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学二年级数学 1米有多上 教学反思 博客
1、《长度单位》对于抽象思维能力还未形成,感性认识还不够丰富的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会感到一定困难。因此,解决困难很大程度上在我们教学中要取材于生活,密切联系生活,在生活操作和实践中去感知、体会,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学习数学知识。同时通过多种方式来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概念。这也是孩子们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因为大量知识来源于孩子们的亲生体验,来源于孩子们息息相关的生活。
2、估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想象能力。估测是对事物的整体把握,是对事物数量的直觉判断,它让思维经历着观察,猜测,类比,推理等活动。所以让学生更好的参与估测有助于对长度的把握。实践中认识长度单位的应用价值。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测量体验长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3、我觉得一节好的课堂,首先得益于教材的合理安排。以往的教材往往是直接告诉学生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米、厘米是长度建立正确的表象,发展空间观念。新教材在呈现长度单位厘米和米时,是让学生通过充分的活动,让学生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让学生了解知识的来源,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同时引出用1厘米的小正方形作为统一的单位长度,但每次都拿正方形不方便,由此引出直尺的认识、厘米和米的认识以及两者之间的进率教学。教材的安排能按照儿童学习数学的特点,还原数学生动活泼的建构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类似的创造过程,用自己的活动建构对人类已有的数学知识的理解。
《草》教学反思片段:《草》最后一个教学环节师:小朋友,放学回家谁愿意把诗背给妈妈听?(学生举手,老师请一名学生到前面来)我当你妈妈,你现在背给我听好吗?想一想,到了家里该怎么说?生:妈妈,我今天学了一首古诗,背给你听听好吗?师:我女儿真能,老师刚交完就会背了。师:谁愿意回家背给哥哥听?生:哥哥,今年天我学了一首古诗,背给你听好吗?师:那一首?生:《草》。师:噢,这首诗我也学过,它是唐朝大诗人李白写的。生:哥哥,你记错了,是白居易写的。师:反正都有“白”字。我先背给你听:离离原上草,一岁……生:一岁一枯荣。师:野火烧不尽,春……春……生:春风吹又生!师:还是弟弟记性好!师:谁愿意背给奶奶听?你奶奶没文化,耳朵有点聋,请你注意。生:奶奶,我背首古诗给你听好吗?师:好,背什么古诗?什么时候学的?生:背《草》,今天上午刚学的。师:那么多花儿不写,干吗写草啊?生:(一愣)嗯……是因为草很顽强,野火把他的叶子烧光了,可第二年又长出了新芽!师:噢,我明白了。背吧!师:“离离原上草”是什么意思?我怎么听不懂?生:这句是是说,草原上的草长得很茂盛。师:还有什么“一岁一窟窿”?生:不是“一岁一窟窿”,是“一岁一枯荣”。枯,就是干枯,荣,就是茂盛。春天和夏天,草长得很茂盛,到了冬天就干枯了。师:你看俺孙女多能耐,小小年纪就会背古诗了!奶奶先你怎么大的时候,那有钱上学啊!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儿,小朋友,放学回家就把这首《草》背给家里人听。分析与反思:这位老师在教学《草》这首诗时,充分掌握了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激发学生兴趣,活泼而实在。学生背古诗,既是一个整体把握、复习巩固的过程,也是检测学习效果的过程。在背的过程中,学生的记忆、对古诗的理解以及展示、运用都有所顾及,而且每一轮引导都逐渐深入。但存在的问题是: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的能力?写字能力及巩固?背诵的面——其他学生背的效果?时间——有人说是表演,玩花样!新课标始终坚持认为学习要以全体学生为主,要注重全体学生的整体发展。3、《宿新市徐公店》教学反思:《宿新市徐公店》描绘的是诗人住在新市徐公店所见的生机勃勃的暮春景色。上完这节课后,我对整个教学过程和同事的评价作了回顾、反思,感触颇多,现小结如下:一、多法并用,感受诗境1、抓重点词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诗意,我抓住重点词语“篱落疏疏”、“一径深”、“未成阴”等,采用图文对照读、回忆旧知想一想、出谋划策画一画等多种方式,把古诗意境通过学生学习体验活动变成具体的图景,从而让学生体会菜园的美丽、恬静,感受花丛追蝶的快乐。同时,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古诗解读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2、以读为本为了增强教学效果,激发学生朗读的情感,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体会到诗人的思想感情,我千方百计创设情景,营造氛围,使学生置身于大自然中。我引导学生先看图,说说图意,感受美。然后让学生自读自悟,联系看图,感悟图文相通之处,从图悟文,把课文与图意融为一体,启发学生思考和想象,加深对诗句的领会、理解。与此同时,我以读为本,把读和理解、读与想象等有机结合,并不断提高读的要求,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学习理解地读,投入感情地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诵中生情,在吟中入境。在一次一次地朗读中,使学生在读中感受诗词的想象力,领悟到祖国语言文字的凝炼。二、创设情景,升华感情从一年级到现在,我班学生已经积累了40多首古诗,孩子很希望有个展示的机会。时值春天大好时机,我想,何不收集几张图片来让学生看看美好的春光,说说此时此刻想到的诗句,况且也能促进本课情感目标的达成。果然,孩子们的情绪很高,不仅能对着图片恰如其分地说出诗句,还能发出由衷的赞叹:“春天真美啊!我爱春天!”“春天真是个魔术师,把大地装扮得这么美丽。”“这真是‘春色满园关不住’!”我知道我成功了,因为孩子的灵性在闪耀了,孩子的情感在喷发了。当然,也有不足之处:1、预设欠充分课堂具有动态生成的特点,并且这种生成并不是无法捉摸的。只要预设充分,精彩菜会涌现。如:在设计教案时,我意识到“篱落疏疏”是个教学难点,准备用图片、板画、扩词来解决。在两次试教中,学生都能一点就通,难点突破不再是个难题了。但在这次教学中,情况出人意料,学生竟理解为
