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育计划 > 如何评价小学人教版数学课

如何评价小学人教版数学课

发布时间:2020-12-26 00:36:38

人教版小学数学新旧课程标准有何异同点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新旧版有何不同数与代数现行大纲这部分内容主要侧重有关数、代数式、方程、函数的运算,《标准》对此作了较大地改革: 1.重视数与符号意义以及对数的感受,体会数字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通过探索丰富的问题情景发展运算的含义,在保持基本笔算训练的前提下,强调能够根据题目条件寻求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和运算方法,加强估算,引进计算器,鼓励算法多样化。 2.对于应用问题:选材强调现实性、趣味性和可探索性;题材呈现形式多样化(表格、图形、漫画、对话、文字等);强调对信息材料的选择与判断(信息多余、信息不足……);解决的策略多样化;问题答案可以不唯一;淡化人为编制的应用题类型及其解题分析。 3.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可以发现、描述、分析客观世界中多种多样的模式,把握事物的变化和事物间的关系;初步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学会用符号表达现实问题中的一些基本关系,会初步进行符号运算。 4.体会方程和函数是刻划现实世界,有效地表示、处理、交流和传递信息的强有力工具,是探究事物好发展规律,预测事物发展的重要手段,重视对简单现实头问题的建模过程,学会选择有效的符号运算程序和方法解决问题,重视近似解法特别是图象解法。 第一学段 1.增加“能进行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两步)。 2.适当加强基础。 3.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第二学段 1.增加“结合现实情景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进行估算;发展学生的数感;加强与现实的联系。” 2.增加了“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3.删除“会口算百以内一位数乘、除两位数”(教师讨论) 4.将“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改为“能理解简单的方程。” 图形与几何 (原称空间与图形:变“空间与图形”为“图形与几何”;重提几何直观、推理能力、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用词更加规范,体现了课标的严肃) 现行大纲这部分内容,小学主要侧重长度、面积、体积的计算,初中主要是运用逻辑证明和扩大公理化的方法呈现有关平面图形的性质,这使得学生不能将所学的几何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也没有体现现代几何的发展,还往往造成不少学生因此对几何、至整个数学学习失去了兴趣和信心。为此,《标准》在重新审视几何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提出几何学习最重要的目标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所生存的世界,形成空间观念。并对传统的几何内容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革: 1.设置了“空间与图形”领域,将几何学习的视野拓宽到学生生活的空间,强调空间和图形知识的现实背景,从第一学段开始使学生接触丰富的几何世界。 2.通过观察、描述、制作、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认识方向、制作模型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和图形设计与推理的能力。 3.突出用观察、操作、变换、坐标、推理等多方式了解现实空间和处理几何问题,体会更多的刻划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标准》中还指出,逻辑证明的要求并不局限于几何内容,而应该体现在数学学习各个领域,包括代数和统计与概率等;对于几何证明的教学来说,它的目的不应当是追求证明的技巧、证明的速度和题目的难度,而应服从于使学生养成“说明有据”的态度、尊重客观事实的精神和质疑的习惯,形成证明的意识,理解证明的必要性和意义,体会证明的思想,掌握证明的基本方法等等。因此,《标准》中在强调探索图形性质的基础之上,要求证明基本图形(三角形、四边形)的基本性质,降低了对论证过程形式化和证明技巧的要求,删节去了繁难的几何证明题,旨在通过这些让学生体验逻辑证明的意义、过程,掌握基本的证明方法,同时,向学生介绍欧几里得和《几何原本》,使学生体会它们对于人类历史和思想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综上所述,《标准》大大地加强和改善了目前的几何教学。 <标准>的”图形与几何”第一学段仍分为四部分,具体表示有所变动,(1)图形的认识,(2)测量,(3)图形的运动,(4)图形与位置, 在探索、发现、确认、证明图形性质过程中,体现两种推理(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相辅相成的关系。 体现增强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 “图形的运动”强调了图形的运动是研究图形性质的一种有效方法。 运动也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 第一学段 (1)将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放在第二学段. (2)将”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放在第二学段.” 第二学段 (1)删除“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条直线确定一个点” (2)增加“通过操作,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为定值。 统计与概率 现行大纲中只在小学高年级和初三代数中设立一章介绍有关统计初步的内容,几乎没有涉及概率内容,同时仍然采取“定义——公式——例题——习题”的体系呈现弦计初步知识,使得学生很难得体会这部分内容与现实的联系,统计与概率对决策的作用。