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教学随笔 6 如何做好小学英语阅读教学
我认为要想上好英语阅读课不是一时就能做好的,而是要靠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内,一方面是老师的积累,另一方容面是学生的积累。由此可见,我们必须要了解什么是阅读材料,更好地设计阅读材料,做好课前预习,更要重视学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样才更有助于提高我们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质量与水平。另外,我们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还要不断改善以及完善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指导和激励我们的学生进行英语阅读学习,为今后的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⑵ 小学高年级学生如何做好英语课堂笔记
英语教学中,课堂是师生直接沟通,互相交流信息的前沿阵地。此中,师者得以传道、授业和解惑,学生能够及时接受、反馈与提高,而课堂笔记又是连接此种关系的一条不容忽视的纽带,它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及促进作用。特别是小学阶段的高年级学生做英语课堂笔记,无论是对于已学知识的复习、巩固,还是对新授知识的速记、整理,很大程度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想在听课的同时记好笔记,必须要跟上老师的讲课思路,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的内容上,不能开小差,而光听不记则有可能使学生的注意力分散到学习以外的其他方面,因此记笔记有助于指引并稳定学生的注意,同时,记笔记有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记笔记的过程也是一个积极思考的过程,可调动眼、耳、脑、手一齐活动,促进学生对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 一、小学高年级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可以做的笔记 1.听录音,做笔记,帮助与促进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听力的提高 小学高年级学生所学习的英语教材听力文字一般都较多,而且内容深,难理解,如何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听力训练,帮助他们听懂短文内容,促进听的能力的提高?我认为做课堂笔记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与途径。每次我与学生进行听力训练时,都要求他们拿出笔记本,一般我都会让学生在听之前明确任务,即听完后要回答哪些问题或填写哪些内容等等,因此在学生听第一遍的时候,就要求学生在笔记本上记录下一些重要信息或关键字词、短语等等,这样就可以避免学生听了前面忘了后面或听到后面忘了前面的内容的现象,接下来进行回答问题或填空的时候,学生就可以根据笔记上的提示进行正确的回答或书写了。可见记笔记的过程就是对信息筛选、浓缩的过程,有利于锻炼思维,提高捕捉重要信息的能力,提高浓缩信息的加工能力,同时也有利于促使学生知识水平和能力的提高。 2.学课文,做笔记,帮助与促进小学高年级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 老师在课堂上把课讲得再清楚,如果学生不记不来,过些时候也会忘的。小学高年级英语课文很长,内容很多,涉及的语法知识面很广,如不及时做笔记,再聪明的学生时间长了也会忘记。因此我每上一篇课文,都要求学生将课堂上的重要内容(包括本课所涉及的一些词性的转换,本课要求四会的词组或句型,本课所接触的语法知识等等)一一记录下来。因为笔记是永恒的备忘录,可以给以后的复习带来方便。18世纪著名作家塞谬尔·约翰逊称做笔记为“必要的痛苦”。做笔记是比较痛苦的事情,但非常有必要,因为记课堂笔记是学生课堂学习的重要策略和技能,是对在课堂上感知的、与课堂教学有关的信息进行联想、分析、综合,再转化为文字表达的思维过程。 3.评讲习题,做笔记,帮助与促进小学高年级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 教师课堂评讲习题或分析试卷时,会对学生做题时出现的错误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与分析,会归纳出很多很重要的知识点、语法点,学生只听不记,任凭大脑记忆而不动手,或许一两次评讲还可以承受。若积累太多,就会逐渐被遗忘,而意欲再次复习,类似的题目再做时,却无课堂笔记供自己参考翻阅,最终是一无所获,屡做屡错。而反之,老师每评讲一次习题或试卷时,学生结合自己本次答题的情况,根据老师的评讲,有针对性地做好笔记,不但能有效提高本次答题的能力,更能促进今后解题能力的提高。因为学习本身就是一个循环往复,不断巩固记忆的过程,单靠一时、一遍的记忆很难奏效。如果在听课的同时记下讲课的纲要、重点和疑难点,用自己的语言记下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体会,这样对照笔记进行复习时,既有系统,有条理,又觉得亲切熟悉,因而下次解题起来,正确率也就在无形中提高了。 二、小学高年级学生在做课堂笔记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记课堂笔记要做到规范 记课堂笔记的最终目的是便于复习记忆,获取更多的知识,且作为永恒的备忘录,给以后的复习带来方便。所以学生在做课堂笔记时,我就要求他们一定记清楚,记准确,记录一定要规范,否则记了也等于白记,不能给后期的复习带来方便,也发挥不了课堂笔记的真正作用,同时也失去了它的实效性。 2.记课堂笔记要注意速度与方法 有时英语课堂往往容量大,节奏快,特别是复习已学知识,如果学生不加快速度记笔记,那么往往老师一堂课上所讲的重点、疑难点知识,学生笔记也没记全,听也没听到。那么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在容量多的课堂,我常常让我的学生先将笔记记在草稿纸上,这时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对于某项知识掌握的不同程度,进行有选择地速记。课后将草稿纸上的笔记工整、规范地誊写到笔记本上。这样做有几个好处:一是可以节省书写时间,便于课堂上集中精力听老师讲课及全身心地思考问题;二是保持了我们的课堂笔记的规范,便于今后使用;三是课余根据草稿纸上内容进行整理誊写时,起到了再次复习巩固所学内容的作用,且印象深刻,不易遗忘。 3.课堂笔记本要规范 我们有些学生对于课堂笔记本的选用,草率从事,随便拿出一个练习薄,记了一段时间,不是纸页丢掉,就是纸张全无,于是换一本再记,一学期结束,有了几本课堂笔记本,这样很不便于复习和保存。还有的同学做笔记非常随便,今天用这个本,明天用那个本;今天记书上,明天记本子上,甚至一本笔记本上语文、数学、英语等各种科目应有尽有,最后笔记记得乱七八糟,到复习时东翻西找,毫无头绪。因此我引导我的学生们要购买精致且能长久耐用的笔记本,至少要保证你购买的一本笔记本能用一学期,这样的话,对于学生来说,无论是查找已学知识,还是后期的全面复习,都非常方便有利,而且可以供今后反复使用。