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小学年级 > 小学一年级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

小学一年级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

发布时间:2021-01-05 08:21:31

❶ 怎样培养一年级学生的行为习惯

对学生的日常习惯培养
a、读书习惯。由于小学生刚开始识字,识字量不多,往往是指认较多,或是一字一顿地读,或是唱读。对此,如果要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加快阅读速度,以尽早进入能快速浏览、阅读的轨道,必须先让学生养成双手捧书读的习惯。有的学生捧书读时又可能眼离书本不是过远,就是太近。对此,我就提醒学生:“我们应怎样读书?”学生齐答:“双手捧书,眼离一尺。”这样做,学生易于记忆,心领神会,利于养成好习惯。
b、写字习惯。学生的写字习惯是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常见的不正确写字姿势是偏头、侧身、匍伏等。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随时提醒:“写字必须‘三个一’”,经过提示学生会自觉地迅速纠正不正确的姿势,经过多次纠正,就可养成正确的写字习惯。
c、坐姿。小学生正处在身体发育成长的年龄段。坐姿端正与否,不仅影响到学习,而且将影响到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要让学生保持良好坐姿并不费事,只须教师在恰当的时机按照约定呼叫:“一、二、三!”学生当会回答:“坐端正!”或是教师以某种动作手势予以个别提示,既达到了目的,也不会影响教学的进行。
d、注意力。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小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教师有驾驭课堂稳定住学生注意力的能力。可针对小学生好动的特点,从激发兴趣入手,把课堂教“活”(活而不乱,放而能收);或者走到学生中间,利用“暗示法”提请学生注意,“拍一拍”、“拨一拨”、“点一点”等;如不便走下讲台,可用“稍停法”(暂时停止讲授),“注视法”、“指向法”等,引起某些学生的注意,收拢其注意力;在这种情况下,邻座同学也可以协助提醒。
有一次课堂上,教室里突然飞进来一只小麻雀在窗玻璃上乱撞,全班学生的注意力差不多都移到了小麻雀身上。我来不及考虑,立即走向窗玻璃捉住了它。顿时,就有许多学生乱叫:“给我!”“给我!”这时,我说了简短的一句话:“小麻雀是益鸟!我们应当怎样做?”学生省悟过来,异口同声地回答:“放回大自然。”这样,很快处置了这一“突发事件”,又使学生受到了保护益鸟的环保行为教育。
除此而外,恰当的赞语、激励,合适的奖励等各种不同手法的灵活运用,对培养学生的集中注意力的习惯也是重要的。
此外,勤于读书、会圈点勾划的习惯,讲卫生(做眼保健操

❷ 如何培养一年级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年级是一个特殊的时期,孩子们就像一张白纸,等着老师去给他们涂色鲜艳的色彩,这张白纸是涂得干净漂亮,还是涂得乱糟糟的,全在于老师如何培养。我现在是一名二年级的班主任老师,去年我带的就是一年级,通过一年的努力,现在我们班同学的行为习惯还是非常好的,我管理这个班特别轻松。下面我来说说我的经验吧!

入学第一个月,先把孩子的一些基本习惯养好,不要急着给孩子们上太多的新内容。

教会孩子遵守学校纪律,注意安全。

教会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整理书包、文具,打扫卫生等,不要怕孩子做不好,相信他。

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如打铃马上进教室,做课前准备,上课不讲小话等。

教会孩子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如上课时间不能吃东西、玩玩具等。

教会孩子做事不拖拉,不推脱。玩之前先把自己的任务完成好,如我们班孩子每天早上来到学校后读书、背书的好习惯就是这样养成的,不要老是看着,孩子们自己知道背完了书,就可以出去玩。

培养孩子爱卫生、爱帮助人的好习惯。平常对一些好的现象老师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孩子。老师就是孩子的风向标,老师表扬的,孩子都乐意去做,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

每天来到学校后,上课前都要表扬一位同学,对同学们做得好的行为给予鼓励,对孩子们不好的行为及时指出来。

在每节课的教学内容中都要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我认为品德高尚比一些浅显的知识重要多了。

