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小学一年级数学怎么教
一年级的儿童则对“玩”比较感兴趣,一切以快乐为本,无忧无虑,所以要想教好一年级数学,首先必须激发、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所以可用教具来教。
Ⅱ 怎么教好小学一年级孩子的数学
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逻辑思维也刚刚开始,所以教小学数学是比较有挑战性的,我的体会是: 1. 尽量用直观的,讲故事的方法来教学。小学生喜欢听故事。一年级开始学数字,可以讲一些数字的故事,举例讲为什么要有数字等。 2. 尽量讲多一些数学背后的意义。如为什么要有小数,为什么要有分数,这些数字有什么用处。 3.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能力,培养思维能力,可以举比较夸张地例子。如讲两点之间直线距离最短,可以举狗追食物的例子。可以比较夸张地说让狗跑弯路等。 4尽量贴近小学生的生活举例。 教数学也可以很生动。供参考!
Ⅲ 如何有效组织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
在新课程理念下,有效的数学教学要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教师必须具备有为学生一切发展的思想,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使学生乐学、学会、会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因此,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于一年级学生,他们小还不能完全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在学习活动中,他们的注意力很不稳定,爱做小动作。同时,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但观察事物往往只注意整体,比较笼统,不够精确等等,针对他们的这些特性,下面我将从课堂组织、学习兴趣、自主探索、倾听和评价这五方面入手,探索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重视课堂组织,让课堂充满激情
组织教学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断地组织学生注意,管理纪律,引导学习,建立和谐的教学环境,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行为方式。一堂课的好坏不仅仅跟老师的教学方法有关,还和老师组织课堂纪律的好坏有关。它不仅影响到整个课堂教学的效果,而且与学生思想、感情、智力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课堂组织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年级学生喜欢比赛,表现欲强,所以在课堂上我经常组织学生进行男女同学比赛,小组比赛和大组比赛,激发学生的激情,同时,一年级学生容易产生喜新厌旧的情绪,我经常换着形式比,有时进行爬山比赛,看看谁最快爬到山顶;有时进行摘果游戏,看看谁摘的果子最多;有时进行互吃苹果比赛,谁表现好就可以吃对方的苹果一口,直到把对方的苹果吃完算赢等等,让学生在形式多变的比赛中充满激情,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另外,一年级学生自制力较差,很难在一节课里都注意力集中,因此我也设计了一些整顿纪律的儿歌,比如:一、二,拍拍手;三、四,点点头;五、六,拍拍肩,(双手交叉拍);七、八,扭扭腰,(双手掐腰);九、十,快坐好!如果课堂上有人讲话,我就会说:小鸟小鸟在哪里?学生:小鸟小鸟 飞走了。(双手做飞的动作)如果有人做小动作,我就会说:小猴小猴在哪里?学生:小猴小猴溜走了。(双手做溜走的动作)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有效组织课堂,使课堂充满激情。
二、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表明:兴趣是最活跃的心理成份,是一种带趋向性的心理特征。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数学的学习内容是抽象、枯燥、无味的,它没有形象生动的语言及生动的故事情节,不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把他们的心理状态调节到最佳状态。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教学“0的认识”时,我创设了一个故事情景:小朋友们,你们都知道小猴最喜欢吃桃子,这天,它到山上摘桃子,不一会工夫就摘了2个桃子,你们看,他吃了几个?(1个)你能说说刚才的过程吗?(2个桃子,吃了1个,还剩1个:2-1=1)。可是,他吃了1个桃子后觉得不够饱,于是,他又吃了一个。你们看,现在还有几个?(0)你能说说刚才的过程吗?(1个桃子,吃了1个,就没有:1-1=0)你能说说0表示什么吗?(什么都没有)这样设计,把原本生硬的数字变成学生喜欢的故事,吸引他们到故事中,并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引导学生把思维的过程说出来,使学生乐学、易学。
(二)利用数学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一年级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些符合教学内容的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学到的数学知识。比如:我在教学“5的认识”时,设计“抢凳子”这个游戏:5名学生围着4张椅子绕圈,其他学生们唱歌,歌声停下来后,学生们奋力抢属于自己的座位,看谁的反应快。通过这个游戏,学生们直观的建立了数的概念,了解到“4比5少1,5比4多1 ”,既复习了有关“4”的知识,又引发了学生们学习新课的兴趣,一举数得。
(三)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年级的学生对语言的要求很高,只有生动、形象和有趣的语言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完“10的组成”后,我把10的组成的数编成一首有趣的儿歌帮助学生掌握:1 9 1 9 ,好朋友; 2 8 2 8,手拉手;3 7 3 7,真亲密;4 6 4 6,一起走;5 5,凑成一双手。这样,学生在形象易懂的儿歌中很容易记住10的组成。
