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一共有多少》教学案例及反思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前后》教学案例及教学反思
一、教学内容
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实践活动,体会“前后”的概念和前后位置的相对性。
2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按一定的顺序观察、描述和表达事物。
三、课堂实录
(一)谈话导入
师:我们的好朋友小淘气又遇到难题了,你们愿意帮助他解决吗?(愿意)我们一起来看看淘气遇到了什么难题。
( 评析 采用问题引入,引起学生兴趣,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探究的欲望。)
(教师播放淘气的录音)“我总是忘记自己站队的位置,聪明的你能帮我想个办法吗?”
师:哪个热心、聪明的学生来给淘气出个主意?
生1:只要记住自己排在第几个就行了。
师:是个好主意,还有其他办法吗?
( 评析 对生1的评价略显应付,没有对其进行实质性的分析。教师显然在等待其他同学说出自己想要的答案。)
生2:记住自己前面是谁,后面是谁,就不会错了。
师:你想的办法真不错!原来利用前后可以帮助我们记住自己的位置。这节课,我们就跟小鹿导游一起进一步认识“前后”。
(教师出示课题)
( 评析 教师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后“遗忘”了生1的回答,利用确定淘气在队伍中的位置引入“前后”,比较合理、自然。只是要对不是教师预期的答案予以重视。)
(二)新课探讨
1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师:同学们,今天动物们正在举行一场热闹的“森林运动会”。(教师边说边出示挂图,教师在挂图中没有呈现出动物。)
师:咦,运动场上怎么没有运动员?到底有哪些小动物参加比赛?别着急,教科书第56页有一张小动物比赛的照片。
(指导学生看第一幅图)
师:请一名同学先按顺序介绍一下正在参加跑步比赛的运动员吧!
生:美丽的长颈鹿、可爱的小白兔、还有小乌龟、小松鼠和小蜗牛。(教师根据学生的介绍,出示各个小动物,但是没有按顺序出示,随意粘在图上。)
( 评析 教师故意“犯错”,引发学生的“好胜”心理,满足他们的成就感。)
生:(学生发现顺序不对,纷纷举手发言)不对,老师把它们的顺序弄错了。
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认真,说说正确的顺序应该怎样呢?
生:小鹿跑第一,是排在最前面的。
师:你来摆放吧。
生1:小松鼠在小鹿的后面。(学生边说边摆)
生2:小白兔在小鹿的后面,但松鼠是排第二,小白兔排第三。
生3:蜗牛在最后。
( 评析 教师能够让学生亲自动手,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描述方式说出小动物的准确位置。在学生陈述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调整好各个动物的位置。)
2小组竞赛。
师:老师真佩服大家,能用这么多不同的方法来表示小动物们的位置与顺序。每个小组选一种你们最喜欢的动物,然后讨论一下这个动物的位置有哪几种不同的说法,比一比哪一组的说法最多。
(组织小组合作交流)
(小组代表汇报)
(如果小组之间选的动物一样,教师可以请两位同学先做个交流,然后反馈。)
( 评析 此处可能会出现“小白兔在小松鼠后面”“小白兔在小乌龟”前面的说法。教学时,教师应适当地抓住这个契机,引出前后位置的相对性问题。)
3播一播。
(1)先播放狮子大王的邀请信,再出示赛车图。
师:谁愿意接受狮子大王的邀请,来当赛车比赛的解说员。
(学生模仿体育解说员解说)
( 评析 这个活动安排比较巧妙,其实是让学生在解说中反馈对“前后”的理解。)
(2)课件演示,运动员们的头上显示问号。
师:你们能帮每个运动员提一个问题吗?
生:我想帮小兔提个问题:“我的前面有几辆车?”
生:我帮小熊猫提个问题:“我的后面有几辆车?”
(学生之间采取一问一答的形式说一说。)
(3)指导看书,把课本中的填空补充完整。
(三)游戏巩固
1乘车游戏。
(1)请5个同学当5个站牌,再请一个同学当司机。
(2)请每个上台表演的同学都要提一个和前后有关系的问题,回答正确的同学就可以上车来提问下面的同学。
(教师设计这个游戏时,要注意结合当地情况设计学生所熟悉的站牌。)
2排队游戏。
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被叫到名字的同学自行排队,其余同学帮助排队:××同学站在最后面,××同学站在最前面,小红站在××的前面第几位,小明站在××的后面……
(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自行排队,师生互动后,也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提要求排队。)
3排队比赛。
(1)每组5人分别戴上5种动物的头饰。
(2)按照屏幕上的游戏规则排队,看哪一组又快又好。(小组长公布位置要求,其他同学按要求排队。)
(四)数学故事
1引导学生观察图,编出故事。
师:认真观察图,想想能否用上今天所学的前后知识,编编故事。
2学生交流反馈。
(教师尽量引导学生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表达。)
(五)总结
师:同学们,说说本节课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师:今天所学的“前后”知识在生活中经常可以用得到。同学们课后要多留心找一找,我们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还会用到“前后”的知识。
② 急求:一份小学一年级或二年级数学教学案例,1500字左右
《对称图形》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找出“对称轴”。
2、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并学会欣赏数学美。
3、让学生能剪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学习、互动。结合教学进行审美教育,激发学生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认识轴对称图形,会画对称轴。
【教学难点】 识别轴对称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对称图形、尺子等。
【学具准备】 蜻蜓、蝴蝶、树叶、长方形、正方形、圆、剪刀、尺子、铅笔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对称
1、故事引入
师: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小故事,大家想不想听?
