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求一篇普法教育的演讲稿
8月22日 20:28 农村生活体验
随着车子的发动,这次学校精心策划的“走进乡村,体验生活”活动就拉开了序幕。
在路上,同学们热情洋溢,想着很快就要和自己的对子一起生活,心里十分激动。窗外,不时飞着几只小鸟用歌声欢送我们,金黄的油菜花散一阵阵迷人的香味;一片片梯田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天空那样蔚蓝,花儿开得那样灿烂,河水那样清澈,山是那样秀美。这里充满了浓浓的乡村气息,与繁华的城市比,这里少了一份吵杂,多了一份幽静,这里少了车流,多个许多动物,一路上,各种景物相互交映。
两个小时过去了,我们到达了目的地。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没有城市的繁华,但有热情的人民。我们受到了宝莲中学学生热情的迎接,宝莲中学的同学们个个手持花环,从学校大门一直将我们送到了教学楼底。他们教学楼只有三楼,每楼只有两间教室。他们的操场是土面,土面凹凸不平,而且非常小。篮场架面生了锈,可这里的孩子还是打得高兴,与我们的学校相比,我们有更好的教学楼,有全新的篮球架,有大型体育场。
我们参加了宝莲中学对我们的迎接仪式,在仪式上各位领导先后发言。他们的发言结束后,就举行了接对子活动,宝莲中学的对子来找我们,很快,与我接对子的就找到了我,与我接对子的同学叫易良波。一见面,我就和他交谈起来,从交谈中我得知他今年和我一样都是十二岁,都喜欢数学。
接对子活动结束后,我们和我们的对子坐在一起,一起上一堂数学课。我们来到他们教室,他们教室的条件非常差。他人没有好的桌椅,没有良好的教学质量,但是,在课堂上他们每个人都非常认真。
很快就下课了,我们的对子带我们去吃饭。我的对子带我去了食堂,他们的食堂只有一间房子,他带我去端了饭,他们每天都只有咸菜下饭,看到眼前的咸菜加白饭,我不禁想到了自己原来吃的饭。乡村的孩子与城市的孩子比,他们只有咸菜,而我们每天有那么多的美味。我们把饭端到寝室去吃,他们的寝室没有做作业的桌子,没有放衣服的柜子,甚至连厕所都没有,他们唯一有的是几张床和一个破桌子。饭吃完了,我们到水槽去洗碗,这里只有几个水龙头,而且水非常小。这里没有洗洁精,他们用手把油搓去,与我们相比,我们吃完了将盘子一丢就行了。
吃完饭,我们休息了一会儿,就参加了文娱演出。在演出中,宝莲中的同学们只表演了三个节目,他们全是自编自演,从来没有人教他们。在我们这里,有许许多多的同学都有业余爱好,有专门的老师教他们。最后,我们一直合唱《让世界充满爱》和《同一首歌》,在对于当中没人会唱这两首家喻户晓的歌,可见,他们的条件非常差。
联谊活动结束后,我对子的家长把我接回了家。我们走在路上,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尽收眼底。
大概过了四十分钟,我们终于到家了。这房子很宽,但是没有什么家具,最显眼的也只是一台电视。
我放下书包,就和对子一起去翘折耳根,易良波背着背篓,拿着弯镰,我也拿着一把弯镰。我们来到地里易良波速度很快,一小会儿就翘了一把,而我还不会分辩它长着什么样子,易良波也就来教我,我很快便学会了。但毕竟是新手,动作很慢,在这里,我第一次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与快乐。
回到家,我就和对子一起把折耳根洗了,然后从坛子里舀一碗水,把折耳根泡住。然后,我们又帮阿姨包饺子,以前在家里,我只会吃饺子,不会包饺子,现在,我要尝试包饺子了。我第一次包饺子,不是馅放多了就是馅放少了。不过,我还是对自己包的饺子感到满意。
生在农村的孩子,他们在学习之余,还要帮助家里做饭、种田,生活也十分艰苦。
吃饭的时候,阿姨告诉我他们家的田是去年才开始种的,是因为家里的生意实在不怎么样才种田的。
第二天早晨,我刚想床就看见叔叔在喂鸡,我便让他教我。其实喂鸡很简单,只要将谷子撒在地上就行了,但是要注意伤量。我把谷子撒在地上,那些鸡子便过来啄。
最后,我和易良波一起栽了一棵树。我和易良波把树苗找好,然后在一块空地上挖了一个洞,把树根放进去,再用土半把根埋好,最后用水浇。为了纪念我们的友谊,我们将这颗树取名为友谊之树。
时间已经流逝到了上午十一点,我们吃完碗过后,就边去边玩到学校去了。
有相聚就有离别,没有人可以永远在一起。我们与对子的相聚是短暂的,但是我相信我们一定还会再见,我们彼此都依依不舍的说了一声再见,我们踏上了回家的路。
------------------------------------------------------
农村少先队开展实践体验教育初探
少先队在构建少年儿童思想品德教育体系中,把体验教育定义为:“组织和引导少年儿童在亲身实践中,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变为自己的行为习惯,”这个过程就是体验教育。因此开展体验教育也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在体验教育活动过程中要注重少年儿童的自主创造性,着眼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激发他们的内在成长潜力,体现现代教育理念。我校大队部在实践体验教育中立足农村实际,引导队员开展一些富有农村地方特色的活动,让队员在实践中体验,从而促进队员成长。
一、扮演农家小角色,培养创新精神
队员是认识的主体,实践的主体,发现的主体。自主是体验教育活动的根本,体验教育活动最显著的特征是使队员真正置于主体地位。强调 以人为本。队员自由组合,组建活动小组,自主选定主题,主题来源于队员,符合他们的兴趣和愿望;自订活动计划,自主确定活动的内容、形式、人员的安排以及各项准备工作;自行组织实施方案,按计划行动,或调查高访问,或查阅资料,或动手实践,或讨论分析等,通过探索,共同完成小课题研究;自我评价实践过程,收获科研成果,总结积累活动经验。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在《关于动员组织少先队员在实践中体验实施报告》中就明确指出:在实践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少先队员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就是说,少先队在活动中应扮演能够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的角色,因为一个人的体验是别人无法代替的,只有通过亲身体验才能在提高技能的同时获得深刻的感受。而作为农村少年儿童,我们大队部把争当“小农民”作 为扮演的角色,常常利用双休日或生活劳动课,走进田头,在亲身参与一些具体、力所能及的农活过程中,体味农民的辛苦,了解农村生活,培养孩子的吃苦耐劳精神。例如:在开展“我们是未来的小菜劳”活动是这样开展的:
1、简单了解“菜篮子工程”,请镇里有关人员介绍“菜篮子工程”以及如何保证本地居民蔬菜供应措施。
2、学习种菜技术,利用学校周边的空地建立小菜园,请老农指导,让队员学习种菜技术。
3、科学种菜,让队员亲身体验种菜的乐趣,并对本地的一些常见的蔬菜进行研究总结,掌握它们的习性、特征。
4、召开交流会,介绍良种,交流种菜经验。
5、举办野餐,举办丰收乐百菜展览,举行野餐,每位队员烧一道菜,庆祝丰收。
农村少年儿童在体验活动中,掌握了种菜的技术,理解科学种菜的重要,寻找和发现进行农业科技实验的内容。
二、结合实际,建立适宜的活动机制
实践活动需要活动时空开放化,具体表现在活动时间的安排、主题的选择、方法的确定、成果的展示等方面,均有较大的自由度。辅导员要引导队员努力构建开放的体验教育活动模式;要让实践活动的内容开放,具有广阔性,既可关注自己、关注学校,又可关注社会、关注世界;探究的成果开放,要通过书面材料、展板、表演、录音、录像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展示活动成果,使 活动成果多样性。开展体验教育需要有固定的实践场所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而农村在这方面却有着城市无法比拟的优势。农村少先队可依托乡镇企业、矿山、希望小学、革命老区等作为实践阵地,成立各类“雏鹰小队”结合不同时期有序的开展活动,让队员在活动中体验,促进成长。
仕阳镇的辉绿岩是远近闻名的矿石,生产出的产品远销东南亚、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我们校大队部就结合这一有利条件成立了“小记者团”定期参观矿山、采访企业最新动态,每位记者参观采访时,都要深入生产车间去观察生产工序,适当时还要和一线工人们一起感受辉绿岩产品生产的乐趣。采访完成后还要将其制成广播节目,在校“红领巾广播站”中播出,让全体队员一起分享体验乐趣,此外还组织部份队员制作一份手抄报《辉绿岩》,让队员采访与制作中感受到家乡的无比骄傲与自豪。除此以外,记者小队还深入希望小学、革命老区进行实践采访,充分让队员在实践中进行体验。仕阳碇埠建于清乾隆年间,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我省现存最长的一条碇埠,被中外桥梁专家誉为“中国桥梁的雏形”,它是仕阳镇人民的骄傲。而近年来由于人们环境意识的淡薄,忽视了对它的保护,造成碇埠周围环境严重的污染。为此我们成立了“环保小队”,让队员了解这条碇埠的历史和作用,利用双休日到碇埠边清理卫生,并且还以宣传单的形式向周围群众宣传环保知识,在一次次活动中使队员们树立了牢固的环保意识,增强做地球小主人的责任感。