(四)利用直观教具、操作学具、电化教学手段来激发学习兴趣
一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可是他们好动、好奇心强,对新奇动人的事物比较敏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直观教具、电化教学及操作学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教学 “10的认识”时,教师简单地操作键盘,屏幕上出现了数字娃娃“0”,接着跳出“1”“2”“3”“4”“5”“6”“7”“8”“9”,同时出现声音“9”说自己最大,看不起“0”,“1”出来打抱不平,说:“如果我与0站在一起,就比你大。”教师问:“小朋友,你们相信吗?”屏幕一闪,1和0 站在一起,把孩子们紧紧吸引住了。教师自然地把学生引入新课:“10的认识”。又比如我在教学“9的组成”时,我让学生摆出9根小棒,然后把它分成两份,看看有几种分法并与同桌交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把9的组成这一抽象内容变成具体的操作,从而很轻松、容易的掌握9的组成。
三、鼓励学生尝试自主探索学习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学习时明显受心理因素支配,如果教师用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动手练”进行教学,学生很容易感到很乏味,越学越不爱学。同时,《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必须重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主动探索的机会,变“接受性学习”为“创造性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要鼓励学生尝试自主探索,从中找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比如在教学“10的认识和组成”时,我给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动物森林里举行“保龄球大赛”,邀请了8个小动物参加,让学生猜一猜小动物们有可能一次打中几个保龄球?没打中几个?学生可以动手画画,然后与小组同学进行讨论、交流,再通过汇报总结出10的组成,还可以让学生想一想如果让你参加比赛,还有可能是什么情况?最后按照成绩给小动物排队、发奖(找规律)。学生在积极探索的过程中,不仅学到了基础知识,也使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了到提高
Ⅳ 小学一年级数学怎么教
其实一来年级的知识很浅显,自老师上课注重的是方法,要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这点对孩子的学习非常重要,只要孩子认真听了,基本上是应该能学会的。)还有孩子很小老师在上课时一定要讲解的特别详细才行,不要觉得很简单就一笔带过或忽略不讲,孩子的理解力还是比较差的。这是我自己的一点体会,希望能帮得上你。
Ⅳ 小学一年级怎么教数学
一、创造和谐师生关系,培养学习兴趣
一年龄的儿童非常的天真可爱,一般以老师为中心,所以处理好师生间的关系也尤为重要。教师就是学生的表率,时刻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一年级教师尤其要注意,去爱每一个学生。让他们觉得你和蔼可亲,都愿意亲近你,都喜欢你。在无形中他们也会喜欢你所上的课,对那一门课的学习产生兴趣。我不仅让他们和老师交朋友,而且还和书中的数学伙伴“笑笑” 、“淘气”、“智慧老人”交朋友,我既做教师,又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如果教师能处处为学生着想,常用微笑的表情,期待的神情,温和的语言创造活跃民主的课堂气氛,理解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学生也就会“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双方达到感情的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取得了事半功倍之效。
二、注意运用生动形象化的教学语言,激发学习兴趣。
年级的学生处于具体形象的思维阶段,正在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一年级儿童正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这个过渡的开始。所以老师在数学教学中应注意采用形象生动的教学语言,既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又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4-2”这一减法算式中“-”所表示的意思时,老师可以这样举例说明:“桌上有4个苹果,现在你吃掉2个,还剩多少个?”,“吃掉,少了2个,就是减去2的意思。”所以说“减法中的减号就是拿走、少掉、去掉的意思。”通过具体生动形象的语言,学生就很容易掌握新的知识。所以老师在教学中,在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的同时,要以学生身边的熟悉的事物为基础。另外,如果能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来举例说明,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集中注意力。
二、寓教于趣,激发竞争意识,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年级的儿童大多数都喜欢讲故事、唱歌、跳舞,喜爱玩耍和参与老师组织的一些表演和游戏是一年级学生最突出的特点。因此,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教学的需要,教师可采用游戏,开火车,即兴表演等手段,使学生在玩耍、表演、游戏中学到知识,使到课堂气氛更加生动活泼,提高学习的效果。例如,在上学期的第一课,认识10以内的数时,我把各数编成一个手指游戏,在游戏中边表演边学习数数,这对刚从幼儿园毕业的孩子来说感到特别亲切,非常兴趣。之后我还把手指游戏作为每次课前的一个安静游戏活动,能使全体学生在最短时间集中注意,进入课堂活动,一举多得;又如“0”的认识这一课可以上成一节故事课。以小兔采蘑菇、拔萝卜为线索,先由老师讲,然后可引导学生看图续讲,为学生提供说话的机会并训练他们的看图说话能力和想象能力。