(电脑演示):一个炎热的下午,一只小蜻蜓正在空中捉蚊子。这时,飞来了一只小蝴蝶,绕着小蜻蜓飞来飞去。小蜻蜓说:“小蝴蝶,你绕着我飞来飞去,我都捉不成蚊子啦!”小蝴蝶笑嘻嘻地说:“你怎么连一家人都不认识了!我是来找你玩的。”小蜻蜓奇怪地问小蝴蝶:“你是蝴蝶,我是蜻蜓,咱们怎么会是一家的?”“你不知道了吧!在图形王国里,咱们可是一家的,咱们这一家子还有好多好多成员呢。走,我带你去找一找。”小蜻蜓和小蝴蝶飞过了田野,飞过了小河,飞到了小树的叶子上。小蜻蜓更奇怪了:“树叶也和咱们一家吗?”小蝴蝶说:“对!在图形王国里,树叶也和咱们是一家人。”
2、提出问题,观察、讨论
师:蝴蝶为什么说在“图形王国”里它们是一家的? 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引导学生从形状、花纹、大小、图案上观察)
3、动手操作
请同学们拿出蜻蜓,蝴蝶和树叶图片,动手折一折,你发现了什么?(把图形对折后,图形的两边能够完全重合在一起。)
4、小结: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每个图形左边和右边的形状一样、大小一样、图案也一样。如果把左边和右边对折,图形两边能够完全重合在一起,在数学王国里,我们把这样的图形叫做“对称图形”。 (板书课题:对称图形。)
师:对称的东西还有很多,如衣服、剪刀、眼镜等,这些东西都是对称的。(电脑演示)
(设计意图:教师利用学生熟悉的蝴蝶、蜻蜓、树叶,创设故事情境,以“蜻蜓、蝴蝶和树叶为什么是一家人?”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热情,同时唤醒了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加上课件配合展示,为认识对称物体的共同特征打下基础。在引出“对称”的概念后,呈现给学生一些对称的实物画面,并动态显示这些东西都是对称的,丰富了学生对对称图形的感性认识。)
二、动手创作,亲身体验对称
1、 师:老师还用彩纸剪出了一些图形,猜一猜,这是什么?(板贴:乌龟、小鱼、飞机),它们是不是对称的?
2、动手操作
师:这些对称图形漂亮吗?你们能不能像老师一样用纸剪出一个对称图形呢?
师:那么怎样才能剪出一个对称图形? (小组讨论后汇报)
①折:为什么先要对折?
②画:想一想,我们用不用把整个图案全画在纸上? 把纸对折以后,你认为我们应该沿着哪条边来画?
③剪:
边交流边板书:折、画、剪。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用彩纸自己创作一个对称图形,比比看,谁的作品最奇特、最漂亮!
(放音乐,教师巡视,并把学生作品部分展于黑板上。)
(设计意图: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将一个图形对折以后,左右两边的图形是一样的”这一本质特征,教师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设计了让学生动手剪对称图形的活动。这一活动分为两个层次,首先由小组讨论怎样剪对称图形,教师示范剪一个轴对称图形,然后由学生动手剪一个自己喜欢的对称图形。学生在剪对称图形的过程中,经历了折、画、剪这样的过程,帮助学生准确地认识“左右两边是一样的”含义,使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由粗略感知上升到精细化。)
3、认识对称轴
师:虽然他们剪出的对称图形样子不一样,可是在这些对称图形的中间都有什么? 对,画出来就是一条直直的虚线。(教师板演)
师:你能给它取个名字吗?
同学们很有创造性,想法都不错。数学家取的名字跟你们差不多,叫对称轴。
师:沿着这条对称轴对折,对称图形的两边就能完全重合,可见这条对称轴很重要。谁能指出这几个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4、学生画对称轴
请同学们用笔和直尺在自己的作品上画出对称轴。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学生所剪的对称图形引出折痕,通过折痕引出对称轴的概念,使学生对这一概念的认识直观,自然。)
三、联系生活,寻找欣赏对称图形
1、寻找生活中的对称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对称图形,知道了对称轴,请同学们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对称图形?
2、伴随音乐、欣赏对称图形
师: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是对称的,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去欣赏一下生活中的对称图形。(电脑演示)
师:看着这些对称图形,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补充课题:美丽的对称图形)
3、动作表演、感受对称情趣。
教师做动作,问:这样,是对称的吗?怎样才能变得对称?听音乐,当音乐停的时候请你们做一个对称的造型。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举例生活中的对称图形,让学生感受、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课件演示对称图形,既体现了媒体沿对称轴对折的动态效果,又使学生充分体验到对称在生活中运用的广泛性,同时获得美的享受。)
四、辨析拓展对称。
1、(出示课本第68页“做一做”)
师: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几样生活中常见的东西,请你帮老师找一找,哪些东西是对称的?
师:你能画出他们的对称轴吗?(全班交流)
2、(第70页第2题)
长方形、正方形、圆的对称轴在哪儿,分别有几条?请你折一折、画一画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师:不同的对称图形,对称轴的条数也不同。有的只有一条,有的有两条,有的有无数条。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几何图形的对称现象,并能找出它们的多条对称轴。)
3、(出示课本第70页第3题)
师:老师这边还有几个对称图形,可是它们很害羞,把自己的半边脸给藏起来了,小朋友,你们能想办法把它的另一半找出来吗?请同学们沿着对称轴画出他们的另一半。
4、猜一猜
出示3、A的一半让学生猜一猜,展开后是什么。
师:你还想到什么?
