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崔峦淡小学阅读教学改革该怎么向前走
经过十年课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需要认真研究、深化改革的问题。现在小学阅读教学已经到了跟繁琐内容分析的模式说“再见”的时候了。以后小学阅读教学如何深化改革,怎么继续向前走?就这个问题我讲四点意见。
一、进一步明确年段目标,既不越位也不缺位
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对教学目标的把握不是很准确,有的地方越位,有的地方又缺位。那么,小学各学段应该怎样有重点地把握教学目标呢?
1. 低年级——侧重字、词、句的训练。
①识字、写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底线。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小学生还应该掌握7000左右词汇量,会写会用。完成上述任务,在很大程度上靠低年级进行扎实有效的训练。
②进行初步的朗读训练。首先是读正确。把每个字的字音读正确;不丢字,不添字,不颠倒、不重复字句;还要能读出长句子中词语之间的停顿,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语感。
③大致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逐渐渗透理解词语的方法。
④积累好的词、句、段、篇,复述、背诵,积累语言。
2. 中年级——侧重词、句、段的教学。
①继续加强词、句的教学,关注词、句的表达效果。
②加强段的教学。逐步培养理解自然段、意义段的能力,包括归纳段意,理清段序,了解写法。
③加强朗读,训练默读。从全国看,对朗读比较重视,对默读重视不够。默读是经常用到的阅读技能,要培养边默读、边思考、边勾划批注的习惯。
④略读课文,粗知大意。
⑤初步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3. 高年级——侧重句、段、篇的训练。
①体会词句的含义和在表达上的作用。
②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情感,揣摩表达方法,既得意又得言。要形成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理清文章表达顺序的能力,发现文章写法特点的能力。
③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如,怎么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具体方法。前提是初步掌握不同文体文章的阅读策略。从不同文体表达特点入手,指导学生掌握不同文体文章的阅读方法。比如,读诗歌,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情境,想象画面,体会感情;读小说,抓情节,抓人物,抓描写人物的方法;读说明性的文章,抓说明了什么以及说明的方法。
④学习浏览,提高阅读速度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浏览是一目十行地读,跳读,猜读,跟自己无关的不读地读。一分钟甚至能读上千字,来培养根据需要搜集、加工、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
教学中,各年段要抓住上述教学重点。做到教着低年级想着中年级,教着中年级想着高年级,教着高年级望着初中。这样,就能既不越位也不缺位,逐步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二、精选教学内容,突出语言文字的运用
语文教学的一个误区,是教语文就是教课文,教课文就是面面俱到地分析内容。教语文是用课文来教,不只是教学生理解内容。“课文无非是个例子。”要让课文这个例子为我所用,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二度开发,精心备课。依凭课文,找准三个点:语言训练点,方法习得点,能力培养点。
确定教学内容,还必须树立这样的意识——教科书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教学内容,但不是唯一的、全部的教学内容。就是说语文课不光是学课文,除了学习课本中的例文,还要阅读一些其他的文章和书籍。实践证明,企图通过12本教科书培养孩子多么高的语文能力,是不可能的,阅读量太小。12本教科书充其量三四十万字,六年时间阅读这么一点点,学生能有多强的语文能力?叶老早就说过:教科书要编得厚一点,让学生多读一点,老师少讲一点。
三、改进阅读教学,加强自学与指导
阅读教学的方法策略怎么改进?四句话十六个字:自学在先,先学后教;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让学生先学,尝试着学,学过之后,找准教学起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导学导练。
1.“自学在先,先学后教”。一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二是为了找准教学的起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要从低年级开始。学完了汉语拼音,就可倡导学生自己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用自己想到的办法识记汉字。到了中年级,可提出更高一点的自学要求,并用“自学提示”等加以扶助。对高年级学生要更加放手,可采用作业单、自学提纲等指导学生自学,使学生具有比较强的自学能力。
在学生充分自学的基础上,拿出一定的时间来进行汇报、交流。多数学生已知、已懂、已会的,不再作为教学的重点。交流中,老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订正、指导、提示、点拨。在此基础上,关注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找准教学的起点。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由不敢提问到敢于提问,由不善提问到善于提问。鼓励学生提出有思维价值的,能体现课文理解或表达的重点、难点的问题。
交流过程中,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加以梳理,不大重要的或难度不大的,当时就发动学生自己解决。只留下少量的有思维价值的、体现教学重难点的、能落实得意得言的问题,把它们纳入到教学预设当中,综合成少量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地学习领会。所以,为了找准教学起点,学生必须先学,根据学生的交流,把准学情这个“脉”,找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
2.“以学定教,顺学而导”。主要是说教师如何发挥主导作用。教师设计出整合的、体现教学重难点的、既得意又得言的问题之后,还可以设计一些辅助性的问题,帮助学生铺路搭桥,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教学中,老师一定要发挥主导作用。学习杜郎口经验不能照抄照搬,因为杜郎口是中学,我们是小学。小学语文教学须臾离不开教师的指导,要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统一起来,不能只执一端,既不能只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不能只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做到二者自然、有机地结合。无限制地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或学生的主体作用都是不对的。有的学校学杜郎口,只看班上学生展示的本领,展示得好就是好课,展示得简单就不是好课。结果学生把大量的功夫用在课前、课下做准备。有的为了一次展示准备好长时间。这是新形势下另一种形式的“作秀”,是语文教学的新形式主义。语文学习要真读书、真思考、真交流,看得见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在这个基础上,展示学生个人理解感悟、小组研讨成果,都可以。不抓学习过程,只抓成果展示,肯定是不对的。我们的头脑要清楚,要警惕形形色色的形式主义。