激发学生竞争意识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成绩的一种有效手段,在数学学习中,能促使学生互动,让学生在竞争中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我们可以在数学课进行一些比赛,如比比谁写的字好、谁看到的东西多、谁数数又对又快、谁提的数学问题最多、谁做口算既准确又迅速……都是个人为单位的,还可以分小组来进行。例如,“10”的认识这一课可以把全班所有学生分成几组或同桌小朋友合作,看谁先把10根小棒数出来并且用线绑好。
三、亲自动手,在操作中使学生乐学、会学。
学生对事物的感知、知识的理解掌握、感性经验的获得,是通过表象的积累,再与听觉表象和其它表象的综合,形成有关事物的概念,获得抽象的知识。而一年级的学生都有这样的特点: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或集中时间不长,好奇心强、好动,特别是一双手喜欢到处乱摸。根据这些特点,老师可在教学中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一些操作性的学习,寓教于玩,使学生在玩耍中学到知识,发展了学生的动作思维,达到了乐学和会学。例如在一年级数的组成教学里,学“7的组成”,让学生带7块小积木,让学生分成两份,可以怎样分?再根据学生各个不同分法,归纳出“7的组成”。
四、善于表扬与奖励,唤醒学习需要,使学生获得成功感。
美国哲学家约翰·杜威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人类本质里深远的驱策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的确,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希望获得别人的赞扬、奖励,不希望受到别人的批评和不重视。所以,在教学中,只要老师能善于对学生进行表扬和奖励,就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并能形成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例如:当某个学生能正确地回答老师的问题时,或后进生有了点滴进步时,老师应抓住时机进行表扬和奖励,可以采用鼓掌表扬,或奖励一个小红星、小奖品等形式,让学生获得成功感和满足感。而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答错了,老师应以鼓励为主,以免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Ⅵ 如何教好小学一年级数学
你是哪个地区的?
现在很多大城市的小孩子在幼儿园就学了很多数数和加减乘除了,所以你要有点心理准备,和教参上写的情况不太一样的。
低年级最重要的是教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坐姿、写字姿势、如何听讲、如何举手
写数字的时候,有些幼儿园教得不太规范,得要求孩子严格地书写,比如4上面是开口还是封口啊之类的,一个细节也不能放过。
另外就是多鼓励小孩子,多和家长聊天,反馈情况。特别是有背景的家长,有的家长很麻烦的,小孩子不好好学习,他还去校长那里说你教得不好。
祝好运~
Ⅶ 如何培养小学一年级数学教育措施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引导和训练学生踏实认真的学习态度。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学习,终身受益。在课前课后十分注意培养学生认真听讲和认真作业的好习惯。在课堂教学中多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如果能长期坚持,养成习惯,这就形成了良好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
2.学生学习的常规的培养和训练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从摆放学习用品起,怎样听讲、怎样书写、怎样记作业,以及的简单的检验作业的方法等都是学习习惯的内容。课堂上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建立一个良好的开端,以后的学习中仍应充分关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将这一目标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中。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是要注意根据一年级孩子年龄特征,设计一些孩子感兴趣的环节,如游戏,故事,比赛等,注意从生活中找素材,让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教学中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丰富学生的感性积累,发展学生的数感和初步的空间观念。通过提供具体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活动,鼓励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
教师培养学生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兴趣,也就是学生求知欲,只有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才可以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计算能力是由教师的反复训练和学生自身的刻苦练习,长期积累而成的。
各种各类练习也为学生所学知识的巩固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加上我们这里的学生的特殊情况,基础比较差,平时必须加强口算训练,为提高学生基本的计算能力打好基础。我将坚持每天课前三分钟口算练习,并且对学生的口算练习进行认真地批改,有错及时让学生订正。这样坚持练习,日积月累,我想是一定能成功的。另外,结合教材补充一些必要的计算练习。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每天补充一些必要的计算练习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或者是各类基本计算练习和一些基本的有一定思维性的计算