因此,《标准》中大大增加了“统计与概率”的内容,在三个学段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分别设置了相应的内容,结合实际问题,体现了统计与概率的基本思想:1、反映数据统计的全过程:收集和整理数据、表示数据、分析数据、作出决策、进行交流。2、体全随机观念和用样本估计总体的初步思想,将概率统计方法作为制定决策的有力手段。3、根据数据作出推理和合理的论证,并初步学会用概率统计语言进行交流。 统计 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方式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 ⑴(第一学段)不要求学生学习“正规”的统计图(一格代表一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以及平均数(放在第二学段)。 这种变化有三个原因: ①更加突出了学生对数据分析的体验,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分析数据。②早期经验的多样化可以为以后学习:“正规”的统计图表和统计量奠定比较牢固的基础。 ③使得统计内容在第一、二学段的要求层次更加明确。 ⑵加强分析图表的能力里的培养。 提升“读图能力”的培养。 ⑶加强调查等活动的体验。(主要是小调查) 在收集数据方法方面,考虑到学生年龄特征,要求学生了解测量、调查等的简单方法,不要求学生从报刊、杂志、电视等去收集资料。 ⑷第二学段与《标准》相比,在统计方面,只要求学生体会平均数的意义,不要求学生学习中位数、众数(这些内容放在第三学段)平均数易受极端数的影响(最大数与最小数的影响)。 ⑸另外,删去“体会数据可能产生的误导”这一要求。 概率(可能性,重视“随机现象”) 在第一学段,去掉了<标准>对此内容的要求:第二学段只要求学生体会随机现象,并能对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做定性的描述. 综合与实践 “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 针对问题的情景,学生综合所学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独立思考或与他人合作经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感悟数学各部分内容之间\数学与生活实际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加深对所教数学内容的理解. 《标准》增设“联系与综合”部分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各个知识领域的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体会数学与他们的生活经验、现实社会和其他学科的联系,以及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与进步过程中的作用;体会数学知识内在的联系。同时,采用过“综合实践活动”这种新的学习形式,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使他们获得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探索数学规律的能力,逐步发展对数学的整体认识。 新的数学课程新技术对数学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指出了新技术包括数学课程的目的、数学学习的内容以及教与学的方式等方面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标准》提出在第二学段引入计算器,并鼓励把计算器和计算机作为研究、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这样可以免除学生做大量繁杂、重复的运算,从而在探索性、创造性的数学活动中投入更多的精力,解决更为广泛的现实问题。 同时,在课程实施建议中强调,有条件的地区应尽可能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增加数学课程的技术含量,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在增加师生互动、形象化表示数学内容、有效处理复杂的数学运算等方面的优势,去改进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最终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对综合与实践的理解-------实践性﹑综合性﹑探索性 “综合与实践”应当保证每个学期至少有一次,它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在课外或课内外相结合完成。 “综合与实践”的核心是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不同学段有不同的特点。 第一学段:内容安排强调时实践性和趣味性。 第二学段: 通过应用、探索和反思,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通过探索、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培养思考的习惯,通过交流,发展理解他人、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启示:启示一:坚持数学课程的三维整体目标 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体现在新的教学课程标准中,形成了包括知识与技能、思维与能力、情感与态度三个基本方面的目标。 启示二: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作为课程与教学的重点之一 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学习和探究问题,初步学会大知识的学习和解决问题过程中进行自我评判和调控。 让学生对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 初步学会对已有知识经验质疑和对问题进行多方面的分析,能进行发散性思维,能提出自己的见解(算法多样化、思考问题的策略化)。 初步掌握观察、操作、比较、分析、类比、归纳多种数学的思考方法和利用图表整理数据,获取信息的方法。 具有抓住现实生活的本质,进行数学抽象与概括的经历与经验。 懂得从特殊到一般,从一般到特殊以及转化的思维策略。 启示三:把解决问题置于数学课程的核心地位 在标准的修改稿中,不仅体现了解决问题的基本理念,而且在实施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特色(经历探索、实践的过程)。 在上述活动中,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占有重要作用.