3.老师的主导、指导、辅导、诱导作用,可以在哪些地方发挥呢?我提出以下六点。
①营造教学氛围。要营造民主、宽松、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要十分亲和,伏下身子和学生一起学习。我更欣赏那种外松内紧的教学氛围。外表上看学生很活跃,内心在不停地思考。外松内紧,有动有静,师生和谐,其乐融融,是理想的教学状态。
②引导教学方向。教师主导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把握教与学的方向。上课伊始,要交代清楚教学目标,这节课干什么,做到什么程度;进行到每个环节,也要交代清楚教学任务和要求。课堂上,要根据学情的变化随机应变,适当调控。学生学习方向走偏时,要及时矫正。教师还要善于借助有启发性的问题、学习提示、自学提纲等,引导、调控学生的学习。
③及时点拨讲解。学生回答不对的,教师要纠正;学生理解不到位的,教师要引向深入;重要之处学生忽略的,一定要指出;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回答的精彩之处,一定要点评——这个问题好,好在哪里;这样回答好,给大家什么启发,要及时点拨到位。当学生启而不发的时候,有必要做精当的讲解。好的讲解同样具有启发性。我们不应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和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对立起来。
④适当归纳小结。要在得意、得言、得法上,指导学生归纳总结。一节课上完了,要作这堂课的总结;在理解内容、梳理结构、体会情感、揣摩写法每项任务即将完成时,要引导学生进行小结。学生归纳不全面、表述不准确的,教师要进行指导或示范。学习之后,要帮助学生小结学习方法,以便能迁移到今后的学习中去。
⑤必要的示范。写字、朗读、习作,教师都要做必要的示范。我观察其他学科的老师,如,数学、体育、音乐、美术老师都以身作则进行示范,唯独语文老师教作文可以不写作文。叶老很多年前就提倡语文教师要写“下水文”。他说:老师写下水文能够体会学生写作的甘苦。这一点很重要。只有你写了,才知道这次习作难在哪儿,学生有哪些坎儿不容易过去,这样你才能有针对性地指导。语文老师必须练好教学基本功——写一笔好字,有朗读的本领,有一副好口才,能写一篇好文章。
⑥恰当的评价。我这里说的是课堂上的即时评价。老师的评价要恰当,减少那种廉价的没意义的评价。提倡用激励性的语言,做有针对性的恰如其分的评价。好,要让学生知道好在哪儿;存在问题,要让学生知道怎么改进。评价往往是最有针对性的指导。
总之,教师的“导”,要体现在“激学、引学、助学、促学”上,体现在推进学习进程和提高学习效果上,使学生越学越爱学,越学越会学。我们要进一步研究“导”的艺术。我不欣赏有些老师把“彩”出在自己身上,教师风光无限,那是表演。我希望教学的“精彩”出在学生身上,学生出彩了,正表现了老师“导”的功力。
四、大力推进儿童阅读
阅读教学,一手要抓课内阅读教学改革,一手要抓推进儿童阅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会有大的改观。只在阅读教学上做文章,效果是有限的。所以《课标》提出“要让学生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小学阶段最低的课外阅读量是145万字,这个量我们不仅要保,而且要争取突破。现在做得好的,小学阶段读500万字、1000万字书的都有。有的学校用“考级”的办法激励学生读书,分若干级,每一级都有必读的书目。读了某一级规定的书之后,通过简单的测试,达标了就发这一等级的证书。我们要采取激励的机制,用多种多样的方法来鼓励学生多读书。我希望语文课程改革继续深化,实现儿童阅读课程化,把儿童阅读纳入到语文课程里面去,有课程保证,有课时保证,有内容保证,这样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一定会有大的提升。
至于读什么,两句话——厚今薄古,厚中薄外。我主张多读现代的,少读古代的,多读中国的,少读外国的。我不主张系统地读“经”。《三字经》、《千字文》、《论语》等,搞些节选,去掉其中的糟粕,读一些见识见识可以,但不要过多地读。古诗词、古代的优秀散文,读一读背一背,这个我支持。总之,要多读现代的,低年级小学生多读图画书、读绘本。中年级多读点儿现代儿童文学作品。高年级多读现代名著,适当接触古典名著和外国名著。只要我们朝着这个方向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那么小学生的语文能力、人文素养肯定会大大地提高,他们的表现会更加优秀。
『贰』 如何搞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如何搞好小学语文课堂
现在的语文课堂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费时多而收效微”的状况。拿阅读教学来说,一个是内容太多、太杂,老师驾驭不了,加上怕漏教了偏偏又考到了,于是无论是“西瓜”还是“芝麻”统统都要捡,“眉毛胡子一把抓”来个一网打尽。一个是教学过程太繁,太复杂,又太雷同。内容多,重点多,环节多,又往往千课一面,千篇一律。老师累,学生烦,效率低。另一个是方法、策略不合适。表现为“两化”和“三多三少”:教师活动多,学生活动少;师生对话多,学生个体与文本对话少;分析内容、开掘人文多,抓住文本语言,引导学生理解、积累、运用少。势必削弱了语言文字的感染力,削弱了语文的魅力,导致语文应用能力不强,同时人文的熏陶也大打折扣。
因此,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把握好课堂,向40分钟要质量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保障。上完一节课后,我们每个人都要习惯问问自己“我教给了学生什么?”,问问学生“你们学会了什么?”其实,无论语文教学被注入什么样新的精神,有一点应该是不变的,那就是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务实高效的。什么是务实高效?课堂应该实在一些,要尽量做到在短短一堂课里,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多的方法,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兴趣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加强。可以说,高效是我们课堂教学的目标,务实是课堂教学的手段。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呢?我认为:
一、“潜心会文本”——构建务实高效课堂的前提。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了阅读互动的三维结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什么是“文本”呢?语文阅读教学中所说的“文本”指的就是教材,即语文课文。语文课文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隐藏在课文之中。在现代化技术越来越丰富的今天,许多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制作课件等教学辅助手段上,而文本被抛在了一边,上课前才匆匆地拿出教学参考书看一下,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其实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文质兼美,意蕴深远,作为语文老师,首当应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和字面上的文本及文本后面的作者认真对话,静心凝神地加以研读。教师只有做到吃透文本,方可引导学生正确解读文本,让学生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主观能动地“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祖国的语言文字。