三、举一反三,不断改革创新
少先队活动面临的问题,依托的环境时常会民发生变化,活动应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符合队员的身心需求,符合季节气候的变化等。这就需要辅导员注意活动的形式、主题、地点、环境布置多样化,指导队员积极开展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同一主题的活动应变换各种形式、地点,才能别出心裁。如:春天到了可以去野外古诗会,走进大自然,看到春天的景物说出相应的古诗,开展“我为春天添文采”活动;可把描写春天的古诗书写出来,画成画,配上音乐,编民课本剧,开展“古诗大荟萃”活动,以培养队员热爱大自然、勇于探索的精神。中秋佳节,让队员了解月亮的各种名称,有关月亮的神话故事和古诗,开展“月亮颂”活动,收集不同造型、不同质量、不同盒面内容的月饼盒子,开展“大盒小盒显国力”展示会。也可让队员认识桂花的种类、花期、香味、用途,开展“八月中秋桂花香”活动,给远方亲人,边防军叔叔,港澳台手拉手的好朋友写信,开展“迎中秋,盼团圆”活动等,使乡情、亲情、爱国情在队员心中激荡。
生活处处是教育,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寻找农村少先队教育活动的切入点,结合农村实际开展实践和体验活动,赋予现代感和生命力,使现代意识、传统精神和谐统一。
========================================================
体验农村生活,感受生命精彩
7月14、15日,在学院团委的指导下,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青年志愿者义务活动拉开了帷幕。7位指导老师、56位青年志愿者、2位学生会干事、10位电子专业协会精英、2位摄影协会成员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以“争创‘三有一好’,争当现代公民”为主题,把“科学,文化,卫生”带到农家,全面实现“理想,能力,责任,形象”下乡去。
活动分为现场工作小组,宣传小组,学习小组,心理咨询小组,义务维修小组和后勤小组。活动第一天,我们的收获令人欣慰:志愿者与当地人们畅快地交谈,电子协会的精英们投入专注……各个小组都把各自的工作落实到位,整个活动井然有序地进行着。通过制作宣传板、宣传海报,展开科学普法,派发宣传单等活动把整个“三下乡”推向了高潮。
午饭过后,除了部分成员留在活动定点外,其余的人员都直接下到农家去。在村领导的带领下,我们分组到指定的农家去交流……随后,便顶着酷热,卷起裤脚,下田割稻。放眼望去,空旷的田野里布满了黄帽子红衣服的志愿者们,一片片倒下的稻谷在炽热的阳光底下微笑!一位过路者说道“你们不累吗?”“我们是志愿者”荣耀的名字,响亮的称呼!当地百姓竖起拇指夸我们是当代大学生的风范!
踏着夕阳的余辉,我们道别了一天的活动。
活动的第二天,实践的地点在另外一个村庄。天气依旧闷热,由于休息不足的缘故,有小部分的志愿者倒下了,看着倒下的同伴,大家都齐心协力地轮流照顾。这是一帮团结友爱的志愿者,他们不仅秉承了“热心服务大众,爱心奉献社会”的宗旨,而且时刻彼此关注,共同进步!
维持两天的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暑期“三下乡”活动圆满结束了。几句简单的话语,几声心灵的表露,足以令“三下乡”那份神圣的意义在每个人心中荡漾回味。
此次活动,可以让更广大的群众充分地了解、认识我校,让家长更重视孩子的学习能力和爱心、责任心的培养。在活动中志愿者们一展当代大学生的风范,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对艰苦生活的确切体验和对弱势群体的特别关注。
............................................................................................................
再修改一下就好了
揪错 ┆
⑵ 七五普法知识演讲稿
法是什么?《说文解字》中讲,法的本意“从水”,表示法律公平如水。现代概念则认为,“法”是国家意志和社会公意相结合的产物。纯粹法学派创始人凯尔森讲:“法律是一种强制性的秩序”。的确,有了法律,社会才有公平和秩序,否则,我们将生活在一个极度混乱的世界里!
有人说,每个人从摇篮到坟墓,时时刻刻都离不开法律。的确,法律和我们每个人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从个人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到企业的生产运营、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都离不开法律。法律约束着人们的行为,它给遵守者带来诸多的“不便”,但从长远和整体的角度来讲,却给整个社会包括遵守者本人带来毋庸置疑的益处。正如交通公益广告中说的那样:“没有红灯的制约,便没有绿灯的畅通。”
法律是生活的网络全书,它告诉我们处世之方、待人接物之法、安身立命之道。我认为,作为一个普通的公民,唯有知法才能守法,唯有让守法成为一种习惯,社会才能更和谐,人生才能更平安!
法律首先应该被理解为是一个公约,一个关于人们在共同生活中如何进行合作、如何解决纠纷、如何建立秩序的社会公约,是一个规定公民可以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的社会公约。既然任何人都不得以任何理由废法行事,那么,即使为了追求良好的目的,即使位高权重,也不能违反法律。
我们敬爱的周总理是守法的典范。有一次,总理去开会,在路上,司机违反了交通规则,交警批评司机却耽误了总理开会的时间。同车去的干部想和交警交涉,总理严厉制止说:“这怎么行?交通规则是政府颁布的,政府总理应该带头遵守。总理不遵守,就是带头破坏制度”。直到交警放行,总理一行才离开。守法必先严于自律,这是一种行为操守,更是一种道德修养。
许衡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理学家。宋元之际,世道纷乱,许衡外出,因天气炎热,口渴难忍。路边恰有梨树,行人都去摘梨,唯有许衡不摘。有人问“何不摘梨解渴?”他回答:“不是自己的梨,哪能去摘?”那人说:“世道这样乱,管他是谁的梨呢。”许衡正色道:“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我们国家多年的普法教育取得了累累硕果,原来很多对法律一无所知的人,如今都能运用法律来寻求一个说法,就像电影《秋菊打官司》里的秋菊一样,普通人法律意识的觉醒当然值得欣喜,但让守法成为一种习惯,确实还有相当漫长的道路要走。
在现实生活中,像成克杰、胡长清等腐败分子无视党纪国法,恣意践踏法律,给整个社会造成极坏影响的案例,在这里我们暂且不说。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那些不胜枚举的在不经意间违法的事例吧:让未成年人进网吧是有可能被接受的,个人复印整本出版物也是理所当然的,诸如此类。再让我们反思一下自己,每次过马路,我们是否都走斑马线?每次开车,我们是否都能做到不超速、不抢行?在我们很多人的思想中,遵守不遵守交通法规仿佛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这或许正是我国许多城市交通违法率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而在欧洲的一些城市交通状况非常好,少有交通违法事件发生。即便是在无人值守的交叉路口或没有“电子眼”监控的限速路段,汽车和行人各行其道,该停停,该走走,这一切完全出于一种自觉守法的习惯。在这些国家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成为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相比之下,我们还相当缺乏这样的守法习惯。
其实,守法习惯,就像每天早晨要刷牙洗脸一样,这种习惯的培养,实际上是一种心智模式的改善过程。教育心理学中有一句经典的名言:“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可见,习惯在思想与命运之间扮演着多么重要的角色。对于守法的习惯,我们也会有一个由陌生到熟悉,从不习惯到习惯,最终熟练运用的深刻体会。意大利哲学家阿奎那说:“习惯具有法律的力量。”守法的习惯,必然会改善我们的心智模式,必然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我们的人生!当“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荣辱观深深烙进我们每个人心中的时候,我们的国家也必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汇溪流以成大海,积垒土方成巍峨”,让我们共同努力吧,让守法成为一种修养、一种品格、一种文化,成为我们每个人的一种习惯!