⑵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一年级数学练习课人教版

不写只说,住抓说,会说就会写,如果只抓写的话,小孩子太小,不出效果

⑶ 人教版的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讲什么公开课好讲

我不是教师,不过我还是想说说我的看法,如在上正方形,长方形,和圆这方面的课时,最好结合实物讲,让同学们加深对物体的观察和认识。

⑷ 请问各位大虾,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公开课,选哪节好呀给点意见吧!最好附教案或课件!

因数中间 或末尾有0的乘法(例2)
教学内容:因数中间 或末尾有0的乘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计算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竖式的简便写法
教学用具: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40×72= 600×300= 30×23=
53×30= 20×700= 40×22=
40×72= 40×72= 40×72=
20×20= 40×90= 502×7=
608×5= 908×4= 400×50=
2、笔算
708×6= 790×8= 54×278=
说一说笔算的方法是什么?
3、这节课继续学习笔算乘法
板书课题:笔算乘法
二、探究新知.
例2、特快列车1小时可行160千米。普通列车1小时可行106千米它们30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问:说一说这题如何列式?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乘法算式?
板书课题补充;因数中间 或末尾有0的乘法
怎么计算出结果?能不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旧知识来解决,自己试一试
学生独立进行计算。
请不同算法的学生说一说口算的过程。
1)160×30= 问:写竖式时,如何处理0和非0数字的对位问题?怎样确定积的末尾0的个数?

160×30=4800
160
× 30
—————
4800
2)106×30= 自己试一试
学生反馈时讨论:
(1)竖式的简便写法,为什么不写成106
× 30
————
(2)计算106×30时,既然中间的0与3相乘得0,那么这个过程可以不要吗?如何写这一位的积?
106×30=3180
106
× 30
——————
3180
计算时哪个竖式更简便?
小结:,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师生归纳
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以后再看乘数末尾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填写几个0
三、巩固练习:
1、书后第53页做一做
2、练习八的1、2独立完成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练习八第3、4、7题

⑸ 如何在30分钟内完成小学数学人教版说课稿

说教材(教材地位、作用、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说学情
说教法
说学法
说教学过程
说板书设计