师:同学们课后有兴趣可以去研究一下26个字母、数字或我们学过的文字当中有哪些是对称的。
五、评价总结。
1、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2、师小结:同学们都说,对称图形很美,是啊!只要我们用眼睛仔细去观察,用双手去创造,就能用对称图形把生活装扮得更加美好!
(设计意图:让学生再一次说说对称图形的特点,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整理和回顾。)
【课后反思】
对称是一种最基本的图形变换,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必要基础,了解对称图形,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一节学科整合课的内容是认识轴对称图形,让学生通过观察、探索、动手操作活动了解对称、对称轴等概念,初步感性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结合新课标的精神,我认为学生对于这方面的知识不是一个简单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发现、创新的过程。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比较、思索、发现,才能真正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进而领悟,内化为自己所有。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有以下几个亮点:
1、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始时,利用学生熟悉的蜻蜓、蝴蝶、树叶创设故事情境,让学生感到新奇有趣,接着通过问题“蝴蝶、蜻蜓、树叶为什么说在图形王国里一家人呢?”从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愿望,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加上课件配合演示,为认识对称物体的共同特征打下了基础。
2、让学生的亲感亲历,在感知中总结学习。
在创设故事情境,初步感知对称图形后,让学生动手操作创作对称图形,感知它们的共同特点。经过和老师的共同探讨后,亲手剪出各种对称图形,进而通过折痕引出对称轴的概念,再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东西是对称的,使学生了解对称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通过给几何图形找对称轴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对称图形的特征和在教学中的运用,最后设计提高发展题,锻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给学生持续发展创造空间。
3、积极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探究与合作学习的空间,最大限度的保障学生的主动参与。本节课按“初步感知对称——亲身体验对称——寻找欣赏对称——辨析拓展对称”的思路展开教学,通过看一看、想一想、折一折、剪一剪、画一画、找一找、说一说等活动,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最大限度的让学生参与到探究新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生长过程,感悟学法,实现教与学的和谐发展。例如让学生观察美丽的蜻蜓、蝴蝶、树叶图形,在小组内讨论,讲述自己的发现。又如,各组讨论交流剪对称图形的方法,教师用按学生所说的方法剪出对称图形,给学生以肯定和赞许。再如,请学生展示剪出的对称图形,讲述生活中哪些东西是对称的……扩充了信息交流的渠道,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从中也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锻炼他们的学习的能力。
4、重视联系生活实际,为学生搭建欣赏对称美的平台。
对称的物体给人一种匀称、均衡的感觉,教学中我抓住对称图形的特点,精心设计师生共同欣赏生活中对称图形的活动,引导学生在悦耳的音乐声中轻松愉快地欣赏美丽的画面,既体现了媒体沿对称轴对折的动态效果,又使学生充分体验到“对称”在生活中运用的广泛 和美的享受,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热爱生活的情感。
当然,本节课也存在一些值得商榷和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轴对称图形可以是左右对称,也可以是上下对称,虽然教师在板贴时展示了上下对称(鱼)、左右对称(乌龟)、斜的对称(飞机),但在欣赏对称图形时,缺少上下对称的物体,容易给学生造成思维定势。
2、在研究长方形、正方形、圆的对称轴时,由于圆的对称轴有无数条,怎样通过有限次的操作来发现规律,有待于教师更好地引导。
3、教师的个别语言组织得不够严密。
以上缺点和不足有待于改正。
《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68页内容。
学习目标:
1. 通过观察、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2. 使学生理解对称轴的含义,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来。
3. 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得到培养,同时感受对称图形的美。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认识对称图形、对称轴。
难点:画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具准备:课件
学具准备:信封、纸、彩色及时贴、剪刀、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剪刀、钉子板、水彩涂料。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师:同学们,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由许许多多美丽的物体组成的,一片碧绿的树叶,一只漂亮的蝴蝶,都能带给我们美的享受,现在,李老师这里有几张精美的图片,你们想不想看?(想)
(课件出示图片)
师:谁来说说图中都有什么?(蝴蝶、枫叶、喜字、京剧脸谱)
师:他说得对吗?请同学们在仔细观察,这四个物体虽然不是同一类型的,但它们四个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同学们,同位两人谈论一下,你能发现这个共同点吗?(同位讨论)
交流:我发现这些物体的左右两边都是一样的。
师:你们都发现这个特点了吗?(是)那么怎样验证它们两边完全一样大呢?
(学生自己说自己的想法)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教师边演示课件边讲解)
师:这是刚才出现的那片枫叶,下面我把它从中间对折,它的左右两边怎样了?(重合)对了,左右两边完全重合在一起,是不是说明左右一样大呀?(是)
师:像这样,物体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在一起的图形,我们就叫它对称图形。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究对称图形。
(板书课题:对称图形)
2. 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也来折一折验证一下呢?(学生自己折图片)
交流:你折的什么图形(蝴蝶)重合了吗?(完全重合了)你发现它是不是对称图形?(蝴蝶是一个对称图形)
师:谁和他折的不同?(学生演示自己折的喜字、京剧脸谱)
3. 一个图形,它既可以左右对称,又可以上下对称,还可以这样斜着对称,注意:只要对折后可以完全重合,大小完全一样,我们就可以叫它是对称图形。
4. 师:刚才咱们再对这时出现了一条折痕,你知道这条折痕叫什么?