文章来源于易贤网http://www.ynpxrz.com/n912144c1405.aspx
⑶ 法制教育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受学校的邀请来给同学们上一堂法制教育课。说到讲课呢,我真是外行,所以今天我只是把自己的工作实践,结合当前同学们容易发生的安全问题以及容易染上的一些不良习气与大家进行交流,从法律的角度对同学们提出几点要求:
一、从小养成良好习惯,自觉守法。
《治安管理处罚法》涉及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不能横穿马路,不能打扰她人休息,不能破坏公共设施等。很多看似很小的行为,比如随地吐痰,乱闯红灯,携带管制刀具到学校炫耀,实际上已经算是违法行为了。
我知道有的同学其实很聪明,但心思往往没有用在学习上,而是有事没事地招惹一下其他同学,以大欺小、破坏公物,问低年级同学要钱、要东西,其实这些行为都是法律不允许的,如果情节严重的话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可能有些同学会说,我现在还不到十四周岁呢,在这里我要告诉大家,如果你实施犯罪行为时,年龄没有达到能追究刑事责任的界限,国家法律也还是有惩罚的措施的,比如:治安处罚、送劳动教养、送工读学校进行矫治等等。现在同学们如果不注重规范自己的言行,不按照各种规章制度做事,今后必将酿成大错。
因此,大家要从小学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小事做起,从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做起,自觉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做一个守法的小公民。
二、主动帮助他人,抵制不良诱惑。
有的同学可能会说,我只要自己不违法,别人的事情与我无关。何警官在这里要告诉大家,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为,如果我们身边的同学、朋友或者家人做出了一些不应该做的、违法的事情,我们应当第一时间站出来阻止他,用我们掌握的知识给他们讲解法律法规,帮他们抵制不良的诱惑,让他们认识到违法的可怕后果。
举个例子来说吧,如果你的同学或朋友,在节假日邀你一起去网吧玩游戏,你知道他们有可能会沉迷网络游戏,无法自拔,就要及时阻止他们,给他们讲沉迷网络的危害,帮助他们抵制网络的不良诱惑;如果你的家人在公共场合因一些小事与他人发生争执,你也要及时阻止,告诉大家为一些小事争吵甚至大打出手是非常错误的选择,可以理性地选择报警或双方自我调解,不要让事情朝着不好的方向发展,要做文明市民、守法市民。
同学们,如果你这样做的话,就立了大功,因为你帮助别人认识到了错误,避免了不好的、甚至可能会违法的事情发生,也算是为社会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
三、学会自我保护,用法律保护自己。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来保护自己。在大家的成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法侵害,比如被人敲诈、殴打、抢劫等等,一旦碰到了,该怎么办呢?我们要增强是非判断能力,丰富社会生活经验,锻炼各种应变能力,还要加强锻炼身体,增强体魄,这样有助于同学们在遇到侵害时及时摆脱或者进行正当防卫,不至于受到犯罪分子的侵害。
但是,不法侵害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要给同学先打预防针,同学们一定要记住下面何警官说的话:在遭受不法侵害时,同学们千万不要和违法犯罪分子面对面搏斗,首要的任务是保证自己的安全,比较明智的做法是保持沉着冷静,机智勇敢地想办法逃跑,或向四周的大人呼救。如果已经遭受到非法侵害,就应该及时向学校、家长或者其他监护人报告,由家长、老师或学校出面制止不法侵害,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报告,要记住我们的报警电话是110,同学们,要利用基本的法律知识,学会更好地保护自己。
希望同学们通过今天的法制教育,都能够认清违法犯罪的恶劣后果,坚决抵制不良诱惑,做一个学法、懂法、守法的小公民。最后祝愿所有同学们奋发向上、健康成长!
谢谢大家!
⑷ 关于500字普法教育的演讲稿(小学生版)
尊敬的各位来宾:
大家好!我是XXX,今天很高兴能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普法工作的重大意义。我演讲的题目是:“学法用法,从我做起”。
谈到法律,我想大家都不会陌生,或多或少的对它都有一定的了解。21世纪是一个法制社会,所以我们一定要了解法律的重要性。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了法律我们的生活将无法正常的运行。也许有些人对此会不以为然,认为人应该拥有自由,而自由是由自己来决定的。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在一个有规则、有规矩的社会中生活,你能不顾一切地去追求这样的自由吗?当然不能!做为一个社会人,你不能完全以自我为中心,不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因为在这个社会里,并不是只有你一个人,我们所拥有的自由是在法律约束下的自由,如果没有法律,或者不遵守法律,那么我们也不会拥有自由。法律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离不开它的束缚。有了法律,社会才有和平和秩序,否则我们将生活在一个混乱的世界,想象一下就知道那是一件多么可怕和痛苦的事情啊!既然法律是如此的重要,那我们就应该要遵守法律,遵守规则。
我想通过这么一说,大家都了解了守法的重要性了,那接下来就应该要学法了。
我们中国有句古话叫“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就是告诉我们凡事要讲道理,如果我们人人不讲理,那我们的国家将是怎样一副场面,这个国家怎能还称其为一个国家呢?所以我们一定要培养法律意识,提高我们的法律素质,这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就需要我们不但要好好学习它,还要合理的运用,才能更好的遵纪守法,维护自身的利益。
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朝着建设民主法治国家的方向在努力。国家一直在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努力地在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教育公民自觉守法,并且学会使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利益。而对于执法机关,普法的意义则在于能促使执法者更公平、更公正、更合法的行使自己的工作职能,惩治违法犯罪份子,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多年来,我们的普法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就好像电影《秋菊打官司》里的秋菊一样,有很多原来对法律一无所知的人,如今都能运用法律来寻求一个说法。随着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在全国范围内深入的开展,使得人民群众逐渐接受了法律意识的培养,并自觉自愿地运用法律。我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并且从事着基层法制宣传教育的工作,我没有什么更好的心得,我想普法宣传教育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效,总结其中的一条经验,那就是大家都懂得了“学法用法,从我做起。”
应该会有很多人同意我的这个看法吧?有句古话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点滴小事,积累成山。别看这“学法用法,从我做起”,说着容易,可要真正做到,还是得有很强的法律意识和觉悟的。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要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不要小看一件小事情,它正是你素质修养的体现,或许在不经意间你就做了一个好公民,也或许在不经意间你就违反了规章制度。举个再简单不过的例子,当你在过马路的时候,你有没有严格按照交通规则呢?“红灯停、绿灯行、黄灯等一等”的规定你有没有铭记在心呢?这虽然是一件小事,但也能充分体现公民的素质和修养。
我想如果人人都能从自己做起,首先自己能学法用法,遵守法律,进而再去要求他人,那就会形成大家都来学法用法,大家都遵纪守法的大好局面,这样我们的社会就会有越来越好的治安环境和社会秩序,违法犯罪活动就会大大减少,人民群众就能过上安居乐业的美好生活,我们的国家就会逐步成为健康、文明、法治的国家,这不正是我们普法的目的所在吗?
