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在初中政治课堂中引入时政教学
一、复习课的作用复习课作为课型的一种,其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巩固、梳理知识,加深理解,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既要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建立知识结构,又要灵活运用,提高应试能力和技巧。而现行的思想品德教材,在内容编排上,很简单。如何搞好复习,学生感到无绪,教师也感到茫然。因此,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一到复习阶段,就让学生自己看书。结果,效果不很理想。那么,如何才能达到更有效的复习效果呢?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际,与各位老师探讨一下。二、设计好复习课的思路既然是复习课,作为老师就要设计好复习思路,引导学生开展复习。我在设计复习课时,是按下面思路设计的:(把握课标)(抓范围)↓↓(整体回顾)(构建知识网络)↓↓(重点把握)(知识点梳理)↓↓(巩固拓展)(配套训练)↓↓(传授方法)(提效益)(一)、把握课标——抓范围课标是教材编写的依据,教材是课标的具体化。复习课上要讲的内容,一定要以课标作为参照物,划分出教材知识的重、难点和不同层次,从而使复习有章可循、轻重明确,让我们少走弯路。(二)、整体回顾——构建知识网络复习课不是讲授新课,因此不能单一的重复教材,而应使知识形成网络化。构建知识网络,实际上就是由“课题、框题、框题目题”构成,让学生一目了然,对每课知识有个总体印象。它适用于一课或一个单元上完后的复习,因为教材是按单元来编排知识体系的,每个单元一般由二至三课构成,每课又由几个框题组成。知识相对独立,用这种方法复习知识,有助于把所学的每课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从而让学生从整体上对教材知识有个回顾。本环节可由学生自己或分组合作完成,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样做既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又减轻了老师的负担,提高了学习效率。当然,构筑知识网络有很多种方式,如图表式、括号式……。可以根据自己喜好构筑。重点把握——知识点梳理构建知识网络只是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了教材脉络,对于教材的具体知识内容还没有把握。虽然新课改下教材内容简洁,但它也是目前考试的主要依据。“题在书外,理在书中”的命题原则不会改变。因此,在复习时,对教材知识点进行梳理很有必要。可以引导学生夯实基础,面对考试,有备而战。如何梳理知识点,我复习时是从以下几个环节去进行的:第一环节梳理基础知识:着重从是什么的角度让学生明确每课或每单元所应掌握的基础知识点。三、巩固拓展——配套训练配套训练法就是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相关的题型训练,来达到复习课的学以致用目的。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消化和巩固。具体操作方法就是利用学生平时练习、每课训练题、课堂作业或设计的经典题目来强化训练。并结合学生训练中遇到的共性和个性问题,针对性的辅导。并由此拓展学生思路,进行解题技巧与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新课改下的思想品德复习课如何上复习课作为课型的一种,指的是依据记忆规律,通过特定的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已构建的知识进行巩固、深化、扩展的课型。其主要任务是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一种通过再现教学内容,巩固和完善认知结构,强化基础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新课程下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模式。而思想品德课作为初中阶段的必修课程,要检验教学质量,也要通过考试评价方式来实现。针对考试,就要进行复习。而现行的思想品德教材,在内容编排上,很简单。如何搞好本学科的复习,学生感到无绪,教师也感到茫然。因此,出现这样一种现象,一到复习阶段,就让学生自己看书。结果,效果不很理想。那么,如何有效开展思想品德学科的复习,现结合我的教学实际,与同仁们探讨一下。既然是复习课,作为老师就要设计好复习思路,引导学生开展复习。我在设计复习课时,是按下面思路设计的:(整体回顾)→→→→(构筑知识结构图法)↓↓(重点把握)→→→→(知识点梳理法)↓↓(巩固拓展)→→→→(配套训练法)现结合八年级思想品德(上)(人民版)教材(后面简称教材),具体谈谈我的复习课教学。一、整体回顾——构筑知识结构图法构筑知识结构图法就是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知识点纳入到一个完整的体系中,使之变成一个主次分明,脉络清晰的知识网络图表。它适用于一课或一个单元上完后的复习。用这种方法很适合思想品德课的复习。因为教材是按单元来编排知识体系的。每个单元至少由三课构成。每课又由几个框题组成。知识相对独立,如何使学生从整体回顾知识,就可用此方法达到目的。现就教材第一单元为例,用此法来展示第一课知识结构示意如下:从上图分析来看,每课知识结构示意,实质上就是由课题+框题+框题目的构成。让学生一目了然,对每课知识有个总体印象。以上是对每课知识结构图的构筑,其实,每个单元上完后,这种方法更能很好地体现。如第一单元知识结构示意如下:从上图分析来看,单元知识结构示意,实质上就是由单元课题+每课课题+每课目的+单元目的构成。学生看后,对一个单元的知识就有个总体印象。