这条折痕,咱们把它叫做对称轴。我们一般用虚线来表示的,现在请你们将刚才的对称图形拿出来,在上面画出它的对称轴。
师:怎样才能画得很直?(用直尺画)
(展示学生画的对称轴)
5. 判断,将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画出来
乒乓球拍√ 字母A√ 1 ×
梳子× 五角星√ 月亮√
(二)剪对称图形
师:同学们判断的不错。(出示黑板上的对称图形)
师:请大家看黑板,这几幅图案,都是李老师课下自己剪的,大家观察一下,他们是不是对称图形?(是)怎样才能够剪出真正对称的图形来呢?你有什么好办法吗?两个人商量一下。(同位讨论)
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先将纸对折,以对折线为中心,画一半图案,然后再剪下来,打开后就是一个对称图形了。
师:课前,李老师发给你们一些彩色的及时贴,请同学们自己剪一个比较简单的对称图形。开始。
(学生剪,教师指导)
展评:剪好的同学,把你的作品放在黑板上?
(学生评价别人的作品)
(三)数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师:请大家拿出信封,里面有什么?
(长方形、正方形、圆形)
1. 拿出长方形的纸来,试着折折看,它有几条对称轴?(2条)
2. 正方形(4条)
3. 圆形(无数条)
师小结:看来,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有的是一条,有的是几条,有的是无数条。
(四)找对称图形
师:这节课中,我们研究了那么多的对称图形,你们观察一下,咱们教室里,有哪些物体是对称的。
(学生回答,教师讲解)
师:同学们发现的可真多,其实对称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特别大,你们想不想开开眼界呢?
(展示对称的现象)
教师讲解:钟表的外观是对称的,这种对称不仅为了美观,更保证了钟表走时的均匀性和准确性;飞机外观的对称能使它在空中飞行是保持平衡;我国劳动人们在很早以前就发现了对称的美,看!民间常用的对联、古诗中的对仗它们都有一种内在的对称关系。又比如,我国民间的手工品,中国结、窗花等,它们的对称充分体现了对称的艺术美感;对称还是自然界的一种生物现象,许多动、植物都有自己对称的形式。比如人的脸,以鼻尖为对称轴,眼睛、耳朵、嘴都是对称生长的。眼睛的对称使人观察物体更加准确,耳朵的对称是我们听到的声音具有较强的立体感,而双手、双脚的对称又能保持的人身体的平衡。服装大多的对称的,对称的设计看起来更美观、庄重。对称的原理也被广泛的运用在建筑上,例如:北京的故宫,有叫做紫禁城,它的整体布局是对称的,前三殿、后三宫在对称轴上,其他宫殿对称分布,它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建筑群。这是上海的南浦斜拉桥,它的左右、前后都是对称的,对称的设计师大桥更加牢固、结实。下面请学们欣赏其他国家的对称建筑,巴黎的艾菲儿铁塔、泰国的泰姬陵、凯旋门,这些建筑它们的设计都是对称的、和谐的。
(五)动手实践
师:课前我给你们每个小组发了一些物品,请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物品,尝试制作对称图形。
(学生活动)
展示:
(1)用涂料的学生讲方法:我先将纸对折,然后打开,沿对称轴将涂料在一边画出图形的一半,然后再对折,这样涂料就印到纸的另一半,就画成一个对称图形。
(2)用剪刀剪的同学讲方法。(略)
(3)用钉子板围的同学讲方法。(略)
(4)用网格纸画的同学讲方法:我先画对称轴,然后画图形的一边,然后比着一边的样子画另一边,左边占几格右边也占几格。
全班评价
(六)全课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谈收获)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对称图形很美,希望同学们能发挥自己的智慧,创造出更多对称的图形,把咱们的生活装扮得更美丽。
第三课时:镜面对称图形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感受镜面对称图形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活动,正确体会镜像对称的相对性,通过观察、实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学习、互动
教学重点:感知镜面对称的特点。
教学难点:体会镜面对称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镜子、图片、电视、实物投影机……
教学过程预设:
一、玩一玩
1、小朋友,今天我们来玩一玩镜子,好吗?
2、照一照,你在镜子里看到了什么?
3、这是怎么回事?
你(××同学)怎么跑到镜子中了呢?
4、除了镜子以外,你还见过能照出人或其他事物的东西吗?
二、看一看(第69页的主题图)
1、仔细观察,在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2、怎么会出现两栋房子、六只天鹅?怎么岸上有树,水底也有树?
3、看一看水上的房子和水下的房子,你发现了什么?
4、揭题:小朋友,其实这也是数学知识,是一种镜面对称。(出示课题)
三、找一找
1、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一些镜面对称的图片。看哪一个小朋友最先发现图画中的镜面对称知识。
(出示图片)
这些镜面对称的东西有什么特点?
2、我们再来看一看镜子里可爱的小朋友(出示图)。
(1)小朋友,这也是镜面对称的例子,你能来解释一下它是怎样对称的吗?
(2)比较一下,镜子里的小孩和镜子外的大小一样吗?方向一样吗?
(3)谁能具体说说他的方向是怎样相反的?
(4)小结: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对呀,镜面对称的现象就是镜子里所照出的事物大小形状相同,但左右方向却是相反的。(板书:方向相反)
四、照一照
请学生用手中的镜子做游戏。
1、用镜子照一照自己的脸。
点点自己的左眼,看一看它的方向怎样?
朝镜子里的你笑一笑,再做几个鬼脸,你发现了什么?
