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小学年级 >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

发布时间:2020-12-10 05:13:10

① 五年级下册科学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是五年级科学《沉和浮》单元的第二课时。单元教材的编写思路是:从物体的沉浮现象开始,探寻物体沉浮的规律,继而研究影响沉浮的变量(体积大小、重量、液体的密度),最后形成适合小学生特点的有关沉浮现象的解释。

学生在本单元中对沉和浮研究的进程:

第1课《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观测7种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整理物体的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探究同一种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的体积和重量没有关系,埋下一个伏笔。

第2课《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研究沉浮与物体的重量和体积大小的关系: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重量相同,体积大的物体容易浮,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第3课《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研究轻重不变的情况下,体积与沉浮的关系: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物体排开的水量有关。

第4课《造一艘小船》:为《浮力》一课作准备,体会水对物体会产生浮力作用。重点探究活动是“哪艘船装载的货物多”,把物体的体积与沉浮的关系进一步进行强化。

第5课《浮力》和第6课《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从浮力和重力之间的关系,解释物体沉浮的原因。

第7课《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和第8课《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探索液体密度(用同体积的物体比较轻重的方法)对沉浮的影响,最终揭示本单元的核心概念:物体的密度不同,影响它们的沉浮。

从上面学生在本单元中对沉和浮现象研究的进程来看,本课在学生研究进程中所处的位置是:

前一课,学生通过对7种物体的观察,对原有的沉浮认识的前概念(重的物体沉,轻的物体浮;大的物体浮,小的物体沉)产生了疑惑,知道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重量与体积没有关系,而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重量与体积似乎有关系,似乎又没有关系。但根据经验和预测,大部分学生仍然会坚持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物体的轻重与体积有关系。这里面有着怎样的关系?怎样帮助学生梳理清里面的关系,是我们教学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在本课中,学生学习用变量控制进行研究。识别变量、控制变量、运用典型的结构材料进行验证、反思变量控制实验的结果,只是学生思维辩证的第一层次。教学的指向是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浮力(物体在水中排开的水量)和重力的关系。因此,本课的教学目的之一是解决学生前概念的认知问题,同时对学生的概念进行进一步的发展,学生在思维发展上呈现“模糊(物体的沉浮与重量和体积有关系又没有关系)——>清楚(体积相同,重的物体易沉,轻的物体易浮;轻重相同,小的物体易沉,大的物体易浮)——>再模糊(用小而重的物体易沉,大而轻的物体易浮无法去解释物体的沉浮)——>再清楚(在控制变量的情况下能看出轻重、体积对物体沉浮的影响,反之,则看不出;物体在水中沉浮的规律还要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的过程,把学生对沉浮现象的认识引向浮力和重力的关系。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系。

2、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轻重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体积大的物体容易浮。

3、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过程与方法:

1、学习用画图和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

2、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探究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实验中理解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和思想的意义。

2、感受科学原理应用于实际的巨大作用。

◆教学重点: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探究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原因。

◆教学难点:学习用画图和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

◆教学准备:(学生实验10组材料,教师1组材料)

学生实验:水槽,4个同体积不同轻重的小球,4个同轻重不同体积的圆柱体,带盖的空瓶,可伸缩圆柱体,绿豆,实验报告单。

教师材料:萝卜、泡沫块、小石块、蜡烛、橡皮、带盖的空瓶、回形针、天平、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我们已经知道,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那么,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有关系吗?

2、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到底和什么因素有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研究。(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概念入手进行推测,明确本课的研究内容。】

二、分析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

1、上节课,我们观察了7种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投影仪展示7种材料),这节课,我们再利用这些材料来分析一下。

2、把7种材料按轻重从重到轻的顺序排一排(排好后,分出沉浮);看一看,我们能看出轻重对物体沉浮的影响吗?(学生举例说明看不出)

3、把7种材料按体积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一排(排好后,分出沉浮);看一看,我们能看出体积大小对物体沉浮的影响吗?(学生举例说明看不出)

4、思考:可能是什么在影响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呢?

5、反问:难道物体的轻重真的不影响物体的沉浮吗?难道物体的体积大小真的不影响物体的沉浮吗?

【设计意图:

从轻重和体积上分析7种材料在水中的沉浮,并让学生举例说明单从物体的轻重和体积上看不出对沉浮的影响,引导学生关注到底是什么因素在影响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评价建议:

从过程来看,学生的直觉思维占了主导成分,缺乏对事物间相互联系的关注。因此,适时的反问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重新定向,在反问中重新审视自己的结论,在反问中关注“轻重”与“体积”两个因素。反问激发学生思维,反问促使学生站在更高的层面来思考问题,有利于学生理性思维能力的建构。】

三、控制其他因素进行研究:

1、怎样才能看出物体的轻重对沉浮的影响或物体的体积大小对沉浮的影响?

(引导:科学家在研究中遇到这种情况时,也往往采用控制其他因素不变的方法,来研究某一个因素是否对物体产生作用。)

2、认识结构材料:

(1)4个体积相同轻重不同的小球:你觉得4个小球的什么是一样的?轻重呢?用天平比较。

(2)4个轻重相同体积不同的圆柱体:你觉得4个圆柱体的什么不一样的?轻重呢?用天平比较。

【设计意图:

用天平比较4个小球和4个圆柱体的用意:蕴含对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实证意识的培养。

其一:如果不用天平进行比较,学生对后面把4个小球(圆柱体)放入水中的沉浮状态不一致的现象,会产生一定程度上的怀疑:小球有沉有浮真的是因为轻重不同吗?圆柱体有沉有浮真的轻重是一样的吗?用天平进行比较,让学生实实在在看到4个小球的轻重不同,4个圆柱体的轻重相同,排出了学生思维上的干扰。

其二:科学讲究实证。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能“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不迷信权威”,“在科学学习中能注重事实”。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进行规范的科学实验,而且要注重学生实证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学会用事实证据说话。

其三:从学生思维培养上来看,用天平比较,更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变量控制”概念的形成。当实验结束后进行反思时学生马上联系到是因为实验中的小球体积相同、轻重不同和圆柱体轻重相同、体积不同。】

3、预测:你们觉得把4个小球一齐放入水中,它们的沉浮会一样吗?把4个圆柱体一齐放入水中,它们的沉浮会一样吗?小组预测,把预测的结果画在记录单上。

4、汇报小球和圆柱体的预测结果。

预设:A、都浮。浮的情况一样吗?露出水面的多少和什么有关?

B、有的沉,有的浮。哪个沉?为什么沉?浮的情况都一样吗?露出水面的多少和什么有关?

5、实验要求:

(1)两个实验一个一个做,做完小球实验再做圆柱体实验。

(2)把4个小球(圆柱体)一齐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情况,并用图示法记录沉浮状态。

(3)观察完后,将小球(圆柱体)从水中取出,用抹布擦干。

(4)小组讨论在实验中有什么发现?

6、学生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先预测,后实验)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报告单 第( )小组

实验一:体积相同重量不同的小球在水中的沉浮

小球的轻重(从重到轻):蓝—绿—红—黄

预测(小球的状态)
实测(小球的状态)

讨论: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轻重有关系吗?怎样的关系?

实验二:轻重相同体积不同的圆柱体在水中的沉浮

小球的轻重(从重到轻):蓝—绿—红—黄

预测(小球的状态)
实测(小球的状态)

讨论: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体积大小有关系吗?怎样的关系?