把孩子们的思想往积极向上方面引导,对以后的教育教学将有极大帮助。

花一个月的时间把孩子们的行为习惯培养好了,在接下来的教育教学中将事半功陪。

❸ 怎样培养一年级小学生的行为能力

对学生的日常习惯培养 a、读书习惯。由于小学生刚开始识字,识字量不多,往往是指认较多,或是一字一顿地读,或是唱读。对此,如果要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加快阅读速度,以尽早进入能快速浏览、阅读的轨道,必须先让学生养成双手捧书读的习惯。有的学生捧书读时又可能眼离书本不是过远,就是太近。对此,我就提醒学生:“我们应怎样读书?”学生齐答:“双手捧书,眼离一尺。”这样做,学生易于记忆,心领神会,利于养成好习惯。 b、写字习惯。学生的写字习惯是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常见的不正确写字姿势是偏头、侧身、匍伏等。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随时提醒:“写字必须‘三个一’”,经过提示学生会自觉地迅速纠正不正确的姿势,经过多次纠正,就可养成正确的写字习惯。 c、坐姿。小学生正处在身体发育成长的年龄段。坐姿端正与否,不仅影响到学习,而且将影响到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要让学生保持良好坐姿并不费事,只须教师在恰当的时机按照约定呼叫:“一、二、三!”学生当会回答:“坐端正!”或是教师以某种动作手势予以个别提示,既达到了目的,也不会影响教学的进行。 d、注意力。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小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教师有驾驭课堂稳定住学生注意力的能力。可针对小学生好动的特点,从激发兴趣入手,把课堂教“活”(活而不乱,放而能收);或者走到学生中间,利用“暗示法”提请学生注意,“拍一拍”、“拨一拨”、“点一点”等;如不便走下讲台,可用“稍停法”(暂时停止讲授),“注视法”、“指向法”等,引起某些学生的注意,收拢其注意力;在这种情况下,邻座同学也可以协助提醒。有一次课堂上,教室里突然飞进来一只小麻雀在窗玻璃上乱撞,全班学生的注意力差不多都移到了小麻雀身上。我来不及考虑,立即走向窗玻璃捉住了它。顿时,就有许多学生乱叫:“给我!”“给我!”这时,我说了简短的一句话:“小麻雀是益鸟!我们应当怎样做?”学生省悟过来,异口同声地回答:“放回大自然。”这样,很快处置了这一“突发事件”,又使学生受到了保护益鸟的环保行为教育。除此而外,恰当的赞语、激励,合适的奖励等各种不同手法的灵活运用,对培养学生的集中注意力的习惯也是重要的。此外,勤于读书、会圈点勾划的习惯,讲卫生(做眼保健操等)的习惯,学习用具正确使用的习惯,遵守作息时间的习惯,课外活动计划安排的习惯等,都与小学生的学习和进步有密切关系,都应纳入培养教育的范围。只要家长、老师心中有规范,定期检查与随时抽查相结合,“严”有尺度,“教”有方法,要求一致,就可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播种行为,就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就收获命运。”这一育人哲理道出了培养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小学它能比较系统地向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❹ 如何培养一年级小学生正确的行为习惯

