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么给小学一年级学生上好开学第一课
好好讲
2. 小学一年级上册卫生与保健教学计划
可以参照《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制订计划
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防止学校食物中毒或者其他食源性疾患事故的发生,保障师生员工身体健康,根据《食品卫生法》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各级各类全日制学校以及幼儿园。
第三条 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的卫生管理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实行卫生行政部门监督指导、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督查、学校具体实施的工作原则。
第二章 食堂建筑、设备与环境卫生要求
第四条 食堂应当保持内外环境整洁,采取有效措施。消除老鼠、蟑螂、苍蝇和其他有害昆虫及其孳生条件。
第五条 食堂的设施设备布局应当合理,应有相对独立的食品原料存放间、食品加工操作间、食品出售场所及用餐场所。
第六条 食堂加工操作间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最小使用面积不得小于8平方米;
(二)墙壁应有1.5米以上的瓷砖或其他防水、防潮、可清洗的材料制成的墙裙;
(三)地面应由防水、防滑、无毒、易清洗的材料建造,具有一定坡度,易于清洗与排水;
(四)配备有足够的照明、通风、排烟装置和有效的防蝇、防尘、防鼠、污水排放和符合卫生要求的存放废弃物的设施和设备;
(五)制售冷荤凉菜的普通高等学校食堂必须有凉菜间,并配有专用冷藏、洗涤消毒的设施设备。
第七条 食堂应当有用耐磨损、易清洗的无毒材料制造或建成的餐饮具专用洗刷、消毒池等清洗设施设备。采用化学消毒的,必须具备2个以上的水池,并不得与清洗蔬菜、肉类等的设施设备混用。
第八条 餐饮具使用前必须洗净、消毒,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未经消毒的餐饮具不得使用。禁止重复使用一次性使用的餐饮具。
消毒后的餐饮具必须贮存在餐饮具专用保洁柜内备用。已消毒和未消毒的餐饮具应分开存放,并在餐饮具贮存柜上有明显标记。餐饮具保洁柜应当定期清洗、保持洁净。
第九条 餐饮具所使用的洗涤、消毒剂必须符合卫生标准或要求。
洗涤、消毒剂必须有固定的存放场所(橱柜),并有明显的标记。
第十条 食堂用餐场所应设置供用餐者洗手、洗餐具的自来水装置。
第三章 食品采购、贮存及加工的卫生要求
第十一条 严格把好食品的采购关。食堂采购员必须到持有卫生许可证的经营单位采购食品,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索证;应相对固定食品采购的场所,以保证其质量。
禁止采购以下食品:
(一)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含有毒有害物质或者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食品;
(二)未经兽医卫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及其制品;
(三)超过保质期限或不符合食品标签规定的定型包装食品;
(四)其他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和要求的食品。
第十二条 学校分管学生集体用餐的订购人员在订餐时,应确认生产经营者的卫生许可证上注有“送餐”或“学生营养餐”的许可项目,不得向未经许可的生产经营者订餐。
学生集体用餐必须当餐加工,不得订购隔餐的剩余食品,不得订购冷荤凉菜食品。
严把供餐卫生质量关,要按照订餐要求对供餐单位提供的食品进行验收。
第十三条 食品贮存应当分类、分架、隔墙、离地存放,定期检查、及时处理变质或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
食品贮存场所禁止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个人生活物品。
用于保存食品的冷藏设备,必须贴有标志,生食品、半成品和熟食品应分柜存放。
第十四条 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刀、墩、板、桶、盆、筐、抹布以及其他工具、容器必须标志明显,做到分开使用,定位存放,用后洗净,保持清洁。
第十五条 食堂炊事员必须采用新鲜洁净的原料制作食品,不得加工或使用腐败变质和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及其原料。
第十六条 加工食品必须做到熟透,需要熟制加工的大块食品,其中心温度不低于70℃。
加工后的熟制品应当与食品原料或半成品分开存放,半成品应当与食品原料分开存放,防止交叉污染。食品不得接触有毒物、不洁物。
不得向学生出售腐败变质或者感官性状异常,可能影响学生健康的食物。
第十七条 职业学校、普通中等学校、小学、特殊教育学校、幼儿园的食堂不得制售冷荤凉菜。
普通高等学校食堂的凉菜间必须定时进行空气消毒;应有专人加工操作,非凉菜间工作人员不得擅自进入凉菜间;加工凉菜的工用具、容器必须专用,用前必须消毒,用后必须洗净并保持清洁。
每餐的各种凉菜应各取不少于250克的样品留置于冷藏设备中保存24小时以上,以备查验。
第十八条 食品在烹饪后至出售前一般不超过2个小时,若超过2个小时存放的,应当在高于60℃或低于10℃的条件下存放。
第十九条 食堂剩余食品必须冷藏,冷藏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在确认没有变质的情况下,必须经高温彻底加热后,方可继续出售。
第四章 食堂从业人员卫生要求
第二十条 食堂从业人员、管理人员必须掌握有关食品卫生的基本要求。
第二十一条 食堂从业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新参加工作和临时参加工作的食品生产经营人员都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