同志们,为了我们的国家,为了我们的社会,为了我们自己,请记住“学法用法,从我做起”!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⑸ 普法教育演讲稿
加强道德修养 共创和谐环境
----日常生活工作中的自身修养探讨
内容摘要:一个人的良好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
后天的不断学习、不断实践,经过长时间艰苦的自我修养才能获得和保持的,其自身素质并不因职位的升迁而随即提高,更不因年龄的增长而自然升华,始终保持其良好品质是一个自我改造永无止境的过程,所以更必须注意加强在实际工作中的锻炼,以不断改造和提高我们的自身素质和修养。如何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一是要传承民族精神,提高文化素养;二是要明确奋斗目标,增强意志毅力;三是要注重道德修养,改进工作作风;四是要营造和谐环境,团结律己自励。关键词:思想修养 学习 勤政廉洁 意志 作风 品德
岁月如梭,人生几载转瞬即过。有人心怀天下,成就一番伟业,受到万众敬仰;有人胸无大志,专行龌龊之事,遭受世人唾弃。有人默默奉献,服务人民,平凡一生,最终赢得百姓颂扬;有人权倾一方,辉煌一时,却私欲膨胀,为所欲为,最终身陷牢狱。同样是短暂的一生,为什么会有的人伟大光荣而光彩照人,有的人却渺小肮脏而遭人唾弃?归根到底,在于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如何。
一、为什么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一位名人向老中医请教健康之道。老中医说:"每日勤洗手,常照镜,如此而已。"名人不解,问:"知之为知之,勤洗手,讲卫生,我懂;不知为不知,一个男人,长像一般,照镜何为?"老中医微笑回答:"您皆不知之。勤洗手有三益:一者去污除秽,既干净自己,又不脏别人;二者舒筋活血,保持敏感,持物知轻重,待人知冷暖;三者手净思洁,无心病何惧身病?常照镜亦有三益:五脏之症见于五官,'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藏,则知所病矣。'懂得望诊之法,既可望人,更能望己。常照镜者常怀医人医己之心,此其一;体得衣冠须知衣冠得体,体态肥瘠念及心态平曲。衣带宽狭,见得出身之是否憔悴,心之有无愧悔,此其二;人不分老幼尊卑,皆爱照镜,因为人皆爱己。爱己无过,过在所爱太过。见镜中之我而思人心中之我,由爱己推及爱人。常照镜,知以人为镜,此其三。"名人闻之感慨之至,说:"听君一席话,胜吃十服药,如愈大病!"
"作德"不见得"心逸日休",但"作伪"肯定会"心劳日拙"。勤洗手,常照镜,的确是智者之言,健康之道。作为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当谨记此言,置之座右。
古代封建思想家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里孔子所说的是他自己修养的过程,他认为人的素质高低是可以通过后天的磨砺修炼而养成的,自己并不是天生的"圣人"。另一个封建思想家孟子也说过,在历史上担当"大任"起过作用的人物,都经过一个艰苦的锻炼过程,这就是:"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这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一个人是否伟大,并不在于他的官位和钱财,而在于可贵的行为和高尚的品德。而其高尚的品德,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后天的不断学习、不断实践,经过长时间艰苦的自我修养才能获得和保持的,其人格品德并不因职位的升迁而随即提高,更不因年龄的增长而自然升华,始终保持其优良品质是一个自我改造永无止境的过程。作为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基层领导干部,不断增强党性修养,既是改造客观世界、完成党的历史使命的需要,也是改造主观世界、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的需要。只有切实加强在实际工作中的锻炼和修养,才能不断改造和提高我们的自身素质和能力,才能始终保持其优良品质,做到不辱使命、不负重托。
二、如何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经常"照照镜子"、"过过电影",时刻查找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并努力加以改正,是加强党性修养的有效手段。许多优秀党员之所以能做到"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险时刻豁得出去",决不是偶然的一时冲动,而是与他们平时注重党性修养分不开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做到:
(一)传承民族精神,提高文化素养。
学习、传承,是人类认识自然和社会、不断完善和发展自我的必由之路。无论一个人、一个团体,还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代代传承,并不断获得新知,推动时代的前进。一个人从幼年、少年、青年、中年直至老年,学习将伴随人生的整个历程并影响其一生的发展,这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世界对人们提出的客观要求。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学习就已成为整个人类及其每一个个体的一项基本活动。不学习,一个人就无法认识和改造自然,无法认识和适应社会,人类就不可能有今天的一切进步。学习的作用又不仅仅局限于对某些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学习还能使人更好地吸取各民族的文化精髓,使人聪慧文明,使人高尚完美,使人全面发展,使人更好地传承自己的民族精神。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人们始终把学习、传承当作一个永恒的主题。当今时代,世界在飞速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大大加快。人们要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世界,就必须把学习从单纯的求知变为生活的方式,努力做到活到老、学到老。如果说,过去的学习往往带有一定的个人色彩,可以是一个人或某些人的事情,那么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当今时代,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学习早已超出了个人的范围,而关系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传承与发展、文明与进步。
那么,我们要怎样加强学习和传承呢?首先要强化学习意识,要自觉做到想学、真学、能学。每个阶段确定一个学习目标,制订一个学习计划,保证安排出一定的学习时间。第二要会学。要善于把握"真知"、"真谛",努力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经验、基本理论及其精神实质。第三要善于挤时间学。要自觉克服"工作忙,没时间学"的想法,在学习问题上同样"绝不找借口"。第四要重视知识更新。强化继续学习的理念,既自觉地增长知识,又不断地更新知识、创新学习,才能做好传承和发展。
我们要通过学习,自觉传承民族精神,从民族英雄、仁人志士、革命先烈的高尚品格和英雄事迹中汲取力量,陶冶情操,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要从一件件具体的事情做起,立足现实、立足本职,将民族精神贯穿到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去,落实到一点一滴的贡献之中、一生一世的奋斗之中;要在其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不断培育新的时代精神,使民族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内涵,不断与时俱进。在弘扬民族精神中,我们担负着继往开来的任务,必须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洪流,以创新的魄力、实干的精神与奋斗的勇气,学习、弘扬和培育新时代的民族精神,书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二)明确奋斗目标,增强意志毅力。
人的意志活动总是同他的目的相联系的,目的性质决定人的意志力,一个人只有确立了为之奋斗的目标,才能具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力。
一是要有明确的奋斗目标。一个人、一个团体乃至整个社会都必须要有自己的明确的奋斗目标,因为,其明确的奋斗目标直接影响和决定着个人、团体及整个社会的发展方向和前进的步伐。其奋斗目标越明确、具体、适当,越能有的放矢,始终如一,越有利于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是要探索和遵循客观规律。人的意志是依赖于客观规律的,一个人只有认识和掌握了某种事物的客观规律,然后才能充分利用它,为实现自己的目标提供有益的帮助。俗话说:"艺高人胆大,智高者志强",只有掌握了丰富的科技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才有利于培养自己坚强的意志品质。