一、学生的不良课堂行为习惯具体表现在:
1、课前准备不到位,不是忘记拿文具,就是忘记拿课本;
2、预备铃响后,不能迅速安静下来,有同学在说话、打闹;
3、举手习惯差,有害怕举手的,有站起来举手的,有边举手边大声嚷嚷的等等;
4、有的同学看到别的同学回答问题时出错了,会讥笑别人;
5、没有良好的坐姿,站姿,有的同学爱趴着桌子,有的侧着身子,甚至低年级有学生跪在凳子上或是蹲在凳子上听讲,站起来回答问题时不停的扭身子。
6、不会倾听,有的学生没有轮到发言,不是嘴里嘟哝着,不听别人说,就是插嘴或趁机说话;
7、在课堂上太随意,捏指头、“摆师爷”、喝饮料、折纸、看课外书、下位置扔废纸等;
8、没有养成正确的听、说、读、写的姿势;
9、小组讨论时,个别学生代替了其他学生的思考,不能有序地进行讨论,有时还发生争抢学具等现象;
10、自己学习时,不能自觉地学习,而是做些影响别人的活动……
二、学生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
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来的问题行为可能是家庭问题行为或社会问题行为的延伸,也可能是受同伴团体的不良影响,也可能是不良的课堂教学环境或教师的教学失策导致的,总之,学生的问题行为是与其学习、生活环境、社会风气等有关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各种问题的综合反映,而不是由某种单一因素造成的。
三、处理课堂问题行为的基本原则:
课堂问题出现的形式多种多样,出自的对象也各不同。在选择处理方法上应因时因地因人而异,不可生搬硬套,且运用时要讲究策略,把握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冷静性原则。唯有冷静,才会想出处理问题的好主意、好点子,唯有冷静,才会化干戈为玉帛。
2.尊重性原则。无论学生的错误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批评教育时,教师语言一定要和蔼可亲,循循善诱,要用火热的爱心和真挚的诚心善待学生,要坚信只要正确疏导,他们一定会恍然醒悟,弃旧图新的。
3.巧妙性原则。无论发生何种情况,教师都必须视具体情况做到机智灵活,随机应变,从而绝处逢生,云开雾散,柳暗花明。
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行为的方法:
1、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好习惯的养成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使自己终身受益。
2、使学生认识到学习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要想学习好,必须要花一定的时间,要有信心,有决心,要不断克服学习上遇到的一切困难。
3、课堂上时时关注学生的行为习惯。课堂上学生要做到一心一意,而老师要比学生更要精神高度集中,必须做到一心两用,要把90%的注意力放在学生身上,10%的注意力用在教学方案的实施上。你不要指望跟学生讲一次纪律的重要性,他们就会一节课按你的要求去做,你也不要指望课后将他狠狠地批评一顿,他以后就会改过来,这些工作也要做,但你更重要的是要随时审视整个课堂,迅速判断学生的发展情况,并随时作出反应与调整。要善于用眼睛表达你的满意、生气和愤怒。尽量不要吼叫。训斥只可偶尔为之。目光要经常瞥向那些神不首舍、好动、好说的学生。可以请他们做点事——比如读书、读词语、表演、到黑板上默字等。这叫“以动治动”。最要紧的是不断地鼓励、表扬、提醒学生。
4、精心备课,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努力优化课堂。学习是一件苦中有乐的事情,要吸引学生尽可能长时间地专注地听,老师必须从自身出发,优化课堂。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精心备课,设计寓教于乐的课堂活动,低年级特别要做好教具的准备工作,提前2分钟进课堂,进行课前组织教学。课堂上注意提高自己语言的感染能力,抑扬顿挫,运用孩子们的口吻说话,就容易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是很短暂的,教学中还要注意教学形式、手段的变化。如在读的训练中,就可以运用多种形式来训练。老师领读、学生当小老师领读、师生合作读、自由读、同桌互读、齐读、指名读、开火车读、小组读、男女读、角色读、加动作读、变换声音读、背诵……这就是“变化”。没有变化,学生会生厌;没有变化,也就没有教学艺术。
5、不同性质的课堂问题行为要采用针对性的方法。有些课堂问题行为不直接干扰课堂秩序,例如:课堂上心不在焉、胡思乱想、发呆、抑郁、乱涂乱画,伏在桌子上睡觉但无鼾声等,其行为没有干扰其他同学的学习,教师可以采取给予信号、暗示制止、合理安排和课后谈话等,以利于转变其行为,不宜突然提问,因为没认真听课肯定回答不出来,只能使学生当众出丑会使得其反,更不宜当众指责。对于那些明显干扰课堂教学的问题行为,如:喧闹、扮小丑、戏弄同学,顶撞老师、敲打作响等,教师必须通过警告、批评等措施迅速制止,必要时可以适当惩罚。如果教师一见班上有“风吹草动”,就小题大做、大声当众训斥、罚站,叫滚出去等是不妥当的;同时,也严重伤害了学生本人的自尊性。适当惩罚消极行为也是必要的,但不可采取讽刺挖苦、威胁、体罚等手段。要注意学生的自尊心的维护,不能让学生难堪,而是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警觉性。
6、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常规习惯:
(1)课前要准备好学习用品,书本、笔记、文具盒一律放在课桌的左上角。课桌上的学习用品摆放整齐。
(2)上课铃响后,立即有秩序地进入教室安静坐好。
(3)老师走进教室喊“上课”时,全班同学起立,老师说:“同学们好”,学生回答:“老师好”。
(4)上课迟到的学生要先喊“报告”,经老师同意后再进入教室。
(5)认真倾听别人的回答,等别人回答完了得到老师的同意再回答问题。
(6)老师宣布下课时,师生互相说“再见”,教师走出教室后,学生再按顺序走出教室。
7、改进教法,增强兴趣。学生是有思维,有个性的,他们对学习的内容、方式也是有选择的,只有当自身产生兴趣时,他们才会以饱满的状态投身于课堂教学。不断培养学生求知的兴趣,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
总之,“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我们要真正将这一核心理念转化成我们的行动。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心中有明确的要求,随时随地关注学生的课堂常规,就会想出各种办法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并及时地发现问题,不断地调整方法,确保良好的课堂教学正常进行。
