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劝学的全首诗歌
《劝学》
(唐)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古代的“劝学诗”
1 .劝其立志的 “少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神童诗》)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神童诗》) 诗中强调立志、自强,对我们今天的青少年仍有启迪和借鉴意义。
2. 勉励刻苦勤学的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代颜真卿 《劝学》) “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宋代刘过 《书院》) 是说勤奋读书如农夫种地,几分耕耘,几分收获。
3. 劝勉惜时的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古乐府”诗《长歌行》)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东晋陶渊明《杂诗》)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唐 《金缕衣》)
4. 劝其讲究学习方法的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强调读书切戒慌忙,贵“涵泳”。(宋代陆九渊《读书》) “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韩愈《劝学诗》)
5.体会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 朱熹《观书有感》) 提出治学的四个重要方面:多读、深思、虚心、躬行。
《劝学》是《荀子》一书的首篇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róu)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yòu)槁暴(pù),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xìng)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xiǔ ),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肉腐出虫,鱼枯生蠹(d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秽在身,怨之所构。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酰酸,而蚋聚焉。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 qú ) 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鼫鼠五技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 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故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玉在山而草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 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 之,禽兽也。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 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响矣。 学莫便乎近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
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安特将学杂识志,顺诗书而已耳。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将原先王,本仁义,则礼正其经纬蹊径也。若挈裘领,诎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不道礼宪,以诗书为之,譬之犹以指测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锥餐壶也,不可以得之矣。故隆礼,虽未明,法士也;不隆礼,虽察辩,散儒也。
问楛者,勿告也;告楛者,勿问也;说楛者,勿听也。有争气者,勿与辩也。故必由其道至,然后接之;非其道则避之。故礼恭,而后可与言道之方;辞顺,而后可与言道之理;色从而后可与言道之致。故未可与言而言,谓之傲;可与言而不言,谓之隐;不观气色而言,谓瞽。故君子不傲、不隐、不瞽,谨顺其身。诗曰:"匪交匪舒,天子所予。"此之谓也。 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跬步不至,不足谓善御;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学也者,固学一之也。一出焉,一入焉,涂巷之人也;其善者少,不善者多,桀纣盗跖也;全之尽之,然后学者也。 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使目非是无欲见也,使口非是无欲言也,使心非是无欲虑也。及至其致好之也,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声,口好之五味,心利之有天下。是故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贵其全也。
译文
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直得可以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火烤把它弯曲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规的标准了,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机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
因此,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多么高;不面临深涧,就不知道地多么厚;不懂得先代帝王的遗教,就不知道学问的博大。干越夷貉之人,刚生下来啼哭的声音是一样的,而长大后风俗习性却不相同,这是教育使之如此。《诗经》上说:“你这个君子啊,不要总是贪图安逸。恭谨对待你的本职,爱好正直的德行。神明听到这一切,就会赐给你洪福 祥瑞。”精神修养没有比受道德熏陶感染更大了,福分没有比无灾无祸更长远了。 我曾经整天地思考,却不如片刻学习的收获大;我曾经提起脚后跟眺望,却不如登上高处看的广阔。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人们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向呼喊,声音并没有增强,但听的人听得更清楚。借助车马的人,不是脚步快,却能到达千里之外;借助船舶楫桨的人,不一定善于游水,却能横渡长江黄河。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南方有一种叫“蒙鸠”的鸟,用羽毛作窝,还用毛发把窝编结起来,把窝系在嫩芦苇的花穗上,风一吹苇穗折断,鸟窝就坠落了,鸟蛋全部摔烂。不是窝没编好,而是不该系在芦苇上面。西方有种叫“射干”的草,只有四寸高,却能俯瞰百里之遥,不是草能长高,而是因为它长在了高山之巅。蓬草长在麻地里,不用扶持也能挺立住,白沙混进了黑土里,就再不能变白了,兰槐的根叫香艾,一但浸入臭水里,君子下人都会避之不及,不是艾本身不香,而是被浸泡臭了。所以君子居住要选择好的环境,交友要选择有道德的人,才能够防微杜渐保其中庸正直。 事情的发生都是有起因的,荣辱的降临也与德行相应。肉腐了生蛆,鱼枯死了生虫,懈怠疏忽忘记了做人准则就会招祸。太坚硬物体易断裂,太柔弱了又易被束缚,与人不善会惹来怨恨,干柴易燃,低洼易湿,草木丛生,野兽成群,万物皆以类聚。所以靶子设置好了就会射来弓箭,树长成了森林就会引来斧头砍伐,树林繁茂荫凉众鸟就会来投宿,醋变酸了就会惹来蚊虫,所以言语可能招祸,行为可能受辱,君子为人处世不能不保持谨慎。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里兴起了;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儿产生了;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精神就能达到很高的境界,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千里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就在于不停地走。雕刻一样物品但最后放弃了它了,(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蟹有六条腿和两个蟹钳,(但是)如果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啊。
因此没有刻苦钻研的心志,学习上就不会有显著成绩;没有埋头苦干的实践,事业上就不会有巨大成就。在歧路上行走达不到目的地,同时事奉两个君主的人,两方都 不会容忍他。眼睛不能同时看两样东西而看明白,耳朵不能同时听两种声音而听清楚。螣蛇没有脚但能飞,鼫鼠有五种本领却还是没有办法。《诗》上说:“布谷鸟筑巢在桑树上,它的幼鸟儿有七只。善良的君子们,行为要专一不偏邪。行为专一不偏邪,意志才会如磐石坚。”所以君子的意志坚定专一。 古有瓠巴弹瑟,水中鱼儿也浮出水面倾听,伯牙弹琴,拉车的马会停食仰头而听。所以声音不会因为微弱而不被听见,行为不会因为隐秘而不被发现。宝玉埋在深山,草木就会很润泽,珍珠掉进深渊,崖岸就不会干枯。行善可以积累,哪有积善成德而不被广为传诵的呢?
