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培养一年级小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 曾说过:“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才会把精力集中在学习活动的最重要方面,提高学习效果,也有利于学生健康的发育成长。反之,坏习惯不仅降低学习效果,而且有损于身心健康。小学一年级是儿童形成各种习惯的最佳时期,在这一阶段重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其能力、性格的发展。 一、一年级小学生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由于一年级小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不强,再加上刚离开幼儿园不久,还不能立刻适应小学生活。因此,一年级小学生在课堂和课后的表现往往不尽如人意,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一年级小学生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且容易受到外界干扰。课堂上时常是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自己玩自己的,精心设计的课堂提问被少数学生包打了天下,大多数学生成了课堂的陪衬。从日常的观察记录看,大多数小学生在一节课的前十分钟时注意力比较集中,越往后注意力越分散,越容易离开教师的教学内容。从家长反映情况来看,一年级小学生在完成家庭作业时,往往边做边玩,不够专心,大部分家长都是自己陪孩子一起做作业。 (二)认真倾听的习惯欠缺。在一年级的课堂上,常常是老师问题一提出,学生个个举手,有举的高高的,有站起来的,有嗷嗷直叫的。而最终被请到回答问题的学生一脸高兴,急着发表自己的见解。未请到则垂头丧气,而不是认真听取同伴的发言。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大部分学生喜欢发表各自的见解,不善于接受别人的意见。 (三)语言表达的能力不足。在一年级的课堂上,常会出现这样一个现象,当老师提问时,所有的小学生都把手举得高高的。但是请到个别小学生回答时候,他站起来后又不知道要说什么;有的孩子站起来后,支支吾吾,声音很轻;有的孩子表达内容的完全和题目的要求无关。 (四)作业习惯普遍比较差。观察发现,大部分一年级小学生还没能掌握正确的作业的姿势,做作业时候头趴得低,作业本斜放,握笔很低,大拇指压着食指,每次都需要教师的反复提醒。个别小学生做作业时随意涂改,页面不整洁,完成的作业也不能很好地达到字迹匀称、端正、美观的要求。 二、一年级小学生应重点培养的几种习惯 学习习惯需要训练,但对于不同年龄的学生,在内容和方法上都有区别。对一年级小学生来说,主要是针对一些常规的学习习惯进行训练。 (一)专心听讲。专心听讲是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考的基础,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为了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首先应要求学生听课时,不要思想开小差或做小动作,集中注意力;其次,要求他们认真听其他同学回答问题,有没有需要补充的;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教师讲课时应做到精神饱满,语言生动有趣,方法灵活多样。力求使课堂教学引人入胜,使每个同学都乐意听讲。 (二)口头表达。在培养一年级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过程中,努力使学生养成正确、有序、说完整话的好习惯。无论哪种情况都要要求学生先想后说,想好再说,然后强调语句完整,条理清晰,连贯流畅。并学会根据不同的场合调整语气、音量和说话的方法。还要求回答提问时音量要大,语气要肯定,让全班同学都听见;纠正他人发言时态度要诚恳,音量要适中;小组讨论时要用商量的语气相互补充,音量宜小不宜大,不能影响其他小组的学习。 (三)就语文学科来说读的习惯的培养很重要,根据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要求,从二个方面进行训练:(a)初读。让学生借助拼音扫除生字障碍,做到正确。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督促学生养成正确的姿势以及自觉朗读的习惯。(b)精读。就是要培养学生带着问题朗读的习惯。同时,鼓励学生课外阅读,涉猎天文地理,扩大知识面,使孩子们从小主动寻找科学的奥秘。 (四)认真书写。写字时,首先要求学生坐姿端正,握笔姿势正确。写作业之前,教师要带着学生复习一下正确的书写姿势。在学生写作业时,教师要认真观察,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坐姿。其次,通过讲解,使学生树立形成正确、美观的印象。再次,要求学生用本干净整洁;字迹清楚规范;有一定的书写速度。为此,学生写在田字格中的生字宝宝,教师要事先给他们写好样子,让他们先观察,再书空一次,最后在练习写。 三、培养过程中需把握的几个方法 一年级小学生好动、好问、模仿性强,所以良好习惯培养应以常规学习习惯培养为主,在培养方法上重激发欲望,反复训练形成习惯。 (一)及时提醒。在培养小学生学习习惯过程中,行之有效的提醒中是非常必要的。持久性和自控性差是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为了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教师不仅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还要注重提醒。当发现哪个学生的表现不能令人满意时,及时送去一个眼神,一个手势,或者是一下轻轻地爱抚,就会唤起学生的注意。 (二)树立榜样。在孩子们的眼里,教师是完美无缺的榜样,学生的许多习惯都能从老师身上找到影子。因此,教师在课堂内外要特别注意言传身教。小学生具有向师性、模仿性特点,教师必须发挥示范作用,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学生耳儒目染,对其良好的习惯的形成,其作用不可估量。小学生的另外一个心理特点就是模仿性强,还有争强好胜心理,要多用小学生身边的伙伴给他们做榜样,激励他们向小伙伴学习。 (三)恰当评价。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给儿童以劳动的快乐,觉得学习成绩的快乐,唤醒隐藏在他们心中的自豪感,这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条金科玉律。”正确适当地评价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手段。对学生取得的每一点微小的成绩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激励其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值得注意的是,课堂评价要多样化,要有针对性,语言要丰富,不要总是一句:“你真棒”。对一年级小学生来说,一句表扬,或是一个小红花、五角星都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行为变习惯,习惯养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高度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努力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乘着良好习惯这艘帆船,乘风破浪,顺利地到达成功的彼岸!
2. 小学一年级怎么学习
对于一个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起码应该 具有以下几种能力,才能很好的适应小学的生活。
1.良好的饮食习惯
我可以理解即将上一年级小朋友父母的那种焦虑和不安全感。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什么事都在幼儿园老师的掌控之内,尤其是每个班都有生活老师负责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家长们可以说是非常放心的。而小学就是孩子们学习的场所,班主任、任课老师最大的任务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不包括吃喝拉撒睡。首先,任何一个学校都不允许带零食。家长第一担心的就是,早晨孩子吃不饱,在学校饿了怎么办。所以,在升小学前的这一个暑假,两个月的时间来帮助孩子调整作息时间和饮食习惯,比去幼小衔接班识字和算术要划算的多。
