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中必做实验有多少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单元计划及教案2010-08-2911:07:10|分类:默认分类|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居住的星球》单元计划及教案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本单元尝试通过指导学生认识我们居住的星球,让学生知道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历史,知道地球仪、地图的主要标志及作用,了解地球是什么样的。并通过研究,培养学生开展比较完整的探究活动的能力。通过本单元的教学活动,学生们可以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一是在作为探究的科学方面:在6年级,我们应该为学生提供参与完整的和部分探究过程的机会。在完整的探究过程中,学生首先提出问题,然后设计研究方案、收集数据、构造原有问题的答案、交流探究过程和探究结果。在部分探究过程中,培养他们探究过程某些方面需要的能力和理解力。二是在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方面:我们通过本单元的活动,力图让学生知道地球仪、地图的主要标志及作用,了解地球是什么样的。二、活动分析和建议在开展本单元教学活动时,可能还会碰到新问题,我们首先应该研究教学活动这样设计的意图,根据我们活动的设计意图来确定开展教学活动的指向,避免教学目标的偏移。在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绘制我们自己的地图”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思考如何给予学生合理的引导。包括从他们的选题、制定研究计划、收集研究的原理数据、整理分析、交流汇报等。虽然看似是学生自主的参与探究的完整过程,其实在每一环节都离不开老师的指导,小学生毕竟还不能很好的开展完全自主的探究活动。在整个单元的研究活动中,我们不要忘记这个单元有一个明显的特点:那就是科学与技术、科学与生活的结合,我们只有引导学生从这样一个基础出发,我们的探究才能真正开花、结果!二、学情分析:三、教学措施1、强化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的科学学习过程,促进自主学习。2、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3、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4、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5、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四、课时安排:1、我们的生长发育1课时2、地球2课时3、地球仪2课时4、地图2课时5、建立“地球档案”2课时自由研究2课时1我们的生长发育教学目标:1.通过对数据的比较分析,了解青少年的身体发育特点以及青春期的主要身心发展特点,了解人的一生生长的大致过程。2.通过对比认识生物的许多特性是遗传的,并了解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特性之一。3.培养学生利用简单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分析数据的能力。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学生在三、四、五年级制作的“身体生长记录卡”。学生以及父母的照片。2.皮尺、体重秤等测量工具。3.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读六年级了,还记得去年这个时候,我们测量了自己的身高、体重等项目,并对一年后我们在身高、体重方面进行了预测,还记得预测的数据吗?几个学生反馈一年前的预测以后,揭示课题:我们的生长发育二、新授1.建立“身体生长记录卡”(1)检测我们的预测是是否正确就需要我们来实际测量,等一会我们每个同学到来测量自己的身高、坐高、体重、头围、脚长以及臂长,为了让我们的测量比较准确,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学生反馈以后教师总结,要求学生在测量时要注意方法,测量身高、坐高、臂长时身体要直,测量头围时,应该测量额头周围,测量体重时,身上最好没有其他物品。(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测量身高、坐高、体重、头围、脚长以及臂长。(3)学生建立“身体生长记录卡”,教师巡视指导。(4)相互参观、评价每个学生制作的“身体生长记录卡”,在参观前教师提出参观任务:比一比,谁做的最好?学生参观完以后反馈:谁做的最好?(5)教师提问:自己一年前猜测的正确吗?从测量的数据看,说一说你的生长情况和主要特征。2.探究三年级到六年级身高、体重等变化(1)教师:请将三年级到六年级制成的“身体生长记录卡”集中起来,并把每年的相关数据记录在教材中的“身体生长数据记录表”上。