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小学三年级数学题找规律2 12 30 ( ) ( ) 后面填什么
解:因为2
=
1*2,12
=
3*4,30
=
5*6,所以7*8
=
56,而且9*10
=
90,
后面两个括号里填(56)(90)。
Ⅱ 小学三年级找规律
第四个里填1,第五个里填2
规律:每个图里都有数字1,所以第四个里缺的就是版1;第一个图和第二个图中间都是权相同的数,第二个和第三个图左边都是相同的数,第三个和第四个下面都是相同的数,那么第四个和第五个应该是右边都是相同的数,所以是2
Ⅲ 小学三年级数学找规律的题……
第一题:下面数是上面数的7倍,所以问号处分别是:294,406
第二题:下面数是上面数的3倍,所以问号处分别是:2424,2118
Ⅳ 小学三年级奥数找规律
规律是下面的四位数千位上的数是第一个数的十位上的数,百位上的数是两个 数十位上数字的和,十位上是两个 数个位上数字的和,个位上的数是第二个数的个位上的数‘
所以结果是4632
Ⅳ 三年级数学找规律题有没什么窍门点
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就叫数列。例如,
(1) 1,2,3,4,5,6,⋯
(2) 1,2,4,8,16,32;
(3) 1,0,0,1,0,0,1,⋯
(4) 1,1,2,3,5,8,13。
一个数列中从左至右的第n 个数,称为这个数列的第n 项。如,数列(1)的第3 项是3,数列(2)的第3 项是4。一般地,我们将数列的第n 项记作an。数列中的数可以是有限多个,如数列(2)(4),也可以是无限多个,如数列(1)(3)。许多数列中的数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我们这一讲就是讲如何发现这些规律。数列(1)是按照自然数从小到大的次序排列的,也叫做自然数数列,其规律是:后项=前项+1,或第n 项an=n。数列(2)的规律是:后项=前项×2。数列(3)的规律是:“1,0,0”周而复始地出现。数列(4)的规律是:从第三项起,每项等于它前面两项的和,即a3=1+1=2,a4=1+2=3,a5=2+3=5,a6=3+5=8,a7=5+8=13。
常见的较简单的数列规律有这样几类:
第一类是数列各项只与它的项数有关,或只与它的前一项有关。例如数列(1)(2)。
第二类是前后几项为一组,以组为单元找关系才可找到规律。例如数列(3)(4)。
第三类是数列本身要与其他数列对比才能发现其规律。这类情形稍为复杂些,我们用后面的例3、例4 来作一些说明。
例1 找出下列各数列的规律,并按其规律在( )内填上合适的数:
(1)4,7,10,13,( );(2)84,72,60,( ),( );
(3)2,6,18,( ),( ),(4)625,125,25,( ),( );
(5)1,4,9,16,( ),(6)2,6,12,20,( ),( ),
解:通过对已知的几个数的前后两项的观察、分析,可发现
(1)的规律是:前项+3=后项。所以应填16。
(2)的规律是:前项-12=后项。所以应填48,36。
(3)的规律是:前项×3=后项。所以应填54,162。
(4)的规律是:前项÷5=后项。所以应填5,1。
(5)的规律是:数列各项依次为1=1×1,4=2×2,9=3×3,16=4×4,
所以应填5×5=25。
(6)的规律是:数列各项依次为2=1×2,6=2×3,12=3×4,20=4×5,
所以,应填5×6=30,6×7=42。
例2 找出下列各数列的规律,并按其规律在( )内填上合适的数:
(1)1,2,2,3,3,4,( ),( );
(2)( ),( ),10,5,12,6,14,7;
(3) 3,7,10,17,27,( );
(4) 1,2,2,4,8,32,( )。
解:通过对各数列已知的几个数的观察分析可得其规律。
(1)把数列每两项分为一组,1,2,2,3,3,4,不难发现其规律是:前一组每个数加1 得到后一组数,所以应填4,5。
(2)把后面已知的六个数分成三组:10,5,12,6,14,7,每组中两数的商都是2,且由5,6,7 的次序知,应填8,4。
(3) 这个数列的规律是: 前面两项的和等于后面一项, 故应填(17+27=)44。
(4)这个数列的规律是:前面两项的乘积等于后面一项,故应填(8×32=)256。
例3 找出下列各数列的规律,并按其规律在( )内填上合适的数:
(1)18,20,24,30,( );
(2)11,12,14,18,26,( );
