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学五年级语文练习册上册百花园六第七题正确排序
没题 发题!
2. 小学六年级语文第七单元答案
孔子的心情很不平静,就像他眼前的泗水波澜起伏。活泼欢快的泗水从大山中滚滚而来,又不知疲倦地奔腾而去。孔子动情地望着泗水河,陷入了沉思。弟子们不知老师在看什么,都围拢过来。子路问道:“老师在看什么呢?”
孔子说:“我在看水呀。”
“看水?”弟子们都用疑惑的眼光望着老师。
颜回说:“老师遇水必观,其中一定有道理,能不能讲给我们听听?”
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弟子们听了老师的一番宏论,无不惊讶。谁能料想,从司空见惯的流水中,老师竟能看出如此深奥的道理!
选自苏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12册《孔子游春》
点评:
面对司空见惯的流水绿波,孔子竟然能从中发现如此深奥的道理,并巧借流水教导弟子,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像水一样,做真君子;有德行,哺育众生,永不停歇;有情义,谦下和顺;有志向,无惧无畏;而且还善于教化别人,洗净人们内心的污垢……
孔子并没有居高临下的空洞说教,而是临水沉思,借水喻人,发人深思。孔子伟大的人格和高超的教育艺术于此可见一斑。
一、导航台
课文主要内容及全文思路导读
春天,是美好的季节,桃红柳绿,草色青青,春风荡漾,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河水也涨起来了,泛起阵阵的微波,南来的燕子在水面上掠过,转眼间飞出去很远、很远。温暖的阳光洒在大地上,一切都显得富有生气,在这样的时节,到郊外的河边游玩,该是多么令人惬意的呀!两千多年前的一天,大学问家、大教育家孔子就带着他的弟子们来到泗水河边,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他们畅谈、高歌……享受着自然、人生的美好。
课文《孔子游春》由写景入手,为我们描绘出一幅泗水边绚丽灿烂的春景图,仿佛让读者也身临其境,和孔子及他的弟子们在泗水河畔游赏,聆听孔子对弟子的教诲,为他们师生之间的亲和而感叹。
文章共17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是第1、2自然段,写在大好的春季,孔子和弟子们到景色宜人的泗水河畔游玩。
第二部分是第3~9自然段,写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从中看出深奥的道理。
第三部分是第10自然段,写孔子和弟子们在河畔抚琴歌唱。
第四部分是第11~17自然段,写孔子听弟子子路、颜回畅谈志向,兴奋之至。
这篇文章对泗水河畔景色的描写十分优美,讲孔子和弟子们在河畔游玩的其乐融融的景象表现得淋漓酣畅,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智的启迪。我们可以凭借这些词来记住文章的线索——
泗水春景——观水悟道——河畔娱乐——畅谈志向
二、精品屋
课文精彩段落欣赏点评
阳光普照着大地。泗水河边桃红柳绿,草色青青,习习的春风像优美的琴声,在给翩翩到来的春天伴奏。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茂密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轻风是她甜蜜的絮语……
相信读了这部分内容,同学们一定沉醉在这段文字弥漫出的浓浓美感里了。第一、二句是在写泗水河畔的春景,虽然著字不多,但却晕染出春天泗水畔的色彩。你瞧——
阳光普照,眼前一片明亮、灿烂,桃花开了,殷红如云;柳树绿了,摇摆着柔美的身姿。那嫩嫩的草儿,青得逼你的眼,这景象真是令读者也眼前一片明艳。春风习习,它轻轻的,柔柔的,想必它像是柔软的小手抚过脸庞。春风是优美的,美得似悠扬的琴声……这样明媚的春光,大自然也越发的美好。三、四两句用总分的形式写大自然向伟大的母亲。第三句总写,第四句则是具体写,从地上写到空中,把大地比作伟大母亲的胸怀,用森林比作她的长发,以太阳比作母亲明亮的眼睛,微微的春风就像是母亲的轻轻絮语,这些比喻非常形象,尽情抒发着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喜爱。最后,用省略号来结束这段文字,给读者留下无穷的回味和丰富的想象空间。这段文字绘就了孔子和弟子们游赏的背景,给人以美的意境。 