2、(发给学生只有半边图像的卡片)猜猜看,另半边图像是什么?(教材第71页第4题)
(1)沿着右边的对称轴用镜子去照一照,瞧瞧与镜子里的图形合起来变成了什么?
(2)小组活动用镜子照。
(3)小组汇报。
五、做一做
判断。哪个是你在镜子里看到的样子?圈出来。
(教材第71页第5题)
六、拓展
1、师: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小朋友表现得非常棒,老师奖给你们一个故事,小朋友们愿不愿意听?
(1)老师讲述《猴子捞月》的故事。
(2)提问:同学们也许早就听过这个故事,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小猴子想捞到水里的月亮,对不对呢?为什么?
2、课外——大家都来照镜子。
组织学生去大厅的镜子前“照一照”
(1)请学生在镜子面前表演各种动作,同时请学生说出镜子里面的自己动作是怎样的。
(2)小朋友们,我们一起向前走一步,镜子里的你是怎样走的?
(3)镜子里的我左手拿笔,右手拿本子,镜子外面的我怎么样?
(4)我往左走,镜子里的我往哪走?(往右走。)
学生任意做动作……
③ 小学一年级数学优秀教案
1.案例是一个实际来情境自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的方法。
2.“教学案例描述的是教学实践。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感情在内的故事。”
3.教学案例是指包含有某些决策或疑难问题的教学情境故事,这些故事反映了典型的教学思考力水平及其保持、下降或达成等现象。这类案例的搜集必须事先实地作业,并从教学任务分析的目标出发,有意识地择取有关信息,在这里研究者自身的洞察力是关键。
4.教学案例是指“由教师撰写,或由研究人员与教师共同撰写的叙述性的教学实践记录。”
④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案例哪儿找
可以上网网络一下,有很多教学可以参考的。
⑤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有哪些
101教育PPT有很多,随便发一篇给你吧
人教一年级数学上册《1—5的认识》教案
学情分析:
学生在幼儿园接触过1-5各数,他们能够熟练地数数,有的甚至能够疏导100多,从表面上看,他们已经很熟悉这些数了,但是这一阶段的学生缺乏对数的整体意义的理解。大部分学生在生活中见到过这些数,对它们的用处有了一些了解,但是没有感受到身边处处有数,对生活中离不开数的价值缺乏体验,还没有对这些数产生较强的喜爱之情。
教学目标:
1、 在观察农家小院图提取信息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初步感知1~5各数的基数含义,知道1~5的数序,并会认、会读、会写这5个数。
2、 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数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1~5的基数含义和写法。
教学难点:
1~5的写法,初步建立数感。
课时准备: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小朋友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小游戏,请同学们举起你们的双手,跟着老师一起做。我说一句你们跟着说一句。(师生一起做变变变的游戏)
师:刚刚我们变手指是从几根指头变到几根指头的?(随机引出一根指头到五根指头的)
师:今天我们学习《1-5的认识》板书课题(1-5的认识)
二、实践探索,合作交流。
1.师:现在是秋天,秋风送爽,硕果累累,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看这位老奶奶,家里收获了很多东西,同学们瞧瞧,这幅图里面都有什么东西呀?
(南瓜/花朵/老奶奶……)
2.生自主观察,图中有多少个南瓜、多少朵花?并随机指导三、指导学生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数。
1.师:图中有什么数量是1?
(一个老奶奶/一只小狗/一串玉米。)
教师:(那我们数量1的东西数完了,接下来应数数量几的呢?)那就请同学们数出图中可以用数“2”表示的东西。
2、师:它们的数量都是2,可以用数“2”表示。2数完了应该数几呢?就请同学们数出图里面可以用数“3”表示的东西。
3、 3数好了接下来应该怎么数?
4、请同学们数数,图中有什么可以用数“4”表示的呢?
5、小鸡和向日葵的数量都是4,可以用数“4”表示。接下来我们应该数?
6、:请同学们说说图中有什么可以用数“5”表示?
(南瓜、玉米的数量是5,可以用数“5”表示)。
四、指导认读。
教师:现在我们一起看一下这个计数器。上面有几颗珠子?