小学阶段的孩子正是处于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
“做事先做人,人以德为帅”,小学是以德育人的主阵地,我们把做人教育摆在首位,而做人教育对我们孩子而言就是行为习惯的养成与教育。
我们要为学生健康成长搭建理想的舞台,老师、家长都要大胆突破教、学的局限,拓展孩子玩和学的空间,重视与社会、与家长、与学生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合作交流,以心灵撞击心灵,以心灵赢得心灵。从而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促使学生知、意、行的发展,最终促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一、习惯教育越早越好
一个人从小养成的行为习惯会长远地起作用,甚至会影响一生。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从一入学,就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是很重要的。如果培养得法,尽早形成良好习惯,不但有利于当前的学习,还将使学生终身受益。
2、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会使他们终身受益。因此,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应该渗透于他们的学习、劳动、生活、娱乐等各个方面。为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举止有一定的依据,加强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还应把握其具体可行的特点,如我们要求学生要使用一些礼貌用语,就应该让他们明确哪些是礼貌用语,应怎么样使用。对长辈要尊称“您”,不能直呼其名;向别人提出要求时要说“请”;给别人添麻烦时要说“对不起”;得到别人的帮助要说“谢谢”等等。要求具体明确,学生就容易掌握了。此外,因为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认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上存在着差异,所以我们应分层次对待,尽量具体可行,贴近学生生活,为学生所接受。
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人终身受益,因此,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训练,必须持之以恒,像滴水穿石一样,一点一滴,经年累月,使养成教育真正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促使他们自觉养成各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
3、对学生的日常习惯培养
4、对学生而言的几种学习习惯
a、读书习惯。由于小学生刚开始识字,识字量不多,往往是指认较多,或是一字一顿地读,或是唱读。对此,如果要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加快阅读速度,以尽早进入能快速浏览、阅读的轨道,必须先让学生养成双手捧书读的习惯。有的学生捧书读时又可能眼离书本不是过远,就是太近。对此,我就提醒学生:“我们应怎样读书?”学生齐答:“双手捧书,眼离一尺。”这样做,学生易于记忆,心领神会,利于养成好习惯。
b、写字习惯。学生的写字习惯是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常见的不正确写字姿势是偏头、侧身、匍伏等。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随时提醒:“写字必须‘三个一’”,经过提示学生会自觉地迅速纠正不正确的姿势,经过多次纠正,就可养成正确的写字习惯。
c、坐姿。小学生正处在身体发育成长的年龄段。坐姿端正与否,不仅影响到学习,而且将影响到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要让学生保持良好坐姿并不费事,只须教师在恰当的时机按照约定呼叫:“一、二、三!”学生当会回答:“坐端正!”或是教师以某种动作手势予以个别提示,既达到了目的,也不会影响教学的进行。
d、注意力。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小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教师有驾驭课堂稳定住学生注意力的能力。可针对小学生好动的特点,从激发兴趣入手,把课堂教“活”(活而不乱,放而能收);或者走到学生中间,利用“暗示法”提请学生注意,“拍一拍”、“拨一拨”、“点一点”等;如不便走下讲台,可用“稍停法”(暂时停止讲授),“注视法”、“指向法”等,引起某些学生的注意,收拢其注意力;在这种情况下,邻座同学也可以协助提醒。
有一次课堂上,教室里突然飞进来一只小麻雀在窗玻璃上乱撞,全班学生的注意力差不多都移到了小麻雀身上。我来不及考虑,立即走向窗玻璃捉住了它。顿时,就有许多学生乱叫:“给我!”“给我!”这时,我说了简短的一句话:“小麻雀是益鸟!我们应当怎样做?”学生省悟过来,异口同声地回答:“放回大自然。”这样,很快处置了这一“突发事件”,又使学生受到了保护益鸟的环保行为教育。
除此而外,恰当的赞语、激励,合适的奖励等各种不同手法的灵活运用,对培养学生的集中注意力的习惯也是重要的。
此外,勤于读书、会圈点勾划的习惯,讲卫生(做眼保健操等)的习惯,学习用具正确使用的习惯,遵守作息时间的习惯,课外活动计划安排的习惯等,都与小学生的学习和进步有密切关系,都应纳入培养教育的范围。只要家长、老师心中有规范,定期检查与随时抽查相结合,“严”有尺度,“教”有方法,要求一致,就可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播种行为,就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就收获命运。”这一育人哲理道出了培养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小学它能比较系统地向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❺ 如何培养一年级小学生的行为习惯