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浪漫的泗水春景让人赏心悦目,孔子的心情却不平静,浩荡的泗水撩起他飞扬的情思,在弟子们疑惑的目光里,在他们好奇的探询下,便有了孔子这一段充满智慧和灵性的宏论。他意味深长地说出来,其中的深长意味究竟何在呢?君子是对人格高尚的人的敬称。而水在孔子的眼里就是君子,而且是真君子。在孔子的眼中,水具备了君子所有的品性。水似乎有德行,你看它奔流不止,没有固定的形状,向下流去,和顺温柔,真似君子温文尔雅恬淡的性情。而穿山岩、凿石壁的水又似乎拥有刚强的一面,胸怀志向,百折不挠。水又能洗涤万物的肮脏,还万物本真洁净的姿彩,多像教人求真求善求美的君子风范。在列举了水的诸多品性之后,用“由此看来”
做一总结,归纳出水是真君子的论断。古人曾说过:“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从孔子的这段话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他敏锐的洞察力,充满了人生的大智慧。那么孔子为什么跟弟子们说起这些呢?孔子是一位善于教育的老师,在这里他通过自己对寻常之水的领悟来启发弟子成为翩翩君子应努力的方向,虽不是直接的灌输和说教,但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的影响将是深远的。
三、金手指表达方法提示
在系列的活动中突出重点写
春暖花开,柳绿桃红的时节,人们外出踏青赏玩,古人称之为“游春”,今人称为“春游”,意思相差不多。在这游赏的过程中,随着时间的变化、地点的转移,会呈现出许多不同的场景。比如这篇《孔子游春》中就有对泗水春景的描写、孔子观水而发宏论、师生在泗水河畔围坐抚琴高歌、师徒三人谈论志向等情景,人物的一系列活动构成了一幅幅动态的画面。作者对人物一系列活动中的每一个场景并没有平均用力去写,有的写得具体详细,如孔子观水而发宏论、听弟子说志向;有的则简略概括,如师生在泗水畔抚琴歌唱,使文章显得跌宕起伏、错落有致,重点突出,使读者对孔子及弟子们的游春活动留下较深的感受和印象。这样的表达对我们同学有何启示呢?我们在学习、生活中会经历许多的活动,这其中有些活动内容丰富,不限于一个环节,可能是由多个阶段或多个相对独立的小单元构成。如果我们要以这些活动为写作内容,完成习作时,我们该如何处理材料,进行布局呢?我们可以借鉴这篇文章在结构上使用的方法,将活动中的某些重要环节做具体的描述。像《孔子游春》中孔子观水而发宏论这部分写得是很具体的,先叙述孔子观水沉思引起弟子们的好奇,然后写弟子们的探询,再写孔子的富有深意的回答,最后写弟子们听后的反应。虽然只是全篇文章中一部分,但事情的前因后果交代的却是完整而清楚。如果一篇文章有了这样具体的环节,又怎能不会令读者印象深刻呢?而《孔子游春》中孔子听子路、颜回谈论志向的那部分也具有同样的效果。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真切可感的具体画面,使读者进入了文章所描绘的意境之中。
对系列活动做全面的介绍并着重具体描写其中的某些环节,这样,文章便会不落于一般的平铺直叙,也不会陷入繁琐的赘述,而给人一种剪裁得当、行文富有节奏的感觉。那么在完成这样的习作时要注意些什么呢?首先对系列的活动要有总体的介绍,可以像《孔子游春》第1自然段那样对事情做一交代。其次,无论是概括写的,还是重点写突出的环节,应是系列活动中的部分,不可游离于其他的不相干的内容里去。
四、益智园
创新与实践
1、我们同学一定有过春游或秋游的经历,学了这篇《孔子游春》,你一定对其中的重点部分印象深刻,你能从你的活动经历中选择一个环节写具体吗?
2、这学期我们的课文中有许多老师的形象,如海伦·凯勒的老师安妮·沙利文、莫泊桑的老师福楼拜、《孔子游春》中的孔子,他们的教育方式怎么样?你喜欢吗?所说你的看法——
3. 六年级语文排序题
( )他心里顿时高兴起来。
( )王吉文仔细一看,原来是师长。
( )他正在想着,忽然看见远处出现一簇人影。
( )马上坐着两个人,牵马的那个人肩上背着两枝步枪,一手牵着缰绳,一手搀着一个病号。
( )但是这伙人走到跟前,他却失望了。
( )人影近了,还有一匹马。
261534
( )阳光透过深邃,照进了温暖,携带着花旦,我手碰着撒旦。
( )在温馨的花香中成长,我体味着酸甜苦辣。
( )生命和徐徐阳光和我一起打造永远。
( )晚霞慢慢地弥漫开来,猩红的血液在血管里沸腾,我知道了人生如同花蕾的凋枝与重生。
2134
( )耳边响起国歌,我兴奋得几乎抓不住绳子
( )第一次升旗,将永远留在我记忆之中
( )这星期轮到我班升旗了,老师会选谁升旗呢?