首先,大部分学校早晨都是8点到校,所以孩子早晨7点左右就需要起床洗漱。早晨5~7点是大肠排毒的时间,这时候的身体细胞急需要清醒,需要活动,促进肠蠕动,让身体的毒素排出。这时候,孩子需要起床,做一些简单的小活动,伸伸懒腰、踢踢腿、揉揉肚子,然后喝一大杯白开水,告诉身体,我的精神也醒来了。如果过了这个时间,7~9点,就是小肠吸收营养的时候了。如果到了9点孩子还在睡懒觉,毒素排不出来,小肠也懒得醒来运动,就错失了成长的大好时机。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即使是假期,有规律的作息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这个假期一定要让孩子坚持自己吃饭,尤其早饭,养成一家人快乐、开心用餐的好习惯。一开始,孩子可能会不习惯早用餐,因为在幼儿园都是8点才吃早饭。而小学,8点就已经开始了早晨的诵读功课。7点多用餐,孩子可能没有什么食欲。最好的办法就是:前一天晚上不要吃太饱。过了8点以后就尽量不要再吃任何东西。这样有助于睡眠,也有助于肠胃的排空。笫二天一早起床洗漱、喝水后,用五分钟简单地做一些伸展操,让孩子全身的细胞都活跃起来,很快就会有食欲了。
另外,美味可口、吸引人的早餐也是关键。
最后,学校里每个班都有饮水机或者直饮水,孩子们带个水杯就可以了。在上小学之前要告诉孩子,当你口渴了的时候就是身体在告诉你,你已经缺水了。等缺水了的时候再去补水,就为时过晚了,所以,水要定时定量的喝。
2. 学会打扫卫生
到了小学每个孩子都有值日安排。可以想象,6岁之前能在家扫地擦桌子的,凤毛麟角,即使做过这样的活,也是心血来潮,偶尔为之。即使偶尔做这么一两次家务,爸爸妈妈还要拍照晒到朋友圈,博赞呢。真正安排值日让孩子在家打扫卫生,估计难做到。现在看来,在学校打扫卫生也成了一年级学生的难题。第一学期刚开学不久,就会看到这样一幕:孩子们全部都在走廊背着书包站好,而值日生的爷爷奶奶或者爸爸妈妈在教室里忙里忙外。老师们也很无奈,孩子入学后没有一个会扫地拖地,即使是弯腰捡垃圾都懒得动弹。教室里的卫生单靠老师一个人难以在放学之前完成,只能第一次值日的时候让家长来帮忙。这样的场面我猜不只是一个学校有。
其实孩子们不是不会做家务,只是没有机会实践。家长们总是在想:“孩子还太小了,这些活儿长大了自然会做。”其实我想说,如果没有给他学习体验的机会,他永远都做不好,甚至不会做。日本的小花是畅销书《会做饭的孩子走到哪里都不怕》的主角。她4岁就会做饭了,四年级就俨然是一个小厨师、生活高手。这些生活技能难道是从天而降吗?不是。那是身患绝症的妈妈在培养她,那是生活锻炼了她。其实,6岁之前学会扫地、擦桌子、洗碗、拖地并不难,难的是,这些活能让孩子经常做、做熟练。
3学会整理物品
好习惯,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狠心的爸爸妈妈培养出来的。如果你心软,想包办,那就不要怪孩子不肯独立。
4. 学会系鞋带、拉拉链、提裤子
孩子在生活方面的一些能力,不是说出来的,都是孩子们做出来的。
我觉得,一年级的孩子,至少应该具备以下这些生活技能。
穿鞋子、系鞋带、扣纽扣、拉拉链、穿衣服、吃饭、会使用饮水机、水杯、整理书包、叠被子、收拾房间、收玩具、叠衣服、分类整理、给花浇水、扫地、拖地、收垃圾、洗碗、择菜。
5.记住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
记住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自己的家庭住址以及自己家附近的标识化建筑、自己家的车牌号,是非常有必要的。
6.走丢了怎么办
7.学会化解矛盾
一年级的小孩子在学校产生矛盾更是常见。有时候同桌两个一天闹三次矛盾都到不了头。常常有两个孩子哭得鼻涕眼泪横流地跑去办公室找我。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反正错都是对方的,对的都是自己。这时候,打架的过程我都懒得听。让两个孩子都站在一边,冷静一会儿,自己商量一下解决办法,想出来了,就来找我,想不出来就继续站着。不出一节课,俩孩子就手拉手找我来了。这时候再处理矛盾,分析事情经过,判定谁对谁错,俩人都可清楚了。但是一旦矛盾带回家,到了家长手里,那问题就大了。不是这个家长找到学校来要求调座位,就是那个家长找到学校来要求找孩子算账。
孩子的世界有孩子的规则,有欢声笑语自然就有打打闹闹。出现矛盾,家长不能包办,因为家长不懂得孩子的游戏规则,我们自认为帮孩子处理好了,殊不知是在帮倒忙。孩子之间的矛盾大部分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家长只需要提供点子,行动,让孩子自己来。
8.与人交往的能力
这些能力,和先天性格有关系,但也需要后天的培养。家长要主动、有意识地给孩子提供讲话、和小朋友交往的机会,给他们一个社交圈,他们才能自觉自愿地发展自己的交际能力。
3. 小学生一年级该如何学习