印度有一句谚语:“播种行为就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就收获命运。”习惯是行为和性格的中介物,是行为的一种动力倾向,是人在一定情况下自动去进行某些动作的特征倾向。它是大脑皮层对一定的复合刺激物形成的完整的,自动化了的反应系统,它使一个人在一定情况下所产生的相应的行为更加容易。这种行为自然自然地产生和发展,把意志努力和注意程度降至最低度。平常说的习惯成自然就是这样的。而日常行为习惯又是一切习惯中的基础,一年级小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更是基础中的基础。培养一年级小学生良好日常行为习惯也就成为培养学生习惯这项巨大工程中的重点奠基工程。那么作为一名教师兼班主任,到底应该如何培养一年级小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呢?
一、告诉一年级小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日常行为习惯好的人,可逐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日常行为习惯有好的,也有坏的。好的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的养成了,一辈子吃亏,想改也不容易。培根在《论人生》中便明确指出:“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人自幼年就应通过教育去建立一种良好的习惯。”所以,小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要从一年级就抓起,要让他们知道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习惯好是学习好、身体好、思想好的前提条件,而当一个人习惯好了,他的学习、身体、思想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地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时,他就已经是综合素质较好的人的候选人了。继续发展下去,也就大有希望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二、逐步培养,从最简单的做起
万丈高楼平地起,良好的日常行为为习惯不能一蹴而就,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它要求小学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一年级做起,具体落实到点点滴滴中。
1、养成良好的坐资习惯
一个人的坐姿显示出这个人的精神状态和个人修养。而且良好的坐姿对自己的身体有益处。对人的眼睛也是一种享受。要让学生从一年级起就逐步养成良好的坐姿习惯。让学生坐时腰挺直,两脚平放在地上,“眼离笔尖一天,手离笔尖一寸,胸离课桌一拳”正所谓“坐如钟”这样既稳当、美观又科学。
2、坐好课前准备工作
有一句话叫做“成功总是为有准备的人而准备。”一个人的准备工作大到一项工程、一次竞选,小到一次作文、一次上课,让学生学会事前准备,养成做事有准备的习惯,从课前准备工作开始培养。
(1)生理准备
让学生在课间记着喝水、吃间餐点心,并及时上厕所,以避免上课口渴或想上厕所的现象出现。
(2)物质准备
让学生在课间就将下节课中的课本等用具放在课桌左上角,上课前两分钟进教室,坐在坐位上,趴在桌上静息,脸都面向左边。值日生站在讲台前面,检查全班同学是否都已经静息好。
(3)精神准备
学生即将上课的内容有所预习,并期待着老师上课,解决不懂的问题。精神上是积极的、渴望的,表现在行动上就是统一地在教室里静息,当教师走进教室,值日生喊“起立”时,全班学生精神饱满地站起来,眼睛里闪耀着渴求知识的火花,面带笑容地向老师问好。
3、养成有礼貌的习惯
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就以亲善、礼貌而著称于世,被誉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礼貌是人际交往中相互友好和尊重的桥梁,是人与人之间长时期形成的保持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行为规范,是人们对亲人、熟人或生人表达情感和尊重的行为方式。是否懂得礼貌能显示出人的知识和教养,反映出人的道德品质,俗话说“观其行而知其言,闻其言而知其人”。
所以,对小学生礼貌习惯的培养要从一年级就开始。要让一年级小学生知道想获得别人的尊重,自己首先要学会尊重别人,对别人有礼貌。碰到长辈、老师要主动上前问好,碰到同学要主动打招呼。在公共汽车上碰到伤残病、老人等要主动让坐,学会说“请、谢谢、对不起”等文明礼貌用语。并且,为了让学生养成的礼貌习惯得到以巩固,班主任可在班上开展一些活动,如:让学生回到家对家人说一句或几句自己以前没有对家人说过的礼貌用语,像“请妈妈为我检查一下作业”。之类的话。看家人的表情、语言、行为有什么变化,然后到班上同学互相交流,组织成一个礼貌用语交流会。这样来让一年级小学生从点点滴滴中懂得并初步养成有礼貌的习惯。
4、养成爱卫生的习惯
爱卫生是一个人、一个家庭、一座城市、一个国家文明程度高低的重要体现。因此一定要培养一年级小学生爱卫生的习惯,就不仅仅成为一句口号,而是必须见诸行动的具体事实。要让一年级小学生从最简单的做起,不乱扔垃圾,将上课用的废纸用一个塑料袋装起来,下课后倒入垃圾桶。并且,每人准备两张帕子,分别用两个塑料袋装起来,一张有来擦桌椅、窗户,一张用来擦地,擦时用塑料袋包着帕子擦,以避免将学生的手弄脏、弄伤,而且冬天时,湿帕子很冷,以免冻着学生。用帕子擦地,而不用拖布拖地的原因是:一年级小学生年龄小,力量也小,而拖布对他们来说很大很重,他们也很难清洗干净。而也正是在他们擦桌椅、擦地的过程中,让他们体会到要创造一个清洁、卫生的环境是不容易的,要保持这种环境、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就必须爱卫生,养成爱卫生的好习惯。
5、养成勤劳节约的习惯
