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学三年级数学案例
不搞“事复件”扩大制化;不伤害师生感情;不影响当堂教学;不作当堂处理;不体罚学生;不过多占用教学时间。
用语要简明、委婉;设置内容要符合当时情景;比喻要贴切;联系要紧密。
要熟悉教材、教法,熟悉学生的学习情况,熟悉学生个性品质。
整体问题,当场处理。
在当众场合下最好避免使用“点名式”的批评。
当然也可以采用注意转移法:采取小练习、小测试的方法、或个别提问
还可以采取欲擒故纵的方法:教师可以先停一下,略等片刻,这样的话学生会不自觉的停下来,看看老师为什么不讲了。
局部问题,个别处理。
“个性”问题,无声处理。
课上问题,课下处理。
对于课下要处理的问题一定要做到及时到位,切不可拖延。
⑵ 三年级上册数学《什么是周长》教学案例
情境:通过唐代诗人杜牧的“山行”伴随着美丽的秋景引入蚂蚁围绕树叶跑步
形象直观的情境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古诗、美景引入,多媒体课件,动态的演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从一开始上课就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和愉悦的心情参与到学习中,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中理解“树叶一周的含义”从而初步建立周长的表象,为下面学习什么是周长做好了必要的铺垫,使学生形象、直观地看到了树叶的一周的长度,就是从起点开始还要回到起点,初步感知周长的含义。
(二)组织实践活动,探索新知识。
活动一:描一描,画一画,引出周长的含义。“小朋友们,现在请你从你收集到的树叶中选出一片,在一张纸上用一笔描出它一周的边线,行吗?”在学生独立活动之后,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在描树叶边线的活动中引导学生去发现: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让学生在看、描、说等活动中,理解“什么是周长”,从而建立平面图形周长的描述性的概念。
活动二;摸一摸,说一说,理解周长。在学生初步感知周长的含义后,摸一摸图形的周长,引导学生找一找身边物体表面的周长,并动手摸一摸,指一指,说一说。让学生懂得:平面图形都有周长。通过这个活动,使学生更全面、更深刻地认识“什么是周长”,而且感受到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活动三;量一量,算一算,测量周长。在学生亲身感受到物体周长的基础上,如何求得图形的周长?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测量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这些图形的周长。让学生动手操作后交流方法。通过实践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测量中学会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的多样性。
点评:
1、创设情境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无论是描树叶、量腰围还是让学生在自己周围找周长,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生立刻就能感受到今天学习的数学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
2、让学生亲历“做数学”的过程。动手操作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有很强的实践性。让学生自己去探索量规则图形(三角形、正方形、梯形、多边形)、或不规则图形(圆形、月亮形、腰围)的方法,激发了学生无限智慧的火花,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创新的能力,帮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概念,掌握知识技能,让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
创设情境,丰富学生玩数学的经历、丰富学生做数学的经历、丰富学生用数学的经历。
⑶ 小学三年级数学学科德育渗透案例
估计数学课改,快要把小学的数学老师逼疯了!
教授学生数学的美,专教授学生数学的运行应用属的技巧 还尼玛的和德育有关,同行,我很同情你
如果有谁能把小学数学的四则运算和 四有新人联系在一起,
麻烦 各位同仁 把这个案例发我一份
[email protected] 深表感谢
⑷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个案,案例,反思
“克和千克”教学设计
惠州市第十一小学 杨瑞儿
[设计理念]
克与千克对于二年级小学生来说是个全新的质量概念,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以及实际生活经验,在课堂设计中,通过掂、比、估、称等实践活动,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做一做,强调多种感官的参与,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概念,并了解克与千克单位间的进率。并在动画故事中应用所学知识,体会知识的价值。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克和千克”。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3、通过操作、观察,使学生知道如何使用秤,培养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生活意识。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新版1角硬币若干、1千克大米6袋、200克红豆6袋、500克花生6袋、2千克沙子6袋、苹果6个、100克、200克、500克、800克沙子若干袋、盘秤6台。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学生到超市进行有关物品重量的调查活动,并完成下表。
物 品 名 称 物 品 重 量
二、从生活中引入
师:前几天,同学们到超市对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的重量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你有什么收获?
生1:我知道一包糖果重400克。
生2:我调查到一包方便面105克。
生3:一袋家庭装洗衣粉是3千克。
……
师:刚才同学们所读到的“克”、“千克”就是国际上所统一使用的重量单位。(板书:克和千克)
二、在生活中学习
1、认识秤。
(1)师:你们是怎样知道这些物品的重量的?