一、一年级小学生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由于一年级小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不强,再加上刚离开幼儿园不久,还不能立刻适应小学生活。因此,一年级小学生在课堂和课后的表现往往不尽如人意,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一年级小学生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且容易受到外界干扰。课堂上时常是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自己玩自己的,精心设计的课堂提问被少数学生包打了天下,大多数学生成了课堂的陪衬。从日常的观察记录看,大多数小学生在一节课的前十分钟时注意力比较集中,越往后注意力越分散,越容易离开教师的教学内容。从家长反映情况来看,一年级小学生在完成家庭作业时,往往边做边玩,不够专心,大部分家长都是自己陪孩子一起做作业。
(二)认真倾听的习惯欠缺。在一年级的课堂上,常常是老师问题一提出,学生个个举手,有举的高高的,有站起来的,有嗷嗷直叫的。而最终被请到回答问题的学生一脸高兴,急着发表自己的见解。未请到则垂头丧气,而不是认真听取同伴的发言。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大部分学生喜欢发表各自的见解,不善于接受别人的意见。
(三)语言表达的能力不足。在一年级的课堂上,常会出现这样一个现象,当老师提问时,所有的小学生都把手举得高高的。但是请到个别小学生回答时候,他站起来后又不知道要说什么;有的孩子站起来后,支支吾吾,声音很轻;有的孩子表达内容的完全和题目的要求无关。
4. 小学一年级有哪些课程
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科学、信息技术(计算机基础)、版体育、音乐、美术。权
语文:语文能力是学习及建构知识的根底,语文学习培养学生灵活应用语文的基本能力,为终生学习奠定基础。
数学:培养学生数学的逻辑推理能力。
音乐:学习音乐,以提高学生艺术气质。
美术:初步让学生体验美术,主要制作手工、画、折纸等艺术作品。
电脑:让学生初步认识电脑操作,以求跟上时代脚步。
台湾小学的课程:
台湾小学课程的学习领域主要有语文学习领域(包含国语文、英语、闽南语、客家语与原住民语,国语文在小学称作国语,中学称作国文)、生活课程(小学1、2年级的科目,为自然与生活科技与社会的合并科目)、数学、社会、自然与生活科技、艺术与人文、健康与体育、弹性。
综合活动,以及重大议题(资讯教育、环境教育、性别平等教育、人权教育、生涯发展、家政教育)其使用课本因学校而有所不同。
5. 小学一年级一般学习什么内容
语文:抄
拼音的认识与读写袭
生字的认识慢慢递进到结构笔顺
简单词语(主要还是停留在会读的层次)
看图写字,对简单图的理解
数学:
1. 10以内的加减法逐渐递进到100以内的加减法
2. 认识人民币
3. 比较数的大小
4. 一些简单的找规律问题
6. 如何培养一年级小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 曾说过:“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才会把精力集中在学习活动的最重要方面,提高学习效果,也有利于学生健康的发育成长。反之,坏习惯不仅降低学习效果,而且有损于身心健康。小学一年级是儿童形成各种习惯的最佳时期,在这一阶段重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其能力、性格的发展。
(四)认真书写。写字时,首先要求学生坐姿端正,握笔姿势正确。写作业之前,教师要带着学生复习一下正确的书写姿势。在学生写作业时,教师要认真观察,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坐姿。其次,通过讲解,使学生树立形成正确、美观的印象。再次,要求学生用本干净整洁;字迹清楚规范;有一定的书写速度。为此,学生写在田字格中的生字宝宝,教师要事先给他们写好样子,让他们先观察,再书空一次,最后在练习写。
7. 小学一年级怎样才能学好
对于一个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起码应该 具有以下几种能力,才能很好的适应小学的生活。
1.良好的饮食习惯
我可以理解即将上一年级小朋友父母的那种焦虑和不安全感。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什么事都在幼儿园老师的掌控之内,尤其是每个班都有生活老师负责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家长们可以说是非常放心的。而小学就是孩子们学习的场所,班主任、任课老师最大的任务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不包括吃喝拉撒睡。首先,任何一个学校都不允许带零食。家长第一担心的就是,早晨孩子吃不饱,在学校饿了怎么办。所以,在升小学前的这一个暑假,两个月的时间来帮助孩子调整作息时间和饮食习惯,比去幼小衔接班识字和算术要划算的多。