(2)提问:如果要探究每一年里身高、体重的变化,我们应对数据进行怎样的处理?学生回答以后教师归纳:我们可以计算出身高、体重等数据在三年级到四年级的变化、四年级到五年级的变化、五年级到六年级的变化,也就是用后一年测量的数据减去前一年的数据。(3)学生计算变化数据。(4)提问:(1)从身高、体重等变化数据,你有哪些发现?(2)比较五年级到六年级的变化数据与以往每年的变化数据,又有什么发现?学生反馈以后教师归纳:同学们从三年级到六年级每年的身高、体重等方面都在发生变化,而且发生的变化数据每年都不一定相同,女同学在9岁到12岁之间每年的身高、体重变化加快。而且五年级到六年级这一年里比以前每年的变化大。3.比较男女同学在三到六年级的平均身高与平均体重(1)提问:我们已经有了每年的身高、体重数据,我们要计算男、女同学的平均身高、平均体重,我们该怎样做?教师引导学生从以下方面选学生作为样本:出生年月相同相近、男女同学选择的一样多、身体健康。(2)教师选择做样本的学生:我们选出生年月在10月、11月、12月的同学,男女同学各10名。(3)学生用作样本的男、女身高、体重数据计算三、四、五、六年级的平均身高、平均体重。(4)提问:比较男女同学在三、四、五、六年级每年的平均身高、平均体重数据,有什么发现?学生分析数据以后,教师归纳:通过平均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在四年级以前,也就是10岁以前,男同学的平均身高、体重略大于女同学,从四年级开始到六年级,也就是从10岁开始到12岁,女同学在平均身高、平均体重方面都超过男同学。4.认识一个人一生经历的阶段(1)提问: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身上,你认为他们一生可以分为几个阶段?鼓励学生从身高、体重、精神风貌等方面来给人的一生划分阶段。(2)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划分年龄阶段。(3)出示一幅一个人从婴儿老年的图片,教师归纳并板书:婴儿——儿童——青年——中年——老年(4)对照图片说一说自己处于哪个阶段?还将经历哪几个阶段?三、全课归纳,并要求学生提出课外延伸的问题1.教师小结:人的一生要经历婴儿、儿童、青年、中年、老年五个阶段,目前我们正处于儿童时期,要珍惜每一个年龄阶段,让我们的每一个年龄阶段都充实而有意义。2.课外延伸:关于“我们的生长发育”你还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准备怎样去研究?小组内相互交流,课外就按照小组研究的方法去研究。第二课时一、展示课前准备: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遗传与变异的资料。二、引导学生研究遗传与变异现象1.教师:如果把自己的照片与爸爸妈妈的照片对比,你准备从哪些方面对比?反馈中引导学生从五官、皮肤、头发等方面对比。2.教师提观察对比的要求:(1)观察要认真。(2)将观察到记录在表格里。3.提问:从对比中有什么发现?4.教师归纳:经过对比,我们发现自己与爸爸或者妈妈在长相、眼睛等方面有相似的地方,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遗传现象。5.出示一组母子动物的照片,母子之间毛色、花纹、体态上有一定的形似性:让学生观察一组稻子从“稻谷种子——稻谷秧苗——成熟的稻子”照片。让学生观察以后反馈:有什么发现?学生反馈以后教师总结:动物和植物也有遗传现象。6.教师提问:在观察对比自己与父母的照片时,除了具有一些相似性以外,还有什么发现?7.学生观察对比自己与父母、兄弟姐妹之间的照片,寻找不同的地方,并要要求学生将观察的结果记录在观察记录表里里面。8.观察以后反馈:自己与父母、兄弟姐妹之间有哪些不同的地方?教师引导学生从肤色、嘴巴、头发等方面找差异。9.教师出示两对双胞胎学生的照片,学生观察以后反馈:双胞胎之间有差异吗?10.归纳变异现象的概念:11.引导学生认识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的特性之一。12.全课小结:在我们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父母的遗传一直影响着我们,同时因为多种原因,我们也与父母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也就是变异现象,而且遗传与变异现象也是生物的一个特性,影响生物的生长与繁殖。三、课外延伸:收集有关遗传与变异的知识,一期有关遗传与变异的科学小报。2地球(鄂教版科学六上第一单元我们居住的星球第1课)教学目标1.知道地球的形状、大小。2.知道地球是由小部分陆地和大部分水域构成的。3.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历史。4.知道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状况。5.体验科学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6.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7.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8.