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小学年级 > 江苏省小学四年级数学

江苏省小学四年级数学

发布时间:2020-11-24 03:14:49

小学四年级数学

每条线上的每一个点会形成2条射线,所以共2x2x3=12条

❷ 小学四年级数学大全

require.async(['wkcommon:widget/ui/lib/sio/sio.js'], function(sio) { var url = 'https://cpro.static.com/cpro/ui/c.js'; sio.callByBrowser( url, function () { BAIDU_CLB_fillSlotAsync('u2845605','cpro_u2845605'); } ); });

(2)体积=长×宽×高 V=a×b×h 5:三角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2÷底 三角形底=面积×2÷高 6:平行四边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7:梯形
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圆形
S:面积 C:周长 ∏ d=直径 r=半径
(1)周长=直径×∏=2×∏×半径 C=∏d=2∏r (2)面积=半径×半径×∏ ▲9:圆柱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 圆锥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V=S底面积×h×1/3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和倍问题 和 差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或者 和-小数=大数) 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或 小数+差=大数) ▲倍数和因数
0是自然数。在自然数中,最小的偶数是0,最小的奇数是1。 一个数的最小倍数和它的最大因数相等。
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什么是偶数?是2倍数的数叫做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是偶数) 什么是奇数?不是2倍数的数叫做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是奇数) 2的倍数,个位上的数是2、4、6、8和0。2的倍数都是双数。
5的倍数,个位上的数是5和0。۝个位上是0的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3的倍数,它各位上数的和一定是3的倍数。
注意:4的倍数一定是2的倍数,2的倍数不一定是4的倍数。
什么是素数(或质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叫做素数(或质数)。 什么是合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叫做合数。 注意:1的因子只有1个(是1)。1既不是素数,也不是合数。最小的素数是2,最小的合数4。没有最大的素数和合数。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一些定义、定律、计算公式和法则

var cpro_psid ="u2572954"; var cpro_pswidth =966; var cpro_psheight =120;

▲一、四则混和运算
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在四则混合运算中,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的运算,就从左至右依此计算;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就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如果有括号,就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如果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就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二、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 乘除法的关系:
一个因子=积÷另一个因子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用除法。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0不能作除数 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与商、除数、余数之间的关系: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商=(被除数-余数)÷除数
一个整数除以另一个不为0的整数,商是整数,没有余数,我们就说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如:6÷2=3,就是6能被2整除,或者说2能整出6。
乘法交换律:两个因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就是乘法交换律。如果用a,b表示两个数,乘法交换律可以表示为:a×b=b×a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乘积不变,这就叫乘法结合律。如果用a,b,c表示3个数,乘法结合律可以表示为:
(a ×b)×c=a×(b×c)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两个数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将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这叫做乘法分配律。如果用如果用a,b,c表示3个数,乘法分配律可以表示为:(a+b) ×c= a ×c+ b×c
简便计算的方法很多:如,利用上面的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还可以用凑整法,分解法,一个数连续减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两个数的和,等都可以使计算简便。在简便计算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该用什么方法才能使计算简便,就用什么方法,要灵活运用。
因子与积的变化规律:
一个因子不变,另一个因子扩大(或缩小)几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一个因子扩大(或缩小)几倍,另一个因子也扩大(或缩小)几倍,积就扩大(或缩小)两个因子扩大(或缩小)的倍数之积。
如果一个因子扩大几倍,另一个因子缩小相同的倍数,积不变。 三、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小数的意义:像0.7,0.45,0.025,0.107„„这样,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小数的计数单位有0.1,0.01,0.001„„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小数的读法: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部分从左到右顺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
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性质。
小数大小的比较:两个小数比大小,整数部分大的那个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元元上的数较大的那个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元元也相同,百分位上的数较大的那个数就大„„以此类推。

❸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江苏正卷

1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概念汇总

第一单元

乘法

一、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

1
、三位数乘两位数,所得的积不是四位数就是五位数。

2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先用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与三位数的每一位相
乘,乘得的积末位和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与三位数的每一位相乘,所
得的积末位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二、乘数末尾有
0
的乘法

1
、末尾有
0
的乘法计算方法:先把两个乘数不是零的部分相乘,再看两个乘数
末尾
一共有几个零
,就在积的
末尾加几个零


2.
乘积末尾
0
的个数是由乘数末尾有几个
0
决定的(错误
..