学习究竟应从何入手又从何结束呢?答:按其途径而言,应该从诵读《诗》、《书》等经典入手到《礼经》结束;就其意义而言,则从做书生入手到成为圣人结束。真诚力行,这样长期积累,必能深入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学到死方能后已。所以学习的教程虽有尽头,但进取之愿望却不可以有片刻的懈怠。毕生好学才成其为人,反之又与禽兽何异?《尚书》是政事的记录;《诗经》是心声之归结;《礼经》是法制的前提、各种条例的总纲,所以要学到《礼经》才算结束,才算达到了道德之顶峰。《礼经》敬重礼仪,《乐经》讲述中和之声,《诗经》《尚书》博大广阔,《春秋》微言大义,它们已经将天地间的大学问都囊括其中了。
君子学习,是听在耳里,记在心里,表现在威仪的举止和符合礼仪的行动上。一举一动,哪怕是极细微的言行,都可以垂范于人。小人学习是从耳听从嘴出,相距不过四寸而已,怎么能够完美他的七尺之躯呢?古人学习是自身道德修养的需求,现在的人学习则只是为了炫耀于人。君子学习是为了完善自我,小人学习是为了卖弄和哗众取宠,将学问当作家禽、小牛之类的礼物去讨人好评。所以,没人求教你而去教导别人叫做浮躁;问一答二的叫罗嗦;浮躁罗嗦都是不对的,君子答问应像空谷回音一般,不多不少、恰到好处。
学习没有比亲近良师更便捷的了。《礼经》、《乐经》有法度但嫌疏略;《诗经》、《尚书》古朴但不切近现实;《春秋》隐微但不够周详;仿效良师学习君子的学问,既崇高又全面,还可以通达世理。所以说学习没有比亲近良师更便捷的了。
崇敬良师是最便捷的学习途径,其次就是崇尚礼仪了。若上不崇师,下不尚礼,仅读些杂书,解释一下《诗经》《尚书》之类,那么尽其一生也不过是一介浅陋的书生而已。要穷究圣人的智慧,寻求仁义的根本,从礼法入手才是能够融会贯通的捷径。就像弯曲五指提起皮袍的领子,向下一顿,毛就完全顺了。如果不究礼法,仅凭《诗经》《尚书》去立身行事,就如同用手指测量河水,用戈舂黍米,用锥子到饭壶里取东西吃一样,是办不到的。所以,尊崇礼仪,即使对学问不能透彻明了,不失为有道德有修养之士;不尚礼仪,即使明察善辩,也不过是身心散漫无真实修养的浅陋儒生而已。
如果有人前来向你请教不合礼法之事,不要回答;前来诉说不合礼法之事,不要去追问;在你面前谈论不合礼法之事,不要去参与;态度野蛮好争意气的,别与他争辩。所以,一定要是合乎礼义之道的,才给予接待;不合乎礼义之道的,就回避他;因此,对于恭敬有礼的人,才可与之谈道的宗旨;对于言辞和顺的人,才可与之谈道的内容;态度诚恳的,才可与之论及道的精深义蕴。所以,跟不可与之交谈的交谈,那叫做浮躁;跟可与交谈的不谈那叫怠慢;不看对方回应而随便谈话的叫盲目。因此,君子不可浮躁,也不可怠慢,更不可盲目,要谨慎地对待每位前来求教的人。《诗经》说:“不浮躁不怠慢才是天子所赞许的。”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射出的百支箭中有一支不中靶,就不能算是善于射;驾驭车马行千里的路程,只差半步而没能走完,这也不能算是善于驾;对伦理规范不能融会贯通、对仁义之道不能坚守如一,当然也不能算是善学。学习本是件很需要专心至致的事情,学一阵又停一阵那是市井中的普通人。好的行为少而坏的行为多,桀、纣、拓就是那样的人。能够全面彻底地把握所学的知识,才算得上是个学者。
君子知道学得不全不精就不算是完美,所以诵读群书以求融会贯通,用思考和探索去理解,效仿良师益友来实践,去掉自己错误的习惯性情来保持养护。使眼不是正确的就不想看、耳不是正确的就不想听,嘴不是正确的就不想说,心不是正确的就不愿去思虑。等达到完全醉心于学习的理想境地,就如同眼好五色,耳好五声,嘴好五味那样,心里贪图拥有天下一样。如果做到了这般地步,那么,在权利私欲面前就不会有邪念,人多势众也不会屈服的,天下万物都不能动摇信念。活着是如此,到死也不变。这就叫做有德行、有操守。有德行和操守,才能做到坚定不移,有坚定不移然后才有随机应对。能做到坚定不移和随机应对,那就是成熟完美的人了。到那时天显现出它的光明,大地显现出它的广阔,君子的可贵则在于他德行的完美无缺。
Ⅱ 人教版 高中《劝学》原文
1、原文: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
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
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
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积土成山,风雨兴
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
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
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2、《劝学》是高中必背文章,它是《荀子》一书的首篇。又名《劝学篇》。
(2)长春版小学一年级劝学范读扩展阅读:
《劝学》的创作背景:
战国时期,奴隶制度进一步崩溃,封建制度逐步形成,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许多思想家从不
同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对当时的社会变革,发表不同的主张,并逐渐形成墨家、儒家、道家和法家
等不同的派别,历史上称之为“诸子百家”。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批评别
人,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战国时期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是孟子和荀子。孟子宣扬“劳心者
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为统治阶级辩护的思想,而荀子却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
移,但人们可以用主观努力去认识它,顺应它,运用它,以趋吉避凶。他的门人韩非、李斯成为战
国末期的法家重要代表人物。
参考资料:网络-劝学
Ⅲ 长春版小学语文1~6年级全部古诗词汇总
- 1 -
长春版小学语文(一至六年级)全部古诗词汇总
一年级
上册
古诗
1.
山村
【宋】邵雍
---2.1
课文
---P6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2.
画
---4.1
课文
---P46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3.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
宋
]
辛弃疾
---4.2
课文
---P48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
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
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
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4.
古朗月行
(节选)
[
唐
]
李
白
---5.1
课文
---P53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