这种方法复习知识,有助于把所学的每课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从而让学生从整体上对教材知识有个回顾。当然,构筑知识结构图有很多种方式,如图表式、括号式……。可以根据自己喜好构筑。二、重点把握——知识点梳理法构筑知识结构图法只是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了教材脉络,对于教材的具体知识内容还没有把握。虽然新课改下教材内容简洁,但它也是目前考试的主要依据。“题在书外,理在书中”的命题原则不会改变。因此,在复习时,对教材知识点进行梳理很有必要。可以引导学生夯实基础,面对考试,有备而战。如何梳理知识点,我复习时是从以下几个环节去进行的:第一环节点击知识要点:让学生明确每课每单元所应掌握的知识点,即三维目标的要求。第二环节揭示基本观点:包括教材中的黑体字部分、课堂教学中归纳总结的观点、教材中辅助材料分析思考得出的启示或结论。第三环节注重实践活动,重在方法指导:教材每课都有小活动、实践营地等探究体验性的活动设计。因此,对实践活动的复习也要作为重点来把握。特别要强调活动形式,针对某种活动形式,重在指导学生如何去探究去体验。现就教材第一单元第一课为例,其梳理知识点如下:知识要点点击:1.懂得生命是父母赋予的,体会父母为家庭付出的辛劳。2.感受家庭的温暖,理解父母的爱,回报父母的爱。3.知道除父母外还有其他亲人也关心着自己的成长。4.知道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根本,尽自己所能孝敬父母、长辈。揭示基本观点:1.教材中的黑体字内容:详见p3、p4、p5、p7、p92.课堂教学中归纳总结的观点:如第一课时母亲节父亲节的时间、父母对我们的关怀地表现及亲人对我们爱的细节、正确评价父母的爱。第二课时父母无暇顾及子女的原因、父母表达爱的方式及如何体会父母的爱。第三课时子女让父母感动的事。第四课时亲情是世界上最灿烂的阳光、“儿不嫌母丑”实质是子女与父母同呼吸、共患难的家庭责任感的体现、亲情的力量只有在艰难时更能体现,作为子女应坦然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父母同呼吸、共甘苦。不论发生什么事,我们都应和父母的心一起跳。3.教材中辅助材料分析思考得出的启示或结论:如第一课时故事阅读《抱紧啊,千万别松手》文后思考得出的结论;阅读角《拐弯处的回头》体会出来的结论。第二课时小讨论得出的结论。第四课时阅读《勇敢的人》文后思考得出的结论;细细品味漫画后得出的启示。注重实践活动,重在方法指导:本课涉及到的活动有讲故事、朗诵会、讨论、谈话交流、小品表演、漫画体现等形式。以上这些知识点基本上是要求学生通过识记、活动体验等手段必须重点掌握的。通过这种梳理法,可以使学生复习起来有章可循,不再感到毫无头绪。从而可以提高复习效率。三、巩固拓展——配套训练法配套训练法就是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相关的题型训练,来达到复习课的学以致用目的。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消化和巩固。具体操作方法就是利用学生平时练习、每课训练题、课堂作业或设计的经典题目来强化训练。并结合学生训练中遇到的共性和个性问题,针对性的辅导。并由此拓展学生思路,进行解题技巧与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现结合教材第一单元第一课课堂作业为例,来作以说明:课堂作业后面一般都有参考答案,但有的题目只有提示,比如本课基本能力升级第7题写一份倡议书,创新思维链接第9题写一份通知、写一份调查报告。针对这些题目,我着重指导了写作的格式。然后引导学生围绕主题进行发挥。这实质上是一个思维创新的过程。当然,关于如何培养创新能力,这里就不具体。总之,新课改下对思想品德课的复习不能轻视。只要我们重视并讲究复习方法,我想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一定会焕发出活力。怎样上好初中思想品德复习课人常说:“温故而知新”。及时定期对所学知识复习总结训练,有利于学生巩固基础,培养能力,促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思想品德课也不例外。那么,怎样上好初中思想品德复习课呢?首先:构建框架结构,理清复习线索。对于思想品德课的复习,大部分教师都是先让学生找知识点,直接复习课文内容。但这样做往往使学生复习非常茫然。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总体勾勒一下课文的框架结构,弄清课题、目题之间的关系,形成知识网络,以使学生做到线索清晰、目标明确地复习。其次:巩固基础知识,梳理课文内容。线索明晰了,知识网络构建好了,我们再帮助学生在这个框架下搞好基础知识的复习。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系统找出课文当中的知识点,将教材内容梳理好,使之系统化,充实知识网络。另一方面,教师应结合课文内容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对基础知识认真设计好适量的书面练习题,力求做到标准化、准确化,促使学生思考。这样,通过完成练习题,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熟悉教材基础内容。第三:把握重点内容,培养析题能力。初中思想品德复习课教学目标,就是在保证学生全面掌握教材基本内容的同时,突出教材内容的重点,使学生的复习能事半功倍。由于初中学生的自学能力较差,不能很好地把握教材内容的重点,在复习过程中,往往是胡子眉毛一把抓,不分主次,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教师在组织复习课的教学中,应抓住重点内容,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教材,力求能完整地表述原理内容,并注重文字的准确性,消除学生似知而非甚知的感觉。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析题能力,是复习课教学的另一目标。