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求文档: 三年级语文《狐假虎威》案例分析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课《狐假虎威》教学案例
--------------------------------------------------------------------------------
发表日期:年10月26日 来源:洪湖市黄家口镇小学 作者:颜 雄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2、学习本课生字.理解和积累词语.认读文中的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 新词,掌握多音字‘闷’
3、对照注释揣摩句子的意思,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懂得‘狐假虎威’这个成语的意思并能灵活应用
5、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成语‘狐假虎威’的寓意。不能仗势欺人
二、教学准备头饰。课件
三、教学设计
(一)开篇点题导入
1、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新课板书课题狐假虎威》。
2、教师范读课文。 (点击课件)
(二)学习课文
1、同学们听得很入神,这个故事很有意思,同学们一定很喜欢,谁能看着故事插图,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出示图画)
2、点名(学生讲故事)。
3、请大家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故事的内容。也就是要把《狐假虎威》的意思读出来,谁能找到请划下来。
4、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点击课件)狡猾的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5、你能不能将这句话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出来?(生答)
6、是的,这句话是“狐假虎威”的意思,这样看来“假”在这里的意思是什么呢?
7、体会“假”就是“借”的意思,借用的意思。
8、这下我们明白了“狐假虎威”的“假”是借用的意思,狐狸借用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了,下面我们来认真地读一读,要求读出感情。指名学生读第一节。
(1)生读:在茂密的森林里,有一只老虎在寻找食物,一只狐狸从老虎的身边窜过老虎扑过去,把它逮住了。
(2)“窜”是什么意思,可以换个词吗?
(3)学生可能回答用“跑”师问:为什么不用“跑”呢?请大家查一查字典。
(4)生答:逃跑、乱跑。
(5)那么在这里是乱跑还是逃跑呢?(听学生回答)对是逃跑,理解了考虎来了,狐狸紧张不紧张?
(6)大家再读一读,看谁能让大家感到紧张。
(7)请一名学生读一读3至6小节,看谁读懂了,怎样读狐狸和老虎的对话。(学生读的时候,板书:骨碌、扯、蒙)
“骨碌”是什么意思,谁懂了?能做个动作让大家看看?
(8)师读“狡猾的狐狸的眼睛骨碌一转”。
9、这就是“骨碌”的意思,在这句话中,你看出了什么?学生积极回答:狐狸在想计策,在想点子。
10、是的“扯着嗓子”是什么意思呢?
11、生答:“拉长”的意思,狐狸把字音拉长。
12、对,就是把字音拉长,狐狸告诉考虑,我不怕你,最后一个“我学”要拉得长一点,而且要读出问的语气。注意“我后面“是一个感叹号!
(学生再读,师范读,齐读)
13、第四节狐狸说的一段话很难读,大家看看,怎样读,用什么样的语气读,才能把老虎蒙住?(学生带语气读)
14、指名读:老天爷派我来管理你们百兽,你不听我,就是违抗了老天爷的命令。我看你有多大胆子。注意在学生朗读后进行适当的评价,读的基础上要鼓励孩子要将自己的表情放进去)学生读,教师范读。
15、让一生上台读。引导:你想,老虎把你逮住了(抓住学生的肩膀,你不能把老虎蒙住的话,你就没命了。
16、你胡说,我是森林之王,我又没有到退休的年龄,老天你怎么不让我当大王了呢?你的话我不信?
17、暗示学生接下去说:不信,我带你到森林深处走一趟,让你看看我的威风.(说完后老师松手)。
18、下面来我们一起来导演,请几个小朋友来一起演演(老虎、小兔子、小野猪、小鹿)其他的同学就是导演了,导演更了不起,各位导演看一看,狐狸和老虎谁在前,谁在后,为什么?请导演,根据书上的要求指导。
(1)、这些导演读书很认真,那么小兔啦,野猪啦他们应在什么地方?
学生答:应该在森林深处,要站得远一点。
(2)、师朗读“狐狸”在前面大摇大摆地走,“老虎”在其后东张西望。
(3)、问:老虎,你在东张西望什么?
(4)、问鹿你为什么跑,怕谁呀?
