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应用题怎样讲解最好
一、多看即多观察。
“解答应用题有助于学生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应用”,“还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但教材在编排应用题时不急于求成,而是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最开始出现的是用图画表示的应用题。这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应用题(图画),运用数数等已有知识直接获取一些表层信息。如教学时,可向学生提问:图上画了什么?苹果分为几堆?左边和右边各有几个?此外图上还画了什么?数错,不看问题是一年级学生解应用题中常犯的毛病。如果重视学生的观察训练,效果会好得多。这样可让学生初步感知应用题由三个部分组成,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伏笔。
二、多读
多读即反复读题,审题前必先通读题中文字,理解在图画应用题中主要是通过观察获得表层信息,而对于图文表格应用题及文字应用题则看不出所以然,特别是一年级学生识字不多,即使都认识,一年级孩子自制能力较差,注意力极容易无意识地分散,让学生看获取信息效果远不如读(文字)。对于理解这两类应用题,多读既可集中学生注意力,又可加深学生对结构的印象和题意的理解。
三、多说
教师应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并且要鼓励学生多说,即使错了也不要批评学生。其实,数学就是找规律、找关系、形成表达式,这整个过程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我们应让学生大胆地去说,去猜测,去尝试。我们要想方设法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语言去表达、理解同一道题的意思,不要担心什么无意识的思维浪费时间,往往这种思维能产生“全新”的思想。再教学应用题时,主要是让学生多说条件和问题,多让学生创造性的“重复”某一题意,如仅“去掉”的意思,学生可以有“送去”、“拿掉”、“奖给” 、“吃掉” 、“藏起来” 、“遮住” 、“坏了”、“削好”等二十余个表达词语。此时,你一定会感觉到你的思维太呆板,太受拘束,太不具创造性。“三个臭皮匠”能“抵”几个“诸葛亮”呀!自己“创造”出来的东西是印象最深刻的,用学生自己的思维去理解题意定会事半功倍。
⑵ 如何教一年级孩子学比多比少的应用题
在教一年级“比谁多,比谁少”应用题时,有少部分学生在做题时看到“多”字就用加法,看到“少”字就用减法做, 如题目:苹果有47个,苹果比桔子少2个,桔子有多少个? 部分学生就会算成47-2=45(个)。 我让学生再读几次题,但是有部分学生换一下形式又不会做了。 分析原因:这部分学生未能很好的抽象出题目的意思,他们的思维处于形象思维阶段。 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呢?我思考了一下,觉得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更能让学生理解。 (1) 学会找“标准” 上课前我先举例子,“老师比小红高”,以谁作为标准? 答案:小红 “小红比老师矮”,以谁作为标准?答案:老师 比 谁 这个“谁”就是标准。 (2) 学会画线段图 如上题 苹果有47个,苹果比桔子少2个,桔子有多少个? 这题以 桔子 为标准 桔子: ?个 47个 少2个 苹果: -- -- -- 通过看这个线段图,学生很容易看出苹果比桔子少,要求桔子就要用加法。
⑶ 如何教小学一年级学生自编应用题
要想提高小学一年级学生便应用题的能力,平时就应该加强学生做应用题时,用语言叙述里面的关系的能力培养,这样慢慢的就自己就会编应用题了!
⑷ 小学一年级数学应用题 怎么教学设计
在数学教学中适当引人开放性应用题,能冲破传统应用题的封闭性。开放题的灵活性、多变性、趣味性、生活性给学生的思维创设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提供了创新的舞台,使他们聪明才智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一、开放性应用题,形式要开放
可以用故事、表格、对话、图形等形式来呈现数量间的关系。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语言要形象,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
例如:同学们,我们知道抽烟有害健康,国家明令禁止中小学生抽烟。可是空洞地说教对抽烟者来说是那么的苍白、无力,下面我们就。
(1) (1)一个一般收入的抽烟人,如果他每天抽一包单价7元的“红塔山人,如果他每天抽一包单价7
元的“红塔山”香烟,每月按30天计算,那么:
① 每月抽掉人民币多少元?