因此,教师除讲授基本内容和要点外,还应留充足的时间给学生,并采取多样化的训练形式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克服复习课单调枯燥的弊端。例如:可采用分组竞赛的方式,巧妙的设计几组学生容易出现错误的题型,看哪个组答得最快最好。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锻炼了学生的分析、判断、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所学知识得到进一步升华。第四:锻炼答题技巧,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考试过程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不注意答题技巧与方法,只知照背照答。因此,在复习课教学中,教师应把提高学生的答题技巧作为一个重点,提醒和指导学生对题目进行认真审阅、分析、弄清题目内容属于教材哪部分,然后再根据题意认真做答,从而掌握各类题型的特点和解题方法,避免学生出现答案写得不少,得分却极少的现象。思想品德课能否把握时代的脉膊,这是该课程的生命力之所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学生接触的媒体多、视野广,他们普遍对时势、新闻很关心,也很感兴趣。在复习课中,如果教师把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与反映国内外形势发展中的热点、焦点问题联系起来形成问题,并进行讲解分析,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综合复习中,将党的十七大精神,我国举奥运盛会……等社会热点,设计成问题,融入复习课的教学中,使学生一方面理解、认识、领会到十七大的精神实质,同时,又促使学生自觉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将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我想通过以上的做法,定会又好又快提高思想品德复习课的教学效果,让我们共同上好初中思想品德复习课。怎样上好练习课练习是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巩固知识、考查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形式和手段,也是新课程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练习的具体形式多种多样,但无论采取哪种形式,都要充分发挥练习在知、能、情、意、行方面的训练和检测作用,那么如何科学地设计练习呢?笔者在此提供一些建议以供参考。1.练习设计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由认知水平到觉悟水平,逐层推进,逐步提高,以实现知识习得、能力培养、觉悟能力和行为品质的统一。按照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规定,教学时要从感知、识记、理解、运用、觉悟、践行等逐层推进,从识记开始,由易到难,最后落实到学生的行动中。2.练习的设计要抓住社会生活的焦点和教材知识的重难点,结合学生思维水平的特点来精心编制,以便真正收到以练促教、以练促学、以练明理导行的效果。这样做有利于激发学生发现和探究问题的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多向互动。为此,我们应做到以下两方面:(1)精心筛选材料。①要收集一些体现党和国家大政方针以及青少年健康成长等的材料作为编制练习的素材。如当前道德领域中面临的诚信问题、价值观问题;法制领域中的公民意识、维权意识、法律意识;政治生活中的主人翁意识、民族意识、爱国意识等。这些素材既符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要求,又反映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因而能突显思想教育的人文价值。②挑选一些典型、重大的事件作为载体。如,西部大开发、申奥申博成功、十六大的召开等。这些事件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体现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反映时代开放和发展的趋势特点和要求,或者蕴涵着需要我们着重思考的问题。只要我们精心构思,巧妙设计,就能形成融能力训练和思想教育于一体的好试题。(2)精心构思,巧妙设计。①形式灵活呈现。新颖、活泼的试题形式,给人以美的享受,能吸引考生的注意力、消除考生的疲劳感。在试题中引入漫画、图表、对联等呈现试题的形式,不仅能美化试卷,更能给考查考生的能力创造良好的条件。②科学设置提问。设问要明确、适中,不能含糊、过宽或过窄。设问要体现人文关怀,如:“假如你是……”、“请你担任组长……”等,这样的设问,突出了学生在考试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③综合利用材料。一材多题、一材多用地综合运用材料,可以简约材料情景,从而减少考生的阅读量,同时,还能考查考生一材多理地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④努力创新题式。根据能力立意的要求,要坚持以主观题为主、客观题为辅,回避带有死记硬背纯知识型的题,倡导开放、创新、探究型的题。
② 如何在平时道德与法治课堂交流中,结合教学内容有效渗透时事教育
在我的教学工作中,作为一名教师,我总认为要做个有心人,让数学真正成为学生专愿学、乐学的学属科,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充裕的探索、实践的空间和时间,才能调动大多数同学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大面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