三是要有坚定深厚的情感。情感对人的意志行为有极大的影响力,积极性情感对意志行为有鼓舞和支撑作用;消极性情感对意志行为会发生削弱和阻挠作用。共产党人就是要培养积极的激情,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感,以利于形成坚强的意志和毅力。
四是要在生活实践中加强锻炼。坚强的意志是要通过实际锻炼而形成和提高的,在学习和工作中经常会碰到许许多多的困难,在生活中经常会遭受各种各样的障碍和挫折,遇到困难不要逃避,要勇于迎接困难,去与困难作斗争,遭到挫折不要消沉,坚决在挫折中振作起来。
这样处处注意学习、探索、培养、锻炼自己,就能使自己成为具有坚强意志品质的人,就能使自己的道德修养不断得到提高,得到升华,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利于人民的人。当前我们戒毒劳教所就是要团结一致,围绕所党委提出的奋斗目标,通过艰苦努力的奋斗把戒毒劳教所的各项工作搞好,实现场所各项工作的协调发展。
(三)注重道德修养,改进工作作风。
加强党性修养的目的是为了改进工作作风,改进工作作风是为了更好地履行党的宗旨,更好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风,是人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态度和行为。但作风作为外在表现,总是要受到内在因素的影响和支配,作风背后有理念,作风之中有感情,正是由于有不同的理念和感情,才有不同的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古人云:"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各级领导干部要立志做小事,应懂得"小者,大之源"的道理。小事折射形象,小事关系党风。人们评价党员干部的形象、作风好坏,主要的是看你平时在"生活小事"上表现怎样。只有努力培养良好的作风,才能正确处理做官、做事、做人的关系。做官是为做事,做事则要先做人,牢记"清正"为做人之本,"廉洁"乃为官之道。
首先,不论做多大的官、干多大的事,都应当堂堂正正地做人、踏踏实实地做事、清清白白地做官;处世要有宽阔的胸怀、百姓的情感、才会有理性的思维;要饮水思源,常思权从何来,用于何处,如何用权,才不会忘本;要心里想事、眼里有人、手里有活,才能生活充实。
第二,对工作要长于规划、勤于谋划、精于计划、善于策划,今天的事情今天做好,今后的事情也要早作安排;在事业上要做一个有心人,在生活上要抱一颗平常心,有学问不摆架子,在高处不耍威风,朴朴实实、大大方方、从从容容。
第三,要会做上级,也要会做下级,多角度换位思考,多方面相互体谅,上下融通,左右默契,处事要大气,遇事多通气,通气是协调的基础,谅解是团结的前提,平等是友谊的源头;不论是作领导,还是作下级都既要保持充分的自信,又要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切实做到经常学习、反省,不断总结、创新,在结合中创新,在继承中发展,只有平时刻苦自砺,才能面临大事有静气,当好自己的角色,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与时俱进,成就一番事业,实现人生价值。
作为一个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基层领导干部一要干事,二要干净。干事,是勤政;干净,是廉政。既清正廉洁,又勤政为民,才是一个好干部,才是一个人民信赖的公仆。这实际上也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要求的,也是每一位党员、每一位领导干部立身之命、从政之本。古人云"千里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巴豆虽小坏肠胃,酒杯不深淹死人。"小事当慎,小节当拘,只有守住小节,方能防微杜渐。生活中的腐败必然导致政治上的堕落;作风上的不过关必然导致政治上的不可靠。领导干部只有从小事小节上加强自身修养,从小处培养自己的为官之德,对群众、对组织常怀感激之情,对工作、对生活常思自身之过,永葆共产党人的本色,才能干大事,成大业。
(四)营造和谐环境,团结律己自励。
人们常说,在一起共事是一种缘分。作为个人,如何把握这种缘分,并非轻而易举。同事之间要达到和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素养、操守和性格。有的人心胸狭窄,锱铢必较,吃不得一丁点亏,常为鸡毛蒜皮之事耿耿于怀,与他人心存芥蒂;有的人常犯自由主义,不琢磨事,专捉摸人,凡人凡事都喜欢品头论足,甚至拨弄是非;有的人我行我素,说话办事脾气暴躁,旁若无人,待人处事大大咧咧,不拘小节;有的人虽颇有才气却纪律松驰、傲气十足,对他人有失尊重,甚至不屑一顾;有的人精于世故,远离群体,常以"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的心态与人交往。凡此种种,千人千面,这既涉及一个人的性格情趣,更涉及一个人的品德修养。遇事不妨多为他人着想,多想想他人的长处,常想别人的优点,就会看到寸有所长;常思自己的不足,就会发现尺有所短,就能自觉做到严于律已,宽于待人,和谐地与人相处。同志之间在一起工作共事,都是围绕本单位各个时期的工作目标而共同努力。其共事的效果优劣与否,往往与共事环境的和谐程度息息相关,因此,同志之间的真诚合作、和谐共事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组织,就是要通过富有成效的环境建设,真正使各类人才有用武之地,而无后顾之忧;有苦练"内功"的动力,而无应付"内耗"的压力;有专心谋事的成就感,而无分心谋人的疲惫感。要做到上述"三有、三无",营造多琢磨事少捉摸人的环境建设至关重要。
纵观历史,如果所处年代有利于琢磨事的人谋事,则政治清平,国泰民安;如果岁月方便了捉摸人的人谋人,则黑白%C
⑹ 语文高手来帮忙!五年级的法律的演讲稿(就今晚上一晚上,快来啊!)
法,与爱同行
几百年前,物理学家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和足够长的杠杆,我能把地球橇动”,那时,他自豪又迷茫。今天,当我面对台下颇有管理业绩的众多校长时,思绪不由飞扬,灵感顿时迸发,突然发现自己在学校这个小小的管理世界中,似乎找到了阿基米德遗失的支点和杠杆,这支点就是法,杠杆就是爱。
自1998年“田永状告北京科技大学”以来,在全国卷起了一阵“学生状告母校”的浪潮,在这阵浪潮中,学校多处于不利局面;不但学生告学校,连老师也告起学校来。在我们重庆不是就有老师为教案所有权而与教委对簿公堂的案例吗?说到这儿,作为一校之长的我们也许会问,这是咋回事?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自家人怎么会倒打一耙?其实无论是学生告学校,还是老师告学校,我们都应该感到由衷的高兴,因为从中我们感受到了师生法制意识的增强、法制素质的提升,更意识到作为一名校长只有义不容辞地肩负起法治社会赋予我们的法制使命,才能真正实现依法治校。
实现依法治校,关键在于师生主体法律意识的提高和法律素质的养成,如何提高与养成呢?一是学法知法,二是守法护法,三是用法维权。在法制课上师生、家长共同学习法律法规已成为我们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每法必学,《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章章必读。每个学期我校都会召开教代会,依据法律法规和学校实际来修改完善本校的规章制度,对师生行为作进一步的规范,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校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可依,做到人有责,物有位,事有序。如今,工作、生活两条线上,遵纪守法、照章行事已成为我校师生自觉的行动准则,师生之间、同事之间、生生之间亲如家人。教师团结协作,爱生如子,学生活泼可爱、奋发图强。建校短短几年,取得了一次又一次可喜的成绩,创造了一次又一次辉煌。
常言说得好,有规矩才成方圆,有法律的保障才会有和谐的校园,有爱的传递才常有动人的维权故事流淌。2002年的九月,当几百张童真笑脸重归校园的时候,98级1班的教室却少了李菲菲同学的身影。李菲菲的父亲半年前因病去世,一个月前,母亲又因意外车祸而不幸身亡,可怜的小菲菲从此便成了无家可归的流浪儿。别说上学,就连吃饭也成了问题,班主任罗远琼老师得知她的遭遇后,马上组织教师四处找寻。功夫不负有心人,深夜11点多,终于在一个垃圾堆旁找到了满身污垢已处于半昏迷状态的小菲儿,并把她带到了自己家,给她换上干净衣服,让她与自己同吃同住,像妈妈一样给了她一个温暖的家。在我们学校,像罗远琼这样爱生如子的教师数不胜数,像李菲菲同学这样因各种原因而面临失学的孩子也不计其数,因此我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要求大家奉献爱心,伸出援助的手,建立“森林爱心基金”,专门支助象李菲菲这样的学生入学。时至今日,“森林爱心基金”己让百多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茁壮成长。是啊!是同伴的帮助、老师的关爱延续着他们成长的幸福,是学校的支持、政府的关怀维护着他们受教育的权利。
著名诗人闻一多先生说:诗人主要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我肤浅地认为:作为一名校长,最大的魅力也在于爱,爱党的事业,爱自己的学校,爱学校的师生。同时还必须懂法,做学法的先锋,守法的典范,护法的使者。即用“法”来约束行为,用爱来感染师生。因此,在我的管理辞典中从来就没有“人治”而只有“法治”,从来就没有强硬的管制而只有真诚的沟通。