② 每年按12个月算,不算闰年抽掉人民币多少元? ③
如果他手头有1890元,问他可以抽几个月?
(2) 一个收入较高的抽烟人,如果他每天抽一包单价25元的“小熊猫”香烟,那么:
① 每月(按30天算)抽掉人民币多少元? ② 每年(12月)抽掉人民币多少元?
③ 如果他手头有4500元,问他可以抽烟几个月?
④ 请同学们调查你周围的抽烟人的抽烟情况,劝他戒烟并自编一道数学题。
这一道题很有现实意义,把司空见惯的抽烟行为与数学知识结合起来,很具有说服力。
二、开放性应用题从条件上开放
同学们经常接触到的应用题都是题中有充足条件来解答问题,长此下去,形成了学生思维的定势,一旦遇到条件不足、条件多余、条件隐藏的问题,就倍感迷茫。设计条件开放的题目可提高学生分析、解答问题的能力,形成创新的思维。
例如
修一条1200米长的公路,单独修甲队10天修完,乙队15天修完,两队合修3天后,让乙队去修。甲乙两队合修几天修完?
解法一:根据已知条件,甲队每天修1200÷10=120(米),乙队每天修1200÷15=80(米),两队每天修120+80=200(米),合修需1200÷200=6(天)修完。合修3天是多余条件。
解法二:可以先两队合修,每天完成 ,合修需 ,从而发现,1200米、合修3天都是多余条件。
引导学生从多个已知条件中,排除多余条件的干扰,抓住解答问题需要知道什么,从哪些条件来解决,这样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探索性的发展,提高他们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开放性应用题从问题上开放
可以补充问题、选择问题、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等,问题的开放可以使认知水平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给每一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每个学生在成功中求自信。
https://wenku..com/view/08e45cd5dd3383c4ba4cd207.html
⑸ 小学一年级应用题解答方法和讲解方法
一、多看即多观察。
“解答应用题有助于学生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应用”,“还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但教材在编排应用题时不急于求成,而是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最开始出现的是用图画表示的应用题。这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应用题(图画),运用数数等已有知识直接获取一些表层信息。如教学时,可向学生提问:图上画了什么?苹果分为几堆?左边和右边各有几个?此外图上还画了什么?数错,不看问题是一年级学生解应用题中常犯的毛病。如果重视学生的观察训练,效果会好得多。这样可让学生初步感知应用题由三个部分组成,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伏笔。
二、多读
多读即反复读题,审题前必先通读题中文字,理解在图画应用题中主要是通过观察获得表层信息,而对于图文表格应用题及文字应用题则看不出所以然,特别是一年级学生识字不多,即使都认识,一年级孩子自制能力较差,注意力极容易无意识地分散,让学生看获取信息效果远不如读(文字)。对于理解这两类应用题,多读既可集中学生注意力,又可加深学生对结构的印象和题意的理解。
三、多说
教师应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并且要鼓励学生多说,即使错了也不要批评学生。其实,数学就是找规律、找关系、形成表达式,这整个过程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我们应让学生大胆地去说,去猜测,去尝试。我们要想方设法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语言去表达、理解同一道题的意思,不要担心什么无意识的思维浪费时间,往往这种思维能产生“全新”的思想。再教学应用题时,主要是让学生多说条件和问题,多让学生创造性的“重复”某一题意,如仅“去掉”的意思,学生可以有“送去”、“拿掉”、“奖给”
、“吃掉”
、“藏起来”
、“遮住”
、“坏了”、“削好”等二十余个表达词语。此时,你一定会感觉到你的思维太呆板,太受拘束,太不具创造性。“三个臭皮匠”能“抵”几个“诸葛亮”呀!自己“创造”出来的东西是印象最深刻的,用学生自己的思维去理解题意定会事半功倍。
⑹ 怎样教孩子学做应用题小学一年级的
你好,其实数学的应用题目主要考的是语文的阅读理解,文字这么多,如果读不懂,就算数学计算能力再强也没有办法。其次考的是把文字通过学过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方程或其他式子来解决。这就要对某些数学方法加以熟悉了。总之,一是训练阅读理解能力,二是熟悉掌握数学方法。 当然,计算能力的不足容易导致粗心大意的错误。 由于应用题很多,每一道的方法又不完全相同,如果要快速入门,那只有多做题目了,熟能生巧嘛。 以上