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疾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的,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食堂从业人员及集体餐分餐人员在出现咳嗽、腹泻、发热、呕吐等有碍于食品卫生的病症时,应立即脱离工作岗位,待查明病因、排除有碍食品卫生的病症或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第二十二条 食堂从业人员应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必须做到:
(一)工作前、处理食品原料后、便后用肥皂及流动清水洗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之前应洗手消毒;
(二)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并把头发置于帽内;
(三)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戴戒指加工食品;
(四)不得在食品加工和销售场所内吸烟。
第五章 管理与监督
第二十三条 学校应建立主管校长负责制,并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食品卫生管理人员。
第二十四条 学校应建立健全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
食堂实行承包经营时,学校必须把食品卫生安全作为承包合同的重要指标。
第二十五条 学校食堂必须取得卫生行政部门发放的卫生许可证,未取得卫生许可证的学校食堂不得开办;要积极配合、主动接受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卫生监督。
第二十六条 学校食堂应当建立卫生管理规章制度及岗位责任制度,相关的卫生管理条款应在用餐场所公示,接受用餐者的监督。
食堂应建立严格的安全保卫措施,严禁非食堂工作人员随意进入学校食堂的食品加工操作间及食品原料存放间,防止投毒事件的发生,确保学生用餐的卫生与安全。
第二十七条 学校应当对学生加强饮食卫生教育,进行科学引导,劝阻学生不买街头无照(证)商贩出售的盒饭及食品,不食用来历不明的可疑食物。
第二十八条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根据《食品卫生法》和本规定的要求,加强所辖学校的食品卫生工作的行政管理,并将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作为对学校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在考核学校工作时,应将食品卫生安全工作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
第二十九条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制定食堂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培训计划,并在卫生行政部门的指导下定期组织对所属学校食堂的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卫生知识、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的培训。
第三十条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所属的卫生保健机构具有对学校食堂及学生集体用餐的业务指导才检查督促的职责,应定期深入学校食堂进行业务指导和检查督促。
第三十一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食品卫生法》的有关规定,加强对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的卫生监督,对食堂采购、贮存、加工、销售中容易造成食物中毒或其他食源性疾患的重要环节应重点进行监督指导。
加大卫生许可工作的管理和督查力度,严格执行卫生许可证的发放标准,对卫生质量不稳定和不具备卫生条件的学校食堂一律不予发证。对获得卫生许可证的学校食堂要加大监督的力度与频度。
第三十二条 学校应当建立食物中毒或者其他食源性疾患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发生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后,应采取下列措施:
(一)立即停止生产经营活动,并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二)协助卫生机构救治病人;
(三)保留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
(四)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查,按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
(五)落实卫生行政部门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把事态控制在最小范围。
第三十三条 学校必须建立健全食物中毒或者其他食源性疾患的报告制度,发生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应及时报告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
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应逐级报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