我们听过不少优秀教师的课,他们的课堂没有华丽,只有朴实;没有太多精美的课件,只有书本与粉笔,而我们每一个听课的老师却往往不知不觉地陶醉其中,随着教者在课堂上的引导,或喜或悲或乐或怒,仿佛置身的不是课堂,而是走进了文本,自己就是文本中的角色。试想,如果教者自己没有对文本很深刻的领会,又如何能使听者走进文本呢?文本有大美而不言,只有用心与文本对话,才能重拾文本的美丽。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用心解读文本首先要做到正确解读文本。正确解读文本就是指能正确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通过钻研教材,对教材的二度开发,来确定“教什么”,也就是解决教学内容的问题。首先要“钻进去”,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年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文特点、课后思考练习等,综合课文的教学内容。然后再“跳出来”,站在学生的角度,依据教学目标,结合课文特点确定本课语言训练的内容,确定课文教学的重难点。只有正确解读了文本才可以把课文的精要提炼出来,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崔峦理事长所说的课堂教学中“两化”和“三多三少”的问题。
(二)、用心解读文本还应做到多元化地解读文本。大家也许都听过“先把自己的杯子空掉”这句禅味十足的话吧。联系我们的阅读教学想一想,面对课文,教师的“杯子”里,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装满了教参或自己的看法,不“先把自己的杯子空掉”,怎么装得下孩子的心声呢?文本是一座精神花园,教师把学生带进这座“花园”,不仅要让学生看到红花,还要让学生看到绿草。因此我们应该秉承一种欣赏并悦纳的良好心态尊重学生多元化解读文本。
(三)、用心解读文本更应做到能超越性地解读文本。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说“超越教材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从书本中积累文化知识,间接获得情感体验、生活体验等人生涵养的过程。”从网上听窦桂梅老师的课我学到的往往不仅仅是课文。从《圆明园的毁灭》中学生读到了《雨果致巴特莱的信》、《告别圆明园》、《透过圆明园的硝烟》等文章;《第一次抱母亲》、《爱如茉莉》、《爱之链》等文本段落使学生对史铁生《秋天的怀念》有了更深的情感体会。超越文本使孩子的文学素养更厚实,使孩子的人文素养更沉实,教师责无旁贷。
用心与文本对话,用灵魂与文本对话,从而正确地引领学生在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漫游,并在其中自我发现、自我提升、自我成长。
二、“精心巧设计”—— 构建务实高效课堂的关键。
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说:“语文教学一定要删繁就简,要返朴归真,简单实用,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何谓简单?“简单不是草率,不是省事,是要改变繁琐的、或面面俱到地分析课文内容、或离开课文语言挖掘人文内涵的教学套路,依据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突出语言的理解、积累与运用,来构建简约、实用的阅读教学。”
让我来分析窦桂梅老师执教的《秋天的怀念》一课。整个课堂设计就由两大部分组成:读出韵味,读出思考;围绕主题“好好儿活”构建课堂。三个层次层层推进:感受“咱俩”的“好好儿活”,体会“我俩”的“好好儿活”,思考“我们”的“好好儿活”,而整个教材的处理,又置于作者史铁生的一组作品之中,教学环节可谓是环环紧扣,条理清晰,新颖简洁,设计巧妙。
又如我在银川听特级教师王菘舟老师上的《荷花》一课,整堂课以“美”为主线,设计了三个部分:1、在呈象感形中发现美 2、在品词悟情中感悟美 3、在移情入境中意会美。课堂设计紧扣语文学科特点,根据学生学习兴趣,从表象的美到意会的韵,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引导学生在潜心会文的过程中发现、感悟、意会美,最后用自己的情感和语言去创造美。整节课一气呵成,重点突出,在看似简洁的教学环节中包含着丰富的内容。
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说:“简简单单教语文,其中一点要做到教学环节要简化,而环节的简化,最重要的体现在对学习内容的精选,对理解、积累、运用语言整合的处理上。”纵观许多特级教师的优秀课例,他们无一不是遵循这样的原则,根据文本,结合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实现了老师在简单中教,学生在快乐中学的教学境界。
三、“灵活用方法”——构建务实高效课堂的保障
如何使课堂效果达到最佳,怎样的课堂才是务实高效的课堂?我们说只有学生感兴趣、学得轻松、学得深入、学得自主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由此看来,课堂上运用灵活的方法手段进行教学尤为重要。
(一)、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
心理学认为,愉快的环境可以使人感到自由、安全和可以依赖。在这样的氛围下学习,更有利于知识的生成。因此老师要运用语言、课件、音乐等各种手段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学生以一种自由、放松的心态投入学习中。然后再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把学生逐步引入课文深处,让他们不知不觉中进入深层次的学习之中。让他们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探索知识,把精力集中到所要研究的问题中来,为实现高效课堂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 将小组学习落实到位。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现今课堂上主要的学习方式,已为广大教师所喜用。小组学习中的讨论不是为了活跃气氛,而是通过学生之间思想的碰撞,真正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因此设计怎样的问题成了合作学习的关键所在。我们认为讨论的问题必须是高质量有探究价值的。那么应如何设计问题呢?我们可以这样操作:如:请同学在课堂上就某些问题进行一一讨论,首先要求同桌之间相互进行讲解,直至剩下不能解决的问题,然后再把不能解决的问题放在四人小组中进行第二轮讨论,实在解决不了再放到全班和老师一起讨论,这样在课堂上建立起一个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三维模式。在小组学习中获得的知识无疑比通过老师讲解获得的印象更为深刻!从而为高效课堂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三)、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高效的课堂必然是思考的课堂。思考是高效课堂的催化剂,是高效学习的助跑器。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这也是我们培养学生的重要目标。所以,语文教师在处理课堂提问时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1、设计的问题要有明确的目的性,紧扣教学目标,能够激起思考。因此,教师要从教材的实际出发,钻研教材,认清教材的知识内容,把握教材特点,明确教学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能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生动活泼的学习,使他们经过自己独立思考,对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问题要大小得当,多少适量,难易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