⑺ 如何教学小学一年级对应用题的初步了解
面临这一难关,我在应用题教学中不断思考和大胆尝试,其成效多得益于“七多”。 一、多看 多看即多观察。“解答应用题有助于学生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应用”,“还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但教材在编排应用题时不急于求成,而是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最开始出现的是用图画表示的应用题。这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应用题(图画),运用数数等已有知识直接获取一些表层信息。如教学时,可向学生提问:图上画了什么?苹果分为几堆?左边和右边各有几个?此外图上还画了什么?数错,不看问题是一年级学生解应用题中常犯的毛病。如果重视学生的观察训练,效果会好得多。这样可让学生初步感知应用题由三个部分组成,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伏笔。 二、多读 多读即反复读题,审题前必先通读题中文字,理解在图画应用题中主要是通过观察获得表层信息,而对于图文表格应用题及文字应用题则看不出所以然,特别是一年级学生识字不多,即使都认识,一年级孩子自制能力较差,注意力极容易无意识地分散,让学生看获取信息效果远不如读(文字)。对于理解这两类应用题,多读既可集中学生注意力,又可加深学生对结构的印象和题意的理解。 三、多说 为让学生弄懂题意,教师应将说的机会和时间让给学生,当老师在“灌输”知识时,学生的思维多处于消极状态,因此教师应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并且要鼓励学生多说,即使错了也不要批评学生。其实,数学就是找规律、找关系、形成表达式,这整个过程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我们应让学生大胆地去说,去猜测,去尝试。猜测从心理学角度看是直觉思维的一个部分,它具有快速、直接跳跃的特点,是学生有方向的猜想和判断,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形式与表现。我们要想方设法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语言去表达、理解同一道题的意思,不要担心什么无意识的思维浪费时间,往往这种思维能产生“全新”的思想,因为“这种思维活动不受任何有意识思维所必然具有的条条框框所束缚,从而就可能最为自由地去做出各种可能的组合。”再教学应用题时,主要是让学生多说条件和问题,多让学生创造性的“重复”某一题意,如仅“去掉”的意思,学生可以有“送去”、“拿掉”、“奖给” 、“吃掉” 、“藏起来” 、“遮住” 、“坏了”、“削好”等二十余个表达词语。此时,你一定会感觉到你的思维太呆板,太受拘束,太不具创造性。“三个臭皮匠”能“抵”几个“诸葛亮”呀!自己“创造”出来的东西是印象最深刻的,用学生自己的思维去理解题意定会事半功倍。 四、多想 其实在说的过程中学生就已经打开自己的脑门,思维处于积极状态,学生通过自己创造性的思维明白题意,已“知其然”,但学习数学并非仅此而已,而是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一年级应用题分为“求合起是多少”的加法应用题和“去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的减法应用题,让学生较透彻地理解并不难,只要教师细心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理解为是“合并”还是“去掉”,为什么用加或减法计算便顺理成章地解决了。此外,在解答第二册提问题、填条件、自编或改编应用题这些开放性题目时,应尽力激活学生的无意识思维,先理解给出的条件或问题的意思(熟悉具有现实意义的背景),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进行开放性的探索,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思考。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探究精神,思维的灵活性和求异性。 五、多动 这里所提到的多动是指学生的动手操作,好动是孩子们的天性,孩子们对生活中的事物都有好奇心,他们总想看一看、摸一摸。