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5.
悯农
[
唐
]
李绅
---6.1
课
后
---P62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6.
咏鹅
[
唐
]
骆宾王
---7.1
课文
---P71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7.
村晚
[
宋
]
雷震
---7.1
课
后
---P72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
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
笛无腔信口吹。
8.
梅花
[
宋
]
王安石
--11.4
课文
---P99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一年级下册古诗
9.
劝学
[
唐
]
颜真卿
---3.1
课文
---P23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
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
首方悔读书迟。
10.
赠汪伦
[
唐
]
李
白
---9.1
课文
---P67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
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
及汪伦送我情。
11.
春晓
[
唐
]
孟浩然
---10.1
课文
---P74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2.
绝句
[
唐
]
杜甫
---10.1
课
后
---P75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3.
夏日
[
宋
]
范成大
---10.2
课文
---P76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
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
有晴蜓蛱蝶飞。
14.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
宋
]
杨万里
---10.2
课后
---P77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
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
日荷花别样红。
15.
山行
[
唐
]
杜牧
---10.3
课文
---P78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
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
叶红于二月花。
16.
山居秋暝
[
唐
]
王维
---10.3
课后
---P79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17.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节选
)
【唐】岑参
---10.4
课文
---P80
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
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
树万树梨花开。
18.
听声
[
清
]
张潮
---10.5
课
文
---P82
春听鸟声,
夏听蝉声。
秋听
虫声,冬听雪声。松下听琴,
月下听箫。涧边听瀑布,山中
听松风
,
觉耳中别有不同。
二年级
上册
古诗
19.
村居
【清】
高鼎
---1.1
课文
---P2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
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
趁东风放纸鸢。
20.
绝句
[
唐
]
杜甫
---8.1
课文
---P60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
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
泊东吴万里船。
21.
遗爱寺
[
唐
]
白居易
---8.2
课文
---P62
弄时临溪坐,寻花绕寺行。
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
22.
江畔独步寻花
[
唐
]
杜
甫
---8.2
课后
---P63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
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
在娇莺恰恰啼。
23.
元日
[
宋
]
王安石
---12.1
课文
---P96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
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
把新桃换旧符。
二年级
下册
古诗
24.
春夜喜雨(节选)
【唐】杜
甫
---2.4
课文
---P19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5.
忆江南(节选)
【唐】白
居易
---2.4
课文
---P19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
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26.
观书有感
【宋】
朱熹
---5.2
课后
---P51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
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
有源头活水来。
27.
四时田园杂兴
【宋】
范
成大
---8.1
课文
---P70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
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
傍桑阴学种瓜。
28.
江上渔者
【宋】
范仲淹
---8.1
课后
---P71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29.
相思
【唐】
王维
---12.1
课后
---P108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三年级上册古诗
30.
秋词
【唐】
刘禹锡
---1.3
课后
---P8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
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
引诗情到碧霄。
31.
