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小学三年级所要求做的数学小报,怎么做
1.搜集数学小故事
2.数学小常识(比如说:知道脚的长度可以知道身高等)
3.数学题(照做三年级出)
4.数学漫画(如果你画工好的话)
最重要的是要图文并茂
『贰』 小学三年级数学报题目
单独看这个题,两班分分6个,单独甲班分10个,说明这个数起码是6,10的公倍数。尝试算和10的最小公倍数,得数为30.验证得,若此苹果共有30个,可得甲班有3人乙班有2人,所以只分给乙班每人分15个。
验证6和10的第二个公倍数60,可得甲班有6人乙班有4人。乙班分的苹果仍旧为15个。
经验证此题答案为15.我再想想和你说个更容易理解的方法。
刚网络了下,把人家的给你说说
(一)特殊值法
由题意知,苹果总数一定是6和10的公倍数,我们不妨设有30个苹果。由条件可知,甲、乙二班共有30÷6=5(人),甲班有:30÷10=3(人),乙班有5-3=2(人),所以只分给乙,每人得:30÷2=15(个)
(二)比例法
因为苹果总数一定,由题意可知,6×(甲+乙)=10甲,化简:2甲=3乙,甲、乙两班的人数比是3:2,分得苹果数之比应是2:3,所以只分给乙班,每人分得:10×3/2=15(个)
(三)利用联想
我们把这一题粗看一遍,觉得无从下手,因为甲、乙两班人数未知,苹果总数也未知,题里已有三个未知量,如何求第四个未知量,乙班每人得几个?但是我们把这题仔细看一遍,就会觉得它与某些题目极为相似。
一项工程甲乙两队合修6天可以修完,如果甲队单独修10天修完,如果乙队单独修几天修完?
这两题虽然形式不同,但本质上是一样的,我们运用简捷的解法:
1÷(1/6-1/10)=15
『叁』 三年级下册数学小报的内容有哪些
三年级数学手抄报文字内容
登录文库APP,新用户立得新人礼包打开APP
小学三年级数学手抄报内容
共享文档2020-04-182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手抄报内容
【快速记住公式的六个方法】
记忆是知识的仓库,学过的知识记得牢,积累的知识就丰富,而丰富知识的积累将为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怎样才能提高学生记忆数学知识点的效果呢?下面培优教育的老师介绍几种方法:
1、归类记忆法
就是根据识记材料的性质、特征及其内在联系,进行归纳分类,以便帮助学生记忆大量的知识。比如,学完计量单位后,可以把学过的所有内容归纳为五类: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和容积单位;重量单位;时间单位。这样归类,能够把纷纭复杂的事物系统化、条理化,易于记忆。
2、歌诀记忆法
就是把要记忆的数学知识编成歌谣、口诀或顺口溜,从而便于记忆。比如,量角的方法,就可编出这样几句歌诀:“量角器放角上,中心对准顶点,零线对着一边,另一边看度数。采用这种方法来记忆,学生不仅喜欢记,而且记得牢。
3、规律记忆法
即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进行记忆。比如,识记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的化法和聚法。化法和聚法是互逆联系,即高级单位的数值×进率=低级单位的数值,低级单位的数值÷进率=高级单位的数值。掌握了这两条规律,化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4、列表记忆法
就是把某些容易混淆的识记材料列成表格,达到记忆之目的。这种方法具有明显性、直观性和对比性。比如,要识记质数、质因数、互质数这三个概念的区别,就可列成表来帮助学生记忆。
5、重点记忆法
随着年龄的增长,所学的数学知识也越来越多,学生要想全面记住,既浪费时间且记忆效果不佳。因此,要让学生学会记忆重点内容,学生在记住了重点内容的基础上,再通过推导、联想等方法便可记住其他内容了。比如,学习常见的数量关系: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这三者关系中只要记住了第一个数量关系,后面两个数量关系就可根据乘法和除法的关系推导出来。这样就减轻了学生记忆的负担,提高了记忆的效率。
