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急求江西小学美术5年级教案 点线面,黑白灰
课题:点线面,黑白灰重点难点:点线面,黑白灰之间的关系以及组成的画面。内容:1,什么是点,什么是线,什么是面,每一个图形都离不开这三者,我们都知道两点确定一条直线,那么直线的穿插,交错就产生了面,从而构成了我们看到的不同的图形图案,比如,三角形,正方形……那么平面的组合,就形成了立体图形,生活中我们看到的物体,接触到的物体几乎都是立体的,立体图形的产生,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美化了我们的环境,他们和我们一样沐浴在阳光下。说到阳光,我们都知道,当太阳照在我们的身上,我们会看到衣服产生了变化,面向阳光的地方会鲜艳,背向阳光的地方会黯淡,那么处于中间的地方呢,就会变的既不亮也不暗,就是我们所说的灰色。2.接下来我就要讲下黑白灰的关系,就像我上面所说的,一个立体物体,我们放在桌子上的时候,请同学们观察下,哪面是亮的,哪面是暗的,哪面是灰的,正式由于阳光的照射,物体产生的这种黑白灰的变化,才使得我们的画面变的丰富多彩。3,我们在画的时候要注意用笔的力度,和选择笔的型号,才能更好的表现黑白灰的关系。 总结:运用实物的讲解,更好的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更深刻掌握所学的知识,更好的画面表现。 注意:以上上课的时候一定要拿实物去上课才能讲的更透彻。
② 我要人教版五年级美术第一课《人民艺术家—齐白石》的说课稿
人民艺术家——齐白石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美术“欣赏、评述”课,新课标要求“除了通过欣赏获得审美感受之外,还能应用语言、文字等表述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认识和理解。”力求忠于教材,超越教材的理念,将齐白石的艺术人生设计成专题网站,供学生自主探究的模式,使学生通过欣赏、分析、思考、交流等活动,了解齐白石艺术作品的独特风格及其一生对艺术不懈追求的精神。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学习专题网站内容,了解齐白石的生平、艺术特色。通过协作学习,提高学生对艺术作品的评述能力。
能力目标
能力目标:通过浏览、整合信息,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引导学生通过欣赏,获得审美感受。用文字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认识和理解。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中国画的兴趣及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向齐白石一生对艺术不懈追求的精神学习。激励学生做事善于观察,持之以恒。
教学重点:利用网页浏览,了解并学习欣赏齐白石作品的独特艺术风格。
教学难点:
①学生对在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方式的适应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所以本课将专题网站设计成直观、易操作,使学生轻松上机。
②以文字表达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作品的观后感。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老师给大家讲一位中国画家的经历:他原先是一位普通的木匠,在27岁的时候开始学习绘画,90岁被国家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92岁获得国际和平奖。这么高的荣誉,你们猜一猜,他是谁?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人民艺术家齐白石的艺术人生。揭示课题。(播放关于齐白石的视频短片。)
二、讲授新课:
欣赏过后,想必同学们都已被齐白石老人绘画的技艺所折服,听老师简单的介绍,你还想了解关于齐白石老人的哪些内容呢?
老师课前为同学们制作了齐白石的专题网站,让我们带着问题,一同去寻找答案吧!
探索欣赏:
看来同学们都已经迫不及待了,给大家五分钟时间,快速地浏览一下网站上的内容。
下面请同学们以组为单位,在“生平简介”、“绘画题材”、“艺术作品绘画”、“诗词、篆刻、书法”四个选项中,由组长选出你们组最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自主探究。不可重复选择。
小组合作:组长分配好组员要研究的内容,迅速行动,我们五分钟后汇报。提示:有文字的内容,要仔细阅读。
作品赏析:
教师进行适当的点评及相关知识的总结。
大家总结得非常准确,可以说抓住了每一个知识要点。现在我们回过头来解答前面提出的问题。
(教师出示《蛙声十里出山泉》)
活动二 这是齐白石老人晚年的一幅代表作,虽然叫“蛙声”,却一只青蛙都没有,这是怎么回事呢?
活动三 齐白石一生勤奋,加上年高长寿,拥有上万幅作品。其用笔自由洒脱,洋溢着健康、欢乐、鲜活的生命气息。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一下,画家叶浅予对齐白石的《虾》的观后感。
(教师课件出示文字、图片)
活动四 通过这节课同学们之间的知识交流,你学到了什么?大家总结得非常准确,可以说抓住了每一个知识要点。现在我们回过头来解答前面提出的问题。
(教师出示《蛙声十里出山泉》)
活动二 这是齐白石老人晚年的一幅代表作,虽然叫“蛙声”,却一只青蛙都没有,这是怎么回事呢?