( )我暗下决心,从现在起,我也要为国旗争光
( )老师选我当,我真自豪
( )随着国歌,红旗上升
( )我向国旗走去
4716253
()随着科学水平的不断提高,证明生物是进化发展的证据越来越多。()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提出的自然选择学说由于受到当时科学水平的限制还有一定的局限。
()比如说,对基因突变在进化中的作用认识不足,而一味强调微小变异的积累。
()但生物究竟如何进化仍是众说纷纭的。
()早在上一世纪达尔文就指出生物不是由“上帝”出早的,而是由公共的祖先经过漫长的年代发展演变而来的,它们或多或少的有着亲缘关系。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进化理论越来越不能解释丰富多采的生物界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因此进化论还有待于更进一步地探索和研究。
希望对你有帮助(*^__^*)
4. 小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第39页五题给句子重新排序
我下年给你答案
5. 六年级语文复习卷(排序)写下排序答案
426315
35241
31245
6. 六年级语文排序题
1.,在春风刚刚吹过的大地上,各种名贵的花都竞相开放了,纷纷炫耀自己的姿色。2.小草也顶破泥土,挺出地面,舒展腰肢,焕发青春。3.就在这春光明媚、花开草长的季节,那些无名的野花也默默地出现了,悄悄地把色彩和芬芳送给人们。4.我喜欢无名之花,那些生长在大自然中叫不上名的野花。5.看到这普普通通的无名花,我想到在平凡岗位上工作的人们。6.千千万万个劳动者,他们不正是开放在祖国大地上的无名之花吗?
很明显你们老师的 3 6 4 1 5 2 是正确的。
先来说你的那个 4 6 1 2 5 3 。
第一句是 我喜欢无名之花,那些生长在大自然中叫不上名的野花,如果这一句是第一句话的话,整段语序是混乱的,在春风刚刚吹过.....这一句是交代一个整体的大背景,在介绍名贵的花开放的时候再导出无名之花,起到对比的作用,如果你把 我喜欢无名之花 当做第一句 那么 在春风刚刚吹过....这一句在全段中就是多余的了,两句也没有衔接
再来说说 3 5 6 1 4 2
这种排法针对的问题就是把我喜欢无名之花,那些生长在大自然中叫不上名的野花。 这一句放在中间还是放在最后,这段话呈现给我的旨意是,通过描写无名之花,作者对无名之花的喜爱,映射广大劳动人民像无名之花一样默默奉献,歌颂他们这种精神,那么把千千万万个劳动者,他们不正是开放在祖国大地上的无名之花吗?这句放在最后,升华主题,将所描写的话最后放在劳动者身上。要是将我喜欢无名之花,那些生长在大自然中叫不上名的野花。放在最后,就起不到升华主题的作用,到最后还写花,主题就没有凸显。
同学,明白了吗?