6、联想记忆法
就是通过一件熟悉的事物想到与它有联系的另一件事物来进行记忆。
【两只羊的描述】
草地上有两只羊,在艺术家、生物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看来却有不同的感受与理解,下面是他们的的描述。
艺术家:“蓝天、碧水、绿草、白羊,美哉自然。”
生物学家:“雄雌一对,生生不息。”
物理学家:“大羊静卧,小羊漫步。”
数学家:“1+1=2。”
感悟:
从故事中不同职业的人对两只羊的描述,我们感受到艺术家对自然美的关注,生物学家对生命的关注,物理学家对运动与静止的关注,而数学家从色彩、性别、状态中抽象出数量关系:1+1=2,这是数学高度抽象性的体现。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数学学习要经历具体—表象—抽象的过程,教学时要在直观物体和抽象概念之间构建桥梁,从而引导学生把握事物最主要、最本质的数学属性。
抽象有一个学生经历的过程,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抽象的结果。数学抽象本身又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这一过程永无止境。
【烧水的问题】
有好事者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面前有煤气灶、水龙头、水壶和火柴,你想烧些水应当怎样去做?”
被提问者答道:“在壶中放上水,点燃煤气,再把水壶放到煤气灶上。”
提问者肯定了这一回答,接着追问:“如其他条件不变,只是水壶中已有了足够的水,那你又应当怎样去做?”
这时被提问者很有信心地答道:“点燃煤气,再把水壶放到煤气灶上。”
但是提问者说:“物理学家通常都这么做,而数学家们则会倒去壶中的水,并声称已把后一问题转化成先前的问题。”
感悟:
数学家“倒去壶中的水”似乎是多此一举,故事的编创者不是要我们去“倒去壶中的水”,而是引导我们感悟数学家独特的思维方式──转化。
学习数学不是问题解决方案的累积记忆,而是要学会把未知的问题转化成已知的问题,把复杂的问题转化成简单的问题,把抽象的问题转化成具体的问题。数学的转化思想简化了我们的思维状态,提升了我们的思维品质。转化不是就事论事、一事一策,而是发掘出问题中最本质的内核和原型,再把新问题转化成与已经能够解决的问题。
『肆』 三年级小学数学报
数学家高斯的故事
高斯(Gauss 1777~1855)生于Brunswick,位于现在德国中北部。他的祖父是农民,父亲是泥水匠,母亲是一个石匠的女儿,有一个很聪明的弟弟,高斯这位舅舅,对小高斯很照顾,偶而会给他一些指导,而父亲可以说是一名「大老粗」,认为只有力气能挣钱,学问这种劳什子对穷人是没有用的。
高斯很早就展现过人才华,三岁时就能指出父亲帐册上的错误。七岁时进了小学,在破旧的教室里上课,老师对学生并不好,常认为自己在穷乡僻壤教书是怀才不遇。高斯十岁时,老师考了那道著名的「从一加到一百」,终于发现了高斯的才华,他知道自己的能力不足以教高斯,就从汉堡买了一本较深的数学书给高斯读。同时,高斯和大他差不多十岁的助教Bartels变得很熟,而Bartels的能力也比老师高得多,后来成为大学教授,他教了高斯更多更深的数学。
老师和助教去拜访高斯的父亲,要他让高斯接受更高的教育,但高斯的父亲认为儿子应该像他一样,作个泥水匠,而且也没有钱让高斯继续读书,最后的结论是--去找有钱有势的人当高斯的赞助人,虽然他们不知道要到哪里找。经过这次的访问,高斯免除了每天晚上织布的工作,每天和Bartels讨论数学,但不久之后,Bartels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教高斯了。
1788年高斯不顾父亲的反对进了高等学校。数学老师看了高斯的作业后就要他不必再上数学课,而他的拉丁文不久也凌驾全班之上。
1791年高斯终于找到了资助人--布伦斯维克公爵费迪南(Braunschweig),答应尽一切可能帮助他,高斯的父亲再也没有反对的理由。隔年,高斯进入Braunschweig学院。这年,高斯十五岁。在那里,高斯开始对高等数学作研究。并且独立发现了二项式定理的一般形式、数论上的「二次互逆定理」(Law of Quadratic Reciprocity)、质数分布定理(prime numer theorem)、及算术几何平均(arithmetic-geometric mean)。