,
因为乘法计算过程
中末尾也会出现
0.

第二单元

升和毫升

一.容量的理解

1.
容量是一个物体可以容纳的体积。

二、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

1

1
升(
L

=1000
毫升(
ml

mL


2.
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时,一般用升或毫升做单位。

2
、生活中的升和毫升的运用:生活中一杯水大约
250
毫升;一个高压锅大约盛

6
升;一个家用水池大约盛水
30
升,一个脸盆大约盛水
10
升;一个浴缸大约盛

400
升;一个热水瓶的容量大约是
2
升,一个金鱼缸大约有水
30
升,一瓶饮料大
约是
400
毫升,一锅水有
5
升,一汤勺水有
10
毫升。

3
、一个健康的成年人血液总量约为
4000----5000
毫升。义务献血者每次献血
量一般为
200
毫升。

4

1
毫升大约等于
23
滴水


第三单元

三角形

一、三角形的特征及分类

1
、围成三角形的条件:
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
垂直线段
是三角形的

,这条
对边
是三角形的



3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也就是当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确定后,这个三角
形的形状和大小都不会改变

,生活中很多物体利用了这样的特性。如:人字梁、斜
拉桥、自行车车架。

4
、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两个内角的和
大于
第三个内角。


5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两个内角的和
等于
第三个内角。
两个锐角的和是
90
度。
两条直角边
互为底和高



6
、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两个内角的和小于第三个内角。


7

任意一个三角形
至少有两个锐角

都有
三条高

三角形的
内角和都是
180


(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都在三角形内;
直角三角形有两条高落在两条直角边上



三角形有两条高在三角形




8
、把一个三角形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就是画它的高。

2
二、三角形内角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1
、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另外一条边叫做
底,两条腰的夹角叫做顶角,底和腰的两个夹角叫做底角,它的两个底角也相等,
是轴对称图形,有一条对称轴(跟底边高正好重合。
)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
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三个角也都相等(每个角都是
60
°,所有等边三角形的三
个角都是
60
°。


2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等腰三角形叫做等腰直角三角形,它的底角等于
45
°,顶
角等于
90
°。

3
、求三角形的一个角
=180
°-另外两角的和

4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
=180
°-底角×
2=180
°-底角-底角

5
、等腰三角形的底角
=

180
°-顶角)÷
2
6
、一个三角形最大的角是
60
度,这个三角形一定是等边三角形。

7
、多边形的内角和
=180
°×(
n

2

{n
为边数
}

第四单元

混合运算

一、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

四则运算中不含括号时,
先做乘除再做加减


二、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三、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

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的。

第五单元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一、认识平行四边形

1

两组对边互相平行的四边形叫
平行四边形

它的对边平行且相等,
对角相等。

从一个顶点向对边可以作两种不同的高。

底和高一定要对应。一个平行四边形有无数条高。

2
、用两块
完全一样
的三角尺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3
、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不稳定性)
。生活中许

多物体都利用了这样的特性。如:
(电动伸缩门、铁拉门、

伸降机)把平行四边形拉成一个长方形,周长不变,面积变了。平行四边形不是轴

对称图形。

二、认识梯形

1
、只有
一组
对边
平行的四边形
叫梯形。平

行的一组对边
较短
的叫做梯形的
上底
,较长的

叫做梯形的
下底

不平行的
一组对边叫做梯形

的腰,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叫做梯形的



无数条



2
、两条腰相等的梯形叫等腰梯形,它的两个底角
相等
,是
轴对称
图形,有一条
对称轴。
直角
梯形有且只有两个直角。

3
、两个
完全一样

梯形
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4
、正方形、长方形属于
特殊的
平行四边形。

第六单元

找规律

3
1
、搭配型规律:两种事物的个数相乘。
(如帽子和衣服的搭配)