7、交流分析:

(1)小球实验:展示一组学生的实验记录单,学生汇报,其他小组补充。

预设:A、你觉得小球露出水面的多少和什么有关?

B、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轻重有关系吗?怎样的关系?

(2)圆柱体的实验汇报同小球实验汇报,尽量让学生说。

(3)从这两个实验中,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8、反思:为什么我们一开始对7种材料进行比较看不出物体的轻重、体积大小对沉浮的影响,而用这两组材料却能看出物体的轻重、体积大小对沉浮的影响?

9、小结:这就是我们在科学实验中的变量控制,它是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方法。

【设计意图:

4个小球和4个圆柱体是有结构的材料,如何让学生充分认识结构材料的特点,进而对材料在水中的沉浮作出预测,通过实验观察,最后得出在控制变量的情况下,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轻重与体积是有关系的,是整节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在教学预设中,分5步走:

第一步:通过观察比较和天平称重比较。让学生确实认识到4个小球体积相同轻重不同,4个圆柱体轻重相同,体积不同,建立深刻的印象。

第二步:小组画图预测、汇报。展示、交流在有结构的材料下,学生对物体沉浮的认识。

第三步:实验观察、记录。学生通过亲手实验,看到了小球和圆柱体在水中的沉浮,引起学生对原有认知的思考,关注物体的沉浮和轻重与体积的关系。

第四步:汇报、交流。从小球、圆柱体在水中的沉浮以及露出水面的多少,帮助学生理清物体的轻重、体积对沉浮的影响。当然,这是在变量控制的前提下,但学生此时不一定十分清楚这一点。

第五步:反思。为什么7种材料看不出,而这两组材料却能看出?原来是变量控制的结果,学生恍然大悟。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学生通过探究前的预测(有根据的猜测)、探究过程中的观察与思考、对结论的解释(联系新旧知识,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将实证探究所得纳入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形成新的理解和解释)以及对探究活动的反思,在反思中深化了对问题的理解,使探究向纵深发展。

评价建议:

用画图的方法展示学生头脑中对有结构的材料在水中的沉浮状态,一方面利于学生表述,同时,能使学生更精确地比较同一组材料在水中的不同沉浮状态。】

四、继续研究变量控制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1、师:刚才我们通过控制小球的体积和圆柱体的轻重,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轻重相同,小的物体容易沉,大的物体容易浮。结论是否正确,还需要进一步检验。老师这儿还有两样材料(出示小瓶和可伸缩的圆柱体,简介圆柱体可伸缩),我们来看看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2、你有办法让小瓶沉下去吗?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圆柱体呢?(指导擦干和圆柱体沉浮的观察方法)

3、实验要求:

(1)小瓶子沉的实验:

A、往小瓶子内一粒一粒加绿豆,观察小瓶子的沉浮。

B、记下小瓶子开始沉下去时加绿豆的粒数。

C、再把绿豆加到1/2瓶和满瓶,观察下沉的情况。

(2)圆柱体浮的实验:

A、一点一点拉开圆柱体,观察圆柱体的沉浮。

B、用尺量出圆柱体开始浮上来时的圆柱体的高度。

C、再把圆柱体拉出1/2和大部分拉出,观察圆柱体上浮的情况。

4、学生实验,记录分析。

小瓶子沉浮实验报告单 第( )小组

小瓶子开始沉下去的绿豆粒数
粒绿豆

分析:

(1)在这个实验中,我们控制的因素是小瓶子的 ,改变的因素是小瓶子的 。

(2)小瓶子内的绿豆加得越多,小瓶子下沉的速度 。

圆柱体沉浮实验报告单 第( )小组

圆柱体开始浮上来的圆柱体高度
厘米

分析:

(1)在这个实验中,我们控制的因素是圆柱体的 ,改变的因素是圆柱体的 。

(2)圆柱体拉得越开,圆柱体上浮的速度 。

5、交流分析:

(1)说说小瓶子实验情况。(关注:加多少绿豆小瓶子开始下沉?加到1/2瓶和满瓶时沉的情况有什么不同?统计各组小瓶子开始沉下去时加绿豆的颗数。)

(2)小瓶子加绿豆的多少和它的沉浮状态有关系吗?小瓶子沉下去的实验再次证明了什么?

(3)圆柱体实验组的汇报同小瓶子实验组的汇报。

6、小结:看来,我们要改变一个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有几种办法?(提示:在什么不变的情况下)

【设计意图:

这部分教材的安排是往空瓶子里加水,观察空瓶子逐渐下沉的过程,感受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改变物体的重量,可以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我的理解是:既然学生在前面的探究活动中得出的是两方面的结论,那就应该尽量让学生从两方面去验证,加深对前面探究活动所得的认识。因此,安排让小瓶子沉下去和圆柱体浮上来两组探究活动,学生分组完成其中一个实验,在汇报的基础上组间相互交流、提问、补充。

小瓶子加绿豆下沉的意图:加绿豆,让学生感受重量的逐渐增加,同时,改加水为加绿豆,变量容易控制,同时做到把变量量化,引导学生关注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拉开圆柱体的用意也是如此。

评价建议:

活动的分析和小结进一步强化认识,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在这一环节中,验证前一探究活动的结论是重点,同时渗透量变到质变。本环节的探究是科学内部的探究,用科学的活动解释科学的结论。】

五、拓展延伸:

1、潜水艇被称为“海洋中的幽灵”,它是根据什么原理实现在水中自由沉浮?(课件先出示潜水艇图,再出示原理图。)

2、学了这节课,你能解释一下怎样的物体在水中容易沉,怎样的物体在水中容易浮?

3、根据学生回答的“小而重的物体容易沉,大而轻的物体容易浮”追问:

(1)我们能用这个规律去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吗?

(2)出示“橡皮”:这是一个怎样的物体?水中的沉浮?

(3)如果一个物体体积比它大(小)一点,轻重比它重(轻)一点,是沉还是浮?依次出示“萝卜、石块、蜡烛”,有问题吗?

4、延伸:为什么我们用物体的轻重和体积去解释物体的沉浮,还是有问题呢?看来,在怎样的情况下,我们能用物体的轻重和体积去解释物体的沉浮?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到底和什么有关,还需要我们在以后的课中进一步去研究。

【设计意图:

潜水艇是学生用科学的结论解释现实中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把探究活动由课内引向课外。

评价建议:

“怎样的物体容易沉,怎样的物体容易浮”则是把学生对沉浮的认识在思维上作进一步的发展。但特定的有结构的材料下得出的结论不是普遍的规律,本课的落脚点不仅仅在于得出结论,而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对结论的思考,为后续课文的学习打好基础。教材中对此没有作出明确要求。但是我们的科学探究应该把学生的视野引向更开阔的前方。因此,安排了尝试用得出的规律去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一解释,解释出问题来了。解释出问题,不是对结论的怀疑,而是更加认识了变量的控制,更加激起学生对物体在水中沉浮现象探究的兴趣。】

◆板书设计:

2、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轻重? 体积?