首先,大部分学校早晨都是8点到校,所以孩子早晨7点左右就需要起床洗漱。早晨5~7点是大肠排毒的时间,这时候的身体细胞急需要清醒,需要活动,促进肠蠕动,让身体的毒素排出。这时候,孩子需要起床,做一些简单的小活动,伸伸懒腰、踢踢腿、揉揉肚子,然后喝一大杯白开水,告诉身体,我的精神也醒来了。如果过了这个时间,7~9点,就是小肠吸收营养的时候了。如果到了9点孩子还在睡懒觉,毒素排不出来,小肠也懒得醒来运动,就错失了成长的大好时机。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即使是假期,有规律的作息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这个假期一定要让孩子坚持自己吃饭,尤其早饭,养成一家人快乐、开心用餐的好习惯。一开始,孩子可能会不习惯早用餐,因为在幼儿园都是8点才吃早饭。而小学,8点就已经开始了早晨的诵读功课。7点多用餐,孩子可能没有什么食欲。最好的办法就是:前一天晚上不要吃太饱。过了8点以后就尽量不要再吃任何东西。这样有助于睡眠,也有助于肠胃的排空。笫二天一早起床洗漱、喝水后,用五分钟简单地做一些伸展操,让孩子全身的细胞都活跃起来,很快就会有食欲了。
另外,美味可口、吸引人的早餐也是关键。
最后,学校里每个班都有饮水机或者直饮水,孩子们带个水杯就可以了。在上小学之前要告诉孩子,当你口渴了的时候就是身体在告诉你,你已经缺水了。等缺水了的时候再去补水,就为时过晚了,所以,水要定时定量的喝。
2. 学会打扫卫生
到了小学每个孩子都有值日安排。可以想象,6岁之前能在家扫地擦桌子的,凤毛麟角,即使做过这样的活,也是心血来潮,偶尔为之。即使偶尔做这么一两次家务,爸爸妈妈还要拍照晒到朋友圈,博赞呢。真正安排值日让孩子在家打扫卫生,估计难做到。现在看来,在学校打扫卫生也成了一年级学生的难题。第一学期刚开学不久,就会看到这样一幕:孩子们全部都在走廊背着书包站好,而值日生的爷爷奶奶或者爸爸妈妈在教室里忙里忙外。老师们也很无奈,孩子入学后没有一个会扫地拖地,即使是弯腰捡垃圾都懒得动弹。教室里的卫生单靠老师一个人难以在放学之前完成,只能第一次值日的时候让家长来帮忙。这样的场面我猜不只是一个学校有。
其实孩子们不是不会做家务,只是没有机会实践。家长们总是在想:“孩子还太小了,这些活儿长大了自然会做。”其实我想说,如果没有给他学习体验的机会,他永远都做不好,甚至不会做。日本的小花是畅销书《会做饭的孩子走到哪里都不怕》的主角。她4岁就会做饭了,四年级就俨然是一个小厨师、生活高手。这些生活技能难道是从天而降吗?不是。那是身患绝症的妈妈在培养她,那是生活锻炼了她。其实,6岁之前学会扫地、擦桌子、洗碗、拖地并不难,难的是,这些活能让孩子经常做、做熟练。
3学会整理物品
好习惯,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狠心的爸爸妈妈培养出来的。如果你心软,想包办,那就不要怪孩子不肯独立。
4. 学会系鞋带、拉拉链、提裤子
孩子在生活方面的一些能力,不是说出来的,都是孩子们做出来的。
我觉得,一年级的孩子,至少应该具备以下这些生活技能。
穿鞋子、系鞋带、扣纽扣、拉拉链、穿衣服、吃饭、会使用饮水机、水杯、整理书包、叠被子、收拾房间、收玩具、叠衣服、分类整理、给花浇水、扫地、拖地、收垃圾、洗碗、择菜。
5.记住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
记住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自己的家庭住址以及自己家附近的标识化建筑、自己家的车牌号,是非常有必要的。
6.走丢了怎么办
7.学会化解矛盾
一年级的小孩子在学校产生矛盾更是常见。有时候同桌两个一天闹三次矛盾都到不了头。常常有两个孩子哭得鼻涕眼泪横流地跑去办公室找我。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反正错都是对方的,对的都是自己。这时候,打架的过程我都懒得听。让两个孩子都站在一边,冷静一会儿,自己商量一下解决办法,想出来了,就来找我,想不出来就继续站着。不出一节课,俩孩子就手拉手找我来了。这时候再处理矛盾,分析事情经过,判定谁对谁错,俩人都可清楚了。但是一旦矛盾带回家,到了家长手里,那问题就大了。不是这个家长找到学校来要求调座位,就是那个家长找到学校来要求找孩子算账。
孩子的世界有孩子的规则,有欢声笑语自然就有打打闹闹。出现矛盾,家长不能包办,因为家长不懂得孩子的游戏规则,我们自认为帮孩子处理好了,殊不知是在帮倒忙。孩子之间的矛盾大部分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家长只需要提供点子,行动,让孩子自己来。
8.与人交往的能力
这些能力,和先天性格有关系,但也需要后天的培养。家长要主动、有意识地给孩子提供讲话、和小朋友交往的机会,给他们一个社交圈,他们才能自觉自愿地发展自己的交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