培养学生在科学研究中尊重证据、不迷信权威、勇于探索的精神。9.会查找、收集、分析处理关于地球的资料及信息。教学准备1.查找关于地球形状和大小、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历史等相关资料。2.稍大一点的三夹板,带桅杆的轮船模型或者地形地球仪。教学过程课前师生收集人类认识地球形状和大小的历史过程等相关资料。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提出问题。1.学生朗读单元课题,提问:我们居住的星球叫什么?2.谈话:地球是我们居住的唯一星球,是我们人类美丽的家园。关于地球,你想知道哪些问题呢?3.学生提出想知道的问题。4.谈话过渡:同学们提出了很多关于地球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研究。从这节课开始,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共同探索关于地球的这么多的奥秘。到本学期结束的时候,我们来进行地球知识竞赛,大家比一比,看谁知道得最多。对地球知识的学习,还是让我们从了解人类认识地球的历史开始吧。二、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奥秘的历史。1.谈话: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收集了不少人类探索地球形状和大小的历史资料,同学们分小组分享你们的收集成果吧,交流交流人类特别是古代的人们,在探索地球的历程中,发生了哪些事情?有哪些主要的观点?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2.学生分组交流。3.全班交流。重点放在人类对地球的认识历程上,梳理出:居住地中心说——天圆地方说——地球说。4.提问: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哪种观点最接近现在的情况?古希腊人是通过什么现象提出这种观点的呢?5.演示模拟实验,师生讨论。用一张大一点的三夹板模拟海平面,一个带桅杆的船的模型,模拟船在海上的航行,再现古希腊人看到的情形。6.谈话:这个现象激起了科学家的好奇,他们从这种反常的现象中大胆地提出了海平面不是平的,而是弧形的观点。古希腊人由海平面是弧形的联想到整个地球是球形的,他们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先生,首先提出地球是球形的观点,这是人类对地球认识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飞跃。他们提出的这个观点是振奋人心的,但没有确凿的证据来证明,因此,在当时还只是一个猜想。他们是怎样寻找证据的呢?7.学生阅读资料,讲故事,谈感想。感知人类寻找证据,对地球形状进行的艰险的探索活动。三、观察图片,计算数据,构建对地球形状和大小的认知。1.谈话: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能够从太空远观地球了,地球真的是一个“地”球吗?也就是说是一个以陆地为主的球体吗?2.学生计算地球上陆地和海洋的面积以及它们占地球表面积的比例,感知陆地和海洋、地球水资源的分布状况,得出结论。3.观看关于地球的图片,包括从太空、月球上看地球的照片,地球上一些美丽景色的照片,感知地球的形状和地球美丽的景象。让学生建立和舒发对地球的美丽情感。4.画“太空中的地球”图,写关于地球的解说词。四、课堂小结:请学生谈一谈这节课的学习收获。3地球仪(鄂教版科学六上第一单元我们居住的星球第2课)教学目标1.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认识到建立事物的模型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2.了解地球仪的一些主要标识,知道地轴、两极、赤道、经线、纬线;会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纬线、赤道、两极、南北半球、东西半球和本初子午线;知道利用经纬网能够确定地球上任何地点的位置。3.通过对地球仪的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空间思维能力、团结协作精神。4.知道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无穷尽的,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求科学奥秘的志趣。5.学会制作简易地球仪,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学准备1.教师演示用大地球仪一个,学生每小组观察用小地球仪一个。2.关于地球仪的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的故事片和观赏介绍地球仪种类的图片。3.制作地球仪的材料:乒乓球、彩笔、细铁丝、钻孔用的铁锥等。4.演示用的篮球一个。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课件展示)狂风暴雨的夜晚,波涛汹涌的海面被阵阵闪电撕碎。在狂风巨浪中喘息的豪华巨轮被翻天巨浪吞噬。