小球 体积相同:重的物体易沉,轻的物体易浮。

变量控制

圆柱体 轻重相同:小的物体易沉,大的物体易浮。

◆教学反思:科学与数学的整合

本课的核心概念是“变量控制”,如何控制一个变量,去研究另一个变量,是学生在思维上要首先解决的问题,这和数学中比较分数的大小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本课在教学中借鉴数学中的思维、研究方法,对学生的学习、研究将建立深刻的印象。

1.变量识别:

当轻重和体积都在影响物体的沉浮时,如何去分析轻重或体积对物体沉浮的影响呢?唯有控制其中一个变量,才能研究另一个变量对物体沉浮的影响。在数学中,比较分数的大小时,分母相同看分子,分子相同看分母,也是使其中一个量相同(变量控制)。教师在教学中不一定直说,但要有意识引导,使学生产生知识迁移,把数学的方法运用到科学研究之中。

2.精确的变量控制:

数学中的比较建立在数字之上,科学中的研究也要建立在数字之上。如相同体积的小球轻重不同和体积不同的圆柱体轻重相同,通过天平比较,让学生深刻建立控制的变量相同的印象,为后续的研究扫清障碍。

3.符号化的记录:

数学语言中的图式和符号化是很适合科学课借鉴的。图式、符号化不仅是一种简便的表示方法,更是一种帮助促进思维的好办法,如果在科学课中引进,可以帮助科学老师培养学生的思维。如在预测沉浮和记录沉浮时,用画图的方法,一方面直观地记录所思所见,同时也利于对记录进行分析。

4.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数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是研究科学问题的工具。在科学课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利用数学的知识进行统计分析,对研究的结果进行量化处理,这是很有意义的尝试。

如研究小瓶中加绿豆的数量观察小瓶的沉浮情况和拉伸圆柱体观察圆柱体沉浮放入情况,都用到了数据的测量和统计,把数据和科学结论结合起来,运用数据来说明问题、证实结论。

小学科学和数学在很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思想上都有共通之处,如果能有效地加以整合,相互借鉴,将起到知识迁移、共同促进的作用。

◆附:本课中科学探究的材料呈现与学生思维进程的处理

材料引起学生的科学探究,没有材料,学生的科学探究就成为无水之源。因此,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处理,就成为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与科学探究的重要保证。

在本节课中,材料的选择和处理与学生思维发展同步,并促进引起学生思维的发展。

试想一下:如果一开始把所有的材料:7种材料、小球、圆柱体、小瓶子、绿豆、水槽等等都摆在学生面前,学生还会有所思考吗?学生还能在不断的思维冲突中前进吗?

因此,分布呈现,与学生思维发展同步,是科学探究中十分而且必须讲究的问题。

第一次材料呈现:7中物体按轻重、体积排序,唤起学生对沉浮认识的前概念,同时,质疑前概念,认识轻重和体积两个变量。

第二次材料呈现:4个小球和4个圆柱体。这是特定的有结构的材料。首先让学生认识结构材料的特点,预测结构材料在水中的沉浮,这是在控制变量的前提下,运用学生对沉浮前概念作出的判断。为什么不直接让学生观察在水中的沉浮?科学的预测是联系学生原有的知识认识新知的桥梁,是引起学生思维冲突的过程。预测准确,在旧知与新知建立起沟通的桥梁。预测错误,学生在反思中前进。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预测比实验更重要。在探究过程中,强调预测,重视对预测结果的交流,然后让学生在实践中检验,在检验中反思。

第三次材料呈现:小瓶子和圆柱体。这是一组验证性的材料,让学生通过已经得出的结论,进一步验证结论,同时,关注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鉴于五年级学生的认识,并不出现“量变”、“质变”的概念,而是通过让学生测量“几粒绿豆使小瓶子沉下去”和“圆柱体浮上来时的高度”去体会改变轻重和改变体积控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第四次材料呈现:橡皮、萝卜、石块、蜡烛。运用结论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因为是在控制一个变量的情况下得出的结论,但学生仍然会把它当作一个普遍的结论。因此,必须让学生认识到当两个变量都在变的情况下,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就不能单从轻重和体积上去考虑了。这组材料的呈现,不是为了把学生搞搞糊涂,而是让学生更清醒地认识到,在特定的情况下(变量控制),我们可以通过轻重和体积去判断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还有更多的知识和内容需要去探究和学习,把学生的探究活动进一步引向深入。

② 速求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复习资料的答案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复习资料

一、填空

1、把一个文具盒放在手上后,会感到文具盒对手有一个 的压力,这个力就是 。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这个力就是 。

2、由于摩擦,物体运动会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 。

3、我国古代把一昼夜分为 时辰,每个时辰合现在的 小时,子时是 至 。

4、群落里的各种 和 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我们把它们叫做 。

5、为了保护野生动、植物和它们的栖息地,国家建立了许多 ,还专门颁布了《 》。

6、在自然保护区里,不准 和 ,不准 。

7、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

8、在地球的南极、北极附近,太阳升起就不落下去的日子叫 ;只有黑夜而没有白天的日子叫 。

9、写出人们在认识地球的历史过程中著名科学家的名字(至少三位): 、 、 。

10、我们知道的力有: 、 、 、 、 、 。

11、我国目前统一采用的地方时是 。

12、橡筋被 或者被 时能产生力,像这样的力叫弹力。

13、生物之间这样一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称为 。包括生产者和 。

14、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自西向东转动,称为地球的 。

15、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绕着太阳转动,称为地球的 。

16、钟摆每分钟摆来回摆动的次数 有关,与 有关,与

有关。

17、太阳的东升西落昼夜交替,是因为 。

18、以 为食物的动物叫植食动物,以 为食物的动物叫肉食动物,两种食物都吃的动物叫 动物。

19、麻雀、鹰、小麦这些生物构成了田野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在这条食物链中,生产者是 ;消费者是 。

20、将吹足了气的气球固定在小车上,气球向 喷气,小车在气球的带动下向前运动,像气球这样推动小车的力叫 。

21、我知道的野生动物有 、 、 ;野生植物有 、 、 。

22、拉力一定,小车的载重量越大,小车的行驶速度就 ;反之,小车的载重量越小,小车的行驶速度就 。

23、手按在桌子上拖动,会有一个力阻碍手的运动,这是因为手和桌面之间有 。

24、我们的小车2秒钟行驶了60厘米,如果现在我想让小车3秒行驶60厘米,我可以 或 。

25、写出三种古代人们晚上计时的工具和方法: 、 、 。

26、古代的水钟有 和 两类。

27、我们做的螺旋桨小车,螺旋桨产生的风向后吹,小车向 方向运动。

28、认为地球居于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太阳、月球、行星和恒星都围绕地球运动的学说称为 。

29、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都围绕太阳运动的学说称为 。

30、当我们同车、船、椅子一起运动的时候,看到车、船、椅子外的景物会向 方向运动。

31、升空的火箭,箭体靠 力向空中运动。

32、日常生活中,人们常采用 , 等方法来减小摩擦力;采用 来增大摩擦力。

33、工程师设计的赛车具有 , , , 等特点。

34、钟表以 , , 单位来计量时间。

35、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 。

36、傅科是 国的一位科学家。

37、草、羊、老虎这些生物个成了草原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

写出这条食物链:

这条食物链中,生产者 ;消费者是 。

38、草、田鼠、老鹰这些生物构成了田野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

写出这条食物链: 。这条食物链中,生产者是 ;消费者是 。

二、选择

1、在一定的限度内,橡筋下端挂的钩码越多,橡筋产生的弹力 。

A、不变 B、越大 C、越小

2、太阳的东升西落、昼夜交替,正确的解释是 。

A、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 B、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 C、地球自转 D、地球围着太阳公转的同时也自转

