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库里面有好多。自己搜索下载就可专以了。属
如:http://wenku..com/view/0dd47435561252d380eb6e98.html?re=view
2. 三年级数学上册《需要多少钱》教案
三年级上册《需要多少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经历多种算法的过程,并能正确计算。
2、理解乘法的意义,能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具体情境中应用乘法,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
教学难点: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口算。
教材分析:此部分教学是建立在乘法口诀的基础之上,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探究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的计算方法。在组织讨论交流时,要倡导算法多样化,对于口算方法,只要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就行。
学生分析:东新一小学位于大庆市萨尔图区,师资力量雄厚,现代化教学设备正趋于完善,学生生源较好。所执教的三年一班共有学生40人,学生已使用北师大教材两年,他们喜欢上数学课,善于独立思考,同时乐于合作交流,该班学生课上表现极为活跃,语言表达能力较强,学生敢说敢想,愿意发表独立见解,有较好的学习数学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磁力板、图片、胶卷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星期天,淘气、笑笑还有他们的好朋友一起到海边玩,在海边的附近商店里,他们买了好多东西,想请大家帮助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钱?你们愿意吗?(出示挂图)
(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进数学与生活的距离,为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奠定基础)
二.探究—合作—交流
1、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乘法口算方法
(1)引导学生观察图,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明确游泳圈每个12元,球每个15元)
(2)分析数学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提出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在小组之间交流。
(3)以小组形式反馈问题,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帮助解决。(引出问题“买3个游泳圈需要多少钱?”)
(意图:通过自主探究,使学生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引出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4) 探究“买3个游泳圈需要多少钱?”这个问题,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之后和小组交流。
(5)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交流中教师鼓励算法不同的同学。
对于带有一般性的计算方法应引导学生予于关注。
(意图:通过这种互问答的学生交流形式,让学生之间相互学习,互相促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数学思考的能力。体验算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灵活性)
2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乘法口算方法
(1)用已经找到的方法独立完成“试一试”进行巩固。
(2)学生探索进位口算方法,独立列出算式,尝试解决。
(3)引导学生说一说怎样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
(意图: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独立归纳总结的能力)
三.实践应用, 拓展延伸
1完成“练一练”的第1、2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让学生说说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
2.“爱新小学”的师生,下个月要来我们这里参观,我们给小伙伴们准备了一些礼物。磁力板显示图片:笔记本4元、铅笔盒21元、书包56元 、字典42元 、故事书13元。教师说明:每个同学只能选购一种东西,想一想你要送哪件礼物?要送多少个?需要多少钱?(小组活动)
(意图:注意数学与生活联系,学生通过自主选择内容,使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能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3.情景模拟(练一练3题)
桌子上摆放两种胶卷,教师和一名同学买胶卷,师故意引发矛盾,在买的过程中出现争议,谁买的胶卷合算,谁买的胶卷拍的照片多的问题?学生小组内解决。(如果学生结合实际从不同角度出发,只要结论具有合理性,就要给予充分肯定)
(意图:此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加深了对知识的掌握,同时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在此也渗透了德育教育)
四.评价:学生对这节课的学习,对自己、同学和老师做个评价:
(意图:通过评价,教师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同时改进教师的教学,通过多元化的评价,不仅关注学生学习水平,更关注了他们在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教学反思:教学《需要多少钱》一课,我结合教材创设了“买泳圈”的情境,鼓励学生看图提出问题,再尝试列式解决问题,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经历多种算法交流的过程,使学生能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课程改革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在今后的教学中,课堂上凡是学生能够探索出来的,教师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能够独立发现的绝不暗示,让学生从生活、活动、思索、合作交流中学习,尽可能多给一点思考的时间,多给一点活动的空间,多给学生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多一点创造的信心,多一点成功的体验。