倾斜不定的船舱内一片狼籍。船长拼命地呼救:“帝国号遇险,我是帝国号,请求支援,我们的位置是……”。国际救援总部内-片忙碌的身影,墙上喇叭里传来船长嘶哑的声音:“东经102°,南纬38°,请求支援,请求支援”。救援工作人员迅速围在一个大型地球仪前,通过一番熟练地描点画线后果断地说:“它们位于南半球A国附近的海域,立即命令A国救援部队马上行动!”(上述故事情节也可以由教师口述,学生倾听。)教师提问:救援部队怎样迅速地判断出“帝国号”的位置?学生自由回答。教师适时地揭示课题,并板书课题:地球仪二、介绍模型,了解功用。1.了解地球仪的概念和作用。我们生活的地球实在是太大了,尽管我们的脑海里有地球的模样,但我们在实际生活中是很难一下看到它的全貌的,为了认识和研究地球,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按照比例缩小若干倍后,制成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借助地球仪这个工具,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了解地球的一些知识。2.了解地球仪的种类及简单结构。教师提问:大家见过的地球仪是什么样的?它有哪些种类?学生根据已有知识自由发言。教师播放搜集的地球仪种类的图片,并适当介绍地球仪的种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观察、学习地球仪的组成。(对于地球仪种类的介绍,也可以由教师直接口述。)三、观察模型,探求新知。1.教师提出要求:请同学们分组观察地球仪,大家有哪些发现?将你们的发现记录下来,看哪个组的发现最多。在观察的同时,还可以看看文中的小资料。学生观察、交流,并做好记录。教师巡查,及时地提示观察内容,给学生以帮助。2.小组汇报交流,学生自由发言。(有的学生看到了陆地和海洋,还有许多国家;有的学生看到上面有洲界线和国界线;有的学生看到了南北回归线、南极圈、北极圈;有的学生还提出问题,不明白为什么地球仪的轴是倾斜的;有的学生看到地球上密布着经线和纬线;有的学生看到北极点在海洋之中,而南极点却在陆地上;有的学生看到了中国的形状象一只雄鸡;有的学生看到了大片的沙漠;有的学生观察到有的国家很大,有的国家却找不到……)(上述学生的发言是凌乱的,也有一些是不准确的,教师要有选择地板书。板书时,尽量将有联系的名词分类写,为后面的梳理做好铺垫。)3.引导学生归纳整理地球仪的主要标识。同学们有很多发现,有必要进行梳理。(演示讲解,并适时地将板书归类整理)⑴篮球不绕轴转动,就会在地上乱滚,而地球仪是绕地轴运动的,始终自西向东绕地轴转动。地轴是一根假想的轴。地轴与地球有两个交点即南极和北极。⑵在地球仪上,有一条将“地球”平均分成南北两个半球的圆周线,即赤道。与赤道平行的圆周线叫纬线,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其中,北半球有两条特殊的纬线:北回归线、北极圈,在南半球,有两条相对应的纬线:南回归线、南极圈。⑶在地球仪上,还有许多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半圆弧线,叫经线。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为使英、法等国和非洲大陆上的各国同属一个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是以东经160°和西经20°为界。经线指示南北方向。⑷地球仪上还有图例,表示陆地、海洋、国家位置、洲界等⑸经线和纬线构成了经纬网,利用经纬网能够确定地球上任何地点的位置。四、简单制作,巩固知识。1.教师提出要求:学习了地球仪的一些主要标识,同学们的头脑中一定有了大致的轮廓,请同学们用手中的材料制作一个简单的地球仪。说一说,你准备怎样制作?2.学生自由发言,然后看课后的制作提示。3.学生动手制作,并让学生展示、介绍自己做的简易地球仪。五、课后延伸,深化拓展。关于地球仪的知识还有很多,我们今天只是认识、了解了一些主要的标识。请同学们课后再找一找,看谁还有新的发现。4地图(鄂教版科学六上第一单元我们居住的星球第3课)教学目标1.看地图,明确地图的含义,了解地图的主要标识和功用。2.会从地图上获取所需信息,解决具体的问题,具备一定的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意识到地图的重要性,体会地图在生活实践中的作用。4.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5.得交流与讨论可以引发新的想法。6.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语言、文字、图表、模型等)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7.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8.愿意合作与交流。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挂图(中国地形图,中国行政区划图,世界地图等)或课件。学生准备:收集各种地图及麦哲伦环球航行船队的有关资料。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谈话:你知道有哪些类型的地图吗?