(3)2,5,11,23,47,( ),( )。
解:(1)因20-18=2,24-20=4,30-24=6,说明(后项-前项)组成一新数列2,4,6,⋯其规律是“依次加2”,因为6 后面是8,所以,a5-a4=a5-30=8,故a5=8+30=38。
(2)12-11=1,14-12=2,18-14=4,26-18=8,组成一新数列1,2,4,8,⋯按此规律,8 后面为16。因此,a6-a5=a6-26=16,故a6=16+26=42。
(3)观察数列前、后项的关系,后项=前项×2+1,所以a6=2a5+1=2×47+1=95,
a7=2a6+1=2×95+1=191。
例4 找出下列各数列的规律,并按其规律在( )内填上合适的数:
(1)12,15,17,30,22,45,( ),( );
(2) 2,8,5,6,8,4,( ),( )。
解:(1)数列的第1,3,5,⋯项组成一个新数列12,17,22,⋯其规律是“依次加5”,22 后面的项就是27;数列的第2,4,6,⋯项组成一个新数列15,30,45,⋯其规律是“依次加15”,45 后面的项就是60。故应填27,60。
(2)如(1)分析,由奇数项组成的新数列2,5,8,⋯中,8 后面的数应为11;由偶数项组成的新数列8,6,4,⋯ 中,4 后面的数应为2。故应填11,2。
练习5
按其规律在下列各数列的( )内填数。
1.56,49,42,35,( )。
2.11,15,19,23,( ),⋯
3.3,6,12,24,( )。
4.2,3,5,9,17,( ),⋯
5.1,3,4,7,11,( )。
6.1,3,7,13,21,( )。
7.3,5,3,10,3,15,( ),( )。
8.8,3,9,4,10,5,( ),( )。
9.2,5,10,17,26,( )。
10.15,21,18,19,21,17,( ),( )。
11.数列1,3,5,7,11,13,15,17。
(1)如果其中缺少一个数,那么这个数是几?应补在何处?
(2)如果其中多了一个数,那么这个数是几?为什么?
Ⅵ 小学三年级找规律的数学题
四边抄形、三角形、圆分别代表一个数,它们之间互相包含代表两个数加或者减。这里还有一个隐含的规则,那就是小学没有负数,所以只能大的减小的。
①从第一、第二幅图可以看出四边形和圆的和为3差为1,所以四边形和圆一个是1另一个是2;
②从第三、第四幅图可以看出四边形和三角形的和为6差为4,所以四边形和三角形一个是1另一个是5;
综合①、②可得四边形代表1,圆代表2,三角形代表5;大数套小数代表减法,小数套大数代表加法。
最后一幅图是三角套圆,所以答案是5-2=3
Ⅶ 小学三年级找规律填数字 37 333 99 549 ()26 ()18 括号里填什么数字
小学三年级的题。37x9=333,从37到333扩大9倍,333,99,549都是9的倍数,( )26也应是9的倍数,只能填1,126,是9的倍数,( )18,应该填9,918是9的倍数。
Ⅷ 小学三年级数学找规律题
这是一种奥数中的速算方法.叫乘11的速算方法.
有一句很形象的口诀是:
两头一拉,中间相加(相加满十向前一位进1)
如:
18×11
先把18这个数两头一拉开变成
1(
)8
中间就填1+8的结果.1(1+8)8
所以:18×11=191
又如:
58×11
先把58这个数两头一拉变成
5(
)8
中间就填5+8的结果.5(5+8)8
5+8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百位就变成6了.
所以:58×11=638
还能适用与多位数.
如:12345×11=
1(1+2)(2+3)(3+4)(4+5)5
所以:
12345×11=135795
实际上这些都是观察乘11竖式上的结果得出的规律.
Ⅸ 小学三年级数学题找规律
这是一种奥数中的速算方法.叫乘11的速算方法.
有一句很形象的口诀是:
两头一拉,中间相加(相加满十向前一位进1)
如:
18×11
先把18这个数两头一拉开变成 1( )8
中间就填1+8的结果.1(1+8)8
所以:18×11=191
又如:
58×11
先把58这个数两头一拉变成 5( )8
中间就填5+8的结果.5(5+8)8
5+8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百位就变成6了.
所以:58×11=638
还能适用与多位数.
如:12345×11=
1(1+2)(2+3)(3+4)(4+5)5
所以:
12345×11=135795
实际上这些都是观察乘11竖式上的结果得出的规律.