范文: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教材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数学》三年级第7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分数与整数有很大的差异,是数概念的一次扩?。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教材将分数的知识分段教学,本课是“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它是认识几分之几的基础,是本单元教学内容的“核心”,也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对以后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这节内容需借助多媒体演示和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例,通过演示和学生操作,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的分数的具体含义,让学生体会到分数来源于生活,而且是在“平均分”的情况下才产生分数。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特点,本节课我确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直观认识几分之一,初步形成关于几分之一的表象,会读写几分之一,能直观地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2、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分数的过程,通过直观演示、操作、观察,小组合作一系列学习活动,感受几分之一的形成过程。
3、感受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乐趣,感悟分数只是来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获得运用分数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分数的含义,初步建立几分之一的概念。难点是理解分数的含义。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已具有一定的整数知识,在生活中也常常会遇到一些不能用整数来表示的量,虽然他们在生活中能理解一半和一多半的概念,但只能模糊地来表示某些量。初学分数,由于分数这一概念比较抽象,与整数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学生初学分数会感到困难。
针对这些情况,我采用了:情景教学、演示、引导等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取知识,达到最终的学习目的。学法:学生通过分,涂,折,说等手段及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从而达到帮助学生主动获得知识的目的。采用了自主探索,动手实践,观察发现,合作交流等方式,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
教学程序
这节课我安排了四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创设问题,引入课题。
1、出示“平均分”,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你觉得平均分怎么样?
2、把6本本子平均分给2个人,你会吗?每个人分到多少?
3、2支笔呢?平均分给2个人,每个人分到多少?
4、1个圆饼呢?平均分给2个人,每个人分到多少?
创设学生所熟悉并感兴趣的现实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探究之中,体验分数的产生。
第二个环节:动手实践,自主探究
在这个环节里我安排了三个步骤,分别是:
1、认识 1/2
由疑问“怎么表示这半个蛋糕呢?”来产生分数。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类似这样不足一个蛋糕的情况,用整数是无法表示的,在数学中引入了分数,可以用1/2这个分数来表示这个蛋糕的一半,让学生说说1/2这个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呢?
动手操作是学生必须具备的数学能力。让学生用手中的长方形折一折,找到1/2 ,并用斜线涂上颜色。涂好后说一说1/2是怎么来的?在这个环节设计 “ 折一折 ” ,就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 的意义,为后面让学生动手操作,发现新的分数作了铺垫。
接着学生动手折纸表示后反馈:说说自己的1/2是怎么来的?并且有意识地收集学生作品:
(1)为什么都能表示1/2 ?
(2)图形不一样,为什么都能表示1/2
(3)为什么一个1/2大,一个1/2小
经过多次比较,去掉1/2的表面属性,提取1/2的本质属性。
(4)下列图形能用1/2表示吗?
(5)在生活中能找到1/2吗?
2、认识几分之一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学生初步理解1/2后,根据学生的生活及学习经验,自主地学习探究几分之一,培养学生进行尝试学习的意识,让学生获得发现的喜悦。这一步我采用了活动让学生自主学习几分之一。
活动要求:
想:在心里想好一个分数
写:将这个分数写在方格纸上
选: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解释这个分数是怎么来的
3、比较分数的大小
这个环节分两个层次。首先,我出示了课件,先出示一条红纸条,告诉学生可以用“1”来表示,再出示涂了一半颜色的纸条,让学生估计出1/2。这时再出示涂1/3颜色的纸条,让学生估计出是1/3后,教师问:同一张纸条的1/2和1/3哪一个大?这里只要让学生从图上直观的看出哪个分数大就可以了,简单的说一下为什么。接着再来估计1/6,可能有一些难度,但有了前面的1/3作铺垫,学生应该可以估计出。最后再比较1/6与上面两个分数的大小。这个活动进一步丰富了学生对几分之一的认识,让学生在经历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思维活动后自主探索出结论,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估算能力和对数的感觉,也通过直观图形让学生体会了1/2、1/3、1/6和1的关系,为后面学段继续学习分数打下伏笔。
第二是让学生动手自己解决课本第93页第3题,进一步理解几分之一,和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让学生在直观图形的引导下,感到分数也有大小,点燃学生探索的火花,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去探寻其中的奥秘
第三环节:综合实践,巩固运用1、比较大小 2 、先看图估一估,在填上合适的分数
通过多层次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新知,活跃思维。
第四环节: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⑹ 如何下载人教版小学数学课件

点击人民教育出版社网页,上面就有课件。

⑺ 人教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去哪里找

人教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结构安排
1.“数与代数”结构安排 1
2.“量与计量”结构安排 4
3.“空间与图形”结构安排 5
4.“统计与概率”结构安排 6
5.“实践活动”结构安排 7
6.“数学思想方法”结构安排 8
7.“解决问题”结构安排 9