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于6小时内上报卫生部,并同时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第三十四条 要建立学校食品卫生责任追究制度。对违反本规定,玩忽职守、疏于管理,造成学生食物中毒或者其他食源性疾患的学校和责任人,以及造成食物中毒或其他食源性疾患后,隐瞒实情不上报的学校和责任人,由教育行政部门按照有关规定给予通报批评或行政处分。
对不符合卫生许可证发放条件而发放卫生许可证造成食物中毒或其他食源性疾患的责任人,由卫生行政部门按照有关规定给予通报批评或行政处分。
对违反本规定,造成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情节特别严重的,要依法追究相应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五条 本规定下列用语含义是:
学生集体用餐:以供学生用餐为目的而配置的膳食和食品,包括学生普通餐、学生营养餐、学生课间餐(牛奶、豆奶、饮料、面点等)、学校举办各类活动时为学生提供的集体饮食等。
食堂:学校自办食堂、承包食堂和高校后勤社会化后专门为学生提供就餐服务的实体。
食堂从业人员:食堂采购员、食堂炊事员、食堂分餐员、仓库保管员等。
第三十六条 以简单加工学生自带粮食、蔬菜或以为学生热饭为主的规模小的农村学校,其食堂建筑、设备等暂不作为实行本规定的单位对待。但是,其他方面应当符合本规定要求。
第三十七条 学生集体用餐生产经营者的监督管理,按《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监督办法》执行。
第三十八条 本规定自2002年11月1日起实施。
3.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小学时期是少年儿童初步走出家庭,接触社会,开始学校生活的第一阶段,同时也是他们的基本道德观念、基础心理素质形成的阶段,是儿童学习和掌握各种基本技能,掌握科学文化的基础知识,成为进一步学习打基础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少年儿童大脑模仿性和记忆性都很强,容易接受外界的影响,对获得卫生知识的兴趣浓厚。这正是逐步养成各种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阶段。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仅是进一步学习与发展的需要,是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更是未来建设者的一项基本素质。一种良好的习惯往往可以产生迁移的作用。如: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对学生的学习,品德的形成,高尚情感的培养方面起到相辅相成的迁移作用。学生在生活中处处爱清洁、讲卫生,能迁移到学习上、工作上、生活上,成为一个时时处处比较自觉、办事细致认真、热爱集体遵守社会公德、讲究精神文明的人。培养少年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使他们从小养成以讲卫生为荣,不讲卫生为耻的优良品质。
良好的卫生习惯,无论对个人还是整个社会都有无比重要的意义,特别对于个人来讲,使你终生受益。小学生由于年龄小,许多好习惯都尚未成型,好象一张白纸,等待着教育者在上面勾勒出丰富的内容。如果教育者没有用好的健康的内容,一些不好的、不健康的内容就会趁虚而入。到那时再想改变就非常困难了。正因为如此,良好的卫生习惯的养成是小学养成教育的重点之一。
一、为人师表,身正为范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是心灵对心灵的感受,是心灵对心灵的理解,是心灵对心灵的耕耘,是心灵对心灵的创造。在教育中,要了解每一位学生,关爱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赏识每一位学生。对于犯错的学生,不妨给他一把椅子,听他一次倾诉,给他一份同情,送他一份宽容,给他一点建议,送他一份期待。
班主任一方面承担教学任务,另一方面又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这种工作的双重角色有利于班主任自觉地履行教书育人的重任。班主任每学期制订学生生活卫生习惯培养计划,并付诸实施,通过班队活动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生活卫生习惯培养的宣传教育,并定期开展生活实践活动。此外,班主任还具有榜样示范的作用,榜样的示范作用是巨大的,要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教师本身的示范作用就尤为重要。
①仪表示范:老师随时随地都给学生留下端庄的仪表,整洁大方的形象。
②语言示范:脸上的表情写满了一个人的情绪。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有生命、会思考的孩子。教师时时以饱满的情绪,高涨的热情去感染每一个学生。
③行为示范:教师的行为应充分表现其教育性,每次值日生工作,老师一边指导他们如何做,一边身体力行,做示范,和他们一起做好值日生工作。走进教室,看到地上的纸屑,就不动声色地把它拣起来放到垃圾桶里;地上脏了,主动拿扫帚扫干净;桌面脏了,自己擦一擦;桌椅歪了,排一排等等,久而久之,学生就在无声的身教教育下,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
二、主题宣讲,提高认识
校少先队大队部充分利用晨会、红领巾广播站等阵地开展以培养学生生活卫生习惯为主题的宣讲、督促活动。如定期进行学生个人卫生检查;设立监督岗监督学生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养成;开展雏鹰争章活动;进行培养学生生活卫生习惯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等。 每周进行一次卫生专题广播,内容涵盖:养成良好卫生习惯,要有正确的睡眠姿势,生活作息要有规律,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讲究卫生,预防各种传染病,防近视、防龋齿等。 利用广播站闭路电视在校会时间播放专题录像片《保护视力》、《做好眼保健操》、《预防龋齿》、《刷牙的正确方法》,并组织五、六年级的女同学观看《青春期卫生教育》录像片。