活动三 齐白石一生勤奋,加上年高长寿,拥有上万幅作品。其用笔自由洒脱,洋溢着健康、欢乐、鲜活的生命气息。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一下,画家叶浅予对齐白石的《虾》的观后感。
(教师课件出示文字、图片)
活动四 通过这节课同学们之间的知识交流,你学到了什么
活动一 小组汇报自主学习后,总结的知识点。
学生回答。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集体阅读,加深记忆。
学生回答。
通过学生汇报的知识交流,获取了本节课教学重点的内容。加深了对齐白石老人作品及对艺术不懈追求精神的学习。
通过阅读,体会赏析作品的语言,为突破发表观后感这一教学难点做铺垫。
发表感
(5分钟)
作业要求
温馨提示
这么多同学说出了自己的感受,是不是你也想说两句呢?把你对本课的收获,编辑成优美的语言发表在网站的“给我留言”上吧。输入名字和内容,提交即可。还等什么呢!
(教师介绍留言版的使用。)
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提示学生,课余上网冲浪,一定要在家长的陪同下进行,浏览绿色网站网页。
学生在网页“给我留言”中对自己最喜欢的一幅作品进行评述。
学生在知识交流的同时,逐渐丰富了对作品评述的语言,完善了描写的感受,增强语言的优美和精练,升华成对美的享受。
全课总结
(2分钟)
德育升华
(课件出示毕加索《和平鸽》和齐白石的“鸽子”。)
齐白石不仅影响了中国的绘画,也影响到国外。毕加索学习中国画,惟把齐白石的画临摹了20册。毕加索画“和平鸽”可谓驰名全球,但他仍觉得自己画的鸽子远远不及齐白石画的鸽子。齐白石看了毕加索的画后说道:“他画鸽子飞时,要画出翅膀的振动。我画鸽子飞时,画翅膀不动,但要在不动里看出振动来。”这就是齐白石中国画艺术的高度和难度。至于齐白石画鸽子的笔墨情趣,更是西洋画无法达到的。可以说,齐白石不但是中国最杰出的画家,也是全世界最杰出的画家之一。
本课结束。
学生关闭电脑。
引用关于毕加索《和平鸽》与齐白石 “鸽子”的小故事做结束语,将本课重点升华,激发学生对中国画的兴趣,民族自豪感,激励学生做事善于观察,持之以恒。学习齐白石对艺术的不懈追求,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道德情操。
课后反思
本课是首次采用“美术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手段完成的。从学生对电脑的应用与操作上,可以明显感受到同年段学生计算机水平的差异。因此,个别上机操作较薄弱的学生在自主浏览网页过程中,不主动与教师沟通,出现了只看其他人操作,自己却无从下手的情况。教师应对网络学习较吃力的学生,多加指导。
教学过程总体来说,效果还是较为理想的。信息技术的使用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比教师单机操作来讲,不但丰富了学习资源及内容,也使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应用的普及与重要性。还调动起学生对“网站”的好奇心。同时,教师要在课堂上提示学生,应当在教师或家长的陪同下,进行网络冲浪。
③ 五年级美术作品
五年级美术课需要速写本,铅笔,橡皮,12色颜料一套,24色油画棒一套,24色彩色铅笔一套。
④ 谁能提供一份 小学五年级《诗情画意》美术说课稿
诗 情 画 意
【教材分析】
属于“造型、表现”领域里的一课内容。
我国的诗歌文化源远流长,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这些本土文化,“诗情画意”的学习与表现显得尤为重要。
积极传承、并有效利用诗歌这块文化瑰宝,这好像一直是语 文 老师的事,但在该课中我们充分发挥美术学科表现手段灵活多样的优势,结合中国传统的诗画融合的特点,为学生接触过的优秀古诗词配画,以诗词的内容引出美术学科活动,学生不仅初步了解到具有中国特色的彩墨表现形式,更进一步感受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
在本课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诗情画意》这一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中,轻松愉快地欣赏感受和表现诗歌意境,在此基础上创作绘画作品。并更进一步认识到诗歌与绘画的相融合关系,这充分体现对“造型、表现”这一教学重点的重视,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
【教学目标】
1.知识性目标:通过回忆、朗诵中国古代诗歌,并欣赏诗歌配画,让学生了解文学语言与绘画之间的联系。
2.技能性目标:用单幅水墨画或者彩墨的方法给古诗配画,让学生在初步掌握传统造型方法的同时体会诗的意境。
3.情感性目标:通过范本的解读与欣赏学习,让学生透过诗配画这一独特表现方式,培养学生为古诗配画的绘画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及艺术情感。
【教学重点】
欣赏诗歌中的意境,创造性地用彩墨这一美术语言进行表现。
【教学难点】
用具有中国特色的诗歌意境表现造型。
【学情准备】
1.教师准备:诗歌的彩墨表现图片,教师示范作品、CAI课件、印章、彩墨颜料、毛笔2支、小桶一个、宣纸、调色板、毛巾、磁扣等。
2.学生准备:彩墨颜料、毛笔2支、小桶一个、调色板、画毡或报纸、毛巾。
【教学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3分钟)
1:喜欢古诗词吗?