教师:1颗珠子可以用1表示,我们再加一颗珠子,现在是几颗啊?(相机做练习)
五、指导书写
教师: 1是从上往下写,稍稍有些倾斜;2像一只小鸭子; 3像小耳朵;4要写得直直的,不能有弯曲的地方。
六、练习
生在方格本上写1~5。
七、布置作业
课本第16页的做一做两道题完成。
教学反思:
1~5学生们在幼儿园都已经学习过了,这节课的主要目的在于感知1~5各数的基数含义,知道1~5的数序,并会认、会读、会写这5个数,通过图片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讨。但实践下来发现课堂游戏少,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可以在接下来的课堂上多开发一些数学游戏,激起学生的兴趣。
⑥ 急求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几个数学教学案例的反思与启示
程广文1 宋乃庆2
(1. 泉州师范学院 教务处,福建 泉州 362000;2. 西南师范大学 基础教育研究中心,重庆 北碚 400715)
“案例是教学理论的故乡。”〔1〕这个观点从两个方面得来:第一,教学理论应该是一种“形而下”的理论,教学理论是为教学实践服务的,离开了这个前提的“理论”不能称之为“教学理论”;第二,教学理论来源于教学实践,实践是教学理论的唯一来源,而案例则是数学教学实践的摹写,摹写案例的目的在于把数学教学实践中的教育学问题突出出来,以便更清楚地认识问题本质。不难明白,这两个方面是一个双向建构的过程。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主要包括教学主体、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结果。以下四个案例分别从上述四个方面反映了数学课堂教学实践层次上的特征,同时也从一定的角度提出了研究者关于这四个阶段的观点和思考。我们对它们进行反思,目的在于从中可以得到一些启示。舒尔曼说过,“案例并非是简单地对一个教学事件的报告,称其为案例是因为在于提出一项理论主张……”〔2〕四个案例中有三个是从数学课堂第一线收集来的,另一个则来自课堂实录。这些案例虽然是个别的,但是它们所反映出的数学教学特征在数学教学实践中仍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以说只要走进数学课堂就可以看到案例中的情境。
一、教学主体:以教师思维代替学生思维而忘却学生的存在
案例1:“分式”概念教学
〔开始上课之前〕
T:〔板书〕根据题目意思列出代数式:
甲2小时做x个零件,乙每小时比甲少做6个零件。
1. 乙每小时做 个零件;
2. 甲乙合作小时共做 个零件;
3. 甲用m小时可做 个零件;
4. 甲做60个零件需 小时;
5. 甲乙合作y个零件需 小时。
§ 9.1 分式
例1 x取什么值时,下列分式有意义。
(1);(2)。
〔开始上课〕
T:我们看填空题。(全班一起回答。)
(1)x-6;(2);(3)mx;
(4);(5)。
T:观察这五个答案,上述五个答案中(4)、(5)与前三个答案有什么不一样?
S1:(4)、(5)中有分数线。
T:中也有分数线。
S2:分母中含有字母。
T:对了,主要是分母含有字母。
T:像这样的式子,我们叫做分式。
(板书:分式定义)。
T:在课堂本子上,举几个分式的例子。
S:(开始做作业)
(注:T表示教师;S表示学生;Sk表示第K个学生;S表示全班学生。)
这节课主要是对分式概念进行教学。在教学进行之前,教师精心地设计了一个工程问题为分式教学进行铺垫。这个铺垫对分式的学习是有很大帮助的,具有较高的教学价值。铺垫后的教学有两个关键之处:第一是教师的提问,“T:观察这五个答案,上述五个答案中(4)、(5)与前三个答案有什么不一样”;第二是教师对S2的回答“分母中含有字母”的后继处理(教学)。而恰恰在这两个关键之处教师都“忘记了学生”。例如,教师的第一个提问,试图让学生从“(1)x-6;(2);(3)mx;(4);
(5)”这样五个代数式中区别出分式来,但是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中已经“不由自主”地区别了,说(4)、(5)“与前三个答案有什么不一样”,这样提出问题使得提问的价值大为降低。首先要求学生从形式上辨别出“分式”,并且是采取比较的方式,有比较才有鉴别,教师出发点非常好,但是作为以区别分式为出发点的比较应让学生自己采用分类的方法区别开来。换句话说,如果教师让学生先观察这五个代数式然后进行分类紧接着做比较从而让学生把分式的根本特征概括出来,这样分式概念的教学前的铺垫就发挥了充分作用。把本该由学生思考的东西却由教师代为思考了,那么教师为谁而教?学生在哪里?其次,在实际教学中,当S2把教师希望提的问题的答案“分母中含有字母”说出之后,教师立即给出分式的定义并在黑板上板书。一个学生知道了教师的问题的答案并不意味着大部分学生都清楚了问题所在。更何况,还不能真正清楚S2的答案是否表明S2对问题的认识,从S1的回答足以看出这一点,更不能断定整个班级的其他60多个学生的情况了。此处,足见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已经“迫不及待”等候着学生的答案了,似乎显得教师提出问题就是为了这个答案而已,而忘记了作为教学过程的目的在于使得全班学生都达到理解和认同。
二、教学内容:数学教学中以数学操作代替数学理解
案例2:“表达式”例题教学
例:已知x=,y=3-2t,用含x的表达式表示y。
教师这样开始教学:题目要求我们用含x的表达式表示y,那么,第一步,我们可以从式子x=中得到(1+t)x=1-t。整理,得t(1+x)=1-x。从中求出t,得t=。第二步,将这个t=代入y=3-2t中,得y=3-2×。整理,得y=。这样这个题目就算讲解完了。
上述数学解题教学,教师是直接“讲解”“数学理解的表达形式”,而不是“讲解”“数学理解”本身。这种形式的教学是一种“数学操作”,是一种操作性教学,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是具有生成意义的,没有生成意义的教学充其量算是一种“训练”。不可否认,数学教学首要的是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但是知识的掌握并非绝对地要通过“训练”方式才能掌握,何况数学是思而至知的学问,它的学习和掌握需要理解,没有理解的“训练”不能从真正意义上获得数学知识。如果教师从问题的结论开始和学生一起分析,从什么是“用含x的表达式表示y”这一问题开始,让学生对这句话的数学语义理解了,学生就比较容易找到问题的解决思路和途径。懂了“用含x的表达式表示y”就可以理解“x=”和“y=3-2t”,进而理解“t=”,问题也就解决了。
三、教学方式:数学课堂上出现形式化教学
案例3:“三角形中位线”课录节选〔3〕
T:同学们,今天上第36节课——三角形的中位线(边讲边板书,学生记在作业本上)。1. 什么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教师板书学生记。)请同学们先看书,再齐读。(全班齐读三角形的中位线定义,师在黑板上画△ABC,如图1)
图1
T:请指出△ABC的中位线。
S1:在AB上找到中点D,在AC上找到中点E,连接DE。DE就是△ABC的中位线。
T:同学们,S1说得对吗?