(5)、学生评价。
(6)、小朋友们,看到小动物都逃走了,老虎是怎么想的呢?所以,我们讲老虎——受骗了(板书受骗)
(7)、齐读课文最后一节。
三、教师总结,启迪智慧
1、《狐假虎威》是一个有趣的、深刻的故事,它告诉我们:有些人倚仗别人的势力来欺压人,我们应该看清他的本质,不上当受骗,不被吓倒。
2、结束课堂,布置作业。
(1)书写本课生字。
(2)向别人讲讲《狐假虎威的故事》。
四、板书设计
狐狸:神气活现 摇头摆尾
狐假虎威 仗势欺人
老虎:半信半疑 东张西望
❷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的案例分析怎么写啊
和说课差不多吧,对各部分环节进行分析,尤其是课堂教学、授课过程、与学生活动尤为重要,需要细谈。
❸ 小学三年级数学案例分析
《分米的认识》教学案例
一、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科书。
二、教学目标:
1、在测量课桌的长度时引入分米,使学生明确分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2、通过测量与观察,发现分米与厘米、米之间的关系。
3、在操作与交流中,使学生学会用分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三、教学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分米,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并能根据这三个单位间的进率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和计算。
四、教学难点:
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形成正确表象。
五、教学方法:
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提供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材料,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
六、教具准备:
米尺图,尺子,纸条,小黑板。
七、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复习学过的长度单位。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哪些长度单位?(米、厘米、毫米)你能用手比划出1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吗?(学生比划,教师评点)
2、填空。
1米=( )厘米 1厘米=( )毫米
7厘米=( )毫米 50毫米=( )厘米
一根跳绳的长约2( ) 直尺的厚约( )毫米
(二)探究新知
1、知道分米产生的实际意义。
(1)学生估算课桌的长和宽,汇报估算结果。
(2)以小组为单位用学生尺测量课桌(双人桌)的长。
(3)汇报测量方法:
①以15厘米为一段连续量:15+15+15+15+15+15+7=97(厘米)
②以18厘米为一段连续量:18+18+18+18+18+7=97(厘米)
③以12厘米为一段连续量:12+12+12+12+12+12+12+12+1=97(厘米)
④以10厘米为一段连续量:10+10+10+10+10+10+10+10+10+7=97(厘米)
引导学生比较这四种测量方法,小结:以15厘米、18厘米、12厘米为一段连续量,这样量的次数比较少,但计算比较麻烦;以10厘米为一段连续量,这样量的次数比较多,但计算比较简单。
(4)引导学生认识分米。
针对学生中的以10厘米为一段连续测量的方法,师:10厘米的这一段,可以用一个比厘米较大的单位来表示,你们知道是什么吗?由此引出分米。(板书课题)
2、探索分米与厘米、米之间的关系。
师:你们能发现分米与我们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间的关系吗?
通过测量、交流及引导,学生找出分米与厘米、米之间的关系。
汇报时提问:1分米里面有几个1厘米?(板书:1分米=10厘米)你能在直尺上找出1分米的距离吗?(出示1分米的纸条与1米长的直尺)这1米长的直尺可以分成几个1分米?(板书:1米=10分米)
3、单位间的换算。
师:我们已经推导出了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你能根据推导出来的进率独自填空吗?
2米=( )分米 30厘米=( )分米
1米-2分米=( )分米 14厘米+26厘米=( )分米
4、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①学生比划1分米的长度,相互之间进行验证。
②举出生活中长、宽或厚是1分米的物品。
③在练习本上画出1分米长的线段。
(三)课堂练习
1、量一量:课桌的宽是( )分米( )厘米;数学作业本的长约是( )分米。
2、小组合作用作业本摞出1分米的高度,数一数有多少本。
3、独立完成练习一的习题,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关于本节课学习的长度单位----分米,你有哪些认识?有什么要提醒我们同学注意的?