③ 四年级时事新闻进课堂读后感
“时事抄新闻课”是由长春市教育局和袭新华社吉林分社联合打造的,主要选取适合中小学生旦护测咎爻侥诧鞋超猫特点的国情世情和各类热点新闻,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周围发生的事件和世情,更全面、客观地认识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时事新闻课给我的感触特别大。平时,我们这些中学生学习特别忙,回家之后也没有时间看新闻,但是有了这个时事新闻课之后,我们不仅学习了知识,还扩宽了视野。”
④ 如何实现时政材料与课堂教学的紧密结合
1.时政教育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时政教育活动给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示自己才能、表达不同个性的舞台。它在内容上鼓励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形式上不拘一格,可以大胆创新。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为其个性充分发展提供了空间。
2.时政教育能开发思维,完善学生的能力结构
创造性思维具有独立性、求异性、连动性、多向性、跨越性和综合性等特点。在中学阶段,它往往以“设疑”、“联想”等形式出现。学生在时政教育中就会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一过程一方面会暴露学生产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的过程,另一方面能展示学生发挥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新成果的过程,从而激发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⑤ 如何在小学品德课堂中进行时事政治教育
时事政治作为一个具有可变性、时效性的鲜活教育资源,长期以来在思想品版德课中占有重要一权席。但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又存在着死记硬背、枯燥无趣等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握正确的导向,要尽量选用切合生活、贴近生活的事例,不仅在课堂中尽量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应该走出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也只有这样,思想品德课才不那么枯燥,时事政治教学也会为更多的学生喜欢。
⑥ 时事新闻进课堂2014读后感
“时事新闻来课”是由长春市教育源局和新华社吉林分社联合打造的,主要选取适合中小学生特点的国情世情和各类热点新闻,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周围发生的事件和世情,更全面、客观地认识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时事新闻课给我的感触特别大。平时,我们这些中学生学习特别忙,回家之后也没有时间看新闻,但是有了这个时事新闻课之后,我们不仅学习了知识,还扩宽了视野。”
⑦ 将时事融入初中课堂教学有哪些政策依据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的社会,掌握及时有效的信息对于一个人的发展十分重要。作为新世纪的中学生更应该“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那么中学生怎样才能及时有效地了解国内外时事大事,学好时事政治呢?这就要求我们农村初中政治教师要上好时事政治课。以下我就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试着从新课程改革下农村中学时事政治教学的重要性、现状、应对措施三个方面,谈谈我的个人认识和做法。
一、时事政治教学的重要性
1、加强时事政治的教学是中考向我们提出的要求
近年来,在全国各地的中考试卷中,有关时事政治的内容占很大比例。无论是选择题,还是材料分析题的情境设计,都以重大时事政治事件为背景。纵观各地的中考题一般都采用了当年发生的重大时事政治事件作为背景或题干。由此可见,近年来中考政治试题越来越关注当年国内外所发生的时事政治事件,这已成为一种趋势。面对中考政治试题的命题趋势,初中政治教师只有加强时事政治教学,让学生关注时事政治,才能使学生从容地面对中考。
2、时事政治教学对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具有重要作用
时事政治教学是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加强初中的思想品德教学具有重要作用。思想品德课是一门时代性很强的课程。时事政治教学能够把握时代特征,体现社会热点。它可以弥补当前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的不足,增强思想品德课的时代性,使思想品德课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同时,它不仅能使学生透过这扇“窗口”了解国内外大事,而且能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和思想认识水平。