2
、排列:

1
)爸爸、妈妈、我排列照相,有几种排法:
2
×
3



n
×(
n

1
)×……×
1


2

5
个球队踢球,每两队踢一场,要踢多少场:
4+3+2+1
即(
n

1
)+(
n

2
)+……+
1

第七单元

运算律

1
、乘法交换律:
a
×
b=b
×
a
2
、乘法结合律:
(a
×
b)
×
c=a
×
(b
×
c)
3
、乘法分配律:
(a+b)
×
c=a
×
c+b
×
c
(合起来乘等于分别乘)

4
、衍生:
(a-b)
×
c=a
×
c-b
×
c
5
、简便运算典型例题:

102
×
35=

100+2

×
35 36
×
101-36

36
×

101-1

35
×
98=35
×

100-2

=35
×
100-35
×
2

第八单元

对称、平移和旋转

一、轴对称图形

1
、画图形的另一半:

1
)找对称轴(
2
)找对应点(
3
)连成图形。

二、对称轴的条数

1
、正三边形(等边三角形)有
3
条对称轴,正四边形(正方形)有
4
条对称轴,
正五边形有
5
条对称轴,……正
n
变形有
n
条对称轴。

三、平移和旋转

1
、图形的平移,

画平移方向,

把关键的点平移到指定的地方,最后连接成
图。
(本学期学习两次平移,如从左上平移到右下,先向右平移,再向下平移。


2
、图形的旋转,先找点,再把关键的边旋转到指定的地方,
(注意方向和角度)
再连线。
(不管是平移还是旋转,基本图形不能改变。


第九单元

倍数和因数

1

4
×
3=12
,或
12
÷
3=4
。那么
12

3

4

倍数

3

4

12

因数

(倍
数和因数是相互存在的,不可以说
12
是倍数,或者说
3
是因数。只能说谁是谁的倍
数,谁是谁的因数。


2

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
1

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18
的因数有:
1

2

3

6

9

18


3

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没有最大的倍数。
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如:
18
的倍数有:
18

36

54

72

90
……(省略号非常重要)

4

一个数最大的因数等于这个数最小的倍数(都是它本身)


5
、是
2
的倍数的数叫做
偶数

(个位是
0

2

4

6

8
的数)

6
、不是
2
的倍数的数叫做
奇数

(个位是
1

3

5

7

9
的数)

7

个位上是
2

4

6

8

0
的数是
2
的倍数

个位上是
0

5
的数是
5
的倍数


8

既是
2
的倍数又是
5
的倍数个位上一定是
0

(如:
10

20

30

40
……)

9

一个数各位上数字的和是
3
的倍数,这个数就是
3
的倍数

(如:
453
各位上
数字的和是
4+3+5=12
,因为
12

3
的倍数,所以
453
也是
3
的倍数。


10

一个数只有
1
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素数

或质数

。如:
2

3

5

7

11

13

17

19
……

4

2
是素数中唯一的偶数。
(所以“所有的素数都是奇数”这一说法是错误的。


11

一个数除了
1
和它本身两个因数外,
还有其他的因数的数叫
合数

如:
4

6

8

9

10
……

12

1
既不是素数也不是合数
,因为
1
的因数只有
1
个:
1


素数
只有
2
个因数,合数
至少有
3
个因数
(
如:
9
的因数有:
1

3

9)


13

哥德巴赫猜想:
任何
大于
4
的偶数
都可以表示成
两个奇素数之和
。如
6=3+3
8=3+5

10=5+5,12=5+7
等等。

14

100
以内的素数表

2

3

5

7

11

13

17

19

23

29

31

37

41

43

47

53

59

61

71

73

79

83

89

97

(共
25
个)