7. 六年级语文复习卷 排序答案
10、(1)1902年2月16日,张钰哲诞抄生在福建闽侯县。
(3)有一天,他看到一道亮光划过夜空。
(2)他从小就非常喜欢观察星空。
(4)“这颗星怎么长着长长的尾巴?”他好奇的问
(5)“它是哈雷慧星,再过70年又会出现。”大人答。
(8)当他26岁那年,他发现了一颗小行星。
(6)为什么要那么长时间?他萌生了探索天空奥秘的志向
(9)按惯例他取得了给小行星命名的权利。
(10)他给小行星取了个响亮的名字——中华星。
(7)长大后,他远渡重洋到美国留学。
11、(3)十来天过去了,幼芽变成了嫩叶,形状像一个个巴掌绿的可爱。
(2)一天清晨,我去浇水时发现它一出芽了。
(1)春天来了,我们和老师一起在校园种下了蓖麻籽。
(4)夏天来了,叶子大得像一把把扇子。
(6)花落了,结出一颗颗淡绿色的小果实,
(5)慢慢地开出了小花,还有淡淡的红色花柱。
(7)秋天到了,我们的蓖麻收获了。
8. 六年级语文排序题
这些雨花石漂亮极了, 雨花石与其他石头不同,一般石头形状不规则、粗糙,而雨花石是回椭圆形的、光滑的。答 它们的花纹各式各样,有的像大山,有的像河流,还有的像沙漠。 它们的颜色非常丰富,有红色,有灰色,还有黄色等等,这些雨花石不但看起来非常美丽,而且还具有很好的收藏价值。 他们是南京雨花台公园的特产。
也就是先形状,再颜色,在出厂地南京
9. 求一张六年级语文毕业试卷
一、选择题。(18分)
1、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斩钉截铁 秉烛夜游 张冠李戴 三年五栽
B、囫囵吞枣 聚精会神 不计其数 万籁俱寂
C、拔苗助长 垂头丧气 赞叹不己 花团锦簇
D、兴国安帮 应接不暇 接踵摩肩 盛气凌人
2、下面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这次数学考试,全班同学普遍成绩提高了。
B、 小刚的肩头被沉重的担子压得喘不过气来。
C、 经过医生的精心治疗,爷爷很快就恢复了健康。
D、 尽管天气多冷,亮亮每天早晨都锻炼身体。
3、下面的句子都运用了修辞手法,按句子顺序正确的一组是( )。
小秧苗整整齐齐排着队,向春风老师点点头,鞠个躬。
弯弯的月亮犹如一只小船。
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黄河掀起了万丈巨浪。
A、比喻 拟人 排比 夸张 B、拟人 比喻 夸张 排比
C、夸张 比喻 排比 拟人 D、拟人 比喻 排比 夸张
4、下面词语中搭配全对的一组是( )。
A、改正方法 改变态度 B、发扬传统 树立理想
C、严格批评 严厉打击 D、增长体质 提高质量
5、“在写第一个字以前,他担心地朝门口和窗户看了几眼。”这句话最能说明凡卡当时心理的是( )。
A 凡卡胆小,夜里一个人在鞋铺有些害怕。
B 凡卡担心有人来找他,会打扰他写信。
C 凡卡是第一次写信,生怕被人发现,觉得难为情。
D 凡卡担心老板、老板娘突然回来,发现自己在写信,会被狠狠揍一顿。
10.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单元课内复习题
一、句子部分
【复习要点】
1、知道什么是句子,从语气和作用上了解句子的类型。
2、扩句和缩句练习。
3、认识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
4、认识并修改常见的病句。
5、进行句式变换练习。
6、掌握标点符号的用法。
【知识平台】
(一)句子及其类型
1、认识什么是句子。
句子就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能够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其组成形式是“谁(什么、哪里)”加“做什么(是什么、怎么样)”。
例如: 在明亮的教室里认真地 学习知识。
认识句子对我们后面的修改病句、句式变换等很有帮助。
2、分辨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四种句子类型。
陈述句:能告诉别人一件事的句子,句末用句号。如:我游览了长城。
疑问句:向别人提出问题的句子,句末用问号。如: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祈使句:向别人得出要求的句子,句末一般用句号,有时也用感叹号。如:油库重地,请勿吸烟!
感叹句:带有快乐、惊讶、厌恶等浓厚感情的句子,句末用感叹号。如:我们的生活多幸福啊!
(二)改变句式
【备考点】
同一个意思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表达。表达样式不一样,语言效果也不一样。变换句式,就是把一个句子改变为另一个句子,意思不变。常见的有:
1、把字句、被字句、陈述句的互换;
2、肯定句、双重否定句的互换;
3、陈述句、反问句、感叹句的互换;
4、直接引用和转述句互换。
【应考点】
一、把字句、被字句、陈述句的互换。
“把”字句:用“把”字将动作和对象提到动作前面,并在动作前面加上“把”字的句型。
“被”字句:将接受动作的对象提到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并在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加上一个“被”字的表被动的句子类型。
“把”字句、“被”字句、陈述句有密切的关系,可以互相转换,但意思不能改变。
【链接考题】
他紧紧地握住了老人的手。(变为被字句、把字句)
(分析)变被字句时,主语与宾语调换位置后加“被”字,变“把”字句时,如果是“被”字句,将主语与宾语的位置调换加“把”字,如果是陈述句则将“把”字放在宾语前,谓语放在句子末尾。
(答案)
他把老人的手紧紧地握住了。(把字句)
老人的手被他紧紧地握住了。(被字句)
二、陈述句、反问句、感叹句的互换
反问句并不是向对方提出问题,需要对方回答,而是用反诘(追问)的语气强调某个问题,表达某种感情。它是问句的一种特殊形式,并不需要回答,答案就在句中,句末用问号;陈述句变感叹句,一般加“多么”、“太”、“真”等词,句末要加上感叹词“啊”、“呀”等,将句号改为感叹号。
【链接考题】
他是一个好人。
(分析)陈述句变反问句,加上“怎么”、“难道”、“什么”等,句末尾加上“吗”、“呢”,句尾句号变为问号。该题是肯定的陈述句变为反问句,要加上一个否定词,表示否定的意思;变为感叹句直接加上感叹词。
(答案)他难道不是一个好人吗?