生:直接看物品包装袋上所标识的重量。
师:这个方法不错,但很多物品没有包装袋,比如鸡蛋,苹果等物品,要知道它们的重量怎么办呢?
生:可以用秤来称。
师:对,要想知道物品准确的重量可以用秤来称。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秤?
(2)学生自由说生活中常见的秤。教师课件展示并介绍生活中常见的秤。
(3)详细介绍盘秤的使用方法(课件展示)
A、观察秤面,说说秤面上有些什么?
B、介绍秤面中如何来分大格、小格,且它们各表示多少重量的克数。
C、识秤练习。说出课件展示的称面上重量克数。
2、建立“克”与“千克”的概念。
(1)师:同学们调查知道表示物体有多重用“克”和“千克”作单位,那么1克有多重呢? (板书:1克)
(2)让学生掂一掂1枚1角钱的硬币,说说感觉如何?
(3)学生举例说一说日常生活中哪些物品大约重1克?
(4)师:那么1千克又有多重呢?(板书:1千克)
(5)让学生掂一掂1袋1千克重的大米,与1枚1角钱的硬币比较,说说感觉如何?
(6)称一称1千克大米,看盘秤指针变化,并在盘秤上做个记号。
3、“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
师:“千克”与“克”是两个不同的质量单位,那么1千克会是多少个1克呢?咱们来做个实验吧。这儿有标有不同克数的沙子,每小组派一名代表来拿物品放在盘秤上称,使它们的重量刚好是1千克,再把装袋上所标识的重量加起来,完成记录表。并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每 包 重 量 数 量
100克 袋
200克 袋
500克 袋
800克 袋
总 重 量 克
师:从以上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板书:1千克=1000克)
4、小结:生活中较轻的物品我们用“克”作单位,较重的物品我们用“千克”作单位。
三、在生活中实践
师:请每个小朋友掂一掂、估一估这袋红豆有多重?
(学生活动)
师:小组合作称一称这袋红豆到底有多重?
生:200克。
师:请每个小朋友再掂一掂这袋花生有多重?
(学生活动)
师:小组再称一称这袋花生到底有多重?
生:500克。
师:请你们再掂一掂这袋沙子有多重?
(学生活动)
师:称一称这袋红豆到底有多重?
生:2千克。
师:那1个苹果有多重呢?请同学们先掂再称,再说说大约多少个这样的苹果是1千克。
四、应用拓展
师: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一段动画片《巧陪玻璃杯》,你们想看吗?
动画:星期天,小猪和机灵狗一起到花狐饮料屋去喝饮料。小猪不小心打烂了花狐的玻璃杯。花狐想敲小猪一笔,要小猪陪100个玻璃杯。面对一地的碎玻璃,谁也说不清打烂了多少个玻璃杯。
让学生伸张正义,自由发言,为小猪出主意。
再放动画:机灵狗想出一个巧主意,先把一个完好的玻璃杯称一称它的重量(200克),再称一称玻璃碎片的重量(1000克)。
让学生算一算小猪应该陪几个玻璃杯。
五、课后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新的收获?学了新知识有何感想。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课后反思]
克和千克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两个既陌生又熟悉的概念。在课前我让学生到商场进行了一次实践调查活动,使 学生亲身感受到身边处处有数学,同时让学生初步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概念。让学生了解克和千克单位之间的进率,我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1千克=1000克,而是让学生通过做实验,总结得出1千克=1000克。充分体现了新课标所提倡的过程性目标。在练习部分,学生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对克和千克的质量概念进一步加深认识,并培养了学生的估计意识。课的最后,我让学生为小猪出主意,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生活意识,体会知识的应用价值。
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由始至终都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⑸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个案,案例,反思
一、主题
课题:乘除法的关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能用自己的方式概括出乘除法的意义。(形式:文字、图形、符号)
2、 知道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理解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关系。并运用乘、除法的关系验算;直接写出得数或改写乘、除法算式;能改编 简单的乘、除法应用题。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既能独立思考问题又能与他人团结协作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多种形式概括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通过生生合作,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
教学方法:开放式教学,学生亲身尝试与小组讨论相结合。
研究主题:开放式教学。二、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初探乘法意义
1、做“比比谁最快”的小游戏,先记录算式,再计算出结果。
2、教师报算式:5+5+5
8+8+8+8
7+7+7+7+7+7
9+9+9+9+9+9+9+9+9+9
3、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肯定有快有慢,请动作最快的学生回答)
板书:5+5+5=15 8+8+8+8=32 7+7+7+7+7+7=42 9+9+9+9+9+9+9+9+9+9=90
师:老师很想知道你怎么能那么快?你是怎么会想到用乘法来计算这些加法的?是不是所有的加法算式都可以写成乘法算式呢?请你举例验证自己的观点。
4、把这些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
(指名口答,教师板书)
板书: 5×3=15 8×4=32 7×6=42 9×10=90
5、小结
二、合作学习,运用多种形式概括乘除法的意义,知道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1、根据一个乘法算式写出两个除法算式(口答)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板书:15÷5=3 32÷8=4 42÷7=6 90÷9=10
15÷3=5 32÷4=8 42÷6=7 90÷10=9
2、揭示课题
师:刚才我们把一道乘法算式写成了两道除法算式。大家猜猜我们今天可能学习什么?