综上所述,记笔记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的一个好习惯。《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中讲道:小学英语课程的目标之一就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这就为我们的英语课堂明确了一个方向,那就是不断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培养学生掌握做笔记的能力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内容之一。因此,在英语课堂中指导学生如何做笔记是教师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也为小学生升入初中继续学习英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⑶ 求小学英语笔记
如何养成小学生英语课上记笔记的习惯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小学生怎样记英语课堂笔记,小学生在英语课堂上记笔记有什么好处。因为在我的课堂上要求每一个班的学生都记课堂笔记,而且每堂课在我走进教室之前笔记本就是打开着的,省得一到让学生动笔,课堂笔记就是学生对老师课堂上所讲授的内容做书面记录,并把它作为今后复习和学习的重要资料,好处有很多,比如有助于知识的存储和记忆,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性再好总有遗忘的那一刻,如果用笔记录下来写到到纸上一千年过后拿出来看也能够找到痕迹。这一俗语正是说明了做笔记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提高课堂注意力,因为英语记课堂笔记的方法很多,但不是每一种方法都适合于每一个学生,教师得想办法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记笔记方法。在小学的英语课堂上我常发现这样的一种现象:一些小学生上课的时候课桌上摆放了课堂笔记、文具用品和教科书等,但是笔记本上从不记录什么或者不知道写什么,有的甚至连笔记本都不打开。教科书上也不见记录的字迹,有的甚至是一片“洁白”。读书声音洪亮整齐,写字流畅工整,说话回答问题井井有条,有板有眼。可是每当过几天询问学习过的书本知识的时候,一些学生总是一问三不晓,不知所以然。翻看他们的笔记本上是否有记
⑷ 小学英语听课笔记范文 听课记录范文 听课记录怎么写
你找个听课记录或者网上下载个听课记录模版,上面所有要写的内容很清楚的。可以写教师整堂课设计的内容,方法等。也可以对做课教师进行评价,对课堂进行评价等等。
⑸ 如何指导小学生英语朗读的教学案例随笔
(一)、教给学生朗读技巧和方法,培养良好的朗读习惯。
(二)、抓好课内课外的朗读
1、加强课内朗读
(1)、课堂上重视模仿和大声的跟读,
小学生对语音比较敏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多让学生听标准的英语,并要求他们模仿并大声的朗读,以学会标准、地道的英语语音、语调。例如,《新标准 小学英语》教材配套的录音磁带就是教师和学生最实用的标准读音示范磁带,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反复跟读并模仿。
(2)、课堂活动中采用多种朗读方式组织教学小学生好动,争强好胜,而且乐于表现自我,如果训练方法单一,学生就会丧失兴趣,因此在课堂活动中,教师要根据朗读材料的类型,积极采用多种手段组织学生朗读。在教学单词时,为了调节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促进其积极思维,主动学习,教师可以采用男女生、各组之间的“竞赛读”、“接龙读”,利用单词卡片的“猜读”,可以将单词编成歌谣进行“儿歌读”,还可以借助于身体部位开展“肢体语言助读”等以巩固新授单词。在教学对话时,可以采用以小组为单位的分角色朗读、然后要求学生表演读,教师在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时可以告诉他们:爷爷奶奶的声音可以沙哑一点,爸爸妈妈 的声音可以有力一点,小孩的声音可以稚嫩一点;愉悦时的声音可以欢快一点,愤怒时的声音可以严厉一点,烦恼时和悲伤时的声音可以低沉一点,生病的声音可以 虚弱一点,感到意外的声音可以夸张一点。这样的朗读可以激发学生读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
在教学短文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听录音读、个别朗读、个人或小组轮流读、齐声朗读、让语音语调好的学生领读,也可以开展“最佳模仿秀”挑战读等活动,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增强对英语朗读的兴趣和信心。
(3)、开课必读。
当上课的铃声一响,学生不是静悄悄的等待老师来上课,而是要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开始新课,所以当教师走进教室时,不是急忙开始新课教学,而是先检查学生读英 语的情况,如书是否打开在正在读的那一夜,是否在用“心”读英语等等,并及时的对朗读中存在的不良习惯予以指正。
(4)、组织好早读
在我市,小学英语课时安排少,训练的项目又较多,所以对于每周仅有的一个30分钟的早读必须格外珍惜。在早读课上,教师要组织学生大声的朗读英语,进一步巩固课堂的朗读成果。
⑹ 小学英语理论学习笔记5000字
教师理论学习材料(五)
新课改基本理念集锦
1、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2、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突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要把学生看成有情感、有需要的“人”,而不是知识的“容器”和考试的“机器”,要积极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在教学过程中,要求通过挖掘学生潜能、提高学生潜质达到教育目标,要善于发展学生的优点并帮助其提高,不要唯成绩论、唯表现论,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发展空间。
3、课程结构:每门课程的内容如何兼顾知识、儿童和社会的需要与可能,涉及课程标准和教材(尤其是教科书)的编写。
4、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它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5、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6、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它包括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如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也包括实施课程必要而直接的条件,如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以及对于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