3.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小树有多少棵教学设计
《小树有多少棵》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结合具体情境,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用具
PPT课件 教学方法
发现法,练习法,迁移法, 教学过程
(一)、由易到难 引入新知 教师出示目标。PPT1
谁来说说从目标中你知道本节课要学习什么?(设计意图:通过解读学习目标,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知识点:教师随机板书课题: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 同学们,你们会计算下面题吗?出示PPT3、4。(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练习让学生明白20×2可以转化成20+20来计算,300× 2可以转化成300+300来计算。)
小朋友,你们太棒了!下面这道题你们能快速算出结果吗?出示PPT4。 (先自己想一想、做一做,再小组交流,集体展示,让学生从复习中很轻松地进入到本节课要解决的目标中。)
全班交流展示,总结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出示PPT5,快速口算,要求每组3号学生口算第1小组口算题,每组4号学生口算第2组口算题。(设计意图:巩固一位数乘整十数、整百数的口算方法。)
(二)、引导探究 解决问题 出示教学情境图。课件6
1、同桌互相说一说你从情境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观察图后学生会找出:一共有3捆小树,每捆有20棵这些数学信息。学生也会提出 “一共有多少棵小树?”这样的数学问题。(设计意图: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学生独立列出算式并解答,小组交流。
学生列出算式20×3,然后学生尝试计算。让学生结合“小树一共有多少棵”这个情境,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列出的算式含义,再说说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教师充分放手让学生继续去探索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讨论,经历探索多种算法和与他人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灵活性。)
3、全班交流
小组代表发言,得出20×3=60中的20表示每捆有20棵,3表示3捆,60表示一共有60棵树,学生得出计算方法:
①、20×3就是3个20相加:20+20+20=60
②、因为2×3=6,因此20×3=60
③、可以把20看成10×2,这样20×3可以变成10×6=60 对于学生的计算方法,只要正确,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
(设计意图:全班交流为了体现学生的算法多样化,使学生更加方便比较和选择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
(三)、实践应用 巩固新知
利用多媒体出示:4捆一共有多棵?5捆呢?
请同学们先试着解决。然后小组内交流,全班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知识的应用,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出示课件7、8、9(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巩固中感知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四)、总结归纳 延伸探究 1、出示课件10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发散的独立性和灵活性。)
2、数学游戏:
教师事先准备好卡片,以同桌为单位开展游戏活动。
游戏规则:一位学生取一位数,另一位学生取整十或整百数,然后两个学生都计算这两个数相乘的结果,看谁算得又快又准确。
(设计意图:创设游戏环节,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独立性。)
4.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是什么版本
教案的一般要求
教案的编写要从教育教学目的、任务着眼,从中学物理教学的特点出发.具体说:
(1)要求编写教案时以教学大纲和教材为依据,做到目的明确,要求适当.
如初中物理课的教案,在组织教材、选用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方案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循序渐进,不能任意提高教学要求,要避免由于过分追求叙述的严谨而影响学生对基本内容的理解,形成教学难点.如“浮力”的计算,现行教材要求并不高,计算也不复杂.但“浮力”问题的类型较多,解决方法灵活多变,在分析能力的要求上有相当的难度,比前几章是一次较大的飞跃.因而写教案时教学要求一定要得当.“在这里最好不要让学生去做那些人为的难度大、综合程度高的题”��这是编者的意图.新教师尤其应当注意深广度问题,否则不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2)编写教案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将所学内容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因而编写教案并不是知识的罗列,而是设计好教法与学法、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首先,教师要创造良好的物理情境,使师生共同置身于情境之中,从探索中提出问题、总结规律、解决问题.其次,教师要研究如何设计启发和点拨学生的思维程序及要点.如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教师就要首先利用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为什么错而激疑,把启发的要点落在诱导推理、分析比较上:小车在课本3�5所示的三种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的现象有什么共同点?为什么小车在不同的平面上运动,维持运动的距离不同.把点拔的要点落在概括上,引导学生在进行“科学抽象”中自然地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3)要求教书育人相结合
教案不能仅重视传授教学大纲规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技巧,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思想教育重视不够,没有计划性,这是不恰当的.在教案编写过程中,要有计划的寓思想教育、能力培养于知识传授之中.