(出示课题:乘除法的关系)
3、乘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被乘数×乘除=积 被除数÷除数=商
因数×因数=积
4、小组讨论
①是不是所有的乘法算式都能写成两道除法算式?举例证明。
②什么是乘法?什么是除法?每组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对乘除法的意义加以概括。可以是文
字的形式,也可以是图形或者是字母的形式。
③仔细观察乘除法算式,找找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1)板书出示讨论的内容
(2)学生独立思考,组织并参与学生讨论
(3)集体交流
①不是所有的乘法算式都能写出两个除法算式的。
结论:除数不能为0。
②板书:
乘法 除法
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 △÷○=□或△÷□=○ (除数不能为0)
a×b=c c÷a=b 或 c÷b=a
因数 ×因数=积 被除数÷除数=商
③除法算式由乘法算式得出,被除数是乘法算式里的积,除数和商分别是乘法算式里的两个因数。所以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板书:
逆运算
乘法 ← 除法
三、实践
师:你觉得学习了乘除法的关系后会有什么作用呢?(验算,填空……)
1、运用乘除法关系计算并验算:246×6
2、在填空练习中自主得出其它的乘除法的关系式
(1) 2×( )= 26
(2) ( )×5= 0
(2) ( )÷4= 20
(3) 48÷( )= 6
(指名回答,核对答案并板书其它乘除法的关系)
板书: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3、改编应用题(口答)
师:先编一道一步计算的乘法应用题,再根据乘除法的关系,编一道除法应用题。
请每个同学先独立思考,再和同桌交流。
(请一~两个人汇报)
四、总结
师: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三、教学反思 整节课以“开放式”教学作为突破口,从一开始的情境引入,学生解题策略的开放。到第二板块,概括乘除法意义时形式的开放。直至最后实践板块利用乘除法关系编应用题的开放式练习,都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接下来,具体说说这节课的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情境设计,初探乘法意义。
用“比比谁最快”的游戏引入,让每个学生记录听到的算式并计算出结果。由于解题策略的开放式设计,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用加法计算,一种是用乘法计算,显然用乘法计算的学生动作最快。我请速度最快的学生回答三个问题:1、为什么能以最快的速度准确地计算出结果?学生回答是用乘法来计算所以很快。2、怎么会想到用乘法来计算这些加法的?学生回答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3、是不是所有的加法都能用乘法计算呢?学生通过举例讨论后得出:必须是相同加数求和时用乘法来计算才会简便。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让每个学生通过做数学,初步感受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其次感受到乘法和加法是有联系的,也为第二板块的学习做了铺垫。紧接着让学生把黑板上这四道加法算式用乘法算式来表示,自然衔接到第二板块。
第二板块:讨论、合作,运用多种形式概括乘、除法的意义。
黑板上的四道乘法,四个小队各选一道,每人按照一道乘法算式写出两道除法算式。这样做是想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感受到除法与乘法有一定的联系,从而揭示课题。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是学生原有的知识,复习的同时可以指出被乘数和乘数又能称为因数这个新的内容。因为刚才根据每道乘法算式都能写出相对应的两道除法算式,所以接下去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三个问题:1、是不是所有的乘法算式都能写成两道除法算式?举例证明。2、知道什么是乘法?什么是除法?每组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对乘除法的意义加以概括。可以是文字的形式,也可以是图形“○、□、△”或者是字母“a、b、c”的形式。3、仔细观察乘除法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们通过合作学习举例后发现,不是所有的乘法算式都能写出两个除法算式的。如:3×0=0只能写成0÷3=0,不能写成0÷0=3。由此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除数不能为0”。第二个问题学生们在大量的举例后对乘、除法的意义有了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他们以文字、图形、字母多种形式解释了乘、除法的意义。有的小组语言组织能力很强,他们用文字形式进行了概括。有的小组用图形“○、□、△”的形式表示,他们认为如果□×○=△,那么△÷○=□或△÷□=○,但这里除数不能为0。有的小组则用字母“a、b、c”的形式表示,他们认为如果a×b=c,那么c÷a=b 或 c÷b=a,除数也不能为0。学生们通过合作学习,用不同的形式来表示乘、除法的意义。板书:
乘法 除法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已知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 △÷○=□或△÷□=○ (除数不能为0)
a×b=c c÷a=b 或 c÷b=a
因数 ×因数=积 被除数÷除数=商
学生们在讨论第三个问题时,通过观察乘、除法的算式后发现,被除数是乘法算式里的积,除数和商分别是乘法算式里的两个因数。除法算式由乘法算式得出,所以他们一致认为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板书:
乘除法的关系
逆运算
乘法 ← 除法
第三板块:实践。
在进入第三板块前我提问:学习了乘除法的关系,你觉得有什么作用?在“加减法的关系”这一知识迁移的作用下,学生想到了可以验算、填数、求未知数x,改编应用题等等。于是我用学生的回答设计实践练习,使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更高。1、先安排学生利用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的关系计算并验算246×6。2、填表