“以人为本”创建和谐校园是我奋斗的目标,我深深的知道,要实现这一目标,不但要有团结拼搏、谦虚谨慎的领导班子,合理完善的规章制度,还要有一支爱岗敬业、师德高尚的教师团队,更为重要的是必须要有法制教育的坚实奠基,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依法治校”之路。只要法在心中,行在法中,以爱为桥梁,用心沟通,让法,与爱同行,我坚信:
我们的校园一定会更加温馨和谐;
我们的师生一定会更加团结向上;
我们的事业一定会更加灿烂辉煌。
(二十五)法治的理想
中国哲学里面有八个字“理所固然,势无必至”,法治的理想要在学校全面实现,还要面对很多问题。而唯有直面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因为在光滑的冰面上无法前进,要前进,还是回到粗糙的地面上来吧。
依法治校的内在阻力是法治主体的法治观念不强。这学期学校处分了一位老师,这是位男老师,他班上一个成绩很好的女生和隔壁班上一个成绩很差的男生早恋了,他可以说是气不打一处来。隔壁班的班主任约请了男生的家长到校,三方共同解决这个问题。谁知道男生态度蛮横,死不认错,我们这位男老师一时火冒三丈,按捺不住,当着男生的家长和班主任的面,一个耳光就飞过去了。学校按照有关规定,对这位老师给予行政警告处分,扣除当月奖金和期末质量奖,向被打学生道歉。重点在学校宣布处分决定之后,老师们议论纷纷,很多人觉得被打学生成绩差,还早恋,还和成绩好的女生早恋,还死不认错,打了这种学生处分大可不必这么重嘛,更不该向他道歉。老师们的这种微妙心理充分反映了道德观念和情感因素在与法治观念的较量中占了上风,传统的人治的意识超过了现代的法治的意识,因为传统观念是“礼法结合,以礼统法。德刑并用,以德为主”。在拥有几千年人治传统的国度全面实施法治,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和执法必严还不是问题的全部,根深蒂固的传统人治观念也许才是法治的内在阻力。
依法治校的外在制约是法治大环境并未完全成熟。姑且不说学校自主办学权和校长评价问题,单说人事制度问题。教师“铁饭碗”一天不打破,学校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就无法真正形成。虽然我所在的学校是重点中学,但每个年级都有几个薄弱教师,班主任不愿和他搭班,学生不喜欢他讲课,家长还长期投诉他,学校的教师培训解决不了所有问题,人事制度改革又还没有进行到学校可以自行和教师解聘的地步,所以教不好书怎么办,去当图书管理员、去当生活老师、去坐办公室。这些事,说起来像笑话,仔细想想,是校长们的一块心病。学校有一位初中化学老教师正常教学搞得不好,家教搞得很红火,家教成了主业,工作倒成了副业。学校劝告、教育、警告都无效,怎么办?学校想了一个高招,让她去教高中文科班,因为高中文科班高考不考化学,没学生请家教,这叫断她的财路。在法治大环境不够成熟的情况下,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在法治大环境走向成熟的过渡期,学校如何因校制宜、解决问题才是关键。
依法治校的必要条件是学校领导班子带头遵守规章制度,这一点我校有深刻体会。近几年搞校本教学研究,给老师们布置了很多任务,比如每学期必须听评课二十节并作认真反思,有些老师有抵触情绪,说有时间听课的叫没时间听课的人听课,有时间反思的人叫没时间反思的人反思。针对这一情况,学校对校本教学研究制度作了一个小小的补充:校长带头每学期至少听二十节课并作全面反思。从此,校长和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只要不外出开会,每天早上七点五十准时进教室听第一节课,半期和期末分别作一次学校课堂教学全面反思。由于校长带头执行制度,学校听评课蔚然成风,第一学期下来,两位校长分别听了七十多节课,而在他们带动下,全校总听评课量达两千节以上。这件小事折射出一种一种基本的法治精神,那就是春秋时名相管仲说的“上不行法,则民不从”。更进一步说,掌握资源分配和政策制定权力的领导如何进行有效的权力自律,是依法治校无法回避的问题。
全面依法治校理想的实现,也许最需要的就是时间,因为主体法治观念的强化、法治大环境的成熟、权力自我制约机制的建立都需要时间。前进的道路从来都不平坦,追求的目标也不会近在咫尺,此时此刻,我想起两句诗歌,一是古代诗人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是当代诗人顾城的“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而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愿用这两句诗歌,与各位共勉。
(二十六)依法治校 构建和谐校园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朋友们: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依法治校 构建和谐校园》。
前不久,我在电视上看到:一所曾经办学质量较高、社会信誉度较好的学校,因为违规收费而被取消了“文明单位”的称号。摘牌的那天,天空正飘着细雨,望着画面上老师们泪眼朦胧的双眼,望着那位为教育事业奋斗多年,如今却受到处分的老校长,我的心随着天空飘着的纷纷细雨一点一点地往下沉。作为同仁,我很同情这位校长,因为他并不是牟取私利、中饱私囊,但作为一名教育管理者,我为这件事感到遗憾,因为这种违规收费是以牺牲学生的利益为代价,与国家法律法规背道而驰。法不容情啊!法治的力量让我们的心灵感受到了强烈的震憾。
中国有句老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规矩是什么呢?这规矩就是规章制度,这规矩就是法律、法规。依法治国,已成为今天中国的治国方略。
靠法治,我国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逐步实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逐步纳入依法治理的轨道。
治国如此,治校更是这样。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依法治教已成党和政府管理教育的基本方针,而依法治校作为依法治教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成为今天学校管理的必然选择。
古人说:“言不中法者,不听也;行不中法者,不高也;事不中法者,不为也。”我认为依法治校,最重要的是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在管理的过程中靠制度说话。我们学校在制度产生时,“谁说了也不算”,每一项制度必须经过教代会的审议表决,在制度执行时,更是“谁说了也不算”,一切按规章办事。有人对校长不理解:“你这个校长,工资、奖金、职称都说了不算,你还有什么权力呀!”我们却认为这恰恰是从“人治”到“法治”的进步,我们清楚的看到,正是因为职评小组成员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坚持了公正、公平、公开,评职称的时候,再也没有原来那种吵吵闹闹甚至哭天抹泪的现象了;正是因为《奖金分配方案》的通过与实施,那些工作懒散,想吃大锅饭的人变得勤快、能干了;正是因为《规范教师从教行为的若干规定》的施行,学校里体罚、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杜绝了,违规滥定资料的现象没有了,有偿家教的现象少了,正是因为收费项目的公开,办公室接到的投诉电话少了,正是因为百名教师访贫济困活动的开展,那些因为家庭贫困意欲辍学的孩子又回到了自己熟悉的校园,完成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正是因为校务公开让教师明白还校长清白,校长在管理中更加的理直气壮了。
全国劳动模范、重庆市骨干校长、我们校级班子的领头人物王校长常常说:“民主和法治是管理的法宝,也是挖掘每一个人潜能的最好办法。只有坚持民主与法治,才能建设一个和谐的校园,才会使学校发展获得持久的动力。”
是啊,多年来,学校不断制定、完善并严格执行着各种管理的规章制度,同时也努力为教师创造条件,使教职员工能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心情舒畅、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制度协调和平衡了学校的各种利益关系,执行起来畅通无阻,从而使依法治校内化为全校师生员工自觉行动,形成了议政充分民主,行政雷厉风行,监政及时到位的依法治校局面。
如果说我们学校被评为市级模范职工之家和民主管理示范学校算得上精彩的话,如果说我们学校因为拥有学生的真挚情义和社会的广泛赞誉而算得上精彩的话,我想,这精彩应该来自依法治校,因为依法治校我们更培养出了一支师德高尚、治学严谨,充满活力的优秀教师队伍,营造了良好的校园环境,共同谱写了一曲和谐校园之歌。
杨柳随春发新绿,法治春风遍神州。我们欣喜的看到,教育正走向法治的健康轨道,那块“文明牌”的摘下,不正表明了我们依法治校的决心吗?我们相信依法治校将深深地熔铸在我们教育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内化为教育人的自觉意识,成为蕴藉于天地之间的浩然正气,成为弥漫于万物之中的和煦春风,吹遍大地,它将激励我们教育管理者不懈地努力与追求,构建和谐的校园,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⑺ 普法演讲稿(教育类)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朋友们:
大家好!