它们有什么作用?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地图。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学生读图,收集标识的信息,初步了解地图标识的意义。(1)谈话:请同学们拿出自己收集到的地图,四人小组互相说说自己的发现。(2)学生分组读图,收集信息。(3)学生汇报交流收集到的信息,发现地图上有很多标识帮助人们读懂地图。(4)出示书上地图,小组比赛,收集有关标识的信息,并把观察到的标识记录下来,看哪个小组找到的标识多。(5)学生汇报交流,说一说常见标识的意义。2.阅读资料,知道地图的三要素,进一步了解地图标识的功用。三、综合运用。1.读青藏高原地形图和长江水系图,获得这两地的信息,体会地图在生活实践中的作用。(1)出示青藏高原地形图和长江水系图,小组说一说从图上了解青藏高原和长江流域的哪些信息。(2)通过交流汇报,体会地图在生活实践中的作用,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思想。同时使学生的知识再次迁移,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逐步深入,促进了学生知识的迁移和发展。2.学生在世界地图上画出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进一步了解地球是球形的。在人类的探索过程中,麦哲伦的航行无疑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因为他第一次用实践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形。课前教师和学生都要收集麦哲伦环球航行船队的有关资料。在这次活动中,首先要学生联系前面关于地球仪的有关知识,看懂世界主要国家分布图,弄清楚各个大洲、大洋在平面图中的位置关系,然后大致画出麦哲伦航行路线图,学生通过地图知识进一步了解地球是球形的。四、课堂小结。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2.你还有什么问题?5建立“地球档案”(鄂教版科学六上第一单元我们居住的星球第4课)教学目标1.知道地球的构造2.了解有关地球过去与现在的知识3.培养学生的保护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4.学会整理搜集到的资料,小组制作一份“地球档案”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小组搜集有关地球的资料教师准备;准备有关地球的影像资料或图片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谈话:到目前为止,地球是我们人类生息繁衍的惟一场所,人类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几百完年,地球有许多的秘密,你知道它哪些秘密?2.学生交流有关地球的知识二、探究新知1.研究地球的构造。(1)提问:关于地球的构造,你们知道些什么呢?(2)学生讨论交流(3)教师出示地球构造示意图,教师讲述:地球的构造分为地壳、地幔、地核,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地球的半径平均约6371千米,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2.了解地球的过去与现在。(1)谈话: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以前发生过许多事情和千奇百怪的变化,关于地球的过去,你们都了解些什么呢?(2)学生交流搜集到的资料。(3)播放影像资料,讲述:同学们你们收集的资料很丰富,我们用更直观的方法来了解一些地球过去的事情。(4)谈话:刚刚我们一起经历了地球的过去,那我们再来关注一下地球的现在,你们又了解多少呢?(5)学生交流讨论。(6)播放相关的影像资料。3.建立“地球档案”。(1)谈话:今天我们搜集有关地球的资料这么多,干脆我们把它们整理起来合理的利用它们,为地球建立一个“档案”,你们觉得怎么样?(2)谈话:可以小组同学商量讨论一下,谈谈自己的想法,怎样制作“地球档案”呢?(3)学生讨论,小组整理制作“地球档案”。三、拓展延伸举“地球档案”展览。评一评,哪些小组制作的最有创意。
『贰』 小学四年级科学小实验题
热传递必须有温度差,当水一起达到100摄氏度,就不再热传递,而水沸腾必须不断加热,故不会沸腾,换成沸点高的就不一样了。
2.不会,你知道大气压吗,这就是大气压的厉害。
3,在阴凉环境下即可
『叁』 小学生四年级作文记一次怎样的小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星期日上午,爸爸把我叫到客厅,指着桌子上摆着的一个透明的杯子和一枚扣子,说:“我们现在做一个科学小游戏,名字叫‘听指挥地扣子'。”我奇怪地问爸爸:“扣子怎么会听指挥呢?”爸爸微笑着说:“你呆会儿就知道了。”
爸爸开始准备工作了。他往杯子里面倒进了一些稀盐酸,又往扣眼儿里塞上了一些石灰末。我以为爸爸是在和我开玩笑,可爸爸却很认真,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我反复思索着:稀盐酸和石灰末跟扣子又有什么关系?