教师对课堂中所提问的问题应在备课时精挑细选,严格控制数量,克服课堂提问的随意性。要做到数量适中,也要避免两种倾向, 太多或太少。提问太多,学生没有思考回旋的余地,对所学知识难以理解、消化;提问太少,讲授太多,学生难有参与的机会,最终会产生厌倦情绪。
3、设问要有一定的艺术与技巧,杜绝形式主义的问答,学生答问与老师的答案不一致时,教师不善于变通引导,而是仍旧反复问,让学生再答,直追到与自己的标准答案一致为止。这种锲而不舍一再追问的做法,也是主观主义与形式主义在作怪。
4、设问要尽量使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思考,使更多的学生有被问到的机会,并激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对答案置疑辨析。
教师必须细细揣摩,问到关键处,问到有用之处,问到学生心里去,问出水平来,才能更好的促进我们的教学,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问的技巧与艺术,体现出教学新理念。
(四)、课堂练习巩固拓展。
每节课结束,设计一些具有巩固拓展作用的练习非常必要。好的练习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无意之间进行了知识的强化和巩固,而且一些拓展题更使学生增加了课外知识的积累,使所学的课内知识更丰富、充实。另外,设计合理巧妙的练习还可以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思考,培养学习的兴趣和科学精神,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有效的练习是高效课堂的保证。
(五)根据自己的实际优势,争创个性化的教风
首先,教师的知识底蕴是教学之本。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是语文教师教好课的基础。深厚的学科专业功底犹如泉水源源不断,始终滋润着我们的教学生命。一位举手投足浸透着文化芳香的语文教师总是有着常人无法企及的魅力,在这样的老师课堂上,你会如沐春风。
其次,小学语文课是欣赏课,它所反映的感情多种多样,或慷慨激昂,亢奋高歌;或如泣如诉,低声吟唱;或淋漓尽致,缠绵哀婉。而有的教师感情充沛,善于以情感人;有的教师思维敏捷,注重设疑问难;有的教师嗓音清脆,通过诵读课文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有的教师表达言简意赅,从不经意处入手引导学生步步深入。语文的学习是美文的欣赏、是情感的交流、是品格的塑造、是素质的培养,课本中的文章都是通过精挑细选,对学生的成长有帮助的经典范文。不同的课文有不同的风格,因此也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最后,讲究营造教学气氛艺术。良好的气氛应当是民主、和谐、宽松、愉悦的,它是创设高效语文课堂的前提。教师要满腔热忱地组织教学活动,做到情绪饱满,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富有激情,用教师的情绪、情感、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自主学习中享受学习的快乐。
(六)、以趣结尾,余音缭绕
正如红花还需绿叶衬一样,一堂高效的课除了做到以上几点以外,还必须有一个好的结束,也就是我们的结语。它应该是整堂课的一个凝聚,是概括的高度深化。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一堂好课的结尾,不仅可以对教学内容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和提炼升华的作用,而且能延伸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取得“课虽尽而趣无穷、思未尽”效果。在语文课的结语中,选取一些趣例作为结尾,往往令人萦怀难忘。
总之,高效课堂是语文课堂发展的必然,他体现了以人为本,更明确的说是尊重了学生的自主。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能够心甘情愿的学习,能够带着兴趣去学习。在欢乐和谐中提高效率。从而获得最优的学习效果。
『叁』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怎么进行语用训练
有可能你正在为怎样提高小学阅读水平而觉得苦恼,找不到解决的方法。提高小学阅读水平重要的就是多读,注重读书的方法和步骤。下面就带你了解小学阅读辅导提高阅读水平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从小开始)以上的五次阅读法以及阅读的三个步骤都是非常实用的提高语文水平的方法,如果能够拿去实践,那么学生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小学阅读辅导其实并不难,只要用对方法,学生就会在一段时间后得到提高。
『肆』 高效课堂小学语文教学教研主题有哪些
主题式校本教研的五大环节:
确立主题,集体学习,集体备课,课堂教学,课后研讨。
一、确立主题。
主题,按要求,应该是从实践中来,实际工作当中,我们发现了什么问题,哪个问题是我们近阶段迫切需要解决的,把它确立为本轮教研活动的主题。
二、集体学习
现实中的“集体学习”,很成问题,有的没学,有的流于形式。要找个时间,集中人员,真正学一学。组长念一念,组员记一记、议一议。切忌把学习材料复印后发给老师们自由誊抄,那样很难有什么收获。
三、集体备课
可能是工作任务繁重的原因,也许是其他原因,很多集体备课变成了独角戏。这样做,就降低了活动的参与性和实践性,而且,不利于同伴互助时的发言。要人人参与,发挥集体智慧。
四、课堂教学
是教育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手段,它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它主要包括教师讲解,学生问答,教学活动以及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所有教具. 也称“班级上课制”。
五、课后主题研讨
这个环节,问题最严重,主要表现在主题形同虚设,大多数发言没有围绕主题进行。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慕菊指出,以校为本的教研,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保证新课程改革实验向纵深发展的新的推进策略。
(4)崔峦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扩展阅读
考察教学研究的直接目的是否指向改善学校实践、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看它是否植根于教师和学生的日常教学活动,是否与学校日常教学行为的改善联结起来。而且,评判的最终主体应该是学校的校长、教师和学生,不应该是学校之外的其他主体。