3、时事政治教学能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时事政治教学以国内外形势及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为重要内容,对学生进行生动、现实的国情教育。通过学生了解我国当前重大的科技文化成果及方针政策,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通过学生了解世界形势及我国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能使学生认识到我们社会主义祖国的强大,从而产生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
4、时事政治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提出:“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时事政治教学能把社会热点问题引入课堂,增加了教学素材,拓展了课堂知识,使思想品德课变得生动有趣,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同时,又能将社会生活与思想品德知识联系起来,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农村中学时事政治教学的现状
1、学校不重视
农村学校普遍对时事宣传重视程度不够,除了国家教育部门要求必须了解的重大时事,其他的热点不能及时、准确的让学生知晓。其实学校有丰富的宣传资源,广播站、宣传栏、黑板报都可以很好的利用起来。农村中学过多的偏向培养学生应试能力而忽视培养学生时事分析能力,这对中学生快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是不利的。虽然思品教师讲时政知识,但只是为某一节课服务;也讲时政知识的重要性,但没有采取具体措施,结果只是在考前收集让学生去背。这样的做法最终使学生产生时政知识平时不重要,考试有老师的依赖思想,而学生的不关心必然使他们的时政意识淡薄。
2、学生自身不重视
一方面,学生受家长、学校和教师的影响,只注重语数英的学习,而把时政作为一门副课,忽略了它的存在,认为时政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另一方面,我校是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在校了解时事政治的的时间非常有眼,他们很难获得学习时政的机会。周末,学生回到家中,大部分家长无暇关心国事和天下事,因而对学生缺乏正确的引导作用,使学生只对电视剧情有独钟,不去关心时事政治。
3、信息闭塞导致时政教学难以开展
农村初中大部分地处偏远,教学设施落后,获取信息的渠道较少,大部分报刊杂志所传递的时事政治内容已经“过时”,因而这给农村初中的时政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同时,由于学校现代化教学实施较少,学生没有机会通过上网浏览网页、读报刊杂志、看电视新闻、听广播获得现在发生的国内外大事。这些都制约着时政教学的正常开展。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时事政治教学对于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十分重要。但是,由于农村初中的教育现状,时事政治教学效果不佳,现状亟待解决。
⑧ 如何把时事应用在初中思品课堂生活化中
传统的思品教学模式以说教灌输为主,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盲目追求现有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的现实生活需要。陶行知先生曾说:“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因此,构建生活化的课堂,成为现在思品课教学追求的目标。
思品课生活化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本内容,因地制宜地注入生活内容,使教学回归学生的世界,回归生活的世界,回归现实的世界。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观察自然、认识社会、体验生活、学会做人,提高思品课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在教学实践中,思品课堂实现生活化的方法多种多样,运用时事就是其中一种常见的方法。时事是指当代的事情,特指近期内的国内外大事二时事教育是对思品课教学内容的重要补充。在日常教学中,可把时事教育和思品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既有利于时事的学习,也促进了思品课的学习。如何有效地运用时事体现思品课堂的生活化呢?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人手。
一、时事在教学过程生活化中的应用
我们可以在思品教学的导入、讲授新课、练习巩固等阶段引入时事教育。
第一,利用时事作为课堂教学导人材料。前苏联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导语如何开启,教师如何创设良好的情境,把学生带人新课,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整堂课的学习兴趣。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最好的方法就是从学生感兴趣的的日常生活人手,使新课导人生活化。以新鲜的时事热点开场往往能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时事材料具有新颖性、趣味性、真实性、广泛性等特点,比较适合作为课堂教学的导人材料。教师应根据本节思品课所学内容选择有关联的时事材料,通过展示设问、讨论、解答等过程讲解时事,引出新课。时事导入法可以使学生在心理和知识上做好学习的准备,使学生进人良好的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习动机,从而集中精力学习新内容。