培养学生的卫生习惯是一项耐心细致的工作。班集体的卫生习惯状况是通过每个学生表现出来的。教师对班里各种具体情况做具体分析,坚持正面教育,个别卫生习惯差的学生,进行个别谈话,了解孩子的思想实际,了解孩子的困难,帮助孩子尽快形成好习惯。同时,让卫生习惯好的学生成为骨干,作为榜样带动卫生差的学生,当他们有点滴进步时,及时肯定,予以鼓励。
三、制度约束,规范训练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生的各种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很重要的方面就在于健全规章制度和严肃的规范训练。只有形成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严格管理的约束氛围,才会在学生幼小稚朴的心灵中,烙下良好习惯的印痕。如课堂常规的训练:课前认真做好上课准备,学习用品要整齐摆放在课桌指定的位置。课间行为的训练:看到地上的垃圾能及时捡起来,不随地吐痰、扔垃圾。个人卫生的训练:要保持指甲、手、脸、衣服要清洁,饭前、便后要洗手等。
从学生的实际和特点出发,符合他们发育成长的规律,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提出不同内容的卫生习惯要求。把培养卫生习惯的目的意义讲清楚,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分清轻重缓急,循序渐进地加以培养。如一年级新生入学第一个月着重教给他们正确的看书、写字姿势,第二个月着重教会学生能正确地做眼保健操,注意用眼卫生。以后要逐步培养学生不乱扔纸屑、杂物的习惯。
低年级:服装整洁,书包干净,不留长发和长指甲,每天刷牙,养成刷牙习惯,不买零食,不喝生水,不随地吐痰,乱扔垃圾。
中年级:勤换衣服勤洗澡,红领巾整洁,学具整齐,保持教室、公共场地卫生清洁,不留长发,经常剪指甲,随身带手巾或卫生纸控制鼻涕。
高年级:保护牙齿,注意口腔卫生,保持教室、公共场地卫生清洁,不留长发,勤剪指甲,服装整洁得体,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学具整齐,学会整理房间。
学校的卫生环境,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也是学校师生素质高低的综合反映。之前同学们还存在许多不良的卫生习惯,给校园文明带来不良的影响。经过学生和老师的共同努力,学校环境得到一定的改善。
四、强化活动,促进养成
①开展以卫生知识、保护环境等为主题的班队活动。主题班队活动是对学生自我教育的一种好方法。它可以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愉快地接受教育。学校要求各班每月至少开展一次以良好卫生习惯为主题的班队活动,如爱学校,美化校园、讲究卫生,从自己做起,把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同美化整个校园环境联系起来,并且通过班队活动引领学生自觉地实践。
②学校开展文明学生、文明示范班级评比活动。通过评比活动,有力地调动班级、学生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由卫生认识上升为卫生行为表现。
③开展个人卫生检查。由学校负责卫生工作的教师和各班卫生委员会检查组,对各班学生进行逐个检查,结果记入《日常行为规范竞赛记分表》并成为每学年一次的文明示范班级评比的依据。进行个人卫生检查,使卫生工作细致深入到每一个学生,也利于监督、指导、查漏补缺,最终使学生习惯成自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养成教育需要不断地优化育人环境,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进行管理,更需要教师的言传身教。只有使学生的认识和实践齐头并进,才能达到养成教育的目的。
当然,进行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还有很多行之有效的办法。总而言之,良好的卫生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学生长期努力,需要老师不断地督促引导。对学生进行卫生规范训练,必须持之以恒,像滴水穿石一样,一点一滴,长年累月,使养成教育真正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促使他们自觉养成各方面的良好卫生习惯。
4. 怎样管好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课堂纪律
怎样管好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课堂纪律有以下几个方法:
1,让课程更精彩而短小,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最好是一堂课分成三个课时,课时之间讲个笑话什么的让学生轻松一下。
2,在不需要板书的时候,尽量不要只站在讲台上,应该在教室四处走动,让喜欢做小动作的学生有所畏惧和收敛。
3,合理分配课堂提问,一堂课最少有一个可以给学生讨论的话题,但要把握时间和节奏。
4,任用班干部和小组长监察纪律,对重点纪律差的学生不妨施用赞赏教育,也让他们来做几次课堂纪律监察。
5,每堂课多表扬遵守纪律的学生,对纪律差的同学绝对不能当着同学面批评,小学生的自尊心可怕的强,小心物极必反,绝对不能对学生动粗。
6,设立竞赛和奖惩制度,每天、每周、每月评选一些优秀生,让差生承担更多班级义务。
7,积极和学生沟通,及时掌握影响他们情绪的事件并提出化解方法,避免学生把情绪带到课堂上。
5. 我是一名护士怎样给小学生上一节关于卫生的课
小学生卫生课,我觉得可以从小朋友的身体结构器官功能讲起吧
附带一些卫生防疫常识就可以.