㈢ 小学二年级数学相差多少教学反思
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这一课,主要有两个知识点:一是让学生明白求两数相差多少就要从较大数里去掉较小数,二是明白谁比谁多多少,也可以说成谁比谁少多少。
例题出示的情景是让孩子比较13比8多多少,孩子借助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会通过摆一摆,一一对应的方式,一眼就看出来13比8多多少,那如果99比80多多少时,还能用这种一一对应的方法吗,从而体会到这种方法的局限性。此时,我们需要一种简单易行的方式解决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从而引出计算的方法。
在具体教学计算的方法解决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时,还是要借助一一对应的实物图让孩子理解我们还是把较大数看成一个整体,把它分成较小数这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是什么呢,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图知道剩下的那一部分正是较大数比较小数多得部分,学生在已有的对减法意义的理解上,很容易就明白求两数相差多少用减法。从而抽象出算式。再通过几组练习,让孩子总结出求两数相差多少只要从较大数里去掉较小数就行,所以用减法。
这样的设计是数学教学中很典型的设计思路,用以前学过知识解决新知,发现以前的方法的局限性后,从而引入新的方法。以前的方法不仅仅只是为了引入新的方法,它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利用旧的方法让孩子理解新的方法。这是一个思维提升,方法优化的过程,也是学生数学只是建构的过程,不断的发现以前方法的局限性,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再发现这个方法的局限性,再学习新的知识,就是在不断的肯定和否定的过程中,推动学生数学知识的建构。
㈣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1分有多长》教学反思
《1分有多长》教学设计
[ 2014-6-12 19:55:41 | By: 张敏 ]
教学目标:
1.通过“1分有多长”的实践活动,体验1分钟有多长。
2.知道1分=60秒,能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换算。
3.发展运用画图等多种策略或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比分小的单位——秒。
教学难点:体会1秒有多长,知道分与秒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运动会上小明跑的真快,跑100米只用了16秒,得第1名,小华用了17秒,得第二名。
2.你知道你自己跑100米用多少时间吗?
3.我们这里用的时间单位是什么?你们觉得秒比分大还是小?
4.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时间的最小单位:秒(板书)
二、认识秒针
1.出示钟表:哪根是秒针?
2.观察分针与秒针的比赛,你能发现什么?
3.学生交流:1分=( )秒
4.在什么地方还见过秒?
三、体会1秒
1.看秒针走动拍手,每秒拍一下。
2.数数:数到60 看走了几秒。就是几分?
3.同桌合作:
(1) 做一次深呼吸用( )秒
(2) 跳绳20下用( )秒
(3) 从教室前面走到后面用( ) 秒
四、实际应用
1.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1)夏天午睡大约1( )
(2)小芳吃饭大约要25( )
(3)脉搏跳10次用了8( )
(4)一节课的时间是40( )
2.说出钟面上的时间,并说一说这时同学们在干什么?
出示各钟表同桌先互相说,然后交流。
3.趣味题:一人唱一首歌要用3分钟,5人合唱这首歌要几分钟?让学生先猜测,然后试一试验证。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1分=60秒
75秒=1分15秒
1时30秒=90秒
㈤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有多少个字教学反思
反思:教学二上关于估计的内容《有多少个字》后,我感受最深的一点是回,如何培养孩子的估计意识是很值答得思考和研究的。
第一次试讲的时候,我直接导入一段文字,让学生听完后估计总字数。一半的学生都拿出手指,指着显示屏,边点边数,根本不理会老师所提的“估计”要求。
第二次试讲,我尝试着从新课导入就让学生意识到:估计,在有些情境下是必不可少的,也就是体验到估计的必要性和优势。我重新设计了导入环节,用一张看表演时密密麻麻都是人的图片,让他们发现数出准确人数是很难实现的,并且也是没有必要的。这时,就产生了估计的要求。接着,让他们随意估计,结果出现了很大的差异,这时,再给出一个提示:一个红色方框里面有大约200人。参照这个标准,同学们就能估计得比较合理了。
由于这个环节的改变,下一个环节,当出现估计字数时,几乎没有人会再用数字数的方法了。
由此,我也认识到,教学的最高境界是教而无痕的。
㈥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如何写好教学反思
谁的得分高教学反思这节课是在学习了10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对连加的运算顺序在一年级已经学过,这节是数字变大了,三个数连加的笔算方法尽管在形式上有些变化,但它们的算理是相通的。我在教学这节课的时候,首先让学生从表中收集数学信息,看哪些学生能找出或找全表中的数学信息,通过情境图让学生进行不同角度的观察,向学生渗透了观察表格的两种常用方法,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有序思考的习惯。通过让学生观察淘气和笑笑的对话,展示淘气和笑笑不同思考角度,鼓励学生能够读懂他人的想法,能够与他人对话。在学生理解了题目的意思后,让学生说出要想清楚地比较出谁得分高,到底谁获胜通过列式计算就可以一目了然,然后再进一步让学生口列算式并试着进行解答,学生通过计算正确说出谁的得分高。连加的竖式一年级已经学过,这节课重点让学生掌握三个数放在一起进行相加,计算方法告诉学生先算个位,后算十位,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一。这节课由于有一年级的基础,学生学趋同来比较轻松,很快多数学生都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只有少数学生计算时往往个位满十不向十位进一,出现错误。通过练习两导两练,发现了新的问题,连加运算用递等式计算,学生做起来有困难,我重点给学生做了示范,但通过练习发现,还是有多数学生没有掌握,还待下一节课继续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