板书设计:
分米的认识
15+15+15+15+15+15+7=97(厘米)
18+18+18+18+18+7=97(厘米)
12+12+12+12+12+12+12+12+1=97(厘米)
10+10+10+10+10+10+10+10+10+7=97(厘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分米
《分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在教学本节课之前,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教学分米?分米这个长度单位有什么产生的实际意义?如何让学生确实认识到分米产生的必要性?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与思考,我终于明白了:分米作为介于米和厘米之间的一个常用的长度单位,可以完善学生的长度观念。为了让学生确实体会到分米产生的需要,我通过让学生自主测量课桌的长,并让他们进行计算,再通过四种方法的比较,制造认知冲突,让学生切实体会到10厘米、10厘米为一段的测量方法在计算过程中要简便得多。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创造出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计算、体验感受到分米产生的意义,深刻地认识了分米这一长度单位。动态生成式的教学,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为学生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发挥良好的作用。在实际应用中,学生进行单位的换算问题不太,但对于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填空,仍会混淆。如:长颈鹿的高约55( ),学生想象不出具体高度,分不清要填米还是分米。而对于练习一的第6题:将2米长的木料截成同样长的四段,要算2÷4,学生不会计算,这就需要把2米换算成20分米再计算,但有一部分学生不会从这一角度出发去解决问题。可见在以后的学习中还需加强这一方面的训练。
求采纳~~~
❹ pep小学三年级英语上册教学案例分析
参考书里有呀
❺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什么是周长优质教学案例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进一步学习平面图形周长的计算的基础。本节课在小学数学“空间图形”的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
“周长”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比较抽象,这是由于在实际生活体验中,学生见到、摸到、用到的图形的形状、大小比较多,而感受和关注周长的时候比较少。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入,这样的设计很符合学生的接受心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景和具体图形和物体,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理解周长的意义。并能测量和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
数学思考:经历观察、测量等数学活动过程,让学生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解决问题:在学习活动中,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体现问题解决方法的多样性。
情感与态度: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认识周长,理解周长的含义,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设计:
(一) 看一看,描一描。
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
秋天是树叶飘落的季节。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些美丽的叶子图片!多漂亮的叶子呀!可爱的蚂蚁看到它,高兴极了!它说它会画树叶,一笔就能画成美丽的树叶!
看!(出示课件)仔细观察两只小蚂蚁是怎么画的?谁画的好?
师:这样由一点开始,再回到起点的一圈,在数学中叫做一周。这外面的边叫做边线。
师:沿着树叶的边线画一圈,一个美丽的叶片图案就出现了。现在谁再来说说,蚂蚁是怎么画的?
生:小蚂蚁沿着树叶的边线画一周,最后又回到起点。
师:小蚂蚁也能做老师,它教我们画出漂亮的叶子,你们学会了吗? 请你拿出一张纸,选择一片最喜欢的树叶,用彩笔沿着树叶的边线一笔描出它的轮廓来。
开始吧!
2. 好!谁愿意来给大家演示一下是怎么描的?(请用笔指着,说清楚是从哪里开始的,又到哪里结束。)
3.小结:看来,不管从哪里开始,大家都是沿着树叶的边线描了一周,请看(动态演示)。你们知道树叶边线的一周的长度在数学上叫什么吗?这一周的长度,我们把它叫做树叶的周长。(板书课题:周长) 4.再来看(出示图),你能描出下面图形的边线吗? 选择自己喜欢的图形,用一笔描出来。 刚才同学们沿着图形的边线描了一周,这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二)找一找,摸一摸。
1. 你能从我们身边找一个例子说说什么是周长吗?下面请你们同桌合作找一找,并且摸一摸它的周长,也可以下位找。(指导:课桌面的周长、课本封面的周长、黑板面的周长、地面周长、水池池口周长。)
2. 谁来说一说你们找的结果?你可以边说边指一指。
(三)量一量。
1. 大家找到了很多,看来周长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而且周长的应用也非常广泛。比如,我们去做裤子时,裁缝都要量一量你的腰一周有多长,也就是平时所说的腰围。
2. 现在请大家估计一下老师的腰围大约是多少厘米? 估计的准不准呢?谁来量一量?(注重测量方法的指导:腰围怎么测量?)告诉大家测量结果。
3.根据这个结果,请你估计一下自己的腰围是多少厘米。 同桌合作量一量。 谁来说说自己的腰围?看来同学们的腰围大约在60 cm左右。
4.小结。
通过前面的学习,老师发现同学们善于观察、爱动脑筋,所以想邀请你们参加下面的闯关比赛。有兴趣吗? 这里共有3关,每闯过一关都会得到相应的分值。最后得分最多的就是今天的胜利者!有信心吗?让我们充满自信迎接挑战!