Ⅹ 小学数学三年级乘法找规律说课标
一、说课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24---25页。
二、教材简析
“找规律”是第三单元“乘法”的第一节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并掌握了表内乘法、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一位数乘整十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已学知识的迁移作用,通过比较,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形成基本的计算能力。教材设计了“算一算”、“试一试”、“练一练”等算法活动给学生提供了认真观察、独立思考、探索交流、概括总结的学习机会,学生可以在这些算法活动中体验和感受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并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以上教学内容的特点,本节课达成的教学目标如下: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方法,感受积的变化规律,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2、能熟练进行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概括、总结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设想
为达成教学目标,设计本课时我意图体现如下教法:
1、采用主题式教学,以生动有趣的情境为依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究的欲望。
2、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引导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经历数学的建模过程。
3、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学习形式,每个活动面向全体,同时在开放性练习的基础上又注重个性的张扬。
同时又设计了与教法相适应的学法,即:
1、让学生始终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2、通过男女同学抢答比赛及小组合作,给每个学生创造充分的实践机会,在探究过程中理解计算的规律。
3、练习设计层层深入,注重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实施
备课时的教学理念、教学意图必须通过课堂教学实践、通过学生动态表现的综合分析才有其真正的价值和意义。在开展对本课教学时我分以下几个步骤努力实现我的备课精神:
(一)复习导入
1、直接说出得数。
9× 6 = 24×2 =
17×3 = 8×11 =
40×4 = 12×3 =
5×61 = 12×3 =
2.说出下面算式中各部分名称。
40 × 4 = 160
在乘法算式中乘数与积有着密切的联系,今天我们就一起找找乘法计算中的规律。
(二)探索规律,归纳方法
师:那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大屏幕上的算式,并思考这些算式的特点。
5×1 3×2 12×4
5×10 3×20 12×40
50×10 30×20 120×40
师:孩子们能用自己的方法算出这些算式吗?请同学们拿出题单1,仔细地计算。
(师巡视,并表扬计算快的学生。一分钟后老师请同学开始汇报计算结果。)
师:下面我们请同学们来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
生1:等于5、50、500、
师:那你能告诉大家是怎样算这道题的吗?
(学生说算法。)
师:你们计算得又快又正确,在计算过程中肯定有一定的规律,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找找这些算式里面的乘数和积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好不好?(好)师板书课题:找规律
(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参与到小组的讨论中,大约三分钟左右请学生汇报:)
w 5 × 1 = 5
w ↓不变 ↓×10 ↓×10
w 5 10 50
w 3 × 2 = 6
w ↓不变 ↓×10 ↓×10
w 3 × 20 = 60
w 12 × 4 = 48
w ↓不变 ↓×10 ↓×10
w 12 × 40 = 480
试练:
150×30 =
150×40 =
为什么150×40=6000的乘数一共有2个0,可乘积6000中却有3个0?是不是算错了?
(总结规律,归纳方法:计算时可以先把乘数0前面的数相乘,最后在积的末尾添上被省略的0就可以了。)
(三)巩固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1.做一做
80×10= 60×20=
50×40= 700×20=
90×90= 40×80=
24×10= 12×200=
2.根据每组中的第一个算式填空。
12×3 = 36 5×13 = 65
( )×30 = 360 5 × ( ) = 650
( )×30 = 3600 5 0× ( ) = 6500
3.买大号运动服25套,小号运动服45套。
(1)两种运动服各付多少钱?
(2)一共应付多少钱?
五、对比分析
1、目标实现的自我分析
本课的教学实践比较顺利地完成了预设的教学目标,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出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方法,感受积的变化规律,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熟练进行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整个课堂的气氛比较轻松、活跃。
2、动态生成情况分析
本班大部分学生思维活跃、敢想敢说,对于适当的刺激会有较大的反馈。因此生活化生动化的课堂教学形式,宽松开放的学习氛围,对他们来说是比较合适的,无需过多的引导,老师教学上的放,反而会引发孩子们意想不到的精彩表现,成为老师教学设计的动态延伸。
3、成败得失的分析
本节课的亮点:
(1)、教态优美,语言标准,清晰,声音动听,板书漂亮,基本功很过硬。
(2)、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亲历计算、观察、讨论、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方法等数学能力。
(3)、总体设计具有一定的逻辑思想,从自主尝试--探索规律--回头验证尝试,其间很具有比较性,学生对自己所探索的知识印象深。
(4)、练习量大,比赛形式好,学生求异思维在这一环节发展的好。
(5)、感觉算法教学到位,师生共同探究、参与,很深入;
(6)、课堂引导较开阔,学生创新思维表现很好。
需改进的地方:
(1)、算理讲得不够深入,如在比较找规律计算题时,应引导学生说出比较迁移的算理较好,如5乘10较5乘1扩大了10倍,相应的积也扩大10倍,更利于算法的掌握。
(2)、有一点契机没有捉到,有一位同学讲到25乘32,我没有对那位学生及时表扬,没有关注到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