现代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而出在的孩子更是生活得相当优裕,根本不知怎样做是“勤劳”,“节约”又为何物。而不论是从国家高度,还是从学生个人成长的高度来看,勤劳节约生活习惯都是必要的。
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让这种美德世世代代地继承下去,就必须从一年级小学生开始抓起,培养他们勤劳的习惯。在学校,老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集体劳动,具体落实到每天的清洁扫除中,扫地擦地、擦黑板、擦窗户、擦桌椅等;在校外,老师要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扫街道,擦栏杆,擦磁砖等等;在家里,家长要多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扫地、擦桌椅、择菜、洗菜、等等。这样从不校、社会、家庭三方面共同培养一年级小学生勤劳的习惯,促进他们尽快地养成。
节约,是珍惜劳动成果,不铺张浪费,不追求奢侈享受的生活行为和作风。《左传》中说:“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节约是做人的美德,古今中外,很多名人志士都具有节约的美德。伟大文学家鲁迅一生定了5000多封信,为了节约信封,他将很多较厚的来信信封拆了做成新信封再次使用。雷锋为了将新军服省下来,献给国家,自己穿的军服却是补钉。由此可见培养一年级小学生节约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要在日常行为中逐步培养。一年级小学生的吃饭前可以先朗诵古诗《锄禾》,让他们随时记着不能浪费粮食。老师要告诉他们粮食是如何来之不易,从下种到收割,从谷子到白米,从生米到熟饭,这个过程是非常复杂的,要珍惜粮食。还有一些孩子毫无金钱概念,拿着家长给的零花钱、压岁钱,随便地、大手大脚地买玩具、零食,这时老师可以给予适当引导,让这些一年级孩子明白这些钱是父母用辛勤工作换来的,不能毫无价值地随便花掉,可以把它省下为来,存着以后买书、买画等有意义的东西。这样来逐渐让他们养成节约的习惯。
三、言传身教,及时表扬
1、老师要起到表率作用
因为一年级小学生的向师性非常强,对教师怀有特殊的信赖感,在他们幼小的心灵看来,教师的天象是非常高大的。教师是他们衡量万物的一把标尺。因而,在日常行为习惯方面,老师更要严格要求自己,并且时刻注意各行为的规范性。
2、老师及时表扬学生
表扬是对学生好的行为作出肯定的评价,它能促进学生的上进心,使学生的行为越来越好。对一年级学生来说老师原表扬仿佛是清晨的甘霖滋润着他们幼小的心田,又像是冬天的阳光,使他们感到无比温暖。所以,教师一定不要吝啬自己的表扬之语,尤其是“对行为习惯很差的学生要善于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以此作为改造的契机,及时加以表扬,把缺点转变成优点”。
3、学生及时表扬学生
学生之间的交往是再密切不过的了,让学生表扬学生,他们能从更细微的行为习惯中发现彼此的优点,学生自己发现,自己说,这种形式学生很喜欢,有说服力,与学生生活很近,容易产生感染力。当然就会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那些被表扬的同学会在表扬中暗暗下决心,以后做得更好。没被表扬的同学就人思考,自己为什么没被表扬,继而在以后的学习中向其他做得好的同学看齐,这样同学之间就有互相学习、互相监督、互相表扬、你追我赶,不仅使 全班促进了团结,拧成一根绳,而且,全班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也会越来越好。
4、适当的物质奖励
一年级孩子有很强的荣誉感,他们非常渴望能得到老师的物质奖励,如:一朵小红花、一个吹塑纸做的心苹果、一面小红旗等,都可以使他们的荣誉感得到满足,并激励他们做得更好。
四、常与家长和各科任老师联系
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不是在一个地方,一种课上能培养好的,而是在学生所有活动、学习的场所。所以要经常与家长和各科任老师联系,交流学生的习惯养成情况,关注学生的行为动态并根据出现的行为习惯问题,及时商讨出教育的方法。这样由家长、班主任、科任老师合力形成一张网的模式全方位指导就可以更全面细致地培养该班日常行为习惯。促进一年级小学生日常行为的养成和巩固。
五、严格训练、持之以恒
日常行为习惯本来就是很繁冗的,从小学生的一坐一站到洒水扫地,从课前静息到排队放学,每一个动作都是细小繁杂的。而且,一年级小学生中年龄最小,注意时间最短,平均只有15分钟,所以这就决定了对一年级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必须严格训练,持之以恒。
小学一年级学生在小不中年龄最小,可塑性也最强。他们刚入学时的行为习惯就像一棵幼苗重未经过修剪,枝枝杈杈全长在上面,而现在要对他们时行训练,也就是一个逐步修剪的过程,不是一年两年,而是三年、五年以至更久,必须积日累月地练,练到非常熟,再也丢不了。因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啊!况且“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冰融三尺,变非一日之暖”。“对他们进行有意识的训练,并逐步变成他们有意识的行动,在所复的操练中完善和巩固,真正将其内化到他们身上。在这个过程中不能中途停顿,懈怠否则就会前功尽弃,以前养成的良好日常行为习惯也会化为乌有。班主任要随时提醒鼓励他们,为让他们有持之以恒的决心,班主任可以用古今中外的名人持之以恒做事的例子来激励他们。如:“司马迁写《史记》用了18年,李时珍写《本草纲目》用了20年,马克思写《资本论》用了40年,歌德写《浮士德》用了整整60年。”让学生从这些名人身上坚定自己坚持训练日常行为习惯,并持之以恒的决心。
综合以上论述,一年级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托尔斯泰说:“好的习惯能使人成为天才,坏的习惯能使人成为囚徒。”所以,为人师者一定要从各个方面采取指施,逐步培养一年级小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