1795年高斯进入哥廷根(G?ttingen)大学,因为他在语言和数学上都极有天分,为了将来是要专攻古典语文或数学苦恼了一阵子。到了1796年,十七岁的高斯得到了一个数学史上极重要的结果。最为人所知,也使得他走上数学之路的,就是正十七边形尺规作图之理论与方法。
『伍』 做三年级的数学报需要什么内容
(1)数学小故事
1.祖冲之在数学上的杰出成就,是关于圆周率的计算。秦汉以前,人们以"径一周三"作为圆周率,这就是"古率".后来发现古率误差太大,圆周率应是"圆径一而周三有余",不过究竟余多少,意见不一.直到三国时期,刘徽提出了计算圆周率的科学方法--"割圆术",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周长来逼近圆周长.刘徽计算到圆内接96边形,求得π=3.14,并指出,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越多,所求得的π值越精确.祖冲之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经过刻苦钻研,反复演算,求出π在7.1415926与3.1415927之间.并得出了π分数形式的近似值,取为约率,取为密率,其中取六位小数是3.141929,它是分子分母在1000以内最接近π值的分数.祖冲之究竟用什么方法得出这一结果,现在无从考查.若设想他按刘徽的"割圆术"方法去求的话,就要计算到圆内接16,384边形,这需要化费多少时间和付出多么巨大的劳动啊!由此可见他在治学上的顽强毅力和聪敏才智是令人钦佩的.祖冲之计算得出的密率,外国数学家获得同样结果,已是一千多年以后的事了.为了纪念祖冲之的杰出贡献,有些外国数学史家建议把π=叫做"祖率".
2.高斯,德国著名数学家,并有“数学王子”的美誉。小时候高斯家里很穷,且他父亲不认为学问有何用,但高斯依旧喜欢看书,话说在小时候,冬天吃完饭后他父亲就会要他上床睡觉,以节省燃油,但当他上床睡觉时,他会将芜菁的内部挖空,里面塞入棉布卷,当成灯来使用,以继续读书,高斯有一个很出名的故事:用很短的时间计算出了小学老师布置的任务:对自然数从1到100的求和。他所使用的方法是:对50对构造成和101的数列求和(1+100,2+99,3+98……),同时得到结果:5050。这一年,高斯9岁。
3.华罗庚,1930年的一天,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坐在办公室里看一本《科学》杂志。看着看着,不禁拍案叫绝:“这个华罗庚是哪国留学生?”“他是在哪个大学教书的?”最后还是一位江苏籍的教员慢吞吞地说:“我弟弟有个同乡叫华罗庚,他只念过初中。熊庆来惊奇不已,将华罗庚请到清华大学来。
从此,华罗庚就成为清华大学数学系助理员。第二年,他的论文开始在国外著名的数学杂志陆续发表。几年之后,华罗庚被保送到英国剑桥大学留学。他提出的理论被数学界命名为“华氏定理”。
(2)数学小笑话
《职业特点》三位科学家由伦敦去苏格兰参加会议,越过边境不久,发现了一只黑羊。
“真有意思,”天文学家谈论道,“苏格兰的羊都是黑的。”
“这种推断并不可靠,”物理学家应道,“我们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在苏格兰有一些羊是黑色的。”
逻辑学家马上接着说:“我们真正把握的只不过是:在苏格兰至少有一个地方有至少一只黑羊。”
《生死人数》英国诗人捷尼逊写过一首诗,其中几行是这样写的:“每分钟都有一个人在死亡,每分钟都有一个人在诞生……”
有个数学家读后去信质疑,信上说:“尊敬的阁下,读罢大作,令人一快,但有几行不合逻辑,实难苟同。根据您的算法,每分钟生死人数相抵,地球上的人数是永恒不变的。但您也知道,事实上地球上的人口是不断地在增长。确切地说,每分钟相对地有1.6749人在诞生,这与您在诗中提供的数字出入甚多。为了符合实际,如果您不反对,我建议您使用7/6这个分数,即将诗句改为:“每分钟都有一个人死亡,每分钟都有一又六分之一人在诞生......”