S(齐答):对!
T:三角形的中位线是直线,是射线,还是线段呢?请S2回答。
S2:线段。
T:是一条什么样的线段?
S2:是一条连接三角形两边的中点的线段。
T:讲得好。三角形的中位线是一条线段,它的两个端点是三角形两边的中点。除了DE,还有哪些线段是三角形的中位线呢?请S3回答。
S3:有。还有BC的中点与其他任一边上的中点的连线。
(师在图1上作EF,DF。)
T:对了,DF、EF也是三角形的中位线。请同学们看课本第155页上的第一行,这里说三角形的中位线和三角形的中线不同,请问:不同在哪里?(见S4举手。)请S4回答。
S4:中线是连接三角形一个顶点和它的对边的中点的线段。
T:对了,虽然它们都是线段,但它们连接的点不同。中位线是连接两边中点的线段,而中线是连接一个顶点和它的对边的中点的线段。(边画图2,边说明。)
图2
这是一节概念课教学。如果说概念的认知顺序是先“过程”再“对象”的话,那么在这节课中,“中位线”概念的教学顺序则只有“对象”没有“过程”。概念的认知顺序需要有过程性,原因在于“概念在过程阶段表现为一系列的固定步骤,具有操作性,相对直观,容易仿效学会”。〔4〕从教学片段看,教学仅仅停留在“对象”——中位线的定义上,而缺乏“过程”。关于中位线定义,教师教学有这样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读”,让学生“读”中位线的定义,在教学中教师提出“什么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并且“教师板书学生记”,然后“请同学们先看书,再齐读”,“全班齐读三角形的中位线定义”时教师“在黑板上画”;第二个阶段是“识”,让学生根据“读”来识别三角形中哪条线段是中位线,在教学中教师“请S2指出△ABC的中位线”;第三个阶段是“辨”,让学生根据“读”和“识”的结果和感受辨别中位线和中线的区别,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提出“三角形的中位线是直线,是射线,还是线段呢”和“请同学们看课本第155页上的第一行,这里说三角形的中位线和三角形的中线不同,请问不同在哪里”。教学停留在中位线定义的文字上,没有从中位线的形成着手,也没有把中位线在几何中的地位和作用说明清楚。三角形中位线在几何题证明中中点的作用最大,教学中若强调中点比强调定义的文字和形式更节约时间也更能把重点突出出来,教学还更清晰。
四、教学结果:对数学理解中的自动化行为缺乏教育学反思
案例4:“有理数运算”应用题教学
例:一批面粉10包,每包标准重量为25 kg,通过称量,发现这10包与标准线位置的差如下表:
袋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与标准线位置差
+1
-0.5
-1.5
+0.75
-0.25
+1.5
-1
+0.5
0
+0.5
求这批面粉的总重量。
教师的讲解如下。
解:求代数和
(+1)+(-0.5)+(-1.5)+(0.75)+(-0.25)+(+1.5)+(-1)+(+0.5)+0+(+0.5)=1,我们可以求得总重量就是:
25×10+1=251(kg)。
这是一节初中一年级数学课中的一部分。从数学的角度来看,整道题的求解无懈可击。但是在实际课堂上这里有两个地方教师没有向学生交代清楚:第一是例题中表格里的正负号的意义。正号表示超过标准重量的意思,(+1)就是表示超出标准重量1 kg,也就是这包面粉的重量为26 kg;负号表示低于标准重量的意思,(-1)就表示低于标准重量1 kg,也就是这包面粉重量为24 kg。这也能加深学生对正负数的概念的理解,并且是结合实际意义进行理解。所以,这个解释很重要。第二是例题讲解中对“25×10+1=251(kg)”中“25×10”的理解。“25×10”是一个抽象的算式,25 kg是一个观念中的重量,因此教师应该把这一点向初一的学生讲解清楚,而实际教学中教师没有做到。本人在课堂上就抽了三个学生询问了一下,没有学生知道这是为什么。
任何学科的教学都要求在该学科上有一定专业化程度的人进行教学工作。教师的学科专业化在教育学上的意义是十分明确的,没有一定的相对于所教学的内容而言层次较高的知识做准备的教师是无法在这个层次上进行该学科的教学的,数学教学尤为如此。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专业化程度越高,对数学的理解就越具有高度的自动化,从而使得对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不理解,甚至不理解学生。例如,我们常常听到一线的教师这样说,我讲得最清楚不过了,他就是听不懂,他就是做不来题目。同一个数学问题,对教师理解起来容易,但对学生理解起来太难;在教师看来是那样的显而易见,但对学生来说却很艰难。所以很多时候还需要我们广大教师好好反思一下。
注释:
〔1〕顾泠沅:《教学任务的变革》,《教育发展研究》2001年第10期。
〔2〕Shulman,L.S. Just in case:Reflections on learning from experiences. In J.Colbert,K.Trimble,& P.Desberg(Eds.),The case for ecation:Contemporary approaches for using case methods,(P11). Boston:Allyn & Bacon,1996.