池上
[
唐
]
白居易
---3.1
课文
---P21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32.
小儿垂钓
[
唐
]
胡令能
---3.2
课文
---P23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
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33.
清明
[
唐
]
杜牧
---3.2
课后
---P24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
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
童遥指杏花村。
34.
闲居初夏午睡起
[
宋
]
杨万里
---3.2
课后
---P24
梅子留酸软齿牙,
芭蕉分绿
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
看儿童捉柳花。
35.
江南
汉乐府
---4.3
课后
---P34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小学六年级全科目课件教案习题汇总
语文 数学 英语
- 2 -
36.
浪淘沙
[
唐
]
刘禹锡
---6.4
课后
---P53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
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
到牵牛织女家。
37.
鹿柴
[
唐
]
王维
---7.1
课文
---P55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38.
寻隐者不遇
[
唐
]
贾
岛
---7.2
课文
---P57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39.
江雪
[
唐
]
柳宗元
---7.2
课后
---P58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40.
鸟
[
唐
]
白居易
---9.4
课文
---P78
谁道群生性命微,
一般骨肉
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
在巢中望母归。
41.
画眉鸟
[
宋
]
欧阳修
---9.4
课后
---P80
百啭千声随意移,
山花红紫
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
及林间自在啼。
42.
青松
陈毅
---10.2
课后
---P90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43.
白梅
[
元
]
王冕
---10.2
课后
---P90
冰雪林中著此身,
不同桃李
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
作乾坤万里春。
三年级下册
古诗
44.
咏柳
[
唐
]
贺知章
---2.1
课文
---P11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
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
月春风似剪刀。
45.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其一
) [
唐
]
韩愈
---2.1
课后
---P12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
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
胜烟柳满皇都。
46.
送春
[
宋
]
王令
---2.2
课
文
---P13
三月残花落更开,
小檐日日
燕飞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
信东风唤不回。
47.
江南春
[
唐
]
杜牧
---2.2
课后
---P14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
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
少楼台烟雨中。
48.
春日
[
宋
]
朱熹
---2.2
课
后
---P14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
一时新。等闲识得春风面,万
紫千红总是春。
49.
乡村四月
[
宋
]
翁卷
---3.1
课文
---P22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
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
了蚕桑又插田。
50.
清平乐•村居
[
宋
]
辛弃
疾
---3.2
课文
---P24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
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
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
莲蓬。
51.
蜂
唐
罗隐
---3.2
课
后
---P25
不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
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
谁辛苦为谁甜?
52.
小池
[
宋
]
杨万里
---8.2
课文
---P60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
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
有蜻蜓立上头。
四年上语文古诗
53.
别董大
【唐】
高适
---5.2
课后
---P53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
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
下谁人不识君
?
54.
出塞
【唐】
王昌龄
---6.2
课文
---P46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
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
教胡马度阴山。
55.
塞下曲
【唐】
卢纶
---6.2
课后
---P46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56.
凉州词
[
唐
]
王翰
---6.3
课文
---P48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
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
来征战几人回。
57.
凉州词
[
唐
]
王之涣
---6.3
课后
---P49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
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
风不度玉门关。
58.
马诗
[
唐
]
李贺
---8.2
课
文
---P63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59.
马的诗词
调笑令
胡马
【唐】韦应物
---8.2
课后
---P69
胡马,
胡马,
远放燕支山下。
跑沙跑雪独嘶,
东望西望路迷。
迷路,
迷路,
边草无穷日暮。
60.
登鹳雀楼
[
唐
]
王之涣
---10.1
课文
---P79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61.
乐游原
[
唐
]
李商隐
---10.1
课后
---P80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62.
望庐山瀑布
[
唐
]
李白
---10.2
课文
---P81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
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63.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10.2
课后
---P82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
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
舟已过万重山。
四年级下册古诗
64.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4.1
课文
---P31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
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
问客从何处来。
65.
回乡偶书(二)
【唐】贺知
章
---4.1
课后
---P31
离别家乡岁月多,
近来人事
半消磨
。
惟有门前镜湖水,
春
风不改旧时波。
66.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4.2
课文
---P33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
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
见长江天际流。
67.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
龄
---4.2
课后
---P34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
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
片冰心在玉壶。
68.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4.3
课文
---P35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
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
插茱萸少一人。
69.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
维
---4.3
课文
---P35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
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
出阳关无故人。
70.
宿建德江
【
唐】孟浩然
---9.1
课文
---P74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71.
天净沙秋思
【元】
马致远
---9.1
课后
---P75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
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72.
枫桥夜泊
【唐】张继
---9.1
课后
---P75
- 3 -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
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
半钟声到客船。
73.
望洞庭
[
唐
]
刘禹锡
---9.2
课文
---P76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
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
银盘里一青螺。
74.
敕勒歌
北朝民歌
---9.2
课后
---P77
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75.
寄扬州韩绰判官
【唐】
杜牧
---9.2
课后
---P77
青山隐隐水迢迢,
秋尽江南
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
人何处教吹箫?