《数学家谈恋爱》数学家同女朋友在公园漫步。女朋友问他:“我满脸雀斑,你真的不介意?”
数学家温柔地回答:“绝对不!我生来最爱跟小数点打交道。”
《谁最吝啬》“你说,世界上谁最吝啬?”
“当然是数学家。”
“为什么?”
“他们是毫厘必争呀!”
《统计学家》有个从未管过自己孩子的统计学家,在一个星期六下午妻子要外出买东西时,勉强答应照看一下4个年幼好动的孩子。当妻子回家时,他交给妻子一张纸条,上写:
“擦眼泪11次;系鞋带15次;给每个孩子吹玩具气球各5次,每个气球的平均寿命10秒钟;警告孩子不要横穿马路26次;孩子坚持要穿过马路26次;我还想再过这样的星期六0次。”
“那您就赶快结婚吧。”
“可是恰恰与愿望相反,植物学和矿物学的业余爱好使我终生只能是单身汉了。”
(3)趣味数学题
1、两个男孩各骑一辆自行车,从相距2O英里(1英里合1.6093千米)的两个地方,开始沿直线相向骑行。在他们起步的那一瞬间,一辆自行车车把上的一只苍蝇,开始向另一辆自行车径直飞去。它一到达另一辆自行车车把,就立即转向往回飞行。这只苍蝇如此往返,在两辆自行车的车把之间来回飞行,直到两辆自行车相遇为止。如果每辆自行车都以每小时1O英里的等速前进,苍蝇以每小时15英里的等速飞行,那么,苍蝇总共飞行了多少英里?
答案
每辆自行车运动的速度是每小时10英里,两者将在1小时后相遇于2O英里距离的中点。苍蝇飞行的速度是每小时15英里,因此在1小时中,它总共飞行了15英里。
许多人试图用复杂的方法求解这道题目。他们计算苍蝇在两辆自行车车把之间的第一次路程,然后是返回的路程,依此类推,算出那些越来越短的路程。但这将涉及所谓无穷级数求和,这是非常复杂的高等数学。据说,在一次鸡尾酒会上,有人向约翰?冯•诺伊曼(JohnvonNeumann,1903~1957,20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提出这个问题,他思索片刻便给出正确答案。提问者显得有点沮丧,他解释说,绝大多数数学家总是忽略能解决这个问题的简单方法,而去采用无穷级数求和的复杂方法。
冯•诺伊曼脸上露出惊奇的神色。“可是,我用的是无穷级数求和的方法.”他解释道
2、有位渔夫,头戴一顶大草帽,坐在划艇上在一条河中钓鱼。河水的流动速度是每小时3英里,他的划艇以同样的速度顺流而下。“我得向上游划行几英里,”他自言自语道,“这里的鱼儿不愿上钩!”