(四)闯关练习。
先看第一关,量一量、算一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这里有3个图形,请你选择其中1个图形。看课本45页第2题,做在书上即可。 选择长方形的能说说是怎么测量和计算的吗?有不同方法吗?大家真聪明,关于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后面我们还要研究。 第一关谁成功了?请为自己加上100分!
2.下面我们来继续闯第二关。怎样量出树叶的周长?谁闯过了这关加上200分。
3.第三关。 (课本45页第3题) 课件出示图:他们的周长一样吗?(指名说说) 我们来看看演示移动的方法。
谁闯过了这一关?祝贺你们!每人加300分!
回想一下,刚才大家是用什么方法比较图形周长的?
这一关哪组闯过去了?请加上200分! 现在算算自己得了多少分?祝贺你们!其他同学不要灰心,有信心赶上他们吗?希望你们找出自己的不足,下一次迎头赶上!
(五)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有什么收获,你能谈谈自己还有什么困惑吗?
(六)课后作业: 量出红领巾的周长。
板书:
周长
树叶边线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
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❻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个案,案例,反思
一、主题
课题:乘除法的关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能用自己的方式概括出乘除法的意义。(形式:文字、图形、符号)
2、 知道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理解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关系。并运用乘、除法的关系验算;直接写出得数或改写乘、除法算式;能改编 简单的乘、除法应用题。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既能独立思考问题又能与他人团结协作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多种形式概括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通过生生合作,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
教学方法:开放式教学,学生亲身尝试与小组讨论相结合。
研究主题:开放式教学。二、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初探乘法意义
1、做“比比谁最快”的小游戏,先记录算式,再计算出结果。
2、教师报算式:5+5+5
8+8+8+8
7+7+7+7+7+7
9+9+9+9+9+9+9+9+9+9
3、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肯定有快有慢,请动作最快的学生回答)
板书:5+5+5=15 8+8+8+8=32 7+7+7+7+7+7=42 9+9+9+9+9+9+9+9+9+9=90
师:老师很想知道你怎么能那么快?你是怎么会想到用乘法来计算这些加法的?是不是所有的加法算式都可以写成乘法算式呢?请你举例验证自己的观点。
4、把这些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
(指名口答,教师板书)
板书: 5×3=15 8×4=32 7×6=42 9×10=90
5、小结
二、合作学习,运用多种形式概括乘除法的意义,知道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1、根据一个乘法算式写出两个除法算式(口答)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板书:15÷5=3 32÷8=4 42÷7=6 90÷9=10
15÷3=5 32÷4=8 42÷6=7 90÷10=9
2、揭示课题
师:刚才我们把一道乘法算式写成了两道除法算式。大家猜猜我们今天可能学习什么?
(出示课题:乘除法的关系)
3、乘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被乘数×乘除=积 被除数÷除数=商
因数×因数=积
4、小组讨论
①是不是所有的乘法算式都能写成两道除法算式?举例证明。
②什么是乘法?什么是除法?每组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对乘除法的意义加以概括。可以是文
字的形式,也可以是图形或者是字母的形式。
③仔细观察乘除法算式,找找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1)板书出示讨论的内容
(2)学生独立思考,组织并参与学生讨论
(3)集体交流
①不是所有的乘法算式都能写出两个除法算式的。
结论:除数不能为0。
②板书:
乘法 除法
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 △÷○=□或△÷□=○ (除数不能为0)
a×b=c c÷a=b 或 c÷b=a
因数 ×因数=积 被除数÷除数=商
③除法算式由乘法算式得出,被除数是乘法算式里的积,除数和商分别是乘法算式里的两个因数。所以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板书:
逆运算
乘法 ← 除法
三、实践
师:你觉得学习了乘除法的关系后会有什么作用呢?(验算,填空……)
1、运用乘除法关系计算并验算:246×6
2、在填空练习中自主得出其它的乘除法的关系式
(1) 2×( )= 26
(2) ( )×5= 0
(2) ( )÷4= 20
(3) 48÷( )= 6
(指名回答,核对答案并板书其它乘除法的关系)
板书: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3、改编应用题(口答)
师:先编一道一步计算的乘法应用题,再根据乘除法的关系,编一道除法应用题。
请每个同学先独立思考,再和同桌交流。
(请一~两个人汇报)
四、总结