这一点,需要有制度上的保障,也就是说,当学校认为教学研究没有直接指向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时,他们应该在制度上能够很顺畅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要求。这并不是否定校外评价的重要性,而是要在制度上确认校内评价的应有地位和作用。
校本教研的成果,包括它的目的指向,应该由学校师生自己确认,这一点在制度上应该获得更多的鼓励和肯定。教学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为研究而研究、为“装门面”而研究的现象,是与校本教研的基本理念背道而驰的。
『伍』 如何指导小学生进行语文课外阅读
浑河站小学 高爽论文摘要:从古至今,阅读一直受到极大的关注,然而语文教学更是离不开课外的阅读。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如何有效地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是每个教育者应该研究和关注的话题。营造一个书香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指导正确的阅读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让每个学生都热爱阅读,都能在书的海洋里畅游! 读书的积极意义不言而喻。唐朝著名诗人杜甫曾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至理名言。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起步时期,如一株株刚破土的幼苗,渴望吮吸知识的甘露,以使自己茁壮成长。而这“甘露”的获得,除了靠老师课堂上有限的传授外,更需要学生依靠课外阅读去采集。 一个人的语文素养是要靠长期的大量的积累才能形成的,正如庄子所说:“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国家《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阶段阅读总量应不少于150万字。其目的就在于让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在“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的同时,“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进而为学生打下“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要让学生有大量的积累,必须让其广泛地阅读,不能只满足于课内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阅读内容。而要让学生在课外能广泛地阅读,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对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引导其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的习惯,使课外阅读成为学生内在的需求,成为儿童生活中的一种人生体验,成为他们的一种新的自觉的生活方式。 一、小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现象 虽然大家都意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但其质量却不容乐观。一般存在为以下几个情况:1、缺乏阅读的兴趣,阅读量不够。 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学生并不爱看书,他们是因为老师和父母的规定而不得不读,只要不在老师和父母的视线范围,他们宁可发呆也不愿拿起书本,即使捧起书本,也不是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这种阅读兴趣的丧失,造成了阅读量少,语言的吸收和积累不够,阅读质量不高的局面。2、方法不当,造成阅读质量不高,阅读内容不够丰富多彩。 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阅读方法,尚不能自如地迁移到课外阅读中来,有的该精读的不知如何精读,草草读过,不求甚解;只需粗读的却迟迟不肯放手,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时间。有些学生家长,因没有经验,在择书时有些盲目,或是书目过于单一,专门挑选写作有关的书籍,造成阅读面狭窄,让学生误认为只有看作文书才是看课外书,或是盲目听从孩子的意见,有些家长忙于工作无时间管教子女,让孩子自己选择,结果孩子选择了一些要求过高或过低的书籍,有的买了一些漫画书,甚至还有一些低俗图书,不利于孩子的阅读发展。 二、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之我见 (一)、为孩子推荐优秀课外阅读内容。 好书,以它的健康思想教育人,以感人的事迹鼓舞人,以高尚的情操陶冶人,以紧张、惊险、曲折的情节吸引人,以科学的知识丰富人。只有教育学生读好书,才能使学生从好书中受到劳动美、人物美、社会美、自然美的感染和陶冶,才能认识真、善、美,才能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美。教师要告诉学生哪些是好书,可以读,哪些是坏书,不可以读,为什么,并不断提高他们鉴别什么是真正的美的能力。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的过程中,要注意帮助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防止阅读过程中的“误食”、“偏食”。1、结合年龄特点选择推荐。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小,识字少,阅读能力低,但富于幻想,可以多给他们推荐内容短浅的童话、寓言、儿歌等。小学中年级的学生知识面有所扩大,阅读能力有所增强,就可以推荐一些革命故事、儿童小说、科幻故事、儿童诗歌等,如十岁的蒋方舟写的《打开天窗》,《崔峦老师教你阅读》,《小学生必读佳作》,《少儿网络想和做》,《上下五千年》等等。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进一步增强,生活知识进一步扩充,就可以给他们推荐一些历史故事,反映现实生活的散文、小说,同时,还可以推荐一些社会、自然科学方面的读物等。2、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去推荐引读。 一般地说,小学生最喜欢读内容是紧张离奇,曲折有趣的,体裁是童话、寓言、故事(民间故事、战斗故事、历史故事),小说(科幻小说、历史小说)的通过俗易懂、图文并茂,篇幅短小的作品。从年龄上说,低年级学生较喜欢读配有插图的童话、故事,高年级学生则较喜欢读历史题材的传记、小说等,从性别上说,女生喜欢读童话、民间故事为多,男生喜欢读科幻小说、历史故事、人物传记。教师要根据小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从满足其喜读欲入手,向学生推荐引读。3、结合课文学习推荐选读。 由课文的内容学习去引导学生选读与课文内容学习相关的书籍,不仅可以巩固课堂学习内容,而且更容易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探究欲望。老师可根据节选的课文或与课文相关的内容向学生推荐读物。如《唐诗三百首》、《安徒生童话》,还有一些革命人物故事等。也可推荐与课文体裁相同的读物。4、根据《课程标准》上推荐的内容去引导选择。 