76.
望天门山
【唐】李白
---9.3
课文
---P78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
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
帆一片日边来。
77.
登幽州台歌
【唐】
陈子昂
---9.3
课后
---P79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五年级上册古诗
78.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1.3
课后
---P10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
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
湖楼下水如天。
79.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
轼
---2.2
课后
---P16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
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
妆浓抹总相宜。
80.
石灰吟
【明】于谦
---3.1
课后
---P20
千锤万击出深山,
烈火焚烧
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
留清白在人间。
81.
长歌行
汉乐府
---6.1
课
文
---P53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
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
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82.
明日歌
【明】
文嘉
---6.1
课后
---P54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日日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皆被明日累,
明日无穷
老将至。晨昏滚滚水东流,今
古悠悠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
我《明日歌》。
83.
从军行
【唐】
王昌龄
---11.1
课文
---P88
一、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
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二、
大漠风尘日色昏,
红旗
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
已报生擒吐谷浑。
84.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
陆游
---11.2
课文
---P90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
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
望王师又一年。
85.
春望
【唐】
杜甫
---11.3
课文
---P92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五年级下册古诗
86.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
王
勃
---2.1
课文
---P9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87.
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2.2
课文
---P11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
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
渡无人舟自横。
88.
惠崇春江晓景【宋】苏轼
---2.2
课后
---P12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
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
是河豚欲上时。
89.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2.3
课文
---P13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
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
月何时照我还?
90.
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2.4
课文
---P15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
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
枝红杏出墙来。
91.
淮中晚泊犊头
【宋】
苏
舜钦
---2.4
课后
---P16
春阴垂野草青青,
时有幽花
一树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满
川风雨看潮生。
92.
浣溪沙
【宋】晏殊
---4.3
课后
---P37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
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
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93.
题西林壁
【宋】苏轼
---5.1
课文
---P39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
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
缘身在此山中。
94.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5.1
课后
---P40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
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
是银河落九天。
95.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5.1
课后
---P40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
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
知转入此中来。
96.
峨眉山月歌【唐】李白
---5.1
课后
---P40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
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君
不见下渝州。
六年级上册古诗
97.
竹
石
[清]
郑
燮
---1.1
课后
---P3
咬
定
青
山
不放松,
立根
原在
破
岩
中
。
千
磨
万
击
还
坚
劲
,任
尔
东
西
南
北
风
。
98.
过零丁洋
[宋]文天祥
---1.2
课文
---P4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
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
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
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
,
留
取丹心照汗青。
99.
示
儿
[
宋
]
陆游
---1.2
课后
---P5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
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
祭无忘告乃翁。
100.
狱中题壁
[
清
]
谭嗣同
---1.3
课文
---P6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
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101.
自题小像
鲁迅
---1.3
课文
---P6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
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
我以我血荐轩辕。
102.
逢入京使
[唐]岑参
---4.3
课后
---P34
故园东望路漫漫
,
双袖龙
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103.
蜀
相
[
唐]
杜甫
---6.1
课文
---P51
丞相祠堂何处寻
,
锦官城
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
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104.
诉衷情
【
宋】
陆游
---6.2
课文
---P53
- 4 -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
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
尘暗旧
貂裘。
胡未灭,
鬓先秋,
泪空流。
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
洲。
105.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宋】辛弃疾
---6.3
课文
---P55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
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
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106.
悯
农
【唐】
李绅
---9.2
课后
---P85
春
种
一粒粟,秋收
万
颗
子。四
海
无
闲
田
,农
夫
犹
饿
死
。
107.
从军行
【唐】王昌龄
---10.2
课文
---P92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
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
无那金闺万里愁。
108.
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
[唐]刘长卿
---10.2
课文
---P93
万里辞家事鼓鼙,金陵驿
路楚云西。江春不肯留行客,
草色青青送马蹄。
六年级下册古诗
109.
西江月•井冈山
一九二
八年秋毛泽东
---1.1
课后
---P6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
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
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
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
敌军宵遁。
110.
七律•到韶山
一九五九
年六月
毛泽东
---1.3
课文
---P10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
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
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
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
遍地英雄下夕烟。
111.
渔歌子
[
唐
]
张志和
---3.3
课后
---P27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
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112.
赋得古原草送别
[
唐
]
白居易
---4.1
课后
---P33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113.
龟
虽
寿
[
魏
]
曹操
---5.1
课文
---P41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
蛇乘雾,
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
缩之期,
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
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
志。
114.
观沧海
【魏】
曹操
---5.1
课后
---P42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
何澹澹,
山岛耸峙。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
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
志。
115.
十六字令三首
毛泽东
---5.2
课文
---P43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
回首,离天三尺三。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
腾急,万马战犹酣。
山,
刺破青天锷
(è)
未残。
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116.
望
岳
[
唐]杜甫
---6.1
课文
---P49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
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17.