3、下面靠反冲力运动的物体有 。

A、喷气式飞机 B、火车 C 、汽车 D、鞭炮

4、下列城市中,一天中最先迎来黎明的城市是 。

A、北京 B、杭州 C、乌鲁木齐

5、计时精确度最高的计时工具是 。

A 、原子钟 B、日晷 C、机械钟 D、石英钟

6、下列动物中是杂食动物的是( )。

A、蚜虫 B、蚂蚁 C、蝴蝶

7、傅科是通过观察 而发现地球在自转的。

A、星星 B、摆 C、水流

8、天文学家哥白尼的伟大著作是( )

A、《天论》 B、《八十天环游地球》 C、《天体运行论》

9、下面( )动物已经濒临灭绝。

A、海豚 B、麻雀 C、东北虎

10、我们的小车4秒钟行驶了60厘米,如果现在我想让小车3秒钟行驶了60厘米,我可以( )。

A、加大拉力 B、减小载重量 C、减小拉力

11、古代人们制作的利用太阳来计量时间的仪器有( )。

A、圭表 B、浑天仪 C、日晷

12、下列( )种植物已经濒临灭绝。

A、梧桐树 B、望天树 C、樟树

13、傅科摆摆动时会发生( )现象。

A、加速 B、偏转 C、减速

14、当太阳高度较小时,太阳光是斜射的,地球上被照热的( )。

A、面积小,温度高 B、面积大,温度低 C、面积大,温度高

15、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指示南北方向的线叫做( )。

A、赤道 B、纬线 C、经线

16、利用橡筋绞紧里产生的弹力使螺旋桨转动,它产生的风向 吹,小车向前运动。

A、向上 B、向后 C、向前

17、钟摆的快慢与 有关。

A、摆重 B、摆长 C、摆幅

18、下列城市,一天中最先迎来黎明的城市是 。

A、拉萨 B、重庆 C、北京

19、地球上指示东西方向,且平分南北半球的线是 。

A、经线 B、纬线 C、赤道

20、下列现象中与昼夜有关的是 。

A、蝙蝠捕食 B、鸟类迁徙 C、草木枯萎

21、“傅科摆”可以证明 。

A、地球围绕太阳公转。B、地球在不停地自转。C、地球在自转,并绕太阳公转。

22、在地球公转过程中,同一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所以会发生变化,这是因为( )

A、地球公转轨道不断发生变化 B、地轴是倾斜的,并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断 C、地球自转的轴不断发生变化

23、下列城市中,一天中最先迎来黎明的城市是( )

A、北京 B、上海 C、乌鲁木齐

24、下列现象中与昼夜有关的是( )

A、猫头鹰捕食 B、大雁迁徙 C、小草枯萎

25、下面的物体已经产生弹力的有( )

A、弹簧 B、拉开的弓 C、橡筋

26、子夜是指( )。

A晚上九点到十一点 B晚上十二点 C凌晨五点

27、摆的快慢与( )有关。

A摆锤的重量 B摆绳的长度 C摆动的幅度

28、蛇、鼠、水稻、鹰这些生物构成了田野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正确的是( )。

A、鹰→田鼠→水稻→蛇 B、田鼠→鹰→水稻→ 蛇 C、水稻→田鼠→蛇→鹰

29、当我们的手表或者时钟出现计时不准时,最好的校时方法是( )。

A、与同学对表 B、听广播报时 C、自己估测

30、拉力一定,小车的载重量越大,小车的行驶速度就减慢,小车的载重量越小,小车的行驶速度就( )。

A、减慢 B、不变 C、增大

31、同一个物体,滚动和滑动比较,滑动时的摩擦力要( )。

A、比较小 B、比较大 C、一样大

32、小车2秒钟行使了60厘米,如果想让小车3秒钟行使60厘米,可以( )。

A、加大拉力 B、减小载重量 C、减小拉力

33、使自然界生态系统不平衡的因素是( )。

A、人为因素 B、自然因素 C、人为因素或者自然因素

34、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

A、由西向东 B、由东向西 C、由南向北

35、“傅科摆”可以证明( )。

A、地球围绕太阳公转 B、地球在自转 C、地球围着太阳公转的同时也自转

36、使小车运动慢的因素可能有( )。

A载重量小 B摩擦力大 C拉力大

37、根据图中树的年轮,估计这棵树成活了 年。

A 3 B 4 C 5

38、麻雀、鹰、小麦这些生物构成了田野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在这条食物链中,生产者是 ;消费者是 。

A 鹰 B 麻雀 C 小麦

39、科学家 因为拥护哥白尼的“日心说”而被罗马教皇活活烧死 。

A 托勒密 B 伽利略 C 布鲁诺

1、下面 动物已经濒临灭绝。

A 麻雀 B 乌龟 C 藏羚羊 D鲨鱼

40、生物和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我们把它们叫做( )系统。

A 系统 B 生态 C 生态系统
回答者:帅气的磊儿 2007-06-16 16:30:00
在网上找不如去学校找
回答者:3527381yxy 2007-06-12 15:30:00
五年级科学下册测试题

一、填空:

1、动物的基本生活需要有( )、( )、( )等。

2、动物栖息地包括它生活区域内的各种( )和( )。

3、太阳光在没有碰到物体之前是沿着( )传播的。

4、将一束阳光投射到三棱镜上,光会被分解成( )、( )、( )、( )、( )、( )、( )种颜色,形成太阳( )。

5、镜面能够反光,镜面的这一性质叫( )。

6、当阳光照射到一个不透明的物体上时,光会被物( )和( )。我们看到的物体的颜色就是被( )的光,而其他颜色的光被物体( )了。

7、太阳是一种自然光源,它在发出光的同时也产生( )。

8、容易传热的物体叫热的( ),不容易传热的物体叫热的( )。

9、健康食品是指安全、无( )、优质、有( )的食品。

10、血液是人体的运输兵,它在身体( )流动,把( )和( )输送到全身,又把( )和( )运送到一定的部位排出体外。

二、判断:

1、种子发芽不需要阳光。 ( )

2、栖息地是能满足动物生活需要的地方。 ( )

3、颜色浅的物体比颜色深的物体吸收光的能力强 ( )

4、阳光下物体影子长度会随着太阳位置改变而改变。( )5、太阳能是一种没有污染的洁净能源。 ( )

6、做雨伞要选择吸水性好的布料。 ( )

7、科学课本的封面是一种复合纸。 ( )

8、我们每天摄取的能量应和消耗的能量平衡。 ( )

9、空气污染指数越大表示空气质量越好。 ( )

10、人体内水分损失超过20%,生命就不能维持了。 ( )

三、选择:

1、在非洲丛林里和黑猩猩生活在一起,观察研究黑猩猩的生物学家是( )。

A 法布尔 B 珍妮古德尔 C 达尔文

2、红和蓝两种颜色的光能合成 。

A 紫色 B 蓝色 C 橙色

3、红色物体反射的是 颜色的光 。

A 绿色 B 红色 C 紫色

4、下面物体中 反射光的本领最强。

A 白纸 B红布 C 锡纸

5、一天早晨,小明测得一棵小树在阳光下的影子长5米,过一小时再去测量,小树的影子 。

A 不变 B 大于5米 C 小于5米

6、下面的材料中稳定性强,不容易变化的是: 。

A 棉布 B 铁片 C 泡沫塑料

7、现代人用来做衣服的材料主要是 。

A 化纤 B 丝绸 C 毛皮

8、下面的材料中 是经过加工合成的人造材料。

A 石块 B 泥沙 C陶瓷

9、在食物的营养成分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 。

A 维生素 B 水 C 脂肪

10、水占我们身体体重的比例大约是( )。

A 60%-70% B 50%—60% C 40%-50%

11、我们应该经常饮用( )。

A 纯净水 B 蒸馏水 C 白开水

四、连线:

1、区别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

玻璃

热的良导体 铜片

热的不良导体 橡胶

不锈钢

2、分析以下材料的特点:

电线的塑料外皮 弹性好

牙刷 份量轻

水杯 绝缘性好

塑料拖鞋 防水性好

五、分析:

1、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每到中秋人们总会买一些月饼送给亲朋好友或自己品尝,如今市场上的月饼包装越来越精致,然而当人们吃完月饼,这精美的包装就成了废品,你对这种现象有什么看法或建议?