1.“数与代数”结构安排
年级 册数 单元 内容 单元说明
一 上 1 数一数 10以内数的直观认识
3 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基数,序数,加减法各部分名称,有关0的加减
6 6~10的认识和加减 加、减,连加,连减,加减混合,10以内的加法与减法表
7 11~20各数的认识 加、减法各部分名称
9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0以内进位加法表
下 2 20以内退位减 20以内退位减法表
4 100以内数的认识 整十数加减一位数
6 100以内加减(一) 整十相加减,两位加减一位,两位加减整十
二 上 2 100以内加减(二) 两位数加减,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加减估算
4 表内乘法(一) 2~6的乘法口诀,乘加、乘减两步式题
6 表内乘法(二) 7、8、9的乘法口诀,倍的认识,小九九表
下 1 表内除法(一)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4 表内除法(二)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解决问题
5 万以内数的认识 千、万以内数的认识
整千、整百数的加减
7 万以内加减(一) 几百几十加减,估算
三 上 2 万以内加减(二) 进位、退位,加减法验算
4 有余数的除法
6 多位数乘一位数 有关0的乘法
7 分数的初步认识 几分之一,几分之几,简单计算(分子不大于分母)
下 2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用乘法验算除法,补充0的除法
5 两位数乘两位数
7 小数的初步认识 简单加减(一位)
四 上 1 大数的认识 亿以内、亿以上
“四舍五入”P15
3 三位数乘两位数 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
5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商不变性质
下 1 四则运算 同级两步运算,两级三步运算,带小括号的运算,总结有关0的运算
3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运算定律与运算性质,简便计算
4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意义,性质,小数点的移动引起数值的变化,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6 小数的加减
五 上 1 小数乘法 两步计算,积的近似值,运算定律的推广
2 小数除法 商的近似值,循环小数
“进一法”、“去尾法”P33例12
4 简易方程 等式的两个性质
下 1 因数与倍数 因数和倍数,2、3、5倍数的特征,奇数和偶数、质数和合数
4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分数与除法和关系,真、假、带分数,最大公因数与约分,最简分数,最小公倍数与通分,分小数互化
5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六 上 2 分数乘法 意义,计算方法,倒数的认识,四则混合运算
3 分数除法 意义,计算方法,比和比的应用,四则混合运算
5 百分数 意义和写法,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纳税、利率
下 1 负数
3 比例 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比例的应用

2.“量与计量”结构安排
年级 册数 单元 内容 单元说明
上 2 比一比 长短,高矮
一 8 认识钟表 整时,半时
下 5 认识人民币 进率,简单计算
7 认识时间 时与分的进率,几时几分
二 上 1 长度单位 厘米,米,进率
下 6 克和千克 包含进率
三 上 1 测量 毫米、分米、千米、吨
5 时、分、秒 认识秒,分与秒的进率,简单的时间计算
下 4 年,月,日 24时计时法
6 面积和面积单位,进率 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四 上 2 角的度量 直线、射线、角的分类,用量角器画角

五 上

六 上


3.“空间与图形”结构安排
年级 册数 单元 内容 单元说明
一 上 4 认识物体和图形 平面,立体,出现线段
下 1 位置 上下,左右,前后,位置(两维坐标)
3 图形的拼组 平面,立体
二 上 3 角的初步认识 角,直角,用三角板画直角
5 观察物体 正面,侧面,轴对称,镜像对称
下 3 图形与变换 锐角和钝角,平移和旋转
三 上 3 四边形 四边形,平行四边形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长度的估计
下 1 位置与方向 8个方位的绝对性
四 上 2 角的度量 射线、直线、角、度及“°”
角的分类,用量角器画角
4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垂直与平行,平行四边形,梯形
下 2 位置与方向 8个方位的相对性
5 三角形 特性,分类,内角和,拼图
五 上 3 观察物体 从正、侧、上面观察
5 多边形面积 平、三、梯形,组合图形
下 1 图形的变换 轴对称,旋转
3 长方体和正方体 表面积,体积单位,体积,容积
六 上 1 位置 用数对表示位置
4 圆 认识圆,圆的周长,圆的面积
下 2 圆柱与圆锥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圆柱的表面积,圆柱和圆锥的体积,

4.“统计与概率”结构安排
年级 册数 单元 内容 单元说明
一 上 渗透 形象、条形统计图,收集数据的方法 P83、P85出现
下 9 条形统计图 条形图中一格代表1
二 上 7 条形统计图(画“正”字) 条形图中一格代表2
下 8 复式统计表,条形图 条形图中一格代表5
三 上 8 可能性的大小 画“正”字
下 3 数据分析,平均数 出现横向条形统计图
四 上 6 复式条形统计图 横向,纵向
下 7 单式折线统计图
五 上 6 统计与可能性,中位数 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求简单事件的概率
下 6 统计,众数 众数,复式折线统计图
六 上 6 扇形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
下 4 统计 在根据统计图进行比较时要注意统一标准