使至塞上
[
唐
]
王维
---6.2
课文
---P51
单车欲问边,
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18.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7.1
课后
---P59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19.
书湖阴先生壁(其一)
【宋】
王安石
---8.2
课后
---P74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
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120.
风
【唐】
李峤
---10.4
课后
---P91
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一三五七九贰肆陆扒拾,。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网络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你可能喜欢
Ⅳ 跪求长春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 急用 [email protected]
只有人教版的。
Ⅳ 孙权劝学全文的朗读节奏
《孙权劝学》
宋代:司马光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事务,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像我?
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
吕蒙说:“读书人(君子)分别几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鲁肃就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
《孙权劝学》是北宋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创作的一篇记叙文。选自《资治通鉴》,文题为后人所加。此文既记叙了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之后大有长进的故事,也赞扬了孙权、吕蒙认真学习的精神,并告诫人们学习的重要性。
此文简练生动,首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极富表现力,毫无冗繁之处,更是运用了侧面烘托及对比的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突出了人物的风采。
(5)长春版小学一年级劝学范读扩展阅读
文学赏析
主题思想
此文记叙了三国时期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而使才略有了惊人的长进,并令鲁肃为之叹服、与之“结友”的故事,说明了人应当好学、只要肯学习就会有进步的道理,突出了学习重要性。[3]
艺术特色
此文虽极简略但剪裁精当,不仅保留了先前史书中原文的精华和故事的完整性,而且以更精练的文笔突出了人物的风采,是一篇成功的改写之作。而其主要艺术特色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对白传神,以“话”塑人
文章篇幅短小,通篇主要记录人物的几次对白,却传神生动地塑造出了两个艺术形象。先看孙权。作为吴国之主,他能够关心下属,鼓励吕蒙要多学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语气比较坚定有力。
当吕蒙找借口推辞时,他不急不恼推心置腹地说:“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先声明要求他读书的目的并非使他弃武从文,成为书生,而是在博览群书中了解历史,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增加自己的见识与才智,这种循循善诱的亲切语气已令人非常感慨之后他又针对吕蒙所谓“军中多务”的借口,进一步开导,现身说法:“卿言多务,孰若孤?”
这是明摆着的事实“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用自己的亲身感受来劝导吕蒙。整个对话之中,孙权丝毫未摆当权者的架子,不以威压的方式逼迫吕蒙去读书,这一番娓娓道来的谈话却更令人信服。他的谈话是亲切的,朋友式的,具有长者而非王者的风范。
再看吕蒙。读书使吕蒙的言谈大有智慧,所以鲁肃的语气重在惊叹:“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吕蒙也仅说了一句话:“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话中既有对鲁肃大惊小怪的不以为然,更有一种书中多阅历,胸中有丘壑的自信,令人油然而生一种敬羡之情。
侧面烘托,展示变化
除正面记言外,此文对吕蒙这一形象还运用了侧面烘托及对比的手法。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笔墨十分生动,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处。由文中可知,鲁肃正是一个跳出庐山的旁观者,吕蒙读书的功效是通过他的话从侧面展现出来的,他的惊叹衬托出了吕蒙今非昔比的事实。
而话中的“吴下阿蒙”又将吕蒙的过去与现在进行了一个纵向的对比,得出了“变”的结论,而吕蒙之“变”的核心正是“才略”的猛增。
言简意赅,表现有力
此文以对话为主,人物的语言简洁而传神,极富表现力,毫无冗繁之处。如对吕蒙的学习情况,仅以“蒙乃始就学”一句加以概括,至于他读了哪些书,又如何用功的只字未提。后文中吕蒙二人的谈话,只用一句“与蒙论议”来交代,两人谈论的是什么话题,吕蒙的哪些见解让鲁肃起敬的都略去不写。
此外,对话外的其他语言也非常简省而意赅,如其中的“吴下阿蒙”、“刮目相待”更是因其言简意丰而流传运用至今。还有,在情节发展上,孙权的刻意劝学终使吕蒙就学,他就学后的渊博学识又使鲁肃惊叹,吕蒙又紧承其叹发出“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的自信之语,上下文环环相扣,衔接自然,前因后果,井然有序。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孙权劝学
Ⅵ 以《劝学 荀子》为范文 改写一篇作文
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直得可以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煣的工艺把它弯曲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机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
因此,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多么高;不面临深涧,就不知道地多么厚;不懂得先代帝王的遗教,就不知道学问的博大.干越夷貉之人,刚生下来啼哭的声音是一样的,而长大后风俗习性却不相同,这是教育使之如此.《诗经》上说:“你这个君子啊,不要总是贪图安逸.恭谨对待你的本职,爱好正直的德行.神明听到这一切,就会赐给你洪福 祥瑞.”精神修养没有比受道德熏陶感染更大了,福分没有比无灾无祸更长远了.