六、实验:

根据你的经验,请你说说凤仙花喜欢阳光充足的环境还是阴暗的环境?请你设计一个对比实验,进行实验验证。

(1)我认为凤仙花喜欢 的环境。

(2)我的实验计划:

我研究的问题

我的猜想

相同条件

不同条件

实验方法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我是怎样出生的

《我是怎样出生的》是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的最后一课。教材着重阐述了生命的由来问题,即人的生殖健康教育问题,本课要求学生通过学习,知道人类是通过两性结合繁殖自己的后代,这是本课的重点,要突破这一重点必须结合前面“动物和植物是怎样繁殖后代”的知识,学生便很自然地会联系到人是如何繁衍后代的。
多年来,由于受社会风俗和传统文化的影响,大多数父母从不会主动向子女谈及有关生殖方面的问题,关于人的生殖方面的问题也常被老师们认为是学生比较隐秘、难于启齿的,通常采用学生自学的教学方法,更使学生对此产生了神秘感。
作为已经有一定认知能力的五年级年龄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对人出生时的问题并不生疏,但对人类的生殖知识是零散、朦胧的,也存在着一些好奇和迷惑。上好这一课,无疑对学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如果单靠课堂上40分钟教师的讲解,一方面学生获得信息非常局限,另一方面也缺少了与学生个体的联系、缺少了个性。为此,我在课前布置了一个任务:要求每位学生跟爸爸妈妈进行一次谈话,并且尽量去收集一些出生时的纪念物,同时还指导学生围绕主题去设计问题,使谈话有目的,而不是随便聊聊。有了这些前期准备,不难想象课堂上学生们的交流是多么活跃了:有讲述小时候趣闻乐事的,有展示小时候玩具的,有带来出生时照片让大家猜的……
在交流的过程中,由于学生们一直处于比较兴奋的状态中,所以教师要及时做好调控工作,提倡每位同学可以做一次“负重”游戏通过这个活动旨在使学生体会母亲的辛劳。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教育媒体技术手段,采用调查、交流、互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实现资源共享,知识互补,在交流中引起情感地共鸣,从而在舒心地做自己关心的事情中,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课前的预习准备,调查等内容对促进课堂的教学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师,我们应根据不同的学科采用不同的方法,充分落实新课改理念,真正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亲自经历和体会,变传统生硬的“交流汇报”为“轻松聊天”,主动探究,自主参与在和谐有效的交流活动中不断感悟和发展,从而逐步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培养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情操。

④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为什么一年有四季.ppt

我们先来分析地球的运动,地球有两种基本的运动,一种叫自转——地球自身的旋转,另一种叫公转——绕着太阳的旋转.
自转是绕着穿过南北两极的地轴进行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离两极越远的地方转速越快.与两极等距的那一圈叫赤道.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天,也就是24小时.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速度为每秒30公里,绕太阳一周需要365天5时48分46秒.也就是一年,天文学上称之为回归年.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它的长直径和短直径相差不大,可近似为正圆.太阳就在这个椭圆的一个焦点上,而焦点是不在椭圆中心的,因此地球离太阳的距离,就有时会近一点,有时会远一点.一月初,地球离太阳最近,为147,100,000公里,这一点叫做近日点.七月初地球离太阳最远,为152,100,000公里,这一点叫做远日点.事实上,当地球在近日点的时候,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在远日点的时候,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这就说明,四季的变化与近日点和远日点无关.
那么四季的变化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与公转有关,但是决定性的条件是地球必须斜着绕太阳转;如果地球是垂直的绕太阳旋转的话,太阳光线将永远直射在地球的赤道附近,而其他地方的地平面与太阳光线的夹角也永远不变,地球上将不会有四季的变化.
我们知道,地球上某一平面气温高低与太阳光是直射还是斜射该平面有关.那么这种效果是怎么产生的呢?我们来分析一下.假定有一束固定大小的光束,当他直射在某一平面时,他投射在该平面的光斑将是一个正圆,而斜射时,光斑将是一个椭圆,而且越斜椭圆越大,也就是说,斜射时同样多的光线照在了更大的面积上.我们可以理解为,光束斜射时光斑区的光线稀一些,直射时光斑区的光线浓一些.这就是为什么太阳光直射的地方气温要高一些,而斜射的地方气温要低一些.我们知道气温是决定季节的主要因素,所以我们不难理解太阳光直射的地方,将是夏季,而斜射得最厉害的地方将是冬季,这两者之间的则是春季或秋季.
那么四季的交替变化又是怎样形成的呢?这就与地球的倾斜有关了,正是由于地球是倾斜着绕太阳旋转的,才使得太阳光的直射以赤道为中心,以南北回归线为界限南北扫动,每年一次,循环不断,从而形成了地球上一年四季,顺序交替的现象.
具体情况是这样的,当地球公转到3月21日左右的位置时,阳光直射在赤道上,这时北半球的阳光是斜射的,正是春季,南半球此时正是秋季.当地球转到6月22日左右的位置时,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北半球便进入了夏季,而南半球正是冬季.9月23日左右时,阳光又直射到赤道上,北半球进入秋季,南半球转为春季.当地球转到12月22日左右的位置时,阳光直射到南回归线上,北半球进入冬季,而南半球则进入夏季.接下来就进入了新的一年,新一轮的四季交替又要开始了.