❻ 如何对一年级小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拿破仑.希尔说:“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是呀,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人的一生起着重要的作用。一年级是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更是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习惯的好坏,不但影响孩子的生活、性格、行为等,还直接关系到学习和工作的成功与否,甚至会影响孩子的将来。因此,本学期我把班级工作的重点落实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上,在“细、实、活”上下功夫,力求收到较好的成效。
一、起点要低
一年级的学生,只有六、七岁,他们年龄小,依赖性强,动手能力差,没受过正规的教育训练。再加上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长辈宠爱有加,大多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有的甚至刁钻任性。这时,教育切不可太心急。欲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只有耐心,对学生所设定的目标要求起点低,教师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地考虑学生的承受、掌握情况,学生才能踏踏实实、循序渐进,步步走好。也才能树立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自信心。如刚入学时,学生还不懂得怎么做作业,为了克服学生对做作业的畏难情绪,为以后养成良好作业习惯打下基础,我布置较少的作业;在课堂上留下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做作业;并只提两个小要求:做作业时一不讲话,二不玩,只要做到了,就是认真做作业的好孩子。要求低学生很容易就获得了满足感、成就感。这个要求做到了,再提新要求。这样为学习设置台阶,使其不断进步。
二、要求要细
一年级学生,天真活泼,以形象思维为主,对抽象的概念理解不够,也把握不好尺度。为此,教师对学生提出的习惯要求不能太空洞,太笼统,要细,要实,要学生一听就懂,知道做法,操作性强。如要求学生上课要专心听讲,那到底怎样做是专心听讲呢?我就编了一首儿歌“小眼睛看老师,小耳朵听老师,小小手举起来,不乱说,不乱动,不乱站,这样上课真正好”。有时学生上课开小差了,做小动作了,随便讲话等,教师一说儿歌前半句,学生马上接着说后半句,既是复习了上课听讲常规,又有效地提醒、督促了不守纪律的孩子。
三、训练要严
提出了一些细小的要求,如果不进行扎实有效的训练,等于是空话一句。而且训练要严格,要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气概。如为了培养学生的文明礼貌习惯,就要求学生上学见到老师都要打招呼。如果有人不打招呼,我绝不姑息,非得请他打过招呼才罢休。再如,为了强化学生的排队纪律,要求学生做到“静、齐、快”,每次排队时,我都从一数到十,告诉学生这就是排队的时间,必须在这段时间里排到指定的位置,不能拖拖拉拉,而且不说话、不推人、拉人,人站正、队排直。如果有一位学生没做到,就重排,不管重排几次直到符合要求为止。虽然刚开始时花时多,但这样几次三番强化教育,行为要求已深入学生心田,并化为自觉行为,良好习惯也就慢慢养成了,效率也就提高了。
四、检查要勤
小学生持久性差,意志薄弱,容易出现循环往复的现象。因此,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工作。检查是督促学生长久做好一项事情的良方。因此,平时我对于提出的要求勤于检查。采用定时检查和不定时检查相结合,普查和抽查相结合。良好习惯的培养涉及的内容很多,有学习习惯的培养、有行为习惯的培养,有劳动习惯的培养,有文明习惯的培养,有卫生习惯的培养等等,如果这么多的内容都由老师来检查的话是不现实的,时间也不允许。为此,平时我大胆任用小干部,并明确分工职责,每位小干部负责检查一个项目,如卫生委员负责检查每位学生的指甲以及手帕,劳动委员负责检查每天班级的值日工作和环境卫生情况,课间侦察员负责课间纪律,体育委员负责检查眼保健操,班长、副班长负责检查听到铃声响到正式上课前的纪律,学习委员负责检查课前准备等。这样采用教师查和小干部查相结合,既锻炼了小干部,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检查结果做好记录,及时通报,便于适时评价和前后对比。
五、评价要快
每个人都急于想知道自己通过努力所做的事会得到人们怎样的评价,一年级的学生更是如此。为了迎合学生的这种心理,在训练、检查过程中细心观察、记录典型情况。好的、进步的及时表扬。表扬方式多样,可以是一种赞许的微笑,一次亲昵的抚摸,一句由衷的赞养,敲一个表扬章,送一颗小红星,贴一张小照片等,可以是当众表扬,也可以是单独表扬;不好的、退步的及时提醒。提醒方式也很多:可以是自身示范,可以是谈心教育,可以是榜样学习,总之要以鼓励为主,激发学生的信心。记得学生刚开始做值日时,地总扫不干净,桌椅总排不整齐。只要学生做了,我就表扬他们,毫不吝啬。即使是很不满意的地方,也用委婉的话语,希望的语言提出,保护学生对劳动的热情,在不断的激励中学生劳动越来越积极,打扫情况也越来越如意。
六、示范要多
一年级的学生天真活泼,对小学生活充满好奇,但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较弱,有时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因此,教师要教育学生。而教育学生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示范。示范的形式也很多:可以是教师自身的示范,所谓身教重于言教,如要求学生每天佩戴好校徽,教师自己首先要每天佩戴好;可以是身边学生的示范,就是树立身边的榜样,如有的学生读书姿势正确,眼睛看好书本,声音响亮,我就请这些学生当小老师,当众读,其他同学向他们学习。还可以是典型人物的示范、典型人物有名人、有英雄人物、有普通人、有童话故事中的小动物等,他们都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了便于学习,激发兴趣,常以生动形象的故事形式给学生讲解示范。
七、帮助要实
学生是一个个的个体,他们之间存在着各种差异,当然习惯方面的差异也是不可避免的。面对一些习惯不好的,要寻找原因多加帮助。可以通过教师的耐心教育,父母的行为指点,学生的榜样熏陶来培养,想方设法,使其上进。如我班有几位同学听课习惯差,上课自控能力差,丝毫坐不定,乱叫乱动,不但自己学不好,还影响别人。通过与其父母接触,知道促使其养成这一不良习惯的原因有二:一是幼儿园上的是新村幼儿园学前教育不正规,自由散漫惯了;二是父母宠爱,认为好动是天性,纵容他。为此,密切与其父母联系,要求在家注意培养其静心做事的习惯。为其设立一个独立安静的小房间;做功课时不允许做做玩玩说说;平时在家让其多进行下棋、画画、写字等安静的活动。同时,在校安排其坐在教室前面,尽量少受干扰;上课作业多督促,多给他们发言机会,并在座位周围安排好同学去经常督促他们;及时鼓励。通过多种方法的帮助,他们有了较大的进步,习惯较以前有所好转。
八、联系要密切
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光学校注重而家长不配合的话,那是很难取得实效的。而家长有的因为没有比较,对学生的习惯的现状不能正确地认识,因此,教师要及时地与家长联系,反映孩子在习惯培养方面的情况,特别是存在的问题、不足等。这样,有的放矢,双管其下地注重培养,必将比任其自由发展效果要显著得多。
我深知,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将常抓不懈。