正当他开始向上游划行的时候,一阵风把他的草帽吹落到船旁的水中。但是,我们这位渔夫并没有注意到他的草帽丢了,仍然向上游划行。直到他划行到船与草帽相距5英里的时候,他才发觉这一点。于是他立即掉转船头,向下游划去,终于追上了他那顶在水中漂流的草帽。
在静水中,渔夫划行的速度总是每小时5英里。在他向上游或下游划行时,一直保持这个速度不变。当然,这并不是他相对于河岸的速度。例如,当他以每小时5英里的速度向上游划行时,河水将以每小时3英里的速度把他向下游拖去,因此,他相对于河岸的速度仅是每小时2英里;当他向下游划行时,他的划行速度与河水的流动速度将共同作用,使得他相对于河岸的速度为每小时8英里。
如果渔夫是在下午2时丢失草帽的,那么他找回草帽是在什么时候?
答案
由于河水的流动速度对划艇和草帽产生同样的影响,所以在求解这道趣题的时候可以对河水的流动速度完全不予考虑。虽然是河水在流动而河岸保持不动,但是我们可以设想是河水完全静止而河岸在移动。就我们所关心的划艇与草帽来说,这种设想和上述情况毫无无差别。
既然渔夫离开草帽后划行了5英里,那么,他当然是又向回划行了5英里,回到草帽那儿。因此,相对于河水来说,他总共划行了10英里。渔夫相对于河水的划行速度为每小时5英里,所以他一定是总共花了2小时划完这10英里。于是,他在下午4时找回了他那顶落水的草帽。
这种情况同计算地球表面上物体的速度和距离的情况相类似。地球虽然旋转着穿越太空,但是这种运动对它表面上的一切物体产生同样的效应,因此对于绝大多数速度和距离的问题,地球的这种运动可以完全不予考虑.
3、一架飞机从A城飞往B城,然后返回A城。在无风的情况下,它整个往返飞行的平均地速(相对于地面的速度)为每小时100英里。假设沿着从A城到B城的方向笔直地刮着一股持续的大风。如果在飞机往返飞行的整个过程中发动机的速度同往常完全一样,这股风将对飞机往返飞行的平均地速有何影响?
怀特先生论证道:“这股风根本不会影响平均地速。在飞机从A城飞往B城的过程中,大风将加快飞机的速度,但在返回的过程中大风将以相等的数量减缓飞机的速度。”“这似乎言之有理,”布朗先生表示赞同,“但是,假如风速是每小时l00英里。飞机将以每小时200英里的速度从A城飞往B城,但它返回时的速度将是零!飞机根本不能飞回来!”你能解释这似乎矛盾的现象吗?
答案
怀特先生说,这股风在一个方向上给飞机速度的增加量等于在另一个方向上给飞机速度的减少量。这是对的。但是,他说这股风对飞机整个往返飞行的平均地速不发生影响,这就错了。
怀特先生的失误在于:他没有考虑飞机分别在这两种速度下所用的时间。
逆风的回程飞行所用的时间,要比顺风的去程飞行所用的时间长得多。其结果是,地速被减缓了的飞行过程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因而往返飞行的平均地速要低于无风时的情况。
风越大,平均地速降低得越厉害。当风速等于或超过飞机的速度时,往返飞行的平均地速变为零,因为飞机不能往回飞了。
4、《孙子算经》是唐初作为“算学”教科书的著名的《算经十书》之一,共三卷,上卷叙述算筹记数的制度和乘除法则,中卷举例说明筹算分数法和开平方法,都是了解中国古代筹算的重要资料。下卷收集了一些算术难题,“鸡兔同笼”问题是其中之一。原题如下:令有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
问雄、兔各几何?
原书的解法是;设头数是a,足数是b。则b/2-a是兔数,a-(b/2-a)是雉数。这个解法确实是奇妙的。原书在解这个问题时,很可能是采用了方程的方法。
设x为雉数,y为兔数,则有
x+y=b,2x+4y=a
解之得
y=b/2-a,
x=a-(b/2-a)
根据这组公式很容易得出原题的答案:兔12只,雉22只。
『陆』 三年级数学小报资料。
20世纪最杰出的数学家之一的冯·诺依曼.众所周知,1946年发明的电子计算机,大大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大大促进了社会生活的进步.鉴于冯·诺依曼在发明电子计算机中所起到关键性作用,他被西方人誉为"计算机之父".1911年一1921年,冯·诺依曼在布达佩斯的卢瑟伦中学读书期间,就崭露头角而深受老师的器重.在费克特老师的个别指导下并合作发表了第一篇数学论文,此时冯·诺依曼还不到18岁.