6. 如何做好小学低年级班级卫生工作
卫生是我班级管理中最头疼的一件事,总感觉付出的不少,但结果总是不如人意。我也曾采取过很多措施,但仍不见起色。上学期从六年级返回四年级,由于孩子们年龄小,又来自不同的班级,老师的管理方法也各不相同。虽然一开始就安排了值日小组,指定了两个值日组长,但每天的教室总是乱七八糟,怎么看怎么不顺眼。桌子摆放七扭八歪,地上废物随处可见,老师上课黑板未擦,卫生洁具摆放杂乱,再看桌兜乱作一团。还有早上的值日生,总有人偷懒,有的上课铃响才匆匆收尾,保洁员也是徒有虚名,根本没有发挥作用,问半天也不知轮到谁了。看到这些哪还能有好的心情。
针对上述现象,我开始采取措施,决定把卫生工作做细,做实。首先竞选卫生委员,让既有责任心又有组织能力的学生担任,结果是张晏豪同学,因为他以前担任过此职务并且有决心干好。同时还专门安排一个副班长协同他管理卫生。也给每个同学做了分工,做到班级“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并张贴在教室门后,一直延续到现在。每次大扫除,全班总动员,各干其事,只要卫生委员简单布置一下即可。其次,为了保洁员和擦黑板的工作落到实处,让每个同学都心中有数,我要求宣传委员在黑板左侧公布保洁员和每天的擦黑板的同学,以此提醒,也便于大家监督,不再出现推诿现象。这样一来,卫生情况还真的有些变化,但仍存在很多问题。
本学期,同学们在选班干部时要求更换卫生委员,理由是他工作倒是认真,但不会去管理大家,不会有创意地工作。比如说卫生区哪儿有问题他不找值日生,而是自己去干了算,同时也缺少坚持不懈的精神,经常是在老师提醒下去监督。在他本人的同意下,又经过毛遂自荐和全班评选,杨益东光荣地肩负起此项重任。刚开始干得不错,受到表扬,但他是个较贪玩的孩子,没过几天就抛到脑后。我发现后及时对他进行了一番教育,要他必须把班级卫生工作当作自己的事情来做,多留心,多指导,一旦发现值日生有疏漏的地方,就应该亲自动手或指导值日生去处理干净。他诚恳地接受并作了保证。从此,他真的变了,对工作极端负责任。每天都能听到他提醒值日生和保洁员的声音,每天都能看到他在卫生区和教室忙碌的身影,他在我的表扬声中干得更起劲,不仅动口,还亲自动手与大家一起干,他的所作所为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在本次期中考试时,口语交际是选卫生委员,我班百分之九十的同学写的都是杨益东。是他使我们的卫生有了新的变化。现在我班的保洁员工作做得很不错,每天的每节课前我都能看到他们保洁的身影。虽然我们的卫生分数总是很差,但我问心无愧,因为我的孩子们确实已经有责任心了,他们已在用心地搞卫生。不过,我通过反思认为需要在值日方法、技巧上作指导。因为好的值日技巧,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7.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一、为人师表,身正为范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是心灵对心灵的感受,是心灵对心灵的理解,是心灵对心灵的耕耘,是心灵对心灵的创造。在教育中,要了解每一位学生,关爱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赏识每一位学生。对于犯错的学生,不妨给他一把椅子,听他一次倾诉,给他一份同情,送他一份宽容,给他一点建议,送他一份期待。
班主任一方面承担教学任务,另一方面又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这种工作的双重角色有利于班主任自觉地履行教书育人的重任。班主任每学期制订学生生活卫生习惯培养计划,并付诸实施,通过班队活动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生活卫生习惯培养的宣传教育,并定期开展生活实践活动。此外,班主任还具有榜样示范的作用,榜样的示范作用是巨大的,要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教师本身的示范作用就尤为重要。
①仪表示范:老师随时随地都给学生留下端庄的仪表,整洁大方的形象。
②语言示范:脸上的表情写满了一个人的情绪。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有生命、会思考的孩子。教师时时以饱满的情绪,高涨的热情去感染每一个学生。
③行为示范:教师的行为应充分表现其教育性,每次值日生工作,老师一边指导他们如何做,一边身体力行,做示范,和他们一起做好值日生工作。走进教室,看到地上的纸屑,就不动声色地把它拣起来放到垃圾桶里;地上脏了,主动拿扫帚扫干净;桌面脏了,自己擦一擦;桌椅歪了,排一排等等,久而久之,学生就在无声的身教教育下,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
二、主题宣讲,提高认识