实验开始了,爸爸把扣子掷入水中,扣子一直沉到了杯底。我目不转睛地望着杯底,扣子像在杯底睡觉。我看了爸爸一眼,可他却坐在椅子上,满不在乎地看着杯底。我只好等着,看爸爸怎么让扣子听指挥。不一会儿,爸爸胸有成竹地站起来,冲着扣子招招手说:“扣子,快上来!”扣子像听到了命令似的,晃晃悠悠地从杯底向上浮了上来。“扣子听指挥了!”我说。我刚要说为什么,爸爸又对扣子挥挥手说:“扣子,下去吧!”于是扣子就慢慢地向杯底沉下去。我被这个简直有点神话色彩的小实验迷住了。心想:这个小实验真奇妙。
“这是什么道理?”我问。爸爸说:“扣子刚沉下去,是由于自重力。下沉时,石灰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变化,放出了二氧化碳,小气泡便聚集在扣子表面,浮力就变大了。等扣子升到上面,石灰末与稀盐酸接触面积就变小,气泡随之减少,浮力也变小,这时扣子的自重力就会大于浮力,于是它又下沉了。”
『肆』 谁有简单的科学小实验的材料详细一点,适合小学四年级
水果电池。我四年级劳技课的时候做过,虽然我吃掉了一半用来做实验的水果,但是实验还是成功了的,哈哈哈。 吹不灭的蜡烛 蜡烛抽水机什么的。 你可以到文库找找小学劳技课什么的,这个网上应该有的。
『伍』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
主要可以做两个实验:1、高锰酸钾溶解:器材:高锰酸钾、小勺、烧杯、水。结论:紫色液体云雾状散开。2、酒精灯的使用:步骤:打开灯帽,用火柴自下而上斜点灯芯,在外焰加热,完后用灯帽盖灭,拿起再盖。
四年级科学上教学要点:(教育版)
天气
1、 天气符号:(太阳)晴、(云、半个太阳)晴天多云、(一朵半云)阴、(一朵半云下面斜点)雨;风:(小旗下垂)0、(小旗飘起来一点)1、(小旗飘起来)2 。
2、 温度:用°C表示摄氏,用°F表示华氏。
3、 温度计的使用:轻拿轻放;液泡朝下;平视。
4、 用温度计测量气温更准确。
5、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小草、小纸片飘向的相反方向就是风向。)
6、 八方: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7、 风向标的制作:把硬纸剪成箭头箭尾,插入吸管两头固定,用大头针穿过吸管中点插到铅笔的橡皮擦上。
8、 雨量器的制作:在纸条上按10毫米间距刻上刻度,将纸条固定在透明的玻璃杯上。
9、 把雨量器放在阳台上测量(天):10毫米:小雨,25毫米:中雨,50毫米:大雨,100毫米:暴雨。
10、云分三类:积云、层云、卷云。
11、积云像棉花,低黑下雨;层云多满天,灰暗下雨;卷云棉拉丝,冷天出现。
12、天气谚语: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久晴大雾阴,久阴大雾晴;天上钩钩云,地上水淋淋;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等。
溶解
13、能溶解的物质有:盐、糖、醋、酒精、胶水(慢)、高锰酸钾等。(可蒸发分离出来)
14、不能溶解的物质有:面粉、沙子、食用油等。(可过滤出来)
15、固体、液体、气体:有部分可溶解和会沉浮。(空气可注入到水中)
16、加快溶解的方法有:搅拌、摇动、粉碎、加热、加大溶剂。
17、高锰酸钾溶解现象:紫色液体云雾状散开。(实验:烧杯、高锰酸钾、小勺、水)
18、酒精灯的使用:打开灯帽;用火柴自下而上点燃灯芯;在外焰加热;用灯帽盖灭,拿起再盖。(实验:酒精灯、火柴)
19、喝生态水比喝纯净水、矿泉水安全健康。
声音
20、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21、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叫振动。
22、声音的强弱叫音量,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23、声音的传播:在固体中传得最远,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近。
24、耳朵的结构:外耳:耳郭、外耳道;中耳:鼓膜、听小骨;内耳:耳蜗、听觉神经。
25、呼吸系统:鼻孔、气管、肺。
26、声带:女性短,音尖高;男性长,音粗低。
我们的身体