新颁布的《课程标准》在规定各学年段阅读量的同时,也特别推荐了一些名家名篇,让学生去选择阅读,教育部也组织编辑出版了“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提定书目的系列丛书”。这些作品文质兼美,是学生课外读物中的美味佳肴。5、组织订阅少儿报刊。 少儿报刊上的内容是编辑精心编选出来的,这些内容对学生来说,具有很强的典范性、针对性和适应性,教师可鼓励学生订阅自己喜爱读的有关报刊,例如《小哥白尼》、《爱迪生》、《儿童画报》、《米老鼠》等,及时品尝到美味可口的课外读物。 (二)、教给学生阅读的有效方法 张之洞曾经说过:“读书不得要领,劳而无功。”皮萨略夫也说:“世界上有许多好书但这些书是为那些会读书的人准备的。小学生课外阅读个体性强,随意性大,受控因素少。因此,无论从提高读书效率,还是从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特点来看,都应该重视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课外阅读效益。1、让学生养成做读书笔记,认真读书的好习惯。①、精读与略读。要想查找资料、快速获取信息,最为直接的办法便是略读,这是课外阅读最常用的,但不作为唯一的方法。有时,遇到需要揣摩、玩味的精妙之处,也需要精读。②、读、写、批、划、注。课外阅读极具个性化,选择什么样的方法,既因人的习惯而定,也因阅读内容、因目的指向而定。有的课外阅读只限于读,有的要写读书笔记、填写周(月)读书卡,有的需要在上面批一批、划一划,遇到疑难词句,还要在查字典或请教别人后加上注释。③、读与背。在课外阅读中获得语言材料,这是语文课标对小学生提出的要求。尤其,当遇到一些语言优美、内容精彩的句、段、篇时,又需要学生在读的基础上,将它们吟咏、甚至背诵下来。2、学会阅读评价 阅读评价是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自身阅读效果的评估与检查,并通过这种评价结果的反馈,促使阅读者及时调整阅读过程,有助于阅读过程的最优化(这适用于小学高年段的学生)。通过对所读书籍内容的回顾、检查阅读笔记、心得体会等,来确定自己对作品的主要内容能否把握,对作者的创作思路能否理解,对作者所采用的创作方法能否领会等等,它是考查学生阅读后获取知识的能力,是一项综合性活动。3、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要获取的信息量日益加大,对新知识的摄取量也日益增多,因此,墨守陈规的阅读方法已不适应社会发展,要学会快速阅读。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默读。在美国有的中小学校里,一直推行着持续默读的阅读教学方式,其目的是激发学生自行阅读的动机,培养终身阅读的习惯。其大致的做法是:每天抽十至十五分钟的时间,在教室内由学生自行挑选想看的书籍、杂志或报纸阅读,老师不提问、不要求写读书报告,也不做任何分数记录。其教学效果成绩斐然。 (三)、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巩固和扩大阅读效果 研究实验表明:当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时,他们总是积极主动而且心情愉快地进行阅读,不觉得阅读是一种负担。 为了使课外阅读深入化,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教师应尽量给学生创造读书环境,为他们提供阅读的时间和空间,开展以读书读报为背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趣味活动,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巩固和扩大阅读效果。一方面结合教学扩大知识面,另一方面使学生的阅读兴趣持久。1、办班级图书角 让学生走近图书,让图书靠近学生。班级可结合本班实际办班级图书角。规模不大的图书角可以为同学们提供了良好的课外阅读园地,创设课外阅读环境。成立专门的图书管理员,制定严格的借阅制度。让图书角建成精神文明的窗口、素质教育的基地。2、建立读书兴趣小组 组织一部分平时在课外阅读中表现较突出,取得效果较好的学生,建立读书兴趣小组,通过兴趣小组的活动进一步提高阅读水平和动用知识的能力,再让这部分学生到自己的班级中带动其他同学,使班级的整体阅读水平有所提高。3、组织学生外出活动,充实假期生活 用书籍充实同学课余生活,假期是开展读书活动的黄金季节。利用节假日、寒、暑假集体组织学生到图书馆,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图书馆,从而激发他们到图书馆阅读的兴趣。让学生乐于到图书馆借阅图书,到这里来寻找各种最新的书刊信息资料,满足自我的求知欲,并且长期开展《假期书虫活动》。4、形成读书读报制度 班级可结合本班实际订阅一定的报刊,例如《小哥白尼》、《爱迪生》、《儿童画报》、《米老鼠》等,利用每节语文课的前五分钟和班会、周会活动,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读书读报活动。这样做培养了学生读书读报意识、兴趣、能力,而且有助于阅读习惯的养成。5、开展阅读手抄报制作比赛 把个人的读书心得反映在自办的报纸上,从版面设计到稿件组织都亲力亲为。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把学生的阅读、写作、画画、书写各种能力融于一体,在自我参与中受教育,使学生整体素质、综合能力得到提高。例如以“热爱祖国”、“交通安全”为主题的手抄报竞赛活动,增强了学生小主人意识和环保意识,培养他们高尚的审美素质。6、结合教育教学开展读书活动 读书达标活动中,可规定学生一学期读几本优秀书籍,并写读书笔记。例如,现在我们班在开展读《小猪唏哩呼噜》的活动。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有趣的读书活动,例如举行故事会、演讲会、经验交流会、主题班队会、读书征文、书评等活动,评选最佳读书征文、笔记向学校推荐。 作家肖复兴说:“能够热爱读书并能懂得怎样读书,对于一个孩子真是最大的财富。”一本书就是一艘船,能带人到远方。戏剧大师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象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象鸟儿没有翅膀。”为了使学生都有一对强硬的翅膀,为了让我们的学生在书的海洋中畅游,为了让他们在知识的滋润下成长,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课外阅读的地位和作用,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通过宣传、指导和各种活动的开展,使读书成为学生学习的需要、生活的需要、成长的需要、发展的需要,让图书、读书伴随学生成长。 参考文献:《做学生课外阅读的引路人和促进者》 袁奕聪 《阅读求知发展》 王关兴
『陆』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
浅谈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
:实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它能使教师和学生双方都获得发展,应该成为所有教师教学所追求的目标。本文试就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问题作一些探讨,可以从研读文本、精心设计、品味语言、读写结合等方面入手。
: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实效
在新课程改革实验进行的今天,我们的教学理念不断更新,课堂教学也随之不断的发生改变。因此,当今的课堂学生动手操作的多了,发挥交流的多了,表现展示的多了,课堂上时常是一幅忙碌热闹的景象。可是在我们教学后却经常、也应当反思一个问题:在这40分钟里,学生究竟收获了多少?用另一句话也就是说:我们教学的实效性究竟如何?