师:在之前的小游戏中,同学们对答如流,我就发现了。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不知道同学们看着老师这几幅画可以吟出什么诗?
师:(课件出示“看画吟诗”)请欣赏图中的画儿表现的是哪首诗?
师:好画常常洋溢着诗情,好诗总是充满着画意。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领略这份“诗情画意”。 教师板书课题——诗情画意。
二、欣赏、感受(6分钟)
1.师:谁来说说,你是如何从画中读出诗来的?(师评价:你的观察可真仔细!)
师:你喜欢哪一幅画,为什么?(师引导从色彩、构图等方面加以讨论)(师评价:你的想法很特别!你的视角很独特!)
师:画中有诗,诗中有画。难怪有人说“画是无声诗,诗是有声画”。
2.师:接下来,老师朗诵几句诗,你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诗里的画面。
(1)师: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师:请睁开眼睛,说说你想到了什么画面?
师评价。(同学们都想得不错,说得也很完整)
(2)师:请再听听这两句诗,闭上眼睛。
师: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师:再说说你想到了什么?
师:想看看刚才的诗句变成画的样子吗?让我们一起看大屏幕,揭晓迷底吧!(课件出示)
小结:要表现诗里的画面,一定要先赏诗,参透诗句,然后在脑中构思,做到胸有成竹,才能下笔成画。
(3)师:看看老师学校的学生怎样用自己的画儿来表现他们所喜欢诗句。(课件出示)
师:你喜欢哪幅画?说说为什么?
三、示范讲解(6分钟)
师:今天,我也带来了一首自己喜欢的诗,大家一定很熟悉。(课件出示《梅》)
师:你对“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中印象最深的词是哪些?
师:对,我们自己都有对诗中内容不同的理解和感受,印象深刻的数枝梅、独自开,这些理解和感受正是我们为诗配画的重要元素,诗是情感的传递,画是意境的再现,今天我们运用中国画的方式来表现诗的意境吧!
师:提炼诗的主体(重点边画边将怎样用笔、用墨表现)首先,我们要勾画出诗中描绘的主体:数枝梅花,此时笔中墨色和水分的掌握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动笔前可以在试纸上调试一下,侧峰用笔,浓浓的墨色,了了数笔,枝干就跃然纸上,而梅花可以中锋用笔,墨色稍微淡一些,这样的变化可以使画面更有层次。数枝梅花已经画好了,根据诗意周围的环境应怎样表现呢?你们帮老师出出主意吧!
师:(创设画的意境学生结合诗意理解环境)老师总结:非常感谢同学们帮老师联想这么多的情景,在这小小的画面上,我们能不能把这些全都画上,我们可以选择最能表现诗意的,感受最深的来画一画,这就需要我们来创设意境。近景中画一个墙角,背景的处理用留白的方法,表现凌寒独自开,让人感觉梅花傲然开放、坚强不屈的品质。
师:画面中空白的地方可以用诗来完善,使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交融。(出示完整画面即添好诗的画面)
师:总结作画的三个步骤。(出示课件)
四、创作、表现(19分钟)
师:同学们,中国画中诗、画合一,有着悠久的历史,也形成了中国画的独特韵味,你想在你的画中表现哪些诗的意境,跟你的同桌说说!
生:学生讨论,并交流自己的所要表现的内容。
师:想好了吗?谁来说说?
师:看来同学们都胸有丘壑了吧,老师也急不可待地想看到你们的画了。只是同学们创作时,老师还有两个作业要求:(同学们一起读出来)
1.绘画的内容要符合诗歌所表现的意境。
2.绘画作品要表现出笔趣、墨趣、水趣、情趣。
师:能够做到吗?
师:比一比看,谁的动作最快最安静。
学生用国画方式创作诗歌配画,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展示、点评作业,让学生在欣赏他人作品的同时,将好的造型方法和构图知识运用到自己的画面中。
五、展示、评价(5分钟)
师:知道这是什么吗?
生:印章
师:对了,一幅完整的国画是由“诗、书、画、印”四部分组成的,印章通常都盖在落款处。现在,老师想请同学把这极具艺术特色的印章盖在那些你认为诗画意境相符、彩墨变化具有层次感、构图新颖、大胆的作品,你想好了吗?把印章盖给哪一幅作品?
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盖上印章,并进行评述。教师有重点的点评一些优秀作品。
六、小结(1分钟)
师:今天,我们领略了诗情画意,也从中领略到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老师希望同学们通过这一课能爱上这份诗情画意,传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谢谢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