<一>做练习、写作业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巩固知识、习得技能的必要
环节。
(1)、发现困难生要及时帮助,利用各种形式激发兴趣。 (2)、积极开发学生对学习兴趣,利用情境培养学习数学的愿望。 (3)、鼓励学生多提问,多发言,对优秀的表现要及时表扬,利用奖章制度树立班级学习榜样,结合班级的评比制度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注重作业设计。
精心设计每一课时的作业,才能尽可能地发挥作业的最佳作用,达到教学的目的。作业不随意,应该结合当天的内容,对内容进行选择,不布置课堂上做过的作业,对布置的作业一定要精批细改,发现问题及时反馈,这样才能达到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如果我们有强烈的责任心,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努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爱好,优化课堂教育教学方法,我相信数学教学质量一定会逐步提高的。
Ⅷ 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主要一主要采用什么教学那些 方法
教他们乘法口诀,给他们每人发本小册子(都是计算题那种)给他们每天布置一点,如果提前做的多的还有奖励,必须亲自检查他们有没有写,检查完如果不想改,可以发下去报答案给他们听,让他们自己改,不会的再问你,趁着他们还小很听话,打好他们的数学基础这样子,以后学数学计算方面就不会有什么问题啦,学起来也有动力,打基础最重要,希望对你有帮助
Ⅸ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学方法是怎样
学习应该是一个快乐的过程,不能强迫孩子学习,需要鼓励孩子自主学习,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可以采用游戏化教学,利用游戏吸引孩子的注意,从而对该知识点产生兴趣,从而掌握此知识点。比如有一个教育游戏软件APP趣动课堂,里面有各类型游戏,在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可以采用该APP中农产加减的游戏,使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寓教于乐。游戏的设置分不同关卡,根据难易程度。这种游戏化教育可以尝试,也是一种值得尝试的好的教数学方法。
Ⅹ 如何教小学一年级数学
一、培养学生课堂常规的习惯
刚上一年级的小朋友难免改变不了幼儿园的习惯,课堂上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尤其是刚入学时,40分钟的课堂对于他们来说一时很不习惯,所以做好小学生的常规,就显得有些困难,怎样才能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呢?教师应做到:
第一,不要太早着急学习课程,要把常规放在首位,因为如果你不把常规搞好,小学生就会很不守纪律,在班上乱跑、乱叫,所以只有把纪律搞好了,你才能正常上课,才能引导学生认真的学习知识。
第二,如果有一项常规没做好,就要反复的提,反复的练习,严格把关,直到做好为止,例如坐姿不端正,就让他们安静的坐在椅子上五分钟,看看谁坐的最端正,夸夸他们,并在每节课上都反复练习,时间一久,就会养成习惯。也可以采用多提醒,常抓不懈,比如我们班的叶周一鸣,个头小,上课总是坐不住,小手老是不停地动,还有一个缺点就是不举手随口回答问题,我每天不知要提醒他多少遍,现在终于有点成效了。
第三,让他们养成上课看黑板的习惯,努力吸收黑板上的知识,以便集中他们的注意力。
二、培养学生专心倾听的习惯
专心倾听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考的基础,新课程理念下的学习方式已从被动的学习转向自主的学习,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显得尤为突出。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是学生学会求知的重要途径。所以我们应想方设法运用各种手段来激发学生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1、首先是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课。
让学生听清听懂老师的要求。小学生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学生素材的感受与兴趣。教学中要让他们听清听懂老师的要求,就要善于选取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素材。例如,教学“数一数”时,我引导学生观察书上的主题图,欢快、温馨、富有童趣的画面带给学生对幼儿生活的美好回忆,更是对多彩的小学生活的热切向往。此时此刻,此材此图,学生对于老师的要求“观察图上是什么地方,有些什么,数出图中人或各类物体的数量”听得既清楚又明了,于是他们就兴趣盎然地说开了、数开了:这是儿童乐园,有1个滑梯、2个秋千、3只木马、4架飞机……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数学素材,努力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利于学生听清听懂老师的要求。
2、让学生专注倾听其他人的发言。
一年级小朋友刚入学时最大的一个弱点就是当别人发表意见时,不懂得如何认真倾听。有的一心想表现自己,他高高地站起来,边举手边不停地喊“我来,我来”,有的随心所欲地看书,有的甚至吃零食、玩玩具。此时,我们教师的引导作用就显得更为重要。如果任其自由散漫,课堂的学习效率将大打折扣,而且会滋长某些不良习惯的蔓延。当这种情况出现时,我就示意发言的同学停一下,并说:“还有几个小朋友没准备好呢!比比谁听得最认真!”“比一比,他的说法跟你是不是一样,欢迎发表不同的意见。”这样多次及时的提醒与交流评价,学生能逐渐养成认真倾听教师和同学发言的好习惯。
三、培养学生说的习惯
在教学中加强说的训练,培养说的习惯,有利于学生学习信息的反馈,能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便于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促进了学生思维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