有史以来,多少文人墨客用他们的生花妙笔赞颂了那些匡扶正义、刚直不阿的廉吏清官,无论是包龙图怒铡陈世美、还是寇相爷开棺解悬案,这曲曲赞歌颂扬了我们中华民族那些早期“护法者”的明镜高悬、执法如山。今天,我向大家讲的是新时代的执法者—— 一名普通法官的事迹。
她是一位法官,但在很多孩子眼里,她更像一位老师,甚至是妈妈。凭着母亲般的胸怀,她感化挽救了一个又一个徘徊在犯罪边缘的问题少年,耐心教育了一大批青少年。她就是南浔区人民法院刑庭专职从事少年刑事审判工作的审判员——贾建平同志。
冰心说:“情在左,爱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
在业务上,贾建平是个有心人。她有一个自己的小档案,存着她宣判过的所有未成年人的资料。对于里面的一些“重点人物”,她特别地关心,一有时间,她就挨个打电话,问问孩子们最近在干些什么、有什么困难。工作一有空闲,她就上门走访,看看这些孩子,再当面叮嘱几句。
南浔区南浔镇的小斌就是让贾建平放心不下的一位。还未满18岁的小斌初中毕业就沉湎网吧,因为没钱上网,小斌就把手伸向了别人。小斌被判缓刑后,如何帮教就放在了贾建平的心头。为了帮助小斌树立劳动观念,她特地联系了一个花木场,让他义务劳动一个月。在此期间,贾建平还几次前去探望,并循循善诱,耐心引导。 一个月后,小斌变了样,不仅改悼了爱上网的习惯,而且还承担了全部的家务。母亲姚玉彩每每谈及此事,总是热泪盈眶,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信任”两个字是贾建平的法宝,她说信任是促使问题少年健康向上的最有效武器。一个叫小钱的孩子,与他人抢劫了小同学的钱。贾建平接手该案后,走访了小钱就读的学校,发现他学习成绩优秀,平时表现也很好。为了小钱的前途,贾建平根据法律判了他缓刑,并积极与所在学校老师进行沟通,注意不要揭其伤疤,多给予鼓励和信任。除此,贾建平还经常打电话给小钱,鼓励他积极向上,为自己的理想努力奋斗。经过一年的拼搏,小钱终于如愿考上了湖州市的一所重点中学。
“挽救一个孩子就是挽救一个家庭,就有可能减少一个危害社会的罪犯。”这就是贾建平工作的精神动力。
金奖银奖,不如人民夸奖;金杯银杯,不如人民口碑。
为了切实帮助经济确实有困难的未成年缓刑犯,避免其因经济原因重新走上犯罪道路,贾建平将上级给她的3000元奖励捐出来设立爱心帮教基金。贾建平的做法得到了南浔区法院的支持,院里拿出1万元,充实基金。
在南浔区法院刑庭的法官中,今年52岁的贾建平是距离退休时间最短的一位,但却是最“闲”不住的一位。开庭、调查、走访、做思想工作……同事们整天看到的,都是她忙碌的身影。为了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她半道出家勤学苦练了相关电脑软件。同时,为了更好地做好未成年人的帮教工作,贾建平非常注意收集外地的一些典型做法和先进经验。仅仅几年,她就收集了有关未成年人刑事审判的资料4大本。在南浔区法院出台的《关于加强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理的若干问题的规定》的总共62条中,有不少是对未成年犯罪人员进行符合他们心理特点教育的具体措施,而这些,大多源于贾建平在审判实践中的经验和总结。
多年的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工作使贾建平认识到:与其亡羊补牢,不如防息在前。为此,贾建平走出审判庭,主动将自己的工作向外延伸。5年来,她先后与12所学校共建了德育基地,兼任了4所学校的法制副校长、校外辅导员。几年来,贾建平已为30多所学校上了法制课,受教学生、老师、家长总数达4万多人。贾建平是不少学校的“编外教师”,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是她除审判工作之外的另一项“主业”。
贾建平凭着对工作的强烈责任心,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在自己平凡的审判岗位上创造了显著的业绩。我们的法官头顶着庄严的国徽,肩负神圣的天平。那赤色的国徽,是血铸的灵魂,是永恒燃烧的太阳,激励我们把光和热溶于社会,以无私的奉献灌溉蕴育出丰硕的成果。贾建平同志的事迹,是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中的一面旗帜,也是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一个典型!
让我们做法制宣传教育的有心人,坚持法制、法纪宣传教育,促进机关作风和党风廉政建设,杜绝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的不良现象,营造全民学法、用法、依法维权的法制文化氛围,为加快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湖州在杭宁城市带中率先崛起而努力奋斗!
谢谢!
俞 勇
湖州市南浔房地产管理所
2005年10月22日
⑻ <<关爱明天 普法先行>>,小学五年级下演讲稿,要当着同学,老师,校长的面,读3,4分,内容充实。
“天平是衡量权利义务的信物;法槌是惩恶扬善的利器;法官是社会主义的保障;法律是天下之公器。”是的,只有法律才能惩恶扬善,只有法律才能维护正义,只有法律才能让世界和平。
老师教育学生,是十分平凡的事,但是,有些老师的教育方法十分极端。比如某幼儿园的两个小朋友莹莹和梦梦,他们在一次争执中互相抓伤了对方,随后,梦梦的妈妈(幼儿园大班的老师)赶到他们班,先是骂了莹莹,接着用手指戳盈盈的头,戳了很久,又把莹莹推到墙角,瘦弱的莹莹站都没站稳,又被老师推倒在地上,周围开始有老师围观,但没有一个人阻止,一些小朋友也围在那儿,可那位老师仍在打骂莹莹,一位生活老师开始帮助那位老师打莹莹,持续了30分钟左右。事后,莹莹回到家中,向妈妈讲述了事情的经过,妈妈听了立刻赶到学校,调取了监控录像,向警方报了案。可是,警方一个星期以后还没有答复,学校也没人来道歉,莹莹妈妈十分气愤,又继续向警方报案,又过了几天,学校和打人老师来道歉,盈盈妈妈气愤的说道:“早干嘛去了,现在才来道歉,晚了!”