伽罗华生于离巴黎不远的一个小城镇,父亲是学校校长,还当过多年市长。家庭的影响使伽罗华一向勇往直前,无所畏惧。1823年,12岁的伽罗华离开双亲到巴黎求学,他不满足呆板的课堂灌输,自己去找最难的数学原著研究,一些老师也给他很大帮助。老师们对他的评价是“只宜在数学的尖端领域里工作”。
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年出生在意大利半岛南端西西里岛的叙拉古。父亲是位数学家兼天文学家。阿基米德从小有良好的家庭教养,11岁就被送到当时希腊文化中心的亚历山大城去学习。在这座号称"智慧之都"的名城里,阿基米德博阅群书,汲取了许多的知识,并且做了欧几里得学生埃拉托塞和卡农的门生,钻研《几何原本》。
祖冲之在数学上的杰出成就,是关于圆周率的计算.秦汉以前,人们以"径一周三"做为圆周率,这就是"古率".后来发现古率误差太大,圆周率应是"圆径一而周三有余",不过究竟余多少,意见不一.直到三国时期,刘徽提出了计算圆周率的科学方法--"割圆术",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周长来逼近圆周长.刘徽计算到圆内接96边形, 求得π=3.14,并指出,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越多,所求得的π值越精确.祖冲之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经过刻苦钻研,反复演算,求出π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并得出了π分数形式的近似值,取为约率 ,取为密率,其中取六位小数是3.141929,它是分子分母在1000以内最接近π值的分数.祖冲之究竟用什么方法得出这一结果,现在无从考查.若设想他按刘徽的"割圆术"方法去求的话,就要计算到圆内接16,384边形,这需要化费多少时间和付出多么巨大的劳动啊!由此可见他在治学上的顽强毅力和聪敏才智是令人钦佩的.祖冲之计算得出的密率, 外国数学家获得同样结果,已是一千多年以后的事了.为了纪念祖冲之的杰出贡献,有些外国数学史家建议把π=叫做"祖率".
塞乐斯生于公元前624年,是古希腊第一位闻名世界的大数学家。他原是一位很精明的商人,靠卖橄榄油积累了相当财富后,塞乐斯便专心从事科学研究和旅行。他勤奋好学,同时又不迷信古人,勇于探索,勇于创造,积极思考问题。他的家乡离埃及不太远,所以他常去埃及旅行。在那里,塞乐斯认识了古埃及人在几千年间积累的丰富数学知识。他游历埃及时,曾用一种巧妙的方法算出了金字塔的高度,使古埃及国王阿美西斯钦羡不已。
高斯非常聪明,老师在课堂上出了一道算术题,要学生们计算出前100个自然数相加之和,一般的同学采取逐个相加的办法计算得头昏脑胀,而高斯几乎不加思索就算出了答案。他是注意到这个算术级数的规律,100+1=101,99+2=101……共50对数,答案是5050
就这些了
『柒』 小学三年级数学小报怎么做
趣味数学题
1、口袋里有同样大小和同样质地的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小球各10个。一次最少摸出个球,才能保证至少有4个颜色相同?
2、1、 教室的钥匙被弄丢了,笑笑、淘气、青青三位小朋友每人说了一句话:
笑笑说:我没有说谎。
淘气说:笑笑在说谎。
青青说:淘气和笑笑都在说谎。
聪明的小朋友,你知道他们中间谁一定在说谎吗?
3、一块长20厘米、宽16厘米的长方形纸片,按图所示的方法,1层、2层、3层地摆下去,共要摆100层。摆好后图形的周长是多少?