他真是一个好人啊!
三、肯定句、双重否定句的互换
一个句子用否定加否定的形式来表达肯定的意思,强调绝对的事实,语气更坚定有力。
【链接考题】
我必须去图书馆看书。(变双重否定句)
(分析)双重否定句的语气比肯定句更重一些,但句意不变,方法是加两个否定词:“不……不”或“非……不可”等。
(答案)我不得不去图书馆看书。
四、直接引用和转述句互换
把直接叙述改变为间接叙述,要注意三点:一是改变标点;二是改变人称代词;三是看句子的内容。有些句子中个别的和少量的文字须作改动,但不改变句子意思。
【链接考题】
王亮说:“我要像李永那样关心集体。”
(分析)该题是将直接叙述改为转述,那么直接将第一人称“我”变成第三人称“他”。
(答案)
王亮说,他要像李永那样关心集体。
【专项突破】
一、依照样子写句子。
例:这个书包是王强的。
这个书包怎能不是王强的呢?
谁也不能否认这个书包是王强的。
1、那辆自行车是小丽的。
2、这件漂亮的风衣是李萌的。
二、仿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1:红红低着头对妈妈说:“我不要皮鞋穿了。”
红红低着头对妈妈说,她不要皮鞋穿了。
1、鲁迅给颜黎明的回信中说:“我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
2、老师告诉小明:“你去大队部找赵老师领《我们爱科学》。”
3、中队长对张铭说:“我去开会,你自己去参加比赛。”
4、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
5、老人总是摇摇头,长长地吁了一口气说:“莺儿,你还小呢,不懂。”
6、蔺相如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
例 2:下课了,老师叫我到办公室去。
下课了,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去。
下课了,我被老师叫到办公室去。
7、困难没有吓倒他。
8、凡卡将信放在邮筒里。
9、什么也没有打到,还撕破了网。
10、狼牙山五壮士引敌人上了绝路。
11、汹涌的洪水冲毁了古老的大堤。
三、将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1、在南极考察队员面前,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2、种子的力是世界上最大的。
3、在阳光下,一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像海边上的浪花。
4、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使人感到亲切、舒服。
5、游览了长城,我受到了教育。
6、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7、人的身躯不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8、我的心哪,留在祖国的蓝天上。
9、在他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不能不帮助他。
【三】修改病句
【备考点】
内容和结构上有毛病的句子叫病句。常见的病句有:
成份残缺;搭配不当;重复罗嗦;语序颠倒;前后矛盾;用词不当;指代不明;分类不当;不合事理;含糊不清等。
【应考点】
1、先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句子是否完整,搭配是否恰当。
2、如果句子主干没有毛病,就检查辅助成份与主干搭配是否合适。
3、检查句子是否符合逻辑,语序是否合理,指代是否明确,有无逻辑错误等。
4、如果确有错误,就开始动笔修改。
【链接考题】
(1)学习《革命烈士诗两首》一课,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分析)这个句子的病因是成份残缺,整个句子缺少了主动者,谁学习这一课?谁受到了教育?
(答案)
使用权
学习《革命烈士诗两首》一课, 使 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2)我游览了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秦始皇兵马俑和南京长江大桥等名胜古迹。
(分析)这个句子的病因是搭配不当。根据常识知道,南京长江大桥不属于古迹。
(答案)
我游览了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南京长江大桥和秦始皇兵马俑等名胜古迹。
(3)秋天的北京是一个迷人的季节。
(分析)这个句子的病因是语序不合理。“秋天”和“北京”两个词没有按要求表达的意思排列,使意思表达不清楚。
(答案)
秋天的北京是一个迷人的季节。
(4)全班同学都到齐了,只有王娟同学没有到。
(分析)这个句子的病因是前后自相矛盾,“全班同学”中包括王娟同学。既然都到了,怎么王娟同学没有到呢?