7、积极主动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础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8、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提出基本要求。特别强调课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行及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9、科学人文性课程:这种课程以科学为基础,以人自身的完善和解放为最高目的,强调人的科学素养与人文修养的辨证统一,致于科学知识,科学态度和人文精神的沟通与融合,力求把“学会生存”“学会尊重、理解、宽容”、“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创造”等教育理念贯穿到课程发展的各个方面。
10、回归生活的课程生态观:即强调自然、社会和人在课程体系中的有机统一,使自然、社会和人成为课程的基本来源(即:自然即课程,社会即课程,自我即可课程)。
11、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是以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为前提,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关注学生是用什么方法、手段,通过什么途径获取知识,教师应尽可能创造一种能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主动获取知识的氛围,应引导学生学会收集、分析、处理、运用信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2、三级课程管理模式:让地方、学校参与课程决策,让校长教师乃至学生和家长、社区人士享有参与基础教育课程建设的机会,为基础教育的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
13、教材是范例:教材是学校用于促进学生发展的“文化中介”(或一种材料),教材内容是教学过程中师生对话的一种(不是唯一的)“话题”,是特定的范例。学生学习教材内容的最终目的不是为记住教材的全部内容,而是利用教材材料训练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教师利用教材为“中介,”通过组织师生对话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启发学生的思维及培养各方面的能力。教师教学的重点不应是教材内容的完成,而是学生学习态度、习惯、方法思维方式等方面的训练和培养,使学生由能学会真转正为能会学习。
14、教室是实验室:教室不是教师表演的专用舞台,而是师生互动交往的一个场所;教室不只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教师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教室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应该是探究知识的场所。
15、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学习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关注的重点应是学生(学生的态度、情感,体会、经验、发展等)而不应是学科,教师的讲解、辅导、指导、展示、演示、释疑、评价及组织操作观摩等都应以学生发展为目标,尽可能做到认知和情感的统一。
16、课堂教学注重过程: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会学”而不是只关注学生的“学会”,教师的教学设计应以改变学生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方式而设计,应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过程。
17、综合实践活动: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
18、新的教学观:是一个信息和情感交流、沟通,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19、新的教师观: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课程的开发和建设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在与学生的关系上是平等的,是平等中的首席。
20、新的学生观:学习的主体,人格独立的人,有个体差异的人,个性丰富,富有潜力的人。
21、新的质量观:实现由“以分数为标准”到“以每个学生德、智、体等诸方面素质与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为标准”的转变,使每个学生都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22、自主学习: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能学、想学、会学,坚持学(相对于被动学习)。
23、合作学习:学生在小组和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相对于个体学习)。
24、探究学习: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相对于接受学习)。
25、评价内容多元化:不仅重视语言能力与数理逻辑能力评价、也要重视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评价。
26、评价方式的多样性:除笔试外,口试、答辩、操作考试、听力考试、过程档案记录(成长档案袋,科学、艺术活动夹)、鼓励性评语、预测性评语等等。
27、过程与结果评价并重:过程评价主要在于促进发展,结果评价则有比较明显选拔甄别功能。
28、发展性评价:要求关注全人发展,关注个性发展,关注发展过程,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以来,使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
29、教师专业发展:简单说就是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发展。
30、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在教前、教中、教后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审视和分析,能使自己的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提高,能使自己的经验理论化,从而使自己的教学自我监控能力形成和提