(1)
因数 210 8
因数 3 6
积 1000 3006
(2)
被除数 564 351
除数 4 7
商 124 9
先请学生独立完成两个表格,在回答思考过程的同时得出:因数=积÷另一个因数,被除数=商×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这三个关系式。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自己总结规律,逐步形成概念。最后把改编应用题设计成开放式练习,让学生在理解了“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之后,利用这样的关系编写一道乘法应用题和一道相关的除法应用题。设计的意图是让学生在理解基础上对知识加以运用,不会造成学生思维定势,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自己总结规律,逐步形成概念。最后把改编应用题设计成开放式练习,让学生在理解了“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之后,利用这样的关系编写一道乘法应用题和一道相关的除法应用题。设计的意图是让学生在理解基础上对知识加以运用,不会造成学生思维定势,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⑹ 如何为三年级数学把握教学重点突破难点案例
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之一就是系统性很强,每项新知识往往和旧知识紧密相连,新知识就是旧知识的延伸和发展,旧知识就是新知识的基础和生长点。有时新知识可以由旧知识迁移而来,可同时它又成为后续知识的基础。因此,数学知识点就像一根根链条节节相连、环环相扣。
由此可见,如果老师能够善于捕捉数学知识之间的衔接点,自觉地以“迁移”作为一种帮助学生学习的方法,以旧引新、旧中蕴新,组织积极的迁移,就不难实现教学重、难点的突破了。
案例: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这样叙述的: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教学时,如果把它作为一个孤立知识点来教学,通过观察1/2=2/4=6/12从左到右、从右到左的逐一变化,一遍又一遍的叙述由谁到谁的变化过程,老师的目的就是想让学生在不断的重复中体会这一规律的存在,学会用同一语式去表达,但是到最后学生也未必能够结合自己的理解,用一句比较简练、准确地数学语言来描述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如果,我们在教学前先来分析一下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知识基础,就会找到与它的叙述非常相似的“商不变的性质”和沟通两者联系的“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此时我们为了突破“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就可以在课前的复习环节安排对于“商不变的性质”的叙述和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练习。
⑺ 北师大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1吨有多重》教学案例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吨”,在亲身体验和经历中初步建立1的概念。
2、知回道1吨是1000千克,能答进行质量单位间简单的转化。
3、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及操作的能力,对学生进行数感的培养,激发求知欲。
4、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前准备
1、教师制作cai课件
2、学生课前体验和感受10、20千克、50千克各有多重
3、学生了解自己的体重
(三)教学实录
1、创设情境,揭题导入
(1)感受1千克
师:这里有一袋1千克大米,谁能来拎一拎说说你对1千克的感受。
生:1千克的大米很轻,不用费力我就能拎起来。
(2)感受10千克
师:这是一袋10千克大米,谁能拿一拿,说说你对10千克的感受。
生1:10千克比1千克沉很多
生2:我使劲还是能拿动的。
⑻ 小学三年级数学案例分析
《分米的认识》教学案例
一、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科书。
二、教学目标:
1、在测量课桌的长度时引入分米,使学生明确分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2、通过测量与观察,发现分米与厘米、米之间的关系。
3、在操作与交流中,使学生学会用分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三、教学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分米,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并能根据这三个单位间的进率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和计算。
四、教学难点:
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形成正确表象。
五、教学方法:
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提供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材料,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
六、教具准备:
米尺图,尺子,纸条,小黑板。
七、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复习学过的长度单位。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哪些长度单位?(米、厘米、毫米)你能用手比划出1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吗?(学生比划,教师评点)
2、填空。
1米=( )厘米 1厘米=( )毫米
7厘米=( )毫米 50毫米=( )厘米
一根跳绳的长约2( ) 直尺的厚约( )毫米
(二)探究新知
1、知道分米产生的实际意义。