全国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提出研究的主题是: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怎样更好地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如何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如何进行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和有效的人文教育,是摆在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严峻问题。一线教师不仅关注理论上如何澄清,而且关心在操作层面怎样落实。要构筑有效的语文课堂,实施有效的语文教学,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研读文本 ,把握主题
深入研读文本,准确地解读文本,这是语文教学的生命所在。崔峦指出对文本的解读,忌浅——浅尝辄止;搬——急于看教参中的“教材分析”,用别人的理解代替自己的研读;偏——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泛——不把功夫用在吃透课文上,而是漫天找相关资料,上课时大量补充图文资料,造成了“泛语文”的偏向。
苏教版第八册语文教材《“番茄太阳”》 叙述了“我”与盲童明明之间的一段交往,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文章中的“我”显然就是作者的艺术化身,现实生活的艰难让“我的心情灰暗无比”,是盲童明明的笑声感染了“我”,给“我”带来了快乐,让我的心“温暖”起来。对于文本的解读、“番茄太阳”的内涵、“明明的笑声”的理解是多元的,网络上争议也是较多的:绝大部分老师都把小女孩的“笑”解读为“坚强”,把结尾的“许诺捐腿”升华为“高尚的奉献精神”。但经过反复研读课文,我认为盲童快乐欢笑与“坚强”的性格无关,而是因为她的父母努力给了明明和正常孩子一样甚至更多的爱和关注。亲情关怀使得身残的小女孩同样享受到正常儿童应有的快乐,这才是课文的教学价值所在。“我”的情绪由灰暗逐渐好起来的原因,实际就是融融亲情关怀下的小女孩“咯咯笑声”的感染。我还认为结尾的“许诺捐腿” 本是小女孩无心的天真之语,正确的价值取向是小女孩懂得了去爱,而不是注重“捐腿”结果的牺牲性“奉献”!
很多时候,对课文主题思想和情感的把握不是那么简单的。有的课文主题思想明显,有的蕴含在字里行间,要认真钻研,多读些参考书,从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上,从作者的其它作品中,深入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真正把握其人文内涵。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为了上好一堂课,你一辈子都在备课。”所以研读文本是语文教师的必修课,是语文老师一生都必须修炼不止的看家功夫。
二、明确目标,精心设计
要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必须明确语文教学的目标。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做人的良好性格和思想、品德、情感、习惯;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中国和世界优秀文化的积累及正确的审美观念,健康的心理素质。也就是说,小学语文教学要促进学生语言、思想、品德、情感、思维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全面发展。
苏教版第六册《剪枝的学问》,揭示了“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教学时,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一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是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绿线内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并在积累的基础上会灵活运用;三是弄懂剪枝的学问,并掌握用人物对话来揭示事物所蕴含的道理的表达方法。教学步骤的安排,第一课时完成三项任务:学会9个生字,认识绿线内2个生字;理解和运用词语;读熟课文、感知内容。第二课时完成三项任务:读好课文,揭示道理,学习并掌握表达方法。这样的设计,没有繁复的框架,清水芙蓉般的质朴,使教材所包含的知识类型和能力模型完全显现出来,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是最俭省也是最有效的家常做法。
三、推敲字词,品味语言
教材中的选文,大多是文学作品,语言规范,而且鲜明、生动,读起来琅琅上口,便于背诵、记忆、吸收、积累。因此,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吸收规范的语言,要将语言的规范性、生动性体现出来,使学生读懂词句,好的片段、课文要朗读、背诵。
特级教师王崧舟一直倡导语文教师要有语文意识,要用语文的眼睛去看问题,用语文的耳朵听声音,用语文的嘴巴去交谈,甚至用语文的心灵去感受、去思考、去体验,总之,要用语文的方法解决语文的问题。他认为语文课要在“关注语言文字所表达意思的基础上进一步关注语言文字表达形式所传递出来的那种节奏,那种韵味”。王崧舟老师在教学《荷花》一课时,是这样处理“冒”这个字的:
教师:你觉得哪个句子写得特别美?(指名读说)
学生:我觉得这个句子写得特别美:(朗读)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我觉得这个“冒”字写得特别美。到底美在哪儿,我也说不清楚。
教师:说不清楚是正常的,说得清楚却是不正常的。你能觉察到“冒”字特别美,就已经非常了不起。请大家想一想,“冒”字还可以换成别的什么字?(长、钻、伸、露、探、冲)
教师:自己用心读读前后几句话,体会一下,你觉得怎样长出来才可以叫做冒出来。(使劲地、不停地、急切地、笔直地、高高地、痛痛快快地、争先恐后地、生机勃勃地、兴高采烈地、精神抖擞地、喜气洋洋地……要求学生分别把这些词填到原句中去,再来读读悟悟。)
教师:大家看,这就是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喜气洋洋、生机勃勃地冒出来的白荷花。(课件播放荷花)
要实现阅读教学的目的任务,关键在于体现语文教学的本质特点——发挥语言的魅力。王崧舟老师仅凭对一个“冒”字的解读就引导学生品出了荷花的美。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是有灵魂的。语言和思想、语言和思维是不可分的统一体。任何思想、情感都是通过语言才能表达出来的。叶圣陶先生早在几十年前就讲得非常清楚了。他说:“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的区别之处,除了文法、修辞等部分以外,是拿不出独立固定的材料来的。” 所以语文教学的本质特点就是要发挥语言的魅力。
四、读写结合,坚持练笔
阅读文本,特别是阅读名家名篇,既要学读,又要学写。所选的阅读篇目是名家名篇,促使学生吸取和积累下大量的规范而优美的语言,为作文打基础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从作者如何观察生活,反映生活,文章构思,遣词造句等方面学习文章的写法,在阅读课上体现读写结合,加强课堂小练笔。
从一年级到六年级要始终贯彻读写结合的原则,尤其要强调说和写的训练。大作文以外,要重视平时结合阅读的小练笔。我一直主张在每一篇课文讲读过程中,除了读书之外,要有10-15分钟的时间进行听、说、写练习,就是由读迁移到听、说和写,可以是内容的迁移,也可以是语言形式的迁移。教师要依据教材特点设计仿写、改写、扩写、续写等练笔实践。
苏教版第八册《三顾茅庐》一文中“隆中景色”这一片断景色美、方法妙,很有典型性。我要求学生用上“来到……只见……”写一处景色,要求学生在模仿的基础上适当创新。这是写作方法和语言形式上的迁移。在教学《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课时,在阅读课文第3、4段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地震中的李博士和台湾青年的无私付出,在朗读之后,安排这样的写话练习:“从台湾青年身躯里涓涓流出的骨髓,此时此刻正涓涓地流入小钱的体内,小钱终于得救了,他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此时此刻他的内心又怎能平静呢?让我们的心紧紧地贴着小钱的心,将他内心的感受也涓涓地流入你的笔端。”这是内容上的迁移。这个小练笔的设计,非常有意义,不但练习了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更说明只有学生真正有了感受,才能用语言表达出来。