❼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怎么培养好习惯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正处在培养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为了促使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父母应该着重注意以下几点:

一、课前预习

做任何事情都是有备无患的好,孩子的学习也一样。刚上一年级孩子都非常激动,迫不及待想要学习新的知识。在这一时期父母应该手把手地教会孩子怎么在老师讲课之前预习课本。通读课文了解即将要学的大概内容,并尝试自己理解内容,遇到哪里不会的重点标记下来,上课时重点听讲。

学习知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样反复几轮下来,相信孩子能够掌握全部的知识点,也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阅读全文

与小学一年级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学读书计划表格模板 浏览:342
小学语文四年级感叹句 浏览:243
天通苑中山实验小学 浏览:596
小学三年级语文补习班内容 浏览:921
吉安师范附属小学作文 浏览:396
小学教师备课网站 浏览:1
私立美男学院 浏览:383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凉州岛 浏览:915
小学1年级手gong大全 浏览:459
小学生手抄报的图片大全图片大全 浏览:68
小学健康知识讲座 浏览:120
小学毕业季适合发老师的句子 浏览:451
汕尾凤山中心小学校长 浏览:606
小学生毕业汇演舞蹈 浏览:702
小学生抗击疫情的表演 浏览:107
私立华联大学本科 浏览:61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想谢谢你400 浏览:855
中小学生睡眠问题 浏览:174
小学生公共生活守规则教案 浏览:313
淮河私立学校 浏览: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