⑤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的科学答案

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
1、什么叫机械
问题1、举例说明什么叫机械?
像这些能够帮助人们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的工具装置,都可以称做机械。有些机械很简单,如钳子、刀、筷子等,它们属于简单机械;有些机械较复杂,它们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简单机械构成,这些较复杂的机械通常叫做机器。
2、举例说明机械的作用有哪些?
答:羊角锤可以帮助我们轻松地拔钉子,啤酒起子可以帮助我们起啤酒瓶盖,刀可以切菜等。总之,它们或者降低工作难度,或者省力。
2、怎样移动重物
问题 1、什么叫杠杆?
答:一根棍子用它撬重物时,它就是一个简单机械——杠杆。
2、杠杆有什么作用?举例说明它只要以分为哪几类?
答:使用杠杆有时可以省力,有时可以省距离,有时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 杠杆按省力情况可分为:
省力杠杆:如钳子、铡刀、压水井杆、撬棍、指甲刀等;
费力杠杆:如镊子、钓鱼杆、缝纫机脚踏板、理发用的剪刀等;
等臂杠杆:如天平。
3、杠杆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答:生活中的费力杠杆有:镊子、理发用的剪刀、赛艇的桨、钉书机、钓鱼杆等。生活中的省力杠杆有:钳子、小推车、羊角锤、啤酒起子、指甲刀等。生活中的等臂杠杆有:天平,它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4、大科学家阿基米德曾经说过,如果在宇宙中找到一个支点,就能把整个地球撬起来。他说得有道理吗?
答:他说得有道理。条件是需要找到一个支点,并且杠杆要足够长,正所谓“四两拔千斤”。
3、斜坡的启示
问题1、斜坡是一种简单机械吗?
答:斜坡就是斜面,斜面也是一种简单的机械。
2、生活中常见的斜面有哪些?
答:生活中常见的斜面有:
简单直观的斜面:如,助残通道、立交桥、锛和凿、斧子、向汽车上推东西所用的直板等;斜面的变形之一:楔子和斜面的曲折,如,拉链、台阶等;斜面的变形之二:螺旋,如开瓶器、螺丝钉、螺旋楼梯、盘山公路等。
3、怎样才能较容易地骑自行车上陡坡?
答:为了减缓陡坡的程度,骑自行车上陡坡时可以走螺旋形,这样就能比较容易的上陡坡,但这样也增加了行走的距离。
4、拧螺丝钉的学问
问题1、要想又快又轻松地把螺丝钉拧进木头里应选用哪种螺丝钉?
答:应选用比较粗一些的螺丝刀更好。
2、什么叫轮轴?
答:像螺丝刀、方向盘这一类,有一个轮固定在可以转动的轴上的机械叫做轮轴。轮轴也是一种简单的机械。
3、生活中的轮轴哪些?
答:生活中常见的辘轳、自行车把、轮盘、汽车方向盘、门锁、水管开关、螺丝刀等等都属于轮轴。
4、轮轴的实质是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
答:轮轴的实质是一种变形的杠杆,使用轮轴可以省力,且轮比轴越大越省力。
5、国旗是怎样升上去
问题 1、国旗是怎样升上去的?
答:国旗是利用滑轮升上去的。滑轮也是一种简单机械。
2、滑轮的构造有哪些特点?起什么作用?
答:滑轮是圆形的,可以转动,周缘有槽,可以把绳子套在槽里,使绳子不会滑落下来。
3、滑轮有什么作用?其种类有哪些?
答:滑轮有时可以省力,有时可以改变用力方向。
滑轮的种类有:动滑轮和定滑轮。
4、什么叫定滑轮?什么叫动滑轮?各有什么作用?
答: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随着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定滑轮不省力,只能改变用力方向;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理论上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但实际情况中由于摩擦力的存在,省力要小一些。
6、自行车轮转动的奥秘
问题1、自行车中包含哪些科学知识?
答:自行车中包含的科学知识有:
整个车架是三角形,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
轮胎有花纹:可以增大摩擦;
车闸:增大摩擦;
轴与轴瓦之间有滚珠:减小摩擦;
加润滑油:减小摩擦;
车把套是塑料:热的不良导体;
车把套上有花纹:增大摩擦;
脚蹬子有花纹:增大摩擦;
车架上涂漆:防止铁生锈;
车尾灯:光的反射;
自行车前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车座:增大面积,减小压强;
车把、轮盘:利用了轮轴;
前闸刹车:利用了杠杆原理;
螺丝钉:利用了斜面原理等等。
2、自行车车轮是如何转动的?
答:现在的自行车车轮能够转动,是因为链条将动力从踏板那里传到了后轮上,像自行车链条这样的装置叫做“传动装置”。
3、传动装置分为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答:传动装置可分为三种:即链条传动、齿轮传动和皮带传动。链条传动可以最大限度地传递力,也可以远距离传递力,但工作动力不能太大,因为受到链条的承受能力的限制。齿轮传动装置由两个或多个齿轮组成。齿轮传动可以传递力,
第2/6页
能改变齿轮转动的方向,能改变齿轮传动的快慢。无论一个齿轮朝哪个方向转动,与它相邻的齿轮一定是向相反的方向转动的。要使两个相邻的齿轮朝同一个方向运动,必须在两者之间再加入一个齿轮。齿轮的旋转速度取决于两个齿轮的大小,还与两个齿轮齿数的比值有关,比如一个16齿的齿轮会使一个8齿的转速增加一倍。皮带传送可以远传动,但容易损失动力。
4、常见的齿轮传动装置有哪几种?
答:常见的齿轮传动装置有:普通齿轮传动、蜗轮蜗杆传动、伞形齿轮传动、内齿轮传动。
5、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答: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都可以最大限度传递力,链条传动可以远距离传递力,但工作动力不能太大,因为受到链条的承受能力的限制,齿轮传动需要近距离传递,而且它们的用力方向也不相同。
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
1、折 形 状
问题1、物体基本的形状有哪几种?
答:物体基本的形状有:锥形、台形、柱形、球形四种。
2、下面这些物体都是由哪些形状构成的?这样的形状有什么好处?
答:这些物体主要是由圆形和卵形构成的,对圆形和卵形壳体来说,在外力作用下内力是沿着整个表面扩散和分布的。它能够把所受的外力变成压应力。均匀地扩散到壳体各处,所以整体可以承受较大的压力。
3、物体的形状与承受力是怎样的关系?
答:把薄的材料用不同的方式折叠或弯曲,可以提高材料的承受力。而且,折叠或弯曲的形状不同,其承受力也是不相同的。一般情况下,边数越多的形状物体的承受力越大,即圆形、圆柱体的承受力最强。
4、怎样增大纸的承受力?
答:改变纸的形状可以增大纸的承受力,这样可以使力均匀分散到各处。
2、搭 支 架
问题1、什么支架最稳固、结实?用什么办法可以使易变形的支架变的稳定、牢固?
答:通常,结构由支架构成,三角形支架最稳固、结实,所用材料也最少。不稳定的结构,可以通过架梁的方式增加其三角形结构,使它变得稳定。
2、灯架、折叠凳、梯子为什么要设计成三角形支架?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答:它们之所以都设计成三角形支架,是因为三角形的支架最省材料,也最牢固。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都是三角形支架结构、都最省材料、最结实、最牢固。
3、举例说明三角形支架结构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
答:三角形支架结构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如起重臂、塔吊、高压线塔、艾菲尔铁塔、石油井架等都是设计成三角形支架结构。
3、建 桥 梁
问题1、桥梁主要有什么组成?
答:桥梁主要有桥面和桥墩组成。
2、什么样的桥承受力大而又结实?
答:拱形桥、吊桥是承受力大而又结实的桥梁。斜拉桥(见教材P22页最下一幅图)是目前世界上最为先进的一种桥梁。省料、牢固,正在广泛的被世界各地应用。
第3/6页
3、影响桥梁承载力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桥梁承载力的因素有:桥面形状及其材料、同一形状的桥梁承载力也不同。
4、造 房 子
问题1、古代的房子是用什么材料建造的?这些房子有什么特点?
答:古代房子的材料主要有:土材、木材、砖石等等,古代的房子大多数是圆形或方形,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房子的材料和特点也不尽相同。
2、建一所房子之前首先要干什么?
答:首先要设计图纸。
第三单元《它们是怎样延续后代的》
1、不用种子也能繁殖吗
问题1、你能举出植物不用种子也能繁殖后代的例子吗?
答:例如:(1)有些植物的叶子落地就能生根;(2)一块带“眼“的马铃薯可以发芽生长;(3)吊兰细长的茎上也会长出小苗;(4)水仙球茎浸入水中,会生根发芽开花;(5)生姜块茎上的小芽能继续萌发。
2、大小叶子是否都可以长大?
答:在适宜的条件下,大小叶子都能长大。
3、胡萝卜用种子繁殖和用根繁殖有什么不同?
答:胡萝卜用种子繁殖和用根繁殖有效能方面的差异。用根繁殖能更快更高效地进行繁殖,同时也能比较科学地保留母本的优良特性,有利于增强其抗寒性、抗旱性和抗病虫害能力。
2、动物怎样繁殖后代
问题 1、将通过产卵或下蛋方式进行繁殖的动物用彩笔圈出来?
答:通过产卵或下蛋方式进行繁殖的动物是鱼、乌龟、蛇、鳄鱼、鸟。
2、看一看,下图中的卵或蛋分别是谁的?
答:图示卵生动物的名称依次是鸭、鸟、蛙、鱼。
3、猜一猜,它们分别是谁的孩子?
答:它们分别是松鼠和大熊猫的孩子。
3、我是怎样出生的
问题1、我在妈妈“肚子”里住了多长时间?
答:十个月。
2、妈妈在怀孕的时候有哪些反应?
答:恶心、呕吐、偏食等不良反应。
3、我出生时妈妈的情形是怎样的?
答:非常疼痛、惊恐、劳累、虚弱等(无固定答案)。
4、刚出生时我是什么样的?
答:我非常弱小。身长约50厘米,胎体丰满,四肢变圆,头发长约2-3 厘米,体部胎毛脱落。
5、我们应该怎样珍爱生命,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答:例如:(1)学做负重活动,体验妈妈怀孕时的负担;(2)多做家务,减轻父母的劳累;(3)努力学习,以优异的学习成绩回报父母等。(答案不固定) 第四单元《岩石与矿物》
1、认识常见岩石
问题1、岩石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用途,你还能说出哪些用途?
第4/6页
答:例如:制作石桌、石凳等生活用品、建筑房屋、制作观赏石或手镯等。
2、在下面的物体中,哪些是岩石,为什么说它们是岩石?
答:例如:砂岩、砾岩都是岩石,因为它们是天然的,不是经过人为加工的混合物。
2、认识矿物的性质
3、日益减少的矿物资源
问题1、我们能为保护矿物资源做些什么?
答:我们可以合理使用资源,减慢开采速度,同时还要积极开发新资源,让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一起为保护资源而努力。
2、据资料统计,我国对矿物资源的回收利用率不到30%,对此,你有什么好建议?
答:我的建议有:(1)采用各种先进的采矿方法、设备与运输机械,以加强采矿能力,合理开发中低品位矿石,提高矿物回收率。(2)提高资源回收利用企业的劳动生产效率。(3)加大相关资金扶持力度。(无固定答案)
第五单元《人体的司令部》
1、大 脑
问题问题1:世界上最复杂的机器是什么?
答:是大脑。
问题2:大脑有哪些功能?
答:大脑有控制人体情绪、感觉、运动、语言、思维和记忆等功能,它被称为人体的司令部。
问题3:你知道那些保护大脑的措施?
答:a、睡眠可以消除大脑的疲劳,恢复脑的功能;
b、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学习与记忆能力;
c、全面均衡的营养和欢快的情绪有利于大脑的发育;
d、逗着玩时不能拍大脑,运动时要注意保护大脑;
e、一些不良嗜好如吸烟、酗酒对大脑的发育有害。
2、神 经
问题1、他们是如何接收信号并作出反应的?
答:a、人看到红灯停、绿灯行的过程是:眼睛接受红绿灯的信号,由传入神经(视神经)报告给大脑,大脑做出反应通过脊髓、传出神经命令腿部肌肉做出反应。
b、闹钟太吵了,声音调小些的过程是:耳朵接受闹钟的声音信号,由传入神经(听神经)报告给大脑,大脑做出反应通过脊髓、传出神经命令手部肌肉做出反应。
3、感 觉
问题1、仔细看图,你看到了什么?
答:两幅图中包含了许多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数学图形,其中第一幅图中“埋藏”着一副眼镜,第二幅图中“埋藏”着数字101。
2、圆柱的高与直径相等吗?
答:相等,但初看上去可能有差别,因为眼睛会产生视觉误差。
3、两种实验方法,得到的感觉一样吗?
答:不一样。捏着鼻子时,嗅觉失灵,味觉能力就会下降。
第六单元《交流与质疑》
第5/6页
1、交 流
问题1、你准备怎么研究这个问题?
答:可以选择观察、调查、实验等方法进行研究。
2、在科学探究中为什么要进行交流?
答:因为在科学探究中,自己说自己探究的问题有价值,自己说自己探究的方法正确合理以及自己说自己探究的成果可靠有效这一切都不算数。因此要通过交流与他人一起验证、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实验成果。
3、人们通常都有哪些不同的交流方式?
答:生活中要想交流,可以采取很多方法,概括一下,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用口语的方式进行交流,如描述、讨论、电话、辩论等;另一类是用书面的形式进行交流,如图表、海报、图画、书信、照片、模型等。
2、质 疑
问题1、什么是值得我们去质疑的?
答:a、质疑我们所要探究的问题是否明确、可行;
b、质疑推理的过程是否合理;
c、质疑一些流行的说法是否正确;
d、质疑收集证据的方法是否符合探究的规则。
2、因为鸟有翅膀会飞翔,所以有翅膀会飞翔的都是鸟。她的这种推理正确吗? 答:不正确,例如长有翅膀的昆虫、蝙蝠等都不是鸟。
3、课本p68流行说法的正确与否
答:参照教参p211。
4、小明的这份测试报告可靠吗?
答:不可靠,测试次数太少,不能说明问题。
5、王小芳这种方法对不对?
答:不对,她在改变机翼长度的同时也改变了机身的长度,造成了一个实验中两个变量的改变,违反了对比试验的原则。
6、有更准确地估计办法吗?
答:调查样本数量要大(学生要多);记录一天内学生饮水次数要多;时间间隔要均衡;记录天数要多,再计算平均值。
7、p69我们应该如何做?
答:参照课本p86。