(答案)
全班同学除了王娟没到之外,其余的都到齐了。
(5)看到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许多外国游客都不住地赞叹不已。
(分析)这个句子的病因是重复罗嗦,“不住”就是不停的意思,而“赞叹不已”是不停地称赞。
(答案)
看到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许多外国游客都不住地赞叹不已。
(6)一进花园,我就闻到一阵阵清香和悦耳的鸟叫声。
(分析)这个句子存在不合事理的现象,怎么能闻到声音呢?
(答案)
一进花园, 我就闻到一阵阵清
听到
香和悦耳的鸟叫声。
附:常用病句修改符号
1、删除符号: 、 。
如:提高产品产量、质量。
2、增补符号: 或 、
加
如:一定要中强安全教育。
3、保留符号: 、
如:要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
4、对调符号: 。
如:认真总经验结。
5、改换符号: 。
漂亮
如:我有一件美丽的衣服。
【专项突破】
修改下列病句,在括号里注明病因。(在原句上修改)
1、多次反复教育我们要好好学习。( )
2、爷爷经常想起许多过去的往事。( )
3、《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毛泽东写的。( )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改善。( )
5、菜园里种着西红柿、西瓜、扁豆、茄子等各种蔬菜。( )
6、参加会议的同学基本上都到齐了。( )
7、我上完五年级了,还有一年没有毕业。( )
8、从这件普通的小事中,却说明了深刻的道理。( )
9、春天的街心花园飘着醉人的桂花香。( )
10、我国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
11、一阵雷雨下了一天一夜。( )
12、我肯定今天可能会下雨。( )
13、我们必须认真改正并仔细检查作业中的错误。( )
14、在会上,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 )
15、李老师的关怀,我一辈子终生难忘。( )
16、我勇敢地冲下山坡,心里不免有些害怕。( )
17、大家都讲卫生,我们的健康和疾病就有保障。( )
18、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是中国。( )
19、望着邓奶奶的遗像,同学们不禁忍不住放声痛哭。( )
20、两个新旧社会,真是鲜明的对比啊!( )
(四)扩句和缩句
【备考点】
扩句就是通过添加词语,把简单的
句子扩充为个具体、形象的生动的句子。
缩句就是把复杂的长句子缩减,去掉全部或一部分附加的成份,留下主要部分。
【应考点】
扩句就是先画出句子的主要部分,找到了主要部分,就可以明确在哪儿加表示修饰、限制的成份,近而思考扩充什么样的词语,还可以抓住句子的主要成份,自己提一些问题。如果回答了提出的问题,也就是在进行扩句。
缩句可按三步进行:
1、先把句子分成“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两部分。
2、找每部分的主干部分。
3、最后去掉修饰、限制词语,把主干词语连接成完整的句子。
【链接考题】
1、 妈妈买来了桔子。(扩句)
(分析)这句话的意思表达不具体。如果加上修饰限制的成份就会完整地表达清楚了。 方法:先提出问题,谁的妈妈?在哪儿买桔子?买来什么样的桔子?然后填上适当的词语,这就是扩句的过程。
(参考答案)小林的妈妈从水果店买来了一袋黄澄澄的桔子。
2、 歌声打破了沉寂。(扩写句子)
(分析)什么样的歌声?什么地方的沉寂?根据自己的提问填下适当的修饰、限制词语。
(参考答案)
悦耳的歌声顿时打破了原野的沉寂。
3、我时常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思念着我的启蒙老师们。(缩句)
(分析)根据缩句的步骤,自己可以先把句子分成“谁”、“干什么”,然后找每部分的主干词语,去掉修饰成份,再把主干词语连起来。
(参考答案)
我思念启蒙老师们。
4、可敬的老科学家静静地思考着这个疑难的问题。
(分析)根据缩句的步骤,提问“谁干什么”,自己回答便是缩句。
(参考答案)
老科学家思考着问题。
【专项突破】
一、填上恰当的词语,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完整。
例:他是一名少先队员。
他是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
1、周总理听汇报。
周总理( )听汇报。
2、天空中挂着园月。
( )的天空中挂着园月。
3、燕子掠过湖面。
燕子( )地掠过湖面。
4、战士们守卫边疆。
( )战士们( )守卫( )边疆。
二、判断下列缩句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缩写为“这不是奇观。”( )
2、“红军的主力渡过了天险大渡河,浩浩荡荡地奔赴抗日的最前线。”缩句为“主力奔赴最前线。”( )
3、“高大挺拔的白杨树像一排卫兵似的的,在宽阔而又笔直的公路两旁排列。”可缩写为“白杨树在公路排列。”( )