师: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三、教学反思 整节课以“开放式”教学作为突破口,从一开始的情境引入,学生解题策略的开放。到第二板块,概括乘除法意义时形式的开放。直至最后实践板块利用乘除法关系编应用题的开放式练习,都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接下来,具体说说这节课的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情境设计,初探乘法意义。
用“比比谁最快”的游戏引入,让每个学生记录听到的算式并计算出结果。由于解题策略的开放式设计,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用加法计算,一种是用乘法计算,显然用乘法计算的学生动作最快。我请速度最快的学生回答三个问题:1、为什么能以最快的速度准确地计算出结果?学生回答是用乘法来计算所以很快。2、怎么会想到用乘法来计算这些加法的?学生回答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3、是不是所有的加法都能用乘法计算呢?学生通过举例讨论后得出:必须是相同加数求和时用乘法来计算才会简便。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让每个学生通过做数学,初步感受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其次感受到乘法和加法是有联系的,也为第二板块的学习做了铺垫。紧接着让学生把黑板上这四道加法算式用乘法算式来表示,自然衔接到第二板块。
第二板块:讨论、合作,运用多种形式概括乘、除法的意义。
黑板上的四道乘法,四个小队各选一道,每人按照一道乘法算式写出两道除法算式。这样做是想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感受到除法与乘法有一定的联系,从而揭示课题。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是学生原有的知识,复习的同时可以指出被乘数和乘数又能称为因数这个新的内容。因为刚才根据每道乘法算式都能写出相对应的两道除法算式,所以接下去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三个问题:1、是不是所有的乘法算式都能写成两道除法算式?举例证明。2、知道什么是乘法?什么是除法?每组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对乘除法的意义加以概括。可以是文字的形式,也可以是图形“○、□、△”或者是字母“a、b、c”的形式。3、仔细观察乘除法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们通过合作学习举例后发现,不是所有的乘法算式都能写出两个除法算式的。如:3×0=0只能写成0÷3=0,不能写成0÷0=3。由此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除数不能为0”。第二个问题学生们在大量的举例后对乘、除法的意义有了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他们以文字、图形、字母多种形式解释了乘、除法的意义。有的小组语言组织能力很强,他们用文字形式进行了概括。有的小组用图形“○、□、△”的形式表示,他们认为如果□×○=△,那么△÷○=□或△÷□=○,但这里除数不能为0。有的小组则用字母“a、b、c”的形式表示,他们认为如果a×b=c,那么c÷a=b 或 c÷b=a,除数也不能为0。学生们通过合作学习,用不同的形式来表示乘、除法的意义。板书:
乘法 除法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已知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 △÷○=□或△÷□=○ (除数不能为0)
a×b=c c÷a=b 或 c÷b=a
因数 ×因数=积 被除数÷除数=商
学生们在讨论第三个问题时,通过观察乘、除法的算式后发现,被除数是乘法算式里的积,除数和商分别是乘法算式里的两个因数。除法算式由乘法算式得出,所以他们一致认为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板书:
乘除法的关系
逆运算
乘法 ← 除法
第三板块:实践。
在进入第三板块前我提问:学习了乘除法的关系,你觉得有什么作用?在“加减法的关系”这一知识迁移的作用下,学生想到了可以验算、填数、求未知数x,改编应用题等等。于是我用学生的回答设计实践练习,使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更高。1、先安排学生利用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的关系计算并验算246×6。2、填表
(1)
因数 210 8
因数 3 6
积 1000 3006
(2)
被除数 564 351
除数 4 7
商 124 9
先请学生独立完成两个表格,在回答思考过程的同时得出:因数=积÷另一个因数,被除数=商×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这三个关系式。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自己总结规律,逐步形成概念。最后把改编应用题设计成开放式练习,让学生在理解了“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之后,利用这样的关系编写一道乘法应用题和一道相关的除法应用题。设计的意图是让学生在理解基础上对知识加以运用,不会造成学生思维定势,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自己总结规律,逐步形成概念。最后把改编应用题设计成开放式练习,让学生在理解了“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之后,利用这样的关系编写一道乘法应用题和一道相关的除法应用题。设计的意图是让学生在理解基础上对知识加以运用,不会造成学生思维定势,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