,彻底尊重考生的选择。高中学费实行农村和城镇两种标准,城镇学校中的农村学生按农村学校标准收取学费。坚决不以学校等级为制定学费标准。
(五)加强对教师的法治教育,增强教师对未成年人权益及有关隐私权的认识。实行教师执照制度。审核对象是拥有教师资格证的新教师,新教师在任教三年后由教育部门对其在三年内的教育成绩及过失进行审核。符合标准的授予教师执照,方可继续任教;不符合标准的即结束教师生涯。
(六)制定《素质教育法》。对有关素质教育内容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对各个学校素质教育实施状况的评定,以《素质教育法》的规定为标准。
(七)实行教师银行卡制度。教育部、财政部与国内某银行合作,给每位教师办理一张银行卡(最好是银联卡)。在领取银行卡时,必须由每位教师亲自带证件领取,禁止他人代取。由县级以上部门将每月工资(除去个人所得税)直接打入银行卡上。这就解决了教师工资发放困难等问题。
(八)提高整个社会道德,以实践道德教育中小学学生,以事实说服中小学学生,文字对中小学学生的说服力太弱。
(九)修改升学考试制度。考试范围增加社会实践状况、学生道德素质状况及学校和老师推荐程度。
(十)完善教育监督机制,实行全国教育巡查员制度。由教育部组建全国教育巡查小组,其成员不定期到全国各地巡回检查各学校教育状况和教育主管部门执法状况。检查内容包括学校收费执行状况、各地各学校素质教育实施状况、学校道德教育状况、学生负担状况和教师教学状况等。
(十一)实行社会评价制度。由教育主管部门在每年年底让当地民众评价当地学校,这一结果作为学校评定的一项内容。
(十二)实行学校财产公开制度。在每年年底,学校公开自己的财务状况,由教育主管部门和审计部门共同审查学校财务状况。
在当今中国的教育中,中小学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只有正视其中存在的问题,实施正确可行的解决策略,才能使其更好地发展,为祖国培养更多的合格的人才
㈨ 分析当前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何解决
当前抄中小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教育思想的不稳定性问题。
总是在变来变去,让教师无所适从,让学生无所适从;
2.教育环境与社会环境的脱节问题。
在学校,给孩子们的是一个纯净的教育氛围,在社会,给孩子们的是一个残酷的污染氛围;
3.教师的社会属性问题。
教师并没有获得与其身份相适应的待遇和尊重,导致对教育工作产生极严重的负面影响;
就简单谈这么多吧,希望你能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