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学二年级字词句段篇第十页粉字的abb句式是什么
就是像红彤彤,亮晶晶,黑乎乎笑嘻嘻这样的三字词语
❷ 小学语文为什么进行字词句段篇的训练
我记得我读小学的时候老师也是经常布置字词句断篇,布置抄写,和上面相关的一些问内题。其实抄容写的时候可以增强学生的书写能力,而且上面还有组词等,增强学生的课外能力和认知。而上边的相关题都是和课文有联系的,可以玩加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并且其中的一些课外小短文也可以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
两本书的侧重点不同。没有可比性。
选择好的教辅材料,
最好听从老师的建议。
❹ 二年级下册字词句段篇99页普通的看图写话怎么写
要下雨了,远处的高山连绵不断,树木高大苍劲,燕子哥哥对燕子妹妹说:“妹妹,我们这样飞太累了,我们还是飞低一点吧?”燕子妹妹说:“好吧,这样我们还可以多吃虫子呢。
” 池塘里,小鱼很不高兴地对妈妈说:“妈妈,我好闷呀,都不能透过气了1鱼。
❺ 字词句段篇章二年级湘教版
5课本 高山深间.悬崖峭壁.狂风怒号.攀山越岭. 6课 食咽.寝安席.思潮起伏.潮腾涌.频入梦. 7课 碧空洗.波涛起伏. 8课 巍峨峻拔.碧波环抱.百折.牙牙语.遥奇思念.
六级册语文,第二单元,字词
5课本 高山深间.悬崖峭壁.狂风怒号.攀山越岭. 6课 食咽.寝安席.思潮起伏.潮腾涌.频入梦. 7课 碧空洗.波涛起伏. 8课 巍峨峻拔.碧波环抱.百折.牙牙语.遥奇思念.
❻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英才教程字词句段篇58页第十题看图写话怎么写图上有两个小朋友,地上有一些米,
库车
❼ 小学语文字词句段篇总结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观察图画,让学生了解图画的内容。
2、让学生懂得学语文的渠道多种多样,不能局限在课本的学习。
3、培养学生积极参加课外社会活动,开阔视野,丰富头脑。
4、让学生学会修改作文,养成自改作文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逐步养成多种途径学语文和学会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
预习题:
自由看图画,弄清图画意思。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头脑中,认为学语文,就是将课本上的课文学好,其实,这种认为是单一的。我们生活中的一切交往活动都是语文训练。我们来看课本第1页的图画。
二、指导观看图画,弄清多种渠道学语文的重要性。
1、学生自己观看图画,说出每一幅图画的内容。
2、组织学生讨论。
第一幅图:收听广播
第二幅图:上网浏览信息、收看电视、听讲座
第三幅图:参观工厂、航空航模、深入农田调查
第四幅图:阅览图书
第五幅图:采访、讲故事
3、学生讨论:参加这些活动,对学语文有什么作用。
收看电视和广播,既可以让学生了解许多新鲜事,又能从中学会如何说话、说好话。参加和走访、调查,可以增强我们的社会观察力,丰富我们的大脑。……
4、扩展讨论:除了图上的这些活动可以学语文外,还可以参加哪些活动?
5、小结:学习语文的渠道多种多样,我们不能单纯学习课本,要养成自觉地去观察,去参加一些有益的社会走访、调查和参观活动,从中能学到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这样,我们的头脑才会日益地充实起来。
三、学会修改作文
1、观察图画,你还能说出哪些关于修改文章的名人名言来。
2、举例子,弄清修改文章的方式和办法。
⑴学会使用修改符号。
⑵修改什么内容?(错别字、病句、标点、段落及选材与叙述等)
3、出示修改的片断。学生板演。同学评定。
4、教师小结。
⑴首先要正确使用修改符号
⑵从字、词、句、段、标点,到文章的叙述顺序等方面进行反复的推敲修改。
四、总结课堂
要学好语文,就要积极参加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社会活动,文章初稿写成后,要反复读、反复改,去粗存精才行。希望同学们今后要养成这样的好习惯。
初备
第一单元
单元课目:《春光染绿我们双脚》、《三亚落日》、《古诗两首》、《新闻报道一则》、练习1
单元教学目标:
1、学习本单元的31个生字,其中课后田字格里的24个生字要求会读会写,并要写得正确、规范、美观;其余的7个生字只要求认识,不要求默写,能找出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2、掌握田字格中生字构成的词语,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能正确解释诗句和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能正确使用量词填空。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课文和段落,熟记练习1中的成语和背诵《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能将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5、能将观察到的自然现象写下来,并写出它的变化特点。
单元知能结构:
字:掌握本单元24个生字。
词:掌握第1、2、3课,课后练习3中的词语,熟记练习1中的成语。
句:赏析第2课中描写落日的句子,理解《古诗两首》中诗句的意思。
段、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和段落。
听说:围绕“不要私自撕别人的邮票”,仔细观察图画,展开想象和讨论,有中心、有条理地说一说。
读写:欣赏文中写景的语句,学习写景手法,将观察到的一自然现象写下来,并写出它的变化特点。
学科渗透点:
学习第2课,渗透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教育,学习第2课,第4课渗透热爱祖国,增强民族自豪感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