4、“风景如画的桂林山水,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来此观光。”可缩写为“游客观光。”
三、扩写句子。
1、微风吹拂着柳丝。
2、月亮升起来。
3、雨花石像翡翠。
4、游客登上了长城。
5、屋里走出老人。
6、湖面上漂着雾。
7、时间溜走了。
8、小女孩卖火柴。
9、小鸟唱歌。
四、缩句。
1、大家热情地接待了远方的客人。
2、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
3、我们追寻诗仙李白在这里游览山水、痛饮狂歌的行踪。
4、繁花似锦的焰火在夜空中构成一幅美妙的图案。
5、童年的往事多得像天上的繁星。
6、我们要努力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7、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
8、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于线。
9、晌午的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
10、这是远在万里之外的异国他乡就读的妈妈特意送给我的圣诞礼物。
11、气象台发布了西伯利亚来的寒流即将南下的消息。
12、汉丞相曹操在营寨里听到鼓声和呐喊声。
【五】修辞手法
【备考点】
掌握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等修辞手法。
【应考点】
要掌握几种修辞手法的特点:
1、比喻是用具体、浅显的,人们容易理解的事物去给抽象的、深奥的、人们生疏的事物打比方。一个比喻句中有本体和喻体以及比喻词。
2、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写,赋予它们人的思想感情,和人一样会说话、有感情。
3、夸张是把要描写的事物有意地夸大或缩小,使其更鲜明,更突出。
4、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比肯定更强烈的情感。
5、设问也就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6、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义密切相关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句子排列起来,就是排比。
【链接考题】
1、共产党像太阳。(什么修辞手法)
(分析)“共产党”是本体,“太阳”是喻体,“像”是比喻词。这是典型的比喻句,把“共产党”比作“太阳”。
(答案)比喻。
2、千万颗雨点落在水面上,好像一群小女孩在跳芭蕾舞。(什么修辞手法)
(分析)这句话是把“雨点”比喻成“小女孩”,而且还在“跳芭蕾舞”,所以运用了比喻、拟人两种修辞手法。
(答案)比喻、拟人。
3、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是越远吗?(什么修辞手法)
(分析)用疑问句的形式表达肯定的意思——马跑得越快离楚国越远。
(答案)反问。
4、是谁准确、及时地按住了大海的脉搏,使它紧随祖国前进的步伐一齐跳?是他们,战斗在海洋台站的海洋工作者。(什么修辞手法)
(分析)这句是明知故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紧接着作了回答,故是设问。另外,大海是没有脉搏的,这儿把大海当作人写,故又运用了拟人。
(答案)设问、拟人。
5、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什么修辞手法)
(分析)这个句子中故意把“五岭”说成是“细浪”、“五岭”当作“泥丸”,把事物往小处说,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扩大、缩小、超前)
(答案)夸张
6、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分析)这个句子中连用了三个结构相同、意思密切联系的词组,并且有一个共同的提示语“互相”,所以是排比句。
(答案)排比
【专项突破】
一、将句子补充完整。
1、春雨像( )一样细。(比喻句)
2、月亮( )躲进云朵里。(拟人)
3、蓝天、白云构成( )(比喻句)
4、高梁( )脸、稻子( )腰。(拟人句)
二、判断,是夸张句的在括号里划“√”,不是的在括号里划“×”。
1、桂了花开,十里飘香。( )
2、春雨贵如油。( )
3、公共汽车里挤得连根针也插不下。()
4、田野里,小虫为他演奏。( )
5、冬风生气地吹掉了老鸦的住宅。( )
三、照样子,写句子。
例1、空旷的花园里,烧焦的树垂头丧气地弯着腰。
例2、鸬鹚像等待命令的士兵,整齐地排列在船舷上。
例3、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四、判断下列句子是否用了修辞手法,如果运用了,在括号里注明类型;没有运用则在括号里划“×”。
1、如果我们出了什么事,你们可不要忘了小夜莺。( )
2、人群在欢跃,小草也从地下伸出头来向人们微笑。( )
3、旷野里一片黑暗,天地交融在一起,什么也看不见。( )