15

三个连续的自然数

3

4

5


三个连续奇数

3

5

7


三个连续偶数

4

6

8

的和都是
3
的倍数。

第十单元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1

积的变化规律:


一个因数不变
,另一个因数
乘或除以几
,得到的积等于原来的积
乘或除以几


如:
A
×
B=10
那么
A
×
(B
×
5)=10
×
5 (A
÷
2)
×
B=10
÷
2
②如果两个因数
同时扩大几倍
,得到的积等于原来的积

两个因数分别扩大倍
数的乘积。如:
A
×
B=10
那么
(A
×
2)
×
(B
×
3)=10
×
(2
×
3)
③如果两个因数
同时缩小几倍
,得到的积等于原来的积
除以
两个因数同时缩小
倍数的乘积。如:
A
×
B=10
那么
(A
÷
2)
×
(B
÷
3)=10
÷
(2
×
3)
④如果一个因数扩大几倍,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那么积不变。

如:
A
×
B=10
那么
(A
×
3)
×
(B
÷
3)=10
2

商的变化规律:

①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
(
或除以
)
相同的数(
0
除外)

商不变


商不变规律也可以应用于除法计算。在计算两个末尾都有
0
的除法算式中,应
用“被除数和除数除以相同的数,商不变”
,这样计算比较简便。

注意:
被除数的变化会带来
余数的变化
。如:
900
÷
40
,虽然在计算时被除数和

除数同时划去一个零,算到最后一步是
10-8=2
,但是余数并不是
2
,而是
20


②被除数乘(或除以)一个数,除数不变,商也乘几(或除以)几。

③被除数不变,除数乘或除以一个数(
0
除外)
,商也除以几或乘几。

如:
A
÷
B=10
那么
A
÷
(B
÷
2)=10
×
2 A
÷
(B
×
2)=10
÷
2

附:常用数量关系

正方形的面积
=
边长×边长(
S=a
×
a=a
2


正方形的周长
=
边长×
4 (C=a
×
4=4a)
长方形的面积
=
长×宽
(S=a
×
b=ab)
长方形的周长
=
(长
+
宽)×
2 C=(a

b)
×
2
①总价
=
单价×数量

单价
=
总价÷数量

数量
=
总价÷单价

②路程
=
速度×时间

速度
=
路程÷时间

时间
=
路程÷速度

③工总
=
工效×时间

工效
=
工总÷时间

时间
=
工总÷工效

房间面积
=
每块地面砖面积×块数

块数
=
房间面积÷每块面积(简称:大面积除以小面积)
补充:

2
二、三角形内角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1
、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另外一条边叫做
底,两条腰的夹角叫做顶角,底和腰的两个夹角叫做底角,它的两个底角也相等,
是轴对称图形,有一条对称轴(跟底边高正好重合。
)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
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三个角也都相等(每个角都是
60
°,所有等边三角形的三
个角都是
60
°。


2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等腰三角形叫做等腰直角三角形,它的底角等于
45
°,顶
角等于
90
°。

3
、求三角形的一个角
=180
°-另外两角的和

4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
=180
°-底角×
2=180
°-底角-底角

5
、等腰三角形的底角
=

180
°-顶角)÷
2
6
、一个三角形最大的角是
60
度,这个三角形一定是等边三角形。

7
、多边形的内角和
=180
°×(
n

2

{n
为边数
}

第四单元

混合运算

一、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

四则运算中不含括号时,
先做乘除再做加减


二、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三、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

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的。

第五单元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一、认识平行四边形

1

两组对边互相平行的四边形叫
平行四边形

它的对边平行且相等,
对角相等。

从一个顶点向对边可以作两种不同的高。

底和高一定要对应。一个平行四边形有无数条高。

2
、用两块
完全一样
的三角尺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3
、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不稳定性)
。生活中许