(1)学生估算课桌的长和宽,汇报估算结果。
(2)以小组为单位用学生尺测量课桌(双人桌)的长。
(3)汇报测量方法:
①以15厘米为一段连续量:15+15+15+15+15+15+7=97(厘米)
②以18厘米为一段连续量:18+18+18+18+18+7=97(厘米)
③以12厘米为一段连续量:12+12+12+12+12+12+12+12+1=97(厘米)
④以10厘米为一段连续量:10+10+10+10+10+10+10+10+10+7=97(厘米)
引导学生比较这四种测量方法,小结:以15厘米、18厘米、12厘米为一段连续量,这样量的次数比较少,但计算比较麻烦;以10厘米为一段连续量,这样量的次数比较多,但计算比较简单。
(4)引导学生认识分米。
针对学生中的以10厘米为一段连续测量的方法,师:10厘米的这一段,可以用一个比厘米较大的单位来表示,你们知道是什么吗?由此引出分米。(板书课题)
2、探索分米与厘米、米之间的关系。
师:你们能发现分米与我们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间的关系吗?
通过测量、交流及引导,学生找出分米与厘米、米之间的关系。
汇报时提问:1分米里面有几个1厘米?(板书:1分米=10厘米)你能在直尺上找出1分米的距离吗?(出示1分米的纸条与1米长的直尺)这1米长的直尺可以分成几个1分米?(板书:1米=10分米)
3、单位间的换算。
师:我们已经推导出了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你能根据推导出来的进率独自填空吗?
2米=( )分米 30厘米=( )分米
1米-2分米=( )分米 14厘米+26厘米=( )分米
4、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①学生比划1分米的长度,相互之间进行验证。
②举出生活中长、宽或厚是1分米的物品。
③在练习本上画出1分米长的线段。
(三)课堂练习
1、量一量:课桌的宽是( )分米( )厘米;数学作业本的长约是( )分米。
2、小组合作用作业本摞出1分米的高度,数一数有多少本。
3、独立完成练习一的习题,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关于本节课学习的长度单位----分米,你有哪些认识?有什么要提醒我们同学注意的?
板书设计:
分米的认识
15+15+15+15+15+15+7=97(厘米)
18+18+18+18+18+7=97(厘米)
12+12+12+12+12+12+12+12+1=97(厘米)
10+10+10+10+10+10+10+10+10+7=97(厘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分米
《分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在教学本节课之前,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教学分米?分米这个长度单位有什么产生的实际意义?如何让学生确实认识到分米产生的必要性?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与思考,我终于明白了:分米作为介于米和厘米之间的一个常用的长度单位,可以完善学生的长度观念。为了让学生确实体会到分米产生的需要,我通过让学生自主测量课桌的长,并让他们进行计算,再通过四种方法的比较,制造认知冲突,让学生切实体会到10厘米、10厘米为一段的测量方法在计算过程中要简便得多。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创造出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计算、体验感受到分米产生的意义,深刻地认识了分米这一长度单位。动态生成式的教学,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为学生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发挥良好的作用。在实际应用中,学生进行单位的换算问题不太,但对于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填空,仍会混淆。如:长颈鹿的高约55( ),学生想象不出具体高度,分不清要填米还是分米。而对于练习一的第6题:将2米长的木料截成同样长的四段,要算2÷4,学生不会计算,这就需要把2米换算成20分米再计算,但有一部分学生不会从这一角度出发去解决问题。可见在以后的学习中还需加强这一方面的训练。
求采纳~~~
⑼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什么是周长优质教学案例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进一步学习平面图形周长的计算的基础。本节课在小学数学“空间图形”的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
“周长”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比较抽象,这是由于在实际生活体验中,学生见到、摸到、用到的图形的形状、大小比较多,而感受和关注周长的时候比较少。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入,这样的设计很符合学生的接受心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景和具体图形和物体,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理解周长的意义。并能测量和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
数学思考:经历观察、测量等数学活动过程,让学生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解决问题:在学习活动中,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体现问题解决方法的多样性。
情感与态度: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认识周长,理解周长的含义,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设计:
(一) 看一看,描一描。
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
秋天是树叶飘落的季节。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些美丽的叶子图片!多漂亮的叶子呀!可爱的蚂蚁看到它,高兴极了!它说它会画树叶,一笔就能画成美丽的树叶!
