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美丽的南沙群岛》设计意图意图怎么写
1、感受语言,触发语感
问题设计一:听老师范读课文后,你能用捕捉到的词句把美丽的南沙群岛描述一下吗?
设计意图: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能让学生通过感官和心灵体会到有声语言的神奇功能,从中感受到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欣喜地认识语文老师的“性情”,认识语文课无它可比的特有味道。让学生听老师范读,用捕捉到的词句描述南沙群岛的美丽,这样做,就把学生的思维直接引入语言的感受和语感的触发上了。
问题设计二:自读课文,说说你和老师的朗读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设计意图:“读”是语感教学的第一教学法。朗读能把躺着的书面文字用声音立起来,出口的声音传递着作品的思想、情感、形象和韵味,增强了语言文字的可感性。模仿读,能感受作者在字里行间的语音节律,受到直接、强烈的感染;自由读,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品味语言,生成语感
问题设计三:你能采用“重音读一读”、“换一换”、“删一删”、“评一评”等方法,说出括号里的词在句子中的奥秘吗?
传说仙女下凡时,在辽阔的南中国海上撒下了一串串晶莹的珍珠,这就是美丽的南沙群岛。[一串串 晶莹的珍珠 ]
南沙群岛位于祖国的最南端,二百多座岛屿、礁盘星罗棋布。[星罗棋布 ]
她拥有难以计数的珍贵的海洋生物,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贮存了用之不竭的海洋动力。[ 难以计数 蕴藏 用之不竭 ]
设计意图:品味语言是语感教学的最主要的特征,可以说,没有品味语言的语文课就称不上语感教学课。结合具体的语感情景,采用“重音读一读”、“换一换”、“删一删”、“评一评”的方法,启迪学生动脑、动口,对文章中用得精妙的词句咀嚼涵泳,并通过比较揣摩法,让学生体味语言运用的妙处,生成语感。
3、实践语言,习得语感
问题设计四:你能像导游一样向游客介绍美丽的南沙群岛吗?试试看。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让学生在运用课文语言的过程中感悟课文语言之神妙,洞察课文语言之精髓,把握课文语言之理趣,从语言实践中习得语感。
4、积累语言,积淀语感
问题设计五:你能声情并茂地背诵课文第二、三自然段吗?
设计意图:语感能力的提高,既需要对语言的理解、感悟,更需要对语言的积累。厚积才能薄发!让学生在背诵中积累句子,这是语文教学的传统,也是语文教学的精华,因为它是积淀语感的有效方法。
语感是对语言的一种迅速、敏锐、准确的感受能力。我认为这个设计的成功之处就在于落实了《标准》中“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的理念,在“语感”教学中丰富了语言积累,发展了学生思维,并让学生的四种能力得到了训练,在有效的训练中有所提升。在这里,还要特别强调的是,丰富语言积累,最传统最有效的办法是大量的阅读与背诵。这一点,《标准》有具体的规定,有老师专门给大家讲,我只想说,语文教育最有效的途径是多读多背多写多说话,小学阶段,死记硬背又何妨?要少给学生布置那些文字游戏式的试题,花费了学生的宝贵时间不说,给学生造成厌学情绪事大,这种短时间内看似能够提高考试分数,长远看毫无价值的训练,的确需要彻底废弃。
2.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教案不要太简单,要带设计意图的,急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全套教案,共129页 ,这里无法全部复制,你到我们网站去下载吧,百度搜索“飞翔教学资源网”就可以到我们网站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日期 课题 课时 备注
1 2.13~2.17 燕子、古诗两首、荷花 6
2 2.20~2.24 荷花、珍珠泉、语文园地一 6
3 2.27 ~3.3 翠鸟、燕子专列、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6
4 3.6~3.10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路旁的橡树、语文园地二 5
5 3.13~3.17 寓言两则、惊弓之鸟、画杨桃 6
6 3.20~3.24 画杨桃、想别人没想到的、语文园地三 6
7 3.27~3.31 和时间赛跑、检阅、争吵 6
8 4.3~4.7 争吵、绝招、语文园地四 5
9 4.10~4.14 可贵的沉默、她是我的朋友、七颗钻石 6
10 4.17~4.21 七颗钻石、妈妈的帐单、语文园地五 6
11 4.24~4.30 太阳、月球之迷、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6
12 5.1~5.7 五一放假 6
13 5.8~5.12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果园机器人、语文园地六 5
14 5.15~5.19 太阳是大家的、一面五星红旗、卖木雕的少年 6
15 5.22~5.26 卖木雕的少年、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语文园地七 6
16 5.29~6.2 古诗两首、西门豹、女娲补天 5
17 6.5~6.9 女娲补天、夸父追日、语文园地八 6
18 6.12~6.16 复习
19 6.19~6、23 复习
20 6、26~6、30 期考
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燕子》 《古诗两首》 《荷花》
《珍珠泉》 《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1、 认识本组“俊、俏、翩”等16个生字,会写“燕、增”等33个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相关课文。
3、 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4、 主动积累好词佳句,学习一些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