教师应借助孩子们的这种天性,让他们去看一看、摸一摸,并在看一看、摸一摸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去想一想、议一议,把看到的、想到的说出来,让每一位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第一册教材的编写特点“增加学生操作活动的内容,加强思维能力的培养”中写道:“数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具有抽象性。而一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同时也还保留着直观动作思维的形式。因此,教一年级学生学习数学,必须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出发,加强直观教学,增加学生的活动和动手操作的内容,引导学生学习,实际观察、操作,用多种感观进行学习。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可以使学生较容易的理解所学的知识。”虽然它后面所提及的内容字面上与应用题关系不大,但我在教学求两种事物的总数和求其中一种事物的数量的应用题(特别是文字应用题)时,让学生边听题边操作边理解,或以游戏的形式出现,效果很好。这样就将具体的实物与抽象的文字联系起来,将学生的外在行为和内在思维联系起来了,岂能无效?实际上这是学生从解图画应用题向不借助任何实物独立完成文字应用题的一种很好的过渡方式,大大降低了今后教学应用题和学习应用题的难度。 六、多练 多练即对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解应用题的训练。“学以致用”一来可以加强对已学知识的巩固,二来可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学数学的重要性,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练习中,教师要注意照顾全体,辅差培优,这样既可稳定尖子生,又可提高中差等生。练习可分为课堂练习和课外练习。要鼓励学生多看课外书籍,多做智力题等。让他们在点点滴滴的进步中感受“成功”的喜悦,产生学习的成就感和自豪感,让他们感受到学习数学的轻松与快乐。 七、多联系生活实际 让学生感觉到数学的实用性,最重要的还是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又服务于生活,如何把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易于理解呢?我们应从课堂教学入手,联系生活实际讲数学,把孩子的生活经验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如教学图画应用题时,可以编一道这样的文字应用题:过春节了,爸爸买了一篮子又红又大的苹果共10个,给姥姥送去4个,还剩几个?这样似乎累赘,但很明显学生感觉到四个苹果是从篮子里拿出来的,拿出来即“去掉”,“去掉”就用减法,从10个里去掉4个,则用10减去4得6个。这比让学生说篮子外面和里面共有10个苹果,篮子外有4个,求篮子里有几个苹果,让学生列式计算效果要好得多。又如教学“小明要写9个字,已经写了6个,还要写几个?”这一道应用题时,教师就画9个田字格,在6个格子中写6个字,指着剩下的空田字格问学生“还要写几个”。写一个字就相当于去掉了(手势)一个格(因为这个格子写过了就不能再写了),写6个字去掉了几个格?去掉用什么方法?这样学生就很快地理解了,还要写几个用减法,用总数减去已经写的个数。这样的例子还很多,至于怎样表述更有利于不同的学生理解,就在于教师对学生的了解程度及引导方式了。
⑻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应用题怎样讲解最好
小学一年级应用题,最好培养孩子用画图的方法去思考。对于低年级同学,教会孩子是不容易的,那么就需要我们家长和老师要有足够的耐心,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去讲解。
1、小朋友到花园里去浇花,浇好了18棵,还剩10棵没有浇。问:小朋友一共要浇多少棵花?答案:28
2、王叔叔去参加同学聚会,他和每个人都握了1次手,王叔叔一共握了20次手 问:参加同学聚会的一共有多少人?答案:21
3、小朋和小月每人都有8支铅笔。小朋给了小月3支后,小月比小朋多多少支?答案:6
4、妈妈买回来一篮子苹果,吃了6个后,篮子里还剩下4个苹果,问:篮子原来有多少个苹果?答案:10
5、李老师给王芳布置20道数学题,王芳第一天做了几道,第二天又做了几道,她把剩下的数一数还有11道。问:王芳两天一共做了多少道?答案:9
6、小红参加游泳比赛,与参赛的选手每人合照一张照片,一共照了8张。问:一共有多少名选手参加游泳比赛? 答案:9
7、小叶参加羽毛球比赛。比赛共有12人参加,小叶与每个选手都握了1次手。 问:小叶共要握多少次手?答案:11
8、哥哥和弟弟每人都有10块糖,哥哥给了弟弟2块。问:现在哥哥比弟弟少几块? 答案:4
9、芳芳和军军都在看同一本书,芳芳看了40页,军军看了41页,问:谁剩下的多?多几页?答案:芳芳,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