4、我好像在哪儿见过你。( )
5、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
6、他是在介绍白杨吗?不是的,他是在表白自己。( )
7、清清的溪水,照着蓝天的影子、照着彩霞的影子、照着山上松树林的影子、照着行人来往的影子。( )
8、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六】排列句子
【备考点】
会把错误的句子排列成一段通顺的话,整理错乱的句子的关键在于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确定应按什么结构排列。
【应考点】
1、把要排列的几句话默读一两遍,看看主要意思是什么。
2、用“排除法”找出首句。
3、再读剩下的句子,思考整篇文章的写作顺序和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写作顺序:时间先后、事情发展、地点空间转换等)
【链接考题】
把下面排列错乱的几句话,按一定的顺序重新排列。
()1、他想:这是谁丢的,真不讲卫生。
()2、她看见地上有一团白白的东西。
()3、忽然,他看见有几个小同学在打扫操场,学习雷锋争做好事。
()4、下课了,小丽在操场上玩。
()5、她连忙回头,不好意思地拾起了刚才看到的那一团废纸。
()6、想着她就若无其事地走了。
()7、走过去一看,原来是一团白纸。
(分析)解答此题应先仔细读句子,了解其大意,思考间关系和写作顺序。经过阅读分析,我们知道这段话是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定的。一般说来,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定的文章,应先交代时间、地点,那么我们就确定其中的第4句为第一句。接着“他看见地上有一团白色的东西”,这会是什么呢?——“原来是一团废纸”,后来事情就顺理成章地发展了。排完以后,再按正确的顺序读一读,如果不正确,再修改。
(答案)4、2、7、1、6、3、5。
【专项突破】
一、把下列几个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 )1、多少静静的深夜啊,老师还在灯下备课、批改作业。
( )2、如果将来我能取得一些成绩,那我要说,是老师用身躯为我架起了通往成功之路的桥梁。
( )3、他们普通而平凡,但他们担负着培育下一代的重任。
( )4、那作业本上条条批语、个个红勾,不全都凝聚着老师的心血吗?
( )5、他既不像著名科学家那样驰名中外,也不像电影名星那样引人注目。
( )6、老师啊,您为我们无私地奉献了一切。
( )7、老师把一批批学生送到各个工作岗位,而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却像火炬一样燃烧自己。
( )8、我赞美桥,更赞美我们敬爱的老师,老师像桥一样朴实。
( )9、老师像桥一样辛勤。
( )10、老师像桥一样无私。
二、把下面错乱的几句话按一定顺序重新排列,在括号里填上序号,并注明依据。
( )1、周瑜的兵船跟在后面。
( )2、黄盖向曹操假投降。
( )3、选有东风的一天作为进攻时间,并在船上装上引火用的东西。
( )4、周瑜带兵从后面追杀。
( )5、黄盖接近曹操兵船时下令点火,让火船冲进曹营。
排列依据: 。
【七】标点符号
【备考点】
掌握标点符号的用法,会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应考点】
根据标点符号的作用与性质,能正确地使用它,附表为几种常用标点符号的用法。
【链接考题】
体会下列句子中省略号的用法。(把番号填在括号里)
①、表示文中省略的部分;
②、表示语音的停顿;
③、表示话没说完。
⑴、呷一口茶,他们娓娓地说起了小镇的历史、变迁…… ( )
⑵、周恩来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说:“不要管我!大家要沉着,不要……” ( )
⑶张指导员望着那捆书,用微弱的声音说:“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
(分析)第一句省略号前是“说起了小镇的历史、变迁”,表示不止说了这些,文中省略了。所以选第①种;第二句是周恩来话没有说完,故选第③种;第三句指导员临牺牲前已无力说话了,语音是断断续续的,故选第②种。
(答案)(1)①;(2)③; (3)②
【专项突破】
1、给下面一段话;加上标点。
据说 苏东坡有一次作诗时 有意将 申 字写成 甲 字 诗作完后 他周围的朋友个个赞不绝口 独有一个人看了捧腹大笑 嘿 你竟敢笑话东坡大人 其中一个捧场的对笑者喝道 不 苏东坡意味深长地说道 我想他笑的绝不是我
2、比较每组句子,在标点运用完全正确的一组后打“√”。
我的爸爸常常这样说:“小孩子做什么事都不能三心二意。”
周总理接着说:“好了,别生气了,再给你拿一份”!
我的爸爸常常这样说:“小孩子做什么事都不能三心二意。”
周总理接着说:“好了,别生气了,再给你拿一份!”
我的爸爸常常这样说:“小孩子做什么事都不能三心二意。”
周总理接着说“好了,别生气了,再给你拿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