我曾经整天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登到高处招手,胳膊没有比原来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变的洪亮,可是听的人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行千里,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的资质禀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南方有一种叫“蒙鸠”的鸟,用羽毛作窝,还用毛发把窝编结起来,把窝系在嫩芦苇的花穗上,风一吹苇穗折断,鸟窝就坠落了,鸟蛋全部摔烂.不是窝没编好,而是不该系在芦苇上面.西方有种叫“射干”的草,只有四寸高,却能俯瞰百里之遥,不是草能长高,而是因为它长在了高山之巅.蓬草长在麻地里,不用扶持也能挺立住,白沙混进了黑土里,就再不能变白了,兰槐的根叫香艾,一但浸入臭水里,君子下人都会避之不及,不是艾本身不香,而是被浸泡臭了.所以君子居住要选择好的环境,交友要选择有道德的人,才能够防微杜渐保其中庸正直.
事情的发生都是有起因的,荣辱的降临也与德行相应.肉腐了生蛆,鱼枯死了生虫,懈怠疏忽忘记了做人准则就会招祸.太坚硬物体易断裂,太柔弱了又易被束缚,与人不善会惹来怨恨,干柴易燃,低洼易湿,草木丛生,野兽成群,万物皆以类聚.所以靶子设置好了就会射来弓箭,树长成了森林就会引来斧头砍伐,树林繁茂荫凉众鸟就会来投宿,醋变酸了就会惹来蚊虫,所以言语可能招祸,行为可能受辱,君子为人处世不能不保持谨慎.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里兴起了;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儿产生了;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自然会心智澄明,也就具有了圣人的精神境界.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就在于不停地走.(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如果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啊.
因此没有刻苦钻研的心志,学习上就不会有显著成绩;没有埋头苦干的实践,事业上就不会有巨大成就.在歧路上行走达不到目的地,同时事奉两个君主的人,两方都 不会容忍他.眼睛不能同时看两样东西而看明白,耳朵不能同时听两种声音而听清楚.螣蛇没有脚但能飞,鼫鼠有五种本领却还是没有办法.《诗》上说:“布谷鸟筑巢在桑树上,它的幼鸟儿有七只.善良的君子们,行为要专一不偏邪.行为专一不偏邪,意志才会如磐石坚.”所以君子的意志坚定专一.
古有瓠巴弹瑟,水中鱼儿也浮出水面倾听,伯牙弹琴,拉车的马会停食仰头而听.所以声音不会因为微弱而不被听见,行为不会因为隐秘而不被发现.宝玉埋在深山,草木就会很润泽,珍珠掉进深渊,崖岸就不会干枯.行善可以积累,哪有积善成德而不被广为传诵的呢?
学习究竟应从何入手又从何结束呢?答:按其途径而言,应该从诵读《诗》、《书》等经典入手到《礼经》结束;就其意义而言,则从做书生入手到成为圣人结束.真诚力行,这样长期积累,必能深入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学到死方能后已.所以学习的教程虽有尽头,但进取之愿望却不可以有片刻的懈怠.毕生好学才成其为人,反之又与禽兽何异?《尚书》是政事的记录;《诗经》是心声之归结;《礼经》是法制的前提、各种条例的总纲,所以要学到《礼经》才算结束,才算达到了道德之顶峰.《礼经》敬重礼仪,《乐经》讲述中和之声,《诗经》《尚书》博大广阔,《春秋》微言大义,它们已经将天地间的大学问都囊括其中了.
君子学习,是听在耳里,记在心里,表现在威仪的举止和符合礼仪的行动上.一举一动,哪怕是极细微的言行,都可以垂范于人.小人学习是从耳听从嘴出,相距不过四寸而已,怎么能够完美他的七尺之躯呢?古人学习是自身道德修养的需求,现在的人学习则只是为了炫耀于人.君子学习是为了完善自我,小人学习是为了卖弄和哗众取宠,将学问当作家禽、小牛之类的礼物去讨人好评.所以,没人求教你而去教导别人叫做浮躁;问一答二的叫罗嗦;浮躁罗嗦都是不对的,君子答问应象空谷回音一般,不多不少、恰到好处.
学习没有比亲近良师更便捷的了.《礼经》、《乐经》有法度但嫌疏略;《诗经》、《尚书》古朴但不切近现实;《春秋》隐微但不够周详;仿效良师学习君子的学问,既崇高又全面,还可以通达世理.所以说学习没有比亲近良师更便捷的了.
崇敬良师是最便捷的学习途径,其次就是崇尚礼仪了.若上不崇师,下不尚礼,仅读些杂书,解释一下《诗经》《尚书》之类,那么尽其一生也不过是一介浅陋的书生而已.要穷究圣人的智慧,寻求仁义的根本,从礼法入手才是能够融会贯通的捷径.就像弯曲五指提起皮袍的领子,向下一顿,毛就完全顺了.如果不究礼法,仅凭《诗经》《尚书》去立身行事,就如同用手指测量河水,用戈舂黍米,用锥子到饭壶里取东西吃一样,是办不到的.所以,尊崇礼仪,即使对学问不能透彻明了,不失为有道德有修养之士;不尚礼仪,即使明察善辩,也不过是身心散漫无真实修养的浅陋儒生而已.