通过这件事,我深刻的体会到:维护每个人的权利,是制定法律的目的,国家和平的首要条件。而老师,则是最不应该违反法律的人,如果老师教育学生都是这样教育的话,那我们国家则没有希望了,因为少年儿童全被打傻了。这并不是小小的玩笑,作为老师,惩罚学生是可以的,但不要太过火,如果老师教育学生都用武力的话,每个人都能当老师,教育出的学生,就是个四肢发达、大脑简单的傻子。周恩来曾说过: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但是,如果我们没有一个好老师,我们没有学会知识,那我们怎样读书?我们能学会读书吗?不能。唯有让我们一起遵守法律,一起更好的受到教育,才能让祖国的明天更加灿烂!
为了祖国更好的明天,为了我们的今天更加和谐,让我们一起关爱明天,普法先行!
⑼ 小学生普法演讲稿
法律对于我们学生来说,还只有模糊的印象,有时候违犯法律了还毫不知情。那些犯罪的人为什么犯了罪,罪在哪里都不知道,这是对法律的意识太小看了,所以走上违法的道路。 我们青少年更要对法律有强烈的激情国。首先要懂法、知法、守法,还要爱护法,多看一些法律方面的书籍道路,为自己的人生道路撑上一把健康的雨伞。而道德又是一双手,推开封锁在心里的窗;道德是一扇窗,窗外是美好的天空;道德是一片天空,它孕育着无数纯洁的心灵。
在日常生活中处处都离不开法律和道德。对于我们青少年来说,我们不需要做这些大事,我们先要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在拥挤的公车上,我们让一让座位;在红灯面前,我们停一停脚步;在道路两旁,我们弯腰捡起一片废纸;在家里,我们替父母分担一些烦恼。这都是遵守法律和道德表现,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做到的话,那么,中国就会变的更美好。现代社会交通发达了,车辆也很多,如果没有法律是很难想象的,来往的车辆肯定要碰头发生爆炸事故。所以,有交通规则,交通井然有序,来往的车辆通过绿灯行,穿梭有序,畅通无阻。交通很少出事。相反,如果没有交通规则,人们不遵守交通规则,南来北往,东行西去的各做各的,各不相让,汽车、自行车、小车及行人挤成一团,那么,谁也别想顺利的通过。所以,有交通规则还是有好处,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
我国有句古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就是说,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一个规矩否则就什么也做不成。对国家,对社会来说这规矩就是法。作为国家公民和社会成员,人人都要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我们小学生作为国家的小公民,社会的小主人,同样应该学法、懂法、守法,以保护我们自己的权益,不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只有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长大后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我们国家的希望,今天的青少年是明天的建设者。现在不仅要学好知识,练好身体,养成良好的习惯,也要树立法律意识和养成良好德道德修养。懂法、知法、守法,法律是我们健康成长的保护神,也是做为一个小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我们每个人都要认真学法,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孩子。
⑽ 普法演讲稿
演讲稿:与法同行 放飞梦想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同志们,大家好!
我是南邵镇四合庄村的党支部书记助理王珺蘅,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与法同行,放飞梦想。
申奥成功,国人无不“把所有的矜持都抛掉,让热血尽情地流淌”!奥运来了,理应倡导“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奥运近了,我们更应“学法律,强素质,展风采”! 一场成功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不仅仅是运动场上体育健儿激情的碰撞,更是一场动人心魄的大合唱!把北京奥运比作一幅画,我们每个人手中都有一支笔,不但需要色彩的亮丽,更应该追求整体的和谐。
奥运的圣火已经点燃传递,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我们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走上赛场,在五环旗下展现风彩。但是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奥运舞台,用一颗诚挚的心,为北京增添光彩!不在闪光灯下,不在领奖台上,我们照样成为奉献奥运的英雄!
08年的奥运是人文的奥运。相信历史悠久的北京城和首都人民的淳朴热情,会让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和观众们感觉到温馨的人文气息。我们五千年的文明成果以及社会进步的精神风貌将借助奥运会的平台向世界来展示出来。
通过奥运会实现全世界各国运动员和奥林匹克参与者在奥林匹克下的团结,需要一个十分必要的背景和条件,这就是良好的法治环境。北京奥组委法律事务部的官员说:“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令国际社会满意的法治环境,北京难以取得奥运会的主办权,更难以胜任把08年奥运会办成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的重任。”
交通环境是我们向外国友人展示自己的最佳途径。和谐有序的交通,既可以展示国民的素质,又可以展现作为国际大都市北京的风貌,所以我们要通过加强对交通法规的宣传来完善大家的交通意识。不仅要学好各项法规,还要把它应用于实际的日常生活之中,从自己的言行上下功夫,告别不文明的出行方式。
当我是司机,在行驶的过程中,红灯停,绿灯行是保证我一路畅通的宗旨。乘客的欢乐就是我的幸福;乘客的平安就是我的成功。当我是乘客,就要做一名文明乘客,为老幼病残让座,展中华之美德。无论是司机还是乘客,我们都应该尽其所能遵守交通法规,借此方式,也参加到奥运中来,为奥运构建一个平安有序的交通网。正如珍妮·古道尔所说:“每一个人都很重要;每一个人都能发挥作用;每一个人都能带来变化。”我要尽我的力量向身边的人宣传这些理念,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包括张贴海报、发放传单、宣传手册、书籍、光碟等,使法律知识深深扎根在群众心底。
记得三个月前,村里的赵大妈来村委会寻求帮助,原来她的两个儿子互相推拖不愿意赡养老人,大妈一边向村干部诉说着自己委屈,眼泪不由自主的也滚落下来。书记对大妈讲:大妈您不要担心,赡养老人是每个公民的义务,这是法律的规定,您的儿子必须要赡养您的。我也找来民法书,将相关的法律条文念给大妈听,握着她颤抖的双手,看着这位头发花白老人的酸楚我的心里酸酸的。
经过村委会干部的多次上门调解,并将法律规定清清楚楚的告知赵大妈的两个儿子,毕竟血浓于水,两个儿子终于达成友好协商,大妈上半年在老大家,下半年在老二家,就这样老人的晚年生活最终有了保障。一个星期前,大妈最后一次来村委会,感谢村干部们的帮助,村主任语重心肠的对大妈说,以后有什么事都不要害怕,法律永远是您的坚强后盾。我还清楚地记得赵大妈走出村委会大门的那一刻,望着她佝偻的背影,心里默默为她祝福着。
英国大法官丹宁勋爵曾经说过:正义不仅要实现,而且要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我们所做的,就是以实际行动使公平正义的法制理念深入人心,使人们的日常生活沿着法治的轨道进行,使人们懂得如何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路漫漫其修远兮”,许许多多个日子我们都是这样走过来的,也还要继续这样的走下去。
唯有了解,才会关心;
唯有关心,才会行动;
唯有行动,生命才会有希望。
我期待着有那么一天,法律的精神信仰会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姿态悄然进入民众的内心深处,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直至成为华夏大地全体公民的精神支柱。相信因信仰而存在的法治之花会更加美丽!
2008年的北京,承载着华夏儿女的期盼;2008年的北京,燃烧着炎黄子孙的激情;2008年的北京,牵动着亿万人的关注目光。在这春光灿烂的四月里,我们迎来了生机昂然的春天。我们倾听着未来的足音,准备着超越时代。让光荣为我们喝彩,让梦想送我们起程。法制犹如一片蔚蓝的天空,在奥运旗鼓的震憾下,让我们扬起风帆,与梦想一起飞翔。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