〔3〕宋阳、王梦荣等:《初中数学优秀教案课堂实录选评》,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03~106页。
〔4〕李士锜:《PME:数学教育心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12页。
(责任编辑:李 冰)
⑦ 小学一年级数学有关合作学习的教学案例和教学反思
>>您当前位置: 首 页 >> 教学科研 >> 教学督导 今天是: 2010年6月3日星期四
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结题报告
--------------------------------------------------------------------------------
--峨山县锦屏中心小学课题研究--
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
课
题
结
题
材
料
锦屏中心小学教科室
2008年12月1日
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
目 录
⑧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育案例分析300字以上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 教学案例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案例分析
内容摘要 所属学科 数学 适用学段 小一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案例分析 作者 文件格式 文件
类型 转 载 上传时间 2006-07-03
推荐人 肖仙
一、背景
新课程非常注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感性认识,也一再强调数学的素材要来源于学生的生活,然后重新回到生活,应用于生活。 一年级教学课本中,有部分内容学生在以往的实际生活中早已接触过,也就是说他们在不同程度上已经有了相应的知识经验,我们何不借助他们已有的经验来使教学中比较烦琐、费时的内容变得简化、省时,并主动探究、实践解决教学中的重点,突破难点呢?《标准》指出: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形式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新课改,新教材给了我们一个绝好的机会,让老师们能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大胆创新,找到适合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景叶老师在设计<认识人民币>这一内容时就是充分利用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感性认识,把它设计成猜一猜,买一买,分一分三个实践活动来完成。.让学生在活动中初步学会简单的购物,特别是购物时兑换人民币的问题,并了解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关系。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学生在购物的过程体会到了人民币的功能,并且进行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的教育。
二、案例
本案例教学内容是江苏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一元以内的人民币”。
实践活动一:
1、 师:老师今天上课带来一个礼物,猜一猜,盒子里是什么?我
请一个小朋友上台来摸一摸(钱)。我们平时用的钱叫什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人民币。
2、 了解学生认识人民币的情况。
师:每一组都开设了一个小银行,小组成员分别从里面取钱,
按顺序(教师演示)从中取出两种你认识的人民币,最好跟别人的不一样。(学生动手操作,分别取钱。这里教师应组织好学生的纪律,说清要求后再动手操作)
3、 师:请小朋友向同组同学介绍一下,你取得钱是多少?(同学
展开激励的交流)请一组成员上台,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其他学生说一说是多少?你怎么看出来的?(教师对于说的好的加以表扬)
1角、1元(硬币)、1元(纸币)……
评析:
教师善于营造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让学生在有趣的学习活动中学到数学。教师既善于挖掘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又能恰当地为学生创设一些资源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情景。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和用数学意识。学生在生活中经常见到人民币,有时还使用人民币,本课设计先让学生猜的活动,再通过分类感知人民币。激发了学习兴趣,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开展实践活动,教学效果较好。
实践活动二:
1、 小猫不认识人民币,它也想去商店买下面这些东西(课件出示
四件物品及标价)你能帮助小猫用1元、5角、2角、1角的纸币付钱吗?(课件出示四种纸币)用哪一张钱付?(根据学生叙述课件演示用线连接)。
2、 商店里有哪些东西?(课件出示:练习本5角,铅笔8角,小
刀1元)从小银行里取多少钱就可以买到练习本?(让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指名学生上台说一说。还有不同的取法吗?(学生积极思考发表各自方法)想一想:买8角的铅笔现在你会付钱了吗?(学生仿照上面方法取钱,再说一说)老师买一把一元钱的小刀,你能很快拿出一元吗?(生取一元纸币或硬币)。你还有其它方法吗?(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总结出1元=10角。
3、 兔妈妈也想买东西,它带了几角钱?(课件出示:一个2角,
一个1角)还差几角?你能帮它取7角吗?……
评析:
教师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购物,以及解决在购物的过程中遇到的兑换的问题。创设了一个个能激活学生生活经验的生活情境,把知识经验生活化、数学化、系统化。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积极的为学生创造动手操作实践的机会和合作学习的机会。整个教学活动较好的体现了新课程的一些教学理念。但也存在着某些不足:在这里教师虽然注重了创新,但又不够大胆——难道买几角的物品非得拿刚好的钱吗?可以拿一元钱去购买,让售货员找呀!而且这种情况是我们平时经常遇到的!
实践活动三:
自已开办商店模拟购物。
师: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每组开个小商店,组长当营业员,
其他同学当顾客,顾客先到银行里取1元钱,然后到营业员那去买东西。我们来评一评,谁是最文明顾客,谁是最优秀营业员。先想一想,你想买什么?(学生积极参与到购物活动中)指名说一说你买了什么?付了多少钱?找了多少钱?……
评析:
在活动学习的过程中,有机渗透品德教育。 在“小小商店”的环节里,向学生渗透了在购物时要形成讲文明、守秩序的良好行为习惯。适时的思想教育,是本节课的一个特色。教师善于挖掘思想教育的素材,结合人民币的认识,进行爱护人民币、不乱花钱、拾金不昧、奉献爱心等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体现了学习数学的价值。
综上所述,整个教学活动较好的体现了新课程的一些教学理念,但也存在着某些不足。一年级的学生从懂事开始就已经认识了人民币,并会用人民币进行购物。为此,在了解学生认识人民币情况时可从学生认知基础出发,创设一个情景:一位同学当售货员,一位同学购物。让学生自己来决定想买什么,用哪种钱购买,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来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又能更好的体现创新性。另外,我觉得这位老师在教学中,眼中没有学生,不能较好地调控课堂。如教师问,你见过一分硬币吗?有一位学生(一直都比较调皮,不能集中注意力)说我见过!但教师说:“是吗!请座!”我想这里完全可以说:“是吗!你在哪里见过?可以和同学们说说吗?”这样这位学生一定会认真听讲,并对课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