(4)要求注意物理学科的特点,加强实验教学加强实验教学,这是由物理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认识规律决定的.设计教案时要充分利用实验手段,充分发挥表象作用.不能在头脑中形成物理图象和重现物理过程,常常是教学难点形成的主要原因.因此重视物理实验,教学时尽量通过物理实验展现物理过程,充分发挥通过实验所形成的表象的作用,这对于形成物理概念和理解物理过程有很大益处.演示实验是在教学中提供感性材料的主要方式,做好演示实验是教学的一个主要环节.教案中要对实验的目的是什么?各仪器有什么作用?要求学生主要观察什么?怎样观察?什么时候提出问题等进行周密设计,这样才能做到目的明确,程序合理、主次分明地进行实验.
(5)要求环节完整、结构合理、思路清晰、繁简得当、时间分配科学,使教案能对课堂教学活动真正起到指导作用.
5.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 倍的认识一个数几倍是多少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在建立“倍”的意义表象基础上会解答有关“倍”的现实问
2、经历探究倍数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倍的意义表象,理解数问题的实质。
3、进一步感知乘、除之间的联系,初步构建完整的乘除法认知体系。
教学重点: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理解倍数问题的实质。
教学难点:初步构建完整的乘、除法认知体系。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们都是生活在海边的孩子,你喜欢大海吗?为什么?你和爸爸、妈妈一起在海边捡拾过贝壳吗?你知道五彩斑斓的贝壳可以做成什么吗?
人们把漂亮的贝壳制成各种各样的工艺品,装点着我们的生活。 我们学校科技小组的同学,正在自己动手制作贝壳标本,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
二、新授。
1、出示情境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画,说一说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谁能把自己看到的情景描述给大家听?
2、同学们观察的都很仔细。听了他们的对话,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1)林杰用了多少个贝壳?
2)王晶用了多少个贝壳?
3、小飞也想知道问题的答案,我们能帮他解答吗?
4、带领学生一起解决第一个问题。要想知道林杰用了多少个贝壳,需要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在学生自己思考后,可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
引导学生从对话中找出:刘林用了2个贝壳,林杰用的贝壳数是刘林的3倍。
5、请同学们用学具摆出刘林用的贝壳数。
你能试着用学具摆出林杰用的贝壳数吗?谁能到上黑板上给大家演示?
充分让学生自己动手摆。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摆?在交流中,使学生明白“求2的3倍是多少,就是求3个2是多少。”同位互相交流再说一下。
3个2的和就是6,我们可以用乘法算式怎样表示?2×3 =6(个)
刚才同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一起解决了林杰用了多少个贝壳,我们知道了求2的3倍是多少,也就是求3个2是多少。
6、要想知道王晶用了多少个贝壳,需要知道哪些数学信息呢?请同学们自己寻找相应的数学信息。你能试着自己想办法解决吗?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在巡视中发现问题,给予适当的指导。请同学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三、练习巩固。
1第一题:画一画。
1)请同学们读题,弄懂题意。
2)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发现存在问题的学生,给予一定的指导。
3)己的想法。在学生的回答中进一步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实际上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
2、第二题:连一连。
1)认真看题,明白题目要求。
2)提出心算要求,并要求在字条下面写出心算结果再连线。
3)全部做完的小组交流答案。
3、第三题:计算。
1)复习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以及进位加法、退位减法的方法。
2)规定时间进行口算比赛。
3)订正答案,比赛正确率。
4、第四题。
1)自己读题,看懂题意。把自己的理解在班里交流。
2)小组中交流自己找到的数量之间的关系。
3)自己列式计算。交流答案,并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5、第五题:涂一涂,使红球的个数是绿球的五倍。
1)学生看懂图意后自己独立完成。
2)全班交流,说一说先涂什么颜色的球,再涂什么颜色的球。通过交流,引导学生发现,先涂绿色的球确定各书,再根据红色的球是绿色的球的5倍这个关系,涂出红色球的个数。
3)小组交流,说自己的答案。通过交流,使学生知道,由于受总个数所限,涂的绿色球的个数不能超过4个。
6、第六题。
1)请学生观察题中呈现的4幅图。独立编出数学故事。强调故事中要体现图中呈现的数学信息。
2)听了这个数学故事,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3)小组同学讨论交流。将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板书到黑板上。
4)你想解决哪个问题?自己解答。交流答案。
四、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