多物体都利用了这样的特性。如:
(电动伸缩门、铁拉门、

伸降机)把平行四边形拉成一个长方形,周长不变,面积变了。平行四边形不是轴

对称图形。

二、认识梯形

1
、只有
一组
对边
平行的四边形
叫梯形。平

行的一组对边
较短
的叫做梯形的
上底
,较长的

叫做梯形的
下底

不平行的
一组对边叫做梯形

的腰,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叫做梯形的



无数条



2
、两条腰相等的梯形叫等腰梯形,它的两个底角
相等
,是
轴对称
图形,有一条
对称轴。
直角
梯形有且只有两个直角。

3
、两个
完全一样

梯形
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4
、正方形、长方形属于
特殊的
平行四边形。

第六单元

找规律

3
1
、搭配型规律:两种事物的个数相乘。
(如帽子和衣服的搭配)

2
、排列:

1
)爸爸、妈妈、我排列照相,有几种排法:
2
×
3



n
×(
n

1
)×……×
1


2

5
个球队踢球,每两队踢一场,要踢多少场:
4+3+2+1
即(
n

1
)+(
n

2
)+……+
1

第七单元

运算律

1
、乘法交换律:
a
×
b=b
×
a
2
、乘法结合律:
(a
×
b)
×
c=a
×
(b
×
c)
3
、乘法分配律:
(a+b)
×
c=a
×
c+b
×
c
(合起来乘等于分别乘)

4
、衍生:
(a-b)
×
c=a
×
c-b
×
c
5
、简便运算典型例题:

102
×
35=

100+2

×
35 36
×
101-36

36
×

101-1

35
×
98=35
×

100-2

=35
×
100-35
×
2

第八单元

对称、平移和旋转

一、轴对称图形

1
、画图形的另一半:

1
)找对称轴(
2
)找对应点(
3
)连成图形。

二、对称轴的条数

1
、正三边形(等边三角形)有
3
条对称轴,正四边形(正方形)有
4
条对称轴,
正五边形有
5
条对称轴,……正
n
变形有
n
条对称轴。

三、平移和旋转

1
、图形的平移,

画平移方向,

把关键的点平移到指定的地方,最后连接成
图。
(本学期学习两次平移,如从左上平移到右下,先向右平移,再向下平移。


2
、图形的旋转,先找点,再把关键的边旋转到指定的地方,
(注意方向和角度)
再连线。
(不管是平移还是旋转,基本图形不能改变。


第九单元

倍数和因数

1

4
×
3=12
,或
12
÷
3=4
。那么
12

3

4

倍数

3

4

12

因数

(倍
数和因数是相互存在的,不可以说
12
是倍数,或者说
3
是因数。只能说谁是谁的倍
数,谁是谁的因数。


2

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
1

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18
的因数有:
1

2

3

6

9

18


3

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没有最大的倍数。
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如:
18
的倍数有:
18

36

54

72

90
……(省略号非常重要)

4

一个数最大的因数等于这个数最小的倍数(都是它本身)


5
、是
2
的倍数的数叫做
偶数

(个位是
0

2

4

6

8
的数)

6
、不是
2
的倍数的数叫做
奇数

(个位是
1

3

5

7

9
的数)

7

个位上是
2

4

6

8

0
的数是
2
的倍数

个位上是
0

5
的数是
5
的倍数


8

既是
2
的倍数又是
5
的倍数个位上一定是
0

(如:
10

20

30

40
……)

9

一个数各位上数字的和是
3
的倍数,这个数就是
3
的倍数

(如:
453
各位上
数字的和是
4+3+5=12
,因为
12

3
的倍数,所以
453
也是
3
的倍数。


10

一个数只有
1
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素数

或质数

。如:
2

3

5

7

11

13

17

19
……

4

2
是素数中唯一的偶数。
(所以“所有的素数都是奇数”这一说法是错误的。


11

一个数除了
1
和它本身两个因数外,
还有其他的因数的数叫
合数

如:
4

6

8

9

10
……

12

1
既不是素数也不是合数
,因为
1
的因数只有
1
个:
1


素数
只有
2
个因数,合数
至少有
3
个因数
(
如:
9
的因数有:
1

3

9)