27、人的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
28、成人骨骼有:206块,其中:头:29块,躯干:51块,手臂:64块,腿脚:62块。(婴儿骨骼更多)
29、骨骼作用:支撑保护;关节作用:灵活动作;肌肉作用:帮助运动。(人体有600块肌肉)
30、体育运动能使我们的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灵活。
31、运动会加快心跳和呼吸。(因为需要更多的氧气)
32、消化系统:口腔、食道、肝胃、小肠、大肠、肛门。
33、器官联系:空气、呼吸器官获得氧;食物、消化器官获得养分;帮助运动。
34、运动之后应多喝水。
『陆』 小学四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降落伞下降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观察到的现象答案
6.02 研究降落伞下降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认识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 伞面的大小与空气的阻力可以影响下降速度 各种各样的降落伞 1.把伞面不同的降落伞依次在室内上空抛下(每次高度要基本一 致),观察下落现象,并用秒表记录降落伞从打开到下落至地面的 时间。 2.把刚刚用过的降落伞拿到室外依次抛向空中(每次高度要基本一 致),观察下落现象,并用秒表记录降落伞从打开到下落至地面的 时间。 伞面面积越大,降落伞下降速度越慢; 实验现象 降落伞载重越大,降落伞下降越快; 受到的空气阻力越小,下降越快。 伞面面积越大,降落伞下降速度越慢; 实验结论 降落伞载重越大,降落伞下降越快; 受到的空气阻力越小,下降越快。 备 注 小学 2014—2015 年下学期学生演示实验报告单 学科: 科学 实验名称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1、 班级 : 四年级 学生:6.05 探究食盐的溶解量对溶液的体积有没有影响 懂得预测要有正确的依据 小烧杯、勺子、水、盐 教师说明实验方法:在装水的烧杯里放 5 克盐,水位会发生 变化吗?装入 15 克、50 克盐,水位会发生变化吗? 2、 先预测后实验。 食盐的溶解量对溶液的体积有影响 实验现象 食盐的溶解量对溶液的体积有影响 实验结论 备 注
『柒』 小学科学创新实验四年级上
我做过一个抄物体的沉浮实验:袭把四个橙子放入水槽。(四个同时买来大小相同)
现象:三个浮起,一个下沉。
结论:三个里面有空气,沉下去的没有空气。
继续实验:把沉下去的切开再放入水槽。
现象:两片都下沉。
结论:沉下去的橙子,组织开始变质。(没有浮起来的新鲜)
『捌』 小学四年级作文《一次有趣的实验》200字
一次有趣的实验
今天上午,我和妈妈在家做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让鸡蛋浮起来。
我用一个碗,里面盛满水,如果你这时把一个鸡蛋放下去的话,鸡蛋肯定就沉下去了。我问妈妈:“妈妈,有什么好办法能让水里的鸡蛋浮起来吗?”“当然有了,你往碗里不断地加一些食盐试试看吧!”妈妈回答道。说完,我立即拿起勺子舀了一勺食盐,慢慢地撒到碗里去。这时,我看见鸡蛋没有浮起来。于是,我就不断地向碗里撒盐。撒到第五、六勺时,鸡蛋渐渐地离开碗底,浮到了水面上。看到这个奇怪的现象,我问慢慢道:“为什么向碗里撒盐能使沉在水底的鸡蛋浮起来呢?”“你去查查《十万个为什么》吧”,妈妈回答道,“它一定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案的。”说着,我已经跑到书房,翻开书仔细地寻找起来。不一会儿,我就找到了答案。原来,不断地往水里加盐能加大水的密度,加大浮力,鸡蛋就自然而然地浮起来了。我把答案告诉了妈妈,妈妈满意地说我是一个爱学习的好孩子。听了这话,我的心里美滋滋的,别提有多开心了!
通过这个实验,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世界上还有许多未解之谜等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将来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