5.“实践活动”结构安排
年级 册数 内容 页码 知识支撑
一 上 数学乐园 82~83 10的认识和加减法
我们的校园 114~115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下 摆一摆,想一想 45 100以内数的认识
小小商店 86~87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人民币的简单计算
二 上 我长高了 36~37 米和厘米
看一看,摆一摆 92~93 观察物体,角和直角,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下 剪一剪 46~47 平移和旋转,渗透轴对称
有多重 104~105 克和千克
三 上 填一填,说一说 67 时、分、秒
掷一掷 118~119 可能性,统计
下 制作年历 56~57 年、月、日
设计校园 106~107 解决问题
四 上 1亿有多大 33~34 大数的认识
你寄过贺卡吗 110~111 统计,平均数,估算
下 营养午餐 4849 统计表,解决问题
小管家 124 统计表
五 上 量一量,找规律 77 渗透函数思想
铺一铺 109 渗透密铺
下 粉刷围墙 58 统计表,表面积
打电话 132 结构图,树形图
六 上 确定起跑线 75~76 圆的概念和周长
合理存款 110~111 百分数
下 自行车里的数学 64~65 圆的周长,比例
节约用水 74~75 统计

6.“数学思想方法”结构安排
年级 册数 内容 单元说明
一 上 分类 单一分类
下 找规律 颜色、排列、数字
二 上 简单的排列组合,逻辑推理 组数
下 找规律 循环排列
三 上 排列组合 枚举,按顺序思考
下 集合,等量代换 包含与排除,等量代换
四 上 运筹学,对策论
下 植树问题,方阵问题
五 上 编码问题 分类,数字与编码
下 找次品
六 上 鸡兔同笼问题
下 抽屉原理

7.“解决问题”结构安排
年级 册数 单元 内容 单元说明
一 上 用数学 结合计算的教学安排应用数学解决问题

二 上
下 1 解决问题 两步(加减,乘加,乘减),出现小括号
4 解决问题 出现在“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中
三 上
下 8 解决问题 连乘、连除
四 上

五 上 2 小数除法 其中包含有解决问题
下 3 长方体和正方体 结合单元知识点解决问题
5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结合单元知识点来解决问题
六 上 2 分数乘法 用分数乘法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3 分数除法 用分数除法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4 圆 结合圆的知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5 百分数 用百分数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6 统计 结合统计知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下 2 圆柱与圆锥 结合圆柱与圆锥的知识解决问题
3 比例 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⑻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课程标准解读

买三年级的《跟我学数学》

⑼ 人教版小学数学课件《怎样买最合算》

这个是网络文库的一篇 还是不错的,你说的怎么买合算 应该版就是这个折扣权问题的。
http://wenku..com/view/c7a2ab63783e0912a2162a97.html?re=view

阅读全文

与如何评价小学人教版数学课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学读书计划表格模板 浏览:342
小学语文四年级感叹句 浏览:243
天通苑中山实验小学 浏览:596
小学三年级语文补习班内容 浏览:921
吉安师范附属小学作文 浏览:396
小学教师备课网站 浏览:1
私立美男学院 浏览:383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凉州岛 浏览:915
小学1年级手gong大全 浏览:459
小学生手抄报的图片大全图片大全 浏览:68
小学健康知识讲座 浏览:120
小学毕业季适合发老师的句子 浏览:451
汕尾凤山中心小学校长 浏览:606
小学生毕业汇演舞蹈 浏览:702
小学生抗击疫情的表演 浏览:107
私立华联大学本科 浏览:61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想谢谢你400 浏览:855
中小学生睡眠问题 浏览:174
小学生公共生活守规则教案 浏览:313
淮河私立学校 浏览: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