5、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爱美、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 认识16个生字,会写33个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相关课文、古诗。
3、 培养学生观察的方法、表达的能力,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单元教材分析:
大自然的景物多么迷人,燕子呓呢,柳树发芽,荷花绽放,泉水丁冬流淌。本组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为专题,选编了《燕子》《古诗两首》《荷花》《珍珠泉》四篇课文,一个语文园地。前三篇为精读课文,后一篇为略读课文。四篇课文多角度地展现了大自然的美:有的描绘了春天燕子从南方飞来;有的描绘了二月的柳丝和万紫千红的春日;有的描写了夏日池塘荷花绽放;还有的描写了家乡的珍珠般的泉水。我们可以从这些绿柳飞燕、鸟语花香、潺潺流水中,感受春天的来临,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从而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本单元的导语提示了观察家乡的景物,并记下自己的感受和发现,是为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和“习作”作准备。本单元的其他内容和活动,都是围绕大自然景物专题安排的。课后的资料袋介绍了我国的自然奇观——神奇的泉。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和“习作”,是说、写自己观察和发现的家乡美好景物。“宽带网”安排了了解和搜集作家笔下的有关大自然景物的精彩描写。学习本组课文,要反复诵读,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体会课文中的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还可以从课文中了解作者观察的方法,积累文中优美的句段。通过说、写及课外了解、搜集的活动,扩大对大自然景物的了解,感受家乡和大自然景物的美好。与本册课本配套的《同步阅读》中,与本单元大自然专题相关的课文有《走进大自然》《草叶上的歌》《雨儿在歌唱》《雾之美》《古诗两首》《一碗水》《我和企鹅》《小城三月》《梅雨潭》《日出》,可以引导学生课外自行阅读。
教学课时安排:
《燕子》 2课时 《古诗两首》3课时
《荷花》 2课时 《珍珠泉》 2课时
语文园地一 3课时
单元教学小结:
第一单元 1 燕子
教学目标:
1、燕子在春天里飞翔的美景,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起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2、巩固生字,理解本课生词:俊俏、阳春、盛会、生趣、掠、偶尔、荡漾、光彩夺目、百花争艳;体会比喻、拟人在课文中的作用。
3、学生懂得本课有层次地描写画面的特点;并通过有顺序地看图和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象力。
4、有表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
教学重难点:
1、 巩固生字,理解本课生词:俊俏、阳春、盛会、生趣、掠、偶尔、荡漾、光彩夺目、百花争艳;体会比喻、拟人在课文中的作用。
2、学生懂得本课有层次地描写画面的特点;并通过有顺序地看图和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象力。
教学设计思路:
这篇课文写的是在桃花盛开、绿柳轻扬、燕子飞来的情景。这些从南方飞来的燕子,有的正在湖面上飞行,剪尾或翼尖沾了一下水面,有的飞到了柳枝间,有的停在了远处的电线上歇息,燕子给早春的山光水色增添了生气,把春光点缀得更加美丽。作者描绘了充满生机的如诗如画般的春天景色,赞美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表达了对光彩夺
目的春天到来的欢欣热爱之情。
课文共有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讲燕子的外形特点;第二自然段讲春天来了,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机;第三自然段讲在飞行中的燕子的各种姿态;第四自然段讲燕子停歇在电线上形成的美丽图景。课文以燕子为线索,是按燕子的外形特点、燕子在春天从南方赶来、燕子飞行和停歇的顺序记叙的。全文结构清晰,语
言优美明快是这篇课文在表达上的主要特点。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赶集似的聚拢来”的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体会燕子的外形特点和活泼可爱,激发学生对充满活力的春天的向往和热爱的感情;二是学习作者细致观察、丰富的
想象及一些表达方法。
引导学生体会燕子的可爱以及作者细致观察和描写生动的方法,是这篇课文教学的重点。
教师准备:一张剪纸、一张燕子的剪影、一张挂图。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2课时
板书设计:
燕子
燕子 春天
羽毛 细雨
翅膀 微风
尾巴 柔柳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 导语,激起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1、小朋友,春天来了,有一种美丽的小鸟从南方飞来了。你们知道那是什么鸟儿?(学生回答后,板书课题,并提示学生写"燕"的""一短横不能丢。)2、你们看见过燕子吗?燕子是一种非常可爱的鸟,它在春天里飞翔的情景,可美啦!《燕子》这篇课文,就把这种美的情景写出来了。怎么美呢?听老师读课文。 1、 学生回答并书空课题。2、学生听老师范读课文。
3、听完后大家有什么感受呢? 3、学生谈感受。
3.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设计
http://bbs.pep.com.cn/thread-23609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