如果有人前来向你请教不合礼法之事,不要回答;前来诉说不合礼法之事,不要去追问;在你面前谈论不合礼法之事,不要去参与;态度野蛮好争意气的,别与他争辩.所以,一定要是合乎礼义之道的,才给予接待;不合乎礼义之道的,就回避他;因此,对于恭敬有礼的人,才可与之谈道的宗旨;对于言辞和顺的人,才可与之谈道的内容;态度诚恳的,才可与之论及道的精深义蕴.所以,跟不可与之交谈的交谈,那叫做浮躁;跟可与交谈的不谈那叫怠慢;不看对方回应而随便谈话的叫盲目.因此,君子不可浮躁,也不可怠慢,更不可盲目,要谨慎地对待每位前来求教的人.《诗经》说:“不浮躁不怠慢才是天子所赞许的.”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射出的百支箭中有一支不中靶,就不能算是善射;驾驭车马行千里的路程,只差半步而没能走完,这也不能算是善驾;对伦理规范不能融会贯通、对仁义之道不能坚守如一,当然也不能算是善学.学习本是件很需要专心至致的事情,学一阵又停一阵那是市井中的普通人.好的行为少而坏的行为多,桀、纣、拓就是那样的人.能够全面彻底地把握所学的知识,才算得上是个学者.
君子知道学得不全不精就不算是完美,所以诵读群书以求融会贯通,用思考和探索去理解,效仿良师益友来实践,去掉自己错误的习惯性情来保持养护.使眼不是正确的就不想看、耳不是正确的就不想听,嘴不是正确的就不想说,心不是正确的就不愿去思虑.等达到完全醉心于学习的理想境地,就如同眼好五色,耳好五声,嘴好五味那样,心里贪图拥有天下一样.如果做到了这般地步,那么,在权利私欲面前就不会有邪念,人多势众也不会屈服的,天下万物都不能动摇信念.活着是如此,到死也不变.这就叫做有德行、有操守.有德行和操守,才能做到坚定不移,有坚定不移然后才有随机应对.能做到坚定不移和随机应对,那就是成熟完美的人了.到那时天显现出它的光明,大地显现出它的广阔,君子的可贵则在于他德行的完美无缺.
Ⅶ 长春版小学一年级语文寒假作业看漫画写题目(有图)
图一,以假乱真,图二,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Ⅷ 需要长春版小学一年级的试题
问得最好具体,不知道你要哪个科目的,我这儿只有语文的,希望对你的期未考试有用,从现在开始抓紧时间复习,祝你学习进步。
北安片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语文学科
学年期中监测
姓名: 班级:
一、在大写字母后面填上小写字母(10分)
B( ) G( ) M( ) R( ) N( )
二、我会写(40分)
1.看拼音写词语。(16分)
pí yī jiānɡ hé shēn tǐ ɡōnɡpínɡ
běi jīnɡ mǔ qīn liǎnɡ nián quàn xué
2.看图写字(8分)
3.改正错别字(8分)
兔去( ) 西爪( ) 土兵( ) 舟顶鹤( )
4.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8分)
( ) ( ) 鸟( )( )
宀 ( )( ) 虫( )( )
三、我会填(38分)
1.选字填空,8分。
清 晴 睛 请 蜻 情 青
山( )水秀 不( )自来 雨过天( ) 目不转( )
2.比一比,组成词语。(10分)
名( ) 时( ) 肚( ) 未( )几( )
各( )
过( ) 杜( ) 末( )
凡( )
3.填写词语。(12分)
(1)填意思相反的词:错—( ) 内—( ) 出—( )
(2)填适当的词语:一( )手 一( )书 一( )鱼
4.按要求写词语。(8分)
密密麻麻(AABB)
我家的亲属(男的)
守株待( ) ( )假虎威 虎头( )尾 画( )添足
四、给下面的句子填上标点。(12分)
1.这里的景色真美啊□
2.我怎么连一条鱼也钓不着呢□
3.第一回见到女儿写的字□他兴奋得不得了□
五、(附加题)看图把句子补充完整。(10分)
1. 鱼缸里有两条 。 2. 我很喜欢 。
3. 最爱吃骨头。 4. 早晨, 升起来。
北安片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语文学科
学年期中监测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b g m r n (每空2分,共10分)
二、1、皮衣 江河 身体 公平 北京 母亲两年 劝学。(每空1分,共16分)
2、男 串 井 夫 (每空2分,共8分)
3、免 瓜 士 丹 (每空2分,共8分)
4、对即可。(每空1分,共8分)
三、1、清 请 晴 睛(每空2分,共8分)
2、对即可。(每空1分,共10分)
3、对 外 入(进) 双 本 条(每空2分,共12分)
4、对即可。(每空1分,共8分)
四、1、 ! 2、? 3、 , 。(每空3分,共12分)
五、1、小鱼2、画画或看书3、小狗4太阳(每空2.5分,共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