校少先队大队部充分利用晨会、红领巾广播站等阵地开展以培养学生生活卫生习惯为主题的宣讲、督促活动。如定期进行学生个人卫生检查;设立监督岗监督学生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养成;开展雏鹰争章活动;进行培养学生生活卫生习惯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等。 每周进行一次卫生专题广播,内容涵盖:养成良好卫生习惯,要有正确的睡眠姿势,生活作息要有规律,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讲究卫生,预防各种传染病,防近视、防龋齿等。 利用广播站闭路电视在校会时间播放专题录像片《保护视力》、《做好眼保健操》、《预防龋齿》、《刷牙的正确方法》,并组织五、六年级的女同学观看《青春期卫生教育》录像片。
培养学生的卫生习惯是一项耐心细致的工作。班集体的卫生习惯状况是通过每个学生表现出来的。教师对班里各种具体情况做具体分析,坚持正面教育,个别卫生习惯差的学生,进行个别谈话,了解孩子的思想实际,了解孩子的困难,帮助孩子尽快形成好习惯。同时,让卫生习惯好的学生成为骨干,作为榜样带动卫生差的学生,当他们有点滴进步时,及时肯定,予以鼓励。
三、制度约束,规范训练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生的各种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很重要的方面就在于健全规章制度和严肃的规范训练。只有形成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严格管理的约束氛围,才会在学生幼小稚朴的心灵中,烙下良好习惯的印痕。如课堂常规的训练:课前认真做好上课准备,学习用品要整齐摆放在课桌指定的位置。课间行为的训练:看到地上的垃圾能及时捡起来,不随地吐痰、扔垃圾。个人卫生的训练:要保持指甲、手、脸、衣服要清洁,饭前、便后要洗手等。
从学生的实际和特点出发,符合他们发育成长的规律,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提出不同内容的卫生习惯要求。把培养卫生习惯的目的意义讲清楚,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分清轻重缓急,循序渐进地加以培养。如一年级新生入学第一个月着重教给他们正确的看书、写字姿势,第二个月着重教会学生能正确地做眼保健操,注意用眼卫生。以后要逐步培养学生不乱扔纸屑、杂物的习惯。
低年级:服装整洁,书包干净,不留长发和长指甲,每天刷牙,养成刷牙习惯,不买零食,不喝生水,不随地吐痰,乱扔垃圾。
中年级:勤换衣服勤洗澡,红领巾整洁,学具整齐,保持教室、公共场地卫生清洁,不留长发,经常剪指甲,随身带手巾或卫生纸控制鼻涕。
高年级:保护牙齿,注意口腔卫生,保持教室、公共场地卫生清洁,不留长发,勤剪指甲,服装整洁得体,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学具整齐,学会整理房间。
学校的卫生环境,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也是学校师生素质高低的综合反映。之前同学们还存在许多不良的卫生习惯,给校园文明带来不良的影响。经过学生和老师的共同努力,学校环境得到一定的改善。
四、强化活动,促进养成
①开展以卫生知识、保护环境等为主题的班队活动。主题班队活动是对学生自我教育的一种好方法。它可以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愉快地接受教育。学校要求各班每月至少开展一次以良好卫生习惯为主题的班队活动,如爱学校,美化校园、讲究卫生,从自己做起,把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同美化整个校园环境联系起来,并且通过班队活动引领学生自觉地实践。
②学校开展文明学生、文明示范班级评比活动。通过评比活动,有力地调动班级、学生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由卫生认识上升为卫生行为表现。
③开展个人卫生检查。由学校负责卫生工作的教师和各班卫生委员会检查组,对各班学生进行逐个检查,结果记入《日常行为规范竞赛记分表》并成为每学年一次的文明示范班级评比的依据。进行个人卫生检查,使卫生工作细致深入到每一个学生,也利于监督、指导、查漏补缺,最终使学生习惯成自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养成教育需要不断地优化育人环境,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进行管理,更需要教师的言传身教。只有使学生的认识和实践齐头并进,才能达到养成教育的目的。
当然,进行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还有很多行之有效的办法。总而言之,良好的卫生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学生长期努力,需要老师不断地督促引导。对学生进行卫生规范训练,必须持之以恒,像滴水穿石一样,一点一滴,长年累月,使养成教育真正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促使他们自觉养成各方面的良好卫生习惯。
8. 小学一年级教室卫生到底该谁督促
一年级就可以培养学生自己做卫生了,不过考虑到孩子较小,力气有限,一次做卫生的人可以多一些,这样既可以把卫生做好,也可以避免劳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