⑥ 五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考试的答案。

期末试卷
一、填空题:(8分)
1、当物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物体受到的重力时就上浮,( )时就下沉,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 )重力。
2、在阳光下,把一根木棒竖直插在地面上,随着时间的的变化,影子的( )、( )都会慢慢地发生变化。
3、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 )。
4.潜水艇是用改变自身的( )来改变沉浮的。
5、( )是历史上证明地球自转的关键性证据。
二、判断题:(7分)
1、让沉在水底的回形针浮起来的方法可以在水中加盐。 ( )
2、人们发现天上的星星每天围绕着北极星顺时针旋转。 ( )
3、烘干能使马铃薯上浮的液体,最后得到的白色粉末肯定是盐。 ( )
4、货船从长江进入大海,船身会上浮一些。 ( )
5、乒乓球凹进去了,放在热水里泡一泡会重新鼓起来,是由于塑料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

6、恒星的周年视差,也能够证明地球在不停地自转。 ( )
7、正在上浮的泡沫塑料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 ( )
三、选择题:(6分)
1、要使橡皮泥在水中浮起来,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 。 A、做成空心的 B、削掉一半 C、绑在木块上
2、有摆锤的钟每天都要走快几秒钟,为了使它走得准时,应该 ( )。 A、每天拨动指针 B、增大摆长 C、减小摆长
3、一个1牛顿的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当钩码浸入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0、87牛顿,这个钩码受到的浮力是多少牛?( ) A、1牛 B、0、87牛 C 、0、13牛
4、大小不同的同一种石块,完全浸入水中,哪块石块受到的浮力大?( ) A、大石块 B、中石块 C、小石块
5、下面的方法中,( )的方法会使冰块溶化得更快。 A、用扇子扇 B、用棉花包住冰块 C、用塑料袋包住冰块
6、在“谁先迎来黎明”的模拟实验中,围成一圈的同学代表( ) A、太阳 B、地球 C、地球自转轨道
四、问答题:(4分)