13

哥德巴赫猜想:
任何
大于
4
的偶数
都可以表示成
两个奇素数之和
。如
6=3+3
8=3+5

10=5+5,12=5+7
等等。

14

100
以内的素数表

2

3

5

7

11

13

17

19

23

29

31

37

41

43

47

53

59

61

71

73

79

83

89

97

(共
25
个)

15

三个连续的自然数

3

4

5


三个连续奇数

3

5

7


三个连续偶数

4

6

8

的和都是
3
的倍数。

第十单元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1

积的变化规律:


一个因数不变
,另一个因数
乘或除以几
,得到的积等于原来的积
乘或除以几


如:
A
×
B=10
那么
A
×
(B
×
5)=10
×
5 (A
÷
2)
×
B=10
÷
2
②如果两个因数
同时扩大几倍
,得到的积等于原来的积

两个因数分别扩大倍
数的乘积。如:
A
×
B=10
那么
(A
×
2)
×
(B
×
3)=10
×
(2
×
3)
③如果两个因数
同时缩小几倍
,得到的积等于原来的积
除以
两个因数同时缩小
倍数的乘积。如:
A
×
B=10
那么
(A
÷
2)
×
(B
÷
3)=10
÷
(2
×
3)
④如果一个因数扩大几倍,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那么积不变。

如:
A
×
B=10
那么
(A
×
3)
×
(B
÷
3)=10
2

商的变化规律:

①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
(
或除以
)
相同的数(
0
除外)

商不变


商不变规律也可以应用于除法计算。在计算两个末尾都有
0
的除法算式中,应
用“被除数和除数除以相同的数,商不变”
,这样计算比较简便。

注意:
被除数的变化会带来
余数的变化
。如:
900
÷
40
,虽然在计算时被除数和

除数同时划去一个零,算到最后一步是
10-8=2
,但是余数并不是
2
,而是
20


②被除数乘(或除以)一个数,除数不变,商也乘几(或除以)几。

③被除数不变,除数乘或除以一个数(
0
除外)
,商也除以几或乘几。

如:
A
÷
B=10
那么
A
÷
(B
÷
2)=10
×
2 A
÷
(B
×
2)=10
÷
2

附:常用数量关系

正方形的面积
=
边长×边长(
S=a
×
a=a
2


正方形的周长
=
边长×
4 (C=a
×
4=4a)
长方形的面积
=
长×宽
(S=a
×
b=ab)
长方形的周长
=
(长
+
宽)×
2 C=(a

b)
×
2
①总价
=
单价×数量

单价
=
总价÷数量

数量
=
总价÷单价

②路程
=
速度×时间

速度
=
路程÷时间

时间
=
路程÷速度

③工总
=
工效×时间

工效
=
工总÷时间

时间
=
工总÷工效

房间面积
=
每块地面砖面积×块数

块数
=
房间面积÷每块面积(简称:大面积除以小面积)

阅读全文

与江苏省小学四年级数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学读书计划表格模板 浏览:342
小学语文四年级感叹句 浏览:243
天通苑中山实验小学 浏览:596
小学三年级语文补习班内容 浏览:921
吉安师范附属小学作文 浏览:396
小学教师备课网站 浏览:1
私立美男学院 浏览:383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凉州岛 浏览:915
小学1年级手gong大全 浏览:459
小学生手抄报的图片大全图片大全 浏览:68
小学健康知识讲座 浏览:120
小学毕业季适合发老师的句子 浏览:451
汕尾凤山中心小学校长 浏览:606
小学生毕业汇演舞蹈 浏览:702
小学生抗击疫情的表演 浏览:107
私立华联大学本科 浏览:61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想谢谢你400 浏览:855
中小学生睡眠问题 浏览:174
小学生公共生活守规则教案 浏览:313
淮河私立学校 浏览: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