阅读一篇文章,如果在思想上有所悟,情感上有所动,心灵上有所净化,这是阅读课的实效之一;如果在语言上有所积累,这是阅读课的实效之二;如果学到一点写作方法,懂得作文必须“情动而辞发”,这就是阅读课的实效之三。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途径,远非上述的几点,它涉及到各个方面,既有教师自身的因素,也有学生方面的影响,还有各种教学环境的制约。作为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我们应当不断地学习和反思,探索和改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真正达到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努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吴小蓉;《情感语文——对比中寻真谛》;《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2007年第7期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修订建议汇总报告
我可以帮助你,你先设置我最佳答案后,我网络Hii教你。
『柒』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读写结合当前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读写结合当前存在的问题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形象地体现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从阅读中学习写作,是习作的一条重要途径。同样,习作教学也会对阅读教学起到促进作用。现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读写结合谈谈自己的看法。
1.以读悟写,模仿习作
心理学研究表明,模仿是一种心理现象。因此,我们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以范例的章法为章法,依章循法地引导学生从事写作练习,通过对范例进行分析、理解和仿写,从而使学生掌握其中的思想脉络和写作方法,循序渐进地掌握写作技能,提高读写能力。当然,仿写应该是多元的,有弹性的,宽容的,不反对学生个性化表达自然地将儿童天真幼稚的口头语言与成人规范文雅的书面语言融合起来。这样,让学生在表达中得到快乐,在以后的学习中乐干表达,也乐于习作。
2.以写促读,创新读写
(1)想象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阅读应是学生与文本、教师进行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许多课文受表达和篇幅的限制,留下许多想象的空间。不要小看这想象的空间,鲁迅先生曾说:“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
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可见把想象和创造的乐趣还给学生,学生的作文就会兴趣盎然、生动活泼、色彩鲜明。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文中描写简约的内容,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展开大胆的想象,拨动他们的情感心弦,鼓励学生大胆创编,从而丰富了学生的语言,使学生更准确地理解了文章的内容,也提高了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如我执教的《田忌赛马》一课时,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把齐威王“得意洋洋”的言行写一写,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习习作。
(2)评价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崔峦教授在《课程改革中的语文教学》中指出:中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由词汇量、句意整合、推理理解、归纳概括、情感体会、评价赏析、综合运用等7个构成。因此,阅读教学还要结合语言的学习,在整体感悟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分析概括和品评积累的能力。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研读课文的同时,或理解课文内容和表达特点之后,引领学生进行研讨、探究、议论、评价,写“读书笔记”或“读后感”类文章,抒写学习所得、所思等,既有利于培养学生批判性阅读习惯,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
如我在教学《将相和》一课中,让学生在书上插图“负荆请罪”旁写一写:你喜欢“将”和“相”中的哪一位,为什么?让学生们在课文插图旁写上自己对人物全面而辩证的评价。
(3)补白法。
全国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认为:“教语文,须站在文化的平台上。文化是语言文字的命脉。教语文,站在文化的平台上,语言文字的表现力、生命力才会闪耀光彩;语言文字才是生动的、鲜活的,给学生以强烈的感染,使学生受到人类优秀文化的哺育。”文章不是无情物,作者的情感常常隐藏于文字深处。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回归整篇课文,写几句作者未说完的话,通过补白实现角色转换,引导学生进入作者的心灵深处,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情感,使学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抒发他们的心声,升华情感,回归整体。
(4)续写法。
依据原文,进行创造性的续写,对于发展孩子的创造性、合理性思维,培养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都有很大的帮助。崔峦教授在《课程改革中的语文教学》中指出,在平时对高年级学生鼓励写随笔,随时记下观察中的发现,思维中的火花,读书中的感受,生活中的体验。如此长期坚持,不仅对作文、对学习语文,而且对学好其他课程,乃至终生学习、一生发展,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如教学《一只小鸟》一文后,小鸟是死是活成了学生关注的焦点,如果小鸟活了,她们还会在这里歌唱吗?如果小鸟死了,小朋友又会怎么想,怎么做的呢?教学后可抓住这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导学生尽情想象,续写小鸟被打伤后……
3.读写结合应遵循的原则
(1)范例的典型性。
范例的典型性,就是指所选的文章必须是一面“镜子”,能反射出某些写作方法的基本规则,在选材立意、布局谋篇等方面给学生以启迪。教师可根据本班学生整体水平来选择合适的范文,以利读写训练的顺利展开。
(2)仿写的创新性。
仿写的最终目的是将模仿引向创造,在模仿中培养学生的独创精神。叶圣陶先生说过:“课文是个例子,凭着它要教会学生学会举一反三的本领。”在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将所学的方法通过范例的具体化加以理解吸收,更好地学以致用,使学生打破习惯性思维,以实际生活为依据,充分发挥想象,并运用已掌握的写作经验,独立地、创造性地写作。
(3)训练的渐进性。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读写结合训练时应尽可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做到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以避免产生“恐文症”。如低年段可以以写话为主,引导学生发现和掌握各种语句的词语搭配以及句式结构特点,中年级以写段为主,了解段的构成,掌握句与句连接的技巧和方法,高年级则从篇章加大要求。
总而言之,读写结合只是儿童学习语文的一种方式,不是全部。要正确看待读写结合这一传统语文教学,为改善课堂阅读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作贡献。
『捌』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怎么进行语用训练
有可能你正在为怎样提高小学阅读水平而觉得苦恼,找不到解决的方法。提高小学阅读水平重要的就是多读,注重读书的方法和步骤。下面就带你了解小学阅读辅导提高阅读水平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从小开始)以上的五次阅读法以及阅读的三个步骤都是非常实用的提高语文水平的方法,如果能够拿去实践,那么学生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小学阅读辅导其实并不难,只要用对方法,学生就会在一段时间后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