第二,利用时事讲解知识点。理论联系实际是思品课的生命所在。思品课理论性强,有些内容略显深奥。如果教师仅仅简单地阐述理论,不仅不易于学生掌握知识,还会给学生留下思品课枯燥乏味的印象。而如果适当地利用时事材料,一来可以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来可以用时事中现实的、鲜活的事例证明课本知识的正确性,帮助学生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掌握知识,锻炼能力。
第三,利用时事练习巩固课堂所学知识。知识的学习不仅需要记忆、理解,还需要运用。作业不仅要有巩固和检查功能,还应具备深化和提高功能以及体验和发展的功能。在练习巩固阶段,可利用时事材料设计问题,让学生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时事问题。这样既可以考查学生对所学头仆识的掌握程度,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锻炼了能力,同时又进行了时事教育,加深了学生对时事的认识和理解。
二、时事在教学内容生活化中的应用
思品教材在相当大程度上存在内容死板、事例陈旧、观点滞后等不足,难以满足新形势下学生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改变以课本为中心的陈旧的传统做法,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联系社会热点问题和学生生活实际,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动学生发掘社会热点新闻,让他们自己搜集、自己讨论,在主动探索中收获知识、体验情感,体会学习乐趣。如在讲述八年级下册第八课“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内容时,笔者让学生课前通过各种途径收集社会热点新闻中关于经营者侵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的内容,如毒胶囊、瘦肉精、地沟油、黑心棉等事件,在课堂中学生相互交流,热烈讨论,通过情景再现、观点辩论等活动深刻地认识到在消费活动中,要增强自己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会在林林总总的商品信息中进行比较、鉴别,不盲目追随其他消费者,从而充分行使消费者的权利,选择适当合理的消费行为。
由于教学内容来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这样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仅较好地领会了教材的基本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学习的必要性和探索的快乐,在探索中堵养了实际运用的能力。
三、时事在教学方法生活化中的应用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传统教学手段的贫乏性和单一性,致使思想品德这门本来应是内容最丰富、讲解最精彩、最能联系实际、最具有思想教育性的学科,变得刻板、枯燥、沉闷。因此在生活化下的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要避免空洞说教,而是通过运用各种灵活、有趣的手段,以学生喜爱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下面以时事播报为例来了解教学方法的生活化。
在日常教学中,时事播报是一种常见的时事教育形式,它让学生去收集、整理新闻资料,通过演讲的形式把新闻表述出来,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整理、表达能力,促使学生把目光从自身和家庭狭窄的空间投向辽阔的社会大舞台,让他们去关注、去体会世界的变化,感受时代的脉搏。
学生选定新闻后,需要通过语言的表述完成时事播报的整个过程。这个过程不应该只是简单地让学生朗读新闻,因为这样做只能帮助学生了解当前所发生的国际、国内大事,不能充分发挥时事播报的功能,培养学生的能力。在学生讲述新闻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新闻播报不应“读”,而应“讲”。面对一条完整的新闻,学生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播报出来,这就要求学生不能通篇朗读,而是事先对整个新闻进行加工、整理,以求用简短、有效的语言把新闻讲述清楚。这样操做,培养了学生对信息的搜集、整理、归纳能力,并对自己所讲述的新闻印象更加深刻。
第二,新闻播报不应满足于“讲”,更应重视“想”。时事播报不能仅仅停留在让学生了解时事的层次,还应结合时事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因此,在学生讲述新闻完毕后,还应要求学生针对此新闻发表自己的感想。通过此步骤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这条新闻所蕴涵的道理,培养他们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关心人类的良好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第三,新闻播报不应只是学生讲,教师也应讲。学生限于自身的能力水平,有时不能准确地理解新闻,讲述的内容可能存在不足的地方。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地进行讲解点评。教师通过对学生整个时事播报过程的讲解点评,一方面可以指出学生的不足或错误的地方,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全体学生对此条新闻的理解水平,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正确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