1、观察野外的电线,冬天和夏天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如果在夏天架设电线应注意什么?
2、请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为什么一年有四季?
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试卷答案
一、填空题:(8分)

1、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物体受到的重力时就上浮,(小于)时就下沉,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2、在阳光下,把一根木棒竖直插在地面上,随着时间的的变化,影子的(方向)、(长短)都会慢慢地发生变化。
3、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北极星)。
4.潜水艇是用改变自身的(自身的重量)来改变沉浮的。
5、(傅科摆)是历史上证明地球自转的关键性证据。
二、判断题:(7分)
1、让沉在水底的回形针浮起来的方法可以在水中加盐。 (√)
2、人们发现天上的星星每天围绕着北极星顺时针旋转。 (√)
3、烘干能使马铃薯上浮的液体,最后得到的白色粉末肯定是盐。 (√)
4、货船从长江进入大海,船身会上浮一些。 (√)
5、乒乓球凹进去了,放在热水里泡一泡会重新鼓起来,是由于塑料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6、恒星的周年视差,也能够证明地球在不停地自转。 (×)
7、正在上浮的泡沫塑料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 (√)
三、选择题:(6分)
1、要使橡皮泥在水中浮起来,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B) 。 A、做成空心的 B、削掉一半 C、绑在木块上
2、有摆锤的钟每天都要走快几秒钟,为了使它走得准时,应该 (B)。
A、每天拨动指针 B、增大摆长 C、减小摆长
3、一个1牛顿的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当钩码浸入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0、87牛顿,这个钩码受到的浮力是多少牛?(C) A、1牛 B、0、87牛 C 、0、13牛
4、大小不同的同一种石块,完全浸入水中,哪块石块受到的浮力大?(A) A、大石块 B、中石块 C、小石块

5、下面的方法中,(A)的方法会使冰块溶化得更快。
A、用扇子扇 B、用棉花包住冰块 C、用塑料袋包住冰块
6、在“谁先迎来黎明”的模拟实验中,围成一圈的同学代表(B)
A、太阳 B、地球 C、地球自转轨道
四、问答题:(4分)
1、观察野外的电线,冬天和夏天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如果在夏天架设电线应注意什么?
(在课本第37、38页)
2、请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为什么一年有四季?
答: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并且地轴是倾斜的,方向和角度也不变,导致阳光有规律地直射或斜射某一地区,因此气温也有规律地变化,形成四季。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全)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3、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
4、(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5、(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6、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7、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8、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9、(科学)和(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0、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里,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
11、(上浮物体)和(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12、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13、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14、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它们的(材料)和(液体的性质)有关。
15、(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16、(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很多。
17、(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18、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
19、(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第二单元

1、有多种方法可以(产生热)。
2、加穿衣服会使人体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
3、水受热以后(体积会增大),而(重量不变)。
4、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5、(许多液体)受热以后体积会变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6、物体由冷变热或由热变冷的过程中会发生(体积)的变化,这可以通过我们的(感官)感觉到或通过(一定的装置和实验)被观察到。
7、(气体)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8、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而微粒总在那里不断地(运动)着。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
9、(许多固体和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气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0、有些固体和液体在一定条件下是(热缩冷胀)的,例如(锑)和(铋)这两种金属就是热缩冷胀的。
11、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
12、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
13、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热传导)。
14、(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
15、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而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
16、(热的不良导体),可以(减慢)物体热量的散失。
17、(空气)是一种(热的不良导体)。

⑧ 五年级下册科学大全答案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单元概述:本单元的编写思路是:从物体的沉浮现象开始,探寻物体沉浮的规律,继而研究影响沉浮的变量(体积大小、重量、液体的密度),最后形成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有关沉浮现象的本质解释。
一、单项选择题。
1、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
)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的物体容易沉。
a、轻
b、重
c、大
d、小
2、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物体受到的重力时就上浮,小于重力时就下浮。浮在水面的物体,()等于()。
a、浮力
b、压力
c、重力
d、动力
3、潜艇有一个很大的压载舱。打开进水管道,往压载舱里装满海水,潜艇会(),打开进气管道,用压缩空气把压载舱里的海水挤出舱外,潜艇就开始()。
a、下沉
b、下潜
c、上浮
d、上升
4、软木塞浮在()上,塑料块浮在()上,葡萄在(
)上,铜砝码漂浮在()上。
a、水银
b、油
c、水
d、糖浆
5、()发现了自然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原理——()定律,即: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
a、伽利略
b、阿基米德
c、牛顿
d、爱迪生
二、多项选择题。
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有关。
a、构成他们的材料
b、材料
c、液体
d、液体的性质
三、填空题。
1、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
2、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下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
四、判断题。
1、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会改变。()
2、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3、潜艇既能在水中航行,又能在水下航行。()
4、像泡沫塑料块这样浮在水面上的物体,都会受到水的压力。()
5、当泡沫塑料块静止浮在水面时,它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且方向相同。()
6、在约旦与巴勒斯坦之间,有一个名叫死海的咸水湖。死海里的水咸极了,含盐量比普通的海水高出六七倍。()
五、连线题。
1、物体的沉浮。
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
在液体中上浮
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
在液体中下沉
2、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在清水中

在浓盐水中
在浓糖水中

在浓碱水中
六、看图填空题。
1、感受浮力。(标出浮力和重力的位置)
(12页上图)
2、测量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标出浮力、重力和拉力的位置)
(13页右中图)
3、把泡沫塑料压入水中,一松手,为什么它会上浮?
(14页下图)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单元概述:在这一个单元,我们将继续观察探究物质在热量变化过程中产生的不易察觉的变化,主要是热胀冷缩现象,以及热量转移(传递)的过程。
一、单项选择题。
1、水受热以后,()会增大,而()不变。
a、轻重
b、大小
c、体积
d、重量
2、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当物体吸热升温以后,微粒加快了运动,微粒之间的距离(),物体就(
)了;当物体受冷后,微粒的运动减慢,微粒之间的距离(
),物体就(
)了。

⑨ 小学生五年级科学下册要做保温杯,怎么做

取高度相同,粗细不同的两个杯子,将较细的杯子放在较粗杯中,在这两杯之间加适度厚的泡沫塑料,再选择合适的盖子,就做成了保温杯。

阅读全文

与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学读书计划表格模板 浏览:342
小学语文四年级感叹句 浏览:243
天通苑中山实验小学 浏览:596
小学三年级语文补习班内容 浏览:921
吉安师范附属小学作文 浏览:396
小学教师备课网站 浏览:1
私立美男学院 浏览:383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凉州岛 浏览:915
小学1年级手gong大全 浏览:459
小学生手抄报的图片大全图片大全 浏览:68
小学健康知识讲座 浏览:120
小学毕业季适合发老师的句子 浏览:451
汕尾凤山中心小学校长 浏览:606
小学生毕业汇演舞蹈 浏览:702
小学生抗击疫情的表演 浏览:107
私立华联大学本科 浏览:61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想谢谢你400 浏览:855
中小学生睡眠问题 浏览:174
小学生公共生活守规则教案 浏览:313
淮河私立学校 浏览: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