4、有50个同学去公园划船,每条大船可以坐6人,租金10元;每条船小船可以坐4人,租金8元。那么多种不同的租船方案中哪一种方案最省钱?
5、A、B、C、D、E五人参加乒乓球比赛,每两人都要赛一场,并且只赛一场,规定胜者得2分,负者不得分,已知比赛结果如下:(1)A与E并列第一名;(2)B是第三名;(3)C与D并列第四名,那么B得多少分?
6、15个同学排成一列横队,从左边数起,小林是第11个;从右边数起,小刚是第10个。小林与小刚之间隔几个同学?
7、黑母鸡下1个蛋歇2天,白母鸡下1个蛋歇1天,两只鸡共下10个蛋,最少需要多少天?
8、一筐萝卜共重56千克,先卖出一半萝卜,再卖出剩下的一半,这时连筐共重17千克,问原来这筐萝卜重多少千克?筐重多少千克?
9、小强、小亮和小军练习投篮球,一共投了150次,共有64次没投进。已知小强和小亮一共投进了48次,小亮和小军一共投进了69次,小亮投进了多少次?
10、把3、6、9、12、15、18、21、24、27填在合适的方格里,使每横行、竖行、斜行的三个数相加都得45。
11、鸡和兔共有100只,兔的脚数比鸡的脚数多28只,问,鸡、兔各几只?
12、甲、乙两队共有96人,如果从甲队调8人到乙队,乙队再给丙队36人,那么甲队人数就是乙队的2倍,甲、乙两队原来各有多少人?
13、在1、2、3、……、132这些数中,数字“1”共出现了多少次?
14、小明一家三口人,妈妈比爸爸小2岁,今年全家人的年龄加起来刚好是70岁,而7年前,全家人的年龄加起来刚好是50岁。现在,小明家每个人的年龄各是多少岁?
15、学校第一次买了4个篮球和5个足球,共用去520元;第二次买了同样的5个篮球和4个足球,共用去533元。篮球和足球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捌』 三年级数学小报
数学手抄小报与数学教学
多年来,我在小学中高年级学生中进行了学办数学手抄小报的尝试,将数学教学与办报活动有机结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面谈谈我的具体做法和体会。
一、正确引导,以报促学
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当我宣布要学生每个月办出一张数学手抄小报时,学生既感兴趣又无从下手,这时我趁机专门给学生上了一节数学手抄小报指导课,讲清办数学手抄小报的目的和要求、注意事项、怎样办等,让学生有个大概眉目。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具体的指导,我特别编制了数学手抄小报内容、形式、版面要求提示表(略)各一份,供学生办报时参照。
在指导学生办数学手抄小报的过程中,我注意做到以下几个“结合”。
1.个人努力与团体协作相结合。
让学生办数学手抄小报,一般要求通过个人努力来完成,但是不排除三五人协作和小组的帮与带,以便充分发挥团体协作的优势。
2.学习数学与反映思想相结合。
学生办数学手抄小报所用的稿件,除了选摘外,还要求学生自撰、征集。学生在办数学手抄小报时,我并不刻意要求他们一律用数学内容,凡是与学习数学有关的内容都可以采用。例如,介绍一个学习数学的经验或教训、反映学习上的疑难和困惑、记一堂有趣的数学活动课。这样一来,学生既学到了数学知识,又反映了思想状况,有利于教和学。
3.开展活动与美化环境相结合。
学生交来的数学手抄小报,我每期都要组织学生或品尝、阅读,或提出修改建议,或评选优秀作品,或交流办报经验。与此同时,我还有意组织学生开展“手抄报评比”“优秀作品欣赏”“优秀作品展”等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增长了见识,培养了兴趣,提高了学习数学的自主性和自觉性,而且这一期又一期、一张又一张图文并茂的、迷人的数学手抄小报在展览的同时装饰了教室,美化了校园。学生从中可以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情感熏陶和审美教育。
4.长期坚持与精神鼓励相结合。
任何事物的发展和提高都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办到的,办数学手抄小报也不例外,它是在长期坚持的情况下,逐渐产生效果和提高办报水平的。如有的学生对办报开始很不感兴趣,马虎了事,这时我及时给予鼓励和督促,久而久之,他们也能办出张像样的数学手抄小报来,并且在学习态度上发生了奇迹般的变化。有的学生甚至在排版、绘图、书写等方面很有创意。
二、长期实践,体会深刻