看!(出示课件)仔细观察两只小蚂蚁是怎么画的?谁画的好?
师:这样由一点开始,再回到起点的一圈,在数学中叫做一周。这外面的边叫做边线。
师:沿着树叶的边线画一圈,一个美丽的叶片图案就出现了。现在谁再来说说,蚂蚁是怎么画的?
生:小蚂蚁沿着树叶的边线画一周,最后又回到起点。
师:小蚂蚁也能做老师,它教我们画出漂亮的叶子,你们学会了吗? 请你拿出一张纸,选择一片最喜欢的树叶,用彩笔沿着树叶的边线一笔描出它的轮廓来。
开始吧!
2. 好!谁愿意来给大家演示一下是怎么描的?(请用笔指着,说清楚是从哪里开始的,又到哪里结束。)
3.小结:看来,不管从哪里开始,大家都是沿着树叶的边线描了一周,请看(动态演示)。你们知道树叶边线的一周的长度在数学上叫什么吗?这一周的长度,我们把它叫做树叶的周长。(板书课题:周长) 4.再来看(出示图),你能描出下面图形的边线吗? 选择自己喜欢的图形,用一笔描出来。 刚才同学们沿着图形的边线描了一周,这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二)找一找,摸一摸。
1. 你能从我们身边找一个例子说说什么是周长吗?下面请你们同桌合作找一找,并且摸一摸它的周长,也可以下位找。(指导:课桌面的周长、课本封面的周长、黑板面的周长、地面周长、水池池口周长。)
2. 谁来说一说你们找的结果?你可以边说边指一指。
(三)量一量。
1. 大家找到了很多,看来周长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而且周长的应用也非常广泛。比如,我们去做裤子时,裁缝都要量一量你的腰一周有多长,也就是平时所说的腰围。
2. 现在请大家估计一下老师的腰围大约是多少厘米? 估计的准不准呢?谁来量一量?(注重测量方法的指导:腰围怎么测量?)告诉大家测量结果。
3.根据这个结果,请你估计一下自己的腰围是多少厘米。 同桌合作量一量。 谁来说说自己的腰围?看来同学们的腰围大约在60 cm左右。
4.小结。
通过前面的学习,老师发现同学们善于观察、爱动脑筋,所以想邀请你们参加下面的闯关比赛。有兴趣吗? 这里共有3关,每闯过一关都会得到相应的分值。最后得分最多的就是今天的胜利者!有信心吗?让我们充满自信迎接挑战!
(四)闯关练习。
先看第一关,量一量、算一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这里有3个图形,请你选择其中1个图形。看课本45页第2题,做在书上即可。 选择长方形的能说说是怎么测量和计算的吗?有不同方法吗?大家真聪明,关于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后面我们还要研究。 第一关谁成功了?请为自己加上100分!
2.下面我们来继续闯第二关。怎样量出树叶的周长?谁闯过了这关加上200分。
3.第三关。 (课本45页第3题) 课件出示图:他们的周长一样吗?(指名说说) 我们来看看演示移动的方法。
谁闯过了这一关?祝贺你们!每人加300分!
回想一下,刚才大家是用什么方法比较图形周长的?
这一关哪组闯过去了?请加上200分! 现在算算自己得了多少分?祝贺你们!其他同学不要灰心,有信心赶上他们吗?希望你们找出自己的不足,下一次迎头赶上!
(五)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有什么收获,你能谈谈自己还有什么困惑吗?
(六)课后作业: 量出红领巾的周长。
板书:
周长
树叶边线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
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