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和训练,我感到学生在办报的过程中,增长了见识,活跃了思维,端正了学习态度,增强了综合素质。全班大多数学生的数学作业做得规范整洁了,不少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的学生经常向我询问办报时遇到的一些数学难题。特别是有一次,我在讲“0能被任何自然数整除”这道判断题是对的时,有个学生对它提出了质疑:“假如这道题是对的,也就是说0是任何自然数的倍数,任何自然数是0的约数。而课本上讲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最大的约数也是它本身。0比任何自然数都小,不可能是自然数的倍数。任何自然数都比0大,不可能是0的约数。所以我认为这道题是错的。”我当时便表扬了这个学生敢于质疑,并做了解释:“这道题应该是对的,这是整除的含义所规定的,课本上的两个结论是有前提的,是在自然数范围内讨论得到的。”课后我询问这个学生为什么能提出这样的见解,这个学生说:“办数学手抄小报时曾经看到过这种想法。”我暗暗吃惊的同时,惊喜办报带给学生的间接效应。
总之,坚持办数学手抄小报,无论是对学生数学意识的形成,还是数学学习方法的改进;无论是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还是数学能力的提高;无论是对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还是团结协作意识的形成,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经过多年的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指导学生办数学手抄小报有以下几点好处。
1.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数学手抄小报是以学生为主体,或“独立创业” 或“团体协助”而创作出来的能反映思想教育、数学教育和美育的综合艺术。学生必须具备多种文化知识和能力才能办出一张张图文并茂的并能获得大家好评的小报。坚持办数学手抄小报,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审美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又使得学生在美术、写作、书法等方面的技能有了明显的进步。
2.有利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形成,从而促进课堂教学。
(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求知欲,配合数学教学。
学生在办报过程中,不断积累数学知识,丰富想像力,促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这些都将有力地促进数学教学,使学生轻松地掌握数学知识。
(2)促进课外阅读,形成优良学风。
学生为了办出一张张迷人的数学手抄小报,必须广采博闻,进行大量的文字摘抄、图画剪贴和文章的写作。他们常常废寝忘食地查阅、聚精会神地选择、 一丝不苟地誊抄、认真负责地校对……这些都标志着优良学风的初步形成。
(3)促进团结友爱,形成优良班风。
在办报过程中,学生之间的帮与带、学习与协作,可以促进学生相互了解,加深友谊。随着时间的推移,班级逐渐达到内部的和谐,形成强烈的班集体意识。
(4)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数学学习。
办数学手抄小报是一项认真细致的工作。从打格子、收集材料、筛选材料到编辑、排版、绘图、誊抄等一系列工作都要求学生要认真仔细、书写整洁、自觉检查、严格要求、克服困难。而这些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都会转移到对数学的学习上去。
3.有利于陶冶情操,美化生活。
一张好的数学手抄小报不仅能使人增长数学知识、陶冶情操,而且能给人一种美的艺术享受。(胡德勇) 转载于《人教网》
你有打印机吗?
如果有
就从网上下一些数学题目或一些数学家资料或关于数学的所有东西比如说:脑筋急转弯之类的反正有图片就加图片弄得好看点就是了!
没有
就从网上把文字抄下来字不行就叫老爸老妈抄(一定要用银